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教研工作计划5篇
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中职课改新理念和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在学校教研处指导、监督下,严格规范教研组活动,加强德育课教学管理,搞好课堂改革,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与综合素养。落实德育为先,德育为首的指导思想,以德育课程为依据,落实每一节课,努力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与工作要点
1加强教学常规。分期中、期末二次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教案、改作、辅导、考试”进行检查。
2完善教研制度,坚持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严格考勤制度,做到有活动、有记录、有反思、有收获。
3开展多种形式课例活动,,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开展探究式教学研究,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研究。每位教师至少开出一节公开课,撰写一个优秀教案。
4坚持教师读书论坛活动和教学反思。教研组每个月组织一次教师读书活动,每位教师至少要读一本理论书籍,做好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摘记。每周至少一次教学反思,一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总结。
5坚持听课制度。教师要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并认真做好记录。每学期见习教师不少于30节,未满5年教龄的教师不少于15节,教研组长不少于20节,其余教师不少于10节。
6积极鼓励、帮助年轻教师走出学校参加学习交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重视课题研究。积极开展学科竞赛,发现和培养特长学生。并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
7.重视学生竞赛的参赛和辅导。教师要积极发现和培养特长学生,并做好参赛学生辅导工作,争取的学科各类学生竞赛中夺取佳绩。
三、工作行事历
周次
日期
主要工作安排
2
224——32
1、选修课准备工作
2、开出选修课
3、制定新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3
33——319
1、教研组长会议 2、教师上交教学计划
4
310——316
1、课题上报 2、教研组活动
5
317——323
1、教研组活动 2、甄选学生德育小论文参加市级评比
6
324——330
1、高职模拟考试
7
331——46
1、教研组活动 2、教研组网站信息建设
3、清明节
8
47——413
1、教研组长会议,期中工作安排
2、市级课题立项
9
414——420
1、期中教学常规检查 2、教研组活动
3、县中小学教学案例评比活动
10
421——427
1、期中考试
11
428——54
1、五一国际劳动节 2、
12
55——511
1、2、禁毒宣传活动
13
512——518
1、教研组活动 2、市德育优质课评比
14
519——525
1、县德育大组活动
15
526——61
1、学校教学公开周
16
62——68
1、高考
17
69——615
1、端午节
18
616——622
1、教研组长会议、期末工作布置
19
623——629
1、期末常规检查 2、期末考试
关于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篇2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必须倡导教师教育的新理念,促进教师提高自我反省思考能力,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建立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师培养与培训体制,根据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如下校本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继续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做好“__”期间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意见》,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学校实际出发,按照“立足岗位,按需施训”的原则,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和个性发展特点,自主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各项培训。
二、培训对象
本校所有一线教师。
三、培训目的要求
培训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引导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促进青年教师成名。同时逐步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1、面向全体教师,以师德为首,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学习教学理论书籍,拓宽教师视野,提高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3、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创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
4、进一步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培训内容
(一)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修养。
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教师的崇高师德,使教师敬业、勤业、精业,从而形成一支踏实工作、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精选学习内容,理论学习的内容要贴近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的实际。可围绕以下专题开展学习活动:
1、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
2、有关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课程改革中教师观念的转变的理论和经验;
3、有关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4、 继续学习有关课程与教学理论专著;(围绕三大读书活动进行)
(二)以学校业务学习为阵地,开展专业技能大比武。
每周一下午间周组织一次集中业务学习,组织开展研读一篇教材、评论一个案例、拟订一份试卷、撰写一篇论文的“四个一”活动,促使教师练就过硬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同时为了提高教师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进一步加强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信息更新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我们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并能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将以学科建设信息化、教师自主学习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为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建设学科网络教学的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推动网络教育教学研究,使全体教师应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提高批判性反思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引导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教师培训是教师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反思是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而较快地成长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反思型教师。
(五)着力科研内涵的发展,以“研”育人。
课题研究向深层次推进,着力科研内涵的发展,给以“研”育人提供良好的契机。进一步抓实研究的进程,加强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指导。在活动中促进教师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的提高,使课题研究规范化、系统化。做到每学期有研究计划、有经验总结;每次活动有重点、有布置、有准备、有反馈、有理论学习和探讨、有教学实践和总结、有评价反思和资料积累。
(六)学习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
由各教研组自定时间,自定计划,共同学习新课程理念,探讨新的教学模式。
五、培训形式
1、理论学习,交流研讨。
教研组利用学科教研活动,进一步活化学习形式,精心挑选与学科相关的理论文章或经验总结、案例,组织教师在学科组内交流、分析、讨论现代教育理论和我校课堂教学的相关点和生长点,从而探索和寻找两者的最优结合点,使教师能将所学的教学理论知识及时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反过来再进一步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实践经历“实践→探索→完善→实践→成功”之路,同时又用更新的教育观念去推广、发展自己的成功的教学实践经验,起到学科教学示范作用。同时,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反思,至少写一篇“教学反思”文章。
2、教学调研,互帮互助。
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将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加快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为学校培养一支年富力强的教师生力军,使教师队伍和我校的发展同步前进。学校行政每周随堂听课对全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调研,然后与教师进行研讨,指出不足,提出建议,从整体上进行提高。
3、专家讲座,对外交流。
开展校际交流活动是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定期请市、区教研室和教科所专家来校进行课题实施专题讲座,做学术报告,并观看专题录像,推动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适当的时间将组织部分教师到周边兄弟学校学习、取经。
总之,在培训形式上努力做到不断创新,重视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六、组织管理措施
1、加强“校本”培训的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2、召开参训教师动员会,使教师明确校本培训的含义及重要意义,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培训的自觉性。
3、各教研组每学期拟订教研活动计划,每次要有记录、有总结。
4、采用集体学习、分散自学的方式,每学期交一篇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每人独立制作一个课件。
关于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篇3
随着学校工作的结束体育组的工作也顺利的结束了,本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是在学校的总的工作指导思想指导下,教务处的具体协调、协调下,结合体育教学的大纲具体目标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备课、精心准备下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总结教学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方面
今年学校有28个教学班,而体育教学师仍然仅有四个并且组内还有一个年过五十的x教师和兼职教科室的x教师并且还有班主任工作。个别教师周课时已到达了18节,尽管在这种情景下,还是完成了学校教给体育组的教学任务。能够这样讲,一个学校的学校生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直接的关系,那么体育教师的地位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好的开展各种趣味的、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一向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二、开展多项比赛,丰富学生生活。
多项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生活,增强了学生的爱校的信心。我记得在学校的田竟场没有建好的时候,有些学生有了转校的念头,原因很简单学校没有运动场没有活动的场地。可是,田径场的建成是学生放弃里了原先的念头,对学校的热爱程度也加大了。有了场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的改变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尤其、篮球教学、校联赛的开展、健美操的教学,还有武术等项目的开设在很大程度上都激发了学生的爱校的心里,也增强了他们的爱校信心。一些体育比赛的开展也加大了学校的文化生活,给学生带来很多的欢乐。例如:校级篮球比赛的开展,学生的热情十分高;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象棋比赛等都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还加强了班级间的友谊,班级同学间的团体凝聚力。这些不能不说,有体育教师的功劳。
三、走出去,引进来,加大了业务水平的提高。
本学期是教研活动最多的一学期,总共4次到不一样学校观摩和学习了12节新课程改革后的体育课,使组内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同时在学校里能够有一个好的工作的环境,能够把一个的潜力充分的挖掘出来。尽管仅有四个人,可是良好的同事关系、生活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体育组里老教师能够作到耐心的指导年轻教师,而年轻的教师也能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这种工作关系的建成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质量,使每个教师都能开开心心地班来,高高兴兴的回家去。
四、“两操、一队”的工作方面
在课间操、眼保间操和课余训练的工作上,体育组的教师认真细致,把工作做到细微的环节。本学期召开了四次体育委员会议、6次检查员会议,经过各种途径加强课间操的管理,保证学校正常秩序。同时在校田径队的工作上任务、项目、目标分配到教师、队员,从而保证训练的质量。在__年余杭区的运动会上取得了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在同类职高中获得第一名。
五、教科研方面
一个教育队伍的提高离不开教科研水平的提高,本学期组内组织了年轻教师学习校《教科信息》和相关教育、教学、训练理论书籍,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衔接。所以在各项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尽管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可是不能不看到存在的缺点。组内教师讨论一致认为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工作中有些地方的工作方法有待于改正与提高。
2、教学方法有待于改变、提高。
3、教育理念有待于转变,及时给自我充电。
4、备课应更加仔细、认真,全面。
总之,一学期的工作下来,体育学科组的工作自认为还是比较满意的,尽管有些地方还存在不足,可是我们有信心作好。随着学校管理体制的健全、指导思想的进一步提高,体育组教师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学校的体育工作会越来越有生机,越来越来有活力。
关于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篇4
立足学校实际,依托学校资源,发现、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校校本教研开展的宗旨。为了加快我校课程改革的发展,提升我校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为教师搭建开放、平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特制定本学年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如下:
一、增强教师参与科研的意识
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教师认识科研与自我价值实现的联系,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如通过精品课、同课异构、一课同构、教学设计等,鼓励教师参与科研。
二、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
1、通过写工作总结、案例、写反思、写教育随笔等形式,帮助教师积累科研经验,提高理论素养。努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写成教育论文,不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认知结构。
2、“走出去、请进来”。组织教师外出走访,参观学习。赴先进学校听课、考察,收集科研信息,开阔教师的视野。在请进来方面,将邀请各科教研员和教科所领导到我校指导教学工作,他们走近教师、走进课堂,专家把脉,寻找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以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3、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旨在通过这样一种校本教研新模式,凝聚一批有才学并热衷成长的教师,为他们搭建一个开放、平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实现教研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使其成为带动全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同时引导教师用写博文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工作生活,以此作为引领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开展教学问题大讨论,深化教师对新课改背景下各种问题的认识,统一思想。
三、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
教研是科研的基础,以科研促进教研,在教研组开展备课教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年级特点,下达科研课题,让每个教师都承担一定的科研课题的任务,同时对课题进行过程性指导和阶段性小结与验收,对优秀的课题成果,在校内积极推广,做到课题研究有实效、有创意、有推广价值。勇于承担省地市级以上课题,把课题交给科研意识强、能力强的教师,建立课题组,集体研究设计方案,进行目标分工并动员相关教师共同参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认真研究、试验。
四、继续开展听评课活动。
以扎根课堂为学校教学工作核心,以看课评课这种最朴素的课堂研究形式坚持走着自己的课堂研究之路,以三课(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为主的龙中听评课活动已经成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全体教师人人都在参与,都要过关,都在提升成长。
利用每周每学科两节课的学科集体教研活动时间,由学科负责人负责和组织管理,学科教师和教学负责人都参与的全校学科组听评课活动是龙中长期坚持的工作之一,基层教研,开展年级教研组听评课活动——从教研组层面来说,在“集体分工——个人备课——说课研讨——看课评课——个人完善”的集体备课模式框架的前两个环节基础上,每周在组内组织听评课一节以上,通过听课、讨论、讲评,验证集体备课成果,整体提升,开展课堂达标创优活动——本着“减负”“增效”的原则,抓好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开展课堂教学达标创优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一年一个新台阶。
五、加强集体备课,夯实基础
从教研组层面来说,要在“集体分工——个人备课——说课研讨——看课评课——个人完善”的集体备课模式框架的前两个环节基础上,每周在组内组织听评课一节以上,通过听课、讨论、讲评,验证集体备课成果,确定哪个知识点的传授、哪个环节的设置和哪位老师的哪个方面需要矫正、怎样矫正。使讲课的教师、听课教师都能在实践中掌握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并针对自己的实际把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集中群体智慧,达到和谐高效。这项活动由教研组长主抓,学校通过活动记录表、抽查和学生反馈调查,统一进行检查评估,落实执行情况。
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优势的有效途径,也是上好高效课堂的保证。每个年级教研组每周安排2节课为集体备课时间。根据教学进度集思广益、通力合作、共同商讨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共同解决每个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每次备课活动都由一名教师作中心发言人;讨论时每个教师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促使每一个教师都能熟练地分析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在经过教研组的集体研讨之后,由中心发言人负责拟写教学预案,并发给大家使用,实现资源共享。
工作配档表:
九月:1、各学科、教研组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2、对新调入的老师听、评课。
3、学科学习
4、召开学科负责人、教研组长会,布置新学期教研工作
十月:1、邀请教研员来校指导教学工作
2、校级优质课观摩研讨
3、教师培训:外出培训教师传经送宝
4、开展课例打磨活动,发展共同体
5、教研组继续开展听、评课活动
十一月:1、学科学习
2、开展课例打磨活动,发展共同体
3、教研组继续开展听、评课活动
4、教研组长例会
十二月:1、开展课例打磨活动,发展共同体
2、教研组继续开展听、评课活动
3、教研组长例会
一月:1、做好教研资料归档工作
2、教师随考
关于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将以教研工作重点为依据,进一步深入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通过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及采取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确立新课程、新观念、新方法、新实践的理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新课程体现了先进的教学观念,这些观念包括教育的价值观、现代人才观、教育质量观、现代课程观、师生观、教学观等,昭示我们必须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结合现在教育的形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墨守成规,要成为一个研究型的管理者,对任何问题都不能熟视无睹,要有思考,要有调查分析,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在全体教师中营造研讨、反思的氛围。我们要提高教学教育质量,必须思考怎样才能真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幸福的人。
1、树立全新理念。
要深入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特别要注意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层面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帮助教师把理论付诸于实践。把体验成功、精讲多练、联系生活、激励创新四个策略用于各科教学之中。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带着课题上研讨课,推进教学改革。对于上教研课,必须强调要结合课题,体现研究的成果,评议时也要围绕课题进行,课后必须写课后小结,提倡一课一得。对于热点问题,将组织研讨,各抒己见,形成共识。对于教学方法改革,要突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能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正确的学习策略,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大力提倡课堂的民主化,大力提倡将学生的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汲取他人的教改经验,确立教研组研究课题,并将课题研究与平时教学实践、教研课、教学专题总结等结合起来。
(1)本学期仍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课,青年教师要上展示汇报课,县级、乡级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课1节,在此基础上,我校将全力抓好校级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选拔与推荐优秀教师,进一步培养我校的骨干教师。
(2)充分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我校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把提高教师上课和评课水平落到实处,带动全体教师迅速成长,为开创我校研究课堂教学的新局面注入新的血液。
( 3)改进教学后记的形式,突出质量意识,写好教学随笔,提倡每日三问:今天读了没有?今天想了没有?今天写了没有?及时积累材料,总结得失,一个学期至少写出2篇具有较高质量的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
二、抓好常规工作,优化各项管理,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持按课表上课,做到不挤、不占、不让任何学科课时。学校将坚决执行课程计划,上课时不准随意离开课堂,随意换课,提倡课堂作业应尽量当堂完成,确保学生课间休息。
要加强平时检查力度,作好记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形成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
2、坚持平时检查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过程管理,建立教学工作月查制度。教研组长仍负责本组月查工作,但要将本组突出问题及时通报,便于当即纠正,杜绝后患。
3、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要扎实抓好各科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早一点打算,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埋怨,早一点落实转化措施,多一点关心体贴,要花大力气提高学生成绩。
4、课堂教学凸显“三实”。指导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实践操作的机会,促使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要突出“三实”(真实、朴实、扎实)教风。
三、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突出办学特色。
1、打破班级规律,以校组织绘画、书法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磨炼同学们的意志。
2、分年级开设校本课程,发挥地域优势,突出学校特色。
以上是我校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我们将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勤奋进取,使我校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热心网友 最快回答
高中篮球模块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de]实践研究一、课题研究[de]现实背景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de]精神,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高中阶段[de]体育教学实施“必修+选修”[de]教学模式。我校根据学生[de]情况结合学生[de]特点,在高一年级[de]下学期开始进行选项走班制[de]教学模式,学校根据自身[de]师资力量以及体育设施结合学生[de]兴趣爱好,开设了篮球、足球、排球、武术、健美操、乒乓球6个项目的教学,由学生自主选项进行重新编班教学。通过对高二年级篮球选项分层教学[de]调查分析表明,在篮球实施选项分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de]问题。如当前教学中一个突出[de]问题是班级人数多,学生[de]身体素质差异悬殊;教师[de]专项水平低,场地器材不足;学生层次分得过死,加重两极分化;学生层次分明,教师[de]教法单一;教学分层与评价不一致等,很多教师习惯运用传统[de]组织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很难解决“吃不饱”和“吃不了”[de]矛盾,阻碍了学生兴趣[de]激发。为解决这一矛盾,使不同身体素质[de]学生都能得到有效[de]学习和锻炼,体验体育运动带来[de]乐趣,更好地完成体育课[de]学习任务,在教学班[de]划分上应根据学生身体素质[de]差异性、层次性、发展性,实施分层次教学,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选择篮球模块进行分层次教学作为本课题[de]研究对象,是因为篮球运动是学生最喜爱[de]运动项目,篮球运动[de]教学内容丰富,易取材,它既是身体素质[de]练习又有技术动作[de]教学,既有个人能力[de]培养又有团队协作意识[de]提高,在学生中具有丰富[de]活动群体,可以作为分层次教学[de]典范,同时也为其它模块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二、课题研究[de]理论依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de]运动爱好和特长,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de]意识,注重学生[de]主体,关注每一位学生[de]健康成长。
2、因材施教理论
从学生[de]生理、体能和个性特征等实际情况出发,从教学对象[de]实际,在总[de]教学模式和体系下,建立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有更多[de]选择余地,使不同[de]学生[de]体育兴趣、爱好、特长都得到充分[de]选择,激发学生[de]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发展学生[de]个性和创新能力。分层次教学模式正是在这一理论[de]指导下建立起来[de]。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衢州高级中学高一男生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学生[de]抽样问卷调查,把握第一手材料,了解当前我校学生[de]真实状况,进行有针对性[de]分层研究。
2、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先进[de]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更好地为分层教学提供理论支撑,更好地实现教师[de]观念、行为方式[de]转变和提升。
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研究[de]探索性和操作性,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做到总结成果和推广运用相结合。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2000年第二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关于大学生“分层次”教学模式探讨〉〉以及2001年体育教学杂志上〈〈浅谈分层教学〉〉中都提出了分层次教学模式理论在教学中[de]运用,是本课题研究值得借鉴[de]经验。但在中学选项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缺乏实践经验和指导。
五、课题[de]研究预期目标及内容(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本课题研究中所体现[de]各种思想观点,能够为一线教师所接受,并能在现实中具有可操作性。
2、通过研究,使不同层次[de]学生在各自[de]水平线上得到发展,做到因材施教,从而缩短学生之间[de]差异。
3、通过研究,不断扩大教师参与研究[de]队伍,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de]业务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
(二)、研究[de]主要内容及措施
1、对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篮球选项课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在篮球选项教学中所存在[de]问题,如选项之后是否分层以及分层[de]依据和标准,各层次教学目标[de]制定等,为高一篮球模块分层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2、根据学生[de]实际情况,确定实施分层分班[de]方法。
从调查[de]情况看,现在[de]教学模式大都采用平行结构教学,即一个班级、一个标准、一种教法、一种考核标准。在分班时只采用随机分组进行编班,这实际上一种多层次[de]学生一刀切[de]教法,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现象[de]加剧,因为同一个班[de]学生[de]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教师很难顾及到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告诉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充分发挥教师[de]主导和学生[de]主体作用,使学生[de]运动才能得到充分[de]发挥。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de]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因素对学生进行专项成绩[de]测评和技评,在学生自愿[de]基础上,
通过健美操的锻炼达到改善体质、增进健康、塑造体型、控制体重、愉悦精神、陶冶情操等“三健”目的。社会封誉健美操的桂冠很多:健美操、健美舞、健身操、健身舞、健康舞、有氧操、有氧舞蹈、有氧运动等。
健美操是控制中年以后体重迅速发胖较好的健身项目。国内外流行的健美操大致分为6类:按不同年龄编制的系列健美操;按不同性别编制的男女健美操;按人数多少编制的单人、双人和集体健美操;按塑造形体和改善体姿与体态的健美操;按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健美操;按以徒手或轻器械运动方式的健美操。
扩展资料
运动强度
中等运动强度。青壮年的运动心率控制在130~150次/分。中年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20~140之间。约相当于最大运动强度的65%~80%范围。
运动频率
每周5~6次,每次2组,每组20~30分钟。间隔15分钟。
辅助运动
青春健美操、韵律健美操、艺术体操、自由体操、踏板操、迪斯科、形体健身操、广播体操、跳舞毯、跑步机、功率车、台阶运动等。
适应人群
各类人群,以青年人为主体、青年女性为多数。包括体重明显超重者、身高标准体重超标者、肥胖者、不爱运
动者或运动不足者、皮下脂肪超过标准者、身体灵敏性与协调性较差者。儿童与高龄者不宜。活动性疾病禁忌。
参考资料来源:-健美操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程创新与改革论文
摘要: 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中,健美操专业发展起步较晚,还未能从健美操教学晋升为健美操教育体系,而从知识技能转化为文化传承还尚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如何实现该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和价值性,体现创新改革意识,该文将就高等体育院校中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原则及专项课程内容体系构建改革给出分析。帮助师生掌握更多全新的健美操研究成果,推动专业院校在该方面课程的系统性及完整性发展。
关键词: 专业健美操课程;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原则;创新优化途径
高等体育院校在专业健美操课程创新改革方面也要本着全面逐步深入和素质教育的特色,以健美操的文化性与教育性为主要切入点,将传统的单纯健美操教学升华为健美操教育。这种改革转变也非常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它让学生更加热爱健美操运动,也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精神,值得尝试。
1、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基本创新改革思路
高等体育院校在专业健美操课程教育方面不仅要以专业技术教授与强健身体为目标,还要在课程教学推进与研究中探索更多基于人文、科学基础的主题新思路,达到“人文求善、科学求真”的效果。换言之,就是要构建一套结合了人文与科学的健美操教育理念,将教育与竞技紧密结合于一体,在专业课程中极力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丰富他们的人格,完善其人性。正如英国哲学学者所言“人性是一切专业学科的基础”,在高等体育院校研究健美操课程的基本创新及改革思路,就是要将人文与科学原理结合,以社会发展及教育发展需求为目标,使健美操教育得以不断升华[1]。
2、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创新改革原则
21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阐述了高等体育院校在健美操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及安排方面的必要性,要在自身实际软硬件条件允许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课程教学有计划地分步实施。所以该原则要求学校具有相当强的'超前意识,而且原则也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为了证实健美操课程内容设置与实现的可行性,应该从选择课程内容时就考虑它的各种因素。第一,要考虑学生是否接受,是否会对创新的教学课程产生兴趣;第二,要考虑学校专业教师团队的能力条件,是否可以胜任新改革内容后教学内容的教授;第三,要考虑健美操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是否能够满足所有创新理念的改革实施;第四,要考虑健美操专业教学课程的周边设施是否齐备。对上述4点进行充分考察认识之后,才能有效结合学校专业资源开始架设新的教学体系结构,使创新思维与理念得以实现,并能够最终影响到教学效果。
22实用性原则
传统健美操教学讲求技巧性和训练量,但是由于整体训练量较大而且重复内容较多,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创新改革后的健美操专业课程应该增加更多利于学生兴趣及身心发展的健康教学内容,删减那些单一重复、技术难度过大的、学生可能不甚感兴趣的教学分支项目,完全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兴趣爱好来安排教学内容,例如增加教学中的健美操对抗竞技、健美操游戏、健美操技巧挑战等等项目来提高教学的整体趣味性,这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过程及内容的实用性,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学生乐于去主动学习健美操。
23科学性原则
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注重科学性原则,这也是经过长期研究实践所达成的共识。科学性原则告诉健美操课程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明确从初级基本到逐渐分化、从零散到整合,让课程教育内容与学科发展更富有规律性,反映出学科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形成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相互统一。换言之,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求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横向联系起来,达成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实现教育理念层面的创新与改革[2]。
3、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创新改革内容体系分析
31理论知识体系的创新改革构建
创新改革后的理论知识体系构建应该让学生懂得“会学”,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在掌握健美操创编基础原理的基础上也能自己学习和编排各种舞蹈动作,也就是培养学生利用一项理论知识举一反三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该文认为,创新改革后的健美操课程理论知识体系应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分析层面来展开研究,开展诸如健美操理论讲座教学、健美操心理课程以及将学生带到校园外多参加健美操竞技比赛来磨练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心理抗压能力,将针对他们的健美操理论学习延展到社会层面,形成心理、生理与社会3层面的有机结合。以该文来看,“三力合一”的健美操课程教学才是理论知识体系改革创新的最终目标,所谓“三力合一”就是将心力、物力和外力三者结合起来,构成全新的教育形式,并辅以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做指导,以“健身教育、以人为本”为主体原则来展开理论教育模式(如图1)。
32技术知识体系的创新改革构建
目前特殊课种是健美操技术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主要都是以健身房项目为主,例如街舞、瑜伽、形体健美操、有氧舞蹈、健身球等等。由于种类较多,技术知识体系比较繁杂,课程在创新优化以后不能实现全部深入教学,所以学校专业院系应该根据自身师资力量特点和教学特点,以科学性、实用性为基本原则有选择性地培养重点项目,凸显学校专业特色,在特色发展基础上再寻求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如果以传统有氧健美操课程改革优化为基础,专业院系应该在第一年开设与有氧健美操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基本动作、套路教学,同时教师还要推广舞蹈创编及表演知识,丰富学生的理论教学课程内容。第二学年开设以有氧操提升为主的课程内容,在这里加大舞蹈创编与表演的教学课时比重,培养和加深他们对有氧健美操课程的理解能力,逐渐拥有学习创造力。同时也要加入一定的器械有氧健美操课程,发展多元化教学路径。第三学年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内容,教师应该推荐学生去校外健身俱乐部进行实践学习,同时鼓励他们参加竞技健美操校外课程与比赛,培养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强调技术性与竞技性之于健美操课程创新改革的关键。到了第四学年,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已经构建完毕,基于健美操各个项目的“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已经成型,学生可以围绕自己所喜欢的课程展开未来生涯设计,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结构稳定性。笔者认为,将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独立化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实践创造能力,让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去专攻某一个技术分支项目,从而实现专业性突破,成为健美操专业的专属人才[3]。
4、结语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中健美操专业课程的创新与改革为专业持续性教育与学生系统学习提供了先进的理论基础,也帮助师生掌握了更多全新的健美操研究成果,推动了专业院校在该方面课程的系统性及完整性发展。同时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学优势,使课程改革成果更加明晰,为体育院校健美操专业在未来的良性发展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黄彩虹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3
[2]马莉莉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健美操课程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3
[3]赵红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创新与改革[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14,24(4):157-15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