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患者术前体位

神经外科患者术前体位,第1张

神经外科手术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手术,成功的手术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水平,还需要患者术前体位的正确选择和操作。神经外科手术术前体位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最佳的手术视野,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术的成功率。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术前体位的选择取决于手术部位和手术类型。一般来说,头部和颈部手术需要采用仰卧位或半坐位,这样可以使颈椎伸直,便于手术医生对头颅和颈部进行操作。脊柱手术需要采用俯卧位,这样可以使脊柱伸直,便于手术医生对脊柱进行操作。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正确的术前体位还需要考虑患者的身体条件和手术时间。对于长时间手术,需要选择舒适的术前体位,避免长时间固定造成患者身体不适。

在选择术前体位时,还需要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如压疮和神经损伤等。手术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手术部位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术前体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神经外科手术术前体位的选择至关重要,需要手术医生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类型进行综合判断和选择,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

摘要:腰椎滑脱,也称退变性腰椎滑脱,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腰椎滑脱多发生于50-60岁的老年人,其症状有腰痛或腰腿痛等。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下面一起来看看腰椎滑脱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等知识。腰椎滑脱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受累、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的疾病。

腰椎滑脱的病因

1、先天性发育不全

腰椎在发育时有椎体及椎弓骨化中心,每侧椎弓有两个骨化中心,其中一个发育为上关节突和椎弓根,另外一个发育为下关节突、椎板和棘突的一半,如果两者之间没有愈合,则会导致先天性峡部崩裂不连,引起腰椎滑脱。另外也可因骶骨上部或L5椎弓发育异常而产生滑脱,但这种情况下其峡部并无崩裂。

2、创伤

急性外伤、后伸性外伤产生急性骨折可导致腰椎滑脱,这种情况多见于竞技运动类活动中或劳动搬运工。

3、疲劳骨折或慢性劳损

人体处于站立时,下腰椎负重较大,导致前移的分力作用于骨质相对薄弱的峡部,长期反复作用可导致疲劳性骨折及慢性劳损损伤。

4、退变性因素

由于长时间持续的下腰不稳或应力增加,使相应的小关节磨损,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突变得水平,加之椎间盘退变、椎间不稳、前韧带松弛,从而逐渐发生滑脱,但峡部仍然保持完整,又称为假性滑脱,多见于老年人。

5、病理性骨折

多由于全身或局部肿瘤或炎症病变,累及椎弓、峡部、关节突,使椎体后结构稳定性丧失,发生病理性滑脱。

腰椎滑脱的类型

1、先天性滑脱

先天峡部发育不良,不能支持身体上部的重力,多伴L5S1脊柱裂。

2、峡部性滑脱

椎体前滑后部结构基本正常,由峡部异常导致的滑脱。分为两型:a峡部分离:峡部疲劳骨折;b峡部仅仅拉长而没有断裂,仍保持连续性。

3、退行性滑脱

由椎间盘退变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

4、创伤后滑脱

严重急性损伤骨性钩部区,伴椎弓根骨折。

5、病理性滑脱

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导致小关节面骨折或拉长。

6、医源性滑脱

多见于外科手术治疗后,由广泛椎板及小关节切除减压引起。

腰椎滑脱的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方面:

1、腰骶部疼痛:多表现为钝痛,极少数病人可发生严重的尾骨疼痛。疼痛可在劳累后出现,或于一次扭伤之后持续存在。站立、弯腰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或消失。

2、坐骨神经受累:表现为下肢放射痛和麻木,这是由于峡部断裂处的纤维结缔组织或增生骨痂可压迫神经根,滑脱时神经根受牵拉;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

3、间歇性跛行:若神经受压或合并腰椎管狭窄则常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

4、马尾神经受牵拉或受压迫症状:滑脱严重时,马尾神经受累可出现下肢乏力、鞍区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

5、腰椎前凸增加,臀部后凸。滑脱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部凹陷、腹部前凸,甚至躯干缩短、走路时出现摇摆。

6、触诊可发现滑脱上一个棘突前移,腰后部有台阶感,棘突压痛。

腰椎滑脱如何治疗

1、保守治疗

I度以下的腰椎滑脱,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腰背肌锻炼、戴腰围或支具;可进行适当有氧运动以减轻体重;禁止进行增加腰部负重的活动,如提重物、弯腰等;此外还可结合物理治疗如红外、热疗;如有疼痛等症状可口服消炎止痛药如西乐葆、芬必得等对症治疗。

2、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包括

Ⅱ度以下的腰椎滑脱,出现顽固性腰背部疼痛,或原有的下腰痛症状加重,通过正规的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伴发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出现下肢根性放射痛及间歇性跛行,或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的症状;病程长,有逐渐加重趋势;Ⅲ度以上的严重腰椎滑脱。

(2)手术方式

神经减压术:主要目的是充分让神经根减压,可通过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减压,如果椎板切除不可避免,则必须附加脊柱融合术。而如果腰椎滑脱的症状是由腰椎不稳引起,而不存在椎管狭窄的情况,则只需腰椎融合固定而不必椎管减压。

脊柱融合术:长期的稳定性有赖于坚强的生物性融合。脊柱融合的方法很多,按照植骨的部位可分为:椎间融合、后外侧融合、椎体环周360°融合等;按手术入路椎间融合又可分为前路椎间融合与后路椎间融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目前以后路TLIF手术为主流手术,即经单侧椎间孔椎间融合手术。

腰椎滑脱复位术:目前主流观点如果能够复位尽量复位,因为可以重建正常的腰椎及神经根的解剖位置。但不主张扩大手术强行完全解剖复位,因为长期形成的腰椎滑脱,其周围结构发生了相应改变,具有对抗牵拉、维持滑脱的固有应力,强行复位不仅难以完全复位,而且会破坏已适应的解剖关系,易导致术后神经根紧张、神经牵拉损伤等并发症。

脊柱内固定术:主要包括坚强融合内固定。

峡部关节直接修复术:即进行峡部重建或者峡部直接修补。方法有螺钉固定、椎板钩等。适用于年轻患者。

(3)手术并发症

腰椎滑脱的手术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手术,已经过几十万例、上百万例患者的检验。但任何操作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腰椎滑脱手术也不例外。手术相关并发症有术中出血、血管损伤、硬脊膜损伤、马尾神经损伤、神经根损伤等。手术后围手术期有可能出现休克、深静脉栓塞,呼吸困难、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尿路感染,腹胀呕吐等全身并发症。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迅速给予正确处理。

尽管存在以上风险,只要诊断明确,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操作仔细,术后密切观察,严格遵守诊疗常规,对于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说,发生上述并发症的可能性极低,至于手术相关并发症就更罕见了。至于民间相传的手术导致瘫痪的情况更是极为罕见。

腰椎滑脱的康复锻炼方法

1、抱膝触胸:仰卧,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2、仰卧起坐:仰卧,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慢慢抬起,抬起的高度以个人情况而定,一般不要抬得太高。

3、俯卧抬腿:俯卧,交替抬起伸直的左下肢,抬起后坚持5秒后放下,左右交替。以上各动作每个动作训练10次,每天2组,训练时注意动作轻柔。

4、直腿抬高:仰卧,将双手放在身体两边,慢慢抬起左下肢,膝关节可微屈,抬起后坚持5秒后放下,左右交替,这对患者也可缓解腰椎滑脱的症状。

5、“半桥”训练:仰卧,两膝靠紧屈曲,双足踩于床面,挺胸挺腰使臀部离开床面,抬起后坚持5秒后放下。

腰椎滑脱的预防

预防腰椎滑脱从日常生活做起:

1、加强腰背肌肉的功能锻炼

腰背肌肉的强劲可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拮抗腰椎滑脱的趋势。腰背肌肉的锻炼可用下列两种方法。其一是俯卧位,两上肢呈外展状、抬头、抬胸、上肢离开床面,同时双下肢亦伸直向后抬起呈飞燕状。其二是仰卧位,两膝屈曲,双足踩于床面,吸气时挺胸挺腰,使臀部离开床面,呼气复原。

2、限制活动

减少腰部过度旋转,蹲起等活动,减少腰部过度负重。这样可减少腰椎小关节的过度劳损、退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发生。

3、减轻体重

尤其是减少腹部脂肪堆积。体重过重增加了腰椎的负担及劳损,特别是腹部脂肪堆积,增加了腰椎在骶骨上向前滑脱的趋势。

  脊柱侧弯的医疗体操

  这个可以自己锻炼

  一、垫上运动(以左侧弯为例)

  第一节 仰头挺胸

  预备姿势:直体仰卧,两手握拳,两臂弯屈,置于身体两侧。

  动作:1拍,下肢固定不动,两肘撑床,尽量挺胸,头后屈(图40-1);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ρ共做20次左有。

  第二节 屈腿挺腰

  预备姿势:屈膝分腿仰卧(与肩同宽),两手握拳,两臂弯屈,置于身体两侧。

  动作:1拍,身体尽量挺起(尽量挺胸腹,图40-2),稍停;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可做20次。

  第三节 俯卧撑体后屈

  预备姿势:俯卧,两臂弯屈分开,两手扶于两肩侧外(稍大于肩

  宽)。

  动作:1拍,上体后屈,尽量抬起,两臂相应伸直(主要靠上体上抬力量完成动作,图40-3);2拍,还原。共做20次。

  第四节 举臂体后屈

  预备姿势:直体俯卧,左臂上举。

  动作:1拍,左臂上举,右臂后举,尽量抬上体,体后屈(下肢固定不动,图40-4)。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共做20~30次。

  第五节 船形运动

  预备姿势:直体俯卧。

  动作:1拍,两腿后举,同时上体尽量抬起;2拍,两臂后举。还原成预备姿势。共做5~10次。

  第六节 贴胸俯卧撑

  预备姿势:臀部后坐,跪撑于床上(两手撑于肩前方)。

  动作:1拍,屈臂,同时上体贴床前移,再两臂推直成上体后屈的俯撑;2拍,臀部后坐,还原成预备姿势。共做10~20次。

  第七节 侧卧举臂

  预备姿势:两腿微屈,右侧卧,右臂上举(手心向外),胸间垫一枕头。

  动作:1拍,左臂经侧上举;2拍,还原成搏警姿势;3~4拍同1

  ~2拍。做1~2个8拍。

  第八节 后伸腿举臂

  预备姿势:臀部后坐,跪撑于床上(两手撑于肩前方)i

  动作:1拍,左臂上举,同时右腿向后伸直(图40-5);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

  第九节 跪撑举腿

  预备姿势:跪撑(图40-6)。

  动作:1拍,左臂上举,同时右腿后举(图40-7);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10~20次。

  第十节 跪单腿体侧屈

  预备姿势:右腿侧伸,左腿屈膝跪立,右手叉腰(图40-8)。

  动作:1拍,左臂上举,同时上体右侧屈(图40-9);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做1~2个8拍。

  第十一节 跪双腿体侧屈

  预备姿势:屈膝分腿跪立。

  动作:1拍,上体右侧屈,同时左臂上举,右臂伸直撑地(图40-10);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做1~2个8拍。

  第十二节 挺胸后坐

  预备姿势:屈双膝跪立。

  动作:1拍,臀部尽量下坐(坐在脚上),同时挺胸两臂弯屈,两手扶头后,两肘后引里挟(图40-11);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1~2个8拍。

  二、徒手直立运动

  第十三节 臂后举挺胸

  预备姿势:两手体后相握,直立(图40-12)。

  动作:1拍,两臂后举,抬头,挺胸,同时提踵(图40-13);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2~4个8拍。

  第十四节 交叉握臂上举

  预备姿势:两手体前交叉相握,直立(图40-14)。

  动作:1拍,两臂上举,体后屈,同时右腿后举踮地(图40-15);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2~4个8拍。

  第十五节 体侧屈运动

  预备姿势:分腿直立。

  动作:1拍,左臂上举,同时上体右侧屈,右臂右后侧下举(图40-16);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2~4个8拍。

  三、持棍运动

  第十六节 棍后置抬头挺胸

  预备姿势:两手持棍(握棍两端),分腿直立(图40-17)。

  动作:1拍,两臂经前,上至肩侧屈,同时抬头挺胸。

  棍置于肩后(图40-18、40-19);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1~2个8拍。

  第十七节 持棍下蹲

  预备姿势:两手持棍(握棍两端),分腿直立(见图40-17)。

  动作:1拍,两臂经前,上至肩侧屈(棍置于肩后),同时分腿屈膝全蹲(图40-20);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1~2个8拍。

  第十八节 持棍后举挺胸

  预备姿势:两手于体后握棍,分腿直立(图40-21)。

  动作:1拍,两臂后举,同时抬头挺胸(图40-22);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1~2个8拍。

  四、器械牵引运动

  第十九节 带固定体侧屈

  预备姿势:脊柱如有凸时,用布固定在凸处最大之处(图40-23)。

  动作:1拍,左臂上举,同时向右作体侧屈(图40-24);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1~2个8拍。

  第二十节 悬吊牵引运动

  由人相助,跳起,两手握住单杠、肋木或门框,悬垂于空中一定时间,尽量悬垂时间长些,也可以重复做8~12次。

  注意事项

  一、脊柱侧弯医疗体操是矫形运动,因此动作的正确性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否则起不到矫形作用。

  二、在进行矫形运动时常易憋气,因此在运动之间应适当配合呼吸运动。

  三、脊柱侧弯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因此只有耐心地坚持锻炼,才会有效。

  四、矫形运动必须同时矫正日常生活中坐、站、走路中的不良姿势,才能巩固疗效。

  目的、意义

  保持未受累锥体和关节的活动功能,维持正确的生理姿势,防止脊柱、关节畸形的发生;

  (1)加大脊柱及四肢关节的活动度和灵活性,预防或延缓畸形的发生;

  (2)增强腰背肌、肩带肌等肌肉的力量,发挥肌肉关节的代偿功能,改善受累关节的活动,缓解病情;防止或减轻肢体因废用导致肌肉萎缩,维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

  (3)充分发挥膈肌和肋间肌对胸廓呼吸功能的代偿作用,同时加强训练胸式呼吸可防止和改善肋椎关节的活动功能;

  (4)培养患者科学锻炼的意识,调动患者治疗疾病的积极性,增强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

  ·关键提示·

  体疗康复时的运动强度是体疗效果的关键,予以有效控制十分重要。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年龄大多较轻,运动强度大小可按下列公式加以控制:( 220- 年龄)X 50-70%。初始锻炼时可取低强度 (50% ),适应后逐渐加大强度至安全心率范围上限(70% );若身体素质较好、平素爱好运动,也可 参照(运动适宜心率 170—年龄)的公式控制运动强度,或视自身情况自行掌握。以不引起疲劳、不引起新的疼痛和关节肌肉的明显酸痛、不影响日常生活为适度。运动项目患者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身体情况选择采用。

  运动项目选择

  鉴于该疾病的”涮氐悖常用的运动项目应包括: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姿势;身体局部功能锻炼;低强度有氧运动;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等。

  方法介绍

  1 保持正确的体位和生理姿势

  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中时刻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纠正不良习惯对于预防畸形非常重要。站立及行走时尽量抬头、挺胸、收腹,必要时可训练背靠墙站立,以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坐位宜使用直背硬靠椅,上身挺直收腹,尽可能向后靠紧椅背,髋、膝屈曲90度,避免坐矮板凳或沙发,以免弯腰时间过久;卧位要求睡硬板床,定期定时仰卧位,病人需卧硬板床。应尽量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避免侧卧位,特别是屈腿侧卧位,即避免颈、胸椎前屈体位。疼痛严重病人,由于屈曲位可以减轻疼痛,常使脊柱处于屈曲位,可导致脊柱驼背畸形。低枕头有利于防止胸段脊柱后凸畸形发生,对于颈椎受累患者,更应该应用低枕头来防止颈椎的反弓畸形。枕头的高度以能保持颈椎的正常前弓度而又不至增加上胸椎后突为度。一般10cm高即可,枕头尽量放在颈中段,枕部尽量少枕枕头。每天还应利用自身重力于晨起、睡前早晚各取一次俯卧位,时间 10-20分钟,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呼吸,急性发作期患者大多需要卧床休息,对此尤其需要注意;看书,读报、写字时,视线应与书报保持平行高度,避免颈椎过久后仰或前倾。以上患者不论作何选择,都不可长时间地采用同一种体位和姿势,应适当变换体位,并与散步、身体活动交替进行,以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防止因不良的姿势和体位加速加重畸形的形成。而脊柱生理曲度已经消失或已有强直者,除注意上述种种外,还可于平卧位时背部垫置一枕,以防或延缓脊柱后凸畸形的形成。

  ·关键提示

  姿势治疗是康复治疗中很重要的环节,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无论是站坐均应尽量保持脊柱的伸直位并保证脊柱正常生理弧度的存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腰背活动受限、腰部僵硬多是可逆的,此期正确姿势和体位的维持十分关键,它对于防止和延缓畸形常常有着药物、理疗等无法替代的作用,患者对此应予以重视。同时,该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性,且发病年龄较轻,发病隐匿,因而,养成良好的姿势习惯,尽早实施体疗,对这类人群而言,较一般人群意义更大。现在的正确姿势可以避免将来的驼背和畸形,让患者每时每刻记住、做到。

  2 胸廓运动和深呼吸运动为防止”渖闲械酱镄夭渴购粑受限,胸廓运动及深呼吸运动以最大限度扩张胸廓十分必要。二者往往同时进行。

  方法:

  1站立位,挺胸收腹、经鼻腔深吸气,两臂同时外展与肩平行,后经口腔缓慢呼气,同时两臂缓慢放下于体侧,还原。视情况重复数遍。

  2 面对墙角站立,收腹挺胸,头尽量后仰,两臂伸直双手平肩支撑在两面墙上,作1分钟深呼吸;而后双手于两面墙上往上作做爬墙动作。重复做 5 次。其他专项呼吸体操、上肢伸展运动、广播体操之扩胸运动等也具有相同作用。该项运动不受时间、地点、体位限制,随时随地均可进行,但至少每天应早、中、晚各 1 次,若能持之以恒,对该病大有益处。要求:练习时,深呼吸运动最好将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结合交替进行。腹式呼吸是膈肌引起的以腹壁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作深呼吸时,腹壁交替隆起、深陷,膈肌升降幅度加大,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胃肠蠕动;胸式呼吸是肋间肌引起的以胸廓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深呼吸时,胸廓交替扩张、回缩,可有效预防和改善肋椎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以上若能很好结合,便是一套理想的呼吸体操,它对该疾病预防和治疗往往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的效果。

  3脊柱灵活性及髋关节活动度练习

  主要为颈、胸、腰 3 个部位的前后、伸仰,左右侧弯及大于45度的旋转,以及髋关节的屈曲、内收和外展等练习。

  方法:

  1取站立位或坐位,双手叉腰或双臂侧平举,头颈向左侧旋转,两眼向左平视,上身带动髋部尽量缓慢向右侧转体,还原。再反方向练习。左右两侧交替进行。左右两侧各完成一次为一组,每次完成 5组。

  2 取站立位,两脚开立同肩宽,或取坐位挺胸,头颈按3个活动轴、6个方向进行活动练习,即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每一动作做5次。主动运动要求达到最大活动范围。

  3积极弯腰、伸腰、侧弯。如站立时,直腿弯腰手触地;直腿坐位时,两手向脚趾方向伸展;仰卧位时,两臂或主动上举过头,或被动向后上方牵伸,或自床的两边自然下垂(也可两手各持一哑铃);俯卧位时,两臂自然放置于体侧,将头、胸、四肢同时上抬离开床面,仅腹部着床,保持 5-10分钟,还原;跪趴在床上,低头弓背成弓状,然后放松蹋腰抬臀头后仰,反复交替进行;站立或坐位时,两手叉腰,左右交替做腰背侧弯运;双手叉腰,腰背部靠墙站立,屈膝、屈髋缓慢下蹲,后缓慢站立,重复进行。

  要求:以上练习, 2次/ D,顺序自行安排,每一动作每次至少做5遍,总的练习时间30-60分钟,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增强脊柱及髋关节活动度训练 

  飞燕点水式训练:

  俯卧位,两臂自然放于体侧,头胸及四肢同时上抬,离开床面,只让腹部着床,呈“飞燕点水式”,保持5~10s 回复原位,休息5~10s再行上述动作。

  四点式 

  仰卧双下肢呈屈曲状置于床上,然后用双手撑起,挺胸,头部抬离床面,人体呈弓状。应每日坚持锻炼,开始时不宜次数过多,以后逐渐增加, 持续5~10s回复原位,休息5~10s再行上述动作。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做30~50下。

  运动壮腰法 

  端坐床沿,或盘腿或垂腿于地,将双手搓热,紧按腰眼,反复摩揉3min。改用 立正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弯腰下俯,让两手指尖或掌心尽量着地,一起一俯,连做21次。保持立正姿势,双手叉腰,扭动臀部,缓缓旋转腰部,先按顺时针方向做21次,再按逆时针方向做21次。此法有温肾强腰的作用,可以松解腰部肌肉,帮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腰部僵硬。

  双手高举抓单杠悬吊,用自身重量进行牵引,也可以行引体向上。提高全身协调性,锻炼四肢。

  水中运动

  开展水中医疗体操,充分利用水的浮力放松肌肉关节,减少了对受累关节的刺激,特别是随着躯体在水中的上下沉浮,水对身体产生的冲击还起到了被动按摩的作用,其疗效颇受人们关注。患者可在水中完成各种体疗动作,如扩胸运动、深呼吸运动、脊柱的灵活性运动、髋关节屈曲、外展、内收运动等,患者在水中运动约15分钟左右腰背部僵硬疼痛便可缓解,痛苦少,疗效好。游泳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最佳、最全面的运动,该疾病早期尤其适合于游泳,有条件者游泳1 次 /D 可使脊柱、四肢及心肺功能得到全机而均衡的锻炼。

  其他康复运动项目如肩背部肌肉的伸展练习、肢体运动、攀登运动、肋木体操等都是理想的体疗方法,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如技能、专项、身体条件等自行选择。广播操、太极拳、医疗保健体操、散步、慢跑等是较为及的全身有氧运动,对于改善情绪、增时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均有积极的疗效,于疾病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均可进行。一些耐力性运动项目如登山、游泳、长距离慢跑等有助于提高心肺机能,增强肌力,适合于年轻、体力好的早期患者。上述各项运动实施时需注意运动控制,做到因人而易、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注意事项

  1 疾病早期应以预防性体疗为主,强调主动运动和自身重力矫正,应避免被动强制性的力量,注意全身锻炼和局部活动的相结合;

  2 要坚持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运动强度不可过大,关节活动应在其允许范围内进行,防止过度疲劳,预防意外发生;

  3 急性期患者大多须卧床休息,体疗因此可在床上进行,但内容及方法必须征得医生的同意;

  4 由于该疾病的病程缠绵,康复往往是一个温长的过程,因而,患者院外长期坚持自我康复锻炼十分关键;

  强直性脊柱炎不同时期康复治疗方法的选择

  早期康复治疗早期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初始阶段,有腰背部和骶髂部疼痛,腰骶关节粘着感和晨僵,骶髂关节X线片正常或仅有轻度炎症改变。此时病人以疼痛为主,脊柱活动多无困难。康复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保持脊柱等近中轴各大关节的正常活动。除姿势治疗外,可用体育运动疗法各种温热疗法、水疗、泥疗等来缓解疼痛,消除炎症反应,每日治疗一两次。

  中期康复治疗中期时炎症已从骶髂关节扩展到脊柱胸段、腰段,可波及髋、膝、肩等大关节。关节疼痛,脊柱活动受限,但尚未完全强直,治疗仍可获得脊柱一定的柔软性。此期康复治疗除继续应用消除炎症、缓解疼痛的方法外,体育

  运动疗法和姿势治疗应加紧进行,同时配合牵引与被动运动,2次/d。必要时加用矫形器以防止驼背发生。

  晚期康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晚期,脊柱出现纤维性、骨性强直。此时疼痛多已减轻,缓解疼痛的各种方法已不重要,对未完全强直而又驼背的患者仍有希望通过手法治疗、姿势治疗、牵引、被动运动和矫形器矫正改善症状,不应放弃。康复治疗的重点应放在让病人将来能自己照顾自己,以增进病人适应工作、生活、社会的能力。

  后期的康复治疗后期患者出现脊柱强直或髋关节、肩关节、甚至膝部的强直,需进行驼背畸形矫正手术,髋、膝等关节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答案:C

考点手术卧位的选择精析侧卧位常见于需要做灌肠的患者,或需要做肛门及腹部手术检查的患者,故第7题选D。截石位主要是做会阴部检查、阴道灌洗(如膀胱镜、妇产科检查、阴道灌洗等)及产妇分娩时使用,故8题选B。去枕平卧位常见于椎管内麻醉术后胸腹部手术患者,故9题选A。俯卧位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或脊椎手术后的患者,故10题选C。避错本题几项体位适应证易混淆,考生应详细记忆,准确区分各体位的应用范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5432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