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指的运动,正确的描述是

关于中指的运动,正确的描述是,第1张

关于中指的运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

A、第2蚓状肌使指骨间关节屈曲;B、第2骨间掌侧肌使其内收;C、第3骨间背侧肌使其内收;D、第2骨间背侧肌使其外展;E、以上都不对。

骨间背侧肌系手肌中间群的一部分小肌。位于4个掌骨间隙内,起自相邻掌骨的对面,肌束向指端移行于肌腱。第3掌骨两侧的骨间背侧肌,分别附着于中指第1指骨底的两侧,并移行于其指背腱膜。

此肌受尺神经支配,收缩时可固定中指,使食指和无名指外展,屈所属指的掌指关节并伸各所属指的指关节。

解剖结构

1、解剖学研究发现,骨间背侧肌的血供与邻近掌骨的血供相似,血管来源于掌深弓的掌心动脉和腕背侧动脉弓的掌背侧动脉。按照分类标准,供应第一骨间背侧肌的拇主要动脉属于Ⅴ型,供应第二、三骨间背侧肌的动脉属于Ⅲ型。

通常供应骨间背侧肌的血管来源比较固定,但单个血管蒂的位置、大小易发生改变。骨间背侧肌肌瓣较其它手内在肌肌瓣普遍是因为骨间背侧肌易于解剖和分离,皮瓣的近侧和远侧带有掌背侧动脉的分支、远侧还有掌心动脉的分支供应。

2、骨间背侧肌均以两个肌腹起于其相邻两掌骨干的侧面。第一骨间背侧肌起于第一掌骨的肌腹较大,其键呈扁平形,移行子示指掌指关节处背侧的伸指键帽。

起于第二掌骨的肌腹较小,其键圆形位于扁平键的深面,止于示指近节指骨基底部的桡侧。该两腱各司不同功能,前者使指间关节伸展,后者使示指掌指关节屈曲及桡偏。

关于第一骨间背侧肌

第一骨间背侧肌呈三角形,起端分桡、尺两个头。桡侧头位置较浅,起于第一掌骨尺侧面,其中起自该骨近侧半者占60%,起点达近侧2/3者占40%,起自桡侧头的肌纤维约占全肌纤维量的2/3,是该肌的主要部分。

后表线

跖骨跖面——足底筋膜肌趾短屈肌——跟骨——腓肠肌/跟腱——股骨髁——腘绳肌——坐骨结节——骶结节韧带——骶骨——腰骶部筋膜/竖脊肌——后头脊——帽状腱膜/颅顶筋膜——额骨、眉弓

前表线

趾骨背面——趾短伸肌、趾长伸肌、胫骨前肌、小腿前侧肌间隔——胫骨粗隆——髌下韧带——髌骨——股直肌/股四头肌——髂前下棘——耻骨结节——腹直肌——第五肋——胸骨肌/胸肋筋膜——胸骨柄——胸锁乳突肌——乳突——头皮筋膜

体侧线

第1和第5跖骨底部——腓骨肌和小腿外侧间隔——腓骨头——腓骨头前韧带——胫骨外侧髁——髂胫束/外展肌群——阔筋膜张肌——臀大肌——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腹外斜肌——肋骨——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第1肋和第2肋——头夹肌/胸锁乳突肌——后头脊/乳突

螺旋线

枕骨嵴/乳突、寰椎/枢椎横突——头夹肌/颈夹肌——下颈椎/上胸椎棘突——大小菱形肌——肩胛骨内缘——前锯肌——外侧肋骨——腹外斜肌——腹肌腱膜、腹白线——腹内斜肌——髂嵴、髂前上棘——阔筋膜张肌,髂胫束——胫骨外侧髁——胫骨前肌——第一跖骨基部——腓骨长肌——腓骨头——股二头肌——坐骨结节——骶结节韧带——骶骨——腰骶筋膜,竖脊肌——枕骨嵴

臂前深线

第3、4、5肋——胸小肌、胸锁筋膜——喙突——肱二头肌——桡骨粗隆——桡骨骨膜、前缘——桡骨茎突——桡侧副韧带、大鱼际肌群——舟状骨、大多角骨——大拇指外侧

臂前表线

锁骨内侧1/3、肋软骨、下部肋骨、胸腰筋膜、髂嵴——胸大肌、背阔肌——内侧肱骨线——内侧肌间隔——肱骨内上髁——屈肌群——腕管——手指的掌面

臂后深线

下段颈椎和上段胸椎的棘突、C1~4横突——菱形肌和肩胛提肌——肩胛骨内缘——肩袖肌群——肱骨头——肱三头肌——尺骨鹰嘴——沿尺骨骨膜的筋膜——尺骨茎突——尺侧副韧带——三角骨、钩骨——小鱼际肌群——小指外侧

臂后表线

枕骨嵴、项韧带、胸椎棘突——斜方肌——肩胛冈、肩峰、锁骨外侧1/3——三角肌——肱骨的三角肌粗隆——外侧肌间隔——肱骨外上髁——伸肌群——手指的背侧面

后功能线

肱骨干——背阔肌——腰背筋膜——骶筋膜——骶骨——臀大肌——股骨干——股外侧肌——髌骨——髌下韧带——胫骨粗隆

前功能线

肱骨干——胸大肌下缘——第5及第6肋间软骨——腹直肌外鞘——耻骨结节及耻骨联合——长收肌/耻骨肌——股骨粗线

同侧功能线

肱骨骨干——背阔肌,外侧缘——第10~12肋骨末端——腹外斜肌——髂前上棘——缝匠肌——鹅足、胫骨内侧髁

前深线

第一条(后面):足底跗骨,脚趾跖面——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胫骨、腓骨上/后侧——腘绳肌筋膜,膝关节囊——股骨内上髁——后侧肌间隔,大小收肌——坐骨支——盆底筋膜,肛提肌,闭孔内肌筋膜——尾骨——前侧骶筋膜,前纵韧带——腰椎椎体——前纵韧带,头长肌,颈长肌——枕骨基底

第二条(前面):足底跗骨,脚趾跖面——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胫骨、腓骨上/后侧——腘绳肌筋膜,膝关节囊——股骨内上髁——股骨粗线——内侧肌间隔,短收肌,长收肌——股骨小转子——腰肌、髂肌、耻骨肌,股三角——腰椎椎体——横膈前侧——肋下肌后表面,软骨,剑突——胸内筋膜,胸横肌——胸骨柄后侧——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舌骨——舌骨上肌群——下颌骨

第三条(中间):足底跗骨,脚趾跖面——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胫骨、腓骨上/后侧——腘绳肌筋膜,膝关节囊——股骨内上髁——股骨小转子——腰肌、髂肌、耻骨肌,股三角——腰椎椎体——横膈后侧,横膈脚,中央腱——心包膜,纵隔,壁层胸膜——椎前筋膜,咽缝,斜角肌,中斜角肌筋膜——枕骨基底,颈椎横突

女神腿养成✅纠正XO型腿|提升体态学起来

一、XO腿·腿型纠正:自测 危害|成因 纠正

1 脚踝和膝盖可以并拢,双腿较直,可以互相靠拢,腿型则正常

2 双脚可以并拢,而膝盖不能并拢,双膝向外张,为O腿。

3 膝盖可以靠拢,但双脚不能并拢为X型腿。

二、O腿的危害

1 骨性关节炎:由于膝关节内翻,身体大多数的重量就会集中地压在内侧的关节上面。过度的压力和摩擦力,会导致膝关节内侧软骨面磨损,筋骨平台塌陷,从而引发骨性关节炎。

2 下身肥胖:因为腿部的肌肉发育不匀称,导致脂肪堆积,从而导致患者的下半身肥胖

3 腰腿疼痛:o型腿会增加患者的腰部负担,出现脊柱侧弯的问题,长此以往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腰腿疼痛的现象。

4 腿部变形:膝盖发生变形,不仅会影响美观、步态、还有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三、X腿的危害

1 膝关节病变:膝外翻会造成膝关节周围肌力失衡,严重的膝外翻还会破坏膝关节的承重力线,应力变得不均衡,长此以往将会导致膝关节疼痛和膝关节炎等

2 膝踝关节损伤:力线的改变,从而大大增加了膝踝关节运动损伤的风险,并且膝外翻还会促使其他各关节进行代偿性活动,从而可能对全身性结构和功能造成影响

3 足弓变化:足外翻加上加上长期较大的负荷很可能

4 会造成足弓变化,引发足弓塌陷,即扁平足。

5 影响体态: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膝外翻患者的腿型呈现出X型弯曲,真的会影响身高!

四、XO腿的成因

1 先天因素:腿的畸形与先天性的发育、遗传、外伤、骨质疏松等多种的情况都会引起这样的腿型的问题,常见于X型腿。

2 后天失衡:由干长时间的姿势不良或不正确的腿部用力习惯,导致支配关节的肌肉出现失衡,使得关节错位,在正常的发育中出现异常发育的情况,也会膝关节内外侧间隙不等宽,内侧间隙明显变窄,出现O型腿。

3 外伤或其他疾病:在一些激烈的运动或者是某些意外的情况下导致的外伤,使得外侧副韧带损伤等破坏了膝关节的稳定,或在外伤的恢复过程中都是使用腿外侧肌肉用力,内侧少用力,就会使得腿部肌肉发育不匀称,也会导致O型腿。

五、O腿纠正:不管哪种腿型,都需要练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臀肌(臀大肌,臀中肌)的力量,稳定好骨盆,不要因为腿部力线问题影响骨盆以及再往上的腰椎。

1鸭子坐:坐在地上,臀部着地,小腿和脚掌往后翻,双手放在脑后,上身往前压低,然后往上,重复这个动作。训练一分钟。

2训练建议:一组做30秒,休息20秒,重复做,每天做4组

3侧卧腿内收:侧身躺下,可以在大腿之间放一个枕头或者其他柔软的东西,缓缓抬起左腿,往上抬。然后换另外一条腿。

4训练建议:一组做10-15个,每次做4组。

六、X腿纠正:不管哪种腿型,都需要练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臀肌(臀大肌,臀中肌)的力量,稳定好骨盆,不要因为腿部力线问题影响骨盆以及再往上的腰椎。

自重抬臀

1 屈膝仰卧平躺,脚掌着地,双脚分开一点距离;

2 臀部收紧向上发力挺起,至膝、臀、肩在一条直线上,稍停片刻,感受臀部的顶峰收缩

3 保持臀部紧张状态,缓慢有控制地还原,重复动作。

动作要点

1 上挺臀部时,手臂和上背不要下压借力,尽量避免下背部弯曲;

2 整个动作过程中,保持腹肌处于收缩状态,躯干脊柱处于中立位,不要过度挺胸

3 动作过程中,确保后脚跟着地,不要垫脚尖;

4 每次动作之间,尽量保证放下臀部时不要让其着地,持续保持臀部紧张状态。

七、XO腿纠正:不管哪种腿型,都需要练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臀肌(臀大肌,臀中肌)的力量,稳定好骨盆,不要因为腿部力线问题影响骨盆以及再往上的腰椎。

盘腿伸展:盘腿伸展可以很好地拉伸大腿内侧肌群,从而矫正因为大腿内侧肌群绷直僵硬导致的胫骨、踝关节的外翻,能使胫骨向内正常,改善Xo型腿。

动作要点:

1 采用坐姿,双脚脚底相互贴紧,膝盖向外撑并尽量靠近地面;

2 双手抓住双脚脚踝,上半身下压至最低点,感受大腿内侧明显的拉伸感,保持姿势15-30秒,放松,重复。

股二头肌、大收肌、骼胫束、半腱肌、半膜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腓骨短肌、跟腱

小腿部的肌肉主要分后侧、外侧和前外侧肌群。后侧肌群主要有浅层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并且它们腱性的组织组成跟腱止于跟骨的后侧,深层的肌肉有胫骨后肌、趾长屈肌和拇长屈肌,这些肌肉的腱性组织经过内踝,止于足底和脚趾部位,起到脚趾折跖屈和足内翻的作用。外侧肌群主要是腓骨长、短肌,止于足底部起到稳定足部外翻的稳定性。前外侧肌群主要是第三腓骨肌、趾长伸肌、踇长伸肌和胫骨前肌,主要是支配脚趾被背伸和足外翻的作用。

指人下肢从臀部到膝盖的一段,也叫股。大腿,是腿部的上半部分,与膝盖连接小腿。 反过来说小腿,是腿部的下半部分,与膝盖连接大腿。

1髂腰肌:定义髂(qià)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窝;腰大肌长形,起自腰椎体侧面及横突。向下两肌相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作用:近侧支撑时,它的拉力是由下向上前,收缩时能使大腿屈,在跑动中大腿能否快速前摆和高抬与髂腰肌收缩的速度和力量有很大的关系。而在远侧支撑时,两侧髂腰肌同时收缩,使躯干前屈和骨盘前倾,又为跑动中身体重心积极前送完成抬腿下压动作从而获得向前的速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臀中肌:臀中肌位于臀大肌的深面,起于髂嵴外侧,止于股骨大转子。其神经支配源于L4、5S1的臀上神经。此肌收缩时能外展和内旋大腿,是髋部主要的外展肌之一。单足站立时,此肌能保证骨盆在水平方面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们正常的站立和行走功能,关系极大。

4缝匠肌:缝匠肌呈扁带状,是人体最长的肌,起自髂前上棘,斜向内下方,经膝关节内侧,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每一缝匠肌可有动脉5~13支,平均为76支,它们大致均匀地分布于肌的缝匠肌是使腿部弯曲的细长的大腿肌肉,负责将膝盖举起、放下与盘腿的动作。作用:屈髋、屈膝、大腿外旋外展、小腿内旋。起止点:髂前上棘-胫骨结节, 以不明显的窄短腱起自髂前上棘前面及其下方的骨面,行向下内到股内侧面,在关节运动轴的稍后方跨过膝部,在膝下转向前并形成扁薄腱,大部分在股薄肌和半腱肌的上方和前面。共同形成鹅足止于胫骨体上部的内侧面。部分移行于膝关节囊和小腿内侧深筋膜。肌的长度50cm,肌腹宽2cm,厚度5m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334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