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和身体素质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上不同:
体质是在父母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多方面综合的固有特质,而身体素质是人体机能所展示的。
2、构成不同:
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的差异性所构成的,而身体素质是由力量、耐力、柔韧性等机能构成的。
扩展资料
身体素质与体质的本质区别:
传统上,身体素质一般是指人体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能。身体素质是一个人体质强弱的外在表现。
身体素质经常潜在地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中,自然也表现在体育锻炼方面。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
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所以,对体质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正常体质:
即身体强壮且无寒热之偏的体质。形体肥瘦匀称、健壮、头发盛长而黑、面色红润、肤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口和、唇红润、胃纳佳、四肢轻劲有力、能耐受寒热、二便正常、脉象从容和缓、节律均匀、舌质淡红、润泽、苔薄白。此类型体质阴阳无明显偏颇。
参考资料来自:-体质
第一单元 游戏里的科学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2、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3、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4、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6、要使精致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7、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8、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值。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0、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1、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轻,摩擦力越小。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4、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15、赛车的设计特点:(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
16 推和拉都会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17 天平是人们根据杠杆尺的平衡原理制成的。天平是称量物品质量的仪器,在称量物品时,左盘放被称量的物品,右盘放砝码。当放置的砝码合适时,天平左右会平衡,如不平衡,再调整游码,使之平衡。
18天平的砝码有:1g、2g、2g、5g、10g、20g、20g、50g、100g的砝码共9个,取用砝码时,不要用手直接拿,要用摄子夹取。称量结束时,应尽快使托盘停止摆动。
19指南针是根据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N表示。
第二单元 太阳与时间
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5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8、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等。但凭我们的估计(不能)准确地知道时间。
19、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
20、在时钟还没发明之前,人们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21、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古埃及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晚上(12)个,由于白天和晚上的时长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古埃及的每小时的时长也是变化的。
22、(日晷)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和位置的变化而计时的。
23、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24、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
25、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慢)。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
26、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27、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
28、不同的摆自由摆动时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重物的重量、拉开的(幅度)、摆绳的(长度)来研究,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的(长度)有关,摆越长,速度越(慢)。
29、计时器的组成:(齿轮控制器)、(支轴)、(长针短针)、(摆锤)、(齿轮)、(垂体)。齿轮控制器由摆来控制、齿轮由垂体来控制。设计一个分钟的计时器,可以制成(水钟)、(摆钟)等。太阳是一个旋转的高密度气体球,大部分气体是氢气,其次是氦气,每秒钟大约“燃烧”400万吨30氢气,产生巨大的能量。太阳的表面温度大约是60000℃,内部温度大约是1500万℃。太阳的表面经常会出现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
31太阳的直径约是139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
32 产生影子有两个条件: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33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肆的天文仪器之一,包括“圭”和“表”两部分,用来表示正午的日影长度。圭平置于南北方向,表垂直立于圭的南端,根据正午表投射在圭面上的影长,来判断冬至日、夏至日及其他节气。
第三单元《电的本领》
1 一个完整的电路包括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
2 伏特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发明家,他发明发世界上第一个能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电池---伏打电池。
3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4 安全用电常识:
人体大地都导电,修理电器要断电,徒手不能摸电线,电线不做晾衣杆。
湿手不能碰开关,不到树下去避雨,不在高压线下玩,用电常识记心间。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身体能够做秀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4、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
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平时多。
6、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7、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锪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
9、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
10、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11、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12、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13、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14、消化食物时,也会消耗氧气的。
15、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16、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17、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
18、我们完成肢体运动,需要骨骼、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
19、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人的皮肤下面有肌肉和骨骼,胸腹部有心、肺、肝、脾、肾、胃、肠等器官。
20 人体有206块骨组成,人体的骨架叫做骨骼。骨骼具有支撑人体、保护人体内部器官和运行的作用。
21 儿 童补钙以食补为好。
22骨大多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骨在关节处可以活动。
23正常情况下,关节软骨的存在可以使关节在无痛和无摩擦的状态下运动。
24 肌肉的两端分别长在不同的骨上,肌肉有弹性,能收缩和舒张,牵动所连接的骨运动。
25 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 26肌肉拉伤后,要立即进行冷处理——用冷水冲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决冷敷,然后用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肿胀。在放松损伤部位肌肉并抬高伤肢的同时,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类药物。24小时至48小时后拆除包扎。根据伤情,可外贴活血和消肿胀膏药,可适当热敷或用较轻的手法对损伤局部进行按摩。
26肌肉拉伤严重者,如将肌腹或肌腱拉断者,应抓紧时间去医院作手术缝合。
第五单元《动物王国》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0、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12、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3、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14、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5、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16鸟类通常是带羽、卵生的动物,长骨多是中空的,所以大部分的鸟类都可以飞。
17 目前全世界为人所知的鸟类一共有9000多种,光中国就记录有1200多种,占世界鸟类总数的14%,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18 鸭嘴兽是是最原始最低级的哺乳动物,又称“鸭獭”,用卵繁殖后代。
1关于航天的知识,短一点
航空航天技术 为航空航天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创立的一系列高级复杂的施工作业程序。
它涉及人力资源配置,设备仪器搭配与安装使用等艰深的学术作业。是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高度追求。
在现代航空和航天工程中电子系统是重要的系统之一。 它按功能分为通信、导航、雷达、目标识别、遥测、遥控、遥感、火控、制导、电子对抗等系统。
各种系统一般包括飞行器上的电子系统和相应的地面电子系统两部分,这两部分通过电磁波传输信号合成为一个系统。和这些电子系统有关的电子理论和技术有通信理论、电磁场理论、电波传播、天线、检测理论和技术、编码理论和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而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则是提高各种电子系统性能的基础。
它们的发展使飞行器上的电子系统进一步小型化和具有实时处理更大量数据的能力,进而使飞机的性能(机动能力、火控能力、全天候飞行、自动着陆等)大为提高,航天器的功能(科学探测、资源勘测、通信广播、侦察预警等)日益扩大。 一、航空航天飞行器上电子设备的特点是: ①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和功耗小;②能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③高效率、高可靠和长寿命。
在高性能飞机和航天器上,这些要求尤为严格。飞机和航天器的舱室容积、载重和电源受到严格限制。
卫星上设备重量每增加1公斤,运载火箭的发射重量就要增加几百公斤或更多。导弹和航天器要承受严重的冲击过载、强振动和粒子辐射等。
一些航天器的工作时间很长,如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长达7~10年,而深空探测器的工作时间更长。因此,航空航天用的电子元器件要经过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筛选,而电子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运用可靠性理论和冗余技术。
二、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①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提高航空航天电子系统的综合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②提高实时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和数据传输的速率;③发展高速率和超高速率的大规模集成电路;④发展更高频率波段(毫米波、红外、光频)的电子技术;⑤发展可靠性更高和寿命更长的各种电子元器件。
2火箭的知识 30字
火箭(rocket)是火箭发动机喷射工质(工作介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推进的飞行器。它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剂,不依赖外界工质产生推力,可以在稠密大气层内,也可以在稠密大气层外飞行,是实现航天飞行的运载工具。火箭按用途分为探空火箭和运载火箭。
火箭探空是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起步项目之一。中国于1958 年开始发展火箭探空事业,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赵九章、杨南生、王希季等倡导和领导下创建了火箭探空事业。在研制发射了多种型号的试验研究、试验性探空火箭的基础上,中国的第一枚探空火箭于1960年9月首次发射。
扩展资料:
航空火箭分类及特点:
按用途可分为空空火箭、空地火箭和空空、空地两用火箭(见火箭)。
空空火箭的弹径一般为50~70毫米,用于攻击速度低于750公里/小时、相距1000米左右的空中目标;
空地火箭的弹径为70~300毫米,多用于攻击装甲车辆;
空空、空地两用火箭的弹径为70~127毫米。大弹径的航空火箭,已被机载导弹所取代。航空火箭同航空机关炮相比,射程远、威力大,但命中概率低。它装在飞机挂载的发射器中,一架飞机一般挂2~4个发射器,每个发射器装7~32枚。航空火箭与瞄准设备、发射装置配套使用,可单发或连发发射。
-航空火箭
-火箭
3航天小知识
呵呵,我也要参加这个比赛。
我查到了,所以。
不告诉你! 算了,还是告诉你吧!1身体健康 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至少跑步两英里(约32公里),骑自行车15分钟,50米的泳道游五个来回,不间断地举重15分钟。 2团队合作 学会和他人相处。
太空船空间很小,你必须知道怎样和其他机组人员在一起生活。 3外语水平 懂基本的俄语。
但是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曾经在02年花费巨资搭载俄罗斯太空飞船进行太空旅游的南非富翁马克-沙特沃思曾经表示,每天四个小时的俄语课程就像给大脑动手术还不上 。
4身体检查 良好的健康状况是必需的。心脏病人是绝对不允许上天的,但是像轻微的哮喘病等不会有影响。
5心理检查 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尤其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镇静的素质。一名宇航员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而在太空可没有哪里可以逃的。
6超重耐力训练 超重耐力训练要求航天员在承受8倍于自身体重的重力条件下,保持正常的呼吸和思维能力。这种训练通常会在高速旋转的离心室或旋转座椅上完成,训练中最大的压力是承受加速度,航天员的训练则要求超载达到人体自重8倍重力的加速度,持续时间为40至50秒。
在载人航天飞行训练中,超重耐力训练是对航天员自我极限的最大挑战,这是有名的魔鬼训练,很多人为之却步。 7急救训练 基本的急救知识是宇航员的常识,比如骨折后给腿部上夹板,还有给伤口上药等。
8陆地生存训练 模拟航天飞机在俄罗斯的野外意外坠毁,受训者必须接受怎样生火,怎样搭建临时住所,如何求救等基本生存训练。 9海上生存训练 万一发生意外,宇航员还应该做好在紧急降落黑海的准备。
其中一个训练就是宇航员穿着太空服跳入水中,在水中应该学会自己给救生艇充气。 10失重训练 在失重状态下,一切日常任务如吃东西、喝水、上厕所、呕吐等都需要重新学习,否则可能会给你和其他人带来很多麻烦。
美国宇航局的医学专家特意研究出一个名叫“呕吐彗星机”的大型仪器,宇航员只要在上太空前,在这个仪器里“住”上100个小时,那么,他上到太空后,就不会再发生呕吐的现象了。而在这个不断旋转的机器里,宇航员还要学会在30秒内穿好太空服。
11学会驾驶航天飞机 太空旅行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因此如果自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意外,或其他机组人员全部遇难的话,必须有人能够驾驶航天飞机返回地球。 12钱 最后可能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你应该拥有至少2000万美金。
12007年11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发射成功,这颗卫星名称是嫦娥一号。22007年11月2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的运载火箭在西昌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3目前我国有三个卫星发射基地,即将在文昌建设第四个发射基地,预计在2010年投入使用。42007年4月14日我国用“长三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卫星送入太空,该卫星是我国“北斗计划”中的一颗卫星,请问“北斗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定位导航。
5 为纪念400年前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测星空这一壮举,2007年3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确定2009年为国际天文学年,主题定为:“The Universe – yours to discover”。6下列关于行星说法错误的是木星在我国古代被称为‘长庚’,它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质量最大的。
7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射了大量的探测器去考察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下列探测器和被探测的行星对应正确的是伽利略号 木星8下面关于太阳系质量最大的前5个大行星,按质量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9 猎户座大星云的梅西耶编号为 M4210下列关于各节气的含义描述不正确的是冬至那天太阳赤纬为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11人类已给月球上的许多地方命名了,下列名称不属于月球的是奥林匹斯山12月球的环形山大多数以天文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其中也有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下面人物中那位人名并没有用来命名的是宋应星13关于望远镜表述正确的是相比地平式望远镜,赤道式望远镜的优点是易于跟踪天体的周日视运动14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面和月球赤道之间的夹角大小为6度41分,这使得我们能够在地球南北极看到一些月球背面。
15下列关于彗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彗星靠近太阳时被加热,彗星的光主要是由炽热的气体发出的。16小行星的发现同提丢斯—波得定则的提出有密切联系,根据该定则,在距太阳距离为28个天文单位处应有一颗行星,随后皮亚奇果真在该处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17在太阳系内有的行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比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还要大,到目前为止,已知这样的行星有木星和土星18土星外围的光环中间有一条黑暗的缝隙把光环分为内外两部分,这条缝隙是以它的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被称为卡西尼环缝19通过对月相的观察我们可以大致的知道当天在该月份中的日期,如当月相为上弦月时,大概为每个月的农历初八左右20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有一颗行星的自转方式非常独特,它的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97度55分,几乎是‘横躺’轨道平面上自转,这是哪颗行星? 天王星21下列天体哪个。
4航天科技小知识
一、航空航天飞行器上电子设备的特点是:
①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和功耗小;②能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③高效率、高可靠和长寿命。在高性能飞机和航天器上,这些要求尤为严格。飞机和航天器的舱室容积、载重和电源受到严格限制。卫星上设备重量每增加1公斤,运载火箭的发射重量就要增加几百公斤或更多。导弹和航天器要承受严重的冲击过载、强振动和粒子辐射等。一些航天器的工作时间很长,如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长达7~10年,而深空探测器的工作时间更长。因此,航空航天用的电子元器件要经过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筛选,而电子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运用可靠性理论和冗余技术。
二、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①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提高航空航天电子系统的综合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②提高实时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和数据传输的速率;③发展高速率和超高速率的大规模集成电路;④发展更高频率波段(毫米波、红外、光频)的电子技术;⑤发展可靠性更高和寿命更长的各种电子元器件。
5简短一点的航空航天的知识、趣闻有哪些
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内的航行活动为航空。
气球,飞艇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在大气层内飞行,飞机则是利用与空气相互作用产生的空气动力在大气层内飞行。飞机上的发动机依靠飞机携带的燃料(汽油)和大气中的氧气工作。
航空与航天是20世纪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进程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领域,也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人类在征服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早就产生了翱翔天空、遨游宇宙的愿望。
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都很低下的时代,这种愿望只能停留在幻想的阶段。虽然人类很早就做过种种飞行的探索和尝试,但实现这一愿望还是从18世纪的热空气气球升空开始的。
自从20世纪初第一架带动力的、可操纵的飞机完成了短暂的飞行之后,人类在大气层中飞行的古老梦想才真正成为现实。经过许多杰出人物的艰苦努力,航空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飞机性能不断提高。
6谁有尽可能多的航天小知识
第一颗卫星 :东方红一号 第一次载人航天的宇宙飞船:神舟五号 宇航员 :杨利伟 第一次多人载人航天的宇宙飞船:神舟六号 宇航员:聂海胜 费俊龙 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宇宙环境是极为恶劣的,对人体有害的主要因素是高真空、高缺氧、宇宙辐射、温度差异等,这些不利因素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
面对严峻的宇宙空间环境,我们的科技人员为其研制了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绝的密闭环境即密闭座舱,用来保护航天员。 飞船在航天飞行中的昼夜周期和我们在地球上的昼夜周期是不同的。
地球上的一天是一次日落日出,并定为24小时。空间飞行时的一次日落日出,周期长短不一,因为它和飞船绕地球飞行的轨道高低相关。
轨道高,昼夜周期就长;轨道低,昼夜周期就短。飞船航天飞行期间的昼夜周期,白天和黑夜时间长短是不一致的,白天时间长,黑夜时间短,90分钟一个昼夜周期,最长的黑夜仅仅是37分钟。
飞船由地球阳面进入阴面时,就如同由白天进入黄昏黑夜一样。航天飞机速度很快,太阳落山时也如“旋风”一样迅速地隐去。
站着睡躺着睡都一样 在宇宙空间最特殊的就是睡觉姿势,失重时,身体完全放松会自然形成一种弓状姿势。航天专家认为,在太空中睡眠,身体稍微弯曲成弓状,比完全伸直平躺着要舒服得多。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睡袋一般固定在飞船内的舱壁上,如果不这样,飞船内的姿态在发动机开动时,就可能跟舱壁碰撞。所以,航天员一般还是喜欢将睡袋紧贴着舱壁睡觉,这样就像睡在床上一样舒服。
在失重时,反正分不清上和下,站着躺着睡都一样,所以,航天员既可以靠着天花板睡,又可以笔直地站着靠墙壁睡,想怎么睡都是可以的。 由于人在失重时飘浮,航天员行动起来会感到困难和不方便,动作都不像在地面上那样协调。
坐立不稳摇摇晃晃,稍一抬头仰身就有可能来个大翻身,弯腰时又可能翻筋斗,所以一切动作都得小心从事。 飞向太空就是人类最美好的遐想。
航天员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漂亮极了,它是一个绿色的球体。白天你仔细看去时,地球大部分是浅蓝色,密密的森林带看起来更是蓝色的,惟一真正的绿色地带是中国的 高原地区。
一些高山湖泊看起来是明亮的并且呈鲜绿色,好像硫酸铜矿地区颜色。温度很低又没有云彩的地区,如我国喜马拉雅山那样的高山区域,就能很清楚地看到那儿的地貌。
航天员能看到的最令人目眩神迷的奇景,要算是伊朗的卡维尔盐渍大沙漠,这片大沙漠看上去像木星,中间有一个红色、褐色和白色的大旋涡,这是因为盐湖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蒸发之后而留下的光辉耀眼的痕迹,它像绿宝石一般闪闪发光。 离不开体育锻炼 航天员生活在太空当中,同样离不开体育锻炼。
它除了增强体质外,还有其特 殊意义:增强对失重及其他航天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航天飞行中不良环境对航天员的有害影响。在长期航天的空间站内,都设有专为航天员体育锻炼的“小型体育场”,设置一些特殊的航天体育器具供航天员使用。
这些器具有自行车功量计、微型跑道、弹簧拉力器及负压筒等。 在宇宙中航行的航天员和地球上的人一样,都需要有个人清洁卫生的处理,如刷牙、洗脸、洗澡、大小便等等。
失重条件下处理清洁卫生及废物非常复杂,需要有特殊的设施和技巧。 失重时刷牙,牙膏泡沫很容易飘浮起来,水珠在舱内飞飘,会影响人的健康和仪器正常运转。
飞船中的航天员不能采取地面上的刷牙工具和方法。那样做,说不定在哪一环节把水泄漏出去,水就会飘浮起来,所以,航天员只能采用比较简单的方式来刷牙。
美国采用的是一种特制的橡皮糖,让航天员充分咀嚼以代替刷牙,达到清洁牙齿的目的。航天员洗脸,其实是取一块浸泡有清洁护理液的湿毛巾擦洗面部。
随后,把毛巾铺在 刷上用来梳理头发。 航天员若在空间站上长期生活,还需要洗澡。
长期的载人空间站上,就配备有航天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制作的航天浴室设施。这种浴室,只不过是一个强力尼龙布浴罩,浴罩上下有固定的框架,上连天棚下连地板,成为通天式密闭浴罩,平常折叠着固定在生活舱的顶棚上。
顶棚上还设有圆形水箱、喷头、电加热器,洗澡用的水箱,有管道跟大水箱相通。 洗澡前,先把废水回收净化装置中的净化吸附剂配好,准备用来回收和净化洗浴时的污水,然后清理给水管道、抽水装置和过滤净化装置(除去杂质和不良气味),并将卷在顶棚上的尼龙罩放下,直到底框并固定好,形成一个连接天棚地板的圆桶,就好像一个完全透明的大玻璃缸。
启动电加热器,把水箱中的水加热到合适温度,这时人可脱去衣服进入浴室。圆筒底下有一双固定的拖鞋,人穿上它后就不会飘浮起来。
在打开水龙头之前,应先将呼吸器戴好,呼吸器同一条通到外面的软管相连接,航天员可呼吸舱内空气,避免洗浴时的空气、水汽混合物吸入呼吸道发生危险。航天员洗澡时,还要将耳朵塞起,带上护目镜,就像潜水员一样。
一切准备好之后,就可打开水龙头,一阵阵细细的水流喷在身上,形成一层夹着无数气泡的水膜,必须用毛巾或吸水刷将水吸走。失重时水不会自动流出,水箱中有气加压,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飞船上航。
7有关航天的知识
现代火箭的诞生,预示着载人航天时代的到来。
为给载人航天作准备,早在1964年底和1947年初,布劳恩在美国就用V-2火箭将孢子和果蝇等生物送入高空做实验。1948年6月和1951年4月,又将猴子送入高空。
1951年6月,苏联科罗廖夫也用地球物理火箭将两只小狗送入110千米高空,并安全回收。同年8月,苏联再次将两只小狗送入高空。
这年9月,美国又用探空火箭将1只猴子和11只老鼠等送入高空,并安全回收。由此可见,美苏为争夺载人航天“第一”,早就在进行着明争暗斗。
苏联在1957年10月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后,就着手载人航天的具体准备工作。1960年,从3000名候选人中精心挑选出第一批20名航天员,进行细致的培养训练。
与此同时,除继续用火箭将动物送入高空进行试验外,又用卫星和飞船携带动物进行轨道飞行试验。在此基础上,于1961年4月12日用东方1号飞船首先将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后胜利返回地球。
苏联首先发射成功洲际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以后,美国本想夺得载人航天这个“第一”。在1958年10月,就拟定了一个载人飞行的“水星”计划。
1959年4月,又先于苏联秘密地从喷气式飞机驾驶员中选拔了第一批7名航天员进行培训。怎奈其火箭技术不如人意,在加加林进入太空以前,“水星”计划的飞行试验频频失败。
美国只有两次携带猴子、一次携带猩猩、一次携带假人的亚轨道飞行成功。在苏联飞行成功后,美国只得改用较成熟的“红石”火箭,于1961年5月15日让勇敢的阿伦·谢泼德乘水星3号飞船做直上直下的亚轨道飞行,飞行时间约15分钟。
这年7月21日,维·格里索姆又乘水星4号进行一次同样的飞行。 可是,半个月后的8月6日,苏联航天员格·季托夫乘东方2号飞船绕地球飞行17圈后第二天返回。
面对这巨大的压力,美国人于这年9月13日才用“红石”火箭第一次将一艘携带假人的“水星”飞船送入轨道。同年11月29日,原本用于发射飞船的“宇宙神”火箭也终于将一艘携带有猩猩的“水星”飞船送入轨道。
火箭和飞船入轨的问题解决后,美国于1962年2月20日派约翰·格伦乘水星6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了3圈。5月24日,斯科特·卡本特乘水星7号飞船也绕地球飞行3圈。
与苏联竞争连连败北的美国决心迎头赶上,他们搞了个“阿波罗”计划,要首先送人上月球。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这个计划,随即全国动员,要在60年代内将人送上月球,把“苏联人摔倒在月球上”。
为此,还将“水星”计划转为“阿波罗”计划服务。接着又实施了另一个载人飞行的“双子星座”计划,主要是积累长期载人航天的经验。
为摸清月面情况,从1961年8月到1968年1月,美国实施了“徘徊者”、“勘测者”和“月球轨道环行器”3个无人探月计划,查明月面有许多平滑的地方可容飞船降落;证实飞船在月面降落不会深陷下去,在月面行走不需要穿雪靴;为载人飞船选定了5个着陆点。 但在此期间,苏联也在暗中执行他们的载人登月计划。
1962年8月11日和12日苏联分别发射的两艘东方号飞船在轨道上会合作编队飞行。1963年6月14日,第一名女航天员瓦·捷列什科娃乘坐的飞船进入太空轨道后,也与另一艘飞船编队飞行。
1964年10月12日,上升1号携带3人飞行。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阿·列昂诺夫走出上升2号密封座舱,进行了世界上的第一次太空行走。
这些显然都是载人登月所需要的。苏联还研制了世界上推力最大的N-1火箭,甚至已确定了首次登月的两名航天员。
好在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和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和试验还算顺利。但是,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4A号飞船在地面演练时,纯氧座舱起火,3名航天员被烧死。
为检查和改进设计,又花去了10个月时间。 1967年10月,苏联两艘无人飞船在轨道上对接;1968年9月将海龟和植物种子等第一批生命送上月球;1969年1月两艘联盟号飞船对接,并从舱外交换航天员。
这每一项进展都成为 美国前进的动力。美国于1967年11月开始火箭和飞船的飞行试验,到1969年5月,共进行3次无人飞行、2次载人绕地球飞行、2次载人绕月球飞行。
登月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飞船出发,7月20日登月舱降落在月面上。
经过近7小时的等待,尼·阿姆斯特朗于美国东部时间20日22时56分20秒踏上月面,并说出了那句永载史册的名言:“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是一次飞跃。”随后,艾·奥尔德林也踏上月面。
到1972年12月,又有5艘阿波罗号飞船将10人送上月面。他们在月面上进行了许多科学考察和实验活动,共带回月球物质300多千克。
苏联的N-1火箭屡试屡败,在美国首先载人登月几成事实的1969年7月上旬,便声明“无意与美国争夺首先载人上月球”。
《科学》五上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养分)、(空间)等。
3、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
5、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果一种生物的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6、自然界是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7、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8、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9、会根据要求正确写出食物链
问题:1、如果在草原上过度的放牧,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2、在“水稻 田鼠 蛇 老鹰”这条食物链中,蛇遭到了大量的捕杀,你推测一下这条食物中的其他三者会出现什么的变化?为什么?
第二单元:光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和屏)。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长短)、(方向)都要发生变化。一天中影子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
3、光是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挡光物会有影子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 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反射的光也是沿( 直线 )传播的。在生活中人们对光的反射的运用的例子有( 汽车反光镜 )、(医生用的额镜 )、(潜望镜 )等。
5、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 )源和(热 )源。人们发现(凸透镜)和(凹面镜) 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 )、(表面粗糙程度)以及( 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不同 );(深)色物体吸热快。
7、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
8、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得到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9、深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强,(反光)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弱,(反光)能力强。
问题:1、你能想办法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2、请你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要求:写出所用材料和简单步骤或者画出简单示意图)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极其变化
1、地球的从内到外可以分成(地核)、(地幔 )、(地壳 )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有时出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
2、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是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3、土壤是(小石子)、(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其中,(腐殖质)和(盐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能使土壤变得肥沃。
4、地球表面有(高原)、(高山)、(盆地)、(平原)、(河流)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5、峰峦高耸,地势崎岖的是(高山),海拔不高,山顶浑圆的是(山丘 ),低平而宽广的是(平原),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的是(盆地 )。
6、在地形图上绿色往往表示的是(平原 ),蓝色表示的是(海洋或湖泊)。
7、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是(沙砾),其次是(沙),接着是(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8、影响侵蚀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植物的覆盖程度)、(降雨量的大小)等。保护森林退耕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10、雨水和径流会把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11、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过程中,上游河床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12、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侵蚀和沉积是除了流水以外,还有(风)、(冰川)、(海浪)等。
13、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水中有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搅拌后,让它慢慢沉淀,发现泥土中颗粒大的沉降速度越(快)。把沉积物的上层抹在手上,感觉很细腻,那是(黏土)。
15、侵蚀和沉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河流的中上游流水作用以(侵蚀)为主,将高山切割成峡谷。在下游以(沉积)为主,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的地形往往是(平原)。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问题:1、你是怎样验证“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这个猜想的?请你简单地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2、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你能说说他们是怎么形成的吗?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1、当我们用手提某种物体时,都会感受到物体对手有一个(向下)的力, 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形状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弹力)。 生活中,利用弹力的例子有(衣裤松紧带)、(弓箭)、(拉力器)、(弹簧)等。
4、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与小车行驶的方向是(相反)的。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
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
生活中,利用反冲力的例子有(喷气式飞机)、(火箭)、(烟花)(爆竹)、(鞭炮)等。
6、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施加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施加更大的动力);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停止施加动力)。
7、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人们在生活中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1牛≈100克力
8、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9、物体在运动时,会受到接触面给它的一个阻碍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接触面的大小)、(运动的方式: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
10、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滚动摩擦力要(小),滑动摩擦力要(大)
11、拉力(越大),小车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速度(越慢)。
12、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滑动)、(滚动)。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
13、运动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14、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转变为滚动)的装置。
15、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少摩擦力。
16、常有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
17、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