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岁以下婴幼儿肌内注射最佳部位

在2岁以下婴幼儿肌内注射最佳部位,第1张

答案:C

考点:肌内注射法;精析:2岁以下婴幼儿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的肌肉还没发育好都不选作注射部位,故不选A、D。2岁以下婴幼儿在未能独立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又因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故一般不选臀大肌,故不选B。宜选臀中肌、臀小肌,此处血管少、神经少、且脂肪组织较薄。故本题选C。后背的肌肉较薄不作注射,故不选E。避错: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不同人群肌内注射区域的选择。臀中、小肌定位法:以示指和中指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髂嵴、示指、中指构成的三角区为注射部位或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患者的手指宽度为准),婴幼儿注射时,必须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或股外侧肌,以避免损伤坐骨神经。故本题选C。

  计划免疫疫苗介绍

  1 卡介苗(BCG)

  是一种用来预防结核病的减毒活疫苗。

  接种对象:为新生儿及未接种过卡介苗的儿童。

  接种程序:出生后24小时内在产科接种,三个月后需要到结核病防治所进行检查,错过产科接种时间的可以直接到结核病防治所接种。

  接种方式: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接种。

  接种时间:常年接种。

  禁忌症: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症或其他皮肤病者。

  注意事项:接种后局部会出现一个溃烂,最后形成一个小疤痕。

  2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是一种用来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减毒活疫苗,我国使用的是糖丸剂型疫苗。

  接种对象:主要为学龄前儿童。

  接种程序:满2月龄开始基础免疫,连用3剂,每次间隔30~56天;15岁复服1次;4岁时加强免疫1次。

  接种方式:口服

  接种时间:常年接种。

  禁忌症:

  (1)有免疫缺陷症;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禁服。

  (2)凡发热、腹泻(一日大便>4次)及患急性传染病期间忌服。

  注意事项:由于糖丸疫苗是口服的活疫苗,在接种前后半个小时内禁止进食包括母乳在内的热的食物和饮料,。

  3 百白破三联疫苗(DPT):是三种疫苗组成的联合疫苗,用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接种对象:3个月~6周岁儿童。

  接种程序:满3月龄开始接种,连续三针,每针间隔30~56天,15岁加强。

  接种方式:臀部肌肉注射。

  接种时间:常年接种。

  禁忌症:(1) 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者禁用。

  (2) 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

  注意事项:百白破三联是一种含有吸附剂的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引起发热、局部红肿,出现硬结。可以对症治疗,如多喝水,物理降温,口服退烧药,局部热敷等。

  4 麻疹疫苗(MV):是一种用来预防麻疹的减毒活疫苗,

  接种对象:其主要接种对象是8月龄以上的易感者和麻疹疫情出现时的应急接种。

  接种程序:满8月龄初免,15岁时复种,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三年级(包括技校、中专、职业中学毕业班)和大学一年级外地学生各加强一针。

  接种方式: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接种时间:儿童常年接种,学校秋季接种。

  禁忌症: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特别是有鸡蛋过敏史者)不得接种。

  5 麻风腮三联疫苗(MMR):是一种联合疫苗,用来预防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接种对象:其主要接种对象是1岁以上的易感者和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出现时的应急接种。

  接种程序:15岁替代麻疹疫苗复种和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初种,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三年级(包括技校、中专、职业中学毕业班)和大学一年级外地学生各加强一针。

  接种方式: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接种时间:儿童常年接种,学校秋季接种。

  禁忌症:(1)已知对新霉素及疫苗其他组分过敏者;(2)免疫应答受损个体,其中包括原发或继发的免疫缺陷疾病患者;(3)妊娠妇女,而且接种后应避免妊娠。

  6 乙肝疫苗(HBV):是一种用来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

  接种对象:新生儿和可能感染乙肝的任何人。

  接种程序:基础免疫: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间隔一个月接种第二针,与第一针间隔6个月(5~8月龄)接种第三针。初中一年级加强一次。

  其他人群接种乙肝疫苗按照0,1,6月间隔接种。

  接种方式:上臂三角肌注射。

  接种时间:常年接种,学校秋季接种。

  禁忌症为:(1)新生儿免疫:发热、严重皮肤湿疹,早产儿体重<2500g、严重脏器畸形;(2)其他人群:凡发热伴有急慢性严重疾病,严重皮肤病,有过敏史或严重急慢性器质性疾病如心脏病、急慢性肾炎、慢性肝病等。

  7 乙脑疫苗(JEV):是一种用来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接种对象:为乙脑流行地区6月龄~10周岁儿童以及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或旅游者。

  接种程序:(1)减毒疫苗:基础免疫共注射2针,2针间隔7~10天,12~18月龄加强免疫1针,7~10岁在加强免疫1针。(2)减毒活疫苗:初次接种为满8月龄儿童皮下接种1针,05ml;2岁时加强免疫1针,05ml;7岁时在接种1针05ml,以后不再接种。

  接种方式: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接种时间:每年除7,8,9三个月外,其他时间均可接种。

  禁忌症:(1)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肺结核、心肾及肝脏等疾病。(2)体质衰弱、有过敏史或癫痫者。(3)先天性免疫缺陷者,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和孕妇。

  8 流脑脑疫苗(MCV,a群):是一种用来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疫苗。

  接种对象:6月龄~15周岁儿童。

  接种程序:满6月龄儿童初免,间隔1年后加强1针。

  接种方式: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接种时间:每年11,12月。

  禁忌症:(1)癫痫、抽风、脑部疾患及由过敏者。

  (2)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结核。

  (3)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

  9 白破二联疫苗(DT):是两种疫苗组成的联合疫苗,用来预防白喉和破伤风。

  接种对象:作为百白破疫苗的后续免疫,用于小学一年级儿童。

  接种程序:小学一年级

  接种方式:上臂外侧三角肌注射。

  接种时间:每年春季。

  禁忌症: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者及注射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禁用。

  注意事项:白破二联是一种含有吸附剂的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引起发热、局部红肿,出现硬结。可以对症治疗,如多喝水,物理降温,口服退烧药,局部热敷等。

  10 成人型白喉类毒素疫苗:用来预防白喉的疫苗。

  接种对象:作为百白破疫苗的后续免疫,用于初中、高中、大学生。

  接种程序:初中一年级、高中三年级(包括技校、中专、职业中学毕业班学生)和大学一年级外地学生各加强1针。

  接种方式:上臂外侧三角肌注射。

  接种时间:每年春季。

  禁忌症: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者及注射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禁用。

  注意事项:白喉类毒素疫苗是一种含有吸附剂的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引起发热、局部红肿,出现硬结。可以对症治疗,如多喝水,物理降温,口服退烧药,局部热敷等。

  11 腮腺炎疫苗(MuV):是用来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减毒活疫苗。

  接种对象:为8月龄以上的腮腺炎易感者。

  接种程序:满1岁儿童基础免疫1针。小学一年级、高中三年级(含技校、中专、职业中学毕业班)学生和大学一年级外地学生各加强1针。

  接种方式: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接种时间:儿童常年接种,学校秋季接种。

  禁忌症:(1)严重疾病、急性及慢性感染。(2)发热。(3)有过敏者。(4)妊娠妇女。

  12 风疹疫苗(RuV):是用来预防风疹的减毒活疫苗。

  接种对象:(1)普遍接种:12月龄~14岁人群。(2)选择性免疫:以控制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症为目的,可对青春期少女及育龄期妇女实施免疫。

  接种程序:满1岁儿童基础免疫1针。小学一年级、高中三年级(含技校、中专、职业中学毕业班)学生和大学一年级外地学生各加强1针。

  接种方式: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接种时间:儿童常年接种,学校秋季接种。

  禁忌症为:(1)孕妇禁用,育龄期妇女在接种疫苗后3个月内应避孕。(2)免疫缺陷症及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放射治疗及抗代谢药物治疗期间。(3)患有严重疾病和发热、过敏体质者。(4)神经系统疾患和精神病:患有癫痫、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等疾患或有既往病史者。

国家计划免疫疫苗 我国目前的国家计划免疫是5苗防7病,即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主要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和乙型肝炎。 非国家计划免疫疫苗 除了接种国家计划免疫内疫苗外,家长们还应安排给孩子接种扩大免疫的常用疫苗及新疫苗(如麻腮风、安儿宝、水痘等)和季节性疫苗(如流感、流脑、乙脑等)。目前我国儿童扩大免疫接种的常用疫苗有麻腮风三联疫苗,一针即可预防三种疾病(麻疹、风疹、腮腺炎),与单价疫苗相比,联合疫苗的免疫反应是一样的,其预防效果较好,而且能够减少注射次数,减轻孩子痛苦,降低由不洁针头、注射器引发的传染病。这些儿童扩大计划免疫的常用疫苗都可以在当地医院的预防接种点接种。 从1978年到2002年的20多年间,全国共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六种疾病的发病3亿多人次,减少死亡400多万人,减少住院费用400多亿元。计划免疫的实施,对保障儿童健康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各种细菌、病毒在这个季节大量繁殖,导致儿童各类传染性疾病进入高发期,主要包括甲肝、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等。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佳方法。 接种疫苗时间表全攻略 6个月前婴儿的预防接种 2-6个月婴儿需接种多次疫苗,如口服小儿麻痹糖丸、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脑疫苗。每次接种都有一定的时间和要求。 在婴儿满4个月时,应口服第三颗小儿麻痹糖丸,至此即完成了全程的基础免役,在婴儿体内产生了足够的抗小儿麻痹症的抗体,可维持2-3年。因此,在4岁左右还应再服一次以强化对该疾病的抵抗力。 百白破三联疫苗从婴儿生后满3个月开始接种第一针,要完成该疫苗的基础免疫,还需在出生后满4个月和满5个月时再各接种一次。即在婴儿体内产生了抗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抗体。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的第二针后,因注射剂量增加了,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反应,如在接种后的当天晚上婴儿会哭闹不安,难以入睡,有时还会发烧。注射的局部会红肿、疼痛,也可使婴儿烦躁不安。这种反应一般可持续1-2天,而自行恢复,不需处理。如果婴儿体温升至395℃以上,有抽搐、惊厥、持续性惊叫等严重反应,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在进行第三针注射时,应将上述情况反馈给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减少剂量注射呢?还是改用白破疫苗注射,或是不再进行第三针注射,以免再次发生严重反应或过敏反应。 乙型肝炎疫苗的第三针应在婴儿满6个月时接种。因为与第二针相隔时间较长,有的家长往往会忘记。如第三针不接种,抗体水平低且持续时间短。 7-9个月的婴儿的预防接种 7-9个月的婴儿需要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麻疹疫苗后可预防婴儿患麻疹。目前规定在婴儿8个月时都应接种麻疹疫苗。这是因为在婴儿8个月时,由母亲传递给婴儿的麻疹抗体逐渐消失,而使婴儿对麻疹的抵抗力下降。这时必须采取人工的方法,即注射麻疹疫苗,在婴儿体内经过一次轻微的麻疹病毒感染,从而在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对麻疹有了抵抗力,这种抵抗力一般可持续3-4年。接种时,在婴儿的臂外侧进行皮下注射。接种麻疹疫苗后,反应很轻,仅少数婴儿在接种后6-10天可有发热,但体温不会超过385℃,持续2天即消退。婴儿的精神、食欲均不受影响。也有的婴在接种后,发热的同时可出现皮疹,多见于胸、腹及背部的皮肤,皮疹数目不多,并且1-2天内即消失,皮疹消失后也不象患麻疹那样皮肤上留有褐色斑。因此,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在注射的局部一般无不良反应。在婴儿患有发热、其他疾病的急性期、恢复期时,均应暂缓接种。对鸡蛋过敏的婴儿应当慎重使用麻疹疫苗。在注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后,需间隔一个月才可接种麻疹疫苗。而接种麻疹疫苗后二周,才可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等,以免影响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 婴儿1岁时的防接预种 婴儿1岁时应接种流脑多糖疫苗和乙脑。按规定在婴儿10个月-12个月期间进行流脑疫苗的初次接种,需要接种2次完成基础免疫,2次之间应间隔3个月。乙脑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灭活的,一种是减毒的,一般国内的计划免疫规定的免费的是灭活的,这一种初免是2针,间隔7-10天,减毒的初免的一针。两种比较,灭活的宝宝要多扎一次,但宝宝反应相对较小,减毒的宝宝可以少扎一针,但反应相对较大。 这两种疫苗一般接种在婴儿的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进行皮下注射。接种后反应轻微,仅少数小儿可出现接种部位有红晕、硬结等反应,全身仅有发热,偶尔可出现过敏反应,这些反应经过1-2天后也会自行消失,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婴儿出生后,可从母亲体内获得一定的抵抗传染病的能力,但随着月龄的增长,抵抗力会逐渐减弱和消失。为了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就需要有计划地按时给宝宝进行预防接种,以保护宝宝健康地成长。

 6个月前婴儿的预防接种

 2-6个月婴儿需接种多次疫苗,如口服小儿麻痹糖丸、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脑疫苗。每次接种都有一定的时间和要求。

 在婴儿满4个月时,应口服第三颗小儿麻痹糖丸,至此即完成了全程的基础免役,在婴儿体内产生了足够的抗小儿麻痹症的抗体,可维持2-3年。因此,在4岁左右还应再服一次以强化对该疾病的抵抗力。

 百白破三联疫苗从婴儿生后满3个月开始接种第一针,要完成该疫苗的基础免疫,还需在出生后满4个月和满5个月时再各接种一次。即在婴儿体内产生了抗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抗体。

 乙型肝炎疫苗的第三针应在婴儿满6个月时接种。因为与第二针相隔时间较长,有的家长往往会忘记。如第三针不接种,抗体水平低且持续时间短。

 7-9个月的婴儿的预防接种

 7-9个月的`婴儿需要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麻疹疫苗后可预防婴儿患麻疹。目前规定在婴儿8个月时都应接种麻疹疫苗。接种时,在婴儿的臂外侧进行皮下注射。

 在婴儿患有发热、其他疾病的急性期、恢复期时,均应暂缓接种。对鸡蛋过敏的婴儿应当慎重使用麻疹疫苗。在注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后,需间隔一个月才可接种麻疹疫苗。而接种麻疹疫苗后二周,才可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等,以免影响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

 婴儿1岁时的防接预种

 婴儿1岁时应接种流脑多糖疫苗和乙脑。按规定在婴儿10个月-12个月期间进行流脑疫苗的初次接种,需要接种2次完成基础免疫,2次之间应间隔3个月。乙脑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灭活的,一种是减毒的,一般国内的计划免疫规定的免费的是灭活的,这一种初免是2针,间隔7-10天,减毒的初免的一针。两种比较,灭活的宝宝要多扎一次,但宝宝反应相对较小,减毒的宝宝可以少扎一针,但反应相对较大。

 这两种疫苗一般接种在婴儿的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进行皮下注射。接种后反应轻微,仅少数小儿可出现接种部位有红晕、硬结等反应,全身仅有发热,偶尔可出现过敏反应,这些反应经过1-2天后也会自行消失,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4158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