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陈薇团队研发的我国首个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 ,获批附条件上市。 研究员介绍,该疫苗是国家批准上市的新冠疫苗中唯一可采用单针接种程序的疫苗,单针接种14天后即可获得良好保护效果,且可在2~8度的条件下运输保存
基因工程疫苗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快速规模化生产。从数据来看,年产能今年达到五个亿是没有问题的, 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因为是打一针相当于是5亿人的接种,不是25亿人的接种 ,疫苗的最大作用就是防止重症,所以一个疫苗能够减少重症的发病率,那就是减少死亡率 ?我们在巴基斯坦重症保护率能达到全部保护,在全球所有人里面重症保护率能达到90%以上,这是一个可喜的数据, 重组新冠疫苗在武汉启动 17 临床试验,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候选疫苗,同年4月12日,该疫苗先进入 二期临床试验 该疫苗在巴基斯坦,俄罗斯等五个国家的78家临床研究中心开展了全球多中心三期临床研究 共完成了近5万名受试者的接种 ,到现在为止,接种的人群包括极端环境下的人群,没有发现跟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也没有发现跟其他疫苗 有不一样的特别特殊的不良反应 疫苗的保护期到目前为止六个月是有的,六个月中你可以不用接种,如果六个月以后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也做了六个月以后的加强针,再打一针免疫反应,可以有十倍,20倍的提高。 根据数据,我们推测新冠也会在两针之后达到两年的免疫持久性,在二期临床试验时,我们就放开了年龄上限,因为55岁或60岁以上,年长者恰好是重症发生率比较高的一个群体 当时最年长的志愿者是84岁的熊先生,因为是随机双盲,后来发现他的抗体是阳性 这带给大家很大的信心,6到18岁的临床已经做完了》安全性数据我们是有的,要坚决还在审核 疫苗上市后,我们会对安全性做长期跟踪,也会跟踪疫苗最新出现变异株的有效率。我们在分析变异株的数据,用实验验证他们对现有疫苗的交叉反应作用也早已启动 真 对变异株的疫苗研发,这个疫苗不一定用得上,但宁愿备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备
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儿童接种破伤风疫苗,按照国家免疫规划,两岁以内要定期注射。还有一种情况,创伤后,尤其是深度创伤,需要预防破伤风感染。一般伤口清创缝合后,应在伤后24小时内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可以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也可以用破伤风抗毒素进行脱敏注射。破伤风注射可分为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的部位通常是手臂三角肌附着处或臀大肌外侧。伤后24小时内打破伤风针效果最好。
另外,有些病人会因为静脉注射而得破伤风。此时注射剂量成人不超过40mg。如果是孩子,需要根据孩子的体重计算,不超过08mg/kg。最后,破伤风前要注意皮试。如果皮试阴性,一般没有过敏的风险,可以一次性注射。如果皮试呈阳性,需要脱敏或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在抗毒素的应用中,要注意皮内过敏试验,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如果过敏,需要用脱敏法注射。另一种注射方式是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疗法,也是一种被动免疫。可直接注射入体内,无需皮内过敏试验,免疫效力更强。破伤风抗毒素通常用于深而大的伤口。
因为高度怀疑破伤风感染,破伤风抗毒素可以防止其感染。可通过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给药,但注射前必须做皮试。将一个小橡胶球注射到手腕的掌心,确定是否会出现过敏阳性症状。如果皮试阴性,一般可以打针治疗。注射部位,如果是皮下注射,可以在三角肌处皮下注射。如果是肌内注射,可以在三角肌中部或臀部外侧上部进行肌内注射。
如果皮试呈阳性,脱敏注射是必要的。这种情况下,破伤风针稀释后分四次注射,每半小时一次,完成注射需要两个小时。尽快清洗和清创不洁或污染的伤口,这是任何疫苗都无法替代的。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就地清除伤口内的刺激性异物或污物,尽早用流动水冲洗伤口5-10分钟,冲洗水量不少于1000ml。伤口处理或缝合时剪掉头发。对于未接受破伤风免疫接种,因高危因素耽误转运的伤员,应考虑口服青霉素类抗生素,可能会延缓破伤风的临床发作。
1为什么要给12-17岁人群接种新冠疫苗?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获得相应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同时,儿童青少年感染之后也会传播给周围的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强化人群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2 12-17岁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安全吗?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对3-17岁的儿童青少年开展了相关临床试验。经过审评论证,充分证明在3-17岁人群中使用是安全的。
3 12-17岁人群接种的是哪种新冠病毒疫苗?
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在12-17岁人群中紧急使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基础免疫共2剂,间隔3-8周。接种途径为肌肉注射,最佳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
4如何登记预约?
可下载“健康云”App或通过“健康云Pro”微信小程序、“随申办”移动端、“上海发布”、“上海疾控”进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服务”专区,选择“未成年人登记”,由家长(监护人)按操作步骤进行登记预约。
对于没有手机的家庭,可携带身份证到所在街道的健康驿站自助打印接种条码,并就近就便选择指定接种点自行接种。
5去哪里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学校和居住地不在同一个区,怎么选接种点?
家长(监护人)可为孩子选择学校或居住地所在区附近的接种点进行预约接种,通过“随申办”、“健康云”App等途径登记后,将看到所有可预约的接种点信息。
6有哪些接种禁忌症?
12-17岁人群的接种禁忌症同18岁及以上成人。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通常的接种禁忌包括: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_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说明书所列其他禁忌事项。
7 最近刚刚打过其他疫苗,比如狂犬疫苗、HPV疫苗等,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如果接种过其他疫苗,建议间隔14天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与接种其他疫苗至少间隔14天以上,但如遇犬咬伤或出现外伤等需紧急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该时间间隔。
8.预约接种当天如果身体不舒服还能接种吗?
预约接种当天如果有发烧、咳嗽、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建议暂缓接种,等恢复后再进行预约。
9 接种前需要注意什么?接种时需要携带哪些材料?
接种前注意不要空腹,穿着宽松的衣物方便接种,携带必要的身份证件等材料,在接种门诊期间需全程佩戴口罩。
如在接种前服用退烧药、抗病毒药及抗生素等,请告知接种点医生。
接种时需家长(监护人)陪同接种者,携带接种者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前往预约接种点进行接种。现场出示“接种条码”,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工作人员指引进行接种。
10 接种后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接种后可以正常地生活、学习、娱乐,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于劳累。注意健康清淡饮食,少吃容易诱发过敏的海鲜等食物。接种当天多喝水,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建议在接种后一周内不进行剧烈运动。接种疫苗后仍需做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
11接种疫苗后需要忌口吗?
接种疫苗后,医生通常会提醒大家不要吃辣椒等刺激性食品、鱼虾等海产品,以减少这些食品对身体造成的不适以及可能产生的过敏等。如果平时没有海鲜等过敏史,以及有吃辣椒等的饮食习惯,则可以按照通常的饮食习惯正常食用。接种疫苗之后,正常饮食即可。
12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使用时收集到的信息来看,新冠病毒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主要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也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联系接种点,由后者给予处置指导。
13之前不可以给孩子接种新冠疫苗,现在为什么又可以了?
因为临床实验数据发布了,也就是疫苗在孩子中好不好使、安不安全有实际证据了。北生和科兴都已经发布了在3-17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使用的研究结果,结果显示这两种疫苗均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了这两种疫苗在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的紧急使用。
14给孩子接种的新冠疫苗和给成人接种的有什么差别?
一模一样。目前获批给孩子接种的疫苗,从剂量到接种程序都是一样的。
15为什么孩子不能打1针的疫苗?
打一针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还没有完成在18岁以下人群中使用的临床试验。
16本市非在校人群或外省适龄人群如何接种?
本市非在校的未成年人或外省人群也可通过“健康云”APP、“随申办”微信小程序等途径,进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服务”专区,选择“未成年人登记”,由监护人按操作步骤进行登记预约。
17外籍和港澳台适龄人群如何接种?
外籍和港澳台适龄人群待国家相关政策发布后适时开展。
18接种前能吃东西吗?
可以,接种当天不要空腹。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安排在早上接种,一定要早点起来先把早饭吃了再去,以免接种的时候低血糖撞上晕针。
19怕打针,发生晕针怎么办?
别担心,现场有专业的护士和医生照顾。
20打好疫苗为什么要等30分钟?
根据既往经验,严重不良反应非常罕见,而且往往都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因此,接种完疫苗需要在接种点停留30分钟,便于让现场的专业医务人员及时处置。
21接种后可以洗澡吗?
只要针眼没有出血,就可以洗澡。
22接种后可以游泳、运动、弹琴、做作业、打游戏吗?
可以,但还是要注意多休息,不要剧烈运动,避免过于劳累。
23接种后要不要吃点有营养的补补身体?
没必要特意加餐,健康清淡饮食,接种后少吃容易诱发过敏的海鲜等食物。
24接种部位出现红肿怎么办?
这是接种后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就会自行恢复。
25接种后出现皮疹怎么办?
请及时就诊。
26第二针怎么打?
第二针和第一针需要间隔3-8周。还是在之前的接种点接种。
2712-17岁是周岁嘛?
对的,12周岁-17周岁。
28第一针在外地打的,第二针能在上海打吗?
孩子第一针已在外地接种,第二针可以回上海来打。但是必须带好第一针接种的有效证明,第二针打的必须是跟第一针同一厂家的针剂。
2912岁以下大概什么时候能打?
12岁以下人群接种,将由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
3015-17周岁的本市中职学校学生也是8月12日开始预约吗?
考虑到部分中职学校有外省市生源,本市15-17周岁中职学生的疫苗接种安排在9月1日以后进行,时间另行通知。
严重“违反”健身理论的“双重训练”,竟可以翻倍肌肉合成时间!
FitEmipre健身领域
3天前 · 健身教练
本文适合初级以上健身爱好者
内容标签 双重训练 延长蛋白质合成
原著:Christian Thibaudeau
编译:陆肆壹
“努力训练一块肌肉,然后让它去恢复。5-7天后才能再次训练它。”
“训练一块肌肉之后3天内,切勿直接或间接再次练到它。”
“在高强度训练之后,肌肉需要恢复72小时。”
是不是对这些话语很熟悉?因为你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如果这些信条阻碍了你的肌肉和力量发展呢?
如果你不遵循这些信条,反倒可以更快地进步呢?
想想看下面这些运动员
---奥林匹克举重运动员每天都在训练抓举、挺举,深蹲。
---顶尖的crossfit运动员几乎每天都训练到全身。
---俄罗斯力量举运动员每周训练好几次卧推、硬拉、深蹲。
简而言之,你所遵循的“训练,然后休息72-96小时”的观念过于简单化了。
身体对训练的适应是一个连绵不断的过程,它没有纯粹的分解代谢期或合成代谢期,它们总是同步发生的。
身体时刻都在不断地分解和建立肌肉组织,只不过分解与合成的比率会不一样。而且这个比率会因为你的训练、饮食、休息而发生变化。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一种我已经大量试验过的训练技巧——能帮助你更快增长肌肉、同时也能突破力量平台期。
双重训练
我是一个高频率训练的信徒,喜欢经常训练一些基本动作。所以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案,包括每周训练相同动作12次!
我发现,当我连续两天训练同一肌群时,总是会在第二天感到更好的收缩,并得到更好的泵感。第二次训练结束后,肌肉会在很长的时间里呈现出泵感、充血的外观。
但是如果我第三天又再次训练它,就会感到肌肉变得很平坦。
几年前,我曾指导健美运动员Daryl Gee,帮助他备战奥林匹亚先生。Daryl需要迅速改善他的背部肌群。
我让Daryl在第一天的时候非常努力地训练背部。而第二天,我打破规则,让他再次训练背部,不过这次用的是轻重量的泵感训练。
一段时间过后,Daryl最终获得的成果震惊了我!我开始将这种方法运用至所有的主要肌肉群——第一天做大重量复合动作,然后第二天为同样的肌肉做15-20分钟的泵感训练。
我把这第二次训练称之为“喂养训练(feeder sessions)”。我对自己和许多健美运动员进行了测试。毫无疑问,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为什么在第一次训练后的24-36小时内进行第二次刺激?
1延长的蛋白质合成
该方法延长了第一天训练后的蛋白质合成持续时间。
简单地说,在一次训练结束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都是升高的。在最初的4小时里,蛋白质的分解比合成更明显。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合成逐渐变得更高,在训练后24小时达到最高,24-36小时后恢复正常。
所以,你基本上有20个小时的高蛋白质合成/肌肉合成状态。而在第一次训练后24小时进行第二次训练,你可以再将其延长12小时甚至24小时。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营养条件充足时,它才会有效。如果你的训练和营养都很到位,蛋白质的分解会被限制得很低,从而导致更多的蛋白质合成。
此外,如果第二次训练遵循了“泵感、充血原则”,你就可以让营养物质加速传递到正在恢复的肌肉中。
关键信息:第二次训练是为了加强第一次训练的合成反应。它延长蛋白质合成的时间、增加对肌肉的营养输送。
2强化肌肉反馈
“强化肌肉反馈”是改善大脑肌肉链接的一种好方法。
当你狠狠地训练一块肌肉的时候,你会在第二天更清楚地意识到它。因为你会感到它乏力、酸胀、疼痛等。
当一块肌肉处于这种“增强意识”状态时,你再次训练该肌肉,会在更大程度上感受到这块肌肉。
对于那些很难主动收缩特定肌肉的人来说,刻意营造这种感受是非常有用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卧推的时候,胸大肌的收缩感比不上和肱三头肌或者三角肌,那么在卧推之后第二天做一些胸大肌的孤立动作可以帮助你改善大脑肌肉链接。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改善了大脑肌肉链接时,会变得越来越擅长在卧推时募集胸大肌。
记住,如果你在训练时感觉不到目标肌肉,那么你很可能没有达到最佳刺激效果。因此,花时间去改善那些弱势肌群的大脑肌肉链接,对于你的长远进展是非常重要的。
3增强肌肉的反应
在被大重量刺激后的第二天,肌肉对训练的反应更灵敏。
当然,你的力量潜力可能会降低,因为肌肉还没有完全恢复,僵硬/酸痛会阻碍你的运动能力。
然而,如果你用更轻的重量来训练肌肉,专注于收缩质量和肌肉泵感,而不是关注举起更大重量——这是提升滞后肌肉群的极好方法。(“滞后”指的是你身体上某个视觉效果偏小的肌肉,或者是复合动作中的薄弱环节、它拖了整体力量的后腿。)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周一做了大重量卧推,你发现可以较轻易让重量离开胸部,但是却很难伸直肘关节完成动作后半段。那么意味着第二天,你应该以肱三头肌的肌肥大训练作为训练课开头。
在你周二的训练课开头做10-15分钟的三头肌训练,然后继续你的日常训练(比如深蹲)。
同样地,如果你更专注于增肌,则连续两天训练某个滞后肌肉群。第一天是常规训练。第二天的训练课开头做10-15分钟的孤立泵感训练。
具体如何实际运用?
您可以将以上方法用于三个主要目的:增长整体肌肉量,提升弱势肌群,提升薄弱环节。
1想要更快地增长整体肌肉质量
将训练课划分成3种类型:
训练日1:推类肌肉(胸大肌,肱三头肌,三角肌)
训练日2:拉类肌肉(背部,斜方肌,肱二头肌)
训练日3:腿部(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
训练日程可能像是这样:
周一: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二:推类肌肉(泵感训练)+拉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三:拉类肌肉(泵感训练)+腿部(主要训练)
周四: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五:推类肌肉(泵感训练)+拉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六:拉类肌肉(泵感训练)+腿部(主要训练)
周日: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请注意,你可以在这一周内插入几个休息日。如果你加入了休息日,那么在下次训练的开头就不必做泵感训练了。因为泵感训练必须在主要训练之后的24-36小时内完成,超过这个时间就无效了。
泵感训练应该仅仅是“意思一下”而已,只是为了让更多营养丰富的血液进入到前一天练过的肌肉中,应该在15分钟内完成。目标不是全力以赴搞死你自己(这种心态应该留到主要训练中)。
由于时间被限制了,所以我建议采用循环训练。举个例子,如果你周一的主要训练是推类肌肉,那么周二应该这么做:
1一个针对胸部的孤立动作(器械夹胸、龙门夹胸等)
2一个针对三角肌的孤立动作(前平举或侧平举)
3一个针对肱三头肌的孤立动作(哑铃臂屈伸、绳索臂屈伸)
每个动作8-12次,保持做组时的“恒定张力”。控制动作过程,每一次重复中尽可能收缩你的目标肌肉,在一组结束前绝不要放松肌肉。如果你用恒定张力做8-12次,这意味着每一组应该至少持续30秒,最多50秒。
所以整个流程会像这样:
器械夹胸8-12次
休息15秒
哑铃侧平举8-12次
休息15秒
绳索臂屈伸8-12次
休息30-45秒
将以上过程重复3-5次,在1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结束。
2想要增长某个滞后肌肉群的体积
这个计划更简单,因为你一周只会进行1-2次的“二次训练”。你可以更容易地安排休息日,并且你在编排计划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非常简单,首先在训练周期中选择1-2个顽固的滞后肌肉群。然后,在正式训练过后的24-36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刺激。
由于在二次训练中你仅仅针对一个肌肉群,所以不需要像上面那样采用循环训练。15分钟内你可以选择2个动作,使用每组8-12次的恒定张力,或者渐降组、暂停休息法、局部次数等。
次数:8-12次
组数:每个动作3-4组
动作数量:2-3个
做组风格:恒定张力
可能使用的方法:渐降组,暂停休息,全程+半程动作,闭塞训练。
记住,目标是让血液尽可能多的流入肌肉,重量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你在前一天已经完成了大重量训练。
3想要强化一个薄弱环节
这里的重点不是提高某块肌肉的视觉效果,而是强化某个在复合动作中拖了后腿的肌肉群。例如,肱三头肌可能是你卧推的薄弱环节,或者臀部可能是你硬拉的一个限制因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你在计划中给自己安排了一些“主要动作”——你的目标是为了提高这些动作的力量数据。
在训练这个主要动作时,问问你自己哪块肌肉在联合发力的环节中是最弱的。然后在第二天训练的开头,为那块肌肉做一些孤立动作。
由于我们的目标是增长力量而非增肌,我们使用稍微不同的参数来修正弱点:
次数:6-8次
组数:每个动作6-8组
动作数量:1个(仅选择一个目标肌肉最有感觉的动作)
做组风格:控制离心过程(还原),加速完成向心过程(举起)
可能使用的方法:可考虑使用暂停休息法,但大部分情况下应该正常做组。
相关搜索
李小龙肌肉
彭于晏肌肉
朱亚文肌肉
郑浩南肌肉
施瓦辛格肌肉
黄晓明肌肉严重“违反”健身理论的“双重训练”,竟可以翻倍肌肉合成时间!
FitEmipre健身领域
3天前 · 健身教练
本文适合初级以上健身爱好者
内容标签 双重训练 延长蛋白质合成
原著:Christian Thibaudeau
编译:陆肆壹
“努力训练一块肌肉,然后让它去恢复。5-7天后才能再次训练它。”
“训练一块肌肉之后3天内,切勿直接或间接再次练到它。”
“在高强度训练之后,肌肉需要恢复72小时。”
是不是对这些话语很熟悉?因为你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如果这些信条阻碍了你的肌肉和力量发展呢?
如果你不遵循这些信条,反倒可以更快地进步呢?
想想看下面这些运动员
---奥林匹克举重运动员每天都在训练抓举、挺举,深蹲。
---顶尖的crossfit运动员几乎每天都训练到全身。
---俄罗斯力量举运动员每周训练好几次卧推、硬拉、深蹲。
简而言之,你所遵循的“训练,然后休息72-96小时”的观念过于简单化了。
身体对训练的适应是一个连绵不断的过程,它没有纯粹的分解代谢期或合成代谢期,它们总是同步发生的。
身体时刻都在不断地分解和建立肌肉组织,只不过分解与合成的比率会不一样。而且这个比率会因为你的训练、饮食、休息而发生变化。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一种我已经大量试验过的训练技巧——能帮助你更快增长肌肉、同时也能突破力量平台期。
双重训练
我是一个高频率训练的信徒,喜欢经常训练一些基本动作。所以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案,包括每周训练相同动作12次!
我发现,当我连续两天训练同一肌群时,总是会在第二天感到更好的收缩,并得到更好的泵感。第二次训练结束后,肌肉会在很长的时间里呈现出泵感、充血的外观。
但是如果我第三天又再次训练它,就会感到肌肉变得很平坦。
几年前,我曾指导健美运动员Daryl Gee,帮助他备战奥林匹亚先生。Daryl需要迅速改善他的背部肌群。
我让Daryl在第一天的时候非常努力地训练背部。而第二天,我打破规则,让他再次训练背部,不过这次用的是轻重量的泵感训练。
一段时间过后,Daryl最终获得的成果震惊了我!我开始将这种方法运用至所有的主要肌肉群——第一天做大重量复合动作,然后第二天为同样的肌肉做15-20分钟的泵感训练。
我把这第二次训练称之为“喂养训练(feeder sessions)”。我对自己和许多健美运动员进行了测试。毫无疑问,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为什么在第一次训练后的24-36小时内进行第二次刺激?
1延长的蛋白质合成
该方法延长了第一天训练后的蛋白质合成持续时间。
简单地说,在一次训练结束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都是升高的。在最初的4小时里,蛋白质的分解比合成更明显。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合成逐渐变得更高,在训练后24小时达到最高,24-36小时后恢复正常。
所以,你基本上有20个小时的高蛋白质合成/肌肉合成状态。而在第一次训练后24小时进行第二次训练,你可以再将其延长12小时甚至24小时。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营养条件充足时,它才会有效。如果你的训练和营养都很到位,蛋白质的分解会被限制得很低,从而导致更多的蛋白质合成。
此外,如果第二次训练遵循了“泵感、充血原则”,你就可以让营养物质加速传递到正在恢复的肌肉中。
关键信息:第二次训练是为了加强第一次训练的合成反应。它延长蛋白质合成的时间、增加对肌肉的营养输送。
2强化肌肉反馈
“强化肌肉反馈”是改善大脑肌肉链接的一种好方法。
当你狠狠地训练一块肌肉的时候,你会在第二天更清楚地意识到它。因为你会感到它乏力、酸胀、疼痛等。
当一块肌肉处于这种“增强意识”状态时,你再次训练该肌肉,会在更大程度上感受到这块肌肉。
对于那些很难主动收缩特定肌肉的人来说,刻意营造这种感受是非常有用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卧推的时候,胸大肌的收缩感比不上和肱三头肌或者三角肌,那么在卧推之后第二天做一些胸大肌的孤立动作可以帮助你改善大脑肌肉链接。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改善了大脑肌肉链接时,会变得越来越擅长在卧推时募集胸大肌。
记住,如果你在训练时感觉不到目标肌肉,那么你很可能没有达到最佳刺激效果。因此,花时间去改善那些弱势肌群的大脑肌肉链接,对于你的长远进展是非常重要的。
3增强肌肉的反应
在被大重量刺激后的第二天,肌肉对训练的反应更灵敏。
当然,你的力量潜力可能会降低,因为肌肉还没有完全恢复,僵硬/酸痛会阻碍你的运动能力。
然而,如果你用更轻的重量来训练肌肉,专注于收缩质量和肌肉泵感,而不是关注举起更大重量——这是提升滞后肌肉群的极好方法。(“滞后”指的是你身体上某个视觉效果偏小的肌肉,或者是复合动作中的薄弱环节、它拖了整体力量的后腿。)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周一做了大重量卧推,你发现可以较轻易让重量离开胸部,但是却很难伸直肘关节完成动作后半段。那么意味着第二天,你应该以肱三头肌的肌肥大训练作为训练课开头。
在你周二的训练课开头做10-15分钟的三头肌训练,然后继续你的日常训练(比如深蹲)。
同样地,如果你更专注于增肌,则连续两天训练某个滞后肌肉群。第一天是常规训练。第二天的训练课开头做10-15分钟的孤立泵感训练。
具体如何实际运用?
您可以将以上方法用于三个主要目的:增长整体肌肉量,提升弱势肌群,提升薄弱环节。
1想要更快地增长整体肌肉质量
将训练课划分成3种类型:
训练日1:推类肌肉(胸大肌,肱三头肌,三角肌)
训练日2:拉类肌肉(背部,斜方肌,肱二头肌)
训练日3:腿部(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
训练日程可能像是这样:
周一: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二:推类肌肉(泵感训练)+拉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三:拉类肌肉(泵感训练)+腿部(主要训练)
周四: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五:推类肌肉(泵感训练)+拉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六:拉类肌肉(泵感训练)+腿部(主要训练)
周日: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请注意,你可以在这一周内插入几个休息日。如果你加入了休息日,那么在下次训练的开头就不必做泵感训练了。因为泵感训练必须在主要训练之后的24-36小时内完成,超过这个时间就无效了。
泵感训练应该仅仅是“意思一下”而已,只是为了让更多营养丰富的血液进入到前一天练过的肌肉中,应该在15分钟内完成。目标不是全力以赴搞死你自己(这种心态应该留到主要训练中)。
由于时间被限制了,所以我建议采用循环训练。举个例子,如果你周一的主要训练是推类肌肉,那么周二应该这么做:
1一个针对胸部的孤立动作(器械夹胸、龙门夹胸等)
2一个针对三角肌的孤立动作(前平举或侧平举)
3一个针对肱三头肌的孤立动作(哑铃臂屈伸、绳索臂屈伸)
每个动作8-12次,保持做组时的“恒定张力”。控制动作过程,每一次重复中尽可能收缩你的目标肌肉,在一组结束前绝不要放松肌肉。如果你用恒定张力做8-12次,这意味着每一组应该至少持续30秒,最多50秒。
所以整个流程会像这样:
器械夹胸8-12次
休息15秒
哑铃侧平举8-12次
休息15秒
绳索臂屈伸8-12次
休息30-45秒
将以上过程重复3-5次,在1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结束。
2想要增长某个滞后肌肉群的体积
这个计划更简单,因为你一周只会进行1-2次的“二次训练”。你可以更容易地安排休息日,并且你在编排计划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非常简单,首先在训练周期中选择1-2个顽固的滞后肌肉群。然后,在正式训练过后的24-36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刺激。
由于在二次训练中你仅仅针对一个肌肉群,所以不需要像上面那样采用循环训练。15分钟内你可以选择2个动作,使用每组8-12次的恒定张力,或者渐降组、暂停休息法、局部次数等。
次数:8-12次
组数:每个动作3-4组
动作数量:2-3个
做组风格:恒定张力
可能使用的方法:渐降组,暂停休息,全程+半程动作,闭塞训练。
记住,目标是让血液尽可能多的流入肌肉,重量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你在前一天已经完成了大重量训练。
3想要强化一个薄弱环节
这里的重点不是提高某块肌肉的视觉效果,而是强化某个在复合动作中拖了后腿的肌肉群。例如,肱三头肌可能是你卧推的薄弱环节,或者臀部可能是你硬拉的一个限制因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你在计划中给自己安排了一些“主要动作”——你的目标是为了提高这些动作的力量数据。
在训练这个主要动作时,问问你自己哪块肌肉在联合发力的环节中是最弱的。然后在第二天训练的开头,为那块肌肉做一些孤立动作。
由于我们的目标是增长力量而非增肌,我们使用稍微不同的参数来修正弱点:
次数:6-8次
组数:每个动作6-8组
动作数量:1个(仅选择一个目标肌肉最有感觉的动作)
做组风格:控制离心过程(还原),加速完成向心过程(举起)
可能使用的方法:可考虑使用暂停休息法,但大部分情况下应该正常做组。
相关搜索
李小龙肌肉
彭于晏肌肉
朱亚文肌肉
郑浩南肌肉
施瓦辛格肌肉
黄晓明肌肉
1接种时,要主动告知医务人员你的健康情况,医生会帮助判断是否可以接种;
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字,按照要求进行接种,并确认第二针接种时间。
2切记要全程戴好口罩,按接种点标识有序排队,保持好社交距离。
最后一节骶椎的位置,臀部髋骨突出部分。
注射,指的是借助注射器一类的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人体,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其与吃药不一样。药剂经注射后可迅速到达血液并产生作用。药剂经注射后可迅速到达血液并产生作用。但万一误用则药物不易清除,注射时有疼痛感,注射部位有时发生局部不良反应。皮内注射用量小,多为01ml,常用于各种过敏试验(包括破伤风类毒素、抗生素等药物、血清等的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如卡介苗等)以及局部麻醉。
因真皮组织较密,神经末梢多,麻醉药吸收慢,故局麻起始的先作皮内注射局部呈现桔皮样血疹后,再皮下注射,以减少疼痛。一般皮内试验选择前臂掌侧,但卡介苗接种于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皮下注射为将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由于皮下组织疏松、神经、血管、淋巴液丰富,药物易吸收,但注射时有疼痛感。故常用于疫苗和菌苗预防接种、局部麻醉以及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通常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肩胛下缘或腹部(狂犬病疫苗)、大腿外侧等。
一般针头刺入15~2cm,回抽无回血即可将药液推入。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去甲肾肾腺素等,不宜皮下注射。对少数心功能不全或重度脱水的病人,也可采用皮下输液,以长针头刺入大腿内侧皮下,连接输液器将液体缓缓滴入,吸收也比较满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