瓷器中的溜肩是什么意思?

瓷器中的溜肩是什么意思?,第1张

藏友您好,从您的提问中可以看出您是个有心人,鉴定一些瓷器时说到造型常用到“溜肩”二字,其实就是说从它口沿往下,颈部与肩部往下到腹部的转折时很有线条美的,不是棱角分明的。

有心人天不负!

压印即用刻有花纹的印模在未干的瓷坯上压印出各种纹样,是带有普遍性的传统装饰工艺之一,早期的作品多将花纹压制在瓷器的肩部,有的还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纹。宋代定窑印花瓷器最具代表性。

  摘 要:长沙窑是中国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其色彩丰富,造型各异,装饰技法与众不同,加之数量极多,价格便宜,因此不仅被广大普通百姓所喜爱,而且远销海外。它创造性在将山水、人物、花鸟及诗文书法运用于陶瓷装饰艺术上,以动感、线条、色彩、寓意与整个陶瓷造型完美结合,透出一缕大唐民俗文化的新气息,更成为现代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本文就唐代长沙窑陶瓷装饰艺术分析其艺术审美特征。

 关键词:长沙窑;陶瓷装饰;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75-02

 湖南长沙窑又名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长沙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终于五代,时间延续300多年。其烧制出来的瓷器品种丰富,美观精致,实用性强。这些瓷器在青釉下加绘彩色花纹,冲破唐以前单色青釉一统天下的局面,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长沙窑的陶瓷装饰美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它的色彩美、意蕴美、绘画美、造型美等等,这里将它的艺术审美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色彩美、纹饰美和造型的多样性。

 一、长沙窑的基本概况

 铜官窑遗址,即长沙窑,是湖南省古遗址中唯一的文物保护单位。长沙窑位于长沙市望城县石诸湖一带,南距长沙城27公里,北与闻名遐迩的铜官陶城相接,东依连绵的山丘,面临湘江。长沙窑主要生产釉下彩绘和各种单色瓷器,它的装饰艺术不仅吸收了中国绘画、书法、堆塑和雕塑的特点,还吸收了中西方的地方特色以及和佛教的一些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沙窑彩瓷,它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唐代长沙窑陶瓷装饰的艺术特点

 唐代长沙窑陶瓷装饰以釉下彩绘为主,釉下彩的发明和应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冲破了唐代以前单色釉装饰一统天下的局面,唐代长沙窑釉下彩装饰,色彩丰富,形式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艺术特征:

 (一)唐代长沙窑陶瓷装饰的色彩美

 唐代长沙窑的釉下彩装饰,从注重瓷器的釉色美转移到瓷器彩绘装饰美的发展,从最初单一的褐彩逐渐发展到褐绿两彩,褐彩的成色剂为铁,用其描画,色泽稳定。唐代长沙窑陶瓷釉下彩丰富色彩,特别是透过釉面突现的各种彩绘纹样,有一种活泼、富有生命力的感觉。唐代长沙窑陶瓷在当时之所以能广为流传且远销海外,被誉为“天下第一窑”,正是因为它丰富的色彩满足了人们审美心理的需求,而这种优美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色彩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而是窑工们在学习优秀技术和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创造出来的先进的釉下彩新工艺。

 唐代长沙窑陶瓷装饰表现在其彩釉的色料变化上。根据色釉颜色分为青、酱、白、绿、红和三彩釉等,特别是青釉下描绘以铁铜为着色剂的褐、绿纹饰,烧后彩绘再也不会脱落,呈现出一种柔和含蓄的效果,为我国彩瓷制作工艺奠定了基础,从而创造出色彩丰富的陶瓷装饰艺术品。其釉下彩装饰艺术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非常接近,都是使用毛笔进行描绘,形成一种气韵生动而近似现代水彩效果的写意画,它大量运用勾勒、勾花点叶、泼彩等技法, 达到“画人欲语,画花欲滴,画鸟欲飞”的境界,颇具艺术感染力。虽然唐代长沙窑陶瓷画工在文化修养上不及文人画家,没有很深的绘画理论指导,但其艺术的创造精神与文人画家是一致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从生活中吸取营养,创造更具生活情趣的釉下彩绘装饰艺术,这在绘画史上也是了不起的贡献。

 (二)唐代长沙窑陶瓷装饰的纹饰美

 唐代长沙窑的美不仅表现在它的色彩上,而且还表现在它的装饰纹饰上。唐代长沙窑常见的彩绘纹饰有几何纹,如四方形、六方形、菱形等等。还有云带纹、山峰纹之类,这种纹饰多用点彩而成,有的还绘成各种飞鸟、走兽、鱼纹、花卉、人物等。这些绘画用笔简练,自然洒脱,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一方面唐代长沙窑属于青瓷体系,其装饰手法多样,有刻花、划花、镂刻、堆塑、印花、贴花、绘花等。绘花最富创造性,在釉上和釉下绘出各种花纹。这种釉上彩绘是将釉施在坯胎上,待釉阴干之后,直接在上面作彩画,入窑煅烧,一次性完成。这种釉上彩绘一般是绘彩云、彩山、彩带、彩斑、彩树叶等纹饰,由于彩、釉交融在一起,所以显得自然、生动、流畅,有水墨画淋漓尽致的生气。

 另一方面唐代长沙窑在装饰纹样题材上还有人物、植物、动物、山水等几个方面。唐代长沙窑的装饰纹样除部分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唐代长沙窑独特的装饰风格。在唐代长沙窑的装饰人物中的传统图形形象生动,自然洒脱。在装饰图形中,还有些是釉下彩绘的波斯人,模印贴花的骑士、吹笛的胡人、骑马俑的雕塑。制作长沙窑陶瓷的工匠们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特别注重从生活中吸取装饰的题材与形象,他们善于在极为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纵观唐代长沙窑陶瓷的装饰纹样,其丰富性和对生活美的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在唐代长沙窑的釉下彩绘中也出现了大量抽象图案,有的由连珠纹组成作串珠状,类似波斯地毯的效果。有的则如行云流水般自由舒展,变换丰富的线条,似蔓草、宝石纹理。这种装饰的形成,主要是迎合徒在习惯上对抽象纹样喜爱。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装饰纹样的运用具有独创性,山水、人物、花鸟大都是湘江两岸极平常的景物,窑工们随手拈来,画上器具立即变得生动而有趣,既是湘江两岸自然风情的写照,也是窑工们那种生存智能与意趣的遗存,表现了一种率真、质朴的美感。

 (三)唐代长沙窑陶瓷造型的多样性

 唐代长沙窑的造型品种丰富,有盘、碟、碗、杯、瓶、罐、盒、文房用具、人物、动物、玩具等等,类别很多,式样繁杂。唐代长沙窑产品中常见一种壶,口宽、短直颈、溜肩、长腹,腹至脚底渐收,身有瓜棱形和长圆形,底足有一圈外撇,底可分平底、璧底、圈足。平底的是早期产品,璧底的略后,圈足最后。肩部设流,流分长曲流和短流两种,短流刀削六面或八面,显得古拙富有民间气息,很有时代特征。

 唐代长沙窑器物造型特点:大件器物不多,常见的有壶、罐、碗、盒、枕等。前期器型形态丰满端庄,线条圆润柔和,色调斑澜,后期的器型除保持的气势、规范外,形态趋隽丽,色调趋向淡雅,有一种出新意以应时宜之势。大都具有雄浑潇洒的唐代韵律。

 唐代长沙窑花鸟画造型雅拙生动,逼真夸张。其造型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取于自然,对客观形象有细致的观察与深刻体会,画出来的物体不是简单地描摹,而是在描摹的基础上大胆取舍、提炼、夸张、变形。长沙窑生产了大量捏塑的动物玩具,题材包括:狮、象、豹、牛、羊等等,这些形象都憨态可掬,造型概括生动,就连狮、虎一类凶猛的动物也塑造得可爱,童真,如顽皮的孩童,充满了那个时期浓郁的生活气息。

 三、结束语

 唐代长沙窑的釉下彩绘有张有弛,舒展洒脱,物我两忘,俊逸不羁,唐代长沙窑的釉下彩虽没有唐代越窑的“千峰翠绿”般的碧绿迷人,但它有自己独特的厚重、朴实的艺术语言。唐代是一个开放和吸收的时代,从唐代长沙窑艺术中,我们可以略见,唐代长沙窑的各种艺术形式,他表现了一种随意、洒脱、放松的意味,长沙窑的发展是在唐代,它的鼎盛是在中晚期,当时社会开放而文明,中西文化互渗互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才出现了有别于其它窑区的装饰,形成独具特色的装饰洒脱、自由的长沙窑。唐代长沙窑艺术风格和精神气质是唐代这个时代造就的,它的不拘谨与旷雅风度也是唐代所特有的。同时,长沙窑,融合中西文化和佛教文化,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长沙窑艺术风貌。

 参考文献:

 [1]周世荣主编长沙窑作品集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年7月

 [2]李效伟着长沙窑大唐文化辉煌之焦点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11月

 [3]李辉柄主编长沙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12月

粉彩象生果品高足盘,通高13cm,口径173cm,足径87cm。

盘敞口,弧壁,瘦底,下承以喇叭状中空高足。

盘内及高足内均施松石绿釉,盘外壁为珊瑚红釉地描金彩绘圈点及勾莲纹。

盘内摆放与盘连烧在一起的粉彩绘雕塑果品,中间为一蜜柑式盒,周围有核桃仁、桑椹、樱桃、荸荠、石榴、桔子、枣、白果等。

蜜柑式盒内亦施松石绿釉。

足内沿一长方形留白内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横边六字款。

清代乾隆时期,我国制瓷技术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

景德镇御窑厂烧造了一批以瓷模仿各种工艺品和动植物、果品的瓷器,无论形态还是质感均酷似原物,甚至有时仅凭肉眼竟无法辨别真假,正如清乾隆年间朱琰《陶说》所云:“戗金、镂银、琢石、髹漆、螺甸、竹木、匏蠡诸作,无不以陶为之,仿效而肖。”此盘内的象生果品形态逼肖,质感真实,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乾隆时御窑象生瓷尚有海螺、蚌、虾、鸡、鸭、象、鹤、残荷、灵芝等,均造型比例准确,栩栩如生。

粉彩镂空转心瓶,高402cm,口径192cm,足径21cm。

瓶口外撇,短粗颈,颈两侧堆塑象耳,垂肩,鼓腹,圈足。

瓶内套一直腹小瓶,与外瓶颈部相接,可以转动。

小瓶白釉地上饰粉彩。

瓶颈与肩两部位,各绘12个开光,上下相对。

颈部开光中,有楷书“万年”、“甲子”及篆书天干名;透过景窗可以看到套瓶上的婴戏图,童子们或骑马、或打太极旗、或持伞盖、或击鼓、或打灯笼,千姿百态。

瓶之象耳、口沿及镂空景窗边缘部位均施金彩。

瓶内施松石绿釉。

底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瓶的口、颈部位皆能转动,尤其是颈、肩部开光对合组成一部万年历。

瓶体须三部分分别烧绘,在工艺过程中,各部位的收缩比例要控制好,避免在组装、粘接、补彩后出现纰漏。

这件陈设器是乾隆八年(1743年)后特制的新式品种。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清乾隆,高246cm,口径126cm,足径119cm。

瓶撇口,束颈,鼓腹,圈足微撇。

颈部两侧各置一垂带形耳。

瓶内施松石绿釉,外部通体以粉彩及蓝料彩装饰。

腹部四面圆形白地开光内绘四季山水图。

春夏二图内各题七言诗两句,春曰:“春到心间饶富丽,柳烟苍雨总宜人。”夏曰:“风邹谷纹圆远濑,霞堆峰势映明川。”秋冬二图内各题五言诗两句,秋曰:“淡月梧桐影,轻风罗解香。”冬曰:“梅帐春融雪,松窗月舞龙。”诗后皆有阳文“乾隆宸翰”及阴文“惟妙精进”两枚方形印章。

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因为瓶颈部设计成双层,外层可转动,所以称为“转颈瓶”。

乾隆时流行在瓷器上使用圆形开光进行装饰,使纹样主次分明,并增强立体感。

此瓶在欣赏四季不同的开光画面时,可通过转动瓶颈使双耳始终处于正面两侧位置,用心巧妙,别具情趣。

粉彩开光四季山水盖罐,清乾隆,通高192cm,口径7cm,足径7cm。

罐口内敛,丰肩,肩以下收敛,圈足。

罐附二节塔式镂空描金盖。

罐体淡粉红色地上满绘缠枝莲纹,腹部四面设圆形开光,内绘四季山水人物景观。

圈足内施豆瓣绿釉,外底署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代瓷器图案中开光法运用较多,在粉彩瓷器中非常常见。

乾隆朝大多使用4个圆形开光,且灵活多变,主题突出。

此罐造型新颖,色彩绚丽,尤其是镂空罐盖,玲珑剔透,将罐体衬托得格外精致。

开光内所绘山水景物意境深远,景色宜人,笔意老道精练,显示出乾隆朝高超的瓷器绘画水平。

粉彩镂空蟠螭纹象耳转心瓶,清乾隆,高331cm,口径72cm,足径11cm。

瓶敞口,束颈,垂腹,圈足。

颈部两侧各有一象首为瓶耳。

瓶外颈部饰黄地轧道粉彩折枝莲纹,腹部饰霁蓝描金蝴蝶勾莲纹,四面圆形开光内镂雕绿色蟠螭纹,足部饰黄地轧道粉彩云头纹。

全器在颈、腹处分为外套和内瓶两部分。

瓶颈与内套瓶相连,可以旋转,套瓶白地粉彩绘婴戏社火图。

瓶内壁施松石绿釉。

底足内施松石绿釉书红彩“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利用镂空对器物进行装饰美化是清代瓷器常用的手法,特别是康、雍、乾三朝大量将镂空技法运用于转心瓶和转颈瓶上。

由于镂空器物的制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成品率低,镂空部位需精心设计,因而清代大量镂空瓷器的烧制成功充分说明了这个时期瓷器烧制技艺的高超水平。

粉彩镂空云龙纹夔凤耳转心瓶,清乾隆,高30cm,口径65cm,足径98cm。

瓶身修长,敞口,溜肩,自肩处分成两截。

口、颈、肩呈八棱花瓣形,饰蓝地粉彩花卉纹,颈部两侧贴塑金彩夔凤耳。

瓶腹中部施松石绿釉饰镂空云龙纹,上下饰紫地粉彩勾莲纹。

通过镂空处可以窥见内套瓶中所绘的红蝠纹。

足部饰仰莲瓣纹,连接仿黑漆描金底座。

足底署描金“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

此瓶连座烧制,工艺水平极为高超,装饰手法奇巧别致,匠心独运。

粉彩婴戏天球瓶,清乾隆,高51cm,口径113cm,足径18cm。

瓶直口微撇,直颈,球圆腹,卧足。

以粉彩描绘纹饰。

瓶身绘两棵青松下嬉戏的婴孩,或放鞭炮,或敲锣鼓,或吹喇叭,或骑木马,或举旗,或提灯笼,场面十分热闹。

旁边衬以梅花山石,点出“闹新春”的主题。

外底署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此器高大稳重,婴戏图中人数多,场面大,远胜于清康熙、雍正朝同种装饰题材的瓷器。

粉彩开光人物茶壶,清乾隆,高126cm,口径55cm,足径63cm。

此壶圆鼓腹,柄呈耳状,壶盖为覆钵式,上有莲纹装饰钮。

壶身以米红色凤尾锦粉彩团花为地,正、背面各有一开光。

正面开光内以“雨中烹茶”为纹饰主题,用清淡的粉彩描绘出人物在庭院中烹茶的情景;背面开光内题墨书御制诗一首,诗曰:“溪烟山雨相空濛,生衣独坐杨柳风。

竹炉茗椀泛清濑,米家书画将无同。

松风泻处生鱼眼,中泠三峡何须辨。

清香仙露沁诗脾,座间不觉芳堤转。” 壶盖与底均有描金。

壶底中心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 三行六字款。

此壶造型丰腴,线条圆熟,粉彩淡雅。

纹饰取材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御制《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诗意,画面构图疏朗,描绘细腻,题诗书法精妙。

乾隆是一位崇尚风雅的皇帝,一生所留诗稿丰富,从这件官窑茶壶中可见其文人情趣。

黄地粉彩勾莲纹大尊,清乾隆,高563cm,口径207cm,足径293cm。

尊撇口,短颈,溜肩,腹部下垂丰满,圈足外撇。

尊内施松石绿釉。

外壁通体以黄釉为地,以粉彩描绘勾莲纹。

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署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尊形体硕大,色彩华丽,显示出乾隆朝瓷器典型的侈华和绮艳之风气。

其腹部的勾莲纹俯仰、向背、聚散、飘逸,姿态各异。

勾莲纹源自西方,在佛教文化中运用颇多,后来逐渐演变为寓意美满幸福的吉祥纹饰,是清代乾隆朝瓷器上的典型纹样之一。

粉彩九桃瓶,清乾隆,高647cm,口径222cm,足径204cm。

瓶直口微撇,直颈,腹部丰满 ,圈足。

通体绘桃树一株,树干茁壮,枝上结蟠桃9个,桃树旁衬一簇月季。

底足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中有大量祥瑞题材的装饰,这类题材大都借助自然景物寓意吉祥。

绘画工细、层次清晰、内容繁缛是其时代特点。

此瓶运用渲染手法绘画桃实,桃实饰彩浓厚,成功地表现出成熟桃实的娇艳色彩,构图疏密有致,形成叶有阴阳向背、树有老枝新芽的效果,是乾隆粉彩大件器物的代表作品。

以九桃纹装饰瓷器是雍正以来官式瓷器的题材和样式,至光绪朝仍有仿造。

雍正朝的九桃图样或见于粉彩天球瓶、粉彩橄榄瓶,或见于过枝纹粉彩盘。

在所有雍正、乾隆和光绪时期的粉彩九桃纹瓷器上,以雍正时期的纹样着色最为鲜艳且最多样化,绘画水准最高。

天蓝地开光镂空粉彩转心瓶,清康熙,高73cm,口径31cm,足径28cm。

瓶撇口,长颈,颈部两侧各有一金蟠螭耳,丰肩,上腹圆鼓,下腹内收,圈足,外撇,瓶底有5个圆孔。

瓶由颈、腹、底座三部分组成,用铜铆钉固定。

通体以天蓝釉为地,上绘青花蟠螭纹。

腹部四面开光,镂空粉彩窗栏,瓶中套一桶式瓶,套瓶通体以粉彩绘西洋人物风景。

瓶底座呈莲瓣状,莲瓣内绘折枝花。

外底十字交叉署“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

此瓶天蓝釉与金彩、青花相映,色彩华贵典雅,瓶体结构巧妙,镂雕精湛,反映了乾隆朝制瓷业的颠峰水平。

古铜彩蕉叶纹出戟花觚,清乾隆,高277cm,口径175cm,足径85cm。

花觚仿铜器造型,四面各有出戟。

器身施古铜彩,局部纹饰描绘金彩,器体模印蕉叶纹,束腰处模印夔龙纹。

外底印“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古铜彩的烧制较为复杂,首先要在高温下烧成茶叶末色釉,再于其上加绘金彩和绿锈斑色,然后入窑低温二次烧制,才能达到古旧斑驳的效果。

乾隆时期的瓷器仿制出类拔萃,惟妙惟肖,其中尤以仿铜器最为成功。

此件花觚造型逼真,釉色古朴,纹路清晰,令人叫绝。

珐琅彩双环瓶,清乾隆,高141cm,口径55cm,足径64cm。

瓶仿汉代铜壶式样,敞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肩部饰金彩象首衔环铺首。

瓶内壁及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壁通体以金彩锦纹为地,上绘各色变形宝相花,从口沿至圈足以5道金彩弦纹相隔,愈显富贵华丽。

外底署黑色珐琅彩“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乾隆晚期的珐琅彩多以百花图案为地,并在色地上以轧道工艺装饰出各种图案,继而采用仿鎏金效果的装饰技法,风格繁缛华丽,精美异常。

其图案装饰一改雍正时期珐琅彩所表现的清秀风格,和同时期的粉彩瓷器在装饰艺术方面基本类同。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瓷器继宋代以后的又一个发展高峰,青花、釉里红,还有各色的彩瓷等,都是先前所没有的名贵品种,代表了元明清三代瓷器的高度工艺水平。

“青花”是指用钻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特点是素雅、蓝白相间。与此前的各种瓷器相比较,青花瓷器的优点十分明显:

(1)青花的着色力强,发色浓,成色稳定,窑内气氛对它影响小,烧成范围较宽;

(2)青花为釉下彩,纹饰永不褪色;

(3)青花原料是含钻的天然矿物,我国云南、浙江、江西等地都出产,也可进口,也可用国产料;

(4)青花白地蓝花,明净素雅,具有类似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

(5)青花具有实用美观的特点,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正是因为青花瓷具有上述这些优点,它一出现便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起来,其他一些传统的装饰手法,如刻花、划花、印花之类的技法, 相继退居次要地位,而让位于青花。

元青花三顾茅庐罐

裴格瑟斯基金会藏

此罐将三国中三顾茅庐中的主人公,诸葛亮的高逸潇洒,刘备的求贤若渴,以及关、张二人的焦急烦躁都刻画得神乎其神。

如上图,罐腹的一侧,诸葛孔明头包软巾,身穿长袍,坐在苍松下的山石之上。头梳双髻的童子手捧书匧侍立一旁,左前方一双髻童子正倾身禀告。画面的另一侧,只见枝繁叶茂的垂柳,树下刘玄德头戴官帽,着长袍,躬身拜谒。而一旁的关羽和张飞,用窃窃私语状表现出他们内心的愤愤之情。

目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有同此题材的青花带盖梅瓶,但画面上有所变化。除此外,至今尚未发现第二件元青花三顾茅庐图大罐,其青花色泽能像此罐,既有青翠艳丽的色泽,又在绘画功力上能够表现的如此精美绝伦。

青花瓷最早出现于何时一直是一个争论的问题。现在学界较多倾向于青花瓷出现于唐代的说法。虽唐三彩中的蓝彩是用钻呈色的,但唐三彩属陶器,还不能看作青花瓷。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扬州收集到一些唐代青花瓷枕碎片,证实唐代已有青花瓷器制作,但不知道在何处烧造。2006年3月,有媒体报道说,考古人员在“巩义市黄冶村大片耕地和民宅下发现唐代青花瓷片和接近于青花的蓝彩白瓷”,认为该处极可能是唐代青花瓷的发源地。(见“唐青花瓷发 源地在河南巩义”,载《新民晚报》2006年3月14日)

与元青花相比,唐代青花还只是处于原始的阶段。“元青花”虽说已经成熟, 但尚未达到精湛地步,所用钻料主要是从波斯进口的“苏渤泥青”,又称“苏麻离青”(音译关系),色泽浓艳,釉面有黑色斑点称“铁锈斑”。国产的青花料含镒高, 含铁低,色调不如进口料浓艳,也没有黑色锈斑。元青花的釉不十分透明,釉色略偏蓝,故影响到青花光彩,青花色带灰暗调(因火候掌握未能恰到好处),不甚鲜艳,纹饰简单草率。

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大罐,“宣德年制” 四字楷书横款,高485厘米,估价6000万至8000万港元,成交价14亿港元。

2016年5月30日,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三十周年志庆拍卖:世纪珍藏”中,一件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以2200万港元起拍,14亿港元落槌。

此罐源自一个法国私人家族。该家族的一位成员于20世纪初在中国买下此罐,此后就在其家族中代代流传至今。现任藏家是一位瑞士籍女士,大罐曾是其外祖母MLegrand女士(1883-1978)的藏品。MLegrand女士来自巴黎北部,在巴黎度过了大半生,1926年时继承了此罐,后传于其子(现任藏家的舅父),而这件大罐曾被纪录于一张1981年的清单之中。1997年现任藏家的舅父过世后,由她继承了此罐,并将其置于宅邸穿堂作摆放杖之用,因而曾配有一层金属内里作保护。

此罐唇口、直颈、鼓腹、浅圈足,器内外施釉,圈足及底无釉,通体绘青花纹饰,口沿外侧绘云朵纹,肩部绘四兽面纹,中间书“宣德年制”楷书横款,腹部画一条五爪回龙游戏于云朵间,龙作回首状,睁眉瞠目,炬眼炯炯,张牙舞爪,刚劲有力,胫部绘一圈莲瓣纹,青花发色浓艳青翠,浓处有铁锈斑痕。

明清两代,青花瓷发展成为主流。明初永乐和宣德时期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 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被称为我国青花瓷黄金时代。这一时期,青花瓷主要用郑和下西洋时从伊斯兰地区带回的“苏麻离青”,这种青花料含镒量 低,含铁量较高,烧成后,色彩像宝石蓝一样浓 艳,但含铁量高,青花部分出现黑疵斑点,此黑斑 无法模仿,属自然形成,与浓艳青蓝色相映成趣。 这黑疵斑点也成为这一时期用进口钻料烧造青花瓷的重要特征。

明代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青花料进口和国产的杂用。青花瓷风格以胎薄 釉白而青色淡雅为特征,所用国产青料叫做“平等青”,含铁量少。正德时期还用 国产青料“石子青”,呈色浓中带灰,不如“平等青”那样淡雅,故正德青花有部分 是浓中带灰的色泽,与成化、弘治时期的有别。

明嘉靖以后,开始部分使用云南产的国产青料“珠明料”。嘉靖、隆庆和万历时期,将从西域进口的“回青料”和国产的“石子青”按一定比例配合使用,青花色 泽一反成化时期的浅淡和正德时期浓而带灰的色调,呈现一种蓝中微泛红紫的 浓重、鲜艳的色调(回青料中铁与钻比值低),既无黑铁斑,也无灰色调,又比“平 等青”显色浓艳,故嘉靖青花是明清青花中较佳者。

明世宗嘉靖帝在位时期青花瓷器是当时的最主要产品。嘉靖官窑瓷器烧造的数量十分巨大,据文献记载,朝廷征瓷量庞大,在四十五年的时间里景德镇烧造了近百万件瓷器,青花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当时瓷器工艺的主流。

嘉靖窑是明代官窑中造型品种最为丰富的,几乎无物不有,风格趋于多样化。继承与创新兼而有之,形体设计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从宫中传世品看,大件器皿明显增多,胎体接痕明显,如:大龙缸、大盖罐、绣墩、大盘等,形体古朴厚重,气韵粗犷。

另外还有各类盘、碗、碟等生活用具,以及瓶、壶等陈设瓷,瓶的耳部多加上圆环能转动。也有精巧的文房用具如笔架、笔山、笔洗、印合、水丞、砚台等。仿青铜器式样有出戟尊、爵杯、鱼耳炉等。还有一些特殊器形,如方斗杯、方形多角盖罐、壁瓶等。最突出的是葫芦瓶的盛行,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天圆地方)、瓜棱形等多种式样。

嘉靖青花纹饰题材十分广阔,装饰技巧高超,总体风格繁缛富丽,构图多层次,生活气息浓厚,形象严谨生动,特征鲜明。采用双勾勒平涂画法,笔划圆润,流利有神韵。常见有植物纹(四季花卉)、花鸟纹(喜雀、孔雀)、动物纹(龙、凤、羊、马、狮子)、人物纹(历史人物、风俗人物)。比较流行的是婴戏图和鱼藻图。

清代康熙时期,对青花瓷用的青料进行加工,并且在烧温技术上已有发展和提高,故青花呈宝石蓝色泽,极为鲜艳,蓝色透底,莹澈明亮,色泽比明代后期的美丽。

康熙青花层次分明,有“青花五彩”之誉,说明当时的工匠能成功地运用多种浓淡不同的青料,有意识地造成多种 不同深浅层次的色调,这在表现一些较为复杂的图案和人 物故事装饰时尤为重要,故康熙青花装饰有反映文人士大夫风尚的《竹林七贤》、《水浒》、《三国演义》等人物画的题材内容,青花色彩的浓淡变化表现出中国水墨画的“墨分五色”效果。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青花璎珞纹贲巴壶

1644年,清王朝定都北京。随着清初顺治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初步稳定,至康熙时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发展。而康熙皇帝本人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潜心于汉文化的同时学习和引进了大量西方先进技术,各方面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在瓷器的生产烧制方面,清政府首先于顺治二年宣布:“除辖直省匠籍,免征京班匠价。”废除了明代以来的匠籍制度。而后又于康熙二年实行“班匠价银,改入条鞭内征收。”这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和工匠在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上的束缚,促进了陶瓷业的长足发展。但由于瓷器的主要产地江西,一直处在南明抗清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再加之康熙十三年(1674年)平三藩战争的影响,陶瓷生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直到康熙十九年(1680年)景德镇首先恢复了御器厂,陶瓷生产也逐渐走向正轨,而后又实行了将一定量宫廷官窑瓷放置于民窑里最好的位置中烧制,即所谓“官搭民烧”。这种烧制方式的实行,使得民窑烧造技艺有所发展。另一方面,民窑瓷器也同样的发挥着重要作用。康熙民窑瓷器以青花瓷为主,与官窑瓷器相比,虽然总体质量逊于官窑,但在艺术表现上,它不受形式上的约束,且勇于探索,大胆创造将实用与观赏融为一体,绽放着旺盛的生命力。官窑瓷器的烧造,虽有种种限制,但由于宫廷的财力和威信,优秀的工匠常被聚集起来,在文人士大夫的参与指导下,表现出他们对美的理想,创造出美的作品。正如《清史稿》卷五O五中记录的那样:“参股今之式,运从新意,备诸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各极其胜,及成,其精美过于明代诸窑。”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青花稚鸡牡丹纹凤尾尊

康熙年间烧造的瓷器,品类之盛,数量之多,流传之广,蜚声海内外,可谓空前。

例如十七世纪末的德国国王奥古斯特·斯,特别喜爱中国瓷器,他曾买过约两万余件中国瓷器,并且亲自为这批瓷器编号入库。这还不够,他立志要效仿中国烧制瓷器,因为烧制瓷器需要特殊的土,当时德国还没有这种土,他便下令四处寻找,并参与设计瓷器样本。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烧制成功了。现在非常有名的德国麦森瓷器就是这位喜爱中国瓷器的德国国土领导研制的。这位外国国王尤其偏好康熙青花瓷,他曾经用他军队中的一个兵团向奥地利国土交换了一组清代康熙青花瓷器。这组瓷器,至今仍保留在德国;它们包括两个大罐,两个瓶和一个尊。这里借用瓷器鉴赏家耿宝昌的话来形容它们“我曾见过这些文物,它们确实非常精美。”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这时瓷器的生产,正如前文所述,仍以青花瓷为主,艺术成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此点亦可从古代文献中找出依据。例如:“硬彩、清花均以康熙为极轨”,(节录自《饮流斋说瓷》中的“说彩色第四”一节)。清代人陈浏在其著作《陶雅》一书中称:“雍(正)、乾(隆)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熙)窑。然则,青花一类,康(熙)青虽不及明(代)青浓美者,亦可独步本朝矣。”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按照《中国陶瓷史》中的观点理解,那就是:从浓美角度讲,康熙青花是否一定不如所有的明代各朝青花,还可以再研究,但康熙青花却可以“独步本朝”。因此,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器,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以胎釉精纯,发色青翠,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这是清代历朝青花瓷器都无法与之相比的。正是如此,自清朝末年便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崇尚康熙青花瓷的浪潮。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元年青花双龙戏珠纹三足香炉

雍正、乾隆时期的青花则不如康熙时期的那样艳丽,雍正青花多为仿明代和嘉靖时期的作品,雍正青花器中以青花黄彩和青花金银彩为名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609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