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指骨骼肌体积的缩小,可由于肌纤维变细或消失,是许多神经肌肉疾病的重要症状和体征。\x0d\\x0d\对于肌萎缩患者,首先应注意有无废用性因素(如骨折石膏固定后、关节病或其他疾病长期卧床影响肢体活动等原因引起),应积极诊断、认真治疗。\x0d\\x0d\表现为局限性一侧颞肌、嚼肌萎缩,张口时下颌偏向病侧,可同时伴有面部感觉及角膜反射减退或消失\x0d\\x0d\表现为额或面颊局部的斑块性萎缩,皮肤色素较深,掐之皮下组织紧张,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x0d\\x0d\青春期起病,缓慢进行性面肌萎缩伴闭眼不紧、鼓腮或吹口哨不能,肱部肌肉萎缩、上肢举手时肩胛骨呈翼样突起,无感觉异常\x0d\\x0d\缓慢起病的双侧舌肌萎缩、伴有肌束颤动\x0d\\x0d\突然发生的舌肌萎缩,不伴有肌束颤动\x0d\\x0d\青少年,舌肌萎缩与吞咽困难、构音困难伴存\x0d\\x0d\一侧胸锁乳突肌萎缩合并斜方肌萎缩\x0d\\x0d\双侧胸锁乳突肌萎缩,伴有全身性肌肉萎缩、行动起步困难、早秃、性腺萎缩\x0d\\x0d\一侧背阔肌萎缩,不伴有同侧肱三头肌萎缩,但有局部皮肤感觉减退\x0d\\x0d\一侧胸大肌萎缩,不伴有其他肌肉和神经系统症状\x0d\\x0d\一侧三角肌萎缩,肩关节外展不能或力弱,不伴有其他肌肉萎缩而腋下有压痛\x0d\\x0d\双侧肩胛带肌萎缩,有急性病史,无感觉异常及局部压痛\x0d\\x0d\双侧肩胛带肌萎缩,伴两侧上肢及(或)胸壁感觉分离\x0d\\x0d\两手肌肉对称性缓慢进行的萎缩(亦可见于腓肌萎缩),一般不超过前臂中段水平\x0d\\x0d\两侧肢体相同部位周长相差1厘米以上,在排除皮肤和皮下脂肪影响后,可怀疑肌肉萎缩。
三级肌力的锻炼方法为:动静结合的弯举(发殿肱二头肌)用60-70%的重量做6-8次,而后固定肘关节使上臂和前臂的夹角成90度,坚持6-8秒,做2-4组。
比较进阶的健身训练技巧,而且相当易学,能有效增加原本的健身难度。举个例子假设原本可以用225磅来进行最多10RM(10次)的卧推训练,完成这一组训练之后就立即减少35-45磅,再进行下一组训练,这组直接做到力竭为止。
组与组之间减少重量的时间尽量缩短,两组之间重量可以减少约20%-30%,若想更进一步增强训练强度,在每个动作训练里可进行2-3次的重量递减组练习。
扩展资料:
肌力的锻炼方法介绍如下:
进阶的健身训练方法,可使训练达到更深层的肌肉刺激。进行一组训练直至力竭,缩短休息至10-15秒,接着再立即进行下一组训练直到力竭,每组重复2-3次。
休息暂停训练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完成比以往更多次数的训练,并让肌肉增强更多的刺激度,无论力量或肌肉量都能获得大幅度增长。使用休息暂停训练法时,最好能采用机械式器材来做训练,原因在于机械式器材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较高。
凤凰网-肌力训练+有氧运动 4招瘦腰甩掉肥肚腩
凤凰网-四招核心肌力训练,虐出女生傲人马甲线
Bobath技术, Brunnstrom技术, Rood技术, PNF(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技术。
这些方法又被称为神经生理学疗法(NPT)或神经发育学疗法(NDT)。
易化技术的共同点
治疗对象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障碍者治疗遵循的基本神经生理法则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即大脑在损伤后可以自行调整以代偿损伤的功能。易化技术将其称为“人体的潜能”,康复治疗就是要调动这种潜能。运动(输出)可以由感觉(输入)来调整易化技术的共同点
训练原则按照个体正常发育的顺序,由头到脚,由近端到远端的顺序训练控制运动的能力运用有目的的动作,而不是具体肌肉的作用方式,把训练与功能水平(日常生活活动)紧密联系起来。通过重复有目的的运动来强化和巩固对运动的控制能力什么是中枢性偏瘫
偏瘫(hemiplegia):
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名称而是个综
合征。
高级中枢损伤所引起的瘫痪与
外周神经和脊髓前角细胞损伤引起
的瘫痪有着本质的区别。
上、下运动神经元麻痹的区别 麻痹类型 上运动神经元麻痹
(痉挛性瘫、中枢性瘫) 下运动神经元麻痹
(萎缩性瘫、周围性瘫) 损伤部位
麻痹范围
肌紧张
腱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皮层运动区或椎体束
常为广泛的
张力过高、痉挛
增强
巴彬斯基征阳性
不明显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或运动神经
常为局限的
张力减退、松弛
减弱或消失
无
明显(肌肉失去神经的营养作用) 中枢性偏瘫的本质
上运动神经元受损
原始的皮层下中枢运动反射释放
运动模式异常 反射活动异常
共同运动、不协调 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联合反应
运动控制的层次学说 运动的水平 中枢的水平 精细运动(非定型的) 大脑皮层
精细运动(定型的) 基底节
精细运动(下意识的) 小脑
平衡反应
直立反应 中脑、桥脑 姿势反射 延髓
共同运动
联合反应 脊髓
牵张反射 更随意
更非随意
(据美国Jackson,1932)
脑卒中偏瘫的异常运动模式
共同运动(Synergy) 上肢共同运动,下肢共同运动
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
姿势性反射(Postural reflexes)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STNR)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ATNR)紧张性腰反射(tonic lumbar reflex)联合反应
定义:
是指若用力使身体的一部分肌肉收缩时,可以诱发其他部位的肌肉收缩。
1.对侧性联合反应
(1)上肢(对称性)
健肢屈曲 患肢屈曲
健肢伸展 患肢伸展
(2)下肢(对称性,Raimiste反应)
健侧内收(内旋) 患肢内收内旋
健侧外展(外旋) 患肢外展外旋
(3)下肢(相反性)---- 相反性联合反应
健肢屈曲 患肢伸展
健肢伸展 患肢屈曲
2.同侧性联合反应
患侧上肢屈曲 患侧下肢屈曲
患侧上肢伸展 患侧下肢伸展
联合反应
联合反应不是严格生理意义上的运动,而是患侧的异常反射活动,是一种在较低位中枢控制下的手臂和腿的定型痉挛模式的再现。在偏瘫早期非常明显,特别是当患者用力活动来维持平衡或避免跌倒、遇见陌生人而紧张时更为明显。有言语障碍、构音障碍及语言有困难时,也容易出现联合反应。但是在恢复的中、后期会逐渐减弱、且往往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而不完全消失。
联合反应可引起患侧痉挛的普遍增强,导致偏瘫姿势的强化,妨碍患肢的平衡反应,使患者不能维持平衡,患肢联合反应的固定痉挛模式使得各种功能活动更加困难。患臂持续性屈曲痉挛不能解除,则有发生挛缩的危险,妨碍运动的恢复。
因此,在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将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应让他身体的任何部分过度用力而导致联合反应的出现。
共同运动
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引发的一种刻板的协同动作。患者在进行任何活动时,都不能选择性地控制所需的肌群,参与活动的肌肉及肌肉反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多发生于脑卒中后2—5周。
一般来讲,共同运动都伴有肌张力异常,临床多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甚至痉挛,而且以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进行。偏瘫患者中常见的共同运动模式有屈肌共同运动模式和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共同运动 上 肢 屈肌共同运动 伸肌共同运动 肩胛带 上提、后缩 前伸、下降
肩关节 屈曲、外展、外旋 伸展、内收、内旋
肘关节 屈曲 伸展
前臂 外旋(旋后) 内旋(旋前)
腕关节 掌屈 背屈
手指 屈曲、内收 屈曲、内收 下肢 屈肌协同运动 伸肌协同运动 骨盆 上提、后缩
髋关节 屈曲、外展、外旋 伸展、内收、内旋
膝关节 屈曲 伸展
踝关节 背屈、内翻 跖屈、内翻
趾 背屈 跖屈 偏瘫恢复的6阶段理论 偏瘫恢复的6阶段理论0
1
2
3
4
5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中枢性瘫痪恢复的本质周围性瘫痪
(量的变化) 中枢性瘫痪
(质的变化) 弛缓 出现痉挛 共同运动 部分分离运动 分离运动 正常 及时正确的康复治疗 偏瘫恢复的6阶段理论
阶段Ⅰ 完全无运动,上下肢呈弛缓性瘫痪。
阶段Ⅱ 开始出现痉挛、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
阶段Ⅲ 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痉挛加重。
阶段Ⅳ 出现一些脱离共同运动的分离运动,痉挛减轻。
阶段Ⅴ 以分离运动为主,痉挛明显减轻。
阶段Ⅵ 共同运动消失,痉挛基本消失,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易化技术的原理
外周神经和感受器所产生的输入信号(刺激)调节脊髓的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包括两方面,促进和抑制,虚弱的肌肉活动需要促进(易化),而痉挛肌肉的活动则需要加以抑制。也就是说,肌肉虚弱时,必须增加支配这些肌肉的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水平,而肌肉痉挛时,则必须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其兴奋性。
易化技术的原理
如何利用外周信号(刺激)来调节病人意志驱使下的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呢?
时空总和”的概念 “时空总和”的概念 时空总和示意图 Bobath 技术
Bobath 技术的历史
20世纪40年代,由英国Bobath夫妇创立
Bobath夫人是物理治疗师
Bobath先生是神经学专家
被认为是上一世纪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
Bobath 技术的基本观点
按照个体发育模式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恢复,通过刺激姿势反应和反射性抑制方法来使异常的肌张力恢复正常,强调先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后再进行正常的运动训练。Bobath 技术的特点
通过关键点的控制及其设计的反射抑制模式和肢位的恰当摆放来抑制肢体痉挛,待痉挛缓解之后,通过反射、体位平衡诱发其平衡反应,再让患者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引起联合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然后再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逐步过渡到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而取得康复效果。
常用治疗技术
反射性抑制模式(reflex inhibiting pattern,RIP)
Bobath提出了反射性抑制模式的应用,这是专门针对抑制异常运动和异常的姿势反射而设计的一些运动模式。异常运动主要包括痉挛模式动作、异常的姿势反射活动和联合反应等。
偏瘫痉挛模式
偏瘫患者常见的痉挛模式是上肢屈肌亢进,下肢伸肌亢进,具体表现为:
头部:头旋转屈向患侧,使面朝向健侧 躯干:向患侧弯屈并旋后
上肢:肩胛骨回缩,肩带下降 下肢:骨盆(患侧)上提并旋后
肩关节内收、内旋 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 膝关节伸展
前臂旋后或旋前 踝关节内翻、足跖屈
腕关节屈曲并偏向尺侧 足趾屈曲、内收
拇指及其他手指屈曲、内收
躯干抗痉挛模式
上肢的抗痉挛模式
使患侧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或指、拇指外展的位置,可对抗上肢的屈曲痉挛模式。
下肢的抗痉挛模式
使患侧下肢轻度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下肢,背屈踝、趾,可对抗下肢的伸肌痉挛模式。
肩的抗痉挛模式
肩胛带的抗痉挛模式应使肩部向前、向上方伸展,以达到缓解肩胛周围肌肉痉挛的目的。
手的抗痉挛模式
在训练中常常使用。在训练的过程中,由于患者的用力,可能会出现患侧手指的屈曲痉挛,治疗师应随时进行手指、腕关节的缓慢牵拉,将腕关节处于背伸位,再牵拉手指、拇指,待痉挛缓解之后,再继续进行训练。
手的抗痉挛模式- 1
手的抗痉挛模式-2
在治疗中,也可利用上肢负重使手处于RIP模式,方法如下:将腕关节、手指伸展,拇指外展,并使之处于负重位,可牵拉手部的长屈肌群。
Bobath式握手
在对患者下肢的训练中,为防止由于联合反应而出现的患侧上肢屈曲痉挛,可指示患者十指交叉握手,双手掌心相对,患侧拇指在上,此形式的握手又叫Bobath式握手。
利用反射性机制改善异常的肌张力
反射性的肌肉反应是获得运动控制的最早发育阶段。因此,在患者的训练中,可利用反射性机制来改善异常的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 利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治疗师可利用此反射改善患者上肢肌张力状态并诱发上肢的随意活动,例如,指示患者将头部转向一侧,可诱发躯干和下肢做出伸的动作,头枕后的一侧肢体出现屈曲。利用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治疗师可利用此反射的原理来改善肢体肌张力的变化。例如,训练患者的步行时,指示患者将头部抬起,不要低头或盯着地上,这样可缓解下肢伸肌张力的升高,患者的步行稳定性也会随之加强。阳性支持反射(positive supporting reflex)
阳性支持反射是趾腹和脚掌前部皮肤对外部刺激的一种反应。若刺激趾腹和脚掌前部,将引起足骨间肌肉收缩,整个肢体的伸肌张力也会随着增高。因此,在偏瘫患者的训练中,要注意此反射对步行的影响。患者迈步时治疗师指示患者先将膝关节轻度屈曲,放松髋关节,然后将髋部向前摆动,使足的外侧方及足跟先着地,这将预防下肢伸肌痉挛的出现。促进正常的姿势反应
翻正反射平衡反应翻正反应(righting reaction)
翻正反应是为了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位置(面部与地面呈垂直位),头与躯干共同为保持这种位置关系而出现的自主反应。此反应常用来进行翻身、转移和平衡的训练。
翻身的步骤
平衡反应
上肢保护性伸展反应下肢跳跃反应、跨步反应等床上良好体位保持和体位转换
良肢位与功能位的区别
在偏瘫患者的急性期,保持良好的体位和体位变换必须结合进行
保持抗痉挛体位(良肢位)
床上正确的体位是偏瘫早期康复治疗中的极其重要措施,是脑卒中康复的第一步,能够预防和减轻偏瘫患者典型的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模式的出现。抗痉挛体位,可分为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三种。
仰卧位
头枕枕头于合适位(无过伸、过屈及侧屈);用软枕垫起患侧肩部防止肩后缩,患侧上肢置于肩外展、外旋位,伸肘、前臂旋后、伸腕、五指伸展;患腿股外侧、膝下垫软枕,保持髋、膝关节微屈,防止大腿外旋。此种体位容易受紧张性颈反射和迷路反射影响,使异常反射活动增强,且久卧易引起肩胛骨、骶尾部、足跟处发生压疮,因此,脑卒中患者卧位应以侧卧位为主。昏迷、呕吐者为了防止分泌物堵塞、误咽引起呼吸道窒息,不宜采取仰卧位。
健侧卧位
头枕枕头,不要让头向后扭转,患侧在上,使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前屈90゜左右,肘、腕、指关节伸展位,搭放于胸前所置的软枕上;患侧下肢屈髋、屈膝置于健侧下肢前面的枕头上,注意避免足悬空。
患侧卧位
头枕枕头,健侧在上,躯干稍向后侧靠,背后垫枕头,为防止患肩被压于身体下,应注意使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前屈90゜左右,肘、腕、指关节伸展位,手心朝上放于床面上。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侧下肢屈曲置于身前的软枕上。
体位变换
任何一种体位持续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或出现痉挛模式,如仰卧位易强化伸肌优势,健侧卧位易强化患侧屈肌优势,患侧卧位易强化患侧伸肌优势,故应不断变换体位,使肢体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挛缩、褥疮、肺部感染或痉挛模式的出现。一般每1~2h变换一次体位,要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不造成病情恶化为前提。
关键点的控制(key point control)
人体关键点可影响身体其他部位的肌张力
中心关键点:胸骨柄中下段,主要控制躯干的张力
近端关键点:即头部、骨盆、肩部等,分别控制全身、骨盆和肩胛带部位的张力;
远端关键点:即手指、足,分别控制上肢、手部、下肢及足等部位的张力。推-拉技巧是一种挤压、牵拉关节的技巧,主要包括对患侧肢体进行轻微的推、拉来促进肢体的伸展和屈曲。包括:
压迫性轻推轻微牵拉推-拉技巧(“push—pull”techniques)
压迫性轻推
即对关节进行轻微挤压,使关节间隙变窄,可激活关节周围伸肌肌肉,利于关节伸展,促进关节稳定性与姿势的反应。
轻微牵拉
对关节进行牵拉,可增大关节间的间隙,使关节面分离,激活关节感受器,刺激关节周围的屈肌肌肉收缩,此牵拉手法主要用于促进关节屈曲运动之前。
拍打(tapping)
拍打痉挛肌的拮抗肌可促使拮抗肌肌肉收缩,缓解痉挛肌的张力。例如,当肱二头肌痉挛时,可拍打其拮抗肌(肱三头肌),促使其收缩,可达到缓解上肢屈曲痉挛的目的。
肢体置放和控制(placing and holding)
控制训练
定位置放
患侧肢体的负重(weight bearing)
此技术可刺激本体感受器,这是因为肢体的负重,可加强患者对患肢的感觉能力,并加强对患肢的控制能力。当患者的一侧肢体出现肌张力升高时,负重训练可改善伸肌、屈肌之间的张力平衡,以增加肢体的稳定性;另外,肢体的负重可防止骨质疏松等合并症的出现。
患侧肢体的负重(weight bearing)
患侧肢体的负重(weight bearing
辅助器具(assistant devices)
四脚拐
助行器
辅助器具(assistant devices)
踝足矫形器(AFO)
Brunnstrom 疗法
概述
Signe Brunnstrom
瑞典物理治疗师,二战期间工作于美国
1970年出版:
« Movement Therapy in Hemiplegia »
Brunnstrom 法的基本观点
Brunnstrom 法主张利用病人存在的共同运动、联合反应和原始的姿势反射来诱发肌肉收缩,一旦运动产生后,再逐渐由患者来完成单一的关节运动,直至最后能主动完成复杂的运动控制。成人偏瘫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
共同运动(Synergy) 上肢共同运动,下肢共同运动
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姿势性反射(Postural reflexes)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STNR)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ATNR)紧张性腰反射(tonic lumbar reflex)偏瘫恢复的6阶段理论
1完全无运动,上下肢呈弛缓性瘫痪。
2开始出现痉挛,因联合反应引起共同运动,或出现极小的部分随意共同运动。
3可随意控制共同运动,痉挛显著。
4共同运动模式减弱,出现分离运动,痉挛减轻。
5以分离运动为主,痉挛明显减轻。
6协调运动大致正常,痉挛基本消失。
偏瘫恢复的6阶段理论
分期 上 肢 下 肢
I期 软瘫,无自主运动
Ⅱ期 出现痉挛和共同运动
Ⅲ期 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痉挛显著
屈曲模式 伸展模式
手钩状抓握,无随意伸展
Ⅳ期 出现分离运动,痉挛减轻
(1) 手触摸腰骶部 (1)坐位屈膝>90°
(2) 上肢前屈90°,伸肘 (2)坐位,踝背伸
(3) 屈肘90°,前臂旋前、旋后
(4) 侧捏,拇指带动放松
(5) 手指小范围伸展
Ⅴ期 完成更复杂的分离运动,痉挛明显减弱
(1) 双上肢外展90°,肘伸展,前臂旋前
(2) 双上肢上举过头,肘伸展 站立
(3) 伸肘位前臂旋前、旋后 (1) 髋伸展位屈膝
(4) 手出现柱状握,球状握,全指伸展 (2) 膝伸直,足稍向 前迈出,踝背伸
Ⅵ期 协调运动接近正常,痉挛基本消失
(1) 手能进行各种抓握 (1) 站立位,髋外展
(2) 全范围地伸指 (2) 坐位,髋内、外旋
(3) 可进行单个手指活动 (3) 坐位,踝内翻、外翻
治疗技术
Brunnstrom技术的基本治疗方法是根据肢体的恢复阶段,利用各种运动模式,引出肢体的运动反应,再从异常的运动模式中分离出正常的运动成分。
软瘫期
利用患者健侧上肢的屈曲诱发患侧上肢的联合反应:对患者健侧屈肘施加抵抗,由于联合反应而出现患侧上肢的屈肌收缩。
软瘫期
利用健侧下肢的屈曲诱发患侧下肢的伸肌收缩:利用Raimiste现象:偏瘫患者仰卧位健侧下肢做抵抗阻力的外展或内收时,患侧下肢也会出现相同的动作,这种联合反应又称为Raimiste现象。
痉挛期
1)利用各种反射活动,降低肌张力,来促进恢复的进程。
①指示患者头部转向患侧,利用非对称性颈反射,使患肢肘伸展,从而抑制了屈肌的痉挛。
②在肱三头肌表面皮肤上有力地来回推摩,促进肱三头肌收缩、肘伸展。
痉挛期
③躯干转向正常侧,利用紧张性腰反射,促进患肢伸肘。
④在患肢伸肘前,治疗师指示患者首先将前臂主动或被动旋前(旋后将抑制伸肘),再进行伸肘的运动。
⑤若患者坐位时伸肘困难,可让患者改为仰卧位,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可促进伸肘。
2)利用拍打肌腹和局部刺激皮肤来促进较弱肌肉的收缩。
①毛刷刺激:用毛刷刺激患者足背外侧,使足外翻、背屈。
②手指叩击:用指尖快速叩击患者足背外侧,可促进踝背屈。
恢复期
患侧的肌张力开始减弱,肢体运动功能进入第Ⅳ一Ⅵ阶段后,可诱发患侧肢体逐步过渡到较困难动作的训练。此期患者应学习抑制共同运动,促进分离运动,加强他们的随意运动。
小结:Bobath与Brunnstrom的区别
不同治疗技术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确定何者为运动障碍中的主要问题
Bobath把痉挛作为首要问题,认为痉挛是异常的运动和姿势的主要原因,治疗中主张首先抑制和缓解痉挛,强调轻手法,反对用阻力,尽可能引导患者摆脱痉挛模式的影响。Brunnstrom把缺乏自主运动控制作为运动障碍的主要问题,治疗中主张用阻力或诱导患者用力来获得运动,强调利用异常的运动模式并逐渐将其转变为正常的模式临床如何应用?
任何一种治疗技术的产生及发展都要受到当时客观条件的制约,如医学的发展,创立者的临床经验等,因此,比较各种技术的治疗效果是没有必要的。临床上,倾向于根据患者的情况,分阶段选择治疗技术,并强调综合应用。
elbow reflex abnormality (一)臂丛神经炎(brachial plexus neuritis) 多见于成年人,有流感及受寒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疼痛首先在颈根部及锁骨上部,以后扩展至肩后部、臂前及手。睡眠时不能向病侧侧卧,牵引臂丛时,上肢的外展或上举时可诱发疼痛。上肢肌张力减弱,腱反射只在初期较活跃,但不久即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及皮肤感觉障碍,常不明显。手指感觉麻木,严重者有手指肿胀及皮肤菲薄光滑等表现。肩部有压痛、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二)颈髓病变(neckspinal lesion) 主要症状为四肢瘫痪,上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灶以下各种感觉丧失,上肢有节段性感觉减退或消失,括约肌功能障碍。肱二头肌反射减弱或消失,肱二头肌反射亢进,颈7病变时肱三头肌反射减弱或消失,肱二头肌反射正常。
(三)肩神经炎(shoulder neuritis) 常急性发病,病前多有感染、预防接种及手术史。肩部及上臂疼痛,大多数为一侧,有1/3者为以侧,呈灼痛,伴有肩胛和上臂部肌肉麻痹及肌萎缩,常受累的是前锯肌、三角肌、上下冈肌,其次为斜方肌、大圆肌、菱形肌、胸锁乳突肌、锁骨部胸大肌;有的累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伴有肩、上肩外侧、前桡侧感觉障碍,肱三头肌反射减弱。一般情况下疼痛时间愈长 ,骨肉麻痹时间愈长。
(四)麻痹性痴呆(dementia paralyse) 早期表现记忆、计算、判断、理解能力降低,自知力缺失,逐渐进入痴呆状态,有的表现欣快夸大,有时表现忧郁和焦虑不安。神经系统症状多发生在中、晚期,可见阿罗氏瞳孔、视神经萎缩、言语障碍、手指颤抖、书写困难。部分病人有癫痫发作,由于梅毒性血管炎可引起脑梗塞,而出现突发性偏瘫、失语、偏盲和偏身感觉缺失。也可发生进行性四肢乏力,肌张力增高、肱三头肌及其它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五)先天性肌营养不良(congenital muscular dystrophy) 属婴儿期肌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见显性遗传。男女均可见。病儿出生时即显示肌张力降低和肌无力,以肢体与躯干肌最为明显,部分病儿不能竖头、直坐或站立。膝腱反射及其它肌腱反射减退或消失,无假肥大征。多数病程不呈进行发展,有的可有肌萎缩,严重者影响呼吸。有伴有关节挛缩,或有先天性多数关节弯曲。
(六)家族性植物神经失调综合征(familial autonomic dysfunction yndrome )本病多在婴幼儿发病,症状多变,如泪腺分泌减少或缺乏,兴奋时易引起血压上升,而起立时易引起血压下降,手脚分凉,皮肤发红,呼吸快,体温升高,吞咽困难及言语障碍,腹泻或便秘,发作性呕吐,唾液过多或缺少,肌张力低下,运动不协调,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反射消失,对疼痛不敏感,情感易激动,智力低下等。
系统解剖学 第三章 肌学(书本详细知识点+习题)

羟基磷灰石
九江学院 口腔医学 在读
来自专栏系统解剖学详细知识点
肌学知识要点如下:
一、肌可看作神经系统的一个窗口,神经系统病变通过肌的症状来表现。如肌张力增高或降低、颤抖、瘫痪等。因此,什么动作不能做就说明什么肌组瘫痪,而什么肌组由什么神经支配等就成了诊断有关疾病的重要基础知识。
二、临床上的经验教训表明,对肌组瘫痪的病人护理不当,会造成关节畸形。因而能阐明畸形发生原因的肌肉配布规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三、推拿按摩是对瘫痪肌组作康复护理的有效手段。肌组位于何处?按摩范围多大?不仅护理人员应自己明白,还应教会病人,让其能自行按摩操作。
四、局部结构的名称,如腋窝、肘窝等,临床常用,应能摸认。
第八节 肌学总论
人体的肌依据构造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运动系统中的肌均属骨骼肌,一般附着于骨骼,少数附着于皮肤,骨骼肌直接受人的意志控制,故又称随意肌。骨骼肌分布广泛,全身有600多块,约占体重的40%。每块肌可视为一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辅助装置,执行一定的功能,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并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骨骼肌通过收缩,以关节为枢纽,牵引骨产生运动。故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器官(图1-1-42)。
图1-1-42 全身肌
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肌的形态各异,按其外形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阔肌)和轮匝肌4种(图1-1-43)。长肌多分布于四肢,收缩时肌显著缩短,可产生大幅度的运动。短肌多位于躯干深层,较短小,有明显的节段性,收缩幅度较小。扁肌多位于胸腹壁,扁薄呈片状,除运动功能外还有保护内脏的作用。轮匝肌位于孔裂的周围,多呈环形,收缩时可以关闭孔裂。
图1-1-43 肌的形态和构造
每块骨骼肌都包括肌腹和肌腱构成。肌腹主要由肌纤维组成,色红柔软,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肌腱由平行致密的胶原纤维束构成,色白、强韧并附着于骨骼、本身无收缩能力,起力的牵引作用。长肌的肌腱呈索条状,扁肌的肌腱呈薄膜状称腱膜。
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一)肌的起止
肌通常以两端附着于骨面上,中间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肌收缩时使两骨彼此距离改变而产生运动。运动时,通常有一块骨位置相对固定,而另一块骨相对移动。一般把接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部靠近近侧的附着点作为肌肉的起点或定点;把另一端作为止点或动点。肌肉的定点和动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二)肌的配布和作用
配布在关节周围,与关节的运动轴有关。每条运动轴的两侧配布有两组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肌或肌群,这些在作用上相互对抗的肌或肌群称为拮抗肌。每一个关节至少配布一组拮抗肌。拮抗肌在功能上既相互对抗,又相互协调。此外,关节在完成某一动作时,由同一方向的若干成群的肌共同完成,这些作用相同的肌称为协同肌。
骨骼肌牵引骨产生运动,其作用与杠杆装置相似,有平衡杠杆、省力杠杆和速度杠杆三种基本形式。平衡杠杆运动,其支点在重点和力点之间;省力杠杆运动,其重点位于支点和力点之间;速度杠杆运动,其力点位于重点和支点之间。
三、肌的命名原则
肌按形状、构造、大小、位置、肌束方向、组成部分、起止点或功能等命名。如菱形肌等是按形状命名的;冈上肌、肋间肌等按位置命名的;股四头肌等是按肌的组成部分和位置综合命名的;腰大肌等又以大小和位置综合命名;胸锁乳突肌等按其起止点命名的;旋后肌等是按功能命名的;桡侧腕长伸肌是根据位置、长短和功能综合命名的;腹横肌是根据位置和肌束方向综合命名的。了解肌的命名原则有助于肌的学习和记忆。
四、肌的辅助结构
在肌的周围有辅助结构协助肌的活动,它们包括筋膜、滑膜囊和腱鞘,具有保持肌的位置、减少运动摩擦和保护等功能(图1-1-44)。
(一)筋膜 遍布全身,分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
1浅筋膜 位于真皮之下,又称皮下筋膜,包被全身各部,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含脂肪组织、浅动脉、皮下静脉、皮神经、淋巴管等。浅筋膜具有维持体温和保护深部结构的作用。
2深筋膜 位于浅筋膜的深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它包被体壁、四肢的肌和血管、神经等。深筋膜随肌的分层而分层,形成肌间隔。深筋膜能保护肌免受磨擦,约束肌的活动,分隔肌或肌群,有利于肌群活动。
(二)滑膜囊
滑膜囊为封闭的结缔组织囊,形扁壁薄,内有滑液,多位于腱与骨面相接触处,以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
图1-1-44 肌的辅助结构(左小腿横断面) 图1-1-45 腱鞘
(三) 腱鞘
腱鞘是包围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存在于如腕、踝、手指和足趾等处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它使腱相对固定并减少腱与骨面的摩擦。腱鞘分为纤维层和滑膜层两部分。腱鞘的纤维层位于外层,又称腱纤维鞘,它对肌腱起滑车和约束作用。滑膜层位于腱纤维鞘内,又称腱滑膜鞘,由滑膜构成,呈双层圆筒形,包在肌腱表面的称为脏层,贴在腱纤维层内面的称为壁层。脏、壁两层之间为一密闭腔隙,内含少量滑液,使肌腱能在鞘内自由滑动(图1-1-45)。
临床联系 腱鞘炎:为常见多发病之一,若不恰当地作长期、过度而快速的活动,可导致腱鞘损伤,产生疼痛,影响肌腱的滑动,称为腱鞘炎。
第九节 头颈肌
一、头肌
头肌可分为面肌和咀嚼肌两部分。
(一)面肌 又称表情肌,大多起自颅骨,止于面部皮肤,为扁薄的皮肌,位置浅表,主要分布于面部孔裂周围,可分为环形肌和辐射肌,起闭合或开大孔、裂的作用(图1-1-46)。
1枕额肌 由两个肌腹和中间的帽状腱膜构成。肌腹位于前方额部和后方枕部皮下,分别称额腹和枕腹,两肌腹间由帽状腱膜连接而成。额腹收缩时可提眉并使额部皮肤出现皱纹,枕腹收缩可向后牵拉帽状腱膜。
2眼轮匝肌 环绕于眼裂周围,收缩时使眼裂闭合。
3口周围肌位于口裂周围,包括辐射状肌和环形肌。辐射状肌位于口裂周围能提、降口唇或拉口角向上、下、外;环绕口裂的环形肌称口轮匝肌,收缩时可使口裂闭合。
(二)咀嚼肌 包括咬肌、颞肌、翼外肌和翼内肌四对,是运动颞下颌关节的肌肉(图1-1-47)。
1咬肌 起自颧弓的下缘和内面,止于下颌支和下颌角外面。
2颞肌 起自颞窝,肌束如扇形向下会聚,经颧弓深面,止于下颌骨冠突。
3翼内肌 起自翼突窝,止于下颌角的内面。
4翼外肌 起自蝶骨大翼的下面和翼突的外侧,止于下颌颈。
咬肌、颞肌和翼内肌收缩时可上提下颌骨,使上、下颌牙咬合。两侧翼外肌同时收缩使下颌向前助张口;一侧翼外肌和翼内肌同时收缩,使下颌骨向对侧移动;两肌交替收缩,可作研磨运动。
图1-1-46 面肌 图1-1-47 咀嚼肌
二、颈肌
颈肌可依其所在位置分为颈浅肌群、颈前肌群和颈深肌群(图1-1-48)。
(一)颈浅肌群
1颈阔肌 为一皮肌,位于颈部浅筋膜中,薄而宽阔,收缩时牵拉口角向下、并使颈部皮肤出现皱褶。
2胸锁乳突肌 斜列于颈部两侧,大部分为颈阔肌所覆盖。起自胸骨柄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的乳突。一侧收缩可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可使头后仰。
(二)颈前肌群
1舌骨上肌群 在舌骨与下颌骨之间,每侧有二腹肌、下颌舌骨肌、茎突舌骨肌和颏舌骨肌4块肌。舌骨上肌群收缩时可上提舌骨,使舌升高,协助吞咽。若舌骨固定,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均能拉下颌骨向下而张口。
2舌骨下肌群 位于颈前部正中线的两旁,居喉、气管、甲状腺的前方,在舌骨和胸廓上口之间。每侧有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4块肌。舌骨下肌群收缩时可下降舌骨和喉。甲状舌骨肌在吞咽时可提喉使其靠近舌骨。
(三)颈深肌群
颈深肌群主要有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后斜角肌。它们起自颈椎横突,前、中斜角肌止于第1肋,后斜角肌止于第2肋。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三角形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一侧斜角肌收缩,使颈侧屈;两侧肌同时收缩可上提第1、2肋,助深吸气;肋固定时,使颈前屈(图1-1-49)。
图1-1-48 颈肌 图1-1-49 斜角肌
案例1-1-3
病孩,女,两岁,发育正常,运动自如,无神经系统疾病。因发热就医。医务人员经右侧臀部肌肉注射退热药后,热退,但注射后该病孩不能行走,随后发现其右腿无力,跛行。再次就诊,检查发现:右侧大腿后群肌、小腿肌肌张力。肌电图显示右下肢神经损伤、肌肉轻度萎缩。临床诊断:坐骨神经损伤。
问题:1为何首选臀部作为肌肉注射部位?
2臀大肌深面有哪些重要结构?
3为何下肢肌会出现萎缩?
一、背肌
位于躯干背面,可分为浅、深两群(图1-1-50)。
(一)背浅层肌
1斜方肌 位于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单侧为三角形的扁肌,两侧合在一起则呈斜方形。起自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止于锁骨的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收缩时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提肩胛骨向上,下部肌束则可下降肩胛骨。若肩胛骨固定,一侧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
图1-1-50 背部肌肉(浅层) 图1-1-51 竖脊肌
2背阔肌 位于背部的下半部及胸部的后外侧,属扁肌,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全部腰椎的棘突、骶正中嵴和髂嵴后部,以扁腱止于肱骨小结节嵴。收缩时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上举并被固定时,可引体向上。
(二)背深层肌
竖脊肌 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的沟内,又称骶棘肌,是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起自骶骨背面和髂嵴后部,沿途止于椎骨、肋骨,并到达颞骨乳突。单侧收缩时,使脊柱侧屈;两侧收缩时,使脊柱后伸和仰头(图1-1-51)。
(三)胸腰筋膜
被覆于斜方肌和背阔肌表面的深筋膜较薄弱,而在竖脊肌周围的筋膜特别发达,称为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包裹在竖脊肌和腰方肌周围,在腰部明显增厚,并分浅、中、深三层,分隔包裹竖脊肌和腰方肌。三层筋膜在腰方肌外则缘汇合而成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点。剧烈运动时,因腰部活动度大,胸腰筋膜常可扭伤致腰背劳损。
二、胸肌
胸肌可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图1-1-52)。
(一)胸上肢肌均起自胸廓,止于上肢骨。
1胸大肌 位于胸前外侧壁浅层,呈扇形。起自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以扁腱止于肱骨大结节下方。收缩时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前屈。若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提肋助吸气。
2胸小肌 位于胸大肌深面,呈三角形。起自第3~5肋骨,止于肩胛骨喙突。收缩时拉肩胛骨向前下。若固定肩胛骨,可提肋助吸气。
3前锯肌 位于胸廓侧壁,以数个肌齿起自上8个或9个肋骨,经肩胛骨前面,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收缩时拉肩胛骨向前并使其紧贴胸廓;下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角旋外,助臂上举。
图1-1-52 胸部肌肉
(二)胸固有肌
参与构成胸壁,主要由位于肋间隙内的肋间内、外肌构成。
1肋间外肌 位于各肋间隙浅层。起自肋骨下缘,肌束行向前下,止于下一肋骨的上缘。在肋软骨间隙处,移行为肋间外膜。收缩时可提肋助吸气。
2肋间内肌 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起自下位肋骨的上缘,肌束行向后上,止于上位肋骨下缘。后部肌束到肋角处移行为肋间内膜。收缩时可降肋助呼气。
三、膈
膈为向上膨隆呈穹窿形的扁肌,是胸腔和腹腔的分界,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图1-1-53)。膈的肌纤维起自胸廓下口周缘和腰椎前面,分为三部: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肋部起自下6对肋;腰部以左、右两个膈脚起自上2~3个腰椎。各部肌纤维均止于中央的中心腱,故膈的外周是肌性部,而中央部分是腱膜。
图1-1-53 膈
膈上有三个裂孔:在第12胸椎前方,左、右两个膈脚与脊柱之间是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主动脉裂孔的左前上方,约平第10胸椎水平,是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在食管裂孔的右前上方,中心腱内有腔静脉孔,约平第8胸椎水平,有下腔静脉通过。
膈为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穹窿下降,胸腔容积增大,有助吸气;舒张时,膈穹窿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有助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协助呕吐、排便及分娩等活动。
四、腹肌
腹肌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图1-1-54)。
图1-1-54 腹肌 图1-1-55 腹肌形成结构
(一)前外侧群
构成腹腔的前外侧壁,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
1腹外斜肌 为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扁肌。起自下8个肋骨的外面,肌纤维由外上斜向前下方,后部肌纤维向下止于髂嵴前部,上中部肌纤维向内移行于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至腹正中线终止于白线。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腹股沟韧带。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形成近似三角形的裂孔,称腹股沟管浅环,又称皮下环。
2腹内斜肌 在腹外斜肌深面,起于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半,肌纤维呈扇形,大部分肌纤维向前上,于腹直肌外侧缘处移行为腱膜并分为前、后两层包裹腹直肌,在腹正中线终止于白线;下部肌纤维行向前下,跨过精索后延为腱膜,与腹横肌腱膜汇合形成腹股沟镰,又称联合腱,止于耻骨梳的内侧端。男性腹内斜肌的下部发出一些细散的肌束,向下包绕精索和睾丸,称提睾肌,收缩时可上提睾丸。
3腹横肌 位于腹内斜肌深面,较薄弱。起自下6个肋软骨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1/3,肌束横行向前,延为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后层愈合并经腹直肌后方终止于腹白线。腹横肌最下部肌纤维和腱膜分别参与提睾肌和腹股沟镰的构成。
4腹直肌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被腹直肌鞘包裹,上宽下窄,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止于剑突和第5~7肋软骨。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
腹前外侧群肌构成腹前外侧壁,保护和固定腹腔脏器及维持腹压。当腹肌收缩时,可增加腹压,以协助咳嗽、呕吐、排便和分娩等,降肋助呼气,使脊柱前屈、侧屈与旋转。
(二)后群 后群有腰大肌和腰方肌,腰大肌将在下肢肌中叙述。
腰方肌位于腹后壁,起自髂嵴的后部,止于第12肋和第1~4腰椎横突。收缩时下降和固定第12肋,并使脊柱侧屈。
(三)腹肌形成的结构
1腹直肌鞘 是由腹前外侧壁三块扁肌的腱膜分前、后两层包绕腹直肌形成的腱膜鞘。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在脐下4~125px以下,鞘的后层完全转至腹直肌的前层,使后层缺如,其上缘形成凸向上方的弧形游离缘,称弓状线或半环线,此线以下腹直肌后面直接与腹横筋膜相贴(图1-1-55)。
2白线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由左、右腹直肌鞘纤维彼此交织而成。上方起自剑突,下方止于耻骨联合。白线坚韧而少血管,上宽下窄,中部有脐环。
3腹股沟管 位于腹前外侧壁的下部,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肌和腱之间的一条斜行裂隙,长约4~125px,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该裂隙,有两口、四壁。管的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环,又称皮下环;管的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又称腹环,在腹股韧带中点上方约375px处,为腹横筋膜形成。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和部分腹内斜肌;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图1-1-56)。
4腹股沟三角 又称海氏三角,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构成,位于腹前壁下部。
临床联系 斜疝:腹股沟管是腹壁下部的薄弱区。在病理情况下,腹腔内容物若经腹股沟管腹环进入腹股沟管,经皮下环突出,降入阴囊,构成腹股沟斜疝。
图1-1-56 腹股沟管
五、会阴肌
是封闭小骨盆下口的诸肌,主要有肛提肌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等(图1-1-57)。
(一)肛提肌 是位于骨盆底的成对扁肌,两侧汇合成漏斗状,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分。肛提肌起自耻骨后面、坐骨棘和肛提肌腱弓,止于会阴中心腱、直肠壁、尾骨尖和肛尾韧带。肛提肌靠内侧肌束左、右结合形成“U”形袢,从后方包绕直肠和阴道。肛提肌承托盆腔器官,并对肛管和阴道有括约作用。
肛提肌的上、下两面分别被盆膈上、下筋膜覆盖,形成盆膈,有直肠通过。
(二)会阴深横肌 位于尿生殖膈上、下两层筋膜之间,肌束横行,张于两侧坐骨支之间,肌纤维在中线上互相交织,一部分纤维止于会阴中心腱。收缩时可加强会阴中心腱的稳固性。
图1-1-57 会阴肌
(三)尿道括约肌 在尿生殖膈上、下两层筋膜之间,位于会阴深横肌前方。在男性,环绕在尿道膜部周围,是尿道的随意括约肌;在女性,环绕尿道和阴道,称为尿道阴道括约肌,可紧缩尿道和阴道。
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以及覆盖在两肌上、下两面的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共同构成尿生殖膈。它略呈三角形,与前下方封闭小骨盆的下口,其中部在男性有尿道通过;在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盆膈和尿生殖膈共同封闭小骨盆下口,其承托骨盆腔脏器的作用。
第十一节 上肢肌
上肢肌可按不同的部位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图1-1-58 肩肌和臂肌
一、肩肌
肩肌配布于肩关节周围,能运动肩关节,又能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图1-1-58)。
(一)三角肌 位于肩部,呈三角形。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收缩时使肩关节外展;三角肌的前部肌束可以使肩关节屈和旋内;而后部肌束相反,能使肩关节伸和旋外。
(二)冈上肌 位于斜方肌深面,起自冈上窝,止干肱骨大结节。收缩时使肩关节外展。
(三)冈下肌 位于冈下窝内,起自冈下窝,止于肱骨大结节。收缩时使肩关节旋外。
(四)小圆肌 位于冈下肌的下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止于肱骨大结节。收缩时使肩关节旋外。
(五)大圆肌 位于小圆肌的下方,下缘被背阔肌包绕。起自肩胛骨下角背侧面,止于肱骨小结节。收缩时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后伸。
(六)肩胛下肌 起自肩胛下窝和肩关节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收缩时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二、臂肌
臂肌覆盖肱骨,形成前、后两群,前群主要为屈肌,后群为伸肌(图1-1-66)。
(一)前群
1肱二头肌 位于臂部浅层,呈梭形,起端有2个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穿过肩关节囊,经结节间沟下降;短头在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在臂的下段汇合成一个肌腹,以一个圆腱止于桡骨粗隆。收缩时使肘关节前屈;当前臂处于旋前位时,能使其旋后。此外,还能协助屈肩关节。
2喙肱肌 在肱二头肌短头的后内方,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中部内侧。收缩时协助肩关节前屈和内收。
3肱肌 位于肱二头肌下半部的深面,起自肱骨下半部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隆。收缩时使肘关节前屈。
(二)后群
肱三头肌 位于肱骨后方,起端有三个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肱骨后面桡神经沟的外上方;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的内下方的骨面。向下汇合后以一个坚韧的腱止于尺骨鹰嘴。收缩时使肘关节后伸。长头尚可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
三、前臂肌
前臂肌位于尺、桡骨的周围,分为前、后两群。
图1-1-59 前臂肌(前群)
(一)前群 位于前臂骨的前面和尺面,共九块,分四层排列(图1-1-59)。
1第一层(浅层) 有5块,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其中肱桡肌起自肱骨外上髁,止于桡骨茎突;其它四肌共同起自内上髁及其附近的深筋膜,分别止于腕骨和掌骨。收缩时可屈肘、屈腕、屈指和使前臂旋前。
2第二层 只有一块指浅屈肌。起自肱骨内上髁、尺骨和桡骨前面,肌束往下移行为4条肌腱,经腕管至手掌,分别进人第2~5指的屈肌腱鞘。每一腱在近节指骨分为2脚,止于中节指骨体的两侧。收缩时可屈肘、屈腕、屈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间关节。
3第三层 有2块肌,位于桡侧的拇长屈肌和位于尺侧的指深屈肌。两肌起自桡、尺骨的上端的前面和骨间膜,拇长屈肌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底。收缩时屈拇指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指深屈肌向下分成4个腱,经腕管入手掌,在指浅屈肌腱深面,分别进入第2~5指的屈肌腱鞘,在鞘内穿经指浅屈肌腱二脚之间,止于远节指骨底。作用:屈第2~5指的远侧指间关节、近侧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屈腕。
4第四层 为旋前方肌,贴在桡、尺骨远端的前面,起自尺骨,止于桡骨。收缩时使前臂旋前。
临床联系 临床应用:前臂肌浅层中的肱桡肌由于位置表浅,有较恒定的血供和神经支配,又为非主要的作用肌,切除后可由其它协同肌代偿而不影响前臂功能,因此是良好的移植肌瓣供体。
(二)后群
位于前臂的后面,共10块肌,分为浅、深两层(图1-1-60)。
图1-1-60 前臂肌(后群)
1浅层 5块,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共同起自肱骨外上髁,分别止于第2、第3掌骨底、小指和第5掌骨底;指伸肌向下分为4条肌腱,经手背向远侧分为3束,分别止于2~5指中节和远节指骨底。收缩时可伸指和伸腕,还可协助伸肘。
2.深层5块,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旋后肌起自肱骨外上髁和尺骨外侧缘的上部,止于桡骨前面的上部。收缩时可伸肘和使前臂旋后。另4块肌均起自桡骨和尺骨的后面以及骨间膜。止于第一掌骨底、拇指近节、拇指远节指骨底和示指的指背腱膜。收缩时可伸拇指、食指和使拇指外展。
临床联系 腕管综合症:腕管由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和腕骨沟围成。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足母 长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当出现狭窄时,产生正中神经受压症状称为腕管综合症。
四、手肌
手肌短小,集中在手的掌侧,分为外侧、中间和内侧3群(图1-1-61)。
图1-1-61 手肌
(一)外侧群
较为发达,在手掌拇指侧形成一隆起,称鱼际,有4块肌,分浅、深两层排列。拇短展肌位于浅层外侧;拇短屈肌位于浅层内侧;拇对掌肌位于拇短展肌的深面;拇收肌位于拇对掌肌的内侧。收缩时可使拇指作展、屈、对掌和收等动作。
(二)内侧群
在手掌小指侧,也形成一隆起,称小鱼际,有3块肌,分浅、深两层排列。小指展肌位于浅层内侧;小指短屈肌位于浅层外侧;小指对掌肌位于上述两肌深面。收缩时分别使小指作屈、外展和对掌等动作。
(三)中间群 位于掌心,包括4块蚓状肌和7块骨间肌,共11块肌。
1蚓状肌 为4条细束状小肌,起自指深屈肌腱桡侧,经掌指关节的桡侧至第2~5指的背面,止于指背腱膜。可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
2骨间肌 位于掌骨间隙内。可分为骨间掌侧肌3块,收缩时可使第2、4、5指向中指靠拢(内收);骨间背侧肌4块,能外展第2、3、4指。
临床联系 腋窝:位于胸外侧壁和臂上部之间由肌肉围成的锥形腔隙。腋窝内有脂肪、淋巴及分布于上肢的血管和神经等结构。为体温测量常选部位。
第十二节 下肢肌
下肢肌比上肢肌粗壮,这与维持直立姿势、支持体重和行走有关。下肢肌可分为髋肌
肌张力检查和肌肉力量测试:肌张力检查:指肌肉放松时在被动练习遇到的阻力。颈椎病的肌张力检查主要包括肢体下垂试验和上肢伸展试验。在肢体跌落测试中,病人仰卧,闭上眼睛,放松四肢。考官举起一条腿,然后突然松开。对肌张力过高来说,下降速度很慢,而对肌张力减低来说,下降速度很快。肌肉力量测试。颈椎病患者患肢因脊髓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出现肌肉萎缩、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小手肌肌力下降或无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