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第三步足基部内侧有一对细长的交接棒。腹部前五腹节各有一对腹肢,由柄节和扁叶状的内外肢构成,有游泳和呼吸的功能。鳃生在外肢的基部,有许多分枝的鳃丝。每一腹肢的内肢内侧有一个小内附肢,与相应另一侧的小内附肢相互连接,使一对腹肢联成整体,便于游泳。
雄性第一对腹肢的内肢变形,成为执握器,交配时用以握住雌体。腹部最后一对附肢为发达的尾肢,原肢一节,外肢二节,内肢一节,片状。原肢内侧有一强大的叉状刺突,称基突或双刺突,伸于内外肢之间。尾肢与尾节构成尾扇,除具有游泳功能外,并可用以掘穴和御敌。
虾蛄类的口位于腹面两个大颚之间,口经食道通入胃,后接肠道,纵穿腹部,向后通至肛门。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心脏呈长管状,从头胸部背面的后部直伸到第五腹节,心脏向两侧和前后伸出动脉血管,通往各部器官组织。
雌性生殖孔成对,多在第六胸节的腹面开口,卵巢位于身体背部心脏的下方,怀卵时从头胸部向后伸展,经腹部直至尾节。雄性的一对生殖孔在胸部末节的腹面。头部第2触角基部的小颚腺为排泄器官。
其繁殖期为4~9月,盛期在5~7月。繁殖季节,卵巢胸部第4节至尾节呈黄褐色,背面有黑色素分布,体轴中线上色素较集中。在第5、6节处卵巢厚度最大,尾节处扩大,充满尾节,呈扇形。精巢呈乳白色。口虾蛄平均产卵量3万~5万粒,多者20万粒。
扩展资料
虾蛄多穴居,生活於近岸水域中,但也可见于1300公尺(约4300呎)深处。常在浅海沙底或泥沙底掘穴,穴多为U字形。幼体和成体都善游泳。为肉食性动物,多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以其他的甲壳类和小鱼、海滨蚯蚓、沙蚕等为食。此类动物体能以尾肢摩擦尾节腹面或以掠肢打击而发声。
螳螂虾蛄(S mantis)常见於地中海和邻近的大西洋水域,长20公分(约8吋),在底泥和有机碎屑中生活。鬼虾蛄(S empusa)为北美洲大西洋沿岸最常见的种类。日本沿岸的Oratosquilla oratoria可供食用,长亦达20公分。
-虾蛄
-皮皮虾
卫矛属(学名:Euonymus L),卫矛科,约220种植物,为灌木或乔木,以其对寒、盐、有害气体等逆境的强抗性而为人们所关注。很少以小根攀附于他物上;枝常方柱形;叶对生,很少互生或轮生;花两性,淡绿或紫色在成腋生、具柄的聚伞花序;萼片和花瓣4-5;雄蕊4-5,花丝极短,着生于花盘上;花盘扁平,肥厚,4-5裂;子房3-5室,藏于花盘内;胚珠每室1-2颗;柱头3-5裂;果为一蒴果,常有浅裂或深裂或延展成翅;种子有红色的假种皮。分布于北温带,中国约111种,广布于中国全国。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卫矛属 拉丁学名 :Euonymus L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无患子目 亚目 :卫矛亚目 科 :卫矛科 亚科 :卫矛亚科 族 :卫矛族 属 :卫矛属 分布区域 :东西两半球的亚热带和温暖地区 命名者及年代 :L,1754 形态特征,生性分布,属模式种,化学成分,繁育技术,种子萌发,无性繁殖,主要价值,观赏价值,药理功能, 形态特征 卫矛属为常绿、半常绿或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或倾斜、披散以至藤本。叶对生,极少为互生或3叶轮生。花为3出至多次分枝的聚伞圆锥花序;花两性,较小,直径一般5-12毫米;花部4-5数,花萼绿色,多为宽短半圆形;花瓣较花萼长大,多为白绿色或黄绿色,偶为紫红色;花盘发达,一般肥厚扁平,圆或方,有时4-5浅裂;雄蕊着生花盘上面,多在靠近边缘处,少在靠近子房处,花药“个”字着生或基著,2室或1室,药隔发达,托于半药之下,常使花粉囊呈皿状,花丝细长或短或仅呈突起状;子房半沉于花盘内,4-5室,胚珠每室2-12,轴生或室顶角垂生,花柱单1,明显或极短,柱头细小或小圆头状。 蒴果近球状、倒锥状,不分裂或上部4-5浅凹,或4-5深裂至近基部,果皮平滑或被刺突或瘤突,心皮背部有时延长外伸呈扁翅状,成熟时胞间开裂,果皮完全裂开或内层果皮不裂而与外层分离在果内突起呈假轴状;种子每室多为1-2个成熟,稀多至6个以上,种子外被红色或**肉质假种皮;假种皮包围种子的全部,或仅包围一部而成杯状、舟状或盔状。 生性分布 卫矛属约有220种,分布东西两半球的亚热带和温暖地区,仅少数种类北伸至寒温带。中国有111种,10变种,4变型。生长路旁林中,水边岩石峭壁上。 属模式种 欧卫矛Euonymus europaeus L 化学成分 卫矛属植物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倍半萜类、黄酮类、三萜类、甾体和强心苷类等化合物。到目前为止,从约20种卫矛属植物中分离的生物碱约有4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约有123个,黄酮类化合物约有10个,三萜类化合物约有26个,甾体及强心苷类约有11个,另外还有脂肪酸类等化合物。 繁育技术 种子萌发 陈钧林研究了对肉花卫矛种子休眠和萌发,发现其种皮透气性差使种子呼吸受到抑制,是使种子进入休眠的主要原因,而通过层积变温处理可大大提高种子的透气性,提高肉花卫矛的发芽率。龙建华等对疏花卫矛( E laxiflorus )的种子采用5种育苗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沙藏种子并用清水浸泡24h的处理方法,出土时间最早、出苗率最高、出苗最整齐,最高平均出苗率为56%,一年生苗平均高8cm,最高10cm,平均地径025cm,最大地径030cm。 胡世俊等对濒危植物缙云卫矛( E chloranthoides )不同种群种子萌发进行了研究,发现在7个相互间有不同程度空间隔离的种群中,种子萌发率与所处种群的大小呈极相关,大种群与小种群的种子萌发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各种群的种子萌发率与其所处生境的土壤因子相关性不显著。刘继生等进行了桃叶卫矛( E bungeanus )种子的发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种时间晚,有利于提高桃叶卫矛种子的播种品质;人工母树种子的抑制物质存在于假种皮中,去除假种皮进行高温催芽,种子可快速发芽;低温层积可以打破种子休眠。卫矛种子因为有假种皮,种子内含油量高,休眠期长,采用一般处理方法不易出苗,王晓花等试验总结出:采种时间晚有利于提高卫矛种子的播种品质;隔年埋藏法,其种子发芽率达到96%。 无性繁殖 传统的无性繁殖性繁主要包括扦插、压条、分株、嫁接等,现代的无性繁殖还包括组织培养。无性繁殖能够稳定遗传亲本性状,保持母本原有的优良特性。无性繁殖还可以省去打破种子休眠等比较复杂的程式。 卫矛属植物一些种类扦插成活率高,繁殖比较容易,宫广才运用水培法和砂培法进行了冬青卫矛的扦插繁殖试验,探索出了其繁殖最佳方法:用100 mg·L-1的IBA处理8-16h或用200mg·L-1的IBA处理2h后进行砂基培养,生根时间短并且生根效果显著。刘秋元对冬青卫矛作了系统地介绍,包括形态特征、品种资源、地理分布、优良特性及繁殖技术等。张小平和王桂莲都在山西进行了胶州卫矛的扦插试验,结果显示不管是在春季还是晚秋扦插,胶州卫矛的成活率都很高,可达90%以上。扶芳藤是园林地被新秀,具有生长快、耐修剪、抗干旱、抗病虫、攀援附着性强等优点,用途十分广泛。王俊亮等、周宇等和欧彪等对扶芳藤嫩枝扦插技术分别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包括设施建设、扦插条、扦插方式、生根剂处理、生根期管理和移栽等环节,为产业化生产扶芳藤的提供了科学的育苗方法。陈丽庆等在杭州对肉花卫矛进行扦插繁殖试验,采用了α-萘乙酸、吲哚丁酸、ABT生根粉处理,以清水做对照,结果显示肉花卫矛扦插繁殖非常困难,一年生枝条成活率仅17%~87%,两年生枝条在14%以下,α-萘乙酸、吲哚丁酸、ABT生根粉处理对生根毫无促进作用,成活率不及清水处理。 郭军等在宁夏地区尝试套用丝棉木作砧木嫁接胶州卫矛,连续三年嫁接都很成功,平均成活率在963%,这一试验解决了胶州卫矛自根苗在银川地区无法以常绿的性状越冬的问题,提高了胶东卫矛的越冬能力,也弥补了北方地区冬季缺乏绿叶、彩叶、色彩单调的不足。陈丽庆等以丝棉木作砧木嫁接肉花卫矛,成活率可达85%。 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加速了卫矛属植物的工厂化生产的进程。周鑫进行了冬青卫矛的微体繁殖技术的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提出冬青卫矛的微型繁殖最佳培养基配方及生产流程,并进行了培养基的简化及培养过程的简化实验来降低生产成本,为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依据。冬青卫矛微体繁殖最适配方为:芽诱导MS+BA(KT)10mg·L-1+ NAA(KT)01mg·L-1,增殖培养基MS+BA(KT)10mg·L-1+NAA (KT) 01mg·L-1,生根培养基1/2MS+BA(KT)01 mg·L-1+NAA(KT)l0 mg·L-1。周雪玲等对扶芳藤进行了种苗工厂化快速繁育技术研究,对成苗培养基进行了激素对比试验,在不附加任何激素情况下,继代苗不生根,用NAA、IAA生根效果明显好于IBA,在M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NAA10 mg·L-1和IAA 10 mg·L-1,30d后统计生根率为90%和100%,平均每株发根数为62条和47条。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卫矛属植物在园林中的套用较为普遍。藤本类的爬行卫矛(扶芳藤),耐热、耐寒、耐荫,夏季可耐40℃的高温,冬季在-20℃的低温条件下仍可保持叶片常绿不凋。园林套用中可修剪成“球型”;亦可做墙面、山石的覆盖物,或攀援在花格之上,形成美丽的垂直绿色屏障景观,因此可做垂直绿化材料;又因为其能抗SO2、Cl2、NO2等有害气体,故可种植于污染较严重的工矿区。生产上现已经培育出速铺扶芳藤(叶大,生长势强、覆盖速度快)、金心扶芳藤、金边扶芳藤、银边扶芳藤等新品种。 乔木类的桃叶卫矛(丝绵木)在浙江等地的园林套用中多孤植、丛植及群植。孤植时用于庭园、草坪中、道路交叉点等,起到景观的中心视点或引导视线的作用,从而充分展示个体美;丛植时多在草坪中央或边缘、花坛花境角落、院落,或做廊、桥、舫的角隅、园路转弯处、假山登道旁,将其丛植于颜色浅淡的建筑物前,或在绿色的高大乔木前种植桃叶卫矛;群植时植于开阔的大草坪上,山坡、土丘上,岛屿及面积较大的水滨,亦能得到较好的景观效果。常绿的脉瓣卫矛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至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东南部、广西等地的山坡河谷地,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植物和绿化造林树种,脉瓣卫矛萌发强、抗寒、耐高温,能较强的抵抗城市污染物,对环境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在云南的丽江、会泽等地的高寒山区居民的房前屋后作为风景树种植。也是云南省“南树北移”的首选树种。在宁夏地区,以丝棉木作砧木,插皮嫁接胶东卫矛,不但使灌木状的胶东卫矛乔木化,同时克服了胶东卫矛在银川地区无法以常绿的性状越冬,落叶,小枝枯死,发芽推迟等缺点,使得嫁接后的胶东卫矛在宁夏等地8月中上旬开花,冬季绿叶红果。宜培养成绿篱,单行带状或以“品”字形双行栽植。绿篱适宜的高度为50~70cm。也可作为庭院观赏树,栽于小路径旁以及假山局部之中。实践中多与红叶小檗搭配种植。 卫矛属植物部分树种枝细叶密、耐修剪、抗寒抗旱,可作为盆景利用,如陕西卫矛产于陕西,甘肃南部、四川、湖北、贵州等地,其柔长细枝倒挂下垂生长,蒴果如蝶似蜂,吊于空中,别有情趣,用于制作盆景甚是美丽。 药理功能 卫矛属植物被中国中医、少数民族医用及民间药用的有61种,大多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活血止血、杀虫解毒。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抗肿瘤、抗血栓、降糖、降血脂、抗炎、镇痛、免疫抑制等。药理研究表明,从卫矛中提取的总黄酮,是治疗心绞痛和肺心病的有效成分。杨敏等发现黄芪卫矛合剂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所致的降低和增高,一定程度恢复二者的平衡紊乱,在此方面与西药氯沙坦作用相接近,同时也发现黄芪卫矛合剂能减少肾小球合成和分泌LN和IV型胶原,是其防治DN的作用机制之一。Duan H等研究发现卫矛碱、新卫矛碱、卫矛羰碱、雷公藤碱都表现了抗HIV 的活性的能力。 同时, 该属植物的根和皮中含有多种药用成分、杀虫活性成分、硬橡胶资源, 种子含油量达到30%~50%, 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木棉丛角天牛(木棉天牛)
中文学名:木棉丛角天牛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目:鞘翅目
科:天牛科
种:木棉丛角天牛
特征:
本种是我国天牛中最美丽的一种。体长:27-42毫米,体宽8-136毫米。体背面橄榄绿,有时绿中带蓝色。但一般或多或少带紫铜色,尤以鞘翅上为显著。腹面底色紫黑,被红与蓝色绒毛。触角蓝绿色闪光,生有多丛黑毛,最显著的是第3到第5节,每节端部各有一大簇黑毛,很像洗瓶的刷子,黑毛着生在上、内、下三缘,外缘无毛;柄节下缘簇毛也很密;第6、7节端部下缘有毛,较稀而短;第8-10节下缘黑毛更稀短,不显著;第11节下缘及末端外缘毛都很长而密,形似羽毛。雄虫触角超出体长二分之一左右.雌虫约与体等长。前胸背板宽胜于长,两侧各有一小刺突,刺前有一个瘤状突;前胸背板的前、后缘区生有朱红色绒毛,但缘区中部往往缺如,有时缺口很大,特别是后缘区。每一鞘翅上有3条横黑斑:第-条位于基部四分之一处前,由一丛黑毛及肩下一横条所组成,两者稍分离;第二条位于翅中都,第三条位于翅端部三分之一处,第二、三条有时也中断而分割为二;这3条黑斑,除翅基丛毛外,均由黑丝绒式的绒毛组成。腹面的朱红色绒毛极为显著,密布在前、中胸腹板的一部分和后胸腹板的绝大部分;在腹部1-4节则于每节中部形成一条很宽的红色横带,其前有1条较窄的蓝色绒毛横条,在尾节形成为两个大红斑;在各足基节及腿节基部也各形成为显著的红斑点;此外,体上还被有疏密不一的极细的金属色粉毛;反映出绿、蓝或紫铜色彩,这些粉毛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看得清楚。
http://baikebaiducom/view/8828917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301462htm
必修教材结论性语句总结(部分)
绪论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 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崾且磺猩�锏囊糯�镏剩�杂谏�锾宓囊糯�湟旌偷鞍字实纳�锖铣捎屑�匾�饔谩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22.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6.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7.细胞以分裂是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8.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9.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3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3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34.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3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36.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7.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39.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0.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1.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42.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4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4.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45.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46.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47.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8.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49.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50.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51.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52.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53.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54.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55.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56.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57.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58.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5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60.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精子。
61. 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62.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63.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64. 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胚吸收,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
65. 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66.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胚胎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来以后,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67.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68.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以外还有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9.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70.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
7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72.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74.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75.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76.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
77.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78.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7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80.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8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2.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因而产生了基因的重组。
83.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84.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85.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86.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
87.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88.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89.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90.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这些生态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91.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都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适应性特征。
92.适应的相对性是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与环境条件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93.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94.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种群的各种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95.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类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的结构都有差别。但是,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统一的整体。
96.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
97.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高中生物复习归纳
一、常现生物:
1.细菌:原核类:具细胞结构,但细胞内无核膜和核仁的分化,也无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细菌(杆状、球状、螺旋状)、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①细菌:三册书中所涉及的所有细菌的种类:
乳酸菌、硝化细菌(代谢类型);
肺炎双球菌S型、R型(遗传的物质基础);
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胞内寄生菌);
根瘤菌、圆褐固氮菌(固氮菌);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为基因工程提供运载体,也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抗虫棉提供抗虫基因);
假单孢杆菌(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
甲基营养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短杆菌(微生物的代谢);
链球菌(一般厌氧型);
产甲烷杆菌(严格厌氧型)等
②放线菌:是主要的抗生素产生菌。它们产生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环丝氨酸、多氧霉素、环已酰胺、氯霉素和磷霉素等种类繁多的抗生素(85%)。繁殖方式为分生孢子繁殖。
③衣原体:砂眼衣原体。
2.病毒:病毒类: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包括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① 动物病毒:RNA类(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脑膜炎病毒、SARS病毒)
DNA类(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虹彩病毒、乙肝病毒)
②植物病毒:RNA类(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X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大麦黄化病毒等)
③微生物病毒:噬菌体。
3.真核类:具有复杂的细胞器和成形的细胞核,包括:酵母菌、霉菌(丝状真菌)、蕈菌(大型真菌)等真菌及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大草履虫、小草履虫、变形虫、间日疟原虫等)等真核微生物。
① 霉菌:可用于发酵上工业,广泛的用于生产酒精、柠檬酸、甘油、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固醇、维生素等。在农业上可用于饲料发酵、生产植物生长素(如赤酶霉素)、杀虫农药(如白僵菌剂)、除草剂等。危害如可使食物霉变、产生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具致癌作用、镰孢菌毒素可能与克山病有关)。常见霉菌主要有毛霉、根霉、曲霉、青霉、赤霉菌、白僵菌、脉胞菌、木霉等。
4.微生物代谢类型:
① 光能自养:光合细菌、蓝细菌(水作为氢供体)紫硫细菌、绿硫细菌(H2S作为氢供体,严格厌氧)2H2S+CO2 [CH2O]+H2O+2S
② 光能异养: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物(甲酸、乙酸、丁酸、甲醇、异丙醇、丙酮酸、和乳酸)为碳源与氢供体营光合生长。阳光细菌利用丙酮酸与乳酸用为唯一碳源光合生长。
③ 化能自养: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硝化细菌、产甲烷菌(厌氧化能自养细菌)CO2+4H2 CH4+2H2O
④ 化能异养:寄生、腐生细菌。
⑤ 好氧细菌:硝化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短杆菌等
⑥ 厌氧细菌:乳酸菌、破伤风杆菌等
⑦ 中间类型:红螺菌(光能自养、化能异养、厌氧[兼性光能营养型])、氢单胞菌(化能自养、化能异养[兼性自养])、酵母菌(需氧、厌氧[兼性厌氧型])
⑧ 固氮细菌:共生固氮微生物(根瘤菌等)、自生固氮微生物(圆褐固氮菌)
5植物:C3和C4植物、阳生和阴生植物、豌豆、荠菜、玉米、水稻(2×12)、洋葱(2×8)、香蕉(3n)、普通小麦(六倍体)、八倍体小黑麦、无籽西瓜(3n)、无籽番茄、抗虫棉、豆科植物等。
6.动物:人(2×23)、果蝇(2×4)、马(2×32)、驴(2×31)、骡子(63)等。
二、常用物质和试剂:
1.常用物质:
ATP、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G(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NADPH(还原型辅酶Ⅱ)、过敏原、植物激素、生长素、生长素类似物、动物激素、丙酮酸、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质粒、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等。
2.常用试剂:
斐林试剂、苏丹Ⅲ、苏丹Ⅳ、双缩脲试剂、二苯胺、50%的酒精溶液、15%的盐酸、95%的酒精溶液、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5%的盐酸、5%的氢氧化钠、碘液、丙酮、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03g/mL的蔗糖溶液、硝酸钾溶液、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2mol/L和0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95%的冷酒精溶液、75%的酒精溶液、胰蛋白酶、秋水仙素、氯化钙等。
三、重要的名词、观点、结论
(一)重要的名词:
1.应激性、细胞、自由水、结合水、肽键、多肽、真核细胞、原核细胞、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细胞的分化、细胞的癌变、细胞的衰老、致癌因子、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无丝分裂
2.酶、ATP、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键、渗透作用、原生质、原生质层、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选择性吸收、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效率、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内环境、稳态、脱氨基作用、氨基转换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3.向性运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激素调节、顶端优势、反馈调节、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反射、反射弧、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突触、高级神经中枢、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
4.有性生殖、无性生殖、营养生殖、双受精、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染色体组、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个体发育、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顶细胞、基细胞、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卵裂、囊胚期、原肠胚、动物极、植物极
5.DNA、RNA、碱基互补配对、半保留复制、基因、转录、翻译、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形状、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正交、反交、伴性遗传、交遗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优生学
6.自然选择学说、基因库、基因频率、隔离、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7.生物圈、生态学、生态因素、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种群、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森林、海洋、草原、农业、湿地、城市)、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生物圈的稳态、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生态农业
8.人体的稳态、人体的平衡及调节、糖尿病、营养物质、营养、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抗原、抗体、抗原决定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9.生物固氮、共生固氮微生物、自生固氮微生物
10.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编码区、非编码区、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外显子、内含子、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质粒
11.生物膜、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的全能性、愈伤组织、脱分化、再分化、动物细胞培养液、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株、细胞系、单克隆抗体
12.微生物、菌落、衣壳、核衣壳、囊膜、刺突、碳源、氮源、生长因子、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组成酶、诱导酶、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接种、发酵罐、发酵工程、单细胞蛋白
(二)重要的观点、结论: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
本质的区别。
3.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生物的遗传特
性,使生物物种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物种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致形
成新的物种,向前进化发展。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5.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 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6.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淀粉和糖元是植物、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脂肪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7.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8.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9.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 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1.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12.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13.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14.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15.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16.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
17.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一部分氨基酸和脂肪也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所以确切 地说,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包括三个步骤: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
18.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19.C4植物的叶片中,围绕着维管束的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里面的一圈是维管束鞘细胞,外面的一圈是一部分叶肉细胞。
20.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22.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神 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23.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生长得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得快。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24.垂体除了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动物体的生长外,还能分泌促激素调节、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5.(多细胞)动物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即: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26.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只能从一个神 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27.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 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28.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哪极是随机的,不同源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2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3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31.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32.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如豆科植物、花生、油菜、荠菜等),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子叶吸收了,营养贮藏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单子叶植物
虾蛄的眼睛最为奇特。其每一只眼睛均由上万只六边形组成,视觉非常好,能够识别出许多人类看不见的颜色以及不同波长的光线。 虾蛄的视觉系统能够对太阳光进行过滤。研究发现虾蛄充分利用它们的视觉系统的各种怪现象。它们吸收特殊的氨基酸来过滤它们表皮的紫外线,而这紫外线却又被它们的眼睛所利用。
疯狂的眼睛
虾蛄敏锐的眼睛中有12个光感受器(以下简称光感器),而人类只有3个。虾蛄身上12个光感器的排列决定了它们处理颜色的器官并不是大脑而是眼睛。人类有一双低配的眼睛,但却有一个具有强大处理能力的CPU大脑。
虾蛄的光感器集中分布于眼睛中部地带,被一些较简单的细胞包围着。它们的眼睛似乎永远都在扫描它们的生存环境,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它们在给自己的世界着色。皮皮虾头胸甲前缘中央有一片能活动的梯形额角板,其前方有能活动的眼节和触角节。腹部宽大,共六节,最后另有宽而短的尾节,其背面有中央脊,后缘具强棘。第一触角柄部细长,分三节,末端具三条触鞭,司触觉。
第二触角柄部二节,上生有一条触鞭和一个长圆形鳞片。口器、大颚十分坚硬,分为臼齿部和切齿部,都有齿状突起,能切断和磨碎食物;大颚触须三节,不显著,有感觉作用。第一小颚小,原肢二节,其内缘具刺毛。第二小颚呈薄片状,由四节构成,内缘具密毛。这二对小颚能辅助大颚撕碎食物。胸部具八对附肢,前五对是颚足,后三对是步足(与十足目三对颚足、五对步足正好相反)。第一对颚足细长,末节末端平截并具刷状毛;第二颚足特别强大,末节(指节)侧扁,有六个尖齿,可与掌节的边缘凹槽部分吻合,为捕食和御敌利器,称为掠肢;第三至第五对颚足比第一对短,末端为小螯。这些附肢能将捕捉到的食物送入口中。五对颚足皆无外肢,但基部具圆片状的上肢。步足细弱无螯,原肢三节,下接内外肢,不适于爬行。雄性第三步足基部内侧有一对细长的交接棒。腹部前五腹节各有一对腹肢,由柄节和扁叶状的内外肢构成,有游泳和呼吸的功能。鳃生在外肢的基部,有许多分枝的鳃丝。每一腹肢的内肢内侧有一个小内附肢,与相应另一侧的小内附肢相互连接,使一对腹肢联成整体,便于游泳。雄性第一对腹肢的内肢变形,成为执握器,交配时用以握住雌体。腹部最后一对附肢为发达的尾肢,原肢一节,外肢二节,内肢一节,片状。原肢内侧有一强大的叉状刺突,称基突或双刺突,伸于内外肢之间。尾肢与尾节构成尾扇,除具有游泳功能外,并可用以掘穴和御敌。虾蛄类的口位于腹面两个大颚之间,口经食道通入胃,后接肠道,纵穿腹部,向后通至肛门。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心脏呈长管状,从头胸部背面的后部直伸到第五腹节,心脏向两侧和前后伸出动脉血管,通往各部器官组织。雌性生殖孔成对,多在第六胸节的腹面开口,卵巢位于身体背部心脏的下方,怀卵时从头胸部向后伸展,经腹部直至尾节。雄性的一对生殖孔在胸部末节的腹面。头部第2触角基部的小颚腺为排泄器官。
正常。蚂蚁,是膜翅目蚁科一类昆虫动物。[6]蚂蚁形体小且长形,头部较大,具有一对复眼和长触角。蚂蚁的腹部呈卵形,体色多样,包括黑、白、黄、赤和褐色等多种颜色。其中,雌蚁和雄蚁具有翅膀,而工蚁则没有。蚂蚁又称蚍蜉、玄驹、蚁。[9]据现代形态科学分类,蚁可分两大种群:蚂蚁类和白蚁类。蚂蚁的种类繁多,已知世界上有9000多种蚂蚁,中国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超过600种。[10]蚂蚁除了地球的两级和高山的雪线以上极寒冷区域,几乎遍布陆地上的各个角落。[11]蚂蚁具有典型的社会性群体特征,包括相互合作照顾幼体、明确的劳动分工以及子代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12]蚂蚁的巢包括游动巢、土壤巢、地表巢、木质巢、层纸巢和丝质巢等六类。蚂蚁食物很丰富,归纳起来有动物、植物、蜜露、真菌四大类。[7]蚂蚁通常在春夏季繁殖,雨后初晴时巢内出现大量有翅雌蚁和雄蚁,[14]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或3-10年,蚁后则可存活几年甚至十年。[13]传统中医认为蚂蚁具有抗病、抗衰、抗风湿、活血化淤和增强体质的功效。[15]蚂蚁在自然界的作用较为重要,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分解有机质、扩散植物种子、为植物授粉、控制害虫数量,部分蚂蚁种类还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少数蚂蚁种类也可能对作物造成威胁或干扰人类生活。[8]相关星图查看更多常见的社会性昆虫共5个词条29万阅读大水蚁大水蚁是等翅目昆虫的通称,全世界已知种类3000余种,俗称白蚁、涨水蚁等。体中小型,头部前口式;触角念珠状;口器咀嚼式;有翅成虫前后翅狭长膜翅,翅飞行一次后即脱落;跗节4或5节,有2爪;腹部10节,第1节腹板退化;多数种类第9腹板后中缘有1对刺突;第10腹板两侧生有1对尾须。大水蚁遍布于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主要分布在以赤道为中心,南、北纬45°之间,在中国分布呈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大多数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山林、草地。取食枯腐的植物材料、地衣、泥土和自身培育的菌圃等。每年4—6月,有翅繁殖蚁进行分群繁殖,经短期飞翔、脱翅、配对,然后在适当的地方入土筑新巢。营巢后6—7天开始产卵,卵期40天左右。大水蚁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有机质分解者,在生态系统营养转化和物质循环、净化地表、增加土壤肥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热带稀树草原,大水蚁冢能存储营养物质和水分,阻止沙漠扩大,将干旱土壤逐步转变为半干旱土壤和农业用地。此外,与其共生的鸡枞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为食用菌之珍品;其体内共生菌所蕴含的木质纤维素分解酶和固氮酶基因资源,可为木质纤维素发酵和生物固氮研究提供新的前景。但有些种类危害林木和农作物、木结构建筑、堤坝等,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胡蜂胡蜂是膜翅目胡蜂科胡蜂属昆虫的统称,也叫做纸巢黄蜂。全世界约有15万种,已知5000种以上,中国记载200种。光滑少毛,静止时前翅纵折,具强螫针的蜂类;成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具大小不同的刻点或光滑;茸毛一般较短,足较长;翅发达,飞翔迅速;口器发达,上颚较粗壮。在中国,胡蜂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主要棉区。在气温12℃—13℃时,出蛰活动,温度升高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下降时越冬。春季中午气温高时活动最勤,夏季中午炎热,常暂停活动,晚间归巢不动。嗜食甜性物质,它会捕食蜜蜂,**花蜜,还常咬食水果,还捕食多种害虫,从这方面看,它属于益虫。一个受精的蜂王(后蜂)在树洞、墙缝等处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做巢,同时产卵。卵产在蜂室角棱处,卵期约1周。一个蜂王可繁殖数千头至上万头工蜂,7—8月份繁殖最快,蜂数最多。秋季糖分营养特别充分时,在蜂巢内建造一个较大的蜂室,育成蜂王,老蜂王随后死去。胡蜂干燥的蜂房可入药,中药名称为露蜂房。以当年的新巢为佳品,因老巢常遭多种蛀食昆虫寄生而使巢体破损,失去药用价值。蜂房主要含有蜂蜡、树脂、挥发油、蛋白质、钙、铁等。蜂房有祛风、杀虫、解毒等功能,可治小儿惊风抽搐、关节疼痛、乳房胀痛、扁桃体炎等症;外用治疗疖疮肿毒、淋巴结结核、疥癣、湿疹、牙痛及蛇、虫咬伤等症,用量遵医嘱。白蚁白蚁是等翅目白蚁科的昆虫类动物。体形较小,繁殖蚁两对翅膀长度超过身体,具有充分的保护作用;头前方具有一对复眼和单眼;工蚁和兵蚁一般只有单眼,复眼基本已经退化。因体色灰白,所以故名为白蚁。白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且分布范围很广;多在温暖,潮湿、隐蔽的地方生活。白蚁具有群栖性和巢居性。白蚁食物主要是植物和木材的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如植物的根、茎及皮、木材、干枯树枝落叶及含纤维素的木材加工产品。白蚁的繁殖力很强,每只蚁后每天产卵400-500个,最多可产8万多个。寿命15-30年,最长可达50年。白蚁味甘、性平、无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白蚁泥,主治恶疮肿毒,用松木上者同黄丹烙炒黑,研和香油涂之,即愈止”。白蚁在食用价值方面,饮用白蚁浸泡的酒,具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在延缓衰老和抗疲劳方面也有显著效果。在生态系统中白蚁对加速地表物质循环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人造堤和建筑物内营巢生活的白蚁,因其挖掘活动可对建筑物造成危害,使千里金堤,溃于蚁穴。应做到“预防为先,防治结合,综合处理”的防御措施。蚂蚁蚂蚁,是膜翅目蚁科一类昆虫动物。蚂蚁形体小且长形,头部较大,具有一对复眼和长触角。蚂蚁的腹部呈卵形,体色多样,包括黑、白、黄、赤和褐色等多种颜色。其中,雌蚁和雄蚁具有翅膀,而工蚁则没有。蚂蚁又称蚍蜉、玄驹、蚁。据现代形态科学分类,蚁可分两大种群:蚂蚁类和白蚁类。蚂蚁的种类繁多,已知世界上有9000多种蚂蚁,中国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超过600种。蚂蚁除了地球的两级和高山的雪线以上极寒冷区域,几乎遍布陆地上的各个角落。蚂蚁具有典型的社会性群体特征,包括相互合作照顾幼体、明确的劳动分工以及子代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蚂蚁的巢包括游动巢、土壤巢、地表巢、木质巢、层纸巢和丝质巢等六类。蚂蚁食物很丰富,归纳起来有动物、植物、蜜露、真菌四大类。蚂蚁通常在春夏季繁殖,雨后初晴时巢内出现大量有翅雌蚁和雄蚁,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或3-10年,蚁后则可存活几年甚至十年。传统中医认为蚂蚁具有抗病、抗衰、抗风湿、活血化淤和增强体质的功效。蚂蚁在自然界的作用较为重要,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分解有机质、扩散植物种子、为植物授粉、控制害虫数量,部分蚂蚁种类还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少数蚂蚁种类也可能对作物造成威胁或干扰人类生活。繁衍能力极强的昆虫共8个词条2182阅读蟑螂1年繁衍1000万只蚜虫1年繁衍30~40代蜜蜂1天产卵上千粒蚂蚁1天产卵500~1000粒杂食性动物共19个词条2539阅读家鼠家鼠是啮目鼠科哺乳动物。耳短而厚,前褶不能遮眼;尾明显短于体长;前足4趾,后足5趾,均具爪。被毛粗糙,背部棕褐色或灰褐色,杂有许多黑长毛,毛基深灰色,毛尖棕色;腹面苍灰色,略带乳**;足背苍白色;尾毛两色,上面黑褐色,下面灰白色;尾部鳞片组成的环节明显,鳞片的基部和有白色或褐色的细毛。寿命为2-3年。家鼠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各地均能看到其身影。主要栖息于住宅、阴沟、草堆、田埂、作物地及河溪堤岸等处。喜欢生活在较为干燥的环境下。杂食性。繁殖一代需2个月,平均每胎仅产5仔。家鼠对人类危害极大,除**食物、咬坏衣物外,还可传播鼠疫、鼠型斑疹伤寒和恙虫病等多种疾病。可作为医学及其他科学的实验动物。猪猪(Pig、Swine)是一种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家畜,也是古杂食类哺乳动物,主要分为家猪和野猪。当前人们认为猪是猪科动物的简称,猪依据品种的不同,体貌特征也各不相同;通常以耳大,头长,四肢短小,鼻直,身体肥壮,腰背窄为主要形体特征。毛发较粗硬,毛皮颜色通常为白色、粉色、黑色、棕色和花色。家猪是野猪被人类驯化后所形成的亚种,獠牙较野猪短,是人类所驯养的家畜之一,一般来说,家猪是指人类蓄养多供食用的猪种类型。在医学界,植入人体细胞的猪的心脏瓣膜已经用于患者治疗,猪的韧带肌腱移植也已经成熟,因此它们被认为是现阶段异种器官移植的最佳选择对象。熊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所有种类均头部宽大;颌部突出;骨架硕大;脚爪厚重,锐利有力;身上有粗毛覆盖;大小因种类不同各异;颈短而粗;口鼻部呈尖形;耳短眼小。白熊色白,多数其他种类则为黑色、褐色或黄棕色。野生熊寿命约为15—20年。熊多见于北温带地区,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分布很广。栖居在山地、温带或热带森林。多数擅长爬树、游泳。视觉不佳,嗅觉比较灵敏,依靠嗅觉觅食。杂食类动物,肉食包括啮齿类、鱼类、鹿、猪和羔羊等,多数种类嗜食蚂蚁和蜂蜜,有的种类也以种子、植物根、坚果、浆果和幼虫等为食。多数有冬眠的习性,秋季时食量大增,寻觅舒适的冬眠窝穴,时间长达2—6个月。除在交配季节外,营独居生活。在35—4岁左右进入繁殖的年龄。孕期约在6—9个月左右,一窝通常产两仔,一公一母,产期在一月份和二月份。熊肉在中国是食物中的珍品。熊皮多年来都被认为十分珍贵。熊油可用来炸食品和用作皮革柔软剂。活熊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被供人娱乐。因为被不断猎捕,世界各地数量均在减少。如今,不少国家将其保护在国家公园内,并嘱令严格遵守狩猎规定。狗狗,是食肉目犬科犬属哺乳动物,别称犬,与马、牛、羊、猪、鸡并称“六畜”。狗的体型大小、毛色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体格匀称;鼻吻部较长;眼呈卵圆形;两耳或竖或垂;四肢矫健,前肢5趾,后肢4趾,具爪,但爪不能伸缩;尾呈环形或镰刀形。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狗,叩的意思。狗吠声有节奏,如同叩击物体一般,也有人说是因其苟且,故称之为狗。”狗分布于世界各地。狗爱吃肉,也吃狗饲料和人类的饭菜、水果、零食等。狗不会流汗,以张嘴巴、吐舌头排放体内的热气。狗为季节性单次发情动物,一年内在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发情,野狗在1-2月时发情,发情期为6-14天。狗的孕期通常为3个月,有时一次能够生下十到十二只小狗幼崽;体型较小的品种则每次最多只能生下四五只小狗,一般它们一胎产下一两只幼崽是更为常见的情况。狗的寿命相对较短,一般为12年左右。有科学家认为狗是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15万年前,一直发展至今。作为现今饲养率最高的宠物,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其机智勇敢、忠实可靠而且善解人意,用途广泛。正因如此,狗几乎在世界各国都受到宠爱和保护。在十二生肖中,狗一直是和人们生活最为接近的家畜。经过长期的培育,人们发展其某方面的天赋和特长,以顺应不同的要求和目的,狗的品种在家畜中最为复杂,有培育其为肉食、打猎、看守、侦察、牧羊、表演、赛跑、向导、拉橇、实验及玩赏等各种专门种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