臑会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臑会的准确位置图

臑会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臑会的准确位置图,第1张

1 臑会的准确位置图

定位:在尺骨鹰嘴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 直下3寸,三角肌后缘取穴。

取法:正坐或仰卧,在上臂外侧,肩髎穴直下3寸,三角肌后缘取之。

2 臑会穴穴位解剖

在肱骨上端背面,肱三头肌长头与外侧头之间,有中侧副动,静脉;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神经。

3 臑会穴功效作用

功效:化痰散结,舒筋利节。

作用机制:此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为肩臂交会之处,三焦又宣气利水之功,故臑会有行气利湿,化痰散结的作用,用于瘿气,瘰疬治疗。可疏经活络利节,用于上肢痹痛。

4 臑会穴配伍应用

配肩髎,曲池,疏风通络止痛,治疗肩痹拘挛疼痛;配天突,水突,行气通经散结,治疗甲状腺肿大;配天井,翳风,行气消瘀,化痰散结,治疗颈淋巴结结核。

一、肌肉注射的深度:

1臀大肌注射 快速垂直进针 大约3∕4,

2上臂三角肌注射 45度进针 大约2∕3。

二、

1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

肌肉注射主要适用于: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以及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

2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臀大肌注射定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连线法:从髂前上棘到尾骨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a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b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可取坐位或卧位。

(1)卧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采以下姿势:

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垂,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

(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可供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的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3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排携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

(3)排尽抽取药物之注射器内空气。

(4)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程mp,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约25~3cm(针头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

(5)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注射毕,以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快速拔针。

(6)帮助病人卧于舒适体位。清理用物。

在肌肉注射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

(2)回抽无回血时,方可注入药物。

(3)注射部位适合于个体。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4)定位准确,尤其是臀大肌注射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5)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手术取出。

(6)需要长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等处理。

肌肉注射部位如果选择在上臂三角肌,进针时的操作为:一手拇指、食指绷紧皮肤,另一手持针以中指固定针栓,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肌内2.5~3cm(针梗的2/3,消瘦者及小儿酌减)。抽动活塞,无回血,缓慢注入药物。

注意事项如下:

1、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不能在有炎症、硬节、瘢痕等部位注射。

2、需要2种以上药液同时注射时,须注意配伍禁忌。

3、同时注射多种药液时,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液,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4、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进针、拔针快,推药慢)。

5、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6、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臀大肌注射,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7、长期注射的病人,轮流交替注射部位。

扩展资料: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取上臂外侧,肩峰下 2~3 横指。此部位注射方便,但只能用于小量药液注射。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取大腿中段外侧,成人位于膝关节上10cm、髋关节下10cm,约7.5cm宽处为注射部位。此处范围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兰州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P95

1 肩髃的准确位置图

定位:在比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取穴:上臂平举时,在肩部高骨(锁骨肩峰端)外,肩关节部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肩髃穴。

2 肩髃穴名解析

肩,穴所在部位也;髃,骨之禺也,禺乃角落之意,髃所指为骨之边缘,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水域相对肾所主的腰膝固部来说它是处于较远的边缘之处,故名。

3 肩髃穴主治疾病

肩髃属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为上肢要穴,具有疏风散热,通经活络,缓解肩臂疼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肩关节疾病,如肩周炎,颈椎病,肩胛痛,臂痛,半身不遂,肩臂风湿痛等症。此外对于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经常刺激肩髃穴,尤其是进行针刺,能起到很好的疏风活络作用。

4 肩髃穴自我取穴按摩方法

正坐,左手屈肘抬臂,与肩同高,用右手中指的指腹垂直按压穴位,以有酸痛,胀麻的感觉为宜,分别按揉左右两边的穴位,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3分钟。

小儿肌肉注射医学方面并没有明确的具体注射部位,但是主要的注射部位有两处,一处是臀大肌的注射,另一处是上臂三角肌注射,上臂三角肌位置的注射往往疼痛感比较明显,小儿肌肉注射最好选择臀大肌的注射,这两个注射的部位定位也比较好明确,臀大肌的定位是在臀部的最上方向下3-4指左右,上臂三角肌的定位是在,上臂的外侧,肩峰的位置向下三指。肌肉注射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医生和护士来操作,不建议自行盲目操作,避免带来其他不好的影响。病情分析:你好,这种情况因为孩子比较小,一般选择口服和输液你好,这种情况如果必须肌肉注射,选择臀部外上的部位,避开坐骨神经,药物选择刺激性小的,如果注射部位出现硬结,需要毛巾热敷,或敷土豆片,注射次数一般选择每日一次,一般不超过七

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方四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避开内角)。(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2、臀小肌注射法体位:

(1)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2)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3)仰卧位:注射时,嘱病员肌肉放松,勿紧张。

(4)坐位:嘱坐好,放松局部肌肉。

3、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缘处,髂脊、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以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

4、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

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厘米宽,位于膝上10厘米,髋关节下10厘米左右。

5、上臂三角肌注射法定位:

部位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

臑会穴归属于手少阳三焦经。臑会穴的主治疾病为瘿气,瘰疬,上肢痹痛。臑会穴位于臂后区,肩峰角下三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穴位速取法:抬臂曲轴,稍用力,可见臂外侧缘上端,有一三角形肌肉,即为三角肌,该肌肉下缘与肱骨的交点处,与腋后纹头平齐,按压有酸胀感,即为臑会穴。

臑会穴的按压小窍门:经常捏揉臑会穴,每次约1-3分钟,可预防肩关节炎,上肢麻痹等症状。经常按压此穴,有通利关节,通经散瘀的功效。

1 肩髎的准确位置

标准定位:在三角肌区,肩峰角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简便取穴:上臂平局外展,肩膀后下方有一凹陷处即是该穴,按压时有酸痛感。

2 肩髎和肩髃怎么定位

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陷窝,前者为肩髃,后者为肩髎,或上臂垂直,于锁骨肩峰端后缘直下约2寸,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处是肩髎穴,与之对应的为肩髃。

3 肩髎穴的穴位解剖

在肩峰后下方,三角肌中。在旋肱后动脉肌支,布有腋神经的肌支。

4 肩髎穴的作用功效

肩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肩部。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祛风除湿的功效。肩部有重压感而使手臂抬不起时,刺激本穴,可以得到缓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4356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