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的技巧~?练声音的方法~?

唱歌的技巧~?练声音的方法~?,第1张

唱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很多朋友会因为唱不好歌而苦恼,下面我就先给大家上一课这些是唱歌最主要的第一个要注意的是如何使声音更饱满。宏亮法打开声音的原因有两个:1、没有充分利用共鸣器官;2、气息不稳

一、技巧

1、体会胸腔共鸣:微微张开嘴巴,放松喉头,闭合声门(声带),象金鱼吐泡泡一样轻轻地发声。或低低的哼唱,体会胸腔的震动。

2、降低喉头的位置:(同上);喉部放松。

3、打牙关:所谓打牙关,就是打开上下大牙齿(槽牙)。给口腔共鸣留出空间,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开了。然后发出一些元音,如“a”感觉感觉自己声音的变化。

4、提颧肌;微笑着说话,嘴角微微向上翘,同时感觉鼻翼张开了,试试看,声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5、挺软腭;打一个哈欠,顺便长啸一声。

注意:在大声说话时,注意保持以上几种状态就会改善自己的声音。切记,一定要“放松自己”,不要矫枉过正,更不要只去注意发音的形式,而忘了说话内容

二、气息问题

发音“震动,震动”气息,要使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就要有饱满的气息。呼吸要深入。持久,要随时保持一定的呼吸压力。平时可以多做些深吸缓呼的练习。最好在练习说话的时候先站起来,容易找到呼吸状态,要坐的话,也要坐直,上身微微前倾。

运用气息的时候,千万不要“泄气”,要在上述的呼吸压力中缓缓的释放,并且要善于运用,嘴唇把气拢住,这样来保持胸腹和嘴唇的压力平衡。

三、声线问题

我们的发音,有一个不容易察觉的线路,比如打呼哨,声音很响亮,道理就在于气息畅通,声音集中,通行无阻。说话也是这样,要尽量让自己的气息贯通,让气音尽量沿着口腔内部的中纵线穿透而出。 这样才能使声音集中而响亮。

下面我们说下唱歌的基本方法:

一、姿势

1、身体要直; 2、重心要稳; 3、上胸要开; 4、双肩要松; 5、面部自然; 6、精神振奋;

二、呼吸...(呼吸方法有多种...我们应曲风而异)

1、锁骨呼吸法; 2、胸式呼吸法; 3、腹式呼吸法 4、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一般我国的美声唱法多用于第4种:胸腹失联合呼吸法......通俗就较为随意点了)

练习呼吸的方法:

(一)可分无声呼吸练习:1、快吸快呼 ;2、快吸慢呼 ;3、慢吸慢呼;

(二)发声呼吸练习:顿音、连音或连顿结合的练习。

再说下唱歌时应该如何起音;

第一、要防止用过多和过猛的气息去冲击声带。

第二、要防止声带过于松垮,不积极拢闭合去挡气。

第三、要防止起音时喉头挤、卡、压、使喉头失去弹性。

起音时,一定要做到发生自然,气息柔和,打开喉咙,稳定喉头,声音流动,并将打哈欠,放下喉头,空气通过声门而吹的三个动作,在同一时间完成。同时还要掌握好气息,声带,共鸣的协调配合速度。

闭合哼鸣的练习方法:

1、正确站立的歌唱姿势和积极兴奋的歌唱状态。

2 、用口鼻垂直吸气,鼻孔兴奋张开。哼唱时,要有流鼻涕的感觉,要均匀。柔和地从鼻腔向外叹气,一定要有叹气感,通畅感,横膈膜有各显的支持点。

3、哼唱时,嘴似闭非闭,上下齿不要咬死,舌头平放,舌头舔在下牙床上,喉头下沉轻轻提气。

4、哼唱时,声音是从上口盖以上发出的,眉心和鼻深处有轻微的振动感,而且每个音都是从同一位置上哼出来的。

最后我们说下通俗唱法:

通俗唱法又为流行唱法,比较强调歌唱者本人的自然噪音,并不特别讲究声音的共鸣和音量,但强调情绪的渲染,非常重视歌曲感情的表达。

演唱上要求吐字清晰,音调流畅,表情真挚,有时如口语说白似地低吟浅唱。有时又强劲有力地高声喊唱。带有极调的倾诉性和宣泄性,具有浓厚的个性色彩和表现风格的能力:同时也很注意歌唱的自然化和生活化。使用话筒演唱也是通俗唱法的特点之一,很讲究使用话筒的技巧,充分发挥电声扩大音量和美化声音的作用。以减轻演唱的负担,在唱法上也有结合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前者如日本的浪曲新唱。后者如法国小曲中的美声派。

唱歌基本功你会吗

唱歌教学 学唱歌必须要练的3个基本功

第一个:[音准练习]

温馨提示:家里没有钢琴的同学可以下载一个完美钢琴app,练习音准就弹1234567,千万不要用吉他练音准噢。

记住在钢琴app上弹这个噢,一边唱也可以一边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然后每天练习,1234567要把它唱准再进行难的练习。练音准需要花时间的,尤其是自学

2多记歌曲音高、音调:音乐是在时间中展开的,在培养学生听觉能力的同时还要锻炼对音高的记忆。在培养学生听觉能力的同时还要锻炼对音高的记忆。只有记牢音高,才能在歌唱过程中注意保持这些音的音高,从而达到音的准确。具体方法有听音记谱。

唱歌教学 学唱歌必须要练的3个基本功

第二个:(打开喉咙唱歌

(1)用张嘴吸气的感觉唱:

首先张开嘴,找向后吸气的感觉,这样喉咙肯定打开了。张嘴吸气要坚持住,从歌曲第一个字开始张嘴吸气唱,一直唱到歌曲最后一个字都要吸住,别丢吸着唱的感觉,始终保持住,这样喉咙在演唱中始终是打开的。

用打哈欠的感觉唱2

找半打哈欠时的感觉,一打哈欠,感觉一股凉气吸进喉咙,上牙、小舌头、后咽壁全开了。这个打哈欠的感觉和张嘴吸气感觉一样,从唱第一个字到歌曲结尾始终保持打哈欠的感觉

唱歌教学 学唱歌必须要练的3个基本功

第三个:[气息练习]

1打嘟练习

例如:以五声音阶为例: 123454321 为例,从开始的第一个音“1”用哼鸣练习,到下一个“1”用打嘟保持两拍。在练习的时候也分为两种情况: 对于没有练习过打嘟的同学,也可能不能将最后的靠拢做好,可能打不出气息保持练好的“嘟噜”,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将最后一个音打出“嘟噜”即可。

对于打嘟练习做的正确的同学,可以在哼鸣练习气息和共鸣的支持下转换为打嘟练习,并在保持气息的同时,将最后“1”音延展的更长,体会哼鸣时的气息与打嘟时气息的强弱对比,一般情况下,从哼鸣转换为打嘟后气息的力量会明显增强。

怎么练习怒音呢

首先,要发出滚喉音,我们需要找一个呕吐的感觉,做出这样的一个动作,这样的动作会把你的喉腔打开,并且可以让你的假声带往里缩,这个时候声带一定要闭合,同时发出一个“he”的声音,气息往外推。在我们的发声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喉咙,是有一点点压喉的感觉,不要过于用力哦,这个声音就像英雄联盟里面的蛮子的声音“我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了”,很粗狂。

然后,再带上鼻腔:鼻子和眉头皱在一起,发“he”看起来就很凶,怒气值就很高。

最后,带上歌曲唱出来就好了,其实怒音其实就是滚喉音+鼻腔,一起发出来的效果,滚喉音=真声带(振动发出旋律) +假声带 (振动发出扇动感) 的声音。(切记怒音知识修饰,不要一直用哦)

唱歌不同音区的练声方法,方法在这里!(收藏)

关于不同音区的问题,首先有一点要说清楚,中国人很喜欢高音,最明显的例子,台上一飙高音,台下就开始鼓掌。但是,高音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最难的。

在练不同音区的时候,首先应该练好中音区,就是自己唱的最舒服的那一段,然后再向低音跟高音两个方向逐渐发展。尤其注意中音区到高音以及到低音过渡的地方,我们把那个过渡点叫做换声点。换声点附近的音才是最难唱好的。

现在具体讲讲各个音区的不同练习方法。首先跟大家解释一下,打哈欠的时候,上颚兴奋,软腭与小舌头抬高,脖子后面以及后脑勺的头皮绷紧的力量,这些是一致的,统称为“向上的力量”,这是声音空间感的主要来源。打哈欠以及深呼吸的时候,脖子向外扩张,舌根与喉头下沉(舌根与喉头是连在一起的,共同上下)的力量,统称为“向下的力量”,这是稳定声带与气息对抗以及控制音量大小的重要途径。

唱低音区的时候,声带相对松弛,声带附近的肌肉也保持相对松弛状态,没有强加的力量,胸腔共鸣最多,大于口腔共鸣与头腔共鸣(但绝不意味着没有)。只要声带闭合良好(用i来检查是否闭合良好),找“向下的力量”,深呼吸时脖子微微扩张,喉头下沉的感觉,由此找到空间感与打开的感觉,但是总体来说是自然放松的,不能过度用力,不能感觉发僵,。最后在自己的面部找一个点,可以是人中附近,可以是鼻子,可以是眉心,想象声音通过这一个点向外传出去,这是方向感。记住,越是低音越要放松,越紧越唱不下去,给予更多的空间感与方向感。

中音区的时候,与低音区不同在于,口腔共鸣占了大部分,大于胸腔与头腔共鸣。由于音比低音区高,所以声带相对的拉紧,变薄,有了一定的张力。这个时候就要求声带附近肌肉的力量了,也就是“向下的力量”。同时有了更多的头腔共鸣,所以同时也要求“向上的力量”使上口盖兴奋起来,达到平衡。低音区基本上不需要很多“向上的力量”,但是中音区则两个力量都需要,但是幅度都比高音区要小。仍然记住空间感以及最后声音向前走的方向感。

最后来讲高音。高音为什么相对难唱?因为唱高音的时候,声带变得很紧很薄,张力很大,声带周围的肌肉能力必须很强,才能支持住这个巨大张力的对抗。上一篇日志提到过,人的嗓音有一个天生保护的机制,唱高音的时候,喉头会保护性的上提,收缩,降低张力。那么怎么保持张力呢,这就要用到很大的“向上”以及“向下”的力量了。这种上下的对

 每一个肌肉都有属于自己的名称,三头肌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三头肌的具体位置在哪呢以下仅供参考!

  三头肌的具体位置

 “长的头”:infraglenodi结肩胛骨

 “侧面头”:后部肱骨的轴优越侧向和辐形(螺旋)凹线。

 “中间头”:后部肱骨的轴中间和下等辐形(螺旋)凹线

 三头肌短石肌肉是三朝向的大骨骼肌,它沿到膀臂后面跑。

 三头肌短石细胞肌肉简单地称三头肌(单一和复数)。

  练三头肌的妙招

  妙招1

 将水杯当做哑铃,做男生们最熟悉的动作———曲臂。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简单的动作,但是却不知姿势不当效果千差万别。要锻炼肱二头肌的话,一定要把大臂夹紧,小臂和大臂是垂直的,如果往外打开,那锻炼的`就是小臂,而不是大家最希望壮大的肱二头肌了。

  妙招2

 自然微蹲,小腹微收,大臂夹紧,握住水杯,小臂由身前往身后打开。这个姿势不是随随便便能拿捏好的,重要的是感觉到肱三头肌的压力就对了。同样的身体姿势,如果手臂向两侧打开,就锻炼的是三角肌的后束。

  妙招3

 站直,手臂在身体两侧打开,大小臂呈90度,大臂和身体呈90度,然后双臂向身体收紧打开,反复动作。这锻炼的就是三角肌的中束,非常有针对性。

  妙招4

 站直,手臂平伸打开,小臂向上举起杯子,然后大臂向上推举,这个锻炼的就是三角肌的前束。

  妙招5

 背靠桌子,肘关节向后,手掌放在桌沿,尽量下蹲,使手臂感觉到压力。动作开始时向下,再撑起,这个动作能够很好地锻炼肱三头肌,即是大臂后侧的肌肉,这组肌肉平时可是很难锻炼到的哦。

 一组10———12次,一次练习3———5组。以下的动作都按照这个数量为基础,大家按个人感受自我控制。

  妙招6

 俯卧撑姿势,面对桌子,两只手掌合拢抓住桌沿,身体打直,向下压。这个动作看起来是减低了俯卧撑的难度,其实是将全身重量都压迫到手臂上,难度不小,这个动作除了同样锻炼肱三头肌外,还可以顺带训练一下胸的肌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057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2
下一篇2023-1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