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食补 产后腰酸背痛 退散! 有人说,自然产像一场马拉松,妈咪在抵达终点后往往会累得浑身无力。但其实产后开始照顾宝宝才是耐力赛的开始,此时腰酸背痛的症状也会悄悄上身。本文请复健科医师教导正确的喂奶、换尿布姿势,并提供稳定韧带与拉筋的运动;并请中医师教你鉴别自己的体质,用针灸、 、药膳对症下药。还在胡乱搥背吃止痛药?用对方法,就能让产后腰酸背痛退散!
产后背痛多半孕期就有征兆 孕期肚子逐渐膨大,腰椎会不由自主地往前挺,小面关节因此受到压迫。而怀孕后期腹部下垂的力量较大,脊椎和椎间盘在支撑腹部时也会产生极大压力,椎间盘受压后可能突出,进而引发坐骨神经痛、腰痛、脚部发麻等症状。台北马偕纪念医院复健科主任姜义彬表示,腰酸背痛与脊椎、椎间盘、韧带、神经等部位有关,孕期腰酸背痛虽然会在产后缓解,但症状并不一定会消失,倘若不持续追踪、积极治疗,一旦恶化就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疾病。产后下背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骨盆腔松弛、肌肉无力;腰椎肌肉因为在孕期长时间承受腹部压力,产后容易松弛无力以致无法拉紧关节,而孕晚期大量分泌的松弛素让韧带松弛,更会加重肌肉无力的症状。
什么是小面关节? 小面关节位于脊椎背部,如轴承般将脊椎连接在一起。每一节脊椎有两组小面关节,一组面对着上面(上关节小面),另一组面对着下面(下关节小面)。它又称作滑液关节,由结缔组织囊包覆,可以制造液体来滋养或润滑关节,让人得以做弯曲、伸展、扭转的动作。
帮宝宝洗澡、换尿布下背痛元凶 除了无法控制的生理因素,姿势不良也是下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肌肉较无力,但妈咪常需要弯腰照顾小宝宝,弯腰的动作牵引整个背部肌肉,很容易让下背感到疼痛。姜义彬主任强调,无论是帮宝宝换尿布或洗澡都应让上半身保持直立;妈咪可以将宝宝浴盆垫高到与腰椎平行的高度,并设置一个换尿布的平台,将高度调整在胸部下方,避免弯腰驼背。家中没有尿布平台也可以拿小椅子坐在床边,尽量让床面与胸部平行。
延伸阅读: 产后消除妊娠纹,锻炼「这部位」最有效!
喂奶「痛」点多背部手肘要有支撑物 另外,许多新手妈咪也会因为错误的喂奶姿势而严重背痛;最常见的姿势就是将身体向前倾(背部悬空)、托著宝宝头部的那只手悬空,这种喂奶姿势会拉扯到斜方肌、菱形肌、颈夹肌、提上肩胛肌等背部肌肉。姜义彬主任指出,喂奶时背部和环抱宝宝的手肘一定要有东西支撑,妈咪可以拿长形枕头垫在背部、拿几个小抱枕堆叠至手肘高度,将手肘置于其上,分散背部和肩颈压力。他进一步表示,其实最省力的喂奶姿势应该是侧卧,且要左右交替(在一侧喂一段时间后再换另一侧喂奶)如此可以为妈咪省下不少力气,也能让宝宝以比较舒服的姿势喝奶。
单脚支撑也NG 上下楼梯一次跨一阶 产后不良姿势除了常见的弯腰、喂奶、换尿布,还有一个常被妈咪忽略的错误姿势,那就是「单脚站立」。姜义彬主任解释,产后初期,肠荐关节会比较松弛,单脚站会让肌肉不平衡而引发疼痛。妈咪在站立时最好避免将重心放在一只脚上;上下楼梯不要一次跨两阶;搭乘汽车时避免一只脚先跨进车中,最好先将 放在座位上,再将双脚移动至车内。
什么动作会引发疼痛? 一般来说,妈咪在固定不动时较不易感觉疼痛,但在变换姿势或做俯身往前的动作时就会感觉到明显疼痛。
稳定韧带做背肌+ 腹肌+ 骨盆底肌运动 下背痛原因不一而足,脊椎、椎间盘、韧带、神经都有可能是病根,妈咪最好不要任意整骨或推拿,应咨询医院或诊所的复健科专科医师,经由鉴别诊断根据不同原因给予适当的治疗。姜义彬主任表示,假使排除脊椎、椎间盘的问题,是单纯的肌肉拉伤,妈咪除了如前述的改正姿势多休息,也可以在疼痛处热敷(温度控制在50℃以内)促进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一次10分钟。另外也可以透过背肌运动、腹肌运动以及骨盆底肌运动强化肌肉让韧带趋于稳定,减少疼痛感。运动背肌时应趴着、双手背在背后,背部呈拱形往上挺,肩膀离开床缘10公分;运动腹肌时应平躺,两膝微弯并拢,如仰卧起坐的姿势,双手向前摸膝盖。运动背肌和腹肌时,一次动作约维持8~10秒(量力而为),初期反复做10~20次,尔后再视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次数。骨盆底肌运动(即凯格尔运动)分别有站姿、坐姿、卧姿等3种方式,进行的步骤比较复杂,在此以卧姿为例解说。基本款的卧姿凯格尔运动首先要平躺在床上(或瑜伽垫上),屈膝将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再将臀部抬起收缩会 肌肉,此时脊椎要维持一直线,从1数到5再将臀部放下并放松。另外一个应用版则是平躺在床上,双脚脚底踏在墙壁上呈90°直角,再以双脚为支点上抬臀部(把臀部往上挺)并收缩会 肌肉,同样从1数到5再将臀部放下,此动作要重复5次。
穿戴护木护具有助减轻关节压力 在改正姿势、热敷、做肌肉运动之外,下背痛的妈咪可以视情况穿戴护木、护具减轻关节活动的压力,护腰、荐肠关节(脊椎、骨盆交界处)保护带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穿骨盆带收紧骨盆腔,让荐椎和腰椎尽量靠近骨盆。
腰酸背痛会有后遗症? 除非是脊椎、椎间盘、神经等结构性问题,否则若是一般的肌肉疲劳、紧绷,应不会有严重的后遗症。不过长期腰酸背痛容易神经紧张而自律神经失调,可能会并发拉肚子、便秘等问题。
上 背疼痛可用拉筋运动缓解 由于下背肌肉与整个腹部连结,产后下背痛多半与孕期体形变化脱不了关系。上背痛的原因则主要是姿势不良导致的肌肉问题,其中又以喂奶、抱小孩最常见。妈咪往往会在活动上背和肩颈肌肉时感到疼痛,就连略微转头都会疼痛不已。姜义彬主任表示,上背痛不外是改正姿势、热敷和做拉筋运动。喂奶正确姿势和热敷方式已在前段说明过,上背部拉筋运动则依不同肌肉部位有2种伸展方式;第1种方式是伸展「提肩胛肌」,首先要坐正并完全贴紧椅背,抬头挺胸缩下巴,将头转向疼痛部位的另一侧45°角(左颈肩痛头转右方;右颈肩痛头转左方),再将疼痛部位另一侧的手放头上,往眼睛看的方向施力压下去,另一只手抓住椅子避免疼痛部位的肩膀抬高。第2种方式是伸展「菱形肌」,一样保持坐姿,双手交叉抓住外侧膝盖,双脚打开尽量往外拉,让抓住膝盖的双手随着张开的双脚往外拉,伸展背部菱形肌。
哺乳阶段切忌自行服用成药 有些妈咪为了让背痛快速缓解,常会在急性疼痛时自行去药房买止痛药。姜义彬主任提醒,产后哺乳阶段最好避免服用成药以免影响宝宝,建议咨询专业医师再行用药。他另外表示,产后腰酸背痛大多会在3个月内逐渐消退,若症状持续不退,就要请医师做进一步的诊断及治疗。
练背的好处:
第一点:锻炼背肌可以预防驼背
身边有很多小朋友,很多人学业压力比较大,经常背着个书包走来走去,身体日久天长就变成了驼背的情况。
这在高中生中是非常常见的情况,但是为了改善这样的身体状态,我们可以考虑进行背部肌肉的强化进行改善,这是非常行得通的。
身体驼背很多时候都是背肌力量比胸肌弱了太多导致的,这样最常出现的状况就是驼背或者圆肩,在走路的时候你可以看见圆肩的人,手掌是在大腿前侧的,而不像正常时在身体侧面。
在强化背肌的时候,应该注重强化背肌的斜方肌中下部和之下的菱形肌,这些肌肉对身体正常形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在抬头挺胸站直的时候,你会感觉背部肌肉的酸痛,这些肌肉就是我们在锻炼的时候该强化的。
第二点:增强背肌可以锻炼出倒三角
很多人在健身之前都看到过一些肌肉男的,希望自己锻炼得像彭于晏那样,身材线条非常好。
但是我们在锻炼的时候,需要对全身上下的肌肉进行刺激,很多人都只注意一两块肌肉,比如胸肌和腹肌,但是忽视了背阔肌和腿部肌肉。
我们在锻炼胸肌的时候,可以把身体变得很厚,可以把衣服撑起来,但是我们身体想要出现倒三角,就必须针对背阔肌进行刺激,也就是锻炼背部肌肉。
我们的倒三角都是靠背阔肌撑起来的,胸肌和背肌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对抗,如果你每次锻炼的时候都只去考虑胸肌和腹肌的强化,而忽视了我们身体背面的肌肉,那些和胸肌腹肌对抗的背部肌肉,你会吃大亏。
第三点:增强核心能力
提起核心肌肉,大多数人都会想起腹肌,但是我们的核心肌肉不仅仅是腹肌还包括了我们的腰部肌肉,比如竖脊肌等。
在锻炼背部肌肉的时候也会锻炼竖脊肌,最典型的动作就是硬拉。我们在硬拉的时候,身体核心稳定性会增强很多,这对整体的健身水平增长有极大的好处。
锻炼全身的运动包括跑步或者快走,一般跑步适合于年轻人,快走适合于老年人或者关节不好的锻炼者,跑步时每天要保证4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保证3-5次,在锻炼时心率要达105次/分。腹部训练动作:滚动腹肌轮。
动作要领:腹肌也是大家热议的肌肉,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腹肌可以变得清晰强大起来,腹肌轮就是最好的锻炼工具,但是这个动作对于大家的核心要求是极为高的。建议再开始训练的时候不要站着进行,而是采用图中所示的跪姿,减少难易程度更好做,在锻炼一段时间后再尝试着站着进行。
还有游泳,游泳特别适合于身体肥胖或者关节不好者,如颈椎、腰椎或膝关节不好者,因为如果在上述情况下进行陆地训练,对关节和体重的要求都比较大,同样要求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40分钟。其它的锻炼方式,如打羽毛球、篮球、足球、跳绳、跳舞等,都是全身运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或者场地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
可以做背部训练动作:哑铃滑床。这个动作在健身房大家应该是经常看到人做,做法是单手持一个哑铃,另一只手扶住一侧的固定物体,动作开始时由下向上的滑动。动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利用背部的肌肉去进行主动的发力,否则锻炼的更多侧重点就是在我们的手臂肌肉了。
如果能保持正确的姿势,就不易产生疼痛,但是因姿势不佳而改变了脊椎的弯曲状态时,就容易出现疼痛感。
不良姿势让骨骼歪斜,是引发疼痛的元凶
人类从开始用双脚走路以来,就有腰痛或肩膀僵硬的问题……。大家很容易以为这大部分是发生在中高龄者身上,然而,即使是儿童或年轻人,如果长时间维持相同的姿势或是以错误的姿势进行工作,当然也会出现腰部酸痛、肩部僵痛等情形。
以不良的姿势长时间坐在书桌前写字阅读或者长期开车的话,由于腰部的肌肉收缩,会对骨骼施加压力而导致疼痛。出现疼痛感后通常2~3天内就能痊愈,但如果是每天不断重复进行,就会成为慢性化的症状。利用骨科医师的牵引治疗或整复推拿师的 ,都只能让症状获得暂时性的改善。
举例来说,提拿重物就闪到腰的人,是因为负重加强了骨盆前倾情形而造成剧烈的疼痛。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支撑脊椎的肌肉也逐渐衰退,身体各处就容易出现酸、痛、僵、麻等不适症状。
骨盆前倾本来就是造成腰痛的原因,但是这一点却不太为人所知。如果从解剖学的观点来说明,当腰椎过度前弯时,脊椎间隙会变狭窄,椎间盘就会往后突出,压迫到神经而产生疼痛。
如果能保持正确的姿势,就不易产生疼痛,但是因姿势不佳而改变了脊椎的弯曲状态时,就容易出现疼痛感。
不同的姿势带给椎间盘的负担。根据资料显示,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拿着10公斤的重物时,上半身的前弯角度如果是20度,对第3腰椎造成的负荷大约是220公斤。即使是没有提拿重物的情形下,也会带来约150公斤的负荷。
跟骨盆前倾大有关系的就是骨力的衰退。但是,在做家事或交通等方面都变得很便利的现代社会中,实在很难维持正确的姿势。不好的姿势会骨骼无法保持生理性的S字型弯曲,对于背部上的多裂肌的支撑也很有限。
利用能调整重心线的靠墙站运动,让身体从骨骼开始重新挺直吧。靠墙站的动作在调整骨骼的同时,也能让肌肉、骨关节或神经充分发挥功能,由于带来的负担也是最小的,因此可以预防受伤或疾病的发生。
原本,脊椎动物的始祖是鱼类。但是跟在水中的情形不同,在地面上必须直立起脊椎才能对抗重力。因此,请利用靠墙站好好锻炼肌力和骨力。
不过,即使以靠墙站的方法矫正姿势,但如果日常动作的习性没改,那么姿势的改善也只是进三步退两步的情况。以下要教大家一些小方法,让想要快速挥别疼痛、恢复正常状态的人,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改掉那些导致不良姿势的习性。
早晨从床上起身之前 进行手脚猜拳运动,预防眩晕或走路不稳的状况
早上睡醒时,如果一下子就起身,有时会引发眩晕或身体摇晃不稳的状况。有可能是因为睡觉时习惯维持一直侧睡或趴睡的姿势,造成局部性的血液循环阻碍。
从太阳升起的早上6点开始,自律神经会从副交感神经切换成由交感神经主导。为了让自律神经顺利切换发挥功能,稍微呼吸一下后再活动才是顺畅的起床方式。
从脊髓延伸的运动神经在睡眠期间会被隔绝,因此不要立刻起身,建议先在床上做手脚的猜拳运动、伸个懒腰等等,重点就是要调整好末稍的血液循环后再起床。
洗脸时轻轻地弯曲膝盖、伸直背肌,可预防闪到腰
虽然洗脸的时间很短,但突然从弯曲的姿势挺起上半身时,腰部肌肉的收缩会对腰椎施加压力,而成为闪到腰或腰痛的原因。每天反复带给腰部的压力,就像不知不觉中水满到溢出来一样,会突然转变成疼痛。
虽然与盥洗台的高度也有关联,但还是建议要洗脸时,先弯曲膝盖、往后翘起臀部、伸直背肌,以腹肌用力的姿势进行,才不会造成负担。
居家生活「坐沙发」靠著椅背并挺直腰部,一面看电视一面拉提腹部
人在客厅里,就会想把身体舒服地往沙发上靠,而呈现骨盆朝后方倾倒的放松姿势。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坐在沙发上的日常习性,也是造成腰痛的原因。
因此就算是坐在沙发上时,也要挺立骨盆、伸直背肌。尽量把椅子坐深,然后挺直腰部。但假如将整个背部都挺直靠在椅背上的话,骨盆就会后倾,反而造成身体的背部紧绷,所以最好能在背后放一个靠枕支撑腰部。
居家生活「用餐」坐在椅子上进食的时候,挺直骨盆、腹部向上拉提
用餐时,可能容易因为投入其中,而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驼背的习惯。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如果以驼背的姿势用餐,会压迫到胃的上方,导致消化时间拉长。
用餐时,椅面大约坐一半、挺直腰部,让骨盆笔直地挺立。挺起骨盆的方法,就像拉提腹部、往上伸展背部的感觉,请依这种状态确认骨盆的位置,试着将上半身前倾或后倾以进行调整。最轻松自然的坐姿,就是骨盆挺直的状态。
骨盆一挺直,腹部就往上拉提,因此不会压迫到胃部和内脏。感觉就像从臀部到头部呈一直线伸展的状态。只要挺起位于耳朵下侧的胸锁乳突肌,头部就会回到颈部正上方,背肌也得以伸直。
居家生活「洗澡」洗澡的时候也要避免采取前倾的姿势
不论是泡澡或淋浴,洗澡时如果采取前倾的姿势,就会让头部往前低下,造成背部蜷曲。洗澡时用热水温暖身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具有全身 的效果。这时候如果背部或腰部蜷缩,身体就会出现血液循环好以及循环不好2种情况。你是否有过明明刚洗完澡,腹部却感到寒凉的经验?这是因为背部或腰部蜷缩,导致腹部肌肉紧绷而阻碍了血液循环。
泡半身浴同时看书,能够放松身体似乎很不错,但如果因此养成驼背的姿势习性,那就太遗憾了。当背部紧贴在浴缸壁面、伸直背肌时,血液循环就会畅通到颈部,因此可以从身体的内部往外整个放松。
居家生活「就寝」用毛巾矫正睡眠姿势
睡觉的时候也会有重力压迫,很多人为了避免腰痛或造成负担,于是采取侧睡的方式。如果采取侧睡的姿势,会在同一方向施加重力,导致骨骼和肌肉扭曲歪斜,所以不建议使用这种姿势。睡觉时会腰痛、早上起床时会腰酸的人出乎意料地多。
睡姿选择仰卧最佳。将浴巾卷成圆筒状、垫在膝下,可以减少骨盆前倾的负担,减轻对腰部造成的负荷。如果背部的疼痛状况严重,就要放个能支撑颈下的枕头,或者将毛巾卷成圆筒状放在颈部下方。只要颈部不悬空,就能消除骨盆前倾的负担。
为了方便翻身,使用较长的矫正枕头才是正确的作法。透过翻身的动作,可以矫正骨骼和肌肉回到原本应有的位置。身体的歪斜或疼痛也会影响到睡姿,因此矫正才是重点所在。
(文章授权提供/良医健康网)
加入,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 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 /supply/article/46613 关键字:骨科医师, 整复推拿师, 骨盆前倾, 自律神经, 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