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一[1]] 康复师资格证

[康复治疗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一[1]] 康复师资格证,第1张

康复治疗师执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疗法中属于低频电疗法的是 功能性点刺激B调制中频电C干扰电疗法D音乐电疗法

2低频电疗法的频率为

A1-10 KHZ 0-1KHZ C1-100KHZ D1-10KHZ

3下列不属于低中高频电疗法的是

A 超刺激电疗法B干扰电疗法C共鸣电疗法高压交变电场疗法

4直流电疗法中哪一极下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A 阴极B阳极C阴极与阳极都可以D阴极与阳极都不可以

5.下列选项中属于直流电疗法中电泳的是

A 阳极下Na+,K+相对较多,水分向阳极迁移B阴极下Na+,K+相对较多,水易向阴极迁移 阳极下Ca2+,Mg2+相对较多蛋白质向阳极迁移D 阳极下Ca2+,Mg2+相对较多,蛋白质向阴极迁移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阳极下产碱,阴极下产酸B阳极下产酸,阴极下产碱C阳极与阴极下均产酸D阳极与阴极下均产碱

7.直流电治疗静脉血栓电极放置为

A 并排放在静脉血栓处B并置于静脉血栓两侧C阳极放在病灶处D阴极放在病灶处

8.直流电促进骨折愈合时的最适电流

A 10μA B 15μA C 20μA D 25μA

9.镇痛效果较好的低频电流频率为

A10Hz 100Hz C 257Hz D 300Hz

10Bernard电疗法指

A 感应电疗法B电兴奋疗法C间动电疗法D干扰电疗法

11.音频电疗法的频率为

A1-10KHzB 1-12KHz C 1-15KHz D 1-20KHz

12.对高频电疗法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A小剂量的USW非热量效应明显

B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的非热效应越明显

C作用于神经肌肉时亦可引起肌肉收缩

D小剂量超短波有刺激骨髓造血的功能

13红外线的主要生物学效应为

A 光化学作用B热效应C非热效应D红斑效应

14.下列不同波长的UV的红斑反应的排序正确的是

A254nm>280nm>297nm

B297nm>280nm>254nm

C 280nm>254nm>297nm

D 297nm>254nm>280nm

15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最基本机制是

A 温热作用B空化作用C非热效应D微细按摩作用

16.人体最活跃点是

A 痛点B穴位C关节处D神经运动点

17.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人体温度每升高10°,基础代谢率变化是

A 增加2-3倍B增加3-4倍C减少2-3倍D减少3-4倍

18.不属于水疗法基本作用的是

A 静水压的作用B浮力的作用C温度的作用D水流冲击的作用

19.关于生物反馈中正反馈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反馈过程中,反馈结果使原动作加强B 在反馈过程中,反馈结果使原动作减弱C 在反馈过程中,原动作使反馈结果加强D 在反馈过程中,原动作使反馈结果减弱

20.常用于文身的激光为

A 红宝石激光器B半导体激光C二氧化碳激光DHe-Ne激光

21.要达到步行髋关节的活动范围至少为

A 屈曲30°,后伸30°B屈曲30°,反伸20°C 屈曲20°,后伸30° D 屈曲20°,

后伸20°

22.要达到步行膝关节的活动范围至少为

A 屈曲0°-60°B 屈曲0°-65°C 屈曲0°-70°D 屈曲0°-70°

23.关节松动术中用于治疗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关节活动受限的手法治疗分级为

AⅠ BⅡ CⅢ DⅣ

25.颈椎牵引重量多少时,椎间盘内部压力几乎测不到

A6-7Kg B7-8Kg C8-9Kg D10Kg

26适用于徒手抗阻训练的条件为

A 肌力2级以上B肌力3级以上C肌力4级以上D肌力5级

27.关于轮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轮椅座位高度应为坐下时足跟至国窝的距离B靠背越高,越稳定C座位太短时,体重主

要落在坐骨上D对髋膝屈曲痉挛的患者,应使用短座位较好

28.失语症患者言语恢复的高峰期为

A.1-3月B.1-6个月C.3-6个月D.1-12个月

29.一口量既最适于患者吞咽的每次入口量:正常人的每次入口量约为

A.5mlB.10mlC.15mlD.20ml

30.握力差,前臂力较弱者适合选用的助行器为

A.手杖B.T型单足手杖C.前臂杖D.三足手杖

31.通过抑制不正常的姿势,病理性反射或异常运动模式尽可能诱发正常活动,达到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是

A.Bobath B.PNF C.Rood D.运动再学习

32.偏瘫手指可测捏及松开拇指,手指能伴随意的小范围的伸展,以Brunnstrom分级处于

A.1期B.2期C.3期D.4期

33.偏瘫患者上肢肩胛骨的屈肌共同运动为

A.前伸,下推

B.上提,后缩

C.前伸,后缩

D.上提,下推

34.TNR的表现为

A.颈部扭转一面向侧上下肢伸肌的优势,对侧屈肌优势

B.颈屈曲-上肢屈肌优势,下肢伸肌优势

C.颈伸展-上肢伸肌占优势,下肢屈肌占优势

D.仰卧位-上下肢伸肌优势

35.人体总体活动模式的发展为

A.单侧-对侧-对称-不对称-反转-斜线反转

B.对侧-单侧-对称-不对称-反转-斜线反转

C.不对称-对称-反转-单侧-对侧-斜向反转

D.对称-不对称-反转-单侧-对侧-斜向反转

36.为预防和减轻痉挛可采用的Bobath技术

A.感觉刺激B.反射性抑制模式C.翻正反射D.联合反应

37.目前公认的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最有效的是

A.超声疗法B.被动疗法C.压力治疗D.主动运动

38.关于前交叉韧带损伤叙述正确的是

A.训练帼绳肌B.训练股四头肌C.可同时训练帼绳肌和股四头肌D.帼绳肌和股四头肌可同时不训练

39.消除水肿的最有效,最可行和花费最少的方法是

A.患肢抬高B.向心性按摩C.主动运动D被动运动

40.脑卒中偏瘫早期对偏瘫侧肩关节只能做无痛范围内的活动,目的是

A.减轻痛苦B.防止骨折C防止发生肩关节半脱位.D.增强肌力

41.脊髓损伤程度的ASIL损伤分级中S4-S5无感觉,运动功能,亦无骶残留属于 A.A B.B C.C D.D

42.感觉神经平面的关键点中期水平为

A.T9 B.T10 C.T11 D.T12

4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适采用的物理治疗时

A.紫外线B.USW C.红外线D.He-Ne激光

44.下列疾病中可采用中频电治疗的是

A.恶性肿瘤B.急性炎症C.心区D.急性乳腺炎

45.下列对各种疾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急性乳腺炎可采用中频电治疗B.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采用蜡疗C.枕大神经痛可选用感应电治疗D.后交叉韧带可提高股四头肌肌力训练

46癌是来源于下列哪种组织的恶性肿瘤

A上皮组织B中胚层组织C胚胎细胞D未成熟组织

47.患儿6岁,跛行步态,右下肢肌肉萎缩,且比左下肢缩短3cm,2岁时患脊髓灰质炎,现全身状况良好,目前最佳方案是

A肌力训练B电刺激疗法C矫形手术后功能训练D药物

48患者,50岁,起病急,头痛,呕吐,血压高,意识障碍,偏瘫失语,脑脊液含血,压力升高,CT示内有高密度灶,此患者患有()的可能性大

A脑出血B脑血栓形成C脑栓塞D蛛网膜下腔出血

49.失用症是指

A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B偏瘫肢体感觉功能障碍C偏瘫患者的视觉忽略D偏瘫患者认知障碍,不能计划组织,执行随意运动

50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不完全损伤的指征是

A 踝可以活动B膝可以活动C髋可以活动D肛门指诊时可触及外括约肌收缩

51、下列属于康复评定性指标的有:()

A、血压B、ROM C、心功能杂音分级D、身高

52、哪项不是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

A、收缩速度B、肌肉初长度C、肌肉收缩的类型D、收缩的持续时间

53、不属于X线成像特性的是:()

A、荧光效应B、感光效应C、电离效应D、透视效应

54、HB成年男性正常参考区间:()

A、120-160g/L B、110、-150g/L C、170-200g/L D、100-110g/L

55、下列哪种情况可称为血尿:()

A、平均红细胞>5个/HP B、平均红细胞数>3个/HP C、尿沉渣用显微镜观察5个/HP D、尿沉渣用显微镜观察3个/HP

56、下列哪种管型见于正常人:()

A、粗颗粒管型B、细胞管型C、透明管型D、蜡样管型

57、下列哪种指标在新鲜尿中出现表明膀胱内有细菌感染:()

A、胆红素结晶B、尿酸胺结晶C、胆固醇结晶D、磺胺类结晶

58、X线摄影的基础是:()

A、穿透性B、荧光效应C、感光效应D、电离效应

59、目前最可信的误咽评价检查方法:()

A、饮水试验B、反复唾液吞咽测试C、录像吞咽造影法D、内镜

60、下列哪个离子可影响终板电位:()

A、Na+ B、K+ C、Ca2+ D、Mg2+

61、支撑相中期参与的肌肉主要有:()

A、腓肠肌和比目鱼肌B、臀大肌C、股四头肌D、胫前肌

62、协同运动的:()

A、两侧肢体完全相同运动B、多组肌群共同完成一个运动C、在某些环境下出现的一种非随意运动D、反射性的肌张力增高

63、肌酐Cr正常参考值区间(酶法):()

A、50-133mol/L B、30-110mol/L C、104-444mol/L D、130-150mol/L

64、下列哪项是诊断痛风的最佳生化指标:()

A、尿素B、尿酸C、脂肪酶D、肌酸激酶、

65、下列量表中属于运动功能量表的是:()

A、SDI B、Barthel指数 C、MAS D、Kenny指数

66、运动单元是指:()

A、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所支配的I型纤维B、多个运动神经元连同所支配的I型纤维C、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所支配的全部纤维D、多全运动神经元连同所支配的全部纤维

67、上楼梯时,股四头肌的收缩形式:()

A、向心收缩B、离心收缩C、等长收缩D、等速收缩

68、哪种肌肉收缩形式产生肌力最大:()

A、向心收缩B、离心收缩C、等长收缩D、等速收缩

69、下列不属于深感觉的是:()

A、运动觉B、两点辨别觉C、位置觉D、震动觉

70、LOS前后方向的最大倾斜或摆动角度为:()

A、15 B、135 C、125 D、12

71、有氧运动员水平的MET是:()

A、20 B、18 C、16 D、12

72、国际上使用较为广泛的失语症标准化使用量表为:()

A、WAB B、ABC C、BDAE D、SLTA(日本失语症检查法)

73、临床应有最广泛的ADL评定量表为:()

A、Fugl-Mger量表B、KatE指数C、Kenny自理评定D、Barthel指数

74、铅管样强常见于什么疾病:()

A、脊髓损伤B、帕金森病C、脑出血D、舞蹈病

75、女性肌力近似为同龄男性的:()

A、1/2 B、1/3 C、2/3 D、3/4

76、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症的主要表现之一为:()

A、僵硬B、痉挛C、肌肉萎缩D、麻痹

77、下列哪项不能做ROM:()

A、骨关节伤病及手术后患者B、关节急性炎症期C、神经系统疾患D、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者

78、下列哪项不属于小脑的功能:()

A、维持肌肉张力B、运动协调C、姿势平衡D、本体感觉的传入

79、在步行周期中,双支撑相的时间与步行速度的关系:()

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系D、平方

80、反映编制量表依据理论的程度以及是否符合预计的理论构架是:()

A、效度B、内容效度C、标准效度D、结构效度

81、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为静息长度的()倍

A、21倍B、12倍C、3倍D、18倍

82、感觉性共济失调发生于:()

A、帕金森病B、小脑损伤C、脊髓后索病变D、脊髓侧索病变

83、下列哪个疾病可以做心电运动实验:()

A、房室传导阻滞B、冠心病C、多源性室性早搏D、急性心包炎

84、小气道是指:()

A、直径2mm-4mm的细支气管B、直径2mm以上的细支气管C、直径1mm以下的细支气管D、直径为05mm的细支气管

85、下列哪项不影响神经传导速度:()

A、温度B、年龄C、体重D、身高

86、一般化分残疾病标准用:()

A、MET〉6 B、MET

87、步行时降低能耗的关键是:()

A、骨盆前后倾斜B、骨盆侧移C、减少重心摆动D、体重转移

88、在CT图像中,像素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A、CT值B、矩阵C、体素D、组织密度

89、“鸭步”又称为:()

A、臀大肌步态B、股四头肌无力步态C、臀中肌步态D、臀小肌步态

90、MMT为:()A、等长肌力评定B、等张肌力评定C、徒手肌力评定D、器械肌力评定

91.在超声成像过程中,那种物质衰减最小

A骨B气体C水D肌肉

92.下列那种不属于低密度造影剂

A 二氧化碳B氧气C氢气D空气

93.下列常见的协调障碍,不属于共济失调的是

A、 手足徐动B、震颤C、轮替运动D、辨距不良

94.在摆动相中期参与的肌肉主要为

A 胫前肌B股四头肌C腓肠肌D比目鱼肌

95.脑卒中患者病程1周半,病情稳定,无并发症此时可需要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估,以下不属于运动功能评估的是

A Brunnstrom法 BFugl-Meyer法C上田敏法DBarthel法

96.痉挛的特征不包括

A 牵张反射异常B腱反射异常C速度依赖性增加D运动协调性增加

97.重力中心在( )时最高

A.双支撑相B.单支撑相C.支撑相D.摆动相

98.3个代谢当量的耗氧量数值为

A.7ml/kg/minB.10.5ml/kg/minC.14ml/kg/minD.17.5ml/kg/min

99.平静呼气量至接近残气量时,肺下部气道开始闭合所能在呼出的气体量为

A.用力肺活量B.闭合气量C.静息通气量D.最大自主通气量

100.肌张力增高常见于

A.帕金森病B.臂丛神经损伤C.脑瘫D.小儿麻痹后遗症

二:多项选择题

1.脉冲回声式B型超声里真正的无回声组织包括

A.尿液B.胆汁C.囊肿液D.胸腹腔漏出液E.脂肪组织

2.心肌梗死时,下列那些指标是特异性的

A.肌酸激酶B.肌酸激酶同工酶C.乳酸脱氢酶D.肌凝蛋白E肌钙蛋白

3.糖化血红蛋白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

A.血糖浓度B.糖耐量C.血糖与血红蛋白接触时间D.血糖水平波动E.尿糖水平波动 4.下列哪些指标阳性是判断感染乙型肝炎并具有传染性的指标

A.HBsAgB.抗-HBsC.HBeAgD.抗HBeE.抗-HBc

5.康复评定包括

A.躯体功能B.言语功能C.感觉功能D.心理精神功能E.社会适应性

6.ADL评定的目的

A.确定患者ADL障碍B.确定障碍程度C.为制定和修复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的依据D.判断治疗效果E.预测预后

7.痉挛的特殊表现为

A.巴宾斯基反射B.折刀样反射C.去大脑强直D.去皮层强直E.阵挛

8.当平衡变化时,人体通过哪几种运动模式来应变

A.踝调节机制B.躯体调节机制C.跨步调节机制D.头部调节机制E.髋调节机制 9.心理测试包括

A.行为样本B.文字测验C.客观测量D标准化.E.能力测验

10.关于肌张力障碍,叙述正确的是

A.肌肉收缩可快可慢B.表现为重复,模式化C.张力以可预测的形式由低到高变动D.以持续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E.由中枢神经系统缺陷所致

11.下列属于低频电疗法的是

A功能性电刺激B超刺激疗法C神经肌肉电刺激D音乐电疗E调制中频电

12.直流电的生物学效应包括

A组织兴奋性变化B细胞通透性变化C改善血液循环D对静脉血栓作用E对骨折作用

13下列对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导入人体的离子一般在皮下1cm处形成离子堆 B导入人体内的药物量只有电极衬垫上药

量的5%左右C阳极置于头端,阴极置于远端可降低血压D阳极下产生强酸性电解产物,阴极下产生强碱性电解产物E恶性肿瘤,高烧昏迷,活动后出血均为此疗法的禁忌症

14可以加速骨折愈合的低中频电疗法为

A直流电B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C干扰电疗法D等幅中频电疗法E超声疗法

15高压静电疗法的作用因素是

AO2 BO3 C 高压直流电场 D空气负离子流 ENO2

16平衡障碍的关键环节包括

A听觉系统B视觉系统C本体感受器D前庭系统E高级中枢对平衡的整合能力

17慢性疼痛的三联征

A疼痛B粘连C挛缩D睡眠E情绪

18Bell’麻痹在什么情况下不宜进行低频电疗

A面肌痉挛B病情无好转C同时针灸D同时高频电疗E合并眼部疾病

19下列哪些疾病属于脑血管意外

A脑血栓B脑栓塞C脑出血D短暂性脑缺血E高血压病

20脑卒中早期应预防的并发征有

A压疮B呼吸道感染C泌尿系感染D深静脉血栓E肩手综合症

  屈肌Muscles of Flexion

  又称内旋肌,指全身上下可以帮助关节弯曲的肌肉。

  如腹肌收缩可以使腹部弯曲;小腿後方的腓肠肌,收缩时可使膝盖弯曲、脚掌向下伸展。

  当然人体也有负责支撑、维持挺直的肌肉,伸肌。

  伸肌Muscles of Extension

  又称外旋肌。

  人体肌肉中,在收缩时可以使关节保持挺直、伸展的肌肉即称为伸肌。

  相对於使关节弯曲的屈肌,伸肌的肌力稍大,两种肌肉通常一前一後相对,例如大腿的伸肌股四头肌便位於前侧,屈肌则位於後侧。

  一般来说,伸肌的肌力会较屈肌强,但是现代人大多缺乏运动,长时间久坐并且通常上半身屈前工作、读书,导致屈肌可能较伸肌强壮,但後方的屈肌却时常被忽略。如此一来,容易因肌力不平衡容易产生拉伤等运动伤害或是酸痛不适。

  若有以上情形则平日应多走动,注意肌肉的平衡发展

 1脑瘫患儿特点

(1)一般性特点

■ 运动发育落后

■ 反射异常

原始反射,立直反射,平衡反应,生理反 射,病理反射

■ 肌力,肌张力异常

主动肌,拮抗肌,协同肌,固定肌

■ 姿势运动模式异常

非对称性,过伸展,过屈曲,共济失调,不随意运动等。

(2)核心稳定性差

■ 躯干回旋困难(翻身,转身,步行↓)

■ 俯卧位时臀高头低(抗重力伸展↓)

■ 爬行困难(拖爬,兔跳,不成直线,不能高爬)

■ 全前倾,半前倾,拱背坐,拱背站,走(前倾)

■ 牵拉成坐位时头后垂(后倾)

■ 牵拉时不经坐的过程直接成为直立姿势(重心转移↓)

■ 直跪,跪走不能(腰腹无力,分离及回旋↓)

■ 体位转换困难(卧位——坐位——跪位——立位——蹲位等)

■ 屈髋屈膝步态(屈肌张力高,伸肌肌力不足)

■ 屈髋膝过伸步态(腰部无力)

■ 挺腰突腹步态(腰椎过伸展——臀大肌无力步态)

■ 左右摇摆的鸭步(臀中肌无力步态——不能有效的重心转移)

■ 动作幅度小,方向固定,运动速率慢(分离,回旋↓)

■ 小步走,快步走(重心不稳,基底窄)

■ 基底宽

2脑瘫患儿的训练(举例)

(1)竖头

■原始反射,立直反射,中间位,肘手支撑,抗重力,头颈分离动作,颈部肌力及平衡等

■ 脊柱的充分伸展及回旋(竖脊肌,腰腹肌等)

(2)翻身

■ 原始反射,立直反射,肌张力,动机等

■ 躯干的回旋及髋关节的主动屈曲与伸展(腹肌或髂腰肌)

(3)坐位

■ 立直反射,平衡反应,躯干回旋,姿势转换

■ 髋关节屈曲,脊柱垂直伸展,骨盆稳定,静动态平衡,腰腹肌肌力

(4)爬行

■ 头部控制,上肢支持,骨盆上举,四点支撑,腰腹肌,平衡反应,重心转移

■ 脊柱伸展→腰椎,骶椎,躯干稳定

■ 髋关节负重及控制,髋关节屈伸,外展→下肢交互运动

(5)膝立位(直跪)

■ 四点位转换,抗重力,上肢上举,立直反射,平衡反应

■ 躯干肌群,髋关节周围肌群的稳定与协调(髂腰肌,内收肌,臀大肌等)

(6)站立及行走

■ 足底感觉,立直反射,平衡反应,重心转移,负荷体重

■ 骨盆对称性,分离,回旋,协调,静态,动态站立

一级伤残

1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2 意识消失;

3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二级伤残

1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3 不能工作;

4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

1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3 明显职业受限;

4 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

1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 职业种类受限;

4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

1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3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4 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

1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2 各种活动降低;

3 不能胜任原工作;

4 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

1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2 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3 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4 社会交往降低。

八级伤残

1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 远距离流动受限;

3 断续工作;

4 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伤残

1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2 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 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

1 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3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157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