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长骨骨折康复的康复治疗

四肢长骨骨折康复的康复治疗,第1张

(一)康复治疗的机制与作用

骨折后康复可以协调固定与运动之间的矛盾,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使其朝向骨折愈合的方向发展。康复治疗常用方法有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以及中医传统康复疗法。科学地使用物理治疗可有效地控制感染、消除肿胀、促进创面修复、软化瘢痕等。运动疗法则是以恢复功能为目标的治疗性训练。

具体作用:

1、促进肿胀消退;

2、预防或减轻肌萎缩

3、防止关节粘连、僵硬

4、促进骨折愈合

5、提高功能障碍后期手术的效果

(二) 康复治疗方法

为便于临床康复治疗,四肢骨折后的康复大致以时间划分为骨折固定期(早期)和骨折愈合期(后期)两个阶段。

1、骨折固定期(早期)

(1)患肢抬高:有助于肿胀消退,患肢的远端必须高于近端,近端要高于

心脏平面。

(2)物理疗法:作用为消炎,减轻肿胀,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愈合,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①超短波:患部对置,骨折1 周内,无热量, 10分钟/ 次,1 周以后,微热量,10~15 分钟/ 次, 1次/ 天 ,20~30次为1疗程。此法可在石膏外进行,但有金属内固定物时禁用。

②紫外线:骨折体表部位,弱红斑量或中红斑量,每日或隔日1 次,6 ~8 次为1 疗程。如局部石膏固定,可在健侧相应部位照射。

③磁疗:选用脉冲电磁疗法,患肢位于环状磁极中,或采取患部对置法,2 0 分钟/ 次,1 次/ 天, 20次为1疗程。

④超声波、音频电或超声- 中频电疗均可应用。

⑤按摩:在骨折部位的近心端进行按摩,使用向心性手法,1 5 分钟/ 次,1 ~2 次/ 天。

(3)运动疗法:主动运动是预防和消除水肿的最有效、最可行和花费最少的方法。主动运动有助于静脉和淋巴回流。

①伤肢近端和远端未被固定关节的各个轴位上的主动运动,必要时给予助力。每次1 0 分钟左右,每日数次。注意逐渐增加活动强度,以免影响骨折端的稳定。上肢应注意肩关节外展、外旋与手掌指关节屈伸运动及手的功能位;下肢应注意踝关节背屈运动及背屈位。老年患者更应注意防止肩关节粘连和僵硬发生。

②行固定部位肌肉有节奏的等长收缩训练,以预防废用性肌萎缩,并使骨折端对合有利,促进骨愈合。每次训练1 0 分钟左右,每日数次。

③关节内(面)骨折,应尽早开始功能训练,既可促进关节软骨面的修复塑形,亦可减轻关节内粘连。一般在固定2 ~3 周后,每日短时取下外固定装置,进行损伤关节不负重的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运动结束后,继续原位固定。若固定时无特殊需要,关节应置于功能位。这样,既可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利用相应关节面的研磨塑形,并减少关节内的粘连。

④健肢和躯干部应尽可能维持其正常活动,以改善全身状况,防止合并症(压疮、呼吸系统疾患等)的发生。

2、骨折愈合期(后期)

每种骨折都有个大致的愈合时间,但每个骨折都必须根据自己的愈合过程和征象来判断其是否完成了愈合。当骨折尚未愈合,而判断错误并去除固定,甚至过早地使用患肢,就会使本来位置良好的骨折变形,最终造成畸形愈合。这种情况多见于下肢,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髋内翻,股骨干骨折的成角畸形等。骨折从临床愈合到骨性愈合需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功能训练的强度和时间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要根据患者骨折的部位、程度、年龄以及整复、固定的方式做出科学的选择。骨折后患肢从非使用性运动过渡到正常运用,应具备三个条件:(1 )骨愈合;(2 )足够的肌力;(3 )一定范围的关节R O M 。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残存的肿胀,软化和牵伸纤维组织,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和训练肌肉的灵巧度。

(1)运动疗法

①助力运动和被动运动:初去石膏的肢体难以自主活动,可采用助力运动,以后随着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可减少助力。对有组织挛缩及粘连严重,造成主动运动及助力运动无效者,可采用被动牵拉或关节松动技术,来松动僵硬的关节,但牵拉应平稳、轻柔,不应引起明显疼痛和肿胀。切忌暴力,以免造成新的组织损伤。

②主动运动:受累关节进行各运动轴方向的主动活动,包括摆动训练、牵张训练等。运动幅度应逐渐增大,在患者耐受范围内进行,每次3 0 分钟左右,每日数次。有时为提高治疗效果,宜每小时进行一次,每次5 ~1 0 分钟。

③肌力和耐力训练:骨折不伴随神经损伤时,肌力训练常采取抗阻训练,训练时,既要发展原动肌肌力,又要发展拮抗肌肌力。常用的抗阻训练方法为渐进抗阻法,即重负荷(抗阻)、重复次数可少些(1 0 次左右),2 次/ 天 。耐力训练则取中等负荷(抗阻)、多次重复(超过20 ~30 次),每次20 分钟左右,1 次/ 天。

(2)物理治疗

①局部紫外线照射,可促进钙盐沉积及镇痛;

②蜡疗、红外线、短波、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纤维瘢痕组织,改善关节活动度, 可作为手法治疗前的辅助治疗;

③超声波疗法、音频电疗、超声- 中频电疗、碘离子导入能软化瘢痕,松解粘连等。根据病情,可灵活选用之。

④对于骨折延迟愈合和骨折不愈合的治疗,还可采取直流电阴极电刺激治疗、超声刺激治疗及体外震动波治疗

(3)作业疗法:针对骨折患者具体的功能障碍,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劳动和文体活动中,选出一些有助于患肢功能和技能恢复的作业进行治疗。以改善动作技能技巧,增强体能,从而恢复患者伤前的A D L 及工作能力。

你说的这个问题很常见,在健身房也经常遇到,提高柔韧无非要知道这几点:

第一点是肌肉的延展性

第二是骨骼关节对位对线

第三是大脑里有这样的意识,不在刻意使用拮抗肌就行对抗。

这个过程不能图快,如果图快很容易受伤,肌肉拉伤轻则几周几月,重的好3年以上才能完全恢复,所以在拉伸柔韧时候一定要注意科学,不能盲目。盲目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有受伤的风险。

平常没事的时候自己多拉伸肌肉,具体方法分享一下,可以做个参考:

完全热身后再进行拉伸,5或者6疼痛等级就可以,换角度,针对性拉伸,每次拉伸一个肌肉群20~30秒,拉伸4~5组,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次数的调整,我一般不着急1次就行,着急每天2到3次,比如腘绳肌拉伸4~5组,腓肠肌拉伸4~5组,大腿内收肌群拉伸4~5组,股骨外旋位、股骨中立位都可以去拉伸,多角度去刺激,但是不能违背了拉伸原则,和骨骼功能,这样一般1个月就会有明显的改善。

主动被动结合拉伸效果才会更好

找个小伙伴,最好是懂拉伸的,拉伸时候时刻询问被拉伸者的情况,逐步的缓和方式打开柔韧性,自主拉伸和被动拉伸相结合,被动可以用PNF进行。

如果最后还是和预期有差距,可以考虑看看自己的骨盆或者腰椎一些位置有没有出现小幅度的偏移,如果有纠正过来就好,纠正时候也是一样,逐步的进行,不能盲目的大幅度拉扯,防止受伤。

希望以上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柔韧性的锻炼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锻炼的同时不要忘记科学饮食,充足睡眠,只有这样的结合才会让你的付出有所收获。

 肌肉痉挛怎么办

 物理治疗

 1)冷疗法 用冰敷或冰水浸泡痉挛肢体5~10s,可使肌痉挛产生一过性放松。

 2)水疗 水压对肌肉持久的压迫与按摩有利于肌痉挛的缓解。室温保持在25度,水温宜在300左右。

 3)温热疗法 各种传导热(如蜡、砂、泥等)、辐射热(红外线)及内生热(超短波)。

 4)痉挛肌及其对抗肌的交替电刺激疗法 是将波宽和频率相同,但出现的时间有先、后的两组方波,分别刺激痉挛肌及其拮抗肌,使两者交替收缩,利用交互抑制和高尔基腱器兴奋引起的抑制,以对抗痉挛。

 运动治疗

 运动疗法包括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按摩等手法治疗。

 ① 主动运动痉挛肌的拮抗肌,产生交互性抑制作降低肌痉挛。如肱二头肌痉挛可练习肱三头肌的主动和抗阻收缩;

 ② 被动运动时也可结合某些反射机制来降低肌张力,如被动屈曲足趾可降低肌张力;

 ③ 深而持久的肌肉按摩,或温和地被动牵张痉挛肌,可降低肌张力。

 肌电生物反馈

 肌电生物反馈可减少静止时肌痉挛及其相关反应,也可抑制被动牵伸时痉挛肌的不自主活动。利用肌电生物反馈再训练痉挛肌的拮抗肌,也能起到交替抑制的作用。

 矫形器的应用

 可利用上肢或下肢矫形器矫正痉挛。如用于内收肌痉挛的外展矫形器,用于屈肘肌痉挛的充气压力矫形器,用于足下垂内外翻的踝足矫形器等。其作用除了能防止肌痉挛的加重外,还能防止挛缩,应早期积极采用。

1一般资料 [1] 多见于中老年,呈隐袭性发病,50岁以上的患者占总患病人数的90%以上,慢性进展性病程,5~8年后约半数患者需要帮助。震颤、强直、运动不能(或运动减少)与姿势和平衡障碍为其主要表现。

2首发症状 存在着个体差异,以多动为主要表现者易于早期诊断。首发症状依次为震颤(705%)、强直或动作缓慢(197%)、失灵巧和(或)写字障碍(126%)、步态障碍(115%)、肌痛痉挛和疼痛(82%)、精神障碍如抑郁和紧张等(44%)、语言障碍(38%)、全身乏力和肌无力(27%)、流口水和面具脸(各16%)。通常认为,从发病至诊断时间平均25年。 [2]

(1)震颤:震颤是因肢体的促动肌与拮抗肌节律性(4~6Hz)交替收缩而引起,多自一侧上肢远端开始,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下颌、口唇、舌及头部一般均最后受累。上肢的震颤常比下肢重。手指的节律性震颤形成所谓“搓丸样动作”。在本病早期,震颤仅于肢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出现,做随意运动时可减轻或暂时停止,情绪激动使之加重,睡眠时完全停止。强烈的意志和主观努力可暂时抑制震颤,但过后有加剧趋势。

(2)强直:促动肌和拮抗肌的肌张力都增高。当关节做被动运动时,增高的肌张力始终保持一致,而感均匀的阻力,称为“铅管样强直”。如病人合并有震颤,则在伸屈肢体时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上出现断续的停顿,如齿轮在转动一样,称为“齿轮样强直”。以颈肌、肘、腕、肩和膝、踝关节活动时肌强直更显著。注意让患者放松,克服其不自觉的“协助”。由于肌肉强直,病人出现特殊姿势。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手指内收,拇指对掌,指间关节伸直,髋、膝关节均略为弯曲。疾病进展时,这些姿势障碍逐渐加重。严重者腰部前弯几乎可成为直角;头部前倾严重时,下颌几乎可触胸。肌强直严重者可引起肢体的疼痛。

(3)运动障碍(运动不能或运动减少):是帕金森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既往认为运动不能系肌强直所致。自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后发现,手术可减轻甚至消除肌强直,但对运动减少或少动影响不大。临床上肌强直、少动之间表现程度也不平行。认为运动减少与DA缺乏有关。运动障碍表现为:

①运动启动困难和速度减慢: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坐下后不能起立,卧床时不能自行翻身,解系鞋带和纽扣、穿脱鞋袜或裤子、剃须、洗脸及刷牙等动作都有困难。重复运动易疲劳。

②多样性运动缺陷:表情缺乏、瞬目少、“面具脸”为特有面貌,严重者构音、咀嚼、咽下困难,大量流涎是由口、舌、腭及咽部等肌肉运动障碍所引起,而唾液分泌并无增加,仅因病人不能把唾液自然咽下所致。严重病人可发生吞咽困难,步行中上肢伴随动作减少、消失。

③运动变换困难:从一种运动状态转换为另一种运动困难,出现运动中止或重复。如行走中不能敬礼、回答问题时不能扣钮扣、系鞋带等精细动作困难,连续轮替动作常有停顿,病人上肢不能作精细动作,书写困难,所写的字弯曲不正,越写越小,称为“写字过小症”等。

(4)姿势保持与平衡障碍:最初帕金森报道时就提出姿势与步态异常为本病的主要表现。Martin(1967)认为姿势与步态的异常是由于伴随主动运动的反射性姿势调节障碍所致,可出现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起步困难、步行慢、前冲步态、步距小,行走时,启步困难,但一迈步后,即以极小的步伐向前冲去,越走越快,不能即时停步或转弯,称慌张步态。转弯困难,因躯干僵硬加上平衡障碍,故当病人企图转弯时,乃采取连续小步使躯干和头部一起转向,由于姿势反射调节障碍,患者行走常发生不稳、跌倒,尤其在转弯,上下楼梯更易发生,立位时轻推(拉)患者有明显不稳。因平衡与姿势调节障碍患者头前屈、前倾,躯干前曲、屈膝、屈肘,双手置于躯干前,手指弯曲,构成本病特有的姿态。

(5)其他:病人可出现顽固性便秘、大量出汗、皮脂溢出增多等。出汗可只限于震颤一侧,因此有人认为出汗是由于肌肉活动增加所引起。皮脂溢出增多在脑炎后病人尤为显著。少数病人可有排尿不畅。动眼危象是一种发作性两眼向上窜动的不自主眼肌痉挛运动,多见于脑炎后震颤麻痹病人。病人也可有言语障碍,语音变低,发音呈暴发性,咬音不准,使旁人难于听懂。相当一部分病人有认知障碍。晚期可有痴呆、忧郁症。

临床上常用的分级方法还是采用1967年Margaret hoehn和Melvin Yahr发表量表,称为hoehn-Yahr分级:hoehn和Yahr给各阶段的定义是:

Ⅰ期:单侧身体受影响,功能减退很小或没有减退。

Ⅱ期:身体双侧或中线受影响,但没有平衡功能障碍。

Ⅲ期:受损害的第一个症状是直立位反射,当转动身体时出现明显的站立不稳或当患者于两脚并立,身体被推动时不能保持平衡。功能方面,患者的活动稍受影响,有某些工作能力的损害,但患者能完全过独立生活。

Ⅳ期:严重的无活动能力,但患者仍可自己走路和站立。

Ⅴ期:除非得到帮助外,只能卧床或坐轮椅。

一般资料 [1] 多见于中老年,呈隐袭性发病,50岁以上的患者占总患病人数的90%以上,慢性进展性病程,5~8年后约半数患者需要帮助。震颤、强直、运动不能(或运动减少)与姿势和平衡障碍为其主要表现。

2首发症状 存在着个体差异,以多动为主要表现者易于早期诊断。首发症状依次为震颤(705%)、强直或动作缓慢(197%)、失灵巧和(或)写字障碍(126%)、步态障碍(115%)、肌痛痉挛和疼痛(82%)、精神障碍如抑郁和紧张等(44%)、语言障碍(38%)、全身乏力和肌无力(27%)、流口水和面具脸(各16%)。通常认为,从发病至诊断时间平均25年。

(1)震颤:震颤是因肢体的促动肌与拮抗肌节律性(4~6Hz)交替收缩而引起,多自一侧上肢远端开始,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下颌、口唇、舌及头部一般均最后受累。上肢的震颤常比下肢重。手指的节律性震颤形成所谓“搓丸样动作”。在本病早期,震颤仅于肢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出现,做随意运动时可减轻或暂时停止,情绪激动使之加重,睡眠时完全停止。强烈的意志和主观努力可暂时抑制震颤,但过后有加剧趋势。

(2)强直:促动肌和拮抗肌的肌张力都增高。当关节做被动运动时,增高的肌张力始终保持一致,而感均匀的阻力,称为“铅管样强直”。如病人合并有震颤,则在伸屈肢体时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上出现断续的停顿,如齿轮在转动一样,称为“齿轮样强直”。以颈肌、肘、腕、肩和膝、踝关节活动时肌强直更显著。注意让患者放松,克服其不自觉的“协助”。由于肌肉强直,病人出现特殊姿势。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手指内收,拇指对掌,指间关节伸直,髋、膝关节均略为弯曲。疾病进展时,这些姿势障碍逐渐加重。严重者腰部前弯几乎可成为直角;头部前倾严重时,下颌几乎可触胸。肌强直严重者可引起肢体的疼痛。

(3)运动障碍(运动不能或运动减少):是帕金森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既往认为运动不能系肌强直所致。自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后发现,手术可减轻甚至消除肌强直,但对运动减少或少动影响不大。临床上肌强直、少动之间表现程度也不平行。认为运动减少与DA缺乏有关。运动障碍表现为:

①运动启动困难和速度减慢: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坐下后不能起立,卧床时不能自行翻身,解系鞋带和纽扣、穿脱鞋袜或裤子、剃须、洗脸及刷牙等动作都有困难。重复运动易疲劳。

②多样性运动缺陷:表情缺乏、瞬目少、“面具脸”为特有面貌,严重者构音、咀嚼、咽下困难,大量流涎是由口、舌、腭及咽部等肌肉运动障碍所引起,而唾液分泌并无增加,仅因病人不能把唾液自然咽下所致。严重病人可发生吞咽困难,步行中上肢伴随动作减少、消失。

③运动变换困难:从一种运动状态转换为另一种运动困难,出现运动中止或重复。如行走中不能敬礼、回答问题时不能扣钮扣、系鞋带等精细动作困难,连续轮替动作常有停顿,病人上肢不能作精细动作,书写困难,所写的字弯曲不正,越写越小,称为“写字过小症”等

大多数人认为运动是有氧运动,例如轻快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划船和其他可以提高心率和调节心血管系统的活动,或者无氧运动,如建立和维持肌肉力量的训练。这些对一般健康的人有益,但对于后期肾上腺疲劳症候群患者而言,它们不是最佳的运动类型。事实上,错误的运动计画可能使肾上腺疲劳症候群恶化,并且容易触发肾上腺崩溃。让我们先来探讨这其中两难的原因: 一个常见的误解是肾上腺疲劳症候群等同于低能量,这与身体的耐压性有关,无论是身体、心理或情绪方面。此外,因为所有身体功能的运作都需要能量,而低能量是肾上腺疲劳症候群患者最明显的结果。这听起来似乎很合乎逻辑,但是在根本的层面,AFS要比这复杂得多。 试想一辆汽油快用完的汽车,加上它的方向盘有问题、加速的油门踏板失控,以及刹车踏板间歇性故障。换句话说,确保车辆平稳运行的许多系统都已受损,已经不再于你的控制之下,这辆车早晚会发生意外—它无法将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如果将这些情况换成是你的身体,那你离后期肾上腺疲劳症候群已经不远了。 就像一辆汽车,身体需要平稳运行,我们整体的感觉和表现才会好,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许多器官和系统同步与和谐的运作。在AFS(肾上腺疲劳症候群)中,身体逐渐枯竭、能量变低,就像一辆汽油快用尽的汽车,我们看到许多并发的失衡,由于许多激素功能失调,低能量的情形可能还会加上:

低血糖症,低血糖,我们可以视为油箱中汽油不足 亢奋的感觉,如同油门踏板卡在加速的位置 思绪混沌,就像驾驶一边开车一边发简讯 忧郁,这告诉我们身体功能失调已耗尽内部的平衡,如同烧坏的煞车踏板,这也难怪一个小小的压力就会触发肾上腺崩溃

肾上腺疲劳症候群的健身疗愈法 ©ShutterStock 运动策略

成功的肾上腺恢复运动计画需要一个策略,协助你拿回身体核心功能的控制权。回到汽车的比喻,控制身体涉及的不仅仅是在油箱中加入汽油,如果方向盘系统运转不正常,你仍然无法到达你想去的地方,即使油箱加满。目标是内部系统的完全重新平衡,使它们能够运作顺利,并且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这其中涉及身心整合的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运动、饮食和营养,以及心理和身体的部分。如果一切运作良好,运动有助于增强肾上腺的功能,从而提升能量。

能量与运动

早期AFS(阶段1 和2)中的个体可能只是间歇性感到疲劳,并且可以从任何低能量的状态快速恢复。正如之前我们提及的AFS 阶段,那些在后期AFS(阶段3 和4)中的人持续处在低能量和疲劳的状态,而且还会随着时间恶化。对于那些后期肾上腺衰弱的患者而言,很重要的是要量身制定一个个人锻炼计画,以便好好利用有限的能量。 运动过度耗尽能量可能会引发肾上腺崩溃,因此,运动的强度、时间长度和频率的适当平衡非常重要。运动会使许多在后期AFS 的患者感到能量尽失,所以他们大都尽量避免运动。然而,除了在肾上腺崩溃期间外,完全不运动对身体一点好处都没有。有些人则是透过强迫自己做更多的事情,结果反而消耗能量变得更疲劳,这两种作法可能都不恰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建议要为肾上腺功能状态特别设计个人化的运动计画。 若要让重要的器官克服低能量状态,我们需要保持一致的能量流,而任何多余的能量则可以经由运动消耗掉。然而,我们必须调整运动量,以避免经由肾上腺素调节的非战即逃的反应受到过度的 。在正确的时间点进行适当的锻炼对身体非常有益,反之则不然。 在治疗早期AFS 的初始阶段,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会希望尽可能节省能量,所以目标不是在于选择增加力量的运动,而是从核心开始一些更温和、更适合增加体内储备量的作法。等到建立完成体内一定的储备量后,随着时间推移,身体可以从分解代谢状态进入合成代谢状态,其中肌肉开始重建和加强。这一个阶段的疗愈必须逐步完成,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以避免AFS恢复中常见的过度运动的错误。 精心设计的肾上腺恢复运动计画包括呼吸、肌肉弹性、伸展、力量训练、运动流动性、控制和整体循环。这其中要将AFS 的阶段、身体的剩余储备量、体质、年龄、代谢问题、过去病史和受伤史纳入考量。(与任何锻炼计画一样,在开始之前,一定要咨询并经过你的私人医生同意。)

运动工具箱

每个工具都有其用途,必须在正确的时间点使用以获得最大的利益。正确的程序可以让身体核心的细胞层面得到整体的治疗,记住,身体内部有一个自我修复的系统,幸运的是,还好身体不计前嫌。 这些工具包括:

基本和谐和平衡ANS的肾上腺呼吸™运动。 十二种增强血液流量/氧气输送的肾上腺恢复运动。 二十一个肾上腺瑜伽™运动课程,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初学阶段,重点在于呼吸和伸展;中级阶段,重点在于调整和加强;高级阶段,重点在于流动性和控制。

此外,我们会简单介绍一般瑜伽、强力瑜伽和有氧运动。在这本书中,我们只会详细介绍前面两个工具,不过以下图表说明了一个分阶段性的全面锻炼计画如何协助恢复肾上腺功能和能量:

肾上腺疲劳症候群运动计画 呼吸治疗法

由于呼吸是一种自动功能,因此西方医学界不曾花时间去了解它的治疗意义,只有在呼吸受损或阻塞时才会想到它。所以,西方大多数人从未被告知正确呼吸的意义,更不用说它的治愈力量。结果,绝大多数的人呼吸法不正确,无论是在正常健康状态下还是在身体衰弱时,而AFS 的情况正是如此。 当你正常呼吸时,三组主要的肌肉是活动的:肋间肌肉、腹部肌肉和横隔膜,而身体所有肌肉的活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指示下运作,例如单一细胞的收缩、等张(具有正常收缩)或等长(没有正常收缩)的运动、主动肌或拮抗肌活动、以及向心收缩或离心拉长。当涉及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ANS)时,这时呼吸就格外不同。换句话说,你可以自主控制呼吸,或者如果你选择不控制,身体则会自动接管。这两个系统都是连接的,ANS 是自行调节的,通常不受躯体神经系统控制,例如,你不能自己决定加快或减慢你的心率。然而,你可以透过有意识地调节呼吸频率来影响心率,因为呼吸连接这两种神经系统,漫长的深呼吸可以减缓心率。

所以,透过有意识地调节我们的呼吸频率可以影响我们的ANS。因此,呼吸提供我们进入ANS世界一条重要的途径。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在后期肾上腺疲劳症候群中,自主神经系统总是功能障碍。

之前讨论的ANS大致分为:

交感神经系统(SNS),负责肾上腺素的释放和非战即逃的反应。 副交感神经系统(PNS),负责身体内部功能的休息和放松。

当我们静下来时,我们需要的空气较少,PNS 温和地收缩气管周围的平滑肌。然而,在紧急情况或身体活动增加时,SNS 会放松气管让空气更容易流动。 为了调节和维持体内的恒定性,PNS 会透过释放神经传导物质乙酰胆碱与SNS 所释放的神经传导物质去甲肾上腺素相互拮抗。后期肾上腺疲劳症候群与SNS 和AHS 的过度 脱不了关系,广泛的实验比较过A型(积极和神经紧绷)和B型(悠闲和放松)性格的人,他们发现,在身处于各种实验室和临床压力下,A型个体比B型个体多三倍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反应和四倍的肾上腺素反应。这些化学传导物质冲击A型个体的身体,使其身体持续保持在警觉的状态,进而导致一连串恶性的代偿反应,并且最终造成肾上腺倦怠。 肾上腺恢复的一个关键是减少SNS 与增强PNS,这时肾上腺呼吸就有很大的助益,因为它会影响自主神经回路,减缓心跳和降低血压,产生平静和稳定的感觉。此外,它会使心灵静下来,让体内自我平衡的系统重置,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让我们得以进入自主神经功能,这是体内其他系统无法办到的地方。 那些肾上腺功能严重衰弱的患者经常出现呼吸异常的模式,而这可能会过度 SNS,反过来触发恐慌发作,并且导致肾上腺崩溃。当我们感到焦虑或压力时,我们的呼吸大部份会变得很浅或甚至屏住呼吸,但有时我们是毫无自觉。呼吸浅也会限制氧气的摄取量,并且进一步增加身体的应激,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正如我们将在肾上腺呼吸练习的说明中,在吸气或呼气结束时屏住呼吸会 SNS,因此,如果身体已经处于低肾上腺储备状态,这时则会加剧肾上腺虚弱的情况。 肾上腺呼吸练习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透过重新平衡ANS来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从而温和地将更多的氧气传送到体内,好让能量自然生成,而不会过度 SNS。适当的肾上腺呼吸会增强PNS功能,并且将身体的基础休息模式从偏向交感神经转移为偏向副交感神经。 记住,在东方文化中,呼吸也有用来 SNS,我们在某些类型的瑜伽呼吸中看过,各种技巧包括逐渐增强屏住呼吸的强度和频繁快速的呼吸运动(风箱式呼吸法bellow breathing)。 另一种技巧称为胸式或反式呼吸法,也就是只用胸壁来影响呼吸,当吸气时胸壁扩张,同时腹壁向内拉向背部,呼气时腹壁向外推出。虽然这些呼吸技巧可以提高能量增加能量流,但它们可能使原本能量就很低的肾上腺疲劳症候群患者更虚弱,因为SNS已经完全被激活。 在肾上腺呼吸练习中,旨在降低交感神经的紧绷。因此,我们建议限制所有驱动交感神经的呼吸技巧,直到肾上腺被治愈或除非你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指示。

其他益处

经过几个星期的持续练习,这种腹部呼吸技巧会自动强化横隔膜肌肉,你会留意到,在相同的力道下,你的吸气和呼气的能力会自然提升,通常可以达到90%或甚至95%的容量,且是毫不费力,平静、完全放松,不需要强迫你的呼吸。 此外,你要注意,连接肋骨(肋间肌)的肌肉是被动的,在肾上腺呼吸期间活动不大。因此,当空气进出肺部时,你的胸壁是自然扩张和收缩,通常活动量很小。由于没有特别需要用胸壁来帮助呼吸过程,所以在肾上腺呼吸过程中你不会看到胸部任何明显的上升和下降。 当作法正确后,肾上腺呼吸运动可以借助横隔膜来帮助肾上腺恢复健康:

强化副交感神经 改善淋巴循环,从而清除有毒代谢产物 提高肺活量 促进健康的ANS平衡 提高组织含氧饱和度 强化骨骼肌肉 对胃肠道和内脏器官(包括肾上腺)进行温和有节奏的

这是最简单和最有效的运动之一,任何肾上腺疲劳症候群患者都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做这些练习以支援肾上腺恢复。

肾上腺呼吸运动(Adrenal Breathing Exercise)

让我们从肾上腺呼吸运动开始,以下是各步骤的说明:

脸朝上躺在一个平坦舒适的表面上,手臂和手掌朝上,稍微与身体分开,双腿张开与肩同宽,如果需要松开你的衣服。有意识地放松身体,感觉身体的重量在地板上,你也可以采取脊椎挺直的坐姿做这个呼吸练习(不要弓起背部,因为这样腹部肌肉会缩在身体后面)。那些后期AFS 和体弱者应该先从仰卧位开始练习这个呼吸法,之后随着身体逐渐强健后,你可以采取坐姿或站立姿势做这个运动。(如果空间不够大采取仰卧姿式,那么这个呼吸运动可采取坐姿或站立姿势。) 闭上眼睛。(如果需要,你可以用一条小毛巾覆盖双眼。)舌头自然放松,舌根平放以不阻塞气流为主。保持你的脊椎挺直,这点非常重要,放松你的肩膀,让它们放轻松,在进行下一步之前,先检查之前这些项目。 用你的嘴巴完全将气呼出,发出一个小小的「呼」声,现在准备好开始。 闭上嘴巴,透过鼻子慢而长的吸气,先从50%的容量开始,以平顺和有节奏的方式呼吸, 然后视自己的能力将容量提高到80∼90%,并且不要用嘴巴呼吸。 想像空气通过你的左鼻孔进入你身体,根据古老的传说,这是平静的气。当你舒适地吸气时,你的肚子应该向外扩张,如果你把手放在肚子上,它们将被往外推,这是确保你是否正确呼吸的方式。想像你的身体从底部往上填满空气,将注意力集中在空气进出鼻腔的通道,从左边鼻孔进入,右边鼻孔呼出,均匀地呼吸,不要强迫呼吸。

在呼吸运动期间,胸壁不会有明显的起伏,但是腹部肌肉必须完全释放和放松。(即使它们有一点紧绷,那表示呼吸法不正确。)除了吸气期间头部稍微向后移动之外,身体的其他部分是不动的,不要忘记闭上眼睛,整个肩膀要放松。

吸气时在心里慢慢从一数到四(每一数间隔约1∼2秒)。在吸气结束时,自发性地进行自然呼气而不要用力,吸气时仅限于肌肉的活动。但是,呼气则不同,随着肺部的弹力将气体排出和肋骨的架构,胸部会变得越来越小。

不要在吸气或呼气结束时刻意屏气,我们想要的是放松,从吸气到呼气,以及从呼气到吸气的过程都要平顺有节奏的转换—不疾不徐很顺畅。 呼吸实际的模式是椭圆形而不是圆形,即使在吸气和呼气的结束时没有气体进出,你还是可以顺利地结合吸气与呼气(和呼气与吸气)毫不费力,如果你专注于椭圆形的节奏律动。

完全透过你的鼻子呼气,同时想像空气从右鼻孔出来,安静和顺畅。呼气时无需计数,感觉你的胃慢慢收缩,直到大部分(但不是全部)的空气自然排出。呼气的时间通常比吸气稍长。不要强迫一定要延长或在呼气后屏气,因为这会激活SNS,只需让身体自然控制呼气时间和强度。

这是一次完整的呼吸,现在再深吸一口气,重复这个循环七次,一套完整的呼吸运动总共是八次循环,大多数人做完需要1 ∼ 2 分钟。 重点是,当你开始做肾上腺呼吸时,至少要做完一次8个循环的完整呼吸,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为什么。 首先,当你保持在一个舒适静止的位置时,特别是在面朝上(仰卧)的平坦位置,大多数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仍然会自动发射神经脉冲。然而,透过每次呼吸,这时传递到你的肌肉神经脉冲的数量和频率开始下降,这是肾上腺呼吸的自动生理反应。随着一、两分钟的呼吸练习(每组8 次呼吸做1-2 组),你的手和脚趾的肌肉神经脉冲大幅减少,并且越来越放松。在五分钟之内(3-4 组呼吸),运动神经元输入到你的四肢肌肉的脉冲减少,如果你是采取仰卧姿势,这时可能接近于零。当达到这种效应,加上横隔膜的节奏律动,你会进入更深层的放松与PNS完全启动,身心处在一个全然连结的状态。 在肾上腺呼吸练习之后,大多数人指出身心感到平静、和平、疲劳感减少,以及重新感觉到「存在」,这是身心连结的结果。然而,虽然看似矛盾,但在这个运动后能量有任何立即明显的改善,这都表示个体平时劳累过度。同样,如果你在第一次做这种呼吸运动后感到头昏眼花或激动,你要降低运动的频率和强度,直到你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放松。 成功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大多数人在几天之内就会感到助益,但有些人可能需要长达二十天或更长时间,这取决于肾上腺疲劳症候群和ANS功能障碍的程度。那些具交感神经偏差严重或呼吸习惯不佳的人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看到结果。 肾上腺呼吸使用的是腹部呼吸的基本技巧,因为这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运动的部位。在吸气期间,腹部扩张并且离开身体背部朝前方移动。注意:遵照上述的说明慢慢开始练习,先从50%的呼吸强度开始,如果可以再逐渐增加到80%。 这些练习的强度比表面上看起来还要强得多,如果你是后期AFS(例如阶段3C和3D),你可能在第一次做时无法适应,如果你感到呼吸急促、脉搏频率升高、心跳变强或疲劳,你要立即适度缩短每次练习的长度。确保每组练习不要做太多次呼吸,并且在吸气或呼气结束时不要屏气,你应该在每做完一组练习后感觉更好而不是更糟,一定要聆听你的身体,并且记住,过度的呼吸可能会引发肾上腺崩溃。

NOTE! 肾上腺呼吸运动可以帮助你在晚上睡前放松,或者在半夜醒来时再次入睡。 如果你无法入睡,不要只是躺在床上,担心睡不着或被动地感觉时间流逝。相反的,你可做几组肾上腺呼吸练习。

建议的方案

第1∼3 天: 每天两次呼吸练习(一组八次呼吸),一组在醒来后早餐前,一组在睡觉前,每组大约1∼2 分钟。 第4∼6 天: 增加至每天五次呼吸练习: 醒来后、中午(10∼11AM)、下午(1∼2 PM)、傍晚(4∼5 PM)和晚上临睡前。 第7∼9 天: 每天持续五次呼吸练习,但每次从一组增加到两组(16 次完整呼吸),每次呼吸练习需要2∼3分钟。 第10∼12 天: 每天持续五次,但每次从两组增加到三组(24次完整呼吸)。每次呼吸练习需要3 ∼ 4 分钟。 第13 天开始: 如果你可以适应,每天持续五次,但每次从三组增加到五组(40次完整呼吸)。如果你对这种强度感到不适,你可以再降回每次三组,但一天保持五次呼吸练习不变。

这些只是一般建议,那些严重肾上腺疲劳症候群的患者未必可以适应这样的进度,事实上,如果他们进展太快可能会更糟,因此在开始之前一定要寻求专业的指导,关于肾上腺呼吸有声CD可以上网查询,网址为DrLam。 然而,肾上腺呼吸练习也不可以过量,在尚未咨询医疗保健专业人士之前,我们建议一次最多不要超过五组呼吸,每天最多五次的呼吸练习。一旦你开始做肾上腺呼吸练习后,你可以准备做加快恢复过程的进阶肾上腺伸展和修复与重建的练习。

进阶肾上腺呼吸运动

在掌握基本的肾上腺呼吸后,那些希望进一步扩大呼吸能力的人,可以在呼气期间轻微收缩下胸肌,以进一步封闭胸壁并且排出空气。在吸气期间肩胛骨(后背骨板)轻微向后收缩也有助于打开胸壁,让身体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放松。 使用腹部和胸部肌肉的进阶式呼吸法会同时激活PNS和ANS,由于 的关系,进阶肾上腺呼吸法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形式,但只有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才能加强肾上腺。过度自我引导的程序或无经验的临床医生可能会因不当使用这种呼吸法造成AFS恶化而触发肾上腺崩溃。

书籍资讯 ◎图文摘自晨星出版,麦可‧林、朵琳‧林 著作《告别莫名的疲倦感-肾上腺疲劳症:经临床证明有效的疗法,能重拾你的能量与活力》一书。 告别莫名的倦怠感:肾上腺疲劳症 经临床证明有效的疗法,能重拾你的能量与活力  睡很饱,还是没精神? 咖啡喝完了,还是觉得累? 感觉压力大、常过敏、没性趣? 常常这里怪那里痛,但就是检查不出原因 那么,你可能是有「肾上腺疲劳症候群」!  现代人因过度工作、人际关系紧张、不良的饮食生活、长期处于生活压力之下,使肾上腺因工作过度而疲乏,引发各种连医生都很难医治的疑难杂症。 本书内容非常完整,且全面性深入地告诉我们肾上腺疲劳症的各种症状、成因、解决与治疗的方法,专业详实,属教学性的知识,虽内容有许多较艰深的医学术语与医学理论,然透过译者的用心,尽可能以平易近人的文字呈现,让读者易懂,唯独内容相当丰富需要读者耐心研读。 •更多晨星出版《告别莫名的疲倦感-肾上腺疲劳症》一书资讯 请点此

责任编辑/Oliver Wu

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

一、肌力评定

(一)手法检查及分级

临床常用的手法检查及肌力分级法系KWLovett于1916年提出,以后具体操作续有修改,但其原则未变此法使受试肌肉在一定的姿位下作标准的测试动作,观察其完成动作的能力。由测试者用手施加阻力或助力。

测试结果 Lovett分级 M.R.C.分级 Kendall 百分比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运动至测试姿位或维持此姿位 正常(Normal,N)

正常-(Normal- 5

5- 100

95 同上,但仅能抗中等阻力 良+(Good+,G+)

良(Good,G) 4+

4 90

80 同上,但仅能抗小阻力 良-(Good-,G+)

好+(Falr+,F+) 4-

3+ 70

60 能抗自体重力运动至测试或维持此姿位 好(Fair,F) 3 50 能抗自体重力运动至接近测试姿位,能在消除重力姿位运动至测试姿位或加小助力能运动至测试姿位

好-(Falr-,F-)

3-

40 能在消除重力姿位作中等幅度运动或加中等助力能运动至测试姿位

差+(Poor+,P+)

2+

30 能在消除重力姿位作小幅度运动或加较大助力能运动至测试姿位 差(Poor,P) 2 20 可见到或扪到微弱的肌肉收缩或肌腱活动,无可见的关节运动 差-(Poor-)

微(Trace,T) 2-

1 10

5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零(Zero,O) 0 0

测试操作的一般程序是先将肢体放置到适当姿位,以便当待测的肌肉收缩时,能使远端肢体在垂直面上自下向上运动。必要时由测试者用一手固定近端肢体,然后令试者尽量用力收缩被测肌肉,使远端肢体对抗自身重力作全幅度运动,如能完成,说明肌力在3级或3级以上。应用测试者的另一手在运动关节的远端施加阻力,根据受试者能克服的阻力的大小来判定肌力为4或5级。不能承受外加阻力则为3级。如不能克服重力作全幅度运动,则应调整体位,将肢体旋转90°,使肢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以消除重力的作用。测试远端肌肉时可稍托起肢体,测试近端肌肉时可在肢体下放置光滑平板,或用带子将肢体悬挂,以消除磨擦力的影响。在此条件下能完成大幅度运动,可判定为2级肌力,如仅有微小关节活动或未见关节活动,但可在主动肌的肌腹或肌腱上扪到收缩感,则为1级肌力,扪不到收缩感觉为0级。在测试3级以下肌力时,为了避免改变姿位的麻烦,也可施加助力,根据所需助力的大小判定为2级或1级肌力。

此法虽有分级较粗略,评定时也带有测试者的主观成分等缺点,但应用方便,可分别测定各组或各个肌肉的肌力,适用于不同肌力的肌肉测试(很多器械测试仅适用于4级以上的肌力测定),故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及康复医学实际工作。

常用方法如下:

1.等长肌力检查

在标准姿位下用测力器测定一个肌肉或肌群的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肌力。常用检查须目如:

(1)握力 用大型握力计测定。测试时上肢在体测下垂,握力计表面向外,将把手调节到适宜的宽仪式。测试2~3次,取最大值(图2-1-1)。以握力指数评定:

握力指数=好手握力(kg)/体重(kg)×100

正常应高于50。

(2)捏力用拇指和其他手指的指腹捏压握力计或捏力计可测得质量力(图2-1-2),其值约为握力的30%。

(3)背肌力即拉力,用拉力计测定。测时两膝伸直,将把手调节到膝盖高度,然后用力伸直躯干上拉把手(图2-1-3)。以拉力指数评定:

拉力指数=拉力(kg)/体重(kg)×100

正常值为:男150~200,女100~150。此法易引起腰痛病人症状加重或复发,一般不用于腰痛患者而用府卧位手法检查代替。

(4)四肢各组肌力测定在标准姿势下通过钢丝绳及滑轮拉动固定的测力计,可对四肢务组肌肉的等长肌力进行各别测定,方法见图2-1-4,2-1-5。这组设备可组合成一架综合测力器,以便使用。

一组正常中青年成人的四肢等长肌力测试结果。妇女上肢肌力约为男性的55%,与国外资料的56%相近。下肢肌力约为男性的62%,较国外资料的72%为低。一般认为肌肉每平方厘米横断面积可产生3~4kg肌力,男女相同。男女的肌力差异主要因肌腹大小不同而非肌肉质量有异。

A.屈腕肌力测定(腕中立位)B伸腕肌力测定(腕中立位)C屈肘肌力测定(肘屈90°)

D伸肘肌力测定(肘屈90°)E肩外展肌力测定(肩外展45°)

A.踝屈伸肌力(踝中立位)B伸膝肌力(膝屈45°)C屈膝肌力(膝屈90°)

拮抗肌的肌力对比关节的稳定有意义,因而对肌力锻炼有指导价值。由表2-1-2可见,屈肌与伸肌的肌力比在腕、肘、踝、膝分别约为2:1,3:2,1:1与2:3。文献资料中这些比例有些差异,可能因调查对象及测试方法不一致。

表2-1-2 四肢肌力等长测定

男(67例) 女(55例) 左 右 左 右 腕屈

腕伸 2815±589

1163±221 3027±570

1382±320 1532±440

711±173 1637±500

817±199 肘屈

肘伸 1943±422

1277±332 2104±465

1319±330 1030±221

675±312 1160±386

758±265 肩外展 874±168 935±183 417±153 549±149 踝背 伸

踝跖屈 1928±429

2054±559 1958±416

1993±552 1149±323

1330±441 1173±341

1291±483 膝屈

膝伸 1913±523

3046±693 1989±533

3080±716 1113±411

1879±566 1298±370

2010±621

表内数字为kg数

2.等张肌力检查

即测定肌肉进行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使关节作全幅度运动时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作1次运动的最大阻力称1次最大阻力(i repetition maximum,IRM),完成10次连续运动时能克服的最大阻力(10RM),测定时对适宜负荷及每次测试负荷的增加量应有所估计,避免多次反复测试引起肌肉疲劳,影响测试结果。运动负荷可用哑铃、砂袋、砝码可定量的负重练习器进行。此法在康复医学中应用较少。

3.等速肌力检查

用带电脑的Cybex型等速测力器进行(图2-1-6)。测试时肢体带动仪器的杠杆作大幅度往复运动。运动速度用仪器预先设定,肌肉用力不能使运动加速,只能使肌力张力增高,力矩输出增加。此力矩的变化由仪器记录,并同步记录关节角度的改变,绘成双导曲线,并自动作数据记录。这种等速测试法精确合理,能提供多方面的数据,已成为肌肉功能检查及其力学特性研究的良女手段。

图2-1-6 用Cybex 等速测力器作膝屈伸肌力测试

(三)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

为了使检查结果准确、稳定、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与可比性,应使操作过程严格规范化。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1.采到正确的测试姿位,在等长测试时要特别注意使关节处于正确的角度。

2.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近端肢体应固定于适当姿位,防止替代动作。

3.作适当的动员,使受试者积极合作,并处于适当的兴奋状态。可作简单的准备活动。

4.规定适当的测试时机,在锻炼后、疲劳时或饱餐后不作肌力测试。

5.每次测试都要作左右对比,因正常肢体的肌力也有生理性改变。一般认为两侧差异大于10%有临床意义。

6.记录时可采用绝对肌力或相对肌力,后者即单位体重肌力。作横向比较时宜用相对肌力。

7.注意禁忌证。肌力测试特别是等长肌力测试时,持续的等长收缩可使血压明显升高。测试时如持续地闭气使劲,可引起乏氏反应(Valsalva effect),对心脏活动造成困难,有高血压或心脏疾患者慎用,明显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忌用。

8.注意肌力测试不适用于上位运动神经损害的运动功能评估,如中风后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不宜采用肌力检查。对于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的评估,应采用Brunnstrom法或Fugl-Meyer法,或上田敏法,请参阅中风康复章节。

二、关节活动度(ROM 检查

(一)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检查的一般事项

1.ROM检查的目的

(1)通过检查发现阻碍关节活动的因素。

(2)判定障碍的程度。

(3)提示治疗方法。

(4)作为治疗、训练的评价手段。

2.ROM的种类

(1)主动活动:受检者以自力能够动的关节活动度。

(2)被动活动:用外力能够移动的关节活动度。

(3)关节除被动活动外,还有非生理性的关节附加活动度(accessory),主要用于康复的手法治疗。

3.基本姿位

全身所有的关节凡按劳取解剖的姿位放置者则为0°。前臂的运动手掌面在呈矢状面上状态为0°轴、面的概念与解剖学一致。

(二)ROM表示方法

文献中有关ROM的表示方法不尽相同,一种以解剖部位为“O”不论屈或伸,当关节伸直受限时,测量的角度数可能成为负数。另一种在屈曲活动记录时以充分伸直为“O”,在伸直活动记录时以充分伸直为“180”,这样可避免出现负数,但使关节总活动度的计算变得复杂化,本书采用前一种方法。

(三)ROM受限因素

1.关节骨性解剖结构异常。

2.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如关节囊粘连、韧带损伤,肌腱挛缩等。

3.运动关节的肌肉软弱无力。

4.拮抗肌张力过高。

(四)ROM测量注意事项

1.对要测量的关节必须充分暴露,特别是对女性检查时应准备单房间及更衣室。检查异性时须有第三者在场。

2.要使受检者精神沉着,耐心说明,以使其采取轻松姿势。

3.对基本轴的固定是很重要的。固定的位置应在关节的近位端或远位端,不能在关节处固定。

4.角度计的轴应与关节的轴取得一致,不要妨碍轴的平等移动。

5.用角度计要测量两次,即在活动的前后测量,并左右对照。

6.对有两个关节肌(多关节肌)的关节,要充分考虑肌肉的影响。

7.有关节痛时,要发现疼痛的范围并作记录,注意慢慢检查。

(五)ROM测量方法

1.普通量角器法

目测ROM较为粗糙,因此一般用量角器进行检查。普通量角器用两根直尺连接一个半圆量角器或全圆量角器制成,手指关节用小型半圆角器测量。(见图2-1-7),使用时将量角器的中心点准确对到关节活动轴中心(参照一定的骨性标志),两尺的远端分别放到或指向关节两端肢体上的骨性标志或与肢体长轴相平行。随着关节远端肢体的移动,在量角器刻度盘上读出关节活动度。各关节测量的具体操作法见表2-1-3。

图2-1-7 关节量角器

表2-1-3 关节活动范围检查

关节 运动 测量姿位 量角器放置标志 0点 正常值 中心 近端 远端

肩 屈、伸 解剖位,背贴立柱站立 肩峰 腋中(铅垂线) 肱肌外上髁 两尺相重 屈180°

伸50° 外展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180° 内、外旋 仰卧,肩外展肘屈90° 鹰嘴 铅垂线 尺骨茎突 同上 各90° 肘 屈、伸 解剖位 肱骨外上髁 骨峰 尺骨茎突 两尺成一直线 屈150°伸0°

腕 屈、伸 解剖位 桡骨茎突 前臂纵轴 第二掌骨头 两尺成一直线 屈90° 尺、桡屈 解剖位 腕关节中点 同上 第三掌骨头 同上 桡屈25°

尺屈65°

髋 屈 仰卧,对侧髋过伸 股骨大粗隆 水平线 股骨外髁 两尺成一直线 125° 伸 仰卧,对侧髋屈曲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15° 内收、外展 仰卧,避免大腿旋转 髂前上棘 对侧髂前上棘 髌骨中心 两尺成直角 各45° 内外旋 仰卧、两小腿桌缘

外下垂 髌骨下端 铅垂线 胫骨前缘 两尺相重 各45° 膝 屈、伸 仰卧 股骨外踝 股骨大粗隆 外踝 两尺成一直线 屈150°

伸0°

踝 屈、伸 仰卧 内踝 股骨内踝 第一跖骨头 两尺成直角 屈150° 伸0° 内、外翻 俯卧 踝后方两踝 小腿后纵轴 足跟中点 两尺成一直线 内翻35° 中点 外翻25°

2.方盘量角器测量法

范振华在1974年设计了一种方盘量角器,用正方形,每边长12cm,上有圆形刻度盘的木舯,加一指针及把手构成(图2-1-8)。在木盘刻度面处于垂直位时,方盘中心的指针由于重心在下而自动指向正上方。使用时采取适当姿位使关节两端肢体处于同一个垂直面上,并使一端肢体处于水平位或垂直位,以方盘的一边紧贴另一肢体,使其刻度面与肢体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即可读得关节所处的角度。各关节测量的具体操作法见表2-4。

图2-1-8 方盘量角器

表2-1-4 用方盘量角器作关节活动度检查

关节 运动 测量姿位 量角器放置位置 量角器刻度盘方位 正常值

肩 屈、伸 站立,头、背、骶部紧贴立柱 上臂后方中段 0点指向近端 屈180°伸50° 外展 同上 上臂内缘中段 同上 180° 内、外旋 仰卧,肩外展,肘屈90° 前臂尺侧缘中下段 0点指向远端 内旋80°、外旋90° 肘 屈、伸 坐,上臂平贴桌面 前臂中段背侧尺

骨皮下面 0点对向尺骨 屈150°伸0° 前臂 内、外旋 站立,上臂外侧紧贴柱面,肘屈90°,手紧握量角器把手 量角器把手紧贴掌心 0点指向桡侧 内旋55°,外旋135° 腕 屈、伸 前臂平贴桌面,掌心向下 第三掌骨背面 180°点对向掌骨 屈80°、伸

70° 尺、桡屈 同上,掌心垂直,拇掌屈 第二掌骨桡侧缘 同上 尺屈40°,桡屈20° 髋 屈 仰卧,对侧髋过伸 大腿前缘中段 180°点对向大腿 120° 伸 同上,对侧髋屈曲 同上 同上 15° 内收外展 侧卧,一直尺两端族两髂前上棘上,测此尺寸倾斜度,于内收、外展测量结果中减除之 大腿外侧中段 同上 各45° 内、外旋 仰卧,两腿分开伸直 足掌内侧缘 0点指向远端 内旋50°,外旋65° 膝 屈、

伸 坐或仰卧 在肌前中段、小腿前中段各测一次,相加 180°点指向膝部

180°点指向膝部 屈160°,伸5°

屈160°,伸5°

踝 跖屈 站立足掌不离地,小腿尽量后倾 胫前缘中段 0点指向近端 40° 背伸 同上,足跟不离地,小腿前倾 同上 同上 25° 内外翻 向患侧卧,小腿平贴诊察台,外踝在桌缘上 紧贴足掌横弓 0点指向足内侧 内翻45°,外翻20°

三、步态检查

1.步态的基本情况

从一侧的足跟着地起,到此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为一个步行周期(gait cycle)。其中每一足都经历了一个与地面接触的支撑期(stance phase)及一个腾空挪动的摆动期(swing phase)。支撑期由5个环节构成,依次为足跟着地(heel stride,HS),脚掌着地(foot flat,FF),重心前移至踝上方时支掌中期(midstance,MSt),身体继续前移至足提起时为足跟离地(heel off ,HO),最后为足趾离地(toe-off)。摆动期从足趾离地开始,经加速期至下肢垂直位为摆动中期(midswing ,MSw),以后经减速期止于足跟着地,一侧足跟着地至另一侧足跟着地为一单步(step),至同侧足跟再次着地为一复步(stride)。

在步行周期中支撑长于摆动期,因此每一步行周期中约有15%的时间即自一侧足跟着地至对侧足趾离地,双腿都处于支撑期,称为双侧支撑期(double support)。是为步行的特征,如没有双侧支撑,相反出现双足腾空即为跑步。

步频(cadence)指每分钟的行动步数,成人约为110~120步/分,快步可至140步/分。步幅(step width)指一单步移动的距离,与步频、身高等因素有关,一般男性为70~75cm。

步行时身体重心沿一复杂的螺旋形曲线向前运动,在矢状面及水平面上的投影各呈一正弦曲线,向前运动有交替的加速及减速成。为了使重心在轴位上的运动趋于平稳,减少上下左右移及加速从而减少能耗,配合髋、膝、踝各关节的运动,骨盆也有前后左右倾斜及水平侧移。

步行时以上活动的正常变异构成各人的步态特点。因病理因素使变异超出一定范围即构成异常步态。检查者熟悉了正常步态的构成及常见病理步态的基本特征后,就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进行步态评定,必要时可用多维连续摄像、电子量角器及多导联肌电图等方法作分别或综合的观察,以取得肌肉、关节或身体重心在步行时的活动谱,以与正常的活动谱进行比较分析。正常的关节活动及肌肉活动谱例如图2-1-9。肌肉的工作包括向心及远心收缩。

图2-1-9 常速步行时髋、膝、踝各关节的屈伸活动

正常步态效率很高,特别是以每小时45~5km的速度步行时,单位距离耗能量少,此时肌电活动也最少。步行时身体前移的工实际上主要由重力及惯性提供而不是完全由肌肉收缩提供。步态异常时能耗增加,截瘫及截肢时更著,因而使步速受限,如扶拐步行的截瘫患者,步速一般限于每小时16~24km。

2.常见的病理步态

按异常步态的病理及表现,可分以下各类:

(1)短腿步态 如一腿缩短超过35cm时,患腿支撑时可见同侧骨盆及肩下沉,故又称斜肩步,摆动时则有代偿性足下垂。

(2)关节强直步态 下肢各关节挛缩强直时步态随之改变,关节挛缩于畸形姿位时改变更著。如髋关节屈曲挛缩时引起代偿性骨盆前倾,腰椎过伸,步幅缩短,膝屈曲挛缩30°以上时可出现短腿步态。膝伸直挛缩时,摆动时可见下肢外展或同侧骨盆上提出,以防止足趾拖地。踝跖屈挛缩时足跟不能着地,摆动时以增加髋及膝屈曲度来代偿,状如跨槛,故称跨槛步。此时患肢支撑期常有膝过度伸直,可引起膝反曲。

(3)关节不稳步态如先天性髋脱位时步行时左右摇晃如鸭步。

(4)疼痛步态当各种原因引起患难与共肢负重时疼痛时,患者尽量缩短患肢的支撑期,使对侧摆动腿呈跳跃式快速前进,步幅缩短,又称短促步。

(5)肌肉软弱步态

①胫前肌步态:胫前肌无力时足下垂,摆动期用增加髋及膝屈曲度以防足趾拖地,形成跨槛步。

②小腿三头肌软弱时支撑后期忠髋下垂,身体向前推进减慢。

③股四头肌步态:在患腿支撑期不能主动维持稳定的伸膝,故患者使身体前倾,让重力线在膝前方通过,从而使膝被动伸直,此时髋微屈可加强臀肌及股后肌群的张力,使股骨下端后摆,帮助被动伸膝。在支撑早期利用膝的持续过伸作为一种代偿性稳定机制常导致膝反曲。如同时有伸髋肌无力,则患者常须俯身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

④臀大肌步态:伸髋肌软弱时,患者常使躯干用力后仰,使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动伸髋,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运动。形成仰胸凸肚的姿态。

⑤臀中肌步态:髋外展肌软弱时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故患者在支撑期使上体向患侧变,使重力线在髋关节外侧通过,以便依靠内收肌来维持稳定,同时防止对侧髋部下沉并带动对侧下肢提起及摆动。两侧髋外展肌损害时,步行进上体左右摇摆,状如鸭子,又称鸭步。

(6)肌痉挛步态 因肌张力过高引起。如:

①偏瘫步态:常有患足下垂、内翻、下肢外旋或内旋,膝不能放松屈曲,为了避免足部拖地,摆动时常使患肢沿弧线经外侧回旋向前,故又称回旋步。上臂常呈屈曲内收,摆动停止。临床所见的偏瘫步态可有较多的变异。

②剪刀步:又称交叉步,多见于脑瘫或高位截瘫患者。因内收肌痉挛,步行时两髋内收,两膝互相磨擦,步态雀跃不稳。内收肌严重痉挛使两腿交叉难分,步行成为不可能。

(7)其他中枢神经损害

①小脑性共济失调时,步行摇晃不稳,状如醉汉,故称酩酊步态。

②帕金森氏病或其他基底节病变时,步态短而快,有阵发性加速,不能随意立停或转向,手臂摆动缩小或停止,称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

(8)奇异步态不能有已知步态解释者应考虑是否为癔病性步态,其特点是动作表现不一贯,有时用更慢更费力的方式完成动作,与肌力检查结果不一致,肌张力检查时可有齿轮样反应(cogwheel response)等。

3.步态检查

作临床步态检查时,应嘱病人以其习惯的姿态及速度来回步行数次,观察其步行时全身姿势是否协调,各时期下肢各关节的姿位及动幅是否正常,速度及步幅是否匀称,上肢摆动是否自然等。其次嘱病人作快速及慢速步行,必要时作随意放松的步行及集中注意力的步行,分别进行观察。并试行立停、拐弯、转身、上下楼梯或坡道、绕过障碍物、穿过门洞、坐下站起、缓慢地踏步或单足站立、闭眼站立等动作。有时令患者闭眼步行,也可使轻度的步态异常表现得更为明显。

用手杖或扣拐步行可掩盖很多异常步态,因此对用拐杖步行者应分别作用拐或杖及不用拐或杖的步态检查。

步态检查常须结合一系列的基本情况检查,如神经系物理检查,各肌群肌力及肌张力检查,关节活动度检查,下肢长度测定以及脊柱与骨盆的形态检查。这些检查对确定异常步态的性质,原因及矫治方法有很大意义。

必要时在步行中作肌电图、电子量角器、多维摄像等检查,以便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4.异常步态的矫治原则

(1)异常步态病因的矫治

①短腿步态患者须用矫形手术或矫形鞋来平衡两下肢的长度。

②关节挛缩畸形时,须通过关节活动度锻炼或矫形手术改善关节活动度,消除畸形。

③因疼痛引起步态异常时,须用理疗、局封、按摩、药物等治疗消除疼痛。因关节不稳或骨关节炎引起疼痛时,须用免荷支架减轻局部负荷。

④肌肉软弱时,可通过肌肉锻炼得到加强。锻炼难以收效时,考虑肌肉重建手术或用支架进行功能替代。

⑤肌肉痉挛时用放松练习,包括肌电反馈练习、按摩、被动牵伸、热敷或冷敷、解痉药物、神经注射或手术切除等方法缓解痉挛。

(2)步态训练步态训练一般对着镜子进行。治疗师从旁指出需要纠正之处,指导纠正,经反复练习以求熟练掌握与巩固。步态训练应设定可以达到的近期目标。可以从步态检查中所用的各种动作中选取病人勉强可以完成但有缺点及困难的动作作为练习动作进行系统练习,达到目的后再改选难度更高的动作作为练习动作。练习时应令病人适当集中注意力,但不宜引起过度紧张,特别在肌痉挛时。练习一般每日进行1~2次,每次1~2小时,包括间歇休息,避免明显疲劳。

步行练习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采用适当的支架、拐杖、步行器、平行杠等。或给予人工的保护或扶持,防止跌倒,并使病人有必要的安全感。

步态训练中要注意病人的全身适应能力,必要时进行坐、站的耐力练习、上肢及腹背肌肌力练习及心血管系统功能锻炼,即用上肢运动或蹬车等方式进行的耐力运动练习,以适应步态异常时步行能耗的增加。

指偏瘫患者健侧上下肢紧张性随意收缩时,患侧上下肢也发生肌肉紧张引起的关节活动。这是一种发自于脊髓的随意的异常运动,在瘫痪恢复的早期出现 。 1、定义 Brunnstrom技术是依据脑损伤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各个不同阶段,利用各种运动模式诱发运动反应,再从异常运动模式中引导、分离出正常运动的成分,达到恢复患者运动功能的治疗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如脑外伤、脑卒中、儿童脑瘫等及运动控制障碍疾患。

(2)禁忌证:意识和认知障碍、严重情感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等。

3、设备与用具 简易的训练器具如治疗床、平行杠等,不需要专门的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Brunnstrom技术主要包括:体位摆放及床上训练,坐位训练,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引导分离运动,行走训练,日常生活练习。

(1)体位摆放和床上训练:

1)床上卧位:仰卧位、侧卧位良姿位的摆放技术;

2)床上训练:翻身训练:通过转动患者的头(利用紧张性腰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帮助完成翻身活动;从床坐起训练:通过让患者头转至患侧(利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和刺激足背屈肌(利用共同运动)协助完成从床坐起活动。

(2)坐位训练:

1)坐位平衡:重点对健侧、患侧躯干肌的控制力进行训练,以提高躯干平衡反应,改善坐位平衡;

2)诱发平衡反应:治疗师用手向前、后、左、右推动患者,破坏其平衡状态后使患者重新调整重心维持平衡;

3)前方倾斜及躯干前倾:在治疗师或患者利用健侧帮助下,使躯干前倾和向前方倾斜来诱导躯干平衡能力;

4)躯干旋转:治疗师站在患者身后,双手分别放在患者两侧肩峰上,嘱患者目视前方,肩向左侧旋转时,头向右侧旋转,左右交替,动作应缓慢。利用躯干-颈-上肢模式,交替产生肩部屈肌、伸肌的共同运动、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腰反射诱发及促进躯干旋转;

5)头、颈运动:患侧上肢放在治疗台上,治疗师一手放在患侧肩上,另一手放患侧耳后。让患者用耳朵接触肩峰,治疗师用手给予抵抗,当阻力足够大时,可诱发肩上举及耸肩活动;

6)肩关节活动:在治疗师引导下的肩部运动,以维持肩关节活动度,预防肩痛;

7)屈髋肌群收缩训练:坐位,治疗师利用躯干前倾和后倾以诱发屈髋肌的反应性收缩。

(3)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

1)屈肘:治疗师抵抗健侧上肢屈肘(利用联合反应)、让患者面向健侧(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牵拉患侧的近端、轻扣斜方肌、肱二头肌等引起上肢屈肌的共同运动。

2)伸肘:治疗师抵抗健侧上肢伸展(利用联合反应)、让患者的头转向患侧(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轻扣胸大肌、肱三头肌等引起上肢伸肌共同运动。

3)双侧抗阻划船样动作:治疗师坐在患者对面,相互交叉前臂再握手做类似划船时推拉双桨的动作,向前推时前臂旋前,向回拉时前臂旋后。治疗师在健侧施加阻力以引导患侧用力(利用健侧肢体和躯干的本体冲动对患者难以进行的推、拉或往复运动进行促进)。

4)下肢屈/伸共同运动:患者仰卧,健侧下肢伸展,嘱患者健侧下肢做抗阻屈伸动作以此引导患侧下肢的屈曲。

5)下肢外展/内收共同运动:将患侧肢体置于外展位,嘱健侧下肢内收,在此过程中治疗师施加阻力,引导患侧下肢内收;将双下肢均置于中间位,嘱患者健侧下肢抗阻外展,引导患侧下肢外展。

(4)引导分离运动:

1)肘关节屈/伸分离运动:患者坐位,将肘置于面前的桌子上,然后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活动;治疗师托住患侧肘关节使上肢水平前伸,要求患者用手触摸对侧肩部再将其回复到上肢伸展位。

2)手指屈曲/伸展:当手指能够完全屈曲时,练习拇指与手指的相对运动,嘱患者握拳,拇指在四指外,然后拇指向小指方向滑动;也可将四指伸开,用拇指分别沿四指的指尖划向指根;或将四指伸展,然后保持指间关节的伸展,练习独立的屈曲和伸展掌指关节。

3)下肢屈曲/伸展:患者双杠内站位,练习小幅度的膝关节屈曲和伸展;也可以嘱患者在患腿摆动时练习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

(5)步行训练:

1)辅助步行:治疗师站在患侧,与患者手交叉握住,另一只手放在患者腋窝,托住患肩,与患者一起步行,同时辅助患者进行重心转移,控制步幅及步行节奏;

2)独立步行:患者借助拐杖、平衡杠、扶手等进行独立步行训练;

3)指导步行:患者在步行时,治疗师对完成的动作给予指正;指导患者如何控制重心、起步、步幅及如何纠正膝过伸等。

(6)日常生活练习:生活中利用共同运动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包括上肢伸展内收时旋转门把手;用患手梳头;将外衣搭在前臂上;患手握皮包带;患手拿牙刷等小东西、抓火柴盒等;书写时用患手固定纸;患手穿衣袖;利用患侧上肢和躯干夹住物体等。

5、注意事项

(1)熟悉脑损伤后的异常运动模式及病理反射的神经病理学基础知识。

(2)熟悉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的评定。

(3)Brunnstrom技术重点在早期运用原始反射来完成或诱发运动动作,应尽早介入。

(4)重视心理方面的治疗与支持,取得患者配合。 1、定义

Bobath 技术是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后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其核心是以日常生活活动任务为导向的姿势控制和运动控制。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儿童脑瘫、脑外伤、脑卒中等引起的运动障碍。

(2)禁忌证:意识和认知障碍、严重情感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等。

3、设备与用具 治疗床、Bobath球等,不需要特殊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Bobath技术主要包括:控制关键点、反射性抑制模式、促进姿势反射、感觉刺激、姿势控制和以任务为导向的运动控制训练等。

(1)控制关键点:

1)治疗师通过对患者身体关键部位(中心控制点:头部、躯干、胸骨中下段;近端控制点:肩峰、髂前上棘;远端控制点:拇指、拇趾)上的手法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降低肌张力,引出或促进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

2)手法操作从躯干和近端开始,向远端移行,并随之减少操作点和控制的量以逐渐诱导出随意运动,常与反射性抑制联合应用。

(2)反射性抑制模式:

1)躯干肌张力增高:屈肌张力增高时,把头放置在过伸位,可以降低屈肌张力,增加伸肌张力;伸肌张力增高时,把头放置在屈曲位,可以降低伸肌张力,增加屈肌张力;屈肌与伸肌张力均增高时,通过旋转躯干(保持骨盆不动)来抑制。

2)肢体肌张力增高:屈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外旋位来抑制;外展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内旋位来抑制;上臂屈肌痉挛时,取肢体对称性伸展(头在中立位) 来抑制。

3)出现痉挛时:颈、背及手出现屈曲痉挛时,可取上臂水平外展或对角线伸展来抑制;躯干与髋出现痉挛时,可将臂上举过头,以促进躯干及髋的伸展。

(3)促进姿势反射:

1)促进调正反应:治疗师利用头部与躯干间的位置变化促进躯干转动。仰卧位时,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诱发出胸、腰、下肢转动,训练翻身活动;治疗师利用躯干位置倾斜,促进头部直立;坐位时,治疗师向左、右倾斜患者躯干以训练头部控制,治疗师利用上半身或下半身扭动时,另一半随之转动成一直线,促进翻身活动;患者仰卧,治疗师将患者的肩胛带或骨盆扭转,带动躯干转动,训练翻身活动。

2)上肢保护性伸展反应:治疗师通过突然向前方、侧位推动患者,还可在坐位或俯卧下让患侧上肢支持体重,以诱发和促进上肢保护性地伸展和身体平衡能力。

3)促进平衡反应:治疗师从前方、后方、侧方或对角线方向突然推拉患者,还可配合使用大球、滚筒、平衡板等辅助训练器具进行,使之保持身体平衡,不致跌倒,训练维持平衡的能力。

(4)感觉刺激:

1)加压或负重:治疗师通过对关节施加压力或支持体重来增加姿势性张力与减少不自主运动。

2)放置及保持:定位置放训练:治疗师将患侧肢体按训练要求放在一定的位置上,当肢体能控制后,嘱患者由此位置向上和向下活动,再返回原位;保持训练:指肢体在无帮助情况下,停留在某一位置并保持一段时间的等长收缩训练。

3)轻推技巧:压迫性轻推:治疗师通过挤压关节的手法操作,用来增加肌张力;抑制性轻推:治疗师诱发由于拮抗肌痉挛产生交互抑制的肌肉无力的收缩;交替性轻推:治疗师用方向相反的手法轻推患者,如从前向后与从后向前,从左向右与由右向左轻推患者,以引出平衡反应。

(5)姿势控制和以任务为导向的运动控制训练:

治疗师首先对患者进行核心控制(指对腰、躯干及骨盆)的稳定性训练,在此基础上再训练肢体选择性的运动控制练习,并将所练习的运动模式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反复练习。

5、注意事项

(1)鼓励患者及家属,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心理支持,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2)熟练掌握神经解剖及神经生理学等医学基础知识。

(3)关键点的手法操作动作应缓慢。

(4)治疗儿童时应遵循运动发育的规律。 1、定义 PNF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即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通过对本体感受器刺激,达到促进相关神经肌肉的反应,改善运动控制、肌力、协调和耐力,最终改善功能的治疗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中枢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科损伤性疾病、运动创伤和关节炎所致的功能障碍等。

(2)禁忌证: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不稳定,关节内未完全愈合的骨折,关节急性炎症或外伤所致的肿胀,骨关节结核和肿瘤等,以及婴幼儿,意识障碍及听力障碍者。

3、设备和器具 不需要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PNF技术主要包括的内容:基本技术、特殊技术、常用技术分类、常用基本运动模式。

(1)基本技术:

1)皮肤刺激(手法接触):治疗师的手以蚓状肌抓握,摆放于患者运动相反的方向。

2)最大阻力:患者运动过程中,治疗师给予适宜的最大阻力。

3)扩散和强化:治疗师通过对较强肌肉的抗阻,把强化效应传送到较弱肌肉。

4)牵伸:治疗师在每个动作的开始给予主动肌快速的牵伸至最长位置。

5)牵引和挤压:治疗师利用对躯干和四肢的拉长(拉长肌肉,分离关节面)以诱发牵张反射,利用对躯干和四肢关节负重(压缩)以激活关节感受器。

6)时序:运动的先后顺序,促进正常顺序及通过“强调顺序”增加肌肉收缩。

7)体位和身体力线:治疗师的身体和手的力线引导和控制运动或稳定。

8)言语和视觉刺激:有效地使用语言指导和视觉反馈以诱导运动。

(2)特殊技术:

1)节律性起始:先被动、缓慢、有节律地活动肢体数次,并让患者感受运动的感觉,再让患者参与运动。

2)等张组合:治疗师令患者在整个活动范围内做主动抗阻运动(向心性收缩),在关节活动末端,令患者停留并保持在这一位置(稳定性等长收缩),当达到稳定后令患者缓慢地向起始位运动(离心性收缩)。

3)动态反转:治疗师在患者运动的一个方向施加阻力,至理想活动范围的末端时,远端手迅速转换方向,诱导患者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且不伴有患者动作的停顿或放松。

4)节律性稳定:令患者肢体保持某一位置不动,治疗师交替的给予患者主动肌与拮抗肌产生等长收缩的阻力。

5)反复牵伸:治疗师在患者肢体运动的起始位或全范围给予主动肌反复、快速地牵伸,在牵伸的同时,发出活动指令,诱导牵张反射。

6)收缩-放松:先对制约关节活动的拮抗肌给予等张抗阻,随后放松,并将受限的肢体运动至新增加的关节活动范围。

7)保持-放松:治疗师先被动或令患者主动地把受限的肢体放置在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的末端,然后对拮抗肌和旋转肌等长抗阻并维持5-8秒。

(3)常用技术分类:

1)促进运动起始的技术:节律性起始、反复牵拉。

2)增强肌力的技术:反复牵拉、节律性稳定、等张组合、动态反转、稳定性反转。

3)增强耐力的技术:稳定性反转、动态反转、节律性稳定、反复牵拉。

4)增加稳定性的技术:等张组合、稳定性反转、节律性稳定。

5)增加协调和控制的技术:等张组合、节律性起始、稳定性反转、动态反转、节律性稳定、反复牵拉。

6)增加活动度的技术:动态反转、稳定性反转、节律性稳定、收缩-放松、保持-放松。

7)放松技术:节律性起始、节律性稳定、保持-放松。

8)减轻疼痛的技术:节律性稳定、保持-放松。

(4)常用的上肢和下肢基本运动模式:

表2-9-1 上肢屈曲-内收-外旋运动模式 关节 起始位 终止位 肩胛骨 后缩、下沉 前伸、上提 肩 伸展、外展、内旋 屈曲、内收、外旋 肘 伸展 伸展 前臂 旋前 旋后 腕 尺侧伸展 桡侧屈曲 手指 伸展 屈曲 拇指 伸展、外展 屈曲、内收 表2-9-2 上肢伸展-外展-内旋运动模式 关节 起始位 终止位 肩胛骨 前伸、上提 后缩、下沉 肩 屈曲、内收、外旋 伸展、外展、内旋 肘 伸展 伸展 前臂 旋后 旋前 腕 桡侧屈曲 尺侧伸展 手指 屈曲 伸展 拇指 屈曲、内收 伸展、外展 表2-9-3 上肢屈曲-外展-外旋运动模式 关节 起始位 终止位 肩胛骨 前伸、下沉 后缩、上提 肩 伸展、内收、内旋 屈曲、外展、外旋 肘 伸展 伸展 前臂 旋前 旋后 腕 尺侧屈曲 桡侧伸展 手指 屈曲 伸展 拇指 屈曲、内收 伸展、外展 表2-9-4 上肢伸展-内收-内旋运动模式 关节 起始位 终止位 肩胛骨 后缩、上提 前伸、下沉 肩 屈曲、外展、外旋 伸展、内收、内旋 肘 伸展 伸展 前臂 旋后 旋前 腕 桡侧伸展 尺侧屈曲 手指 伸展 屈曲 拇指 伸展、外展 屈曲、内收 表2-9-5 下肢屈曲-内收-外旋运动模式 关节 起始位 终止位 髋关节 伸展、外展、内旋 屈曲、内收、外旋 膝关节 伸展 伸展 踝关节 跖屈、外翻 背屈、内翻 足趾 屈曲 伸展 表2-9-6 下肢伸展-外展-内旋运动模式 关节 起始位 终止位 髋关节 屈曲、内收、外旋 伸展、外展、内旋 膝关节 伸展 伸展 踝关节 背屈、内翻 跖屈、外翻 足趾 伸展 屈曲 表2-9-7 下肢屈曲-外展-内旋运动模式 关节 起始位 终止位 髋关节 伸展、内收、外旋 屈曲、外展、内旋 膝关节 伸展 伸展 踝关节 跖屈、内翻 背屈、外翻 足趾 屈曲 伸展 表2-9-8 下肢伸展-内收-外旋运动模式 关节 起始位 终止位 髋关节 屈曲、外展、内旋 伸展、内收、外旋 膝关节 伸展 伸展 踝关节 背屈、外翻 跖屈、内翻 足趾 伸展 屈曲

5、注意事项

(1)根据评定结果,选择适宜的治疗技术。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反馈,调节治疗量及调整治疗技术。

(2)患者取舒适安全的体位,治疗师保持正确的体位和身体力线进行操作。

(3)操作时,注意手的抓握技巧,言语提示须简洁、清晰,提供的最大阻力应适宜,牵拉力量不宜过大。

(4)避免患者过度疲劳。 (MRP)(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1背景

运动再学习是80年代初,澳大利亚学者Janet H Carr等提出的一种运动疗法,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为一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

2 定义

运动再学习是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恢复运动功能的训练视为再学习或重新学习的治疗方法。它以生物力学、人体运动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以作业或功能为导向,强调患者主观参与,按照科学的运动学习方法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训练。

3方法

运动再学习的具体操作分为4个步骤:(1)描述正常的活动成分并通过对作业的观察来分析缺失的基本成分和异常表现;(2)练习丧失的运动成分,包括解释、指示、练习加语言和视觉反馈及手法指导;(3)作业练习,包括解释、指示、练习加语言和视觉反馈及手法指导,及时进行再评定;(4)训练的转移,即将训练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包括安排和坚持练习,练习中要自我监督,并要求亲属和工作人员参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运动再学习方案的4个步骤 步骤1 分析动作

观察

比较

分析 步骤2 练习丧失的成分

解释 - 认清目的

指示

练习 + 语言和视觉反馈 + 手法指导 步骤3 练习丧失的成分

解释 - 认清目的

指示

练习 + 语言和视觉反馈 + 手法指导

再评定

鼓励灵活性 步骤4 训练的转移

衔接性练习的机会

坚持练习

安排自我监测的练习

创造学习的环境

亲属和工作人员的参与 4特点

(1)综合利用神经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运动科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

(2)正确判定出缺乏控制或正常顺序的运动成分;

(3)制定正确的训练目标;

(4)整体与部分训练运动的整合;

(5)康复训练与生活环境的密切结合;

(6)注重患者在训练中的注意力;

(7)利用多种反馈信息;

(8)患者应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9)患者应有一定的时间,用脑思考所学到的新动作; 1定义

(1)Rood技术又叫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法或皮肤感觉输入促通技术。由美国人Margaret Rood提出。

(2)此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在特定皮肤区域内利用轻微的机械刺激或表皮温度刺激,影响该区的皮肤感受器,可获得局部促通作用。

2适应症

适合于任何有运动控制障碍的患者。

3基本理论

(1)适当的感觉刺激可保持正常的肌张力,并能诱发所需要的肌肉反应;

(2)感觉性运动控制是建立在发育的基础之上,逐渐地由低级向高级感觉性运动控制发展;

(3)利用动作完成需有目的性,诱导出皮质下中枢的动作模式;

(4)反复的感觉运动反应是动作掌握的必备条件;

4治疗原则

(1)先诱导出一些早期的粗大动作。

(2)开展姿势控制训练时,首先要固定远端肢体,然后再沿其固定方向的纵轴向下挤压。

(3)当肢体末端固定,通过对末端上方肢体的被动或主动活动,来训练肢体的控制能力。

(4)当肢体的近端关节控制能力提高后,固定近端关节,诱导远端肢体在空中进行自主运动。

5基本方法

(1)利用感觉刺激来诱发肌肉反应:

1) 触觉刺激:快速刷擦和轻触摸;

2) 温度性刺激:冰刺激;

3) 牵拉肌肉:快速、轻微地牵拉肌肉;

4) 轻扣肌腱和肌腹;

5) 挤压肌腹、关节,引起关节周围的肌肉收缩;

6) 特殊感觉的刺激;

(2)利用感觉刺激来抑制肌肉反应:

1) 挤压:轻微的关节挤压可缓解肌肉的痉挛;

2)牵拉:持续性牵拉可抑制或减轻痉挛;

(3)应用个体发育规律促进运动的控制能力:

1) 关节的重复运动:由主动肌收缩与拮抗肌抑制而完成;

2) 关节周围肌群共同收缩:是固定近端关节,发展远端关节技能的基础;

3) 远端固定,近端活动;

4) 技巧动作:近端固定,远端活动;

(4)轻微触摸刺激痉挛肌的拮抗肌

1)上肢屈肌痉挛的抑制方法:轻微触摸图中上肢的黑线处,可缓解下列肌肉的张力:手指屈肌、拇指外展肌、腕关节尺侧屈肌、肘屈肌、肩关节后伸肌。

2) 下肢伸肌痉挛的抑制方法:轻微触摸图中下肢的黑线处,可缓解以下肌肉

的张力:如足趾屈肌、足趾内收肌、跖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踝内翻肌(胫骨后肌)、膝屈肌(股后肌群)、内收肌。

(5)抑制腕和手指屈肌痉挛的方法

让患者握住一空的圆锥型物体,治疗师从腕关节尺侧向里施加压力,降低手指屈肌张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5803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