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肌肉缺氧

什么是肌肉缺氧,第1张

肌肉中因运动代谢产生了酸性物质,乳酸

不常锻炼的人,进行较剧烈的运动后,局部肌肉都会疼痛,这与肌肉内部的能量代谢有关。人体各种形式的运动,主要靠肌肉的收缩来完成。肌肉收缩需要能量,这能量主要依靠肌肉组织中的糖类物质分解来提供。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如人体处于静息状态时,肌肉中的糖类物质直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但人体在剧烈活动时,骨骼肌急需大量的能量,尽管此时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都大大加强了,可仍然不能满足肌肉组织对氧的需求,致使肌肉处于暂时缺氧状态。结果糖类物质分解出乳酸,释放的能量也比较少。乳酸在肌肉内大量堆积,便刺激肌肉块中的神经末梢产生酸痛感觉;乳酸的积聚又使肌肉内的渗透压增大,导致肌肉组织内吸收较多的水分而产生局部肿胀。

  经常运动的人,运动时肌肉能获得较为充足的氧气,糖类物质分解的乳酸较少,肌肉就不会有明显的痛感。

  因此,我们平时应多锻炼,在运动前先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要做些肌肉放松的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这样,肌肉的疼痛就可以减轻。

运动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有机物,人正常的血糖含量是80~~120毫升。从而会使血糖,超负荷的体能训练会消耗肌肉里的葡萄糖从而会使血糖下降,肌肉消耗的氧气不够供应这时会产生头晕目眩的感觉,在缺氧的情况下肌肉还会产生乳酸,肌肉会感到疼痛,过几天症状会消失,适应后就吧会感到那么疼痛了。

一定不要忽视健身前的热身运动与健身后的拉伸运动,其作用不亚于一次完美的健身,会让你的健身事半功倍。切忌不要一健身,就开始大重量的器械的训练,这样做很容易导致肌肉拉伤,对关节伤害也是非常大的。

一、健身前一定要进行热身运动,先预热身体为之后能举起更大的重量做准备,无论是什么水平的健身爱好者热身运动都是必须要做的,一般1个小时的力量训练8-10分钟的热身运动是足够的,动作可以选择跑步,单车,高抬腿,或者是小重量、多次数的哑铃动作。

热身运动的作用主要3个:

1、预热身体加快血液循环,使身体逐渐适应高强度健身训练。

2、通过热身运动,充分活动和预热身体关节,防止受伤。

3、热身运动提升身体状态,使你能够完成更大的重量和高强度的训练。

二、健身后的拉伸动作对肌肉的恢复意义重大,同时防止肌肉练“僵”、练“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健身效果。肌肉经过大强度的训练刺激后处于紧张状态,这时做拉伸运动有助于放松肌肉,使血液回流到目标肌肉,为其补充营养,缓解肌肉酸痛,加快其恢复过程。1个小时的力量训练可以做8-10分钟的拉伸运动

祝你早日成功,如对您有用请选为满意回答,给个赞同表示鼓励。谢谢

跑步的时候,人体对于氧气和能量的需求增加,在缺氧状态下分泌大量乳酸,而乳酸在肌肉组织中堆积时会刺激神经,造成机体疼痛和疲劳,使人体在运动后需要较长时间来进行体能的恢复。如果经常跑步的话,建议吃点蓝养片(携氧片),可以提高体内氧气利用率,特别是冬天外界气压低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等症状,建议还是要注意这方面的安全。

锻炼,或者说健身,大体分为两类: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像你目前的锻炼方式,看起来像是想增肌,应该算无氧运动。基本上,有氧运动主要增加身体的耐力和心肺功能,比如跑步,游泳等;无氧运动则主要是增加力量和增加肌肉维度。这两种运动的功能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并不是说你只要运动了,你身体的各项机能就改善了,力量练得再多,对身体耐力和心肺的改善作用也不大;反过来,只练有氧,身体有可能会越练越瘦。看你的状态,如果身体没有什么疾病的话,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缺乏有氧运动,身体机能下降:在练习力量之前,首先要逐步的做一些有氧运动,使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的状态,然后再开始训练;另外,不论你之前练到多少,重新开始练习力量时,都必须要循序渐进,头一两个星期不能一下就进入最大训练量。第二,头晕可能是低血糖,在训练前不能吃太饱,但是也要吃点东西,比如香蕉,运动饮料(含糖)

另外,我看你之前的训练方法,好像也是有点问题,如果是想要减脂,运动量又不够,除了这些之外,还需要加上一些有氧练习;如果是想要增肌,那么这些方法是不对的。每一部份的肌肉在练习的时候,每一组练习的重量要使你差不多能做大概8-12次,每个动作做大约3组,每一次练习大概做3-4个不同的动作,下次练同一个部位,要等到肌肉完全充分的恢复以后,而不是每天都练。然后再慢慢的增加重量,肌肉就会开始增大。除了训练以外,增肌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营养和休息,在训练期间,要多吃,尤其是含蛋白质高的食品,然后要注意休息,不要再进行额外的大量的体育活动。

运动虽然是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但是掌握正确的方法同样重要,盲目的运动只会适得其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989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9
下一篇2023-11-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