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冒前一星期左肩活动受限,过三四天就喉咙痛又两天后就发烧了,屁股两侧疼又恶心,躺下不想动没胃口,

我感冒前一星期左肩活动受限,过三四天就喉咙痛又两天后就发烧了,屁股两侧疼又恶心,躺下不想动没胃口,,第1张

病情分析:

您好,你的情况考虑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肩部的疼痛考虑与此有关,经过了治疗现在症状减轻,你说的药物可以一起吃的,暂时不需要加服其它药物,感冒又叫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自愈性疾病。70-80%由病毒感染引起,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都可诱发本病。

意见建议:

建议:多饮水,注意休息,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症状严重者及时就医。

人体提供身体能量的化学成分是ATP,三磷酸腺苷。它主要负责着包括肌肉的舒张,体温的调解等所需要能量的调解。

人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atp保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上,即食物营养成分所帮助生成的atp和运动消耗的atp基本相同。

但是在人生了疾病的情况下,这个平衡开始被破坏掉。

更多的atp被用于生成抗体或者提高温度(即发烧)用于杀害病毒或者保护身体;

同时,由于生病,导致人体不愿意吃饭,所以生成的atp少于消耗的atp,于是就没有太多的atp用来供肌肉活动了,表面的现象就是“早上起来就感觉手和腿很酸痛,骑车都感觉吃力”

关于治疗问题,感冒其实是一种不太容易治愈又比较容易治愈的疾病。

如果是伤风感冒,一般注意保暖,过一段时间就会过去的,基本不用吃药;

如果是病毒性感冒、流感,那么只能吃药压下去了,不过大多数感冒好了,都是靠个人的免疫系统起作用的,药物只是辅助作用。

如果发烧的话一定要多喝水,能保证体温的调解平衡

  这个很可能是因为你鼻子不好,稍微受凉就感冒了。你看了感冒是怎么发病的你就知道了。一般很容易感冒就因为有鼻炎,如果你平时觉得鼻子里有黏黏的东西,鼻屎比较多,鼻咽处也有异物感,想咽却咽不下去。那么你的情况就是鼻炎引起的。这个时候把鼻子调理好了以后就不容易感冒了。

  我们每天所呼吸的空气中本身就漂浮着大量的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菌,而这些致病菌也通过我们的呼吸不断进入到我们的鼻腔中。但是一般情况下,鼻腔本身的排毒系统能够在15到30分钟之内将致病菌运送到鼻咽处,并最终进入胃中消化掉。此时病毒的数量始终保持在鼻腔免疫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就不会生病。

  但当诱发因素如受凉、淋雨、生理因素如经期、怀孕等可以让鼻腔的排毒功能降低,病毒则可以长时间停留在鼻腔内。此时病毒就可繁殖出鼻腔免疫系统无法承受的病毒数量,病毒便大肆侵入人体,我们也就感冒了。(鼻炎患者表现更为明显,即更加容易感冒。)稍后,鼻腔内病毒的基数更大,病毒数量增长更快,于是大量的病毒开始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这时感冒的全身症状就开始表现出来了。

  因此,在感冒的时候,鼻子充当着病毒大本营的角色。只要我们不断地用温盐水冲洗鼻腔,将大量病毒清理出鼻子,越来越少的病毒侵入人体。最终可将鼻腔中的病毒数降低到鼻腔免疫系统能够应对的范围之内。而同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很快杀灭进入人体的病毒。

  所以,自己买个洗鼻壶,在感冒时多用温盐水冲洗鼻腔,尽量保持鼻腔内没有多余鼻涕,可从根本上解决病毒问题。使用此法可在2到4天内治愈感冒,并且不用吃任何药物。平时早晚洗鼻子,可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感冒,极大降低感冒几率。

  同时因为流感和感冒让人生病的过程相同,只是病毒种类不同。所以该方法也可同时减轻流感症状治疗流感和预防流感,对各种流感均适用。

  以此方法将感冒治好后,洗鼻的次数就降为早晚洗,这样就可以慢慢地调理鼻子,治疗鼻炎了。

(一)大椎穴、定喘穴、百劳穴

先了解一下脊柱的组成,脊柱由26块 椎骨组成,包括颈椎7块, 胸椎12块, 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整个脊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不要轻易通过外力破坏它整体稳定性。无论针刺、艾灸和拔罐,要注重整体调理。因为久患颈椎病颈肩不舒,慢慢会引起腰椎的问题,反之依然。

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

定喘穴:大椎穴旁开05寸。

百劳穴:大椎穴上2寸,旁开一寸。患有颈椎病的人,这个地方经常会感觉疼痛僵硬不舒。在这个地方拔罐时应选择小号罐。

(二)风门穴、肺俞穴:

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本穴内应肺体,是气息出纳的道路,所以命名为风门穴。好像天地之间的橐籥。所以对伤风受寒引起的项背痛,咳嗽有很好的作用。有的人背部稍微着凉就咽痒,咳嗽,可以在风门穴拔罐,配合定喘穴,肺俞穴,脾俞,胃俞。也可以在背部和腹部艾灸,增加人体正气。

肺俞穴:

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调理因风寒引起的咳嗽、感冒时,常和以上诸穴配合运用。如果肺热引起的咳嗽,有黄痰,可以在肺俞穴刺络拔罐。效果很好。

(三)

中府、云门

距离前正中线旁开6寸。在肩关节的前内侧。是肩关节疼痛常用的腧穴。是肺经的腧穴,所以风寒引起的感冒咳嗽也会经常用到。

(四)臂臑、肩髃

臂臑:三角肌下段

肩髃:肩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这个穴位也是治疗中风的大穴。中风、肩周炎等疾病,上肢活动受限,本穴经常用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658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