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纤维电视背景墙和岩石背景墙那个好一点?受命长

竹木纤维电视背景墙和岩石背景墙那个好一点?受命长,第1张

竹木纤维跟岩石板材对比,岩石板的寿命耐候性更持久一些,这两者属于不同材质的板材没有科比性,其次作为电视背景墙两种材料花纹颜色都不同,住户喜好的颜色花式也不一样,所以不能说那种好,一般多数住户选用岩石板的多一些,因为岩石板硬,耐候性强

小兴安岭东南地区的早中生代二长花岗斑岩中发育壳幔岩浆混合成因微细粒闪长质包体(MME型)和壳幔岩浆混合成因的同深成作用岩墙——中基性闪长(玢)岩、酸性脉岩等脉岩群。由此可知岩体具显著的壳幔岩浆混合成因的特征(包体、同深成作用岩墙成因详见本章第一节的三、七部分)。

在哈克图解(图3-23)上岩石的A12O3、TFeO、TiO2、MgO、Na2O与SiO2呈良好的负相关线性关系,而K2O为正相关关系,其他CaO、MnO、P2O5线性关系不明显。

岩石常量元素含量、比值等特征与Maniar(1999)花岗岩类构造环境对比,介于大陆碰撞花岗岩(CCG)、后造山花岗岩(POG)之间,但与POG更为相似(表3-14)。岩石在Na2O-K2O图(图3-24)中,大多数岩石落入A型花岗岩区。岩石在微量元素Sr-Yb图中大多数落入低Sr高Yb的南岭-浙闽型花岗岩区(图3-25),可能说明其形成与碰撞后崩塌-伸展构造背景下的底侵幔源岩浆作用有关(张旗等,2005、2009)。

图3-23 二长花岗斑岩—正长花岗斑岩岩石哈克图解

(图例同图3-21)

表3-14 二长花岗斑岩-正长花岗斑岩岩石化学参数特征表

岩石在微量元素Rb-(Y+Nb)和Nb-Y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图3-26)中均落入碰撞后花岗岩(POG)区。岩石在多阳离子R1-R2构造环境判别图(图3-26)中,大多数岩石落入造山晚期和同碰撞花岗岩的界线附近,反映了大陆碰撞结束、崩塌时的张性构造环境。在Maniarr的五组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图3-27)中,投点大多落在大陆碰撞(CCG)和后造山花岗岩(POG)区,总体上表现出由大陆碰撞花岗岩向后造山花岗岩转变的构造环境特点(肖庆辉等,2002;莫宣学等,2002;邓晋福等,2004)。

综上所述,小兴安岭东南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二长花岗斑岩-正长花岗斑岩成因可能与古亚洲洋构造域碰撞后伸展动力学机制下的构造松弛和拉张环境的基性岩浆底侵作用有关。底侵作用的识别,从壳幔相互作用的角度去解释该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的成因、地壳垂向增长、演化,以及伊春-延寿多金属成矿带的区域多金属成矿机理、找矿方向,提供了新的依据与思路(韩振哲等, 2008a、b、2009a、b、c、2010a、b)。

图3-24 岩石Na2O-K2O图

(图例同图3-21)

图3-25 岩石Sr-Yb图

图3-26 花岗岩岩石Nb-Y图、Rb-(Y +Nb)图及多阳离子R1-R2构造环境判别图

(图例同图3-25)

WPG—板内花岗岩;VAG—火山弧花岗岩;ORG—洋脊花岗岩;Syn-COLG—同碰撞花岗岩;1—地幔分异的;2—板块碰撞前;3—碰撞后;4—造山晚期;5—非造山;6—同碰撞;7—造山后

藤壶(读音:téng hú)是附着在海边岩石上的一簇簇灰白色、有石灰质外壳的小动物。它的形状有点象马的牙齿,所以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常叫它“马牙”。藤壶体表有个坚硬的外壳,常被误以为是贝类,其实它是属甲壳纲的动物。在动物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Subphylum Crustacea)、颚足纲(Maxillopoda)[2] 、蔓足目、藤壶科。

藤壶类的柄部已退化,头状部的壳板则增厚且愈合成“火山状”。在顶部的“火山口”有4片由背板及盾板组成的活动壳板,由肌肉牵动开合,藤壶可由此伸出蔓脚捕食。组成“火山壁”的壳板并非实心构造,由底部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是由中空的隔板所组成。“火山”内的藤壶身体与茗荷类一样,像一只仰躺的虾子,蔓足在上朝向顶部的开口,主要捕食浮游动物中的桡脚类及蔓足类的幼生为食。常形成密集的群落,布满岩石表面。

藤壶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污损生物”,它不但能附着在礁石上,而且能附着在船体上,任凭风吹浪打也冲刷不掉。藤壶在每一次脱皮之后,就要分泌出一种粘性的藤壶初生胶,这种胶含有多种生化成份和极强的粘合力,从而保证了它极强的吸附能力。它们的附着对于在海水中航行的船只及抽取海水冷却的工厂而言,都是极大的困扰与负担,全球每年都得耗费极庞大的人力及资金在清除藤壶上,而防止藤壶附生的各种科技及涂料,也持续在研发当中。

通过1∶50万遥感解译地质编图研究发现,制约研究区Cu、Au、Pb、Zn、Ag等多金属矿产源出(矿浆/析出)—运移—沉淀—富集—就位—改造/剥离这一成矿全过程的区域构造-岩石-成矿背景,主要包括板块缝合带及其二级构造带、赋矿岩系、岩浆岩条件、矿化与蚀变类型等方面。

一、赋矿地层

三江地区地层含矿性较好,对铜、金、铅、锌、银而言,背景值较高,在有的地段形成了沉积型铜金矿(床)点和铅、锌、银矿床。如江达地区晚三叠世洞卡组内赋存层状含铜砂岩,昌都地区晚三叠世甲丕拉组内有沉积的含铜砂岩型铜矿。例如:江突卡铜矿点,还有沉积改造型,大型足那铅锌银矿床包买铜锌银矿床,昌都地区晚侏罗世上察雅群内赋存层准沉积砂岩型铜矿。例如:宰后铜矿点,丁桑铜矿点,吞多挤铜矿点,小东索铜矿点。丁青-吉塘地区,中侏罗世中雁石坪群中含钙质长石英砂岩内见有砂岩型铜金矿体,如热若龙铜矿点。在江达、昌都地区古近纪贡觉组内有规模较大、研究程度较低的沉积砂岩型铜矿,铜矿内还伴生有铅银,如玉扎铜矿点。第四纪沉积物还有砂金矿,如拉妥砂金矿床、瓦达塘砂金矿床、甲弄沟砂金矿点、查列曲砂金矿点。

二、岩浆岩成矿地质背景

1江达侵入岩带

江达侵入岩带是三江地区重要成矿带之一,形成类玢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斑岩型铁铜多金属矿产,构成三江铁铜多金属成矿带。

该带侵入岩有印支期超基性岩、基性岩和M型闪长岩类及I型花岗岩类,还有燕山早期的S型花岗岩类和喜马拉雅早期的I型浅成斑岩类。岩体类型复杂,但已知与矿产有成生联系的侵入岩有印支晚期的M型闪长玢岩、I型花岗闪长岩和燕山早期的S型二长花岗岩及喜马拉雅早期的I型二长花岗斑岩等。

印支期I型花岗闪长岩与中新元古代宁多群大理岩接触,形成了木协乡赞达和赞达村东北矽卡岩型铜金、铜多金属矿点。

燕山早期的二长花岗岩与晚三叠世洞卡组接触形成矽卡岩型仁达铁铜矿床、丁钦弄铜矿床。该岩体与晚三叠世巴贡组接触,形成矽卡岩型下西接铁矿点。

喜马拉雅早期二长花岗斑岩,形成斑岩型萨色拉铜矿。

2昌都侵入岩带

玉龙花岗斑岩带是我国最有远景的以铜钼金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已知斑岩型矿床有玉龙、马拉松多、多霞松多、莽总、扎尕那等超大—大、中型矿床。斑岩型矿点有恒星措、各贡弄、夏日多牧场、色错、扎母、吉措、日曲、遵喜、萨色拉、觉洞、高吉等铜、钼、金、铅锌银矿点。

喜马拉雅早期斑岩成矿背景最好,成矿元素分带性最清楚,岩体内是Cu、Mo,伴生有Au、Ag、Re及铂族元素等;接触带以Cu、Fe为主,其次为Co、W、Mo,伴生有Au、Ag、Ni、铂族元素等;向外由Pb、Zn、Au、Ag、Sb、As、Hg、Mn等元素构成外晕圈。上述元素分带特征不受围岩时代、岩性差异的影响,表明是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或通过岩浆热水作用)的结果。

该带的喜马拉雅早期斑岩体,从整体上看有益元素背景值高,从I型斑岩体到S型斑岩体,金属元素含量有逐步增高的趋势。没有形成金属矿产的斑岩体,元素含量也比其他时期花岗岩(包括斑岩)元素背景值高出几倍至几十倍,如贡觉县拉妥乡各贡处喜马拉雅早期英云闪长斑岩与全球酸性岩的对比(表9-1),结果证实了上述观点。

表9-1 全球花岗岩类与玉龙斑岩克拉克值对比表

斑岩体中矿体产出的构造部位:①岩体内形成细脉浸染型Cu、Mo矿体;②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处形成脉状、透镜状矽卡岩型铜磁铁矿和含铜黄铁矿及含铜磁铁矿体;③岩体外接触带层间形成层状含铜黄铁矿和含铜磁铁矿体;④远离岩体接触带形成脉状硫化物矿(化)体。

总之,喜马拉雅早期斑岩体成矿地质背景较好,有利于矿产的形成。值得说明的是,玉龙斑岩带矿产资料很多,而昌都-澜沧江断裂以东地区及澜沧江结合带地区也有喜马拉雅早期的斑岩体,成矿地质条件与玉龙斑岩带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工作程度低,尚未发现与斑岩有成生联系的矿产信息,还需要认真总结,再到野外验证。对昌都地区遥感解译发现了很多出露地表和隐状地下的斑岩体,为该区找矿提供了重要线索,为今后的野外调查和深部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全面评估三江地区矿产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于昌都侵入岩带中的印支期I型花岗岩类、燕山早期的S型花岗岩类成矿信息资料很少,是否与Hg、As、Sb、Au、Cu、Ag矿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

3丁青-吉塘侵入岩带

该带内的燕山晚期I型和S型的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类Sn、W含量丰度值较高,南段Sn含量720×10-6~800×10-6、W 67×10-6~358×10-6;中北段类乌齐岩体,Sn含量达12×10-6~1020×10-6;北段寨北弄、娘涌带脉岩Sn含量达265×10-6~884×10-6;局部矿化岩石Sn高达826×10-6~2800×10-6,比维诺格拉夫花岗岩Sn、W平均值高出200~270倍。可见上述花岗岩对锡钨矿产的形成有利。已知与花岗岩有成生联系的锡钨矿床点有:寨北弄中型锡矿床、墙龙锡矿点、昌国晒钨矿点、长巴罗钨矿点、夏雅钨锡矿点,拉荣钨钼矿点。从《藏东花岗岩类及铜锡金成矿作用》一书中澜沧江花岗岩带主要岩体微量元素丰度表可得出,自花岗闪长岩到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随着岩石酸度的增加,则Sn、W、Mo、Ag含量也增加,而Ni、Ti含量减少,正长花岗岩出现了W、Sn、Ag、Li、Be、Nb的富集趋势。

燕山晚期的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Cu、Pb、Zn、Ag、Au等也比维诺格拉夫同类花岗岩丰度值高,Cu高出2~8倍,Pb、Zn高出2~5倍。皆为热液充填交代形成铜、铅、锌、银、金矿床/点提供了丰富的矿源物质。实质上讲,该区大多数矿(床)点都与花岗岩有着成生联系,如盐井县其之卡铜矿,花岗闪长岩与晚三叠世竹卡群灰岩接触形成的矽卡岩型铜矿,就说明了花岗闪长岩就是成矿母岩。

4木嘎岗日侵入岩带

该带晚三叠世—侏罗纪属裂谷—洋盆之构造环境,在丁青蛇绿岩群中存在着超基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基性岩在图解中分布在贫碱质区,基性岩投点主要落在弱碱质区和贫碱质区,微量元素Cr、Ni丰度值较高。而超基性岩Ti、Sc、Cr等元素相对较高,对形成与超基性岩相关的矿产有利,如丁青西铬铁矿床、丁青东铬铁矿床、八宿铬村铬铁矿点等。该类矿化常伴随铂族矿产形成。

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有关的矿产资料依据不充分,但岩体周围的震旦纪嘉玉桥群等地层确有金、铜矿化点集中分布,如丁青西集中群、加玉乡集中群及达秀白庆集中群,皆是找金最有希望的地段之一。

5波密-八宿侵入岩带

该带总体上研究程度较低,大部分地区可以说是个空白区,仅伯舒拉岭大断裂以东或以北到怒江缝合带之间的八宿地区研究程度相对较高,发现矿(床)点也较多。

燕山晚期岩体之岩石微量元素的特征:①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到正长花岗岩,Ni、Co、Cr含量逐渐减少,而Sn含量有增加的趋势;②与维诺格拉夫的花岗岩微量元素平均值比较,东带主要岩体微量元素含量Pb、Ni、Co、Cr、Mo、Th略高,Cu持平,Sn、W特高(Sn高达30倍,W高达10倍,U含量也较高,约高出3倍);③二长花岗岩极富Pb、Zn;④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富Cu,各岩体还普遍富Sn、W、V,局部Sn丰度比维诺格拉夫岩体平均值高40~70倍。

从以上元素丰度而言,该带对铜、钼、锡、钨、铅、锌、银等成矿有利。花岗闪长斑岩与晚石炭世来姑组接触形成矽卡岩型用不拉铜矿及聪古拉铜金矿,二长花岗岩与前震旦纪念青唐古拉群大理岩接触形成矽卡岩型那阿钨锡矿,还有与该期花岗岩有成生联系的热液型钨矿、钨锡矿、锡多金属矿及金矿、多金属矿等。

6雅鲁藏布江侵入岩带

该带无资料,只能依据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内已知矿产进行推断,在中印边界中方一侧阿米里以北糜棱岩带内有两处。罗布莎蛇绿岩群,分别长22 km,宽5 km;长11 km,宽5 km,规模较大。该蛇绿岩主要为超基性岩和基性岩,是找铬、铁、钒、钛矿的良好地段。

根据藏东蛇绿岩的找矿之规律,基性—超基性岩体规模越大,对成矿越有利,往往就能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矿床。希望在该地段加强地表及深部地质工作。

三、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包括区域构造特点对成矿的控制,大地构造对成矿的控制、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1区域构造特点对成矿的制约

藏东区域构造特点是,构造单元以区域断裂为界,区域断裂常形成构造变质带,带中有超基性岩侵位体、残片,并伴生糜棱岩化作用,少数地段出现有高压变质矿物和构造混杂堆积,属长期多次板块汇集而成。因此,Ⅱ、Ⅲ级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地质构造背景,造成矿产资源的复杂化或多样性及矿种的低温、中温、中高温、高温热液矿产的分带性和集中性。藏东地区实属造山带,具有变质,变形,变位之特点,华力西期—喜马拉雅期岩浆侵入活动频繁,但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及喜马拉雅早期是藏东三江重要的成矿期。

藏东地质构造复杂,同一构造单元,往往经历了扩张裂谷洋环境后,经闭合—俯冲—碰撞,又发展到岛弧环境,故形成的矿产资源具多期性、复杂性、重叠性。

前文已阐明地层中Cu、Pb、Zn、Ag、Au背景值高,有的具有形成规模较大矿床的可能性。如果经岩浆活动、断裂活动、变质作用致使元素进一步迁移,便可富集成矿。在强烈挤压岛弧环境下,侵入活动更剧烈,易形成有价值的矿产资源。总体规律特点如下。

(1)处于裂谷—洋盆环境的幔源岩浆成矿作用十分活跃,与超基性、基性岩有成生关系的形成铬、镍、铜、金、铂族、石棉等矿产,与M型(幔源型)闪长玢岩有关的形成大型铁矿床。

(2)晚三叠世—喜马拉雅期,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岛弧阶段往往形成与上地壳源S型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钼、铁、金、铅锌、银等矿产,以及与下地壳源I型花岗岩有成生联系的铁、铜、铅锌、银、金等矿产资源。

(3)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车所乡-德钦大断裂走滑陆内形变发育相关的喜马拉雅早期斑岩体,形成斑岩型钼、铼、银、钛、钨、铋、锌、铂族等矿产。

(4)板块边缘,断裂活化地下含矿热卤水的作用频繁形成低温热液型砷、汞、锑、金、多金属矿产。

(5)板块内夹持相对稳定的沉积盆地,形成沉积型铜、银、铅锌等矿产。

(6)断裂控矿容矿是本区矿产资源的重要形成条件,它控制着高温、中高温、中温、中低温、低温热液矿床点的分布及规模。

总之,不同构造环境、不同的构造发展阶段,对区域不同矿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矿产有明显的制约作用,这对指导找矿有重要意义。

2大地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1)金沙江-江达结合带

该结合带形成与裂谷环境M型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类相关的加多岭大型铁矿床,与弧后盆地花岗岩类和围岩接触形成矽卡岩型的仁达铁铜矿床丁钦异铜矿、赞达铜金矿床、赞达东北铜多金属矿床等,以及热液型的给拉、郭伦多、下郭堆铜矿点,颠达冬昌异、一道班、正泽门错金多金属矿点及喜马拉雅早期斑岩型萨色拉铜矿等。

(2)昌都板块

它基本上地处肩弧和岛弧构造环境,靠近车所乡-德钦大断裂,有喜马拉雅早期玉龙斑岩体带,形成斑岩型玉龙、马拉松多、多霞松多、莽总、扎那铜钼金等矿床。还有9个斑岩型矿点;沉积改造型足那、包买大型铅锌银矿床;砂岩型江突卡、玉扎铜矿点;热液型支日阿等14个铅锌、铜、金矿(床)点。

靠近澜沧江大断裂的昌都板块,基本上有这样的规律,即北部为多金属(金)矿产;中部为汞、砷、铅锌矿产;南部为金银矿产。北部热液型矿床有达拉贡、浪欠那、孔莎、白翁异—金勒异、打归、卓登尕、赵发涌等金银、铜铅锌、铜、铅锌等,还有16个铜、铜银、铜汞、金、铅锌矿点及含铜砂岩型的4个铜矿点。中部汞砷、铅锌矿床/点有俄洛桥砷汞矿床,包果卡、西岗铅锌矿床及4处汞砷矿点。南部有李丁、大水等金银矿点。

(3)澜沧江结合带

在古特提斯阶段为扩张的裂谷环境,新特提斯时期又变成肩弧—岛弧环境,所形成的矿产主要与岛弧阶段形成的高温、中高温、中温、中低温、低温热液活动有关。其规律是:该带北部为钨、锡、金、铜、铅、锌矿产,如寨北弄锡矿床,墙龙、长巴界、昌国晒、君达卡、夏雅锡/钨/钨锡等矿点及拉日卡铜金矿床、接拉、国从格铅锌银矿床/矿点共18处。此带中部为铁铜铅锌金矿产,如吉塘铁矿床、卡贡铁矿床、我卡地铅锌矿(床)点等17处。南部以金/铜矿为主,其次是铅锌银矿,其矿点共10余处。

(4)怒江缝合带

该带新特提斯晚三叠世时期为裂谷环境;晚三叠世—侏罗纪发展到深海洋盆环境;早白垩世时期又为岛弧环境。此带控制的矿点主要是铬、金、铜。如丁青西铬铁矿床、丁青东铬铁矿床2处,金矿(化)点9处,铜矿点5处,铅锌矿点2处。

(5)波密-八宿板块

八宿肩弧-岛弧板片。该板片在新特提期阶级地处肩弧—岛弧之构造环境,形成高温、中温、低温矿(床)点。北为金矿带,发现金矿(化)点10处。中部为汞、砷、锑、铅、锌矿,发现有俄龙呷汞砷矿床、俄龙呷东锑矿床、纳多弄铅锌矿床,还有多金属矿点2处。南部钨、锡、钼、金、铜矿,如满总金、多金属矿床,铜金钼/钨钼/铜钼/锡/钨/金矿点4处。

波密肩弧侵入岩(热弧)板片。该板片靠近舒伯拉岭断裂,为肩弧岛弧之构造环境,形成矽卡岩型和高温、中温热液型矿产。中北部以铜、铅、锌、金、银、铌、钽矿为主,如青卡铅锌矿床、多依弄巴铅锌矿床、格选铜矿床等矿(化)点14处。南部发现锡钨矿点4处。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喜马拉雅滑脱板块、西瓦利克A型俯冲带等,矿产资料未搜集。

综上所述,大地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总结如下:

(1)板块缝合带/结合带级构造是区内的一级构造单元分界构造带,它在控制区内板块构造单元形成与演化的同时,对区内矿产资源的形成亦起到决定性的导矿/控矿作用。除雅鲁藏布江板块缝合带以外,早于渐新世形成的怒江缝合带、澜沧江缝合带、金沙江缝合带,这3条巨型构造系统勾勒出藏东三江地区Cu、Au、Pb、Zn、Ag等多金属矿产形成与矿带分布之基本格局。

(2)二级构造带对区内矿产的控制,主要表现在矿带分布和矿床成因方面。例如,同属于金沙江板块的江达、玉龙、昌都盆地、类乌齐等4个成矿带分别对应Cu/Au—Pb/Zn/Cu/(Mo)Au—Pb/Zn/Ag/Au—W/Sn多金属4种矿带类型;而以舒伯拉岭大断裂为界,南北两侧矿带类型差异极大,北带为与韧性剪切相关的金矿类型;南带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类型。区内二级构造由断裂构造和沉积盆地边缘分界带组成。

(3)区内与Cu、Au、Pb、Zn、Ag等多金属矿产相关的赋矿岩系主要包括卡贡群(C1K)、结扎群甲丕拉组(T3j)、上察雅群(J3c)、下香堆群(K1x)、贡觉组(E1~2g)等。

(4)岩浆岩条件对矿床的形成与定位非常重要。一般地讲,喜马拉雅早期花岗斑岩类与Cu、Mo、Au关系密切;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类与金矿相关;而岩浆晚期气化热液作用则是石英脉型金矿床形成和沉淀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岩浆作用也是沉积改造型Pb、Zn矿床后期富集和沉淀的重要条件。

(5)从区域成矿时间上分析,藏东三江地区最重要的成矿时期为喜马拉雅早期,在此之前一切成矿作用都经历了它的改造,而以后时期的成矿作用一般规模很小,不足以形成大矿床,或者仅起到对矿床的后期改造作用。

3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藏东三江地区除沉积型、斑岩型、接触交代型、岩浆结晶分异型矿产外,高温、中温、低温热液型成矿作用都与断裂构造相关。大断裂控矿较差,但派生断裂控矿较好。经统计,金沙江-江达结合带内近NS—NW向断裂控矿;昌都板块NNW—NW向断裂控矿为多,其它方向如近SN向,NE向断裂等也控矿;怒江缝合带EW、NW向断裂控矿较好;波密-八宿板块的控矿断裂有EW向、NW向及NE向。

四、矿化蚀变与成矿地质条件

本区变质岩普遍发育,均受区域构造控制。这里重点叙述接触变质、气化—热液作用等对成矿的控制。

(1)喜马拉雅早期斑岩体的蚀变分带特征,即岩体内部的钾化、硅化、绢云母化、粘土化,岩体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的矽卡岩化、大理岩化、角岩化、绢云母化、硅化等对斑岩型铜钼金矿生成有利。

(2)矽卡岩化对接触交代型铜金、铁铜、铅锌银、锡矿生成有利。

(3)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等围岩蚀变对热液型铜、铜金多金属矿形成有利;云英岩化、硅化、黄铁矿化对铜钼矿形成有利。

(4)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粘土化等围岩蚀变对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金、金铜矿形成有利。

(5)重晶石化、硅化、碳酸盐化、少量黄铁矿化等蚀变对沉积改造型铅锌银矿床生成和进一步富集有利。

(6)重晶石化、硅化、碳酸盐化、萤石化、褐铁矿化,少量绢云母化、白云母化、石膏化等围岩蚀变对热液型铅锌银矿形成有利。

(7)电气石化、云英岩化、黄玉/萤石化、硅化等围岩蚀变对锡、钼高温热液矿床生成有利。

(8)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体的钠长石化、纳黝帘石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绢云母化等对类玢岩型铁铜矿床形成有利。

(9)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重晶石化、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萤石化等围岩蚀变对汞、锑、砷、硫矿形成有利。

摘要

中科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骨干成员张昊教授团队与澳门 科技 大学祝梦华教授等合作,通过比较“嫦娥四号”在第三月昼测量的岩块的光谱和月球陨石和返样岩石的光谱相似度,推测出这个岩块的斜长石含量在60-80%之间;通过撞击模拟,推测这个岩块很可能来自织女撞击坑。这些结果表明,着陆区的表层物质可能经历了较复杂的演化并可能有多处来源。

嫦娥四号在着陆月球背面后的第三个月昼,其巡视器玉兔2号利用携带的可见-近红外成像光谱仪,对一块月岩进行了光谱测量 (图1) 。相比于周围月壤的光谱,该岩块的光谱具有更深的1um、2um吸收峰,这种差异在去掉光谱包络线(图1中青蓝色虚线)之后更明显 (图1)

图1玉兔2号拍摄的岩块和测量的月壤(regolith)和岩块的光谱。右上两幅成像光谱仪的图分别是月壤和岩块的在600nm的影像,**圈内是光谱仪的重叠视域;左图是一条岩块的光谱和多条月壤的光谱(包含前五月昼的部分光谱数据);右下是去掉光谱包络线的光谱,岩块1um的吸收峰非常明显。

从光谱反演得到岩块的矿物成分,我们采用的方法,类似于“指纹对比”: 我们把嫦娥四号岩块的光谱和实验室测量的月球样品(月球陨石和Apollo返样月岩)的光谱(总共755条)进行对比,找到光谱相似度最匹配的月球样品,查找最匹配的月球样品的矿物信息,反推出嫦娥四号岩块的矿物组成。 通过该方法,我们找到了光谱相似度最匹配的月球陨石和返样月岩 (图2) ,它们分别是Yamato-86032#117和Apollo-15565#57,两者的矿物组成都是斜长石为主(>50%)。进一步,通过比对具有矿物含量信息的返样光谱,我们推测出该岩块的斜长石含量在60-80%之间。

图2嫦娥四号岩块光谱N_0015、与嫦娥四号岩块光谱最匹配的月球陨石Yamato-86032#117和返样月岩的光谱Apollo-15565#57(三条光谱都已去掉光谱包络线)。

月球表面的岩石多为撞击过程中形成的溅射物,玉兔2号探测的岩块可能也是其他撞击坑的溅射物。为了找到岩块的来源,我们再次计算了嫦娥四号岩块光谱和着陆区遥测光谱的相似度,结果发现位于着陆点西边30km左右的织女撞击坑,其周边具有较高的光谱相似度 (图3) 我们认为这个岩块可能是来自织女坑的溅射物。

图3嫦娥四号岩块光谱和着陆区遥测光谱的相似度投图。相似度数值用颜色表示,颜色越偏向于红色,相似度越高(需要注意,多数红色点在影像拼接处,多为噪点);可以看到织女坑(Zhinyu)周边具有较高的光谱相似度;图中还标注了嫦娥四号着陆点(CE-4)和芬森(Finsen)撞击坑的位置。

使用数值仿真的方法,我们模拟了织女坑的形成过程,以及溅射物的分布情况,模拟结果支持岩块可以从织女坑溅射到着陆点附近;数值仿真结果还显示,岩块的起始位置在原织女坑(未形成织女坑前)下面,距离月表60-100m。

早期对着陆区的地层单元分析表明,着陆区覆盖有芬森和其他撞击坑的溅射物,总厚度约50m;溅射物下面是玄武岩层。然而,对岩块成分和来源的分析表明,在溅射物和玄武岩层之间,可能还存在一层以斜长石为主的单元。另外,我们先前对前两月昼月壤光谱数据的分析表明,着陆区的表层物质可能来自芬森撞击坑(Hu et al, 2019, GRL)。 结合这次对岩块的光谱分析,我们认为,着陆区的表层物质演化比较复杂,具有多个来源。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941001, 11773023, 11773087, U1631124)和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079/2018/A2)等项目的支持。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马佩,2018年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专业毕业,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星遥感。通讯作者张昊教授为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成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820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