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锻炼背肌的时候,背肌的宽度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是我们的视觉焦点,很多人在看一个人练得好不好的时候,都是从背影上看的。一个健身的人,如果胸肌练得很不错,是不见得健身水平就很高的,但是这个人如果背肌练得非常好,那他在健身上一定是很不错的。
背肌的训练难度比胸肌要大很多,原因很简单,因为胸肌的结构相对背肌来说是非常简单的,我们的背肌上的结构非常复杂,有很多肌肉都是在背肌上的,我们在健身的时候如果增强背肌的维度,往往比增加胸肌和手臂的维度要难很多。
我们在锻炼背肌的时候需要考虑很多东西,不仅仅是增加背肌的厚度,宽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背肌练不宽,就说明训练的方法有一定缺陷。那么我们在锻炼背肌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第一点,在锻炼背肌的时候应该注意做肩关节内收的动作。我们在锻炼背肌的时候想要增加背肌的宽度,就一定要锻炼我们的背阔肌,这块肌肉是增加背肌宽阔程度的肌肉。
我们如果想要让自己的背肌变得宽阔,这块肌肉是重点,而且由于这块肌肉在我们背上的覆盖面积是非常大的,所以在锻炼背肌的时候这块肌肉是重中之重。
我们背阔肌有一项功能,是控制我们的肩关节做内收的动作,在进行这个动作的时候,我们背阔肌外缘的肌纤维受力更多,这对我们增加背肌宽度很有帮助。
所以我们可以进行宽距高位下拉或者类似的引体向上锻炼背阔肌的宽度,但是我们的背阔肌生长方向是多变的,我们在进行坐姿划船这样的动作的时候,背阔肌使用的是肩关节伸的功能。
这对我们增加背肌的厚度很有帮助,但是如果你想要增加背肌的宽度,还是要多进行高位下拉这样的动作和引体向上这样的动作。
第二点,我们在锻炼背肌的时候要学会孤立背阔肌。我们想要增加背阔肌的维度,让我们的背肌看起来更宽,就一定要孤立的锻炼我们的背阔肌。
孤立训练在增肌的时候是常常提到的,但是我们在锻炼背肌的时候因为肌肉数目比较多,所以孤立是很难的,那么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增加背阔肌的孤立程度呢?
我们可以夹紧肩胛骨,让肩胛骨的运动范围缩小,我们背部的肌肉基本上都和肩胛骨有关,而且很多肌肉在运动的时候都会牵扯肩胛骨的运动。
如果我们能够控制肩胛骨,限制肩胛骨的运动,我们就能够很好的锻炼我们的背阔肌让背阔肌的宽度增加,在进行高位下拉的时候,我们夹紧肩胛骨,这个时候我们的背阔肌发力就会更加充分,这样锻炼的效果也就更强。
一、单臂哑铃划船
这是背肌训练中必要和基本的练习,它能孤立锻炼背部两侧肌群,尤其能锻炼上背肌群,使背部厚实并拥有清晰的线条。
预备姿势:左膝和左手按放长凳上,上身与地面平行,右手抓握哑铃,右臂伸直。抬头眼前视,稍弓背。
练习:上拉哑铃,屈肘,至腕部刚好在腰下,掌心向内。在最高点停约2秒钟,然后慢慢伸直胳膊还原,背部绷紧。伸直胳膊时拇指向内旋转右手使背阔肌充分伸展。
组数:左、右臂各做5组,5次/组。哑铃尽量使用较大重量,但不要勉强。你可能还需通过“欺骗”的方式完成最后1~2次,但不可多用。
技巧:右手持铃练习时,试着从左肩看左手(左手练时相反)。这可防止身体在哑铃上拉和回落时形成扭曲和猛拉,并能使背阔肌受到更强的刺激,同时能使你正确地评价练习的效果。
二、反握胸前下拉
宽握下拉(主要是练背阔肌的块头)能塑造宽阔的背部,这种练法确实适合许多人。但对整个背部来说,使用多样性和均衡的练习更是个好主意。因此,不妨试试使用窄握,你会注意到在运动范围上与宽握的差异。此外,该练习对上背内侧肌群有很好的强化作用。
预备姿势:坐姿,双脚着地,调整胶辊压住膝盖,使膝盖保持稳定。掌心向内反握横杠,两手间距同肩宽。
练习:从伸展位下拉横杠到胸部,背肌收紧,肘部靠近身体。稍弓背,胸部抬高,下颏上抬,腹部和下背保持紧张。
横杠下拉到胸部上方时,两侧肩胛骨收拢夹紧挤压背阔肌,用背肌的张紧力控制横杠保持用力下拉约2秒钟,然后控制性使横杠还原,到达最高点伸直双臂时再停约2秒钟。每次练习应感到双臂充分的伸展和背阔肌的拉伸。
组数:使用你能做3组、8~10次/组的重量,要特别注意动作规范。伸展非常重要,它有助于上背内侧肌群和中背部肌肉块的增长。
提示:下拉时尽量避免仅用两臂的力量,要充分关注背部肌群的收缩和伸展。
三、单臂拉力器划船
它能教会你用背阔肌进行充分的收缩和伸展,你会强烈地感到背阔肌的用力,同时能提高神经系统对背阔肌支配的功效。
预备姿势:使用高滑轮拉力器,右手掌心向内抓握拉把,右膝跪地,左腿屈膝支撑。
练习:向胸部下拉拉把,肘部远离身体。下拉时向身体方向旋转右手。在完全收缩位用背阔肌的张紧力控制拉把2秒钟,然后使拉把慢慢还原。
组数:左、右臂各做3组,10~12次/组,左手拉时左膝跪地。
技巧:单臂划船时头部转向对侧肩部效果更佳。
四、俯立侧平举
三角肌是肩部主要肌群,绝大多数练习者认为俯立侧平举是单纯的肩部练习,其实三角肌后束在背部比肩部占有更大的部分,因此,拥有强健、发达的三角肌后束在塑造背部方面至关重要。经验告诉我们,强化三角肌后束最好的时机是在背肌训练之后,因为在背部没有被“喂饱”之前,强壮的背阔肌可能会“接管”三角肌后束应该做的工作。
预备姿势:两手各握一哑铃,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膝微屈,向前躬身使躯干与地面基本平行,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掌心相对。
练习:收缩三角肌后束抬起哑铃,保持肘部稍弯曲,举起哑铃时避免躯干上抬。当上臂侧抬至与肩部齐平时,停顿约2秒钟,然后控制性降低哑铃还原。
组数:做3组,10次/组。
技巧:提拉时确保哑铃与肩在同一垂面内,不要使哑铃退至腰部。这样能孤立练三角肌后束,并使上提更加用力。若是首次尝试该练习,则不要过多关注动作的规范和肌肉的收缩。
一 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 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二 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三 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 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 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 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
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 ,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四 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1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2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3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
4 五位脚,单手扶把 小踢腿组合
5 五位脚,单手扶把 移重心组合
6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
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五 踢后退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
六 劈腿跳
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七 大踢腿
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在学生取得微小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有些学生回家也经常自己练习,到课堂上教师可以明显的感到她的变化和提高,则更要适当的给予称赞,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身体和腿要注意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
八 下腰
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她们,纠正下腰的姿态,告诉她们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
对年龄偏大,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让她们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结束后注意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
九 劈腿
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
1 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
2 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
3 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 的竖叉重复动作1
十 小跳组合
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
十一 舞蹈教学
根据学期开始时制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完成哪些舞蹈剧目和小的舞蹈组合,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按时保质完成计划在教授舞蹈动作时,因为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领悟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有耐心,细致的讲解动作要领,告诉她们每一个动作手和脚要往哪里摆,眼睛看哪个方向示范之后,要帮助学生摆好动作造型每个课时保证2-3个新动作,复习上一课时的动作
1 局部组合训练
比如手关节的训练--转指,培养四肢协调能力的训练等等,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自己编排
2 背肌
在课程结束之前,让学生趴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直,手脚同时抬起,用腰和腹部作为支撑点,做背肌训练每组10-20个,一般一至两组即可。
幼儿舞蹈不可不知的基本功训练
一、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 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
二、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三、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 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 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 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 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 ,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要求。
四、踢后退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
五、劈腿跳
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六、大踢腿
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在学生取得微小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有些学生回家也经常自己练习,到课堂上教师可以明显的感到她的变化和提高,则更要适当的给予称赞,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身体和腿要注意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
七、劈腿
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 1 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 2 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 3 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 的竖叉重复动作。
八、小跳组合
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
九、舞蹈教学
根据学期开始时制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完成哪些舞蹈剧目和小的舞蹈组合,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按时保质完成计划在教授舞蹈动作时,因为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领悟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有耐心,细致的讲解动作要领,告诉她们每一个动作手和脚要往哪里摆,眼睛看哪个方向示范之后,要帮助学生摆好动作造型每个课时保证2-3个新动作,复习上一课时的动作 1 局部组合训练 比如手关节的训练--转指,培养四肢协调能力的训练等等,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自己编排 2 背肌 在课程结束之前,让学生趴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直,手脚同时抬起,用腰和腹部作为支撑点,做背肌训练每组10-20个,一般一至两组即可 谁说成年人就一定腰腿硬来着我希望通过科学而循序渐进地练习,能开个好头。
成人不比少儿的韧带弹性好,由于少儿的韧带尚有一定的弹性,而且出于生长发育期,具有可塑性;而成年人的韧带往往更“牢固”,所以想要提升软度,一定要在充分热身运动(比如快走、慢跑等)之后再进行。
注意如果肌肉和韧带还没有活动开,压软度是极容易受伤,且不易恢复的。 其次是幅度渐增的软度练习。 主要是压腿、压腰。 练软度初期必须有老师指导,因为力度、角度、甚至腿、腰部肌肉的用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当,可能肌肉变粗事小,韧带拉伤事大呢。
压腿:要伸直了膝盖、绷紧了脚背再压,不论腿在前还是旁还是后面(后面是最容易让我们忽视的了!);
前腿:背要直立着以腹部带力压前腿,尽可能让肚皮贴腿,而肩还和腿有一点距离为好!
旁腿:弯曲的一侧腰应该似跨过小山一般,立住了腰椎尾椎,在上段腰椎和下段胸椎处侧弯。抬到三位的手不要向前倒,弯曲的一侧肩膀不要跑到旁腿后面!!一定要用背去找腿!!脸要向天棚看。哪怕第一次甚至几年后三位上的'手也握不住旁腿也千万不要急功近利地把肩膀搭到腿上或者腿后。髋关节不要太往回缩(容易发生坐髋,将发展为屁股大),也不要太往远伸,否则控制不稳。当然,为了拉伸韧带而横着远伸的除外。我个人的感觉是:压旁腿 抻 腰的作用似乎更大于压胯。但是当主力腿弯曲,动力腿(被压的腿)伸直压的时候,练胯的作用很好!大家可以在直腿旁压之后,弯腿压压胯。
后腿:搭在后的腿务必要伸直、外开!!也就是说不要脚背直冲下方!两个肩关节、两个髋关节要在一个平面上!!腰要拔直拉长了向后压,放在三位的胳膊要先行。然后可以弯主力腿下蹲,此时明显感觉到大腿内侧筋有 抻 拉感,但可以忍受。这就对啦!耗一会儿! 下叉--和把杆上压腿的原则没什么两样。但是压叉的软度提升效果远好于把杆压腿!! 纵劈:注意后面的腿要伸直、外开!前腿要伸直绷脚背!肚皮贴前腿, 抻 直腰向后弯。如果有人帮你踩髋关节,那么后腿的功夫会迅速大幅增长!!再帮你搬胳膊,那你站着搬后腿的问题将在几个月后得到解决啦! 横劈:先别急!先压青蛙!震颤着压大胯小胯,耗一会,再震颤着压一会,然后开始伸直腿压腿。和前腿差不多,肚皮往地面靠!此时韧带实在是让我们疼痛难忍啊,那就在能忍受的最大限度上耗上一分钟。然后再震颤着压压,共计五分钟吧--横跨最难压了,因为韧带又粗又韧数量还多!好好下功夫吧! 踢腿--三分压七分踢!伸直主力腿动力腿(这个直可真难做到,但又是非常重要的),绷直脚背,脚背带着上踢(踢不高也没事,范儿一定要对!)。要快速上踢,在最高点控一下,然后相对慢速回落。踢上15腿,再稍微放松一下对自己的要求,把腿尽量踢高地,踢上10-15腿。
少儿舞蹈基本功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我整理的少儿舞蹈基本功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
一 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 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二 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条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三 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 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 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 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
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 ,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四 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1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2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3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
4 五位脚,单手扶把 小踢腿组合
5 五位脚,单手扶把 移重心组合
6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
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五 踢后退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
六 劈腿跳
劈腿跳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七 大踢腿
大踢腿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在学生取得微小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有些学生回家也经常自己练习,到课堂上教师可以明显的感到她的变化和提高,则更要适当的给予称赞,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身体和腿要注意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
八 下腰
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她们,纠正下腰的姿态,告诉她们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
对年龄偏大,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让她们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结束后注意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
九 劈腿
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
1 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
2 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
3 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的竖叉。重复动作1。
十 小跳组合
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
十一 舞蹈教学
根据学期开始时制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完成哪些舞蹈剧目和小的舞蹈组合,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按时保质完成计划。在教授舞蹈动作时,因为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领悟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有耐心,细致的讲解动作要领,告诉她们每一个动作手和脚要往哪里摆,眼睛看哪个方向。示范之后,要帮助学生摆好动作造型。每个课时保证2-3个新动作,复习上一课时的动作。
1 局部组合训练
比如手关节的训练——转指,培养四肢协调能力的训练等等,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自己编排。
2 背肌
在课程结束之前,让学生趴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直,手脚同时抬起,用腰和腹部作为支撑点,做背肌训练每组10-20个,一般一至两组即可。
少儿舞蹈练习技巧
一名优秀的标准舞舞者,必然将对基本功精益求精地研磨贯穿于日常训练中。标准舞的基本元素可总结为:前进、后退、升、降和转。本文将就托尼·多克曼关于“前进、后退”的练习展开初步探讨,并分享笔者在学习和教学中总结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基本的前进后退练习
在基本的前进、后退练习中,我们通常用one、two、three、four进行动作分解。
前进时
one:感觉头部和尾椎分别向上下延伸使脊柱拉长,上身保持垂直,膝盖和脚踝自然放松,此时身体的重心会随之移动到主力脚的脚跟;
two:随着膝盖和脚踝的进一步折叠,重心向前滚动经过脚心、脚掌和脚尖,在超过脚尖时动力脚的脚掌贴地向前移动,在充分延伸后膝关节伸直,接触地板的位置也由脚掌变成脚跟;
three:是重心在两脚之间过渡的过程,在保持原动力脚膝盖相对直的同时,原主力脚的膝盖和脚踝也充分蹬直,将重心推至原动力脚,使之成为新主力脚;
four:随着重心在新主力脚上的继续滚动,带动新动力脚向前并拢。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员,可以强调,在这一步新动力脚主动向前以加快收脚。
后退时
one:与前进时的one一样保持上身垂直,膝盖、脚踝放松,让身体重心前移到脚掌;
two:进一步折叠膝盖和脚踝,让重心开始向后滚动(如果是双人练习,后退的人这一步不能过于主动,需要感觉到前进的人重心开始向前才能移动),在重心超过脚跟时移动脚向后延伸出脚;
three:原主力脚膝盖蹬直,将重心推至原动力脚,使之成为新主力脚,此时新主力脚为脚掌接触地板,膝盖和脚踝相对直;
four:重心在新主力脚上继续滚动,新主力脚脚跟逐渐落下,新动力脚向后并拢,身体成为one的预备状态。
另外,对于初级学员来说,脚踝力量的欠缺往往是制约进步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在教学中为他们增加针对性的`练习。方法是让学员用脚尖站立,每两拍完成一次前进或者后退,整个过程要求脚掌始终保持与地板的接触,以体会延伸出脚的感觉。
结合舞步的练习
前文详细剖析了基本的前进、后退练习的技术要领,并介绍了一种针对初级学员的脚踝力量练习。下文将介绍如何通过练习,将前进、后退的元素融合到标准舞的基本舞步中。
在华尔兹中,前进、后退可以在左右并换步(closedchange)中练习。除了一小节一换步的基本并换步,我们还引入了两种不同的练习方式。
第一种以四小节为一单元:第一小节为正常的左足并换步,第二小节在原地做一次升降练习;三、四小节为右足并换步和原地升降,之后反复循环。这一练习强化了上节中four和one的技术要领,同时兼有上身摆荡和反身动作的元素。
另一种练习也以四小节为一个单元:前两小节为一个延长的左足并换步,one和two不变,将原来的three延长为四拍完成,同时主力脚一侧的身体充分延伸,带动手臂向上延展;三、四小节为一个延长的右足并换步,之后反复循环。这一练习对学员的脚踝能力有较高要求,同时是很好的练习呼吸和肌肉延伸的方法,可让有一定基础的学员作为进阶练习。
在狐步中,前进后退练习可以在羽毛步(featherstep)和三直步(threestep)中练习,例如前进羽毛步、三直步、羽毛步,接后退羽毛步、三直步、羽毛步,然后反复循环。
在快步中,可结合锁步(lockstep)练习,如一个前进锁步,接一个右足常步(rightfootwalk)作为过渡,然后是后退锁步和左足常步。如此四小节一循环,节奏为SQQ,SS,SQQ,SS。
在探戈中,可以练习两常步(twowalks)接行进旁步(progressivesidestep),每两小节一循环,节奏是SS,QQS。
双人练习
不管是基本的前进、后退练习,还是结合舞步的练习,都可以同时由双人完成。双人练习的重点在于引导和跟随,以下将介绍几种合手练习的方法。
方法1:男士的双手张开,掌心向下,女士双手搭在男士的手背上。掌心向下可以使双方有意识地压肩,同时避免男士使用手臂强制女伴,而更多地注意发自后背的引导。
方法2:与第一种的基本相同,只是换成女士双手在下引导男士。这样可以使引导者和跟随者互相体会对方的角色和职责,避免女士完全地依赖男士。
方法3:双方身体接触,但手不接触。这一练习对男女双方的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可作为进阶练习。
在双人练习中,除了直进直退,还可以增加互相走对方外侧的练习,强化反身动作位置(CBMP)的感觉。
在音乐中起舞
学员的全部练习都应在音乐中完成。优美的音乐不仅能激发学员的的兴趣,减少单纯练习的枯燥感,更可以培养学员的艺术感觉,让脚法的运用、肌肉的延伸、呼吸的配合都自然地融入到音乐中。做到了这些,就能实现从迈步到舞蹈的一大飞跃。
一切力量皆来源于脚下。不论是职业舞者还是业余舞者,都需要从最根本的练习开始,倾听和感知身体的细微运动,追寻内在的质朴回归。
;幼儿舞蹈基本功教学
第一节:准备活动
1、头部练习:向前低头,向后仰头,向左右歪头,绕头练习。注意立腰,两肩下垂,脚尖绷直。
2、肩部练习:双手扶肩,双肩通过向前,向下,向后,向上绕肩。注意脖子往上立,挑腰。
3、胸部练习:上身向前含胸低头,阔胸双肩向后夹起,仰头。注意两肩后夹,两腿夹紧绷直。
4、腰部练习:注意呼吸,腰一定要正。(前腰、胸腰、旁腰、涮腰)
5、含胸屈腿:上身含胸的同时,双腿吸起。注意含胸时,不要松散。
6、压胯练习:双手扶膝,双腿吸起来,并拢双腿膝盖向旁打开,向旁压。注意膝盖用力下压,腰立直。
7、勾绷脚练习:脚上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向前蹬。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往上长。
8、绕脚练习:脚经过勾脚,向外打开绷脚,然后绷脚,打开,绷脚,再绷脚。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向上长。
9、振臂练习:双臂上举的同时向后振,然后放下双臂下垂。注意立腰、收腹。
10、下前腰(体前屈):上身前弯曲和腿平行,双手扶地,然后起身。注意腿要直,腰部放松。
11、双屈膝:双腿全蹲的同时,双手扶膝,起身。注意注意腿要直,腰部要放松。
12、腰的软度练习:腰要放松、注意韵律。(前腰、旁腰、后腰、涮腰)
13、胯部的练习:左、右胯向上方提起,落下,双胯向前顶,左右摆胯,注意不要坐胯。
14、膝部的练习:双膝弯曲半蹲,起身。注意腰立直,膝盖打开。
15、脚腕练习:脚尖向里转成正步,再打开成小八步,半脚尖立起落下。注意立腰,腿紧夹。
16、手腕练习:绕手。注意收腹手臂要直。提压腕。(绕手、提压腕)
17、仰卧、举腿、压胯:双腿向上抬起到九十度,位置向旁打开。注意腿要直,胯要正。
18、地面踢腿:注意爆发力,腰要直。(仰卧踢前腿、仰卧踢旁腿、仰卧踢后腿、仰卧跪倒踢)。
19、地面搬腿:注意两腿要直,身体要正。(仰卧搬前腿、仰卧搬旁腿、仰卧搬后腿)。
20、腰的地面练习:注意:腰一定要放松,(胸腰、双腿跪下腰,控腰)。
21、仰卧起坐:上身向前起身,然后再仰卧。注意:腿直,上身用力起。
22、背肌练习:上身和双腿同时向上抬起,注意手臂要直、腿要直。
第二节:脚部动作的部分练习
脚的三种形态:
勾脚:脚尖向上,脚跟朝下用力向外蹬。
绷脚:脚尖用力向下绷。
拐脚:脚腕向外拐,向外顶。
脚的基本位置
正步:两脚跟脚尖靠拢,重心在双脚上。
(一:小八字步、大八字步、丁字步、踏步、点步。二:弓箭步、大掖步、芭蕾一位脚、芭蕾二位脚、芭蕾五位脚)
第三节:手部动作的部分训练。
手的三种形态:兰花掌、空心拳、单指。
手的基本位置:山膀位、按掌位、托掌位、提襟位、扬掌位。
芭蕾手位:一位手、二位手、三位手、四位手、五位手、六位手、七位手、八位手。
把上单手的基本动作:
一:撩手、盖掌、切掌、端掌、分掌。二:穿掌、摊掌、推开平收、双晃手。三:小五花、顺风旗、山膀按掌、斜托掌。
第四节:把上动作部分训练
双手扶把,两手宽度同肩相等。
单手扶把,手放在身体前一点位置上。
(一:1、擦地2、蹲3、小踢腿。二:4、跨掖腿5、腰6、压腿。三:7、搬踢腿8、下叉9、大踢腿:踢前腿、踢后退、踢旁腿)
第五节:把下动作的组合训练
一、跑跳步组合:
一、二八拍:跑跳步,双手叉腰。
第三八拍:下叉,双脚晃脚一圈。
第四八拍:单腿跪地,一脚后扬起,双手撑地。
二、后踢步组合:
一、二八拍后踢步,双手叉腰。
第三八拍:1-4拍坐下,双脚并拢向前,双手放两侧。5-8拍双脚并拢弯曲在一侧,双手并拢作睡觉状在一侧。
第四八拍:1-4拍跪起,双手侧举。5-8拍往后弯腰。
三、圆场步组合:
第一八拍:双手侧举,圆场步走成一圆形。
第二八拍:坐下,双手撑地,躺下。
第三八拍:用头、手撑地,胸向前拱起。
第四八拍:左腿向上屈起,在右膝盖处点地。
四、小踢腿组合:
第一、二八拍:拉手,左右交替侧踢腿。
第三八拍:叉腰,碎步。
第四八拍:双手撑地,单脚向后踢起,一腿跪起。
五、手绢挽花组合:
第一八拍:左右交替向上挽花至下。
第二八拍:双手侧挽花,左右交替。
第三八拍:双手侧上挽花,侧腰花,重复一次。
第四八拍:双手侧平挽花,左右交替。
六、手绢片花组合:
第一八拍:斜举,片花。
第二八拍:碎步转一圈双手平举片花。
第三八拍:同第一八拍。
第四八拍:后点地,双手上举片花,慢慢蹲到最低上,亮相。
1、俯身双臂划船,这个动作主要练背阔肌。俯身微屈膝,两手各持一哑铃(掌心相对或向上),垂于身体前下方,以背阔肌的收缩力提拉哑铃至肘与肩高或略高于肩的位置,(挺胸,两肩往后扩张)稍微停顿一会儿,然后以背阔肌的张紧力控制哑铃缓慢还原。
2、动作要领是:背部一定要挺直,身体尽可能前倾与地面平行,用背阔肌的力量将哑铃提起,至顶峰时挺胸、收肩。
建议每次做4-5组,每组8-12个,第一组重量稍微轻些,后面几组重量控制在做第12个力竭左右,组间休息一分钟左右。上举时吸气,放下呼气。
3、动作关键:上体不宜上抬,避免借力。
4、俯身单臂划船
,这个动作主要练背部外侧和下背。一手持哑铃,掌心朝内,另一手撑与同侧膝盖位置相同的固定物以稳定身体。(两肩要放平,)充分收缩背部肌肉,将哑铃提到腰部位置,稍微停顿一会儿,然后充分伸展背部肌肉,控制性缓慢还原。
5、做完换另一侧。
建议每次做4-5组,每组8-12个,第一组重量稍微轻些,后面几组重量控制在做第12个力竭左右,组间休息一分钟左右。上举时吸气,放下呼气。
6、直腿硬拉,这是练腰的动作,这个动作主要练下背,臀大肌,和股二头肌,双手各持哑铃垂于提前,两脚自然开立,与肩同宽,腿伸直,腰背挺直,抬头,直到上体约与地面平行。
7、然后下背肌收缩,用力使上体还原,建议每次做4-5组,每组8-12次,第一组重量稍微轻些,后面几组重量控制在做第12个力竭左右,组间休息一分钟左右。
8、为保持张力,身体前倾时哑铃不要触及地面,且动作不宜太快。且背部肌肉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竖脊肌,竖脊肌为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肉,在脊柱两侧的沟内,运动时不要伤到竖脊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