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不对,发力错误。动作标准了矿泉水都能练。首先你得俯身,然后挺胸,手臂微弯,意念集中在三角肌…然后侧平举,放的时候千万要慢…注意手上不用力只是拖住哑铃…集中…这样就行了。希望采纳,欢迎追问。`<CBloodhoof>>>_天下皆白,唯我独黑。非攻墨门,兼爱平生。
1 概述
鼓腹咝蝰(Bitis arietans),又名鼓腹蝰蛇,俗称鼓腹毒蛇,是一种有毒的蝰蛇,生活在由摩洛哥及西阿拉伯遍及撒哈拉沙漠及雨林区域以外非洲的大草原及草原。由于它们广泛的分布、经常出现、体大、毒性强及容易咬人,比其他非洲的毒蛇造成更多的死亡事故。现时已知其下有两个亚种。
2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虫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科 蝰蛇科 Viperidae
亚科 蝰亚科 Viperinae
属 咝蝰属 Bitis
种 鼓腹咝蝰 Barietans
二名法 :Bitis arietans
3 外形特征
鼓腹咝蝰平均长1米及很粗壮,最大的标本曾达至19米长,重超过6公斤,周长达40厘米。在沙特阿拉伯的标本则较为细小,一般短于80厘米。雄性一般较雌性大,而尾巴亦较长。
鼓腹咝蝰的头略呈三角形,粗壮及较为圆顿,比颈部更为粗大。嘴部鳞片细小。眼眶有10-16块鳞片,头顶有7-11块目间鳞片。眼下至上唇由3-4块鳞片分隔,而上唇与下唇则有13-17块鳞片。下唇首3-4块鳞片与颔相接。每根颚骨上各有两只獠牙,全都是有功能的。
鼓腹咝蝰的身体上有29-41列背部鳞片,除了最外一列外,其他都明显的起棱角。腹部鳞片
约有123-127块,下尾部则有14-38块,雌蛇则只有少于24块下尾部鳞片。肛门只有一块鳞片。鼓腹咝蝰的颜色受地理位置影响而不同。头上有两条明显的深纹,一条在冠上,另一条则在眼睛之间。头两侧有两条深色斜纹,由眼睛伸展至上唇。头底部呈白**,有零散的斑点。瞳孔颜色由金色至银灰色。身体的颜色由草**至浅褐色、橙色或红褐色。表面有18-22个深褐色至黑色的斑纹延伸至尾巴。这些斑纹一般成山形,在某些位置接近U形,在尾巴上更有2-6个成纵横交错的。一些群族更是有褐色及黑色的斑点,盖过了身体上的其他颜色,
令它只有锈褐色或黑色的外表。腹部呈**或白色,有一些较一般而言,鼓腹咝蝰的外观较沉色,但在东非高原及南非开普省的则有鲜艳的**及黑色斑纹。疏的深点。幼蛇的头有金**斑纹,腹部延伸至两侧的鳞片呈粉红色至红色。
4 分布范围
鼓腹咝蝰可能是非洲最普遍的蛇。它们分布在大部份撒哈拉以南非洲至好望角的地方,包括摩洛哥南部、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马里、阿尔及利亚南部、几内亚、塞拉里昂、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乍德、苏丹、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东南北部、乌干达、肯尼亚、索马里、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安哥拉、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及南非。它们亦会出没于阿拉伯半岛,包括沙特阿拉伯西南部及也门。
在一些雨林地区看不到鼓腹咝蝰的踪影,如西非沿岸及中非。由地中海沿岸至北非亦看不见它们。在阿拉伯半岛,最北的出现地点是塔伊夫。亦有发现在阿曼南部的佐法尔出现。
除了沙漠及雨林外,其他所有的栖息地都可以见到鼓腹咝蝰,它们一般都会出没岩石堆的草原。
5 掠食行为
鼓腹咝蝰一般都会依靠伪装来保护自己。它们的运动主要是直线行进的,利用较阔的腹部鳞片及其体重作出像毛虫般的伸缩。当被骚扰时,它可以变回一般蛇的运动,及以惊人的速度行走。
鼓腹咝蝰虽然是陆地生物,但都是游泳及攀树能手。曾经在46米高的树上就发现了一条鼓腹咝蝰。
当被干扰时,鼓腹咝蝰会大声及不断发出嘶嘶声,作出紧密的盘卷姿势,上身部份呈S形。同时,它们会后退寻找保障。它们可能会突然以高速作出袭击,并回复保护姿势,再行准备攻击。它们的攻击力度很大,而獠牙往往插得很深,单是物理攻击就可以杀死猎物。它们的攻击可以穿透软质皮革。
鼓腹咝蝰攻击的范围可以是其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一。幼蛇攻击时会将整个身子倾前。它们很少会缠住猎物,反而是很快的放开,并回复攻击姿势。
鼓腹咝蝰主要都是夜间出没的,很少会主动猎食,多是埋伏等候猎物的出现。它们的猎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类及蜥蜴。
6 繁殖与饲养
61 繁殖
雌性鼓腹咝蝰会产生信息素来吸引及以颈缠住雄性。曾经在马林迪就有一条雌蛇吸引了七条雄蛇跟随它。它们会产大量的幼蛇,每胎有超过80条幼蛇,一般的都是50-60条。幼蛇长约125-175厘米。较巨大体型的鼓腹咝蝰,尤其是来自东非的,就曾生产最多幼蛇。一条在捷克动物园内来自肯尼亚的雌蛇,曾一次生了156条幼蛇,是现今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62 饲养
有指鼓腹咝蝰只要每星期喂饲一只老鼠,就可以维持数年。但之后任它吃的话,很多时会死亡,或会反吐。它们较为野性,就算是在饲养下亦会向接近的人发出嘶嘶声。[1]
7 毒性特征
鼓腹咝蝰比其他非洲毒蛇造成更多的死亡个案。它们在非洲广泛分布及伪装的身体,很易与人类接触,而且它们体型很大,可以制造大量致命的毒素,故比其他的毒蛇更易令人死亡。
鼓腹咝蝰的毒素是蝰蛇中最毒的一种。这些毒素对老鼠造成的LD50变化很大:静脉为04-20mg/kg、腹膜为09-37mg/kg、皮下为44-77mg/kg。另外有指它毒素的皮下LD50介乎10-775mg/kg之间。排毒量一般是100-350毫克,最多为750毫克。只要100毫克就已经足以令成年的男性于中毒后25小时死亡。平均的排毒量都可以杀死4-5个男人。
鼓腹咝蝰的毒素可以致命。蛇毒为血液毒,被咬伤后可以造成局部及系统性的征状。根据局部的程度及种类,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系统性类别:即较少或没有表面外漏;及有出血迹象,如瘀斑、流血及肿胀。两者都会有剧痛及敏感,而后者更会有扩散的表面或深层坏疽。严重的因过度出血或凝固会导致肢体不能伸缩。
其他的征状包括水肿、休克、从伤口溢出血水、反胃及呕吐、皮下出血、血疱及区域性淋巴结肿胀。数日后除了被咬的位置外,其他位置的肿胀会渐渐消退。另外低血压及晕眩亦有发生。
若处理伤口不当,坏疽会扩散,导致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与健康组织分离,最终形成腐肌及渗出浆液。腐肌可以是深层或表面的,严重的可深入至骨头。严重的坏疽及二次感染时,需要截肢。
患者在失血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2-4日后就会死亡。不过死亡事故几率很低,只占失救个案的少于10%,很多都是因临床治疗出现问题或疏忽所导致。
8 亚种
鼓腹咝蝰有两个亚种,包括:
B a arietans:主要分布遍及整个非洲,由摩洛哥南部至南非开普省、阿拉伯半岛。
B a somalica:主要分布在索马里及北肯尼亚。[1]
参考资料: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古埃及化妆品中的含铅物质可促进人体皮肤细胞多形成240%的一氧化氮。现代科学家认为一氧化氮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物质,它可促进人体免疫系统预防疾病。
一氧化氮起着信使分子的作用。当内皮要向肌肉发出放松指令以促进血液流通时,它就会产生一些一氧化氮分子,这些分子很小,能很容易地穿过细胞膜,使血管周围的平滑肌细胞接收信号后舒张,使血管扩张。
免疫系统产生的一氧化氮分子,不仅能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癌细胞的繁殖,阻止肿瘤细胞扩散。
当前的研究数据暗示着古代埃及人涂抹黑色眼部化妆品可以抵御细菌感染,有效地提高免疫能力。的确,现今像处于洪流季节的尼罗河流域等热带沼泽地区时常会出现人在洗脸时,因水受到污染导致人体感染眼睛疾病。
研究人员猜测,由于细菌导致的眼部感染在尼罗河洪流季节非常普遍,很可能古代埃及人故意使用含铅物质的化妆品,帮助治疗眼部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两种化妆品成分并非天然物质,而是需要古埃及“化学师”特殊调剂制成。
知识链接-埃及与尼罗河
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是非洲大干旱地区的一部分,终年雨量稀少,尼罗河成了唯一的水源。由于尼罗河定期泛滥,河水灌溉了两岸的土地,还给地面铺上了一层肥沃的淤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河水退却后,埃及人依靠集体的力量,用粗糙而简陋的工具,清除荆棘莽丛,排干沼泽,开沟筑坝,兴修水利,在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古代埃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希罗多德称古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位于非洲东北部,南北走向。它发源于乌干达,经苏丹、埃及注入地中海,全长6671千米,尼罗河河谷宽3至16千米。主流称白尼罗河,在喀土穆与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汇合。此河有两大特点:每年均有泛滥并且准时,总是7月开始涨水,10月达到高潮,11月退水;但水量差别不大,泛滥而不成灾。这给古埃及人掌握尼罗河的规律,利用尼罗河流域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尼罗河环境过于特殊,东有西奈沙漠而西临利比亚沙漠,河谷两岸仅剩下15至25千米的流域,整个流域宛如一条丝带,仅河口三角洲宽阔一点。
如果有8层
那么黑三角形积木个数就是从1一直加到8,即
1+2+3+4+5+6+7+8=36
那么白三角形积木个数就是从1一直加到7,即
1+2+3+4+5+6+7=28
填表时
当有n层的时候,黑三角形的个数是1一直加到8,即
1+2+3+4++n=n(n+1)/2
白三角形的个数是1一直加到n-1,即
1+2+3+4++n=n(n-1)/2
所以n层的时候,总共的积木数为
n(n+1)/2+n(n-1)/2=nn
现在题目说整个图形一共有121个三角形积木
那么nn=121,所以n=11
所以这个时候总共是11层
黑积木为66个
白积木为55个
埃博拉(Ebola)病毒名,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可导致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埃博拉病毒的名称出自非洲扎伊尔的“埃博拉河”。
这种病毒来自“Filoviridae”族“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该地区靠近1976年Nhoy Mushola记载的在扎伊尔的Yambuku和苏丹西部的Nzara第一次爆发的地方。在这次爆发中,共有602个感染案例,有397人死亡。其中扎伊尔284例感染,有151例死亡;苏丹有284例感染,151例死亡。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埃博拉病毒属成员的研究显示,其呈现一般纤维病毒的线形结构。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现“U”字、“6”字形、缠绕、环状或分枝形,不过实验室纯化技术也可能是造成这些形状产生的因素之一,例如离心机的高速运转可能使病毒粒子变形。病毒粒子一般直径约80纳米,但长度可达1400纳米,典型的埃博拉病毒粒子平均长度则接近1000纳米。在病毒粒子中心结构的核壳蛋白由螺旋状缠绕之基因体RNA与核壳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病毒蛋白VP35、VP30、L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从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纳米长,另外10纳米则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这层套膜来自宿主的细胞膜,在套膜与核壳蛋白之间的区域,称为基质空间,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组成。病毒主要通过体液,如汗液、唾液或血液传染,潜伏期为2天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
埃博拉共有4种亚型。两种分别命名为EBO-Z(Ebola-Zaire,埃博拉-扎伊尔)和EBO-S(Ebola-Sudan,埃博拉-苏丹)在1976年被确认。相对于扎伊尔亚型的90%的死亡率,在苏丹爆发的埃博拉亚型的死亡率较低,约为50%。1990年,相似的病毒在从菲律宾进口到Reston,Virginia的猴子中发现。这种病毒被命名为Ebola-Reston。
更进一步的爆发发生在刚果扎伊尔(1995年和2003年),加蓬(1994年,1995年和1996年)以及在乌干达(2000年)。1994年在象牙海岸人体个别案例上发现一些病毒的变种。
在大约1500例确诊的埃博拉案例中,死亡率高达88%。
此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此地接近首次爆发的部落,刚果民主共合国仍是最近四次爆发的所在地,包括2005年5月的一次大流行。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Biosafety Level 4)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二〇〇九年七月九日,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说,他们在菲律宾一些农场的猪身上鉴别出一种名为reston的埃博拉病毒此但与其他类型的埃博拉病毒不同,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对人造成威胁。
[编辑本段]埃博拉发热
在人类之间,病毒通过与受感染的人的体液,例如血液的直接接触传播。埃博拉发热的潜伏期从两天到三个星期不等。症状也不相同。但是当发病时通常有突然而明显的高烧、虚脱、关节痛、腹部疼痛和头痛的症状。这些症状进一步发展为呕吐、腹泻、结膜炎、器官损坏(特别是肝和肾),蛋白尿、以及内外出血,通常通过肠胃道。在6-10天内,病人就会死亡或者康复。
目前没有有效的特效疗法,也没有埃博拉病毒的疫苗
[编辑本段]病毒简介
埃博拉病毒(EBO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BHF)的烈性病毒,由此引起的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已造成10次具有规模的暴发流行。埃博拉病毒首次暴发就夺走了近300人的生命,2003年又在刚果(金)让100多人命丧黄泉,2004年5月下旬苏丹南部疫情再发,已有4人死亡,同时俄罗斯一实验室女科学家因针刺感染而丧命,这一病毒杀手已引起WHO的高度重视。
EBOV属丝状病毒科丝状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其分子量为4206,根据病毒抗原不同分为4个亚型,即埃博拉-扎伊尔、埃博拉-苏丹、埃博拉-莱斯顿及埃博拉-科特。不同亚型EBOV的毒力不同,扎伊尔亚型毒力最强,引起人类感染且病死率最高,苏丹亚型次之,莱斯顿亚型仅在非人类灵长类中引起发病和死亡,尚未见引起人类致病的报告。
EBOV可以通过感染者的血液、体液、精液及各种器官迅速传播,感染潜伏期约为2-21天,感染者最初的症状是突然发热、头痛和肌肉痛,继之出现呕吐、腹泻和肾功能障碍,最后体内外大出血,根据不同病毒亚型,病死率最高可达90%。
快速灵敏准确地诊断EBHF是防治关键。由于急性期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相当低,其诊断价值远不如抗原或核酸检测高。为此,Towner等采用EBOV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检测方法,测定了急性期病人的EBOV和病毒载量,快速诊断为苏丹埃博拉病毒,敏感性较高。同时发现病毒载量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死亡病例RNA的复制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病例。研究者还指出,监测EBOV亚型至关重要。
目前EBHF尚无有效疗法,主要采用支持治疗,要特别注意维持循环血容量,监测血压,吸氧等。最近美国科学家用1种抗血凝蛋白质对感染EBOV的猕猴进行治疗并取得一定疗效,但对人体的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验证。EBOV疫苗尚处于实验阶段,在灵长类动物已显示效力,世界上首次人体EBOV疫苗试验最近在美国进行。
世界上六种神秘病毒最致命 埃博拉病毒位列第一
据英国《焦点》月刊2月号发表文章《几种最可怕的病毒》:
1、埃博拉病毒。1976年在非洲中部出现,埃博拉病毒能使人体内脏破碎,感染者每个毛孔都会往外渗血。高达90%的被感染者死亡。
2、拉沙热病毒。医生们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注意到该病毒。一旦染上这种病毒,人的内脏会大出血。每7个感染者中有1人死亡。
3、马尔堡病毒。这是又一种致命性病毒。25%的感染者死亡。
4、西尼罗河病毒。病初起时像是得了流感,之后可能出现脑膜炎、其它脑疾病和阵发性疾病。有1/10的感染者终身无法痊愈。
5、登革热病毒。这是热带地区的一种地方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50%的感染者死亡。
6、马秋波病毒。该病毒由老鼠携带。染病初期表现为发烧,然后鼻子和牙龈开始出血,胃肠内出血,30%的感染者死亡。英国杂志排出世界最致命6种病毒埃博拉居首位。
[编辑本段]病毒特征
“埃博拉”病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这与艾滋病相似。但艾滋病患者一般尚可活上相当长的一段日子,而一旦染上埃博拉病,在经过病毒潜伏期后,先出现高烧、头痛、呕吐等症状,然后病人在备受几天腹泻和眼睛、耳朵、鼻子出血的折磨后,痛苦地死去,前后往往不到一星期。患者死亡率高达80%以上。“埃博拉”病毒是1976年在扎伊尔埃博拉河附近一个名叫扬博科的小村庄首次发现的,并由此得名。那一年,“埃博拉”病在扎伊尔的55个村庄及其邻国苏丹、埃塞俄比亚流行,造成近千人的死亡。
埃博拉病毒是人畜共通病毒,尽管世界卫生组织煞费苦心研究,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储主,目前认为果蝠是储存宿主的可能候选。因为埃博拉病毒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Biosafety Level 4)病毒剂,也同时被视为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这是一种致命的流血热(hemorrhagic fever)传染病,目前无法医治,会感染包括人类、猴子及黑猩猩在内的灵长类动物。人类患者半数以上在两星期内七孔流血而死。有人比喻说,把爱滋病HIV病毒一年所起的作用浓缩在一星期里,那就是艾博拉病毒的威力。
艾博拉病毒通过体液传播,粘液、唾液或血液都是媒介,甚至握一握手就会传染。传染病专家除了进行检疫,也集中力量寻找首个病患者(index case),一方面便于追查可能被传染者,另一方面希望能找出病原体到底来自何处。
艾博拉病毒相信是寄生在一种当地动物或昆虫身上,可是目前还无法确认寄主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的玛丁尼兹医生(Lindsey Martinez)说:没人知道艾博拉病毒在病疫爆发之间藏身何处、什么因素促使它活跃起来?
追查首宗病例是检疫的重要工作。经过一番抽丝剥茧,终于发现36岁的阿薇蒂(Esther Awete)是乌干达的首个艾博拉患者。她生病发烧5天后就死了。以当地习俗,遗体停放在住家两天,等待亲友一起参加葬礼。葬礼上,死者亲属清洗遗体,然后把她葬在离住家不到10公尺的地方。
仪式结束后,亲友们同在一个大水盆洗手,象征亲密团结。大家却不知道,阿薇蒂的遗体带有艾博拉病毒,简直就如一枚计时炸弹一样。接着,与她同住的母亲、3个姐妹、她9个月大的女儿,以及3个亲戚相继死亡。家中唯一生还者是阿薇蒂8岁的儿子,他当天没有参加葬礼。
病毒也在乌干达北部地区的古鲁镇附近蔓延。当地政府在确定是艾博拉之后,立即禁止传统葬礼,所有尸体都由政府处理与埋葬,以避免传染。
经过化验,专家发现病因是一种称为“苏丹艾博拉”(Ebola Sudan)的病毒。目前已知的人类艾博拉病毒有3种,都以疫区国家为名,分别是“苏丹艾博拉”、“扎伊尔艾博拉”、“象牙海岸艾博拉”。
“苏丹艾博拉”1976年及1979年曾两次出现苏丹南部,死亡率约65%,是致命率较低的一种。1995年在扎伊尔出现的“扎伊尔艾博拉”,死亡率高达81%,那一次共死了315人。
这是乌干达首次发生艾博拉,而且古鲁镇附近的人不像其它国家疫区居民一样常吃野生动物。过去几次艾博拉病疫,专家怀疑居民吃下带病毒的野生动物所造成。由于病原来自苏丹,有人猜测,或许是以苏丹为基地的乌干达叛军无意间把病毒带过来。
不寻常的传染病例越来越多,而且不仅发生在卫生水平不足的发展中国家,今年4月号的《新英格兰医学学报》同时刊登4篇关于传染病的报告,包括意大利因玉米中listeria菌造成的感染,马来西亚因猪只传染的脑炎,美国亚特兰大糖尿病男童因吃受感染食物而进行两次肠手术等案例。
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居民大量涌向城镇,居住在缺乏卫生条件的环境中,形成传染病温床。另一方面,海运及航空交通带来全球人口及产品流通,病原体传染的范围因此扩大。
1989年、1990年、1996年,美国检疫单位曾发现从菲律宾入口的猴子身上,带有专门感染猴子的Reston艾博拉病毒。4名检疫人员因接触而体内产生抗体,幸亏没发病。类似猴子艾博拉病毒也在意大利与菲律宾发现。
曾在非洲参加救治艾博拉的玛丁尼兹医生说:“人类不断开发,不断侵入过去毫无人烟的地区,肯定会接触一些从没碰过的昆虫动物,一些隐藏着的病菌病毒正等待机会对付我们。”
“艾博拉”原是刚果一条河流,1976年首宗艾博拉病例在那里出现,从此它成为这致命传染病的代号。
病人感染病毒后4天,会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发烧、头痛、喉咙痛、肌肉疼痛等。接着是呕吐及肛门出血,然后鼻腔、牙龈、眼睛、皮肤也出血。这时病毒也开始破坏内部器官,病人因内出血而吐血。50%至90%病人在两星期内因失血过多造成休克而死。
病毒可能潜伏在患者体内两星期,这期间没有感染性。当感冒症状出现时会通过体液感染。出血时期及死后一段时间,病毒感染性极强,非常危险。
一直以来,研究人员只知道在感染初期,病毒在血管中产生大量糖性蛋白质(glycoprotein),却不知道它如何造成大量出血。
两三年前,密歇根大学的病毒学家奈贝尔(Gary Nabel)才发现,原来这种糖性蛋白质会黏附在称为neutrophil的白血球上。这种白血球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前线防卫,负责吞食及消灭入侵的细菌或病毒,并向免疫系统发出警报,动员白血球B细胞制造抗体,以及T细胞对付已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研究者猜测,艾博拉的糖性蛋白质把neutrophil包住,使它无法作用,病毒就能如入无人之境,攻击血管壁细胞,使血管壁弱化甚至破洞。病人因大量出血,血压太低,循环系统无法把血液送到重要器官去,病人因休克而死。
英国专家解释了出现“活死人 ”现象的部分原因。这些专家在研究一种自然疾病——埃博拉病毒热时,发现了“活死人”现象的奥秘。他们称,“活死人”现象就是一种由这一病毒引起的疾病。
埃博拉是一大批神秘而格外危险的非洲出血病毒之一。人们有理由恐惧埃博拉。在躲开可能的攻击后,除了骨头和骨骼的肌肉外,埃博拉病毒对人体任何其他组织后器官都一视同仁地加以侵蚀,像一场公平的游戏。首当其冲的是血细胞。当病毒将自身复制到血细胞中,血细胞便开始死亡并凝结在一起。凝块阻塞血管,切断全身的血液供应;感染的器官开始出现死片。病毒蛋白质以特有的凶残攻击胶原,这是固定器官的连接组织中的主要蛋白质。当胶原变成浆状物,器官表面开始出现孔洞,包括皮肤,血从孔洞倾泻而出。皮肤下面出现血斑,液化的死皮在表面形成水疱。在这个阶段所有的孔窍都会渗血,同时皮肤和肌肉的表面隔膜开始炸裂。在身体内部,心脏开始渗血,并将渗入它周围的空腔。肝脏肿大,开裂,然后开始化脓腐烂;肾脏失灵,塞满了死细胞和血块。死的、凝结的血细胞比比皆是,包括大脑,妨碍了供氧,最终导致痴呆和大规模的癫痫发作。崩溃的血管和肠子不再固定在一起,而是像流水一样涌入体腔。虽然在体液中漂浮,但组织自身是脱水的,无法执行其功能,于是病人开始死亡。这稀奇古怪的过程一直持续到病毒成指数地繁殖,毁坏内脏使之完全失去作用直至宿主死亡为止。像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这样液体,每一滴都充满了上百万的病毒。在其成员密集的社区,这些有毒液体的扩散为病毒从一个宿主跳向另一个宿主搭起了桥梁。
埃博拉病毒与造成艾滋病的HIV病毒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它的“杀人”速度却比艾滋病毒快得多。一开始,埃博拉病毒感染者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一般的感冒患者没什么两样。病人只感到发热、头痛、喉咙痛、胸闷。但是仅仅几小时后,病人就会开始全身出汗,胸痛、皮疹、出血、腹泻、呕吐、肌肉和关节酸痛等,半数病人于发病后第5天出皮疹,大多数则在第5至7天七窍流血不止。出血者占71%。最严重的是皮肤粘膜、鼻、齿龈、内脏均出血,粪便呈黑色,出血往往是导致病人死亡的原因。再过一天,病人将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就连睁开眼都会感到疼痛,脑袋像是要爆炸。即使在这个时候,医生仍无法确定患者得了什么病。直到几天后,病人开始体内外大出血,连眼睛和耳朵也流血不止,医生才敢确定病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不过,到这个时候一切都太迟了。一位传染病专家曾这样描述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病死的恐怖景象:“ 病人体内外大出血,由于体内器官坏死、分解,他还不断地把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我觉得就像看着一个大活人慢慢地在我面前不断溶化,直到崩溃而死。”正在乌干达执行埃博拉病控制使命的美国传染病专家海曼作出这样的描述:“埃博拉患者住的病房里到处都是鲜血,被褥上、地板上、墙壁上;他们吐血、便血……埃博拉是人类迄今未能征服的致命杀手,是世界医学界面对的一道难以解读的“哥德巴赫猜想”。
埃博拉病毒的解析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丝状病毒,通常看起来像一根精心制作的构杖。病毒由一串RNA成辫状编结的七个蛋白质组成。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为什么这些蛋白会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它们的一部分功能似乎是一直宿主的免疫系统,但它到底如何发挥作用至今没有弄清楚。埃博拉热病爆发的相对短暂和相对自足的另一个原因是病毒绝对致命的力量。它很容易快速毁灭它的宿主——大约在五天以内,所以它很少有机会跳到另一个新宿主身上。除了极罕见的情况,它的传播是依靠直接的体液交换来进行的,最终缺乏机会找到传播的桥梁。同时,埃博拉病毒是低能的,因为它过于稳定,极少变异。有些病毒——如流感病毒以及HIV,以某种方式进化,可以帮助它们克服障碍存活下来。它们变异非常快,这便增加它们适应新宿主的机会。埃博拉没有走这条路。1996年CDC发表的一份对埃博拉基因的分析,揭示在扎伊尔1976年和1995年两次的热病爆发的病毒事实上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基因改变只有16%。这给治疗和预防它的传播带来了希望。
研究证实,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实验室检查常见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严重减少和转氨酶升高(AST>ALT),有时血淀粉酶也增高。诊断可用ELISA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出现IgM抗体提示近期感染);用ELISA检测血液、血清或组织匀浆中的抗原;用IFA通过单克隆抗体检测肝细胞中的病毒抗原;或者通过细胞培养或豚鼠接种分离病毒。用电子显微镜有时可在肝切片中观察到病毒。用IFA检测抗体常导致误判,特别是在进行既往感染的血清学调查时。实验室研究有很大的危险性,应该只在有防护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和社区感染的地方开展( 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埃博拉病毒粒子的直径为80纳米,长度为970纳米,属丝状病毒科。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微米。来自扎伊尔、象牙海岸和苏丹的埃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第4个埃博拉毒株(Reston)能引起人以外的灵长目动物致命性的出血性疾病;文献报导有极少数人感染此病毒,临床上无症状。1976年在苏丹流行时,病死率为532%;在扎伊尔,高达888%。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级病毒”。 有些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48小时后便不治身亡,而且他们都“死得很难看”,病毒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多个器官,使之发生变性,坏死,并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内出血,继而七窍流血不止,并不断将体内器官的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因广泛内出血、脑部受损等原因而死亡。 照顾病人的医生护士或家庭成员,和病人密切接触后可被感染。有时感染率可以很高,如苏丹流行时,与病人同室接触和睡觉者的感染率为23%,护理病人者为81%。医院内实验人员感染和发病也有好几起。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性
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将被杀死。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体液、血液中,因此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均应彻底消毒,最可靠的是使用高压蒸气消毒。埃博拉病毒还可能经过空气传播。实验人员将恒河猴的头部露出笼外,让其吸入直径1微米左右含病毒的气雾,猴子4~5天后发病。每天与病猴密切接触的6个工作人员的血清发现该病毒抗体阳性,其中5人没有受过外伤,也无注射史,因此认为可通过飞沫传播。
虽然埃博拉病毒目前仅在个别国家、地区间歇性流行,在时空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在传染病的历史上,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开始时往往是个别散发,以后演变成局部地区流行,进而变成广泛流行。副霍乱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1905年在埃及发生第一例,1937至196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局部流行,而1960年后迅速波及五大洲。埃博拉病毒会不会像副霍乱那样在不久的将来波及五大洲?现在谁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控制“埃博拉”的扩散,首先要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加强国境检疫,暂停进口猴子主要限制来自疫区的猴子,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除灵长类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应隔离观察。一旦确诊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最严格的隔离,即使用带有空气滤过装置的隔离设备。医护人员、实验人员穿好隔离服,可能时需穿太空服进行检验操作,以防意外。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密切观察。
一百多年前,有人将20多只英国的家兔带到澳大利亚饲养。在一次火灾中兔舍被毁,幸存的家兔流窜到了荒野。由于澳大利亚的气候适于兔的生存,再加上那里缺少兔的天敌,这些幸存者就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成了野兔。它们与绵羊争夺食物,破坏草原植被,给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
近年来,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一种原产南美洲的叫做薇甘菊的“植物杀手”悄悄地登陆了,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的条件下迅速蔓延开来。没过多久,荔枝树、香蕉园,以及花木扶疏的美丽丘陵和原野,很快就长满了薇甘菊。这些入侵者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夺走本应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1,紫茎泽兰 学 名: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 R M King & H Rob) 英文名:Crofton Weed 中文异名:解放草,破坏草 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 鉴别特征: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叶对生,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粗锯齿头状花序,直径可达6mm,排成伞房状,总苞片3-4层,小花白色,高1-25m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行有性和无性繁殖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藉冠毛随风传播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能分泌化感物,排挤邻近多种植物 原产地:中美洲,在世界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中国分布现状: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南部),台湾,垂直分布上限为2500m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35年在云南南部发现,可能经缅甸传入在其发生区常形成单种优群落,排挤本地植物,影响天然林的恢复;侵入经济林地和农田,影响栽培植物生长;堵塞水渠,阻碍交通,全株有毒性,危害畜牧业 控制方法:(1)生物防治:泽兰实蝇对植株高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野外寄生率可达50%以上;(2)替代控制:用臂形草,红三叶草,狗牙根等植物进行替代控制有一定成效(3)化学防治:2,4-D,草甘膦,敌草快,麦草畏等10多种除草剂对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于根部效果较差 2,薇甘菊 学 名:Mikaina micrantha H B K 英文名:Mile-a-minute Weed 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 鉴别特征:茎细长,匍匐或攀授,多分枝;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基部心形;花白色,头状花序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质或稍木质藤本,兼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其茎节和节间都能生根,每个节的叶腋都可长出一对新枝,形成新植株 原产地:中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现广泛分布于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19年曾在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薇甘菊是一种具有超强繁殖能力的藤本植物,攀上灌木和乔木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使植物因光合作用受到破坏窒息而死,薇甘菊也可通过产生化感物质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对6-8m以下林木,尤其对一些郁密度小的次生林,风景林的危害最为严重,可造成成片树木枯萎死亡而形成灾难性后果该种已被列为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控制方法: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国内外正在开展化学和生物防治的研究 3,空心莲子草 学 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 英文名:Alligator Weed 中文异名:水花生,喜旱莲子草 分类地位:苋科 Amaranthaceae 鉴别特征:水生型植株无根毛,茎长达15-25m;陆生型植株可形成直径达1cm左右的肉质贮藏根,有根毛,株高一般30cm,茎秆坚实,节间最长15cm,直径3-5mm,髓腔较小叶对生,长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具长15-3cm的总梗花白色或略带粉红,雄蕊5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以茎节行营养繁殖;旱地型肉质贮藏根受刺激时可产生不定芽生长高峰期每天可生长2-4cm花期5-10月,常不结实 原产地:南美洲;世界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中国分布现状:几乎遍及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天津近年也发现归化植物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892年在上海附近岛屿出现,50年代作猪饲料推广栽培,此后逸生导致草灾,表现在:(1)堵塞航道,影响水上交通;(2)排挤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种单一化;(3)覆盖水面,影响鱼类生长和捕捞;(4)在农田危害作物,使产量受损;(5)田间沟渠大量繁殖,影响农田排灌;(6)入侵湿地,草坪,破坏景观;(7)滋生蚊蝇,危害人类健康 控制方法:(1)用原产南美的专食性天敌昆虫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防治水生型植株效果较好,但对陆生型的效果不佳(2)机械,人工防除适用于密度较小或新入侵的种群(3)用草甘膦,农达,水花生净等除草剂作化学防除,短期内对地上部分有效 4,豚 草 学 名: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 英文名:Ragweed, Bitterweed
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 鉴别特征:高1m以下,茎下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叶一至二回羽裂,边缘具小裂片状齿雄花序总苞碟形,排成总状,雌花序生雄花序下或生上部叶腋 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生于荒地,路边,沟旁或农田中,适应性广,种子产量高,每株可产种子300-62000多粒瘦果先端具喙和尖刺,主要靠水,鸟和人为携带传播;豚草种子具二次休眠特性,抗逆力极强 原产地:北美洲;在世界各地区归化 中国分布现状: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约15个省,直辖市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35年发现于杭州,为一种恶性杂草,其危害性表现在:(1)花粉是人类花粉病的主要病原之一;(2)侵入农田,导致作物减产;(3)释放多种化感物质,对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 控制方法:(1)用豚草卷蛾进行生物防治有良好效果;(2)苯达松,虎威,克芜踪,草甘膦等可有效控制豚草生长;(3)用紫穗槐,沙棘等进行替代控制有良好的效果 5,毒 麦 学 名:Lolium temulentum L 英文名:Darnel Rye-grass, Poison Darnel 分类地位:禾本科Gramineae 鉴别特征:茎丛生,高20-120cm叶线状披针形,长6-40cm,宽3-13cm穗狭,长5-40cm,主轴波状曲折,两侧沟状,具8-19个互生的小穗;每小穗含(2-)4-6个花第二颖具5-9脉;芒长7-15mm颖果长椭圆形,长4-6mm,绿而具紫褐晕 生物学特征: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适应性广,分蘖力较强其籽实比小麦早熟,熟后随颖片脱落种子繁殖 原产地:欧洲地中海地区;现广布世界各地 中国分布现状:除西藏和台湾外,各省(区)都曾有过报道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随麦种传播1954年在从保加利亚进口的小麦中发现可造成麦类作物严重减产麦种受真菌Stromatinia temulenta Prill & Del侵染产生毒麦碱(Temuline),能麻痹中枢神经人食用含4%毒麦的面粉,就能引起中毒毒麦做饲料时也可导致家畜,家禽中毒 控制方法:人工拔除 6,互花米草 学 名: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 英文名:Smooth Cord-grass 分类地位:禾本科Gramineae 鉴别特征:秆高1-17m,直立,不分枝叶长达60cm,基部宽05-15cm,至少干时内卷,先端渐狭成丝状;叶舌毛环状,长1-18cm圆锥花序由3-13个长(3-)5-15cm,多少直立的穗状花序组成;小穗长10-18mm,覆瓦状排列颖先端多少急尖,具1脉,第一颖短于第二颖,无毛或沿脊疏生短柔毛;花药长5-7mm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生于潮间带植株耐盐耐淹,抗风浪种子可随风浪传播根系分布深达60cm的滩土中,单株一年内可繁殖几十甚至上百株 原产地:美国东南部海岸;在美国西部和欧洲海岸归化 中国分布现状:上海(崇明岛),浙江,福建,广东,香港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79年引入,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变成了害草,表现在:(1)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影响滩涂养殖;(2)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3)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并诱发赤潮;(4)威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红树林消失 控制方法:除草剂能清除地表以上部分,但对于滩涂中的种子和根系效果较差 7,飞机草 学 名:Eupatorium odoratum L (Chromolaena odorata (L) R M King & H Rob) 英文名:Fragrant Eupatorium, Bitter Bush, Siam Weed 中文异名:香泽兰 分类地位:菊科 Compositae 鉴别特征:高达3-7m,根茎粗壮,茎直立,分枝伸展叶对生,卵状三角形,先端短渐尖,边缘有粗锯齿,有明显的三脉,两面粗糙,被柔毛及红褐色腺点,挤碎后有刺激性的气味;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总苞圆柱状,长1 cm,总苞片3-4层花冠管状,淡**,柱头粉红色瘦果狭线形,有棱,长5mm,棱上有短硬毛,冠毛污白色,有糙毛 生物学特性:丛生型的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瘦果能借冠毛随风传播,而成熟季节恰值干燥多风的旱季,故扩散,蔓延迅速种子的休眠期很短,在土壤中不能长久存活在海南岛1年开花2次,第一次4-5月,第二次9-12月 原产地:中美洲;在南美洲,亚洲,非洲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中国分布现状: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云南,贵州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飞机草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曾作为一种香料植物引种到泰国栽培,1934年在云南南部被发现为害多种作物,并侵犯牧场当高度达15 cm或更高时,就能明显地影响其他草本植物的生长,能产生化感物质,抑制邻近植物的生长,还能使昆虫拒食叶有毒,含香豆素用叶擦皮肤会引起红肿,起泡,误食嫩叶会引起头晕,呕吐,还能引起家畜和鱼类中毒,并是叶斑病原Cercospora sp的中间寄主 控制方法:先用机械或人工拔除,紧接着用除草剂处理或种植生命力强,覆盖好的作物进行替代,此外,用天敌昆虫Pareuchaetes pseudooinsulata控制有一定效果 8,凤眼莲 学 名: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 英文名: Water Hyacinth 中文异名:凤眼蓝,水葫芦 分类地位: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 鉴别特征:水上部分高30-50(-100)cm,或更高茎具长匍匐枝叶基生呈莲座状,宽卵形,宽卵形至肾状圆形,光亮,具弧形脉;叶柄中部多少膨大,内有多数气室花紫色,上方一片较大,中部具有黄斑蒴果卵形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浮水或生泥沼中繁殖方式以无性为主,依靠匍匐枝与母株分离方式,植株数量可在5天内增加1 倍一株花序可产生300粒种子,种子沉积水下可存活5-20年常生于水库,湖泊,池塘,沟渠,流速缓慢的河道,沼泽地和稻田中 原产地:巴西东北部;现分布于全世界温暖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辽宁南部,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栽培,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逸生为杂草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01年从日本引入台湾作花卉,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后大量逸生,堵塞河道,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覆盖水面,影响生活用水;滋生蚊蝇 控制方法:(1)人工打捞;(2)专食性天敌昆虫Neochetina eichhorniae和N bruchi有控制效果;(3)除草剂在短时间内有效 9,假高梁 学 名:Sorghum halepense (L) Pers 英文名:Johnson Grass 中文异名:石茅,阿拉伯高梁 分类地位:禾本科Gramineae 鉴别特征:具根状茎延长,具分枝秆直立,高1-3m,叶宽线形,叶舌具缘毛圆锥序大型,淡紫色至紫黑色;分枝轮生,与主轴交接处有白色柔毛;小穗成对,其中一个具柄,另一个无柄,长35-4mm,无芒,被柔毛颖果棕褐色,倒卵形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生于田间,果园,以及河岸,沟渠,山谷,湖岸湿处花期6-7月,果期7-9月,种子和根茎繁殖 原产地:地中海地区;现广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加拿大,阿根廷等高纬国家 中国分布现状:台湾,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福建,湖南,安徽,江苏,上海,辽宁,北京,河北,四川,重庆,云南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20世纪初曾从日本引到台湾南部栽培,同一时期在香港和广东北部发现归化,种子常混在进口作物种子中引进和扩散是高粱,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甘蔗,黄麻,洋麻,苜蓿等30多种作物地里的杂草,不仅通过生态位竞争使作物减产,还可能成为多种致病微生物和害虫的寄主此外,该种可与同属其他种杂交 控制方法:(1)对混在进口种子中的种子,可用风选等方法去除;(2)配合伏耕和秋耕除草,将其根茎置于高温,干燥环境下;(3)用暂时积水的方法,抑制其生长;(4)用草甘膦或四氟丙酸等除草剂防治 10,蔗扁蛾 学 名:Opogona sacchari(Bojer) 英文名: Banana Moth 中文异名:香蕉蛾 分类地位:鳞翅目 Lepidoptera 辉蛾科 Hieroxestidae 鉴别特征:成虫体长75-10mm翅披针形前翅有2个明显的黑褐色斑点和许多细褐纹触角丝状足粗壮而扁,跗节最长,后足胫节有2对距卵椭圆形,淡**,长约05mm幼虫乳白色,透明被蛹,亮褐色,背面暗红褐色,首尾两端多呈黑色 生物学特性:1年发生3-4代,在15℃时生活周期约为3个月,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可达8代之多幼虫活动能力极强,行动敏捷,蛀食皮层,茎秆,咬食新根以幼虫在寄主花木的土中越冬,翌年幼虫上树危害,多在3年以上巴西木的干皮内蛀食卵散产或成堆,每雌虫产卵50-200粒食性广,寄主植物达60余种
原产地:非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己传播到10余个省,直辖市在南方的发生更严重,在这些地区凡能见到巴西木(即香龙血树Dracaena fragrans Ker-Gawl)的地方几乎都有蔗扁蛾发生危害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随寄主植物很容易扩散和传播,已在欧洲,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美国等地区发现巴西木是其重要寄主植物1987年,蔗扁蛾随进口的巴西木进入广州随着巴西木在我国的普及,蔗扁蛾也随之扩散,20世纪90年代传播到了北京蔗扁蛾食性十分广泛,威胁香蕉,甘蔗,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及温室栽培的植物,特别是一些名贵花卉等感染植物轻则局部受损,重则将整段干部的皮层全部蛀空 控制方法:幼虫越冬入土期,是防治此虫的有利时机可用菊杀乳油等速杀性的药剂灌浇茎的受害处,并用敌百虫制成毒土,撒在花盆表土内大规模生产温室内,可挂敌敌畏布条熏蒸或用菊醋类化学药剂喷雾防治当巴西木茎局部受害时,可用斯氏线虫局部注射进行生物防治 11,湿地松粉蚧 学 名:Oracella acuta(Lobdell) 英文名:Lobdelly Pine Mealybug 中文异名:火炬松粉蚧 分类地位:同翅目Homoptera 粉蚧科 Pseudococcidae 鉴别特征:若虫椭圆形至不对称椭圆形,长102-152mm3 对足末龄后期虫体分泌蜡质物形成白色蜡包,覆盖虫体雄成虫分有翅型和无翅型两种与当地松粉蚧区别:湿地松粉蚧雌成虫梨形,腹部向后尖削,触角7节,当地松粉蚧雌成虫纺锤形,触角8节生物学特性: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松梢汁液为害,为害时主要集中在枝梢端部,特别粗壮的枝梢虫口数量最多仅在越冬时部分若虫藏匿于老针叶叶鞘内产卵数量大,对温度条件要求不严格,可忍受一定的低温 原产地:美国 中国分布现状: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报道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88年随湿地松无性系繁殖材料进入广东省台山,到1994年,已扩散蔓延至广东省多个县市,破坏了277万hm2的松林据估计,湿地松粉蚧目前正以每年70000hm2时的速度进行散布近30年来,中国自美洲引入不少松树优良种,种植最广的有湿地松,火炬松和加勒比松,这些寄主为湿地松粉蚧的扩散提供了便利它同时对当地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南亚松Pinus latteri等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广东中部沿海的低海拔地带危害已相当严重,危害区正在迅速扩散该虫可以忍受冬季低温,说明有继续向北扩散的可能性控制方法:国内进行了不少的化学药剂和微生物防治实验,取得一定的杀虫效果,但在生产上还未能进行大面积使用 12,强大小蠹 学 名: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 英文名:Red Turpentine Beetle 中文异名:红脂大小蠹 分类地位:鞘翅目 Coleptera 小蠹科 Scolytidae 鉴别特征:成虫圆柱形,长57-100mm,淡色至暗红色雄虫长是宽的21倍,成虫体有红褐色,额不规则凸起,前胸背板宽具粗的刻点,向头部两侧渐窄,不收缩;虫体稀被排列不整齐的长毛雌虫与雄虫相似,但眼线上部中额隆起明显,前胸刻点较大,鞘翅端部粗糙,颗粒稍大生物学特性:主要危害已经成材且长势衰弱的大径立木,在新鲜伐桩和伐木上危害尤其严重1年1-2代,虫期不整齐,一年中除越冬期外,在林内均有红脂大小蠹成虫活动,高峰期出现在5月中,下旬雌成虫首先到达树木,蛀入内外树皮到形成层,木质部表面也可被刻食在雌虫侵入之后较短时间里,雄虫进入坑道当达到形成层时,雌虫首先向上蛀食,连续向两侧或垂直方向扩大坑道,直到树液流动停止一旦树液流动停止,雌虫向下蛀食,通常达到根部侵入孔周围出现凝结成漏斗状块的流脂和蛀屑的混合物各种虫态都可以在树皮与韧皮部之间越冬,且主要集中在树的根部和基部 原产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美洲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现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98年在我国山西省阳城,沁水首次发现,推测引入与80年代后期山西从美国引进木材有关与北美洲发生情况不同的是,它不仅攻击树势衰弱的树木,也对健康树进行攻击,导致发生区内寄主的大量死亡1999年底,该虫在河北,河南,山西发生面积526万hm2,其中严重危害面积13万hm2时,个别地区油松死亡率高达30%,己导致600多万株的松树枯死在山西,2000年的调查统计,危害面积达163hm2万时,其中成灾面积91万hm2,己有3424万株成材油松受害枯死
控制方法:清除严重受害树,并对伐桩进行熏蒸等处理,消灭残余小蠢和避免其再次在伐桩上产卵危害在成虫侵入期采用菊酯类农药在树基部喷雾,可防止成虫侵害 13,美国白蛾 学 名:Hyphantria cunea(Drury) 英文名:Fall Webworm, American White Moth 中文异名:秋幕毛虫,秋幕蛾 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ptera 灯蛾科 Arctiidae 鉴别特征:成虫白色,体长12-15mm雄虫触角双栉齿状前翅上有几个褐色斑点雌虫触角锯齿状,前翅纯白色卵球形幼虫体色变化很大,根据头部色泽分为红头型和黑头型两类蛹长纺锤形,暗红褐色,茧褐色或暗红色,由稀疏的丝混杂幼虫体毛组成 生物学特性:美国白蛾在辽宁等地1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皮下或地面枯枝落叶处越冬,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群集网中取食叶片,叶片被食尽后,幼虫移至枝杈和嫩枝的另一部分织一新网 原产地:北美洲 中国分布现状:现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天津,陕西等地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40年传入欧洲,现已传入欧洲10多个国家,以及日本,朝鲜半岛,土耳其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丹东一带,1981年由渔民自辽宁捎带木材传入山东荣成县,并在山东相继蔓延,1995年在天津发现,1985年在陕西武功县发现并形成危害主要通过木材,木包装等进行传播,还可通过飞翔进一步扩散其繁殖力强,扩散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km可为害果树,林木,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等200多种植物,在果园密集的地方以及游览区,林荫道,发生严重时可将全株树叶食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威胁养蚕业,林果业和城市绿化,造成惊人的损失此外,被害树长势衰弱,易遭其他病虫害的侵袭,并降低抗寒抗逆能力幼虫喜食桑叶,对养蚕业构成威胁 控制方法:利用人工,机械,化学等方法控制其危害,如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蛾,人工剪除网幕;秋冬季人工挖蛹;喷施溴氰菊醋,灭幼脲等化学和生物杀虫剂等 14,非洲大蜗牛 学 名:Achating fulica(F闸ochrussac) 英文名:Giant African Snail 中文异名:褐云玛瑙螺,东风螺,菜螺,花螺,法国螺 分类地位:柄眼目Stylomnatophora 玛瑙螺科 Achatinidae 鉴别特征:贝壳长卵圆形,深**或**,具褐色白色相杂的条纹;脐孔被轴唇封闭,壳口长扇形;壳内浅蓝色螺层数为65-8;软体部分深褐色或牙**,贝壳高l0cm左右足部肌肉发达,背面呈暗棕色,黏液无色生物学特性:喜栖息于植被丰富的阴暗潮湿环境及腐殖质多的地方6-9月最活跃,晨昏或夜间活动食性杂而量大,幼螺多为腐食性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生长迅速,5个月即可交配产卵繁殖力强,一次产卵数达100-400枚寿命长,可达5-7年抗逆性强,遇到不良环境时,很快进入休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可生存几年 原产地:非洲东部沿岸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奔巴岛,马达加斯加岛一带 中国分布现状:现己扩散到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作为人类的食物,宠物以及动物饲料等引入,除原产地外,已扩散至南亚,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扩散速度很快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福建厦门发现,可能是由一新加坡华人所带的植物而引入的后被作为美味食物,被引入多个南方省份除人为主动引入外,其卵和幼体可随观赏植物,木材,车辆,包装箱等传播,卵期可混入土壤中传播它们咬断各种农作物幼芽,嫩枝,嫩叶,树茎表皮,已经成为危害农作物,蔬菜和生态系统的有害生物这种螺也是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 控制方法:养殖场必须建立隔离制度;养殖结束后必须进行彻底的灭螺处理除药物防治外,应使用各种方法尽量对其杀灭 15,福寿螺 学 名:Pomacea canaliculata Spix 英文名:Apple Snail,Golden Apple Snail,Amazonian Snail 中文名:大瓶螺,苹果螺,雪螺 分类地位:中腹足目 Mesogastropoda 瓶螺科 Ampullariidae 鉴别特征:贝壳较薄,卵圆形;淡绿橄榄色至黄褐色,光滑壳顶尖,具5-6个增长迅速的螺层螺旋部短圆锥形,体螺层占壳高的5/6缝合线深壳口阔且连续,高度占壳高的2/3;胼胝部薄,蓝灰色脐孔大而深厣角质,卵圆形,具同心圆的生长线厣核近内唇轴缘壳高8cm以上;壳径7cm以上,最大壳径可达15cm
生物学特性:喜栖于缓流河川及阴湿通气的沟渠,溪河及水田等处底栖性,雌雄异体食性杂有蛰伏和冬眠习性3月上旬开始交配,在近水的挺水植物茎上或岸壁上产卵,初产卵块呈鲜艳的橙红色,在空气中卵渐成浅粉色一只雌性福寿螺通常1年产2400-8700个卵,孵化率可高达90%其繁殖速度比亚洲稻田中当地近缘物种快10倍左右虽然是水生种类,但可以在干旱季节埋藏在湿润的泥中度过6-8个月一旦发洪水或被灌溉时,它们又能再次活跃起来 原产地:亚马逊河流域 中国分布现状: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浙江等地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作为高蛋白食物最先被引入台湾;1981年引入广东,1984年前后,已在该省作为特种经济动物广为养殖,后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养殖但由于养殖过度,口味不佳,市场并不好,而被大量遗弃或逃逸,并很快从农田扩散到天然湿地福寿螺食量极大,并可啃食很粗糙的植物,还能刮食藻类,其排泄物能污染水体其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显然大大超过其作为美食的价值除威胁入侵地的水生贝类,水生植物和破坏食物链构成外,福寿螺也是卷棘口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 控制方法:重点抓好越冬成螺和第一代成螺产卵盛期前的防治,压低第二代的发生量,并及时抓好第二代的防治以整治和破坏其越冬场所,减少冬后残螺量,以及人工捕螺摘卵,养鸭食螺为主,辅之药物防治 16,牛 蛙 学 名:Rana catesbeiana Shaw 英文名:Bull Frog, American Bullfrog 中文异名:美国青蛙 分类地位:无层目 Anura (Salientia) 蛙科 Ranidae 鉴别特征:体大粗壮,体长152-l70mm头长宽相近,吻端钝圆,鼻孔近吻端朝向上方,鼓膜甚大背部皮肤略显粗糙卵粒小,卵径12-13mm蝌蚪全长可在100mm以上 生物学特性:在水草繁茂的水域生存和繁衍成蛙除繁殖季节集群外,一般分散栖息在水域内蝌蚪多底栖生活,常在水草间觅食活动食性广泛且食量大,包括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还有鱼,蛙,蝾螈,幼龟,蛇,小型鼠类和鸟类等,甚至有互相吞食的行为1年可产卵2-3次,每次产卵10000-50000粒3-5年性成熟寿命6-8年 原产地:北美洲落基山脉以东地区,北到加拿大,南到佛罗里达州北部 中国分布现状:几乎遍布北京以南地区(包括台湾),除西藏,海南,香港和澳门外,均有自然分布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因食用而被广泛引入世界各地,l959年引入我国牛蛙适应性强,食性广,天敌较少,寿命长,繁殖能力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易于入侵和扩散本地两栖类则面临减少和绝灭的危险,甚至已经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如滇池的本地鱼类,同时对一些昆虫种群也存在威胁早期的养殖和管理方法不当是造成其扩散的主要原因国内贸易和消耗加工过程中缺乏严格管理,动物在长途贩运和加工过程中逃逸现象普遍 控制方法:加强牛蛙饲养管理以及对餐饮业的控制,以免入侵范围进一步扩大改变饲养方式,由放养改为圈养在蝌蚪阶段进行清塘性处理来控制种群数量捕捉和消耗牛蛙成体资源,以控制其在自然生境中的数量
黑猩猩
本条目是生活在赤道非洲的中型类人猿,共3个同名条目
关闭
黑猩猩(学名:Pan troglodytes)是生活在赤道非洲,中等体型,用指关节行走的类人猿。黑猩猩身上被又长又粗的毛发覆盖,颜色为深棕色至黑色,下颌突出,眉脊明显。面部和前额中心主要裸露,头部的其他部分被毛发覆盖。手长而细,前肢略长于后肢,没有尾巴。此外,黑猩猩长着锋利的犬齿。[1][2][3]成年黑猩猩平均肩高(站立)为150厘米。成年雄性体长(四肢着地,从鼻子到臀部长度)为77~925厘米,雌性为70~85厘米。成年雄性体重为28~56千克,雌性为20~46千克。[1]
黑猩猩主要栖息于常绿湿润林、半落叶林、沼泽林、长廊林、林地、再生林以及草地。黑猩猩是杂食动物,食性广泛,主要吃成熟果实,偶尔食用中小型脊椎动物,[1][2][4][5]善用环境、工具觅食。[3][6][7][8]黑猩猩是群居动物,主要由多只成年雌雄黑猩猩及小黑猩猩组成。黑猩猩群也称为黑猩猩部落,大部分包括20~60只个体。[1]黑猩猩妊娠期约为230天,一胎一仔,少数双胞胎,野生黑猩猩一般可活50岁,最大超过60岁,圈养超过70岁。[1][9]
黑猩猩数量呈下降趋势,2016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黑猩猩列为濒危物种(EN),2016年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禁止贸易。[1][2]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黑猩猩
拉丁学名
Pan troglodytes
分布区域
赤道非洲
保护级别
濒危(EN)
命名者
Blumenbach,1799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哺乳纲
目
灵长目
科
人科
属
黑猩猩属
种
黑猩猩
亚种
黑猩猩西非、尼日利亚—喀麦隆、中非、东非亚种
主要特征
体长
雄性:77~925厘米,雌性:70~85厘米
肩高:平均150厘米
体重
雄性:28~56千克,雌性:20~46千克
展开
分类与演化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黑猩猩分为四亚种:西非亚种、尼日利亚—喀麦隆亚种、中非亚种、东非亚种。[1][2]
西非黑猩猩,也称为上几内亚黑猩猩(P t verus),分布于塞内加尔东南部和马里南部,东南至达荷美峡谷(贝宁)或尼日尔河。西非黑猩猩的下巴经常长有浓密的白色“胡须”,眼周为深色。成年后,脸上一般带点粉色。脸较宽呈灰白色,并比较突出,前额较窄,耳朵大。头发沿着头部中线分开。手掌和脚底为灰白,手指上有不规则的深色斑点;[1][2]
尼日利亚—喀麦隆黑猩猩,也称为埃利奥特或几内亚湾黑猩猩(P t ellioti),分布于尼日利亚南部和喀麦隆西部,可能从达荷美峡谷(贝宁)或尼日尔河以南到塞内加尔河下游。与西非亚种相比,尼日利亚—喀麦隆黑猩猩耳朵更小,更靠近头部,头顶更圆,眉脊更直,身材更纤细,成年时脸、手和脚均为黑色;[1]
中非黑猩猩,也称为下几内亚黑猩猩(P t troglodytes),分布于塞内加尔河东南至乌班吉河,南至刚果河。成年后的皮肤,包括脸、耳朵、手掌和脚底,通常为深棕色或黑色,耳朵小到中等,前额经常形成明显的秃斑;[1][2]
东非黑猩猩,也称为长毛黑猩猩(P t schweinfurthii),分布于乌班吉河,东跨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河北,卢阿拉巴河东至坦桑尼亚西南部。体型比其他亚种稍小,毛发长,尤其在脸和肩膀周围。成年后脸上为浅棕粉色到棕色或灰黑色,有些个体的嘴唇附近有明显的粉红色痕迹,脸通常比西非黑猩猩长,手掌和脚掌通常为砖红色至青铜色。[1][2]
DNA证据表明,不到100万年前,黑猩猩与倭黑猩猩分化。[10][11]遗传研究学表明,约800~6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黑猩猩与人类类群分化。[1]
黑猩猩四亚种分布,1为西非黑猩猩,2为尼日利亚—喀麦隆黑猩猩,3为中非黑猩猩,4为东非黑猩猩
灵长类关系图,显示黑猩猩的位置
形态特征
成年黑猩猩雄性体长(四肢着地,从鼻子到臀部长度)为77~925厘米,雌性为70~85厘米。成年黑猩猩平均肩高(站立)为150厘米。成年雄性体重为28~56千克,雌性为20~46千克。[1]
黑猩猩是体型适中,体格健壮,用指关节行走的类人猿。黑猩猩身上被又长又粗的毛发覆盖,颜色为深棕色至黑色。许多老年黑猩猩的下背部、腿部、下巴有浅棕色或灰色毛发。未成年黑猩猩的肛门上方有一簇白毛。黑猩猩两性颜色类似,但成年雌性肩膀较窄,体重约为成年雄性的80%。幼儿黑猩猩的脸、耳朵、手和脚为粉色,成年通常变成棕色或黑色。[1]
黑猩猩下颌突出,眉脊明显。面部和前额中心主要裸露,头部其他部分被毛发覆盖。虹膜呈棕色到深棕色。巩膜为棕色(罕见为白色)。耳朵完全或部分裸露,与人类的耳朵类似,但更大,可以面朝前方或平放在头部两侧。嘴巴灵活结实。手长而细,手指、手掌、脚掌、脚趾都没有毛发。前肢略长于后肢,没有尾巴。[1]此外,黑猩猩的门齿较大,犬齿锋利,雄性犬齿比雌性大25%~40%。[3]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黑猩猩是迄今为止地理分布最广的类人猿,分布面积超过260万平方千米。它们只在赤道非洲分布,从塞内加尔南部穿过刚果河以北的森林带,到坦桑尼亚西部和乌干达西部,在13°N和7°S之间不连续分布。[2]分布国家包括25个,如安哥拉、布隆迪、喀麦隆、加蓬、卢旺达,可能在贝宁、布基纳法索和多哥灭绝,即将从塞内加尔、加纳灭绝,在大多数国家的大片地区已消失。[1]
黑猩猩分布
栖息地
黑猩猩大部分栖息地比较潮湿,主要栖息于常绿湿润林或半落叶林、沼泽林、长廊林、林地、再生林以及草地。黑猩猩喜欢成熟的森林栖息地,但也经常在再生林出现。从海平面到最低2949米都可以看到黑猩猩身影,年均降水量一般超过1700毫米。少数种群生活在比较干旱,开阔的草地及林地栖息地。[1]
生活习性
昼夜节律
黑猩猩是昼行性,半陆地动物,每天活跃10~13小时。[12]晚上,黑猩猩主要在树上搭建的巢穴休息睡觉,白天可能也会在巢穴内休息。[13]某些黑猩猩部落可能在地上搭建巢穴。[14]巢穴平均高10~20米,种群内存在很大差异(如,在乌干达布东戈森林,黑猩猩的巢穴达25~325米高)。雄性的巢穴一般低于雌性,可能因为雄性更重。黑猩猩一般独占一个巢穴,除了带着未独立孩子的雌性。[1]
黑猩猩搭建的树上巢穴
觅食行为
黑猩猩是杂食动物,但主要吃成熟果实,成熟果实约占它们所食食物的60%。[4]黑猩猩每天花55%时间觅食,约14%的时间行走。[12]叶子、果核是主要补充性食物,尤其在成熟果实可利用度较低的月份。黑猩猩也会食用少量未成熟的果实、种子、鲜花、树皮、木头、嫩枝、树液、蜂蜜、昆虫、蛋。[1][4]
除此之外,黑猩猩还会吃肉,包括中小型有蹄类、鸟类、啮齿类、两栖类等动物。黑猩猩偶尔捕食其他灵长类动物,包括各种猴子、狒狒等,红疣猴是黑猩猩捕食最多的哺乳动物。在极少数情况下,黑猩猩会同类相食。[1][2][5]
捕猎几乎由成年雄黑猩猩完成,有时雌黑猩猩与青少年黑猩猩密切跟踪狩猎,并杀死丧失能力的动物。黑猩猩经常与潜在猎物偶遇,但捕猎成功概率与季节性食物的可利用度、成年雄黑猩猩数量,及阻止猎物逃跑,低矮或倒下的树冠相关。捕猎技术高超的雄黑猩猩在场,有利于提高其他雄黑猩猩的捕猎积极性。[1]
黑猩猩一般在黎明不久后开始进食,中午减少,傍晚筑巢前继续。果实倾向于早些时候食用,像叶子这种低质量的食物一般晚些时候食用。[4]
黑猩猩有时与同伴分肉,但很少分给年幼的个体,后者一般从妈妈手中获得。有人认为黑猩猩分肉用于维系社会关系或获取交配机会,[15][16]但研究表明,分肉是持有者无法容忍同伴密集乞讨、骚扰行为的无奈之举。[1]
黑猩猩会利用工具觅食,曾有研究者观察到它们用树枝钓蚂蚁与白蚁、用木棒挖蜂蜜,用石头和木棍砸坚果、用叶子和苔藓喝水。[3][6][7][8][17]
东非黑猩猩从狒狒手中抢到一块肉
社会行为
黑猩猩是群居动物,黑猩猩群主要由多只成年雄黑猩猩与雌黑猩猩及小黑猩猩组成,黑猩猩群也称为部落。大部分黑猩猩部落包括20~60只黑猩猩,有时超过140只,在受严重干扰的栖息地,有时不到20只。[18]
黑猩猩的家域面积为6~32平方千米,在密度较低的情况下,家域面积超过200平方千米。雄性个体间的家域面积较大,并广泛重叠,雌性经常限制在群家域内狭小的核心区域。在坦桑尼亚贡贝国家公园,黑猩猩的家域面积与雌黑猩猩的繁殖率正相关,表明雄黑猩猩为了养育后代,扩张领域。[1]
雄黑猩猩是高度领域性动物,是黑猩猩社会组织的核心,负责巡逻领域,保护群成员,搜寻食物。雄性间存在社会等级,成年雄性统治所有雌性及小黑猩猩。雄黑猩猩经常组成小群巡逻领域边界地区,一旦发现陌生成员就会尖叫,如果有明显的数量优势,就会袭击,甚至杀死对方。带崽与小型部落的黑猩猩一般避开巡逻黑猩猩群。[1][19]
乌干达黑猩猩群
生长繁殖
繁殖
黑猩猩发情周期约为35天,发情持续10~12天,雌黑猩猩发情时肛门、阴唇肿胀,怀孕有时也会出现性肿胀。[1]在食物资源丰富时,黑猩猩更容易发情。[20]雄黑猩猩的阴茎呈长形丝状,勃起时长10~18厘米;睾丸较大,平均重158克,能产生大量精子。[1]雄黑猩猩射精后,一部分凝结在“生殖道”中形成精子塞,可以阻止另一只雄黑猩猩的精子进入。[21]
黑猩猩在性肿胀最大时交配,性肿胀与繁殖力、性吸引力相关。雌黑猩猩发情期的最后6天排卵最多,怀孕几率最高,与成年雄性及黑猩猩首领的交配频率增加,有时可能与邻居部落中的雄性交配。[1]
黑猩猩全年繁殖,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长期繁殖模式显示黑猩猩分娩时间的峰值与发情雌黑猩猩数量相关。雌黑猩猩分娩前经常独处,变得无精打采,可能退出社交活动,一般在树上的巢穴分娩。[1]
黑猩猩妊娠期约为230天,一胎一仔,少数双胞胎。[1][2]野生雌黑猩猩的繁殖年龄超过40岁,最大超过50岁。[9]圈养雌黑猩猩最大繁殖年龄超过60岁。[1][2]
雌黑猩猩带着孩子
生长发育
黑猩猩出生时体重约17千克,之后主要由妈妈负责养育,教导生存技能。黑猩猩刚出生时体弱,1月大时一直紧紧抓住妈妈的肚子,前2个月大时还无法独自站立。5~6个月大时,它们会骑在妈妈的背上。2岁时,小黑猩猩能够独立移动和坐着,并开始移动到妈妈够不到的地方。[1]
黑猩猩发育包括学习使用工具。小黑猩猩在2~4岁时,开始学习使用树枝、木棒钓白蚁,木棒挖蜂蜜,石头砸坚果等,直到几年后熟练掌握。[1]雌性花费很长时间观察妈妈使用工具,并经常练习,雄性则更喜欢与其他黑猩猩进行社交游戏,因此雌性掌握更快。[22]
4~6岁时,黑猩猩断奶,幼儿期结束。6~8岁,黑猩猩进入青少年期,此时仍与妈妈关系亲密,但与群成员的互动增加。[1]8岁后,黑猩猩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黑猩猩在社交互动上有所改变。它们开始离开妈妈,在不同的小群中行走。雌黑猩猩约在8岁时,开始出现微弱、无规律性的性肿胀,10~11岁时性肿胀变得强烈、更有规律性。青春期的雌黑猩猩与无亲缘关系的雄黑猩猩交往更频繁,第一次完全肿胀后迁入新的黑猩猩部落。[1][2]
大部分雌黑猩猩扩散,离开出生群,少数仍留在出生群。[23]雌黑猩猩一旦迁入新的黑猩猩部落,一般不再更换,但少数仍会更换,约14岁时繁殖第一胎,有些西非黑猩猩可能早至9~10岁。[1][2]雄黑猩猩的青春期一般始于8岁左右,肌肉、睾丸快速增长,攻击性行为增加,成为成年雄黑猩猩的跟班,开始参与狩猎、巡逻等活动。15岁左右,进入青春期末期,雄黑猩猩统治所有雌黑猩猩及青少年黑猩猩。雄黑猩猩一般留守出生群。[1]
野生黑猩猩一般可活50岁,最大寿命可能超过60岁,某些圈养黑猩猩被认为超过70岁,例如著名的圈养黑猩猩“奶酪”。[1][9]
坦桑尼亚玛哈尔国家公园的黑猩猩群
种间关系
除了狩猎外,黑猩猩很少与其他动物互动,偶尔与其他灵长类(如狒狒)互相梳毛、玩耍,有时被其他猴子袭击。[1]
许多黑猩猩种群似乎没有受到天敌的干扰,但潜在捕食者包括豹子、狮子、尼罗鳄。豹子袭击是科特迪瓦塔伊森林黑猩猩死亡的主要原因,一项三年研究发现,豹子捕食占黑猩猩死亡数量的39%。[24]在坦桑尼亚玛哈尔(Mahale)国家公园,一个过路狮群至少捕食6只黑猩猩。[25]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0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统计黑猩猩数量总计约为172700~229700只。2016年每个亚种估计为:尼日利亚—喀麦隆黑猩猩数量最少,可能不到6000~9000只,东非黑猩猩为181000~256000只,包括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一个大种群,中非黑猩猩约为140000只,西非黑猩猩约为18000~65000只,整体数量呈下降趋势。[2]
保护级别
2016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黑猩猩列为濒危(EN)物种,所有亚种都列为濒危(EN)物种,2016年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禁止贸易。[2]
致危因素
黑猩猩主要面临的威胁有盗猎、栖息地丧失与破坏、疾病。[2]
尽管猎杀、捕捉、消费类人猿是非法行为,但盗猎仍旧是黑猩猩的最大威胁。人们为了获取丛林肉、捕捉小黑猩猩作宠物或直接贩卖,而猎杀黑猩猩。有时为了保护作物,人们可能投毒或报复性杀害黑猩猩。[2]
由于农业扩张、木材开采、采矿,黑猩猩栖息地遭到破坏和退化,威胁长期生存。[1]
导致中非黑猩猩数量下降的第3个主要原因是传染病,尤其是埃博拉病毒(EVD)。因为黑猩猩和人类非常相似,黑猩猩可能患有和人类相似的传染病。呼吸道疾病和炭疽病,是一些习惯于人类存在,与人类离得较近的黑猩猩种群死亡主要原因。[2]
刚果民主共和国珍妮古道尔保护区的一只雄黑猩猩
保护措施
1、严格执行野生动物法,有效管理黑猩猩保护区。2016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黑猩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禁止贸易。[2]
2、黑猩猩在许多国家公园内出现,但大部分仍在保护区外分布,加强黑猩猩的栖息地保护。2014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灵长类专家组( Primate Specialist Group)在黑猩猩的地理分布范围内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以避免破坏黑猩猩栖息地,建立大规模农业、工业开采,尤其是油棕榈种植园。[2]
3、对黑猩猩数量和种群健康进行长期标准化监测。SMART已在大部分黑猩猩分布范围内使用,用于执法与监测,近十年来,人们一直建议采用标准方法来调查和监测类人猿种群,以便于更准确地监测种群数量变化,现在可以对一系列病原体进行无创诊断,如,检测粪便中的埃博拉病毒。[2]
4、进一步研究减轻埃博拉病毒传播和毒效的方法,包括给黑猩猩接种疫苗,以形成一个阻止埃博拉病毒传播的屏障。[2]
参考资料
[1]
Butynski, T M, Kingdon, J & Kalina, J (eds) Mammals of Africa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3: Chapter/species profile: eg Williamson, E A & Butynski, T M 2013 Gorilla gorilla Western Gorilla; pp 410–418
[2]
Humle, T, Maisels, F, Oates, JF, Plumptre, A & Williamson, EA Pan troglodytes (errata version published in 2018)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eT15933A129038584 2016: Accessed on 27 July 2022 [2022-12-22]
[3]
Leutenegger, W & Shell, B Variability and sexual dimorphism in canine size of Australopithecus and extant hominoids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1987, 16: 359–367
[4]
Hladik, C M Chimpanzees of Gabon and chimpanzees of Gombe: some comparative data on the diet In: Primate Ecology: Studies of Feeding and RangingBehaviour in Lemurs, Monkeys and Apes ed T H Clutton-Brock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7: pp 481–501
[5]
Struhsaker, T T The Red Colobus Monkeys: Variation in Demography, Behavior, and Ecology of Endangered Spec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349 pp
[6]
McGrew, W C Tools compared: the material of culture In: Chimpanzee Cultures (eds R W Wrangham, W C McGrew, F B M de Waal & P G Heltn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4: pp 25–40
[7]
Boesch, C & Boesch, H Optimization of nut cracking with natural hammers by wild chimpanzees Behaviour , 1983, 83: 265–286
[8]
Sugiyama, Y Drinking tools of wild chimpanzees at Bossou 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 , 1995, 37: 263–269
[9]
Emery Thompson, M, Jones, J H, Pusey, A E, Brewer-Marsden, S, Goodall, J, Marsden, D, Matsuzawa, T, Nishida, T, Reynolds, V, Sugiyama, Y & Wrangham, R W Aging and fertility patterns in wild chimpanze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 of menopause Current Biology, 2007b, 17: 2150–2156
[10]
Fischer, A, Wiebe, V, Pääbo, S, & Przeworski, M Evidence for a complex demographic history of chimpanzee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04, 21(5): 799-808
[11]
Won, Y J, & Hey, J Divergence population genetics of chimpanzee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05, 22(2): 297-307
[12]
Wrangham, R W (ed T H Clutton-Brock) Feeding behaviour of chimpanzees in Gombe National Park, Tanzania In: Primate Ecology: Studies of Feeding and Ranging Behaviour in Lemurs, Monkeys and Ap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7: pp 503–537
[13]
Goodall, J Nest building behavior in free ranging chimpanzee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dacemy of Sciences, 1962, 102: 455–467
[14]
Maughan, J E & Stanford, C B Terrestrial nesting by chimpanzees in Bwindi Impenetrable National Park, Uganda (abstract)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Suppl), 2001, 32: 104
[15]
Nishida, T, Hasegawa, T, Hayaki, H, Takahata, Y & Uehara, S Meatsharing as a coalition strategy by an alpha male chimpanzee In: Topics in Primatology: Human Origins (eds T Nishida, W C McGrew, P Marler, M Pickford & F B M de Waal) Tokyo: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1992: pp 159–174
[16]
Stanford, C B, Wallis, J, Mpongo, E & Goodall, J Hunting decisions in wild chimpanzees Behaviour , 1994, 131: 1–18
[17]
Wrangham, R W & Peterson, D Demonic Males: Apes and the Origins of Human Violence Boston: Houghton-Mifflin, 1996: 350 pp
[18]
Reynolds, V The Chimpanzees of Budongo Fores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352 pp
[19]
Arcadi, A C & Wrangham, R W Infanticide in chimpanzees: review of cases and a new within-group observation from the Kanyawara study group in Kibale National Park Primates , 1999, 40: 337–351
[20]
McGrew, W C, Baldwin, P J & Tutin, C E G Chimpanzees in a hot, dry and open habitat: Mt Assirik, Senegal, West Africa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1981, 10: 227–244
[21]
Brewer-Marsden, S, Marsden, D & Emery Thompson, M Demographic and female life history parameters of free-ranging chimpanzees at the Chimpanzee Rehabilitation Project, River Gambia National Pa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imatology , 2006, 27: 391–410
[22]
Boesch, C & Boesch-Achermann, H The Chimpanzees of the Taï Forest: Behavioural Ecology and Evolu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16 pp
[23]
Pusey, A E Inbreeding avoidance in chimpanzees Animal Behaviour , 1980, 28: 543–552
[24]
Boesch, C The effect of leopard predation on grouping patterns in forest chimpanzees Behaviour, 1991, 117: 220–242
[25]
Tsukahara, T Lions eat chimpanzees: the first evidence of predation by lions on wild chimpanzees 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 1993, 29: 1–11
展开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2年12月26日
用户协议
侵权投诉
如无特别说明,识典百科全部内容遵循 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协议国际版(CC BY-SA 40)
service@mailshidianbaikecom
©2023 shidianbaikeco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