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经络不通一招打通

全身经络不通一招打通,第1张

全身经络不通一招打通

全身经络不通一招打通,人体内有很多经络这是中医经常用到的,对经络施加外力,只要适当就能起到治病的效果,这就是针灸的原理,下面和大家分享全身经络不通一招打通。

全身经络不通一招打通1

当经络堵塞后,对身体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那我们在平时就要注意调理了,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来改善经络堵塞的情况。

手指梳头:每天梳头发是我们必做的一件事,这个动作是非常的简单,一般我们都是用梳子梳头,那以后可以改用手指梳头,用自己的双手在头部按摩,梳头发,在这个过程中,是可以让头部的经络变得更加的通畅,有效的缓解头晕的情况,经常按摩,使得气血也能流通的更加的顺畅,对于头发的增长有帮助,还能缓解脱发、白发的情况,对身体是非常有利。

轻轻的敲打肘窝:这个位置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肘窝就是手上的肘关节,这里的经络是非常的密集的,每天轻轻地敲打肘关节,是可以让经络变得更加的畅通,使得身体更健康,敲打的时候,要注意有节奏的敲打,每天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是有助于帮助疏通全身的经络的。

体内的经络堵了,身体就会出现异常,所以我们在平时,可以通过一些动作,来改善经络堵塞的问题,使得气血变得流通顺畅,让身体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健康的运行。若是一些异常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那还是需要及时的到医院去检查一下身体。

全身经络不通一招打通2

中医上讲,经络是人体一个交错纵横的网络,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将人体内外、脏腑连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时,经络的通畅与否,也确实决定着人体的健康问题,“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说的就是经络的通畅问题。

一旦身体经络堵塞,身体也会随之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身体的一些反应来判断是否经络受阻。

疼痛

身体出现莫名的疼痛就是经络不通的首要特征,这也是前面提到“痛则不通”的意思,一般哪里出现疼痛,说明此处的经络不通。

畏寒

气血不通就会产生冷的感觉,一般手脚发凉,就有可能是经络不通的信号。一般人体气血充盈,血气流通正常,体温才正常,而一旦经络不通,就会阻碍气血的流通导致身体出现发冷的情况。

发热

体内的经络不通,就有可能此处的热气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散发出去,引起发热或者异常出汗问题。

麻和木

有时候蹲久了就会有脚发麻,或者有时候压到哪里就会出现麻木的感觉,这些都是经络受阻引起的。

如果没有外力的按压都会出现麻木的感觉,那说明情况有点严重了。

那么,出现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1、保暖是疏通经络最有效的方法

身体有湿气内寒的时候,体内的所有管道都会受到影响,因受冷而收缩,这时候其他的针灸、按摩的手段都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只有身体温暖了,各路管道才能“解冻”通畅。

2、轻揉耳轮

双手轻抚耳朵,以食指和大拇指来回摩擦,直到耳朵发热。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同时耳朵分布着感应了全身的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由此疏通全身的穴位。

3、按摩针灸

经常刺激、按摩、针灸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这三个重要的穴位,疏经养生防病。

合谷穴可以防治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对心脏疾患的预防保健有明显的作用,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4、按摩脚底

在家中买一根擀面杖或者其他圆柱型的物体,放在脚下不断地滑动以此来按摩脚底,每天10-15分钟,开始的时候肩颈部位可能会有痛感,时间一长就会慢慢地消失。

5、瑜伽蝴蝶式锻炼

坐在地上,双手抓住脚步,膝盖尽量的向两边打开,使其贴住地面,然后不断地上下重复动作,与此同时腰部挺直。

此法可以锻炼盆骨,锻炼背部及胯部的身体柔软度。

6、拉升韧带

坐在地上双腿并拢伸直,然后不断地试着用手去够脚尖,越是够不到说明身体的柔软度越差。不过在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尽力而为,不然容易用力过度拉伤肌肉。

7、丝瓜疏络

老丝瓜1条,切碎炒至微黄,研成细末,每次10克,用热水服用。老丝瓜的筋络贯穿,类似人体经络,食用丝瓜,可以使气血通顺。

全身经络不通一招打通3

一、经络不通的首要感觉:疼痛

还是那句话: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经络不通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疼痛,比如有时候我们会有莫名的疼痛,那说明的是此处经络不通。

01 、疼和痛有区别

疼和痛是两个概念,虽然两者都和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还是有些差异的。

比如我们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

如果接着按压一下受伤的地方,这时候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痛感一般是按压、触摸才会感到,疼是可以反复发作的,面积比疼要大一些。

02、 初病在经,久病、久痛在络

人体上,穴位是点,经是线是,络则是面。

总的来说,疼是经络不通的初发期,位置在经,痛则是经络不通的进一步加重,扩散到络。

遇到疼痛类的问题,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来疏通经络。面积小的可以用阿是穴,也就是哪里痛就按摩哪里,面积稍大一些可以经络灸,这样经络慢慢就通了。

腰背疼痛认准阿是穴

一般来说,腰背部痛疼更注重的是对疼痛部位的局部经络灸,即我们常说的灸阿是穴。阿是穴的取穴原则本就哪里疼痛就以哪里为穴。

比如椎间盘突出,着重经络灸阿是穴的话,效果往往是不错的,也可以加上环跳,阳陵泉、悬钟、昆仑。

如果你经络灸时不知道如何取穴,不妨就以阿是穴为重点(哪痛灸哪),同时还可以经络灸阿是穴所在的经络,循经灸疗!这对一些刚接触经络灸的朋友往往是比较简单、有效的。

二、气血不通:冷

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是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此外,还有体温、出汗不对称出现,如某些半身不遂的人,经络严重不通,健康部位和不健康部位会出现一侧体温正常一侧凉的情况。

经络不通对皮表的影响,除了冷热感觉外,还可以表现为皮肤毛孔粗大、毛囊淤堵等问题,血气不至,毛孔内垃圾排不出来,把毛孔塞住了,毛囊自然长不好。

所以如果某个部位出现以上问题,可以对照经络图查找所处的经络,进行经络灸调理,将它们疏通以后,很多问题也就消除了。

三、热气不通:热

经络不通引起的热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这是因为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引起的。

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

气血在体内运行周而复始,如果此路不通,它就会从临近的经络那里寻找突破口,首先容易影响的就是具有表里关系或者子母关系的经络,使该经络发热。

比如头部低热,不一定全是膀胱经的问题,而可能是与它相表里的肾经气血不足或者不畅造成的。

四、经络彻底堵塞:麻和木

经络不通进一步的发展就是麻或木!

比如我们盘腿坐得太久,下肢气血不通,就会疼痛;接着,经络被堵死,气血彻底不通,双腿就会麻木,只有改变坐姿,气血通畅才能恢复知觉。

麻和木的症状经常一起出现,但在中医里,它们的病因不同,麻为气虚,木为血虚,如果麻得重,说明气不足,木得重则说明血虚。

肢体出现麻木时,需要引起重视,尤其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及时疏通经络,这样能降低中风的发生概率。

五、气血供应减慢:酸

身体发酸说明的是经络气血供应过慢,不能满足身体需求。

人在剧烈运动以后,比如短跑比赛,事后机体会发酸或者无力,这是因为短跑需要更多的气血供应,超过了正常机体气血供应的限度,导致气血供不上来而发酸。

正常状态下,消耗和补充是一个平衡,所以养生运动从来不是剧烈运动,而是气血供求平衡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导引术等,西方医学也非常推崇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柔韧性运动等。

如果机体某个部位无故发酸,或者轻微运动也发酸,则说明该部位经络不畅通,气血供应减慢。这个时候,拍打、按摩所在的经络,就可能发现潜在的痛、肿、胀等经络不通的症状。

六、经络不通的两种形态:肿和胀

01、经络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这就是肿,常由血瘀引起

要消肿,就得活血化瘀,可以用刮痧法或者拔罐法来调理。很多人刮出来、拔出来的紫色或者黑色痧,其实就是经络里的瘀血。

同时还可以配合经络灸,比如膝盖内侧的血海穴。血海的血指的是脾血,海指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其气血能量博大如海。血海穴位于脾经,脾主统血,具有控制血液不乱行、不淤积的功能,经常经络灸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对消除淤肿有辅助治疗作用。

02、经络不通也可以是无形的,这就是胀,由气滞引起

胀通常是气在经络运行不畅时形成的涡气。身体某部位发胀,首先可以对该部位经络上循经灸疗,找到疼痛点再进行经络灸。

其次还可以在三焦经查找有关痛点,《难经》言:三焦主气,凡是气病,都可以通过三焦经来治疗,例如掐中渚穴可以治疗小腿抽筋,支沟穴可以治疗胁痛。

三焦气不顺主要集中在颈部与上臂之间。从颈部、肩部往手臂后方细细地耙下来,直到无名指。然后哪里痛就重点揉片刻,这样就能理顺三焦之气了。

肩颈,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别名肩尖,肩头。位于肩部肩锁关节凹陷处,即手阳明大肠经肩髃穴内上方,左右计2穴。浅层有锁骨上外侧神经等分布,深层布有肩胛上神经的分支。主治皮癣,齿痛,三角肌麻痹,肩关节抬拳不利,上臂麻痹或疼痛等病症。直刺04-06寸;可灸。

定位:

位于肩部肩锁关节凹陷处,即手阳明大肠经肩髃穴内上方,左右计2穴。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肩锁韧带→冈上肌,浅层有锁骨上外侧神经等分布,深层布有肩胛上神经的分支和肩胛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

皮癣,齿痛,三角肌麻痹,肩关节抬拳不利,上臂麻痹或疼痛等病症。

操作:

直刺04-06寸,得气时麻酸感至肩部,留针20分钟;灸3-7壮,或温灸5-25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皮癣,齿痛,三角肌麻痹,肩关节抬拳不利,上臂麻痹或疼痛等病症。

——肩颈

传统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功

 传统陈氏太极拳是靠庞大的内功体系支撑起来的。我们学练内家太极拳,必须要由内开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统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功。欢迎阅读!

传统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功

  一、传统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功就是四个字“丹田内气”:

 我们学练太极拳 也就是说有了丹田内气,就有基本功,没有丹田内气就没有基本功。即使你练了30年,会100个套路,还是没有基本功。

 弯腰劈叉、翻跟头等等那都是杂技演员、外家武术的基本功。 在陈氏太极拳中,练习者要站三年拳式桩功,目的就是养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三丹之气。

  二、内家拳基本功的三个标准:

 第一步,气沉丹田。

 检验方法:

 把口鼻闭上,把手放在小腹上,可以自由地把小腹凸起,凹陷下去。

 做到这一步,是基本达到气沉丹田,但还是要坚持锻炼,让下丹田充实有力。

 第二步,气冲带脉。

 检验方法:

 把口鼻闭上,把左手放在小腹上,把右手放在腰眼命门上,可以做到把小腹凸起的同时,后腰命门也凸起来。

 第三步,气灌四稍。

 检验方法:

 气从后腰上到夹脊穴,再由肩到肘到手,手指坚硬如钢铁。 冬天的时候一运气(一个呼吸)手掌发热,发红,内气能灌倒手指,手指比平时硬很多。

 气从后腰下行,由腰胯到膝到踝到脚,脚指五指抓地、落地生根。 我自己有个经验是手背的皮肤会越来越嫩白。

 三、正确带功练拳:

 很简单,做到以上三步后,带功行拳。

 这时候你的拳才是有真正内在支撑的拳,才是真正的内家拳。 带功行拳后,动作只是引导内气发放的引导姿势,动作重复的遍数越多,内气和内劲对这个路线越熟悉,传导的越快,用起来就越顺手。到了这个时候,你就明白了太极拳为什么让你放松,你越放松,内劲发的越快啊。也就是拳打万遍,其理自现!

 以上所说的都是日常对我自己的练拳要求,都是大家可以用手检查出来的,也是我自己真正练出来的。您练出来了么!

 大家找老师的时候,可以把拳头放在老师的肚子上,如果他能用肚子里的内劲把你弹出来,至少是用内气能顶得住你的拳头,再和他学,否则很抱歉, 这个大师很可能“没有东西”。

 有了“丹田内气”,你就可以学太极拳这个语言了,尽管水平很低,属于起步阶段,但是和连字母都不会的人还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

 功夫就是这样,有一分功夫和十分功夫这是量的问题,一天

 一天练下去就行了。 但是有和没有功夫, 这是质的区别。

 传统陈式太极拳基本功:二步功“气入脊柱”

 太极拳,如果只讲功力,先不讲打法的话,按照我的浅见,其核心高度概括一下,不外乎是两点:

 一是先在体内练出雄浑灵活的三丹之气(即内功)。

 二是将这种内在的实力传到到身体各部(内功的传导),最明显的就是四肢。

 任何功法,说到底都是帮大家实现以上两个目标。

 目前有些人下丹田很充实,下丹田和中丹田的运转也很灵活,但是内劲到不了手和胳膊上。发力还是靠肌肉的爆发力。

 坦白地讲就是丹田里面的这点东西在打人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说白了就是用不上。

 一、内气体内循环运行:

 一般人练习武术内功的时候,内气的运行路线是督升任降,走一个循环。但是这个只是养生练法,是培养自己的方法,不是打人的方法。

 因为按照这个路线,内气和内劲只是在自己体内循环,是不出体的。到不了体外,也就变不成力,打不了人。

 二、内气体内由夹脊分开运行:

 大家都知道太极拳在练习时身体好像一直在蠕动,这其实就是在活动脊柱,在加上之前练出的丹田内气活动起来,尽量往脊柱上和脊柱内收,使得人的脊柱日益强健,这就是敛气入骨,敛气入脊骨。 一般人的腰骨是向内凹陷的,手放到腰眼上可以感觉是一个很明显的凹陷洞,也就是道家所说的后天亏损。

 这个其实是由于脊柱在腰部向内弯曲造成的。

 大家如果能做到第一步气沉丹田的话,你一吸气就可以把肚子鼓起来,这个是因为内在气体的膨胀给了肚皮一个向外的作用力,这才使得肚子凸起来。

 现在你把这股气往腰眼处收缩,这股气就给了弯曲的脊柱一个向后的力,这个力会使得这个弯曲消失,是你的脊柱变直,从而使你腰上的那个凹陷消失,达到命门后撑。

 要想气到四稍,尤其是到手指稍,有个窍门,就是将上述循环打断,改变气的路线。

 简单的说,内气由丹田尾闾提到夹脊之后,不再向上到达百会。而是气从夹脊沿着两个肩胛骨到肩,肩一松,到肘,然后到手。

 原来是气由百会下来,到了丹田之后小腹凸起。现在是气由夹脊分开到肩肘手,气贯到手的时候,小腹凸起。

 一开始练习的时候气感不足的话可能需要意念引导一下(不提倡意念,但是这个内劲的运行路线大家要清楚)。

 内劲充实的人自己做一下就可以感觉的到了。

 这个方法太极拳里叫练任不练督,太极拳让人松,也就是为了气由夹脊更快更好的传到手上。

 总之,这样练确实可以增加手上的力度,但是他毕竟打破了小周天的气的运行路线,对于养身来说不是最好的选择,这个就是为什么道家不提倡发劲打人,因为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而武术家到了晚年,更多的还是按照小周天的路线来运气,不发力,不是练气化力,而是练气化神,气由夹脊向上到百会,这也就是武术可以入道的根本原因,以武入道。

 传统陈氏太极拳基本功三步功:“气灌四肢”

 第三步功夫目的就是将身体内部的气灌注到四肢。

 这一步最不好练。 因为有两个关口堵着,所以气很难达到手指和脚趾,这两个关口就是肩和胯。

 一、松肩松胯:

 太极拳一开始就让你放松,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打通肩和胯,实现气在体内和四肢的贯通。

 现在社会上练拳的人的问题是,他体内根本就没有内气,他就没有练过这个基本功。所以他感觉放松不了。即使感觉放松了,四肢也没有气劲的反应。

 对于这些人,在你碰到需要和别人打斗的时候,建议你千万别放松,能使多大劲就使多大劲打吧,说不定还不会吃亏。否则,在你放松了,想从体内调动更强大的内气来运用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体内没有这个基本功,那就惨了。就好像拔出枪却发现没有子弹。倒不如抡起枪托直接砸算了。

 是不是要等到肩胯完全松了以后才能开始练太极拳呢! 不是这样,因为松肩胯是一辈子的事,要不停锻炼,这里面就是体现功力的问题了,日久功深。

 二、五心归一

 松肩胯的时候,想要把内气更好的更快地达到四肢,需要练习五心归一的功法。所谓五心归一,是在你有了丹田基本功之后需要继续提高的一个步骤。通过丹田内功实现了内气在体内的调动,由小肚子调到头顶,周而复始。

 五心归一功就是要把丹田内气调动到手心和脚心。把内心、2个手心、2个脚心都收到丹田,这就叫做五心归一。

 练丹田基本功的时候,随着内气的吸和吐,肚子也会随之鼓起来和凹陷下去, 在练习五心归一功法的时候,你的手心和脚心就当做是你的肚子,

 吸气的时候手心脚心向内收。收到肚子里,下丹田。 吐气的时候向外凸,达2个手心、2个脚心。

 这才是为什么所有太极拳都要求你手心要内含,五个脚趾要抓地的真正原因。 只告诉学生用脚趾头使劲扣住地面的老师是不负责任的,或者说他自己也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大家有所体会。 经过这步功的练习,你已经学会了,全身4点有弹簧,即手心和脚心。

 再通过体呼吸等相应的功法, 大家可以去练习8点弹簧,10点弹簧,N点弹簧。 最终练成“全身无处不弹簧” 。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699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