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第1张

节肢动物是一个比较高级的无脊椎动物类别,现在生存的有虾、蜘蛛、蜻蜒等。既可在水中生活,又可生活在干燥的陆地和空中,身体多呈左右对称,整个身躯分为头、胸、腹三部,各部又包括若干体节。

351 三叶虫

图354 三叶虫复原图

是节肢动物门中已绝灭的一个纲,全为海生,营底栖爬游生活,因虫体横向分中轴、左右两叶,纵向分头、胸、尾三部分,故名“三叶虫”。寒武纪早期出现,二叠纪末灭绝。三叶虫化石大量赋存于寒武纪地层中,长清区张夏、崮山,莱芜九龙山,新泰盘车沟,莒县鸡山,淄川峨庄以及泰安大汶口等地是典型的三叶虫化石产地。

图355 三叶虫背甲构造

●莱得利基虫目 莱得利基虫科 莱得利基虫属

中华莱得利基虫(Redlichia chinensis):头鞍锥形,狭而长。前端圆润,几乎伸至外边缘。头鞍沟3对,固定颊狭。眼叶长大,弯弓状,末端与头鞍相连。面线前支几乎横向伸出,与头鞍中线成90°的交角。产于长清张夏馒头组。

图356 中华莱得利基虫化石(×08)

图357 莱得利基虫复原图

●莱得利基虫目 椭圆头虫科 大古油栉虫属

凤阳大古油栉虫(Megapalaeolenus fengyangensis):头鞍向前明显扩大,前端宽圆。具4对头鞍沟。颈环中部宽,后缘上具一小颈疣。眼叶大,固定颊平缓凸起。产于沂南孙祖早寒武世朱砂洞组。

图358 凤阳大古油栉虫(头,×085)

●耸棒头虫目 长眉虫科 双耳虫属

女神双耳虫(Amphoton deois):头鞍长方形,中部略微收缩,前端较后端宽。头鞍沟微弱,颈沟浅而宽,颈环中部宽,有一中瘤,眼叶长大,围绕头鞍两侧。产于淄川张夏组。

图359 女神双耳虫(头,×3)

●褶颊虫目 褶颊虫科 山东盾壳虫属

刺山东盾壳虫(Shantungaspis aclis):头盖近似方形,横向较宽。头鞍微向前收缩,前端截切,具3对清楚的头鞍沟,内缘亦隆起,常见有网状的放射线纹,眼脊凸起,由头鞍前侧水平伸出。产于长清张夏中寒武统毛庄阶。

图360 刺山东盾壳虫(头,×6)

●褶颊虫目 褶颊虫科 小姚家峪虫属

小眼小姚家峪虫(Yaojiayuella ocel-lata):头盖亚梯形,头鞍切锥形,顶端平。眼叶小,眼脊平伸。内边缘轻微隆起呈穹堆形,前边缘沟浅而清楚。产于张夏徐庄阶。

图361 小眼小姚家峪虫(头,×4)

●褶颊虫目 钝锥形虫科 毕雷氏虫属

兰氏毕雷氏虫(Bailiella lantenoisi):头部呈半圆形。头鞍呈锥形,其3对模糊的头鞍沟。固定颊宽,无眼或不清楚。产于长清张夏中寒武统徐庄阶。

图362 兰氏毕雷氏虫(头,×25)

●褶颊虫目 裂头虫科 徐庄虫属

徐庄徐庄虫(Hsuchuangia hsuchuan-gensis):尾部具一对极大的边缘侧刺,由尾部两旁肋叶的中部伸出。产于长清张夏中寒武统徐庄阶。

图363 徐庄徐庄虫(尾,×4)

●褶颊虫目 裂头虫科 小裂头虫属

达米小裂头虫(Crepicephalina da-mia):头鞍平缓凸起,向前略有收缩,顶端宽圆。尾刺较大,向后向外分散伸延。产于长清崮山中寒武统张夏阶。

图364 达米小裂头虫(尾,×4)

●褶颊虫目 野营虫科 毛孔野营虫属

小型毛孔野营虫(Poriagraulos na-num):头鞍呈长卵形。眼脊及眼叶不明显。颈沟不够清楚,颈环后尖出。内边缘及外边缘分离不清楚。产于长清张夏中寒武统徐庄阶。

图365 小型毛孔野营虫(头,×8)

●褶颊虫目 井上虫科 井上形虫属

长刺井上形虫(Inouyops longis-pinus):头鞍凸起。有4对较清楚的头鞍沟。颈环凸起,向后延伸成强大的颈刺。内边缘强烈凸起;外边缘窄而平缓凸起。产于莒县中寒武统徐庄阶。

图366 长刺井上形虫(头,×5)

●褶颊虫目 井上虫科 小芮城虫属

三角形小芮城虫(Ruichengella trian-gularis):头盖凸起,三角形。头鞍强烈凸起,截锥形,颈环向后延伸强大的颈刺。固定颊呈窄长的三角形。内边缘缺失,外边缘凸起。产于长清张夏中寒武统徐庄阶。

图367 三角形小芮城虫(头,×10)

●褶颊虫目 济南虫科 济南虫属

发状济南虫(Tsinania canens):头盖近四边形,头鞍微凸。背沟、颈沟及头鞍沟极模糊。眼叶小,半圆形。尾部呈圆滑的亚三角形。轴部颇窄,轴沟和肋沟极微弱,壳面光滑。产于长清崮山上寒武统凤山阶。

图368 发状济南虫(尾,×3)

●褶颊虫目 附栉虫科 辽阳虫属

巴氏辽阳虫(Liaoyangaspis bass-leri):头盖平缓凸起。头鞍呈锥形,比较光滑。产于薛城谷山中寒武世张夏组。

图369 巴氏辽阳虫(头,×3)

●褶颊虫目 德氏虫科 德氏虫属

帕氏德氏虫(Damesella paronai):头鞍切锥形,有3对头鞍沟,头鞍前部没有内边缘,外边缘厚而凸起。壳面布满瘤点。产于长清崮山中寒武世张夏组。

图370 帕氏德氏虫(头,×12)

●褶颊虫目 德氏虫科 蝴蝶虫属

中华蝴蝶虫(Blackwelderia sinen-sis):头盖宽。头鞍截锥形,具3对鞍沟,头鞍前内边缘凹陷,外边缘竖起、横直。尾部除侧刺外为半圆形。尾部中轴短,锥形。一对侧刺强壮而向后伸出,后边缘之间具锯齿形的刺。产于新泰汶南上寒武统崮山阶。

图371 中华蝴蝶虫(尾,×1)

●褶颊虫目 德氏虫科 蝙蝠虫属

璞氏蝙蝠虫(Drepanura premesnili):头鞍凸起,后部宽大。尾呈半圆开,具一对向后伸长的侧刺,其向尾刺为锯齿状,尾部形似燕子,俗称“燕子石”。产于新泰汶南上寒武统崮山阶。

图372 璞氏蝙蝠虫(尾,×1)

●褶颊虫目 德氏虫科 山东虫属

刺状山东虫(Shantungia spinifera):头鞍小,切锥形。背沟在两侧深,前边缘向前伸出一长而强壮的头刺。产于新泰汶南上寒武统崮山阶。

图373 刺状山东虫(头,×4)

●褶颊虫目 双刺头虫科 双刺头虫属

刺状双刺头虫(Diceratocephalus ar-matus):头鞍切锥形,背沟深,眼叶极小,内外边缘不分。边缘的前侧端延长成一对先向外然后向内的强壮的前刺。产于莱芜九龙山上寒武统崮山阶。

图374 刺状双刺头虫(头,×65)

●褶颊虫目 光盖虫科 庄氏虫属

刺庄氏虫(Chuangia batia):头鞍截锥形,鞍沟微弱,无内边缘,前边缘向横直。颈沟浅而狭,颈环中部稍宽。固定颊较宽,眼叶小,位于头部中线之后。产于长清崮山及苍山下村上寒武统长山阶。

图375 刺庄氏虫(头,×15)

图376 亚球形褶盾虫(头,×15)

●褶颊虫目 褶盾虫科 褶盾虫属

亚球形褶盾虫(Ptychaspis subglobosa):

头鞍大,两侧近于平行。两对头鞍沟完整相连前叶,呈宽大的亚球形。眼叶小,长伸,位于第一对头鞍沟附近,与固定颊之间有一弯曲的沟相隔。前边缘窄而强烈向下倾斜。产于淄川杨庄上寒武统凤山阶。

352 介形类

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介形虫亚纲生物,有海生和陆地淡水两种生态,营底栖爬移、海底钻孔和浮游生活,个体微小,具两瓣壳,壳长一般04~2mm,从寒武纪出现一直到现代。山东省中新生代地层中赋存有丰富的介形类化石,典型产地有莱阳、平邑、东营、临朐等。

图377 介形虫壳的各部名称

图378 介形虫化石

●速足目 金星介科 蒙古金星介属

蒙古金星介(Mongocypris):壳体较大,长146mm,高091mm,宽069mm,侧视长椭圆形。背缘外弯,腹缘近直。前、后端均圆。壳体最大高度在壳前三分之一处。左壳大,沿腹缘和两端叠覆右壳,腹缘叠覆最明显。背视长卵形,最大壳宽位于壳后三分之一处。壳面光滑。产于诸城晚白垩世王氏群。

图379 蒙古金星介

●速足目 金星介科 真星介属

托斯提真星介(Eucypris tostien-sis):壳体中等大小,长113mm,高061mm,宽052mm,侧视近长椭圆形。背缘均匀外拱,腹缘中间微内凹。前缘宽圆,后缘钝圆。壳体中间偏前最高。壳高稍大于壳长之半。左壳大,沿自由边缘叠覆右壳,前背缘和腹缘最明显。背视长卵形,中后部最宽。壳面光滑。产于诸城晚白垩世王氏群。

图380 托斯提真星介(A右视,B背视)

●速足目 球星介科 球星介属

近球形球星介(Cyclocypris subgl-obasa):壳体小,长047mm,高033mm,宽036mm,侧视近圆形。背缘弧形外弯,腹缘微凸。前、后缘近等圆。最大壳高位于中部,等于或小于壳宽。左壳大,沿周缘叠覆右壳。两壳凸度大,背视卵圆形,中部最宽,后端圆,前端较窄。壳面光滑。产于蒙阴早白垩世大盛群田家楼组。

图381 近球形球星介(A右视,B背视)

●速足目 玻璃介科 玻璃介属

莱阳玻璃介(Candona laiyangen-sis):壳体中等大小,长072mm,高041mm,宽033mm,侧视近肾形。背缘外拱,前部向下斜,中后部平缓弯曲;腹缘中前部内凹。前端低于后端,前缘为下倾的窄圆形,后缘宽圆,上部稍斜切。最大高度位于壳后1/3处。左壳稍大。背视长椭圆形,后端钝圆,中部两侧近平行。壳面光滑。产于莱阳晚白垩世王氏群。

图382 莱阳玻璃介(A右视,B背视)

●速足目 土星介科 土星介属

隆起土星介(Ilyocypris gibba):壳体中等大小,长086mm,高046mm,侧视近肾形。背缘近直,中部微内凹,前背角明显;腹缘中部内凹。左壳大于右壳。背中前部有两条横槽,后槽下方有一不明显的小窝;两槽之间及其前、后各具一瘤,壳面具蜂窝。产于临朐山旺中新世山旺组。

图383 隆起土星介(右视)

●速足目 枣星介科 枣星介属

西氏枣星介(Ziziphocypris sima-kovi):壳体中等大小,长073mm,高050mm,宽036mm,侧视卵圆形。背、腹缘微外凸。前、后端近于等高,圆形。壳体的中部最长、最高,中后部最宽。左壳大,沿腹缘叠覆右壳。壳面饰纵向排列的细线纹脊。产于莱阳早白垩世莱阳群。

图384 西氏枣星介(A右视,B背视)

图385 大华北介(右视)

●速足目 华北介科 华北介属

大华北介(Huabeinia magna):壳体大,正模长210mm,宽060mm,高110mm,侧视近宽肾形。背缘直,腹缘近直。前缘宽圆,后缘圆。左壳大,沿活动边缘叠覆右壳,背视纺锤形,背槽明显。壳面具微弱的浅细蜂窝状网纹。产于沾化沙河街组三段。

●速足目 金星介科 河星介属

山旺河星介(Potamocypris shanwan-gensis):壳体小,长052mm,高028mm,宽024mm,侧视近肾形。背缘呈弧形弯曲,最大高度在近中部;腹缘近直,中部稍内凹。两端向下延伸,后端窄圆至尖圆。右壳大,沿背、腹缘叠覆左壳。背视近锥形,前端尖,后端次之,最大宽度在后部。壳面布满浅细的网坑。产于临朐山旺中新世山旺组。

图386 山旺河星介(A右视,B背视)

●速足目 达尔文介科 达尔文介属

莱阳达尔文介(Darwinula laiyan-gensis):壳体较小,长064mm,高025mm,宽022mm,侧视近楔形。背缘缓外弯,稍前倾;腹缘中前部内凹。两端圆形,后缘稍宽于前缘。右壳大,在腹缘处叠覆左壳明显。描述壳体中后部最高、最宽。背视似棒状,两侧近平行,向前、后端收缩。壳面光滑。产于莱阳早白垩世莱阳群。

图387 莱阳达尔文介(A左视,B背视)

●速足目 女星介科 女星介属

女星介(Cypridea):壳体中等大小,长087mm,高060mm,宽037mm,侧视近椭圆形。背缘直,腹缘外凸。前缘宽圆形;上部斜切;后缘圆。壳喙短而清楚;左壳大。产于蒙阴早白垩世大盛群田家楼组。

图388 女星介(右视)

●速足目 背足介科 丽星介属

诸城丽星介(Cypria zhuchegen-sis):壳体中等大小,长099m,高066mm,宽041mm,侧视圆三角形。背缘外拱,腹缘中部微内凹。两端均圆弧形,前缘稍宽于后缘,除在腹缘中部外,右壳超越左壳。背视凸镜形。最大高度及宽度均位于壳体中部。壳面光滑或饰细网纹。产于诸城晚白垩世王氏群。

图389 诸城丽星介(A背视,B外视)

图390 小豆荚达尔文介(A右视,B背视)

●速足目 达尔文介科 达尔文介属

小豆荚达尔文介(Darwinula legu-minella):壳体较小,长072mm,高033mm,宽030mm,侧视长卵形。前缘窄圆,后缘宽圆。左壳大,沿自由边缘叠覆右壳,背视近楔形,前尖后圆,壳面光滑。产于莱阳早白垩世莱阳群曲格庄组。

353 叶肢介类

叶肢介,即为介甲目动物,属节肢动物门鳃足纲的一个目,具有左右两瓣大小、形状近似的几丁质壳,多呈斜卵形、半圆形、椭圆形等,壳的大小一般只几mm,最大可达4cm,壳面一般具细而规则的生长线。叶肢介地史分布很广,从泥盆纪到现代均有,山东省中生代、古近纪和新近纪地层中赋存有丰富的叶肢介化石。

图391 叶肢介壳外形

●介甲目 真叶肢介科 真叶肢介属

山东真叶肢介(Euestheria shandongensis):壳瓣中等大小,椭圆形,长5mm,高35mm。背缘长,略向上拱,壳顶小,位于其近前端,但不凸出其上。前、后缘均圆,腹缘呈宽弧形向下拱曲,前、后高近于相等。生长线细,生长带宽而平,靠近腹缘的几条变窄,总数在20条左右。生长带上具有小网状装饰,印在外模上是一些密集的小点粒。产于蒙阴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淄博群。

图392 山东真叶肢介(左瓣外模)

●介甲目 东方叶肢介科 东方叶肢介属

长形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 elongata):壳瓣大,长椭圆形,长16mm,高85mm。背缘直长,壳顶位于其近前端。前、后缘圆,腹缘宽缓向下拱曲。生长带20条以上。壳具有不规则的中网状装饰。产于蒙阴早白垩世大盛群田家楼组。

图393 长形东方叶肢介(左瓣外模,)

●介甲目 东方叶肢介科 延吉叶肢介属

诸城延吉叶肢介(Yanjiestheria zhuchengensis):壳瓣中等大小,呈楔形,长105mm,高45mm。背缘长而微拱,胎壳位于其近中部。前缘微拱,后缘较圆,腹缘较平,前高小于后高。生长线多而细密。产于诸城早白垩世莱阳群。

图394 诸城延吉叶肢介(左瓣外模)

354 昆虫

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这类生物比任何动物都具多样性,有水中漂浮的、陆地爬行的,还有空中飞翔的。其身躯分为头、胸、尾三部分。最早发现于泥盆纪,一直延续到今。昆虫的软体很难保存为化石,只有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形成化石。山东省莱阳市莱阳群水南组泥页岩中和临朐县山旺村山旺组硅藻土页岩中,富含保存完整、形态精美的昆虫化石。

图395 大眼小刺甲(×10)

●鞘翅目 刺甲科 小刺甲属

大眼小刺甲(Coptoclavisca grandioculus):头大,三角形;复眼很大,近长卵形;上颚小,尖锐;头中央具“Y”形缝;前胸背板横阔,宽为长的21倍,前侧角很尖锐;足纤长,各节细柱形;附节5节;鞘翅基部与前胸背板后缘等宽,鞘面上无纹饰和纵沟;腹部见5节,腹末圆润。虫体长53mm,宽24mm。产于莱阳早白垩世莱阳群。

●鞘翅目 隐翅虫科 中生隐翅虫属

莱阳中生隐翅虫(Mesostaphylinus laiyangensis):头长为宽的15倍;复眼似小,位于头中部两侧;触角11节,为头长的15倍;上颚内缘无齿;无颈;前胸背板略短于头;鞘翅长为前胸背板长的15倍;足短、粗;附节5节;腹部长柱状,第7节色淡,只长毛;腹末具两个尾须,大,呈三角形,长与第7节近相等,亦具长毛。虫体长176mm,宽32mm。产于莱阳早白垩世莱阳群。

图396 莱阳中生隐翅虫(×28)

图397 暗石隐翅虫

●鞘翅目 隐翅虫科

暗石隐翅虫(Laostaphylinus nigritellus):头长宽近相等;上颚细,端部尖锐;复眼似位于头前部两侧;前胸背板宽于头,长宽近相等,前缘略波状弯曲,鞘翅长为前胸背板长的125倍;足短且粗;腹部柱状,末端3节的两侧具长毛,腹末浑圆,未见尾须。虫体长494mm,宽098mm。产于莱阳早白垩世莱阳群。

●双翅目 毛蚊科 脉毛蚊属

山东脉毛蚊(Aortomima shandon-gensis):头大,卵圆形;复眼大,长卵形;触角长,丝状,15节;胸卵圆形;翅长为宽的23倍;足细长,披毛丛;腹部粗壮,腹末较尖锐,虫体长337mm;翅长25mm。产于莱阳早白垩世莱阳群水南组。

图398 山东脉毛蚊

●双翅目 摇蚊科 隐翅幽蚊属

群集隐翅幽蚊(Chironomaptera gregaria):成虫触角、胸部和腹末2~3节暗褐色至黑褐色,其余为淡黄褐色;头宽为头长的两倍;触角14节,基节卵形,12~14节长柱形;复眼大;足短且粗,披短毛;翅无色透明,翅脉通常不可分辨;腹部9节,腹末两侧具圆形生殖附器。雄性触角具羽状毛;雌性触角无羽状毛,第8腹节具3个圆形受精囊。虫体长5~82mm,宽14mm左右。蛹头胸部卵形;腹部7节,具长毛。虫体长6~8mm,宽18~21mm。产于莱阳早白垩世莱阳群。

图399 群集隐翅幽蚊

●双翅目 大蚊科 沼大蚊属

莱阳古沼大蚊(Palaeolimnobia laiyangensis):头小;复眼大;触角长,16节,为头长的19倍;喙柔软;额明显突出;颈细长;中胸背板高凸,球形;足基节短且粗;翅具毛,余脉细弱,平衡棒小,近卵圆形;腹部瘦长,9节。虫体长1086mm,翅长844mm。产于莱阳早白垩世莱阳群。

图3100 莱阳古沼大蚊

●同翅目 卵蚜科 卵蚜属

胖近卵蚜(Paroviparosiphum o-pimum):头大,横宽,近三角形;胸部粗壮,稍微呈半圆形,两侧各具一个缘刺;前翅长约宽的3倍,翅痣中等大小,腹部甚短,腹管圆形,产卵器呈两个三角形。虫体长192mm,宽339mm。产于莱阳早白垩世莱阳群。

图3101 胖近卵蚜

图3102 山旺异蠼螋

●革翅目 球螋科 蠼螋属

山旺异蠼螋(Allodahlia shanw-angensis):头近五边形;触角10或12节,复眼中等大小,近圆形,足红褐色;虫体长13~162mm;尾狭长47~78mm。产于临朐山旺中新世山旺组。

●双翅目 蝇科

莱阳古钻蝇(Palaeonpetia laiyang-ensis):胸部长卵形;小盾片半圆形,中部具两根小盾鬃;具一根肩鬃和两根背侧片鬃;足粗且短,股节和胫节具短毛,翅前缘部略弯曲;腹附部6节,宽卵形,基部狄窄,腹末半圆形。虫体长27mm;翅长263mm。产于莱阳早白垩世莱阳群。

图3103 莱阳古钻蝇

●鞘翅目 象虫科

无齿瘿象(Balanobius edentis):虫体黑色,卵形;头中等大小;复眼大,圆形;喙长为前胸背板长的19倍;触角红褐色,柄节略短于索节;第一索节长且宽于第二索节,棒卵形;前胸背板短,似有刻点;小盾片小,三角形;后足股节宽且短于胫节;鞘翅长为头与胸长度之和的23倍;虫体长247~260mm;喙长108mm。产于临朐山旺中新世山旺组。

图3104 无齿瘿象

●异翅目 中蝽科 中蝽属

莱阳中蝽(Mesolygaeus laiyangen-sis):中型水生食肉饨蝽类;成虫虫体浅褐色至黑褐色;头中等大小;复眼圆形;触角4节,第2节最长;后足显长,第1跗节甚短;翅脉粗壮;虫体长35~59mm。产于莱阳早白垩世莱阳群水南组。

图3105 莱阳中蝽

●膜翅目 蜜蜂科 蜜蜂属

中新蜜蜂(Apis miocenica):头黑色,近方形;中胸背板近三角形;小盾片窄条带状;后小盾片多少呈三角形;胸腹节较大;足黄褐色至红褐色;前、后翅几乎无色透明;腹部毛丛直立,5、6两腹节红褐色,基部4节黄褐色,环带褐色,很窄。虫体长144mm;前翅长83mm。产于临朐山旺中新世山旺组。

图3106 中新蜜蜂

●膜翅目 蚁科

临胸蚁(Formica linquensis):头圆形;上颚长方形,顶齿长且尖锐,复眼大,近圆形;胸部长卵形;足细长;翅淡黄褐色,翅脉颜色浅;虫体长8mm;前翅长61mm。产于临朐山旺中新世山旺组。

图3107 临朐蚁

药 名:瓜蒌

拼 音:GUALOU

英文名:药材 药材栝楼Snakegourd Fruit 瓜蒌仁 Smakegourd Seed

来 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 效:润肺,化痰,散结,滑肠。

主 治: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①《别录》:" 主胸痹。"②《本草图经》:"主消渴。"③成无己:"通胸中郁热。"④《伤寒类要》:" 治脾瘅溺赤出少,惕惕若恐。"⑤《品汇精要》:"消结痰,散痈毒。"⑥《纲目》:"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消痈肿疮毒。"⑦《江苏植药志》:"治水肿"⑧《山西中药志》:"瓜瓢洗手,治冻裂。"

性味归经:甘苦,寒。①成无己: "味苦,寒。"②《日用本草》: "味苦,平凉,无毒。"③ 《本草衍义补遗》: "甘,润。

入肺、胃、大肠经。①《本草汇言》: "入手少阴、太阴经。"②《本草新编》: " 入肺、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捣汁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大便不实,有寒痰、湿痰者不宜。①《本草便读》:"冷滑大肠,脾虚无火、大便不实者不可用。"②《本经逢原》:"脾胃虚及呕吐自利者不可用。"

药物配伍:《本草经集注》:"枸杞为之使。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别 名:果裸(《诗经》)、王菩(《吕氏春秋》)、地楼(《本经》)、泽巨、泽冶(《吴普本草》)、王白(《广雅》)、天瓜(《尔雅》郭璞注)、萯(《穆天子传》郭璞注)、瓜蒌(《针灸甲乙经》)、泽姑、黄瓜(《别录》)、天圆子(《东医宝鉴》)、柿瓜(《医林纂要》)、野苦瓜(《贵州民间方药集》)、杜瓜、大肚瓜(《浙江中药手册》)、药瓜(《四川中药志》)、鸭屎瓜(《广东中药》)

处方名:栝楼、瓜蒌、全瓜蒌、全栝楼、糖瓜蒌、瓜蒌瓢、瓜蒌实、瓜蒌瓤等

商品名:瓜蒌、栝楼、全瓜蒌、全栝楼,以个大皱缩、皮厚柔韧、杏黄或红**、糖性足、不破皮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药树主产山东、安徽、河南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霜降至立冬果实成熟,果皮表面开始有白粉并为淡**时,即可采收。连果柄剪下,将果柄编结成串,先堆积屋内2~3天,再挂于阴凉通风处晾干(2个月左右);然后剪去果柄,用软纸逐个包裹,以保持色泽。防止撞伤破裂,否则易生虫发霉。

拉丁名:药材Fructus Trichosanthis原植物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炮制方法:去柄,洗净,置蒸笼内蒸至稍软,压扁,切成块。

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①《本草图经》:"栝楼,今所在有之。皮黄肉白,三、四月内生苗,引藤蔓,叶如甜瓜叶,作叉,有细毛。七月开花,似葫芦花,浅**。实在花下,大如拳,生青,至九月熟,赤**。其实有正圆者,有锐而长者,功用皆同。"②《纲目》:" 栝楼,其根直下生,年久者长数尺,秋后掘者结实有粉,夏月掘者有筋无粉,不堪用。其实圆长,青时如瓜,黄时如熟柿,山家小儿亦食之。内有扁子,大如丝瓜子,壳色褐,仁色绿,多脂,作青气。"③《重庆堂随笔》:"栝楼实一名天瓜,故其根名天瓜粉,后世讹瓜为花,然相传已久,不可改矣。……今药肆中名此为瓜蒌,以土瓜根子为栝楼,用者不可不审。土瓜一名王瓜,即《月令》孟夏王瓜生是也;非蔬圃之黄瓜,蔬圃黄瓜一名胡瓜,《随园食单》作王瓜者误也。"

生药材鉴定:干燥果实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长约9厘米,直径约6厘米。果皮橙**或土**,微有光泽,皱缩,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存,基部略尖,有果柄的残余,果柄部周围的果皮上有放射状纵沟。质重,剖开后内表面黄白色,并有纤维,肉质胎座多已缩成粘丝状,种子集结成团。气如焦糖,味略甜。以个大、不破、色澄黄、糖味浓者为佳。同属植物圆子栝楼 Trichosanthes hylonoma Hand.-Mazz、长萼栝楼 T.Sinopunctata C Y. Cheng et C. H.Yuch 的果实,在少数地区亦作栝楼入药。显微鉴定栝楼果皮 粉末:淡黄棕 色。①石细胞类方形、圆多角形、长方形、长圆形、菱形、类三角形或蚌形,直径14~70μm,壁厚4~ 17μm层纹不明显,纹孔细密,孔沟细,有的分叉。②果皮表皮细胞断面观类长方形,有的具纵向分隔,外壁较厚,被有显颗粒性的角质层,并呈脊状伸入表皮细胞的垂周壁;表面观类方形或类多角形,垂周壁厚度不一,分隔壁较薄。气孔副卫细胞5~7个,环列。③木化薄壁细胞类多角形、类圆形或稍不规则,壁稍厚,微木化,纹孔较密。④纤维长条形,壁稍厚,纹孔斜裂缝状式十字形,孔沟较明显。⑤导管主为螺纹导管,有的为双螺纹或多螺纹增厚。 瓜蒌以完整、皱缩、皮厚、糖性足者为佳。瓜蒌皮以外表面色橙红、内表面色共黄白、皮厚者为佳。显微鉴定 栝楼种子粉末暗红棕色。①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平周壁具稍弯曲或平直的角质条纹;断面观细胞形状不一,有的径向延长成栅状,有的切向延长,外有角质层。②厚壁细胞较大,棕色。不规则的长方形、长圆形、类三角形,壁波状弯曲,有的呈短分枝状,直径32~78μm,长至152μm,壁厚6~16μm,有的厚薄不匀,木化,具网状裂缝,孔沟较密。③石细胞不规则形或长条形,壁波状弯曲或呈短分枝状,直径12~68μm,长至170μm,壁厚7~14μm,少数具层纹,孔沟较稀,有的一边孔沟不明显,有的胞腔内含黄棕色或棕色物。④星状细胞不规则长条形或长圆形,壁弯曲,具数个短分枝或突起,枝端钝圆,细胞直径12~29μm,长至175μm,壁厚3~9μm,木化,纹孔明显,孔沟较密,有的胞腔内含棕色物。另有星状细胞较大、壁薄,突起多而钝圆,纹孔大小不一。此外,子叶细胞充满糊粉粒,并含脂肪油滴和脂类物质;内胚乳细胞充满细小糊粉粒;以及镶嵌状排列的假种皮细胞、色素块等。本品以饱满、油性足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果实含三萜皂甙、有机酸、树脂、糖类和色素。种子含脂肪油。果实所含的蛋白质与其块根"天花粉"所含的蛋白质不同,参见"天花粉"条。 栝楼果实含皂甙、有机酸及其盐类、树脂、脂肪油、色素、糖类,还含有精氨酸、赖氨酸、丙氨盐、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及类生物碱物质,后者含有多个单体。果皮含棕榈酸、木蜡酸、蜡酸、蒙坦尼酸、蜂蜜酸、L-(一)-α- 棕榈酸甘油酯 、△7-豆甾烯醇、△7-豆甾烯酮 –3和△7-豆甾烯醇 -3- β-D-吡喃葡萄糖。并含钾、钠、钙、镁、铜、锌、铁、钼、铬等金属元素。⑴栝楼仁含皂甙、有机酸及其盐、树脂、脂肪油及色素。脂肪油仿量为26%,其中饱和脂肪酸占30%,不饱和脂肪酸占665%,以栝楼酸(trichosanic acid)为主。此外,种子油中尚含有安石榴酸,可能为栝楼属种子油中的特片成分。油中还含有 4个△5-萜类,6个△7-萜类,被鉴定为菜油甾醇、7,24-胆甾双烯醇、7,25-胆甾双烯醇,7,22,25-胆甾三烯醇。并分到豆甾完醇。⑵中华栝楼种子成分与栝楼种子大致相同,分得△7-豆甾烯醇葡萄糖甙和α-菠菜甾醇葡萄糖的混合物,及三个酚类化合物。

我的家乡位于鸭绿江畔,长白山脚下,那里风景秀美,空气清新,特产丰富,是个人杰地灵,人人喜欢的好地方!

鸭绿江,对面是朝鲜

因为我的家乡特有的位置,原生态的山珍特产异常丰富,春天有山芹菜,蕨菜,牛毛广,猴子腿,赤五加,刺了芽等等山野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像山芹菜,蕨菜等都出口日本等国家,很受国外友人的喜欢。

右数第二个菜,油炸刺了芽,特好吃

每到秋季,我们家乡的特产又有很多,例如大松子,黑木耳,各种蘑菇等等,这些特产更是销往全国各地已经出口国外,深受人们的喜爱。

来自网络

总之,我家乡的特产美食有很多,最让我喜爱的是家乡的锅包肉,刚出锅时的糖醋香味沁人心脾,令人垂涎欲滴……

还有酸菜铜火锅,酸菜馅饺子等等,都是我回家乡必吃的美食。

也欢迎朋友们去我的家乡游玩,品尝以上美食,绝对是让你流连忘返,不虚此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3246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