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韧带扭伤康复训练怎样进行脚踝扭伤是很常见的现象,韧带扭伤后需要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来看看脚踝韧带扭伤康复训练怎样进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脚踝韧带扭伤康复训练呢
抗阻勾脚:以皮筋为阻力,远端固定,套在脚上,从伸直位尽量用力勾到屈曲位,稍作停顿,慢慢放开,反复做20次,休息30秒,共做4-6组,每天1-2次。
抗阻绷脚:以皮筋为阻力,近端固定(手握),套在脚上,从屈曲位尽量用力绷到伸直位,稍作停顿,慢慢放开,反复做20次,休息30秒,共做4-6组,每天1-2次。
抗阻足外翻:坐在床上,膝关节屈曲,双腿、膝关节、足跟并拢,脚面稍绷直,用皮筋套住两脚,患脚用力外翻,动作标准、数量同上。
抗阻足内翻:其他姿势同抗阻足外翻,皮筋在远端固定,用力内翻,数量和要求也没有不同。
平衡练习:站在专用平衡板、平衡软踏(网上及体育用品卖场可以买到)或自制简易平衡垫上,腿伸直,挺胸抬头,重心尽量往上提,用一条腿的力量控制身体平衡,3-5分钟每次,休息30秒,共做2-3次每组,1-2组每天。
提踵:患侧脚掌踩在台阶上,足跟及足弓在台阶以外,从充分勾脚体位用力提踵直到充分绷脚体位,动作标准、数量同方法1、2,要求尽量在最大行程内完成动作,如果力量有限,可在上肢协助下完成。
2、脚踝韧带扭伤康复的过程
踝关节受伤到完全康复共分为七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从受伤到肿胀不再增加为止
第二阶段:从肿胀不再增加至正常走路不疼为止。
第三阶段:从正常走路不疼至肿胀完全消失为止。
第四阶段:从肿胀完全消失至75%得踝关节各酚行活动度都不疼为止。
第五阶段:从75%得踝关节各酚行活动度都不疼至恢复75的肌力为止。
第六阶段:从恢复75%的肌力至所有各酚行的踝关节活动度都完全不疼为止。
第七阶段:从所有各酚行的踝关节活动度都完全不疼至恢复100%的肌力为止。
3、脚踝韧带扭伤康复训练要注意什么
31、注意平衡缺陷
目前的研究显示,踝关节不稳定的患者动态平衡可能存在异常。例如,患者在单腿跳跃时,伤侧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获得平衡。此外,患者还会有双侧的重心动摇增加。这意味着,踝关节不稳定的患者可能还存在中枢的平衡异常。因此,对于平衡功能的训练应该被列为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治疗计划之中。踝关节损伤后,一旦站立时不再有明显的疼痛感,就可尝试进行平衡训练。
32、注意肌力缺陷
一直以来,传统观点认为踝关节损伤的患者存在腓骨长短肌肌力减弱的问题。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其实减弱的是内翻肌力。另外,肌肉的耐力也有不同程度下降。这种肌力缺陷可以在日常肌力训练中得到恢复。
33、注意本体感觉的缺失
本体感觉包括两方面:位置感觉和运动感觉。这方面的训练可以在平衡板上进行,也需要被列为康复计划之中,方法同平衡训练法。
34、注意反射稳定性缺陷
踝关节扭伤的患者可能存在关节囊及韧带机械感受器的受损,导致外翻肌肉不能对突发的内翻运动做出快速的反应,从而不能产生足够的外翻张力来防止踝关节内翻,最终有可能出现再次损伤。因此,康复训练中,也要加入灵敏性训练。
脚踝韧带扭伤如何调养
1、冷敷和热敷
用冷水冲损伤部位或用冰块冷敷局部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然后覆盖绷带加压包扎防止肿胀。经过24~48小时后,损伤部位的内出血已停止,这时可用温热毛巾热敷或按摩以消肿和促进血液吸收。在进行温热敷时,温度不要太高,时间不宜太长,按摩时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渗出、水肿或发生再出血。
2、针灸
针刺治疗不受损伤时间的限制,因此施治比较灵活。医生会根据受伤部位对不同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3、按摩与理疗
一般伤后24-48小时内不能施治,以防肿胀或出血加重。
4、食疗
将新鲜三七叶子洗净,烧一锅开水,将叶子放入水中,然后在汤里卧一只鸡蛋,鸡蛋熟了后盛碗温凉,然后将叶子、鸡蛋和汤一并服用。
脚踝韧带扭伤要注意什么
踝关节外方有三条主要韧带--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最常见的损伤为距腓前韧带,在外踝尖偏前侧会出现压痛。多数的距腓前韧带损伤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满意效果。跟腓韧带是控制踝关节内翻的主要韧带,如果跟腓韧带损伤,需要高度重视,早期治疗不及时,会造成踝关节不稳,走不平的路时容易扭伤踝部。
普通MRI检查对距腓前韧带显示较好。对于跟腓韧带,由于扫描角度的关系,很难诊断损伤的性质。一般需要进行特殊的MRI成像序列。踝关节伤后持续疼痛,不能除外软骨损伤和滑膜病变,需要MRI除外这两种情况。
一、肌原性疾病
1、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rogressivemusculardystrophy):是一组由遗传因素所致的肌肉急性疾病。表现为不同程度和分布的骨骼肌进行性加重的无力和萎缩。其肌张力减低与肌萎缩平行。往往在肌萎缩部位伴有肌张力减低。由于肌肉萎缩。力弱及肌张力减低。临床表现站立和步行时特殊姿态。站立时腹部前凸与腰椎前弯。行走时呈“鸭步”。这是由于脊柱旁肌肉张力减低与萎缩。臀肌受损骨盆固定不良引起。前锯的萎缩。力弱与张力减低。站立与坐位时肩胛骨向上外方移位。同时胸廓和脊柱分离。呈翼状肩。检查者能将手指深入至肩胛骨与胸骨之间。系斜方肌。菱形肌肌张力减低所致。
2、肌病同样于肌萎缩部伴有肌张力减低。与肌萎缩呈平关系。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如多发性肌炎在急性期可见血清中CPK和免疫球蛋白增高。尿中肌蛋白出现。肌酸增加。肌电图可出现纤颤和插入活动增加。
二、神经原性疾病
1、周围神经病变:多发性神经炎的肌萎缩主要分布于肢体的远端。与肌张力减低有平等关系。由于肌张力减低腕关节。指与踝关节动幅增大。呈过伸过屈的异常姿势。根据多发性神经炎的病因。受损肌亦有选择。如酒精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胫骨前肌麻痹最明显。肌张力减低也最突出。故往往表现为足下垂。
单神经病(mononeruopathy)主要由外伤。缺血。浸润。物理性损伤等引起。如上肢尺神经。正中神经损害明显时。上肢的屈肌群张力减低明显。上肢伸肌群(拮抗肌)张力占优势。因而掌握背屈。挠神经高位损伤时。因肱三头肌瘫痪和张力减低而出现肘关节不能伸直及垂腕征。并因肱挠肌力弱和张力减低而使前臂在半旋前位不能屈曲肘关节。
2、后根后索病变:脊髓后根。后索病变时肌张力减低是突出症状之一。以脊髓旁(tabesdorsalis)为代表有静止性肌张力减低。同时也伴有姿势性与运动性肌张力异常。患者仰卧位时胫骨甚至可贴床面。站立时膝关节部张力低。不能保持膝关节固定而出现“反张膝”。下肢肌张力低下较上肢明显。
3、脊髓疾患
(1)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mgotrophiclateralsclerosis)多见于40岁以后。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核)及锥体束均受累。因此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并存的特征。上肢有肌萎缩。无力。肌束颤动和腱反射亢进。颈膨大的前角细胞严重损害时。锥体束症状被掩盖。此时上肢出现肌萎缩。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低或消失。被动运动肢体时动幅增大。
(2)Charcot-Marie-Tooth氏病:早期在大腿下1/3以下出现肌萎缩。晚期肌萎缩可扩展到上肢的前臂下1/3以下。两侧对称。在肌萎缩部伴有肌张力减低。
(3)急性脊髓前角炎:于肌萎缩部位肌张力减低。由于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瘫痪与肌萎缩的范围较小。故萎缩的拮抗肌保存。而且它的肌张力占优势。因而经常伴有异常体位。如马蹄内翻足。足下垂等。受累肢体被动运动幅度增大。呈过度屈伸姿势。
4、小脑性疾患:肌张力减低是小脑病变的常见症状。由于肌张力减低。使肢体产生姿势异常。如处于过伸过屈位。除了静止时肌张力表现低下之外。被动运动时也可见到明显的肌张减低。主运动开始与终止时缓慢。自觉无力。容易疲劳。由于肌张减低。腱反射也减低或消失。可见到钟摆动样腱反射。亦因肌张力减低和拮抗肌作用不足而出现“反击征”。
5、锥体疾患:锥体束损害的急性期由于产生锥体束体克。在锥体束休克期内肌张减低。瘫痪的肌肉松弛。被动运动时无阻抗感。
测定方法如下:
一、抱
通过抱起婴儿的手感,可以初步了解患儿肌张力的情况。肌张力低下的患儿,抱起时会感到困难,有下沉的感觉,患儿易从测试者手中滑下。而痉挛的婴儿,抱起时会有强直感和抵抗感。
二、姿势观察
超过3个月的正常婴儿,如把他放置于仰卧位,他会自然躺着,并不断地对抗重力进行运动,自如地保持一定体位和姿势。而肌张力低下的软瘫患儿,如被放置于仰卧位,上下肢常屈曲、外展,缺乏主动运动。肌张力亢进的痉挛患儿,若被放置于仰卧位,往往出现不对称的异常姿势,主动运动少,动作显得刻板。肌张力越高,主动运动就越少。原始反射就越强烈,姿势异常越严重。
三、触摸
测试者可以通过用手触摸患儿上肢及下肢的肌肉(上肢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下肢的腓肠肌、股四头肌),来感受肌肉组织的紧张度。若患儿肌张力低下,那么手感柔软、松弛,对手指的按压较少有抵抗。若肌张力正常,触摸时手感柔软适中,结实而富有弹性。若肌张力高,则手感紧张,对手指的按压有比较强的抵抗。
四、被动运动
测试者对肢体作被动屈伸运动,若肌张力低下,则会感到沉重,无抵抗力,肢体无自我控制能力。若肌张力高,测试者则会感到明显的抵抗,而且这种抵抗力往往在运动开始时大于运动结束时。肌张力正常的肢体在作被动运动时,既可作出抵抗,又可作出协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测试者手感既不像低肌张力的肢体那样沉重,也不像高肌胀力肢体那样有很大的抵抗力。
肌张力减低的鉴别诊断:
1、各种原因的肌肉病变导致两种牵张感受器受损,引起肌张力低下。
2、周围神经、神经根病变导致γ-袢的传入、传出障碍,引起肌张力低下。
3、脊髓病变导致α-运动神经元和γ-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肌张力低下。
4、脑干网状结构、小脑、锥体外系、大脑皮质等病变导致肌张力的中枢调节障碍,引起肌张力低下。
中医来讲,肌张力减低属于中医痿证,以平肝熄风、补益肝肾、健脾益气、祛痰通络为治疗总则,自制复肌宁胶囊I号(由全蝎、蜈蚣、地龙、天麻、杜仲、牛膝、黄芩等组成)、Ⅱ号(由人参、羊肉、山药等组成)和复肌汤(由珍珠母、牡蛎、僵蚕、钩藤、枸杞子、杜仲、黄芩、党参、佛手、茯苓、半夏、胆南星、菖蒲、伸筋草、焦三仙、麦冬组成)。治疗时嘱病人长期服用I号、Ⅱ号,复肌汤中重用补肾药,加生熟地黄、鹿角胶、桂枝等滋补肾中阴阳。对假性肥大型者加重化痰祛瘀药的用,对肢带型和面肩肱型则加温阳活血药。一般初期以胶囊配合汤剂,服用1~2个月后可停服汤剂,专服胶囊,或间断服汤剂。治疗时宜配合功能锻炼。共治疗41例,显效5例,有效25例,无效11例。有效率732%。
解秋认为“治痿独取阳明”为临床指导治痿的根本治法,但不能拘泥于“独”字,应以阳明为主,或以不离阳明为要,还应根据不同病机;并结合其受邪之经及时令季节,而灵活治疗。既要重视后天的培补,更应注意辨证论治,此乃《内经》治痿的实质。
范宝安治疗本病以补益肝肾、健脾益气、温经通络为主,方用右归丸加减,药取熟地黄6g,山药9g,川牛膝6g,茯苓6g,白术6g,泽泻4g,丹皮6g,知母6g,甘草6g。每日l剂,水煎服。治愈2例。
胡国俊等认为治痿取阳明应分清脾胃之虚实,痿由虚所致者为多,然而实者亦不少见。故立法应随证而异:①中虚补益之法脾胃有别:太阴虚寒,甘凉养阴;胃阴失充,当以甘寒养阴润燥为大法。②邪浊壅遏,治取中土泻其余:太阴寒湿则应辛温散寒,香燥化湿,佐以温阳健脾;阳明燥热其治宜泻:湿热中阻,宜清泄湿热。以调脾胃为法,在临床应用中可取良效。
王玉民运用补肾培土法治疗本病,基本方:黄芪15g,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2g,熟地黄12g,山药15g,山萸肉15g,龟胶10g(烊化),鹿角胶10g(烊化),巴戟天12g,仙灵脾30g,菟丝子15g,怀牛膝15g,甘草6g。有瘀阻者加丹参15g、当归10g、川芎10g、红花6g;有痰饮留伏者加半夏10g、陈皮10g、白芥子6g;有夜寐不安者加远志15g、枣仁15g、夜交藤15g、合欢皮10g;药难奏效者加肉桂6g、熟附片10g(先煎)、肉苁蓉12g。治疗3例,均获良效。
董廷瑶以川椒辛热通络,振痿强筋,治疗1例假性肥大型。拟方:川椒15g,党参、黄芪、白术、鸡血藤、伸筋草各9g,当归、赤芍各6g,甘草3g,两周微效,续加熟地黄、山药、山萸肉、牛膝以补肾,2个月后行走自如,步态稳健。
郭鹏琪针药并用治疗痿证,热型(本病初期)用银翘散、知柏地黄汤及复脉汤等加减,针刺根据经络循经及患病部位取穴,用泻法重刺激,留针10~15分钟;肝肾亏虚型(久病体虚)则用六味地黄丸、虎潜丸及牛膝、黄芪、玉竹等药,针刺穴位同上,用补法轻刺激,留针15~30分钟,针刺治疗每日1次,14日为一疗程。中药加针刺治疗300例,单纯中药治疗100例。结果分别为:治愈240例、30例,显效50例、20例,好转0例、17例,无效10例、25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966 9/6、75%。中药加针刺治疗显著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临床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对症状性肌张力减低的患者,则需要积极地治疗原发性疾病,如代谢障碍、变性、炎症、肿瘤等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位诊断
根据对病史的了解和细致的体检,不仅能够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意见,而且能基本上做出定位诊断。这主要根据不同神经根在受突出椎间盘组织压迫下产生特有症状和体征。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95%以上发生L4,5或L5S1椎间隙,压迫了L5或S1神经根,故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痛症状。另有1%~2%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L3,4椎间隙,压迫了L4神经根,可出现股神经症状。在L1,2和L2,3椎间盘突出,出现闭孔神经或股神经受累症状。(T:代表人体胸椎;L:代表人体腰椎;S:代表人体骶椎)
1、T12L1椎间盘突出
L1神经根受压,出现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外侧区疼痛。在此区域可以出现麻木、痛觉减退,下腹壁反向或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2、L1,2椎间盘突出
L2神经根受压,出现大腿外侧或前外侧疼痛。亦可感大腿前内侧近端疼痛,在同一区域感觉减退。当神经根严重受累时出现麻木或感觉消失。屈髋肌力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内收肌反射减弱。
3、L2,3椎间盘突出
L3神经根受压,出现大腿前内侧疼痛,少数病例感腹股沟区域膝痛,可感膝内侧麻木,当神经受累严重时,可感大腿前内侧麻木。内收肌或股四头肌力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内收肌反射减弱。
4、L3,4椎间盘突出
L4神经根受压。出现腰背痛,髋痛、大腿外侧痛及小腿前侧痛。小腿前内侧麻木,股四头肌无力,膝反射减弱或消失。
5、L4,5椎间盘突出
L5神经根受压。出现腰背痛,骶髂部痛、髋痛,向下放射至大腿和小腿后外侧疼痛。小腿外侧或包括母趾、足背的麻木,偶有足下垂。膝反射和踝反射一般无改变。
6、L5S1椎间盘突出
S1神经根受压,出现腰背痛、骶髂部痛,髋痛,向下放射至大腿、小腿后外侧及足跟痛。小腿后外侧及包括外侧3个足趾的足背麻木。肌力减弱不多见,若有肌力改变,则表现为足的跖屈及屈母无力。踝反射一般减弱或消失。
7、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
一般在L4,5或L5、S1之间,亦可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出现腰背痛、双侧大腿及小腿后侧疼痛、双侧大腿、小腿后侧、足底及会阴区麻木。膀胱及直肠括约肌无力或麻痹。踝反射和肛门反射消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