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肌训练的经典误区、训练重点和风险规避

三角肌训练的经典误区、训练重点和风险规避,第1张

目录导读:

三角肌是上肢最闪耀的肌肉之一!三角肌俗称“虎头肌”,因为它的形状凸出上臂,酷似虎头,而且发达的三角肌体积比较大,显得很威猛,所以它也是力量的象征。强壮的三角肌让你的肩部更宽,更立体!

锁骨、肩胛骨、肱骨形成的肩关节是全身活动度的最大的关节

三角肌(肩膀)在一个在球窝关节上,是单关节肌肉群,使手臂可以向不同方向进行运动

同时,三角肌是一个复杂的肌肉,分为三个肌纤维束,分别为前束、中束和后束

起点 :锁骨外侧半(前束)、肩峰(中束)和肩胛冈(后束)

止点 :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前束

屈曲 、水平内收、内旋手臂/肩关节

这个肌肉的主要功能是把手臂举到身体前面。前束大量地参与了关于推举的动作

▼中束

外展手臂

这个肌肉负责将手臂外展至躯干外侧、远离躯干,会参与在过头的推举训练,在更直接的孤立动作中受刺激更多,如哑铃侧平举或绳索侧平举

▼后束

伸展、水平外展、外旋手臂/肩关节

这个肌肉负责向后方举起手臂,远离身体。后束在一些背部动作中会练到,像背部划船的动作,但由于直接的孤立动作比较少,所以后束通常比较薄弱

如哑铃肩上推举(肩胛面)前束

将手肘往前约30度。这样一来不仅比较符合人体解剖构造,也能避免肩膀夹挤

如上图所示,肩胛面俯视图,肩胛骨和冠状面夹角约30-35度

如站姿哑铃侧平举

肩胛面 (左)vs 肩膀面(右)

身体微微前倾,让中三角肌能抵抗重力方向

手臂施展一些外旋(大拇指朝上),增加肩峰下关节腔的空间,避免大结节撞击减少夹挤的机会。

错误示范:大拇指刻意朝下,造成手臂内旋容易夹挤

如Y型上举

手臂上举(由上方看来呈v shape)。另外配合手臂外旋(姆指朝上)。

手臂外旋,增加肩峰下关节腔空间,避免夹挤

很多人在健身房里练肩时,习惯性地会认为使用器械的种类越多越好,用的器械越多,动作越丰富,刺激更丰富性

但现实很多情况是下面这样的,大家都觉得推肩动作比较好,所以做完器械推举,接着做哑铃推举,然后再做杠铃推举和史密斯机推举一个训练日下来,做了很多的推举

频繁换着器械做推举,但这些都是相似的运动模式,本质上都在“推举”,重复相似的动作,没有改变负重的张力曲线和想要刺激的肌肉部位,其实算不上动作的“多样性”

上文讲过,三角肌是分为三个部分的,并且每部分都可以被相对孤立地调动,所以训练时,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肩上推举”就够了的

我们要通过不同的动作来精准刺激每一部分肌肉

训练要素有很多,最基本的有身体姿态、关节动作和使用器械,所以动作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比如练肩,既要对前束、中束和后束分别训练,又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训练单一部分时,可以采用站姿,也可以采用坐姿,可以使用哑铃,也可以使用杠铃或钢索

三角肌训练要特别关注一个问题:三个头的发展不平衡

大多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的人,他们肩膀前束会特别的大,中束的肌肉量适中,而后束的肌肉却很少

对比很多训练前后效果可以发现:

前束比刚开始练的时候大了5倍

中束比刚开始练的时候大了3倍

后束比刚开始练的时候大了10~15%

这种常见的不对称性是由于一个原因,即肩膀前束在很多训练动作中的参与度很高,比如卧推中,甚至有些是在上斜哑铃卧推时是有训练到的

而更大的问题在于训练动作的选择,很多小伙伴把太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沉重的推举上,这种动作主要刺激肩膀的前束和中束

后束锻炼得好,会让肩膀更挺立,让人印象深刻,但问题是大多数小伙伴很少正确地训练到肩膀的这个部分

孤立地刺激肌肉生长是健身中相当棘手的环节,更重要的是,要把后束的训练加入到日常练习中,并且练得要比前束更多

一开始使用较小的重量,直到你能真正感觉到肌肉在发力,然后再增加重量,在随后的训练中最大限度地刺激肌肉

训练计划中要包含前束、中束和后束三部分,不能因个人偏爱或运动习惯而弱化某个部位的训练

一个良好的肩部训练计划,每隔几个月,对训练动作稍作改变,比如从哑铃推举改为杠铃推举,从哑铃侧平举改为绳索侧平举(改变力量曲线和张力方向),改变每组次数范围,或者加快动作的节奏

在开始肩膀训练之前,要适当地热身,做一些拉伸的动作,然后做一些较轻的热身组,让血液进入肌肉,关节,从而热身。每一个肌肉群始终遵循循序渐进的法则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作为科普知识分享,不能取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如有病患不适,请及时就医

1关节疾病

如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肩胛肌劳损等疾患和黏液囊炎和肌腱炎等都会引起肩部的疼痛。

2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导致的心脏病。由于肩部、胸骨部以及左侧小指等处的疼痛也是经过1~5胸椎前的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神经传入大脑的,所以大脑有时会分不清疼痛是来自心脏,还是胸骨、肩膀。所以冠心病患者常会出现肩痛症状,有时甚至会掩盖其他部位的疼痛,一般冠心病患者除了肩痛外,还会有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不适。

3肺尖癌

当肺尖部发生癌肿后,不断发展的癌肿组织可压迫或侵犯这些神经丛,如侵犯臂丛就可以出现肩部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是以腋下为主,向上肢内侧放射的烧灼样疼痛,在夜间尤甚。如果肩部严重受压,还会影响肩部和上肢的活动。

4颈椎病

疼痛多为麻痛,并有向上肢及手放射的感觉,最常见的疼痛部位除颈部外,主要集中在肩上区,即锁骨上方,肩峰内上方,肩胛岗前上方的区域内。

5肩周炎

疼痛为持续性钝痛,疼痛常表现为酸痛和胀痛。疼痛的部位多位于三角肌区,也就是锁骨外下方,肩峰外下方和肩胛岗外下方的区域。

  锁骨骨折的50%以上发生在10岁以下儿童,虽然发病高但预后较好。发生率高的原因在于解剖学的特点。从上面观锁骨有两个弯曲,内2/3向前凸,外1/3向前凹、前者呈棱柱形、三面朝前后下,后者呈扁平,面朝上下。锁骨外1/3有斜方肌和三角肌附着。胸锁乳突肌锁骨头止于锁骨内2/3上面,而胸大肌附着于前下面。锁骨上面全部处于皮下,锁骨下面,肋骨粗隆有强大肋锁韧带附着,斜方韧带和锥状韧带附着在锁骨外侧,锁骨下肌起于中2/3的槽沟内。锁骨下血管和臂丛神经横跨锁骨,在锁骨中部下方是臂丛神经,锁骨和神经之间是很薄的锁骨下肌和胸锁筋膜。所幸锁骨骨折多发生在锁骨下肌抵止点的远端,当骨折发生在中1/3时,臂丛神经和锁骨血管常被锁骨下肌所保护。

  锁骨是人体第一个膜样化骨而不是软骨化骨、软骨生长只在后期发生。

  若暴力过大,特别是直接暴力,可造成粉碎性骨折。骨折块小而锐利时,可穿破皮肤或刺破锁骨下血管。

  一、病 理

  锁骨骨折多发生在中外l/3交界处。婴幼儿常常为柳枝骨折,即不全骨折。 年长儿童多为完全性骨折,也可以是无移位骨折,但有向前成角畸形,这样使锁骨缩短而增加正常锁骨的向前弯曲度。当骨折有重叠,患肩向下内垂,此系患肢自身重量及胸肌和斜方肌的作用所致。内侧因胸锁乳突肌和胸锁韧带的牵拉使骨折端向上向后移位。

  新生儿由于难产可发生锁骨骨折。幼儿多因跌倒手或肘着地,或者自床和椅子上摔落,或肩部直接摔落着地时造成骨折。开放性骨折为直接打击产生,但极为罕见。

  二、诊 断

  儿童锁骨骨折诊断并不困难,但在产伤骨折中则不容易。按理锁骨骨折可能为首位,但由于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而漏诊,Farkas和Levine报道300例连续出生的活婴中,只有5例被证实有锁骨骨折,作者在23年中所见到的63例产伤骨折中,仅有4例锁骨骨折。而且均在出生后半月左右因锁骨部位发现隆突而就诊才作出诊断。末见有双侧锁骨骨折。临床表现多表现为假性瘫痪,误诊为臂丛神经损伤或肋骨急性骨髓炎。仔细检查局部有无骨擦音、肿胀和压痛反应。若有可疑则行X线检查。

  婴幼儿也常常因柳枝骨折和症状轻微而误诊,直至骨折处产生大量骨痂时才被确诊。有摔伤史或无外伤史当抱起病儿时即发生突然啼哭,应怀疑锁骨骨折。托举腋窝时,使骨折断瑞发生移动而出现疼痛性啼哭。当骨折为完全性且伴有移位时会出现典型症状,患肩低,患儿用于扶托患肘,局部肿胀、隆起、有骨擦音和触痛。X线表现证明骨折部位和错位情况,但须与先天性锁骨假关节相鉴别。

  大约在16~18岁有一个单一的骨化中心在锁骨内端发生,在25岁左右与锁骨融为一体、偶尔骨化中心也可在肩峰处发育,且很快与锁骨干融合。注意不要将这些骨化中心误诊为骨折;有时在X线片中锁骨双弯曲似骨折样,也应鉴别。

  三、治 疗

  新生儿无症状骨折可以不进行任何处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畸形可以矫正,避免直接触压骨折的锁骨。新鲜骨折或骨折有一定移位者,患儿仰卧睡眠时患肩下垫软垫以防止患肩过度下垂。若骨折有疼痛或有假性瘫痪最好固定患肢2周,不必采用“8”字形绷带,10~14天疼痛消失,骨折达到临床愈合。通过反射性刺激检查排除臂丛神经损伤。有时锁骨骨折合并肋骨上端累及骺板的骨骺骨折。

  6岁以下幼儿锁骨骨折, 一般不需要手法复位、 明显错位和较大的骨痂隆起多在6~9个月内通过再塑形而消失。为了舒适和减少痛苦可用“8”字形绷带固定,3~4周即可、此期间应经常检查腋部,上肢神经、肌肉和血管情况。6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骨折有明显成角畸形和完全骨折伴有明显重叠错位,为了减少将来的局部畸形,闭合复位是必要的。一般需采用局部麻醉,患儿取坐位,术者在患者身后用膝部顶住两肩胛骨之间,再用双手向后牵拉两肩,复位后用“8”字绷带外加石膏固定。也可用“双圈法”固定:在复位前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由绷带、棉花和纱布制成两个单独的圈,套于两腋窝,复位后将两圈在背后拉紧并用绷带结扎。此法方便简易,固定时间4~6周。

  在多发损伤需要卧床的患儿,可采用简易方法处理锁骨骨折,在两肩之间放置—沙袋或较硬的枕头,利用两上肢重量向后垂落使锁骨骨折复位或减少重叠或成角,也可使用“8”字形绷带。对于少女成角畸形严重者,也可采用皮牵引改善畸形,牵引时肩外展、外旋90°。对昏迷或躁动的患儿注意因牵拉而损伤臂丛神经。

  一般不需要切开复位,即使残留重叠或成角造成的隆起畸形,也不是手术复位的适应证,只有当锁骨下血管被骨折端损伤需要进行修复者才需切开复位,但切开复位。可能造成骨折不愈合。

  四、并发症

  神经血管损伤罕见,多是粉碎性骨折和直接外力所致,可发生于锁骨下动脉或静脉。出现迅速增大的血肿,应立即进行探查及修复。

  有学者报道,因柳枝骨折下方弓形成角压迫锁骨下静脉,主要表现是患肢充血和肿胀。

  锁骨骨折不愈合在儿童更为罕见,多在切开复位后发生。

  炼或手提重物时应注意防止过猛、过快、过量,养成良好的防伤习惯。可根据个人的情况,适当锻炼,以不劳累为度,每个动作都要认真去做,每次感到肩部发热、疼痛,但可忍受为宜,一日数次,但忌被动活动。

这个,你在做侧平举的时候要注意动作细节了,不要用很重的重量借力做起来,那样的话斜方肌就参与大部分用力了。我建议现在用16次以上的重量,平举过程控制在4秒以上。

然后可以用哑铃推举,W式推举,也可以减少很多斜方的参与。

然后把你的胸肌和背阔练起来,这样就把斜方显的小了。

减少肌肉,基本不可能的了呵呵。

锁骨上好像没啥肌肉啊,靠的近的就是三角肌和胸大肌了,如果想锁骨长肉那就长的都是了,锁骨能看清楚说明你还没发胖,等看不见了说明已经超重不少了。

至于脖子,也没有专门的锻炼方法啊,不过练健美的人脖子都偏粗,你试试练习斜方肌,就是脖子旁边的那块,至于方法网上还是挺多的,搜一下。

下巴长肉的话也说明你胖了,有双下巴或者N下巴不好看的。

我也是练健身不知不觉脖子就粗了,练下巴和锁骨上的肉的方法到现在为止我还真没听说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4537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