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线减肥背部针口化脓

埋线减肥背部针口化脓,第1张

建议就是去医院看一下

最好是大型公立医院 最好是三甲医院

早发现早治疗 寻求最专业的帮助 对自己最好也最放心安心

建议以后健康减肥 不要轻信一些花里花俏的减肥方式

希望采纳一下

埋线减肥常用穴位,建议还是系统学习,因为穴位的层次和配穴掌握不好,会直接影响效果。

穴位减肥是在我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健康、安全、快速的减肥方法,通过疏通人体经络,打通人体经脉,刺激人体相关穴位,将体内多余脂肪从脂肪库里游离出来,经分解、消耗,通过大小便、汗腺排除体外。

1中脘胸窝口和肚脐的中间位置,对胃部免疫力低下的人特别有效

减肥

2气海肚脐向下一个手指宽处,对精神紊乱、忧郁有很好的效果。

3关元肚脐向下3根手指宽处,对腹凉等寒体症有缓解效果。 或(1)、使用双手,以画大圆周方式由右至左施抹乳液至小腹与腰部,连续画圆5次。 (2)、由臀部上方朝腰部以画圆的方式推压5次。

4、由胸部下方开始垂直往下向腹部,以双手重叠波浪式按摩3次,再顺同方向以柔捏手法按摩5次,促进脂肪分解与排水功能。

减肥、瘦身常用有效穴位

主穴:脾经、胃经、大肠经相关穴位。

脾经:公孙、阴陵泉。

胃经:天枢、足三里、梁丘。

大肠经:曲池、合谷。

辨证选穴

脾虚湿阻: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公孙。

胃热湿阻:合谷,曲池,丰隆,内庭。

肝郁气滞:亶中,期门,阳陵泉,太冲。

脾肾两虚: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照海。

阴虚内热: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食欲亢进:上脘,手三里,足三里,下巨虚。

便秘:腹结,支沟,上巨虚。

闭经或月经稀少:合谷,关元,带脉,子宫,血海,三阴交。

浮肿:上脘,水分,天枢,太渊,阴陵泉,阴谷,复溜。

高血压:风池,太冲。

高血脂:足三里,太白,阳陵泉。

冠心病:内关,亶中,三阴交。

糖尿病:阳池,足三里,三阴交。

产后肥胖:曲泉。

腹部常用有效减肥穴位

主穴:阿是穴,梁丘。

全腹:建里,气海,大横。

上腹:中脘,下脘,滑肉门。

下腹:阴交,关元,腹结。

腰部常用有效减肥穴位

主穴:带脉,风市。

腹部:天枢。

后腰:志室。

臀部常用减肥穴位

主穴:白环俞,环跳。

臀部下垂:会阳,承扶。

臀部宽大:阿是穴,居寥。

上臀肥胖:髂嵴下。

臂臑穴

位置:臂臑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

按摩此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臂部肌肉的弹性,使上臂变得紧致。

按摩方法:食指中指共同作圈状按压,感到酸痛的力度即可。

外关穴

位置:小臂背侧,手腕向上两寸,两个骨头中间的夹缝里。

按摩此穴,能疏通臂部经络,改善血液循环,消除小臂麻木肿胀的感觉,使小臂变得纤细。

4足三里穴

1足三里膝盖外侧下方1根手指处,是强身健体的长寿穴位,可以治疗腹胀、腹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四肢无力等症状

2三阴交在内脚踝向上3根手指宽的位置特别适用于腰足寒冷及增强生殖器官的抗病能力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为足三里穴用拇指在该穴上反复按揉120次

请由专业医生操作 仅供参考 本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穴位埋线器材和穴位选择

皮肤消毒用品、洞巾、注射器、镊子、埋线针或经改制的12号腰椎穿刺针(将针芯前端磨平)、持针器、0~1号铬制羊肠线,05-1%盐酸普鲁卡因、剪刀、消毒纱布及敷料等。埋线针是坚韧特制的金属钩针,长约12~15cm,针尖呈三角形,底部有一缺口。如用切开法需备尖头手术刀片、手术刀柄、三角缝针等。

埋线多选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的穴位,以背腰部及腹部穴最常用。如哮喘取肺俞,胃病取脾俞、胃俞、中脘等。选穴原则与针刺疗法相同。但取穴要精简,每次埋线1-3穴,可间隔2-4周治疗一次。

穴位埋线操作方法

(1)穿刺针埋线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约1-2cm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倒所需的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也可用9号注射针针头作套管,28号2寸长的毫针剪去针尖作针芯,将00号羊肠线1-15cm放入针头内埋穴位,操作方法如上。

用特制的埋线针埋线时,局部皮肤消毒后,以05-1%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剪取羊肠线一段(一般约1cm长),套在埋线针尖缺口上,两端用血管钳夹住。右手持针,左手持钳,针尖缺口向下以15-40度方向刺入,当针头缺口进入皮内后,左手即将血管钳松开,右手持续进针直至肠线头完全埋入皮下,再进针05cm,随后把针退出,用棉球或纱布压迫针孔片刻,再用纱布敷盖保护创口。

(2)三角针埋线法:在距离穴位两侧1-2cm处,用龙胆紫作进出针点的标记。皮肤消毒后,在标记处用05-1%的盐酸普鲁卡因作皮内麻醉,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敷盖纱布3-5天。每次可用1-3个穴位,一般20-30天埋线一次。

(3)切开埋线法:在选定的穴位上用05%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用刀尖刺开皮肤(05-10cm),先将血管钳探到穴位深处,经过浅筋膜达肌层探找敏感点按摩数秒钟,休息1-2min。然后用05-10cm长的羊肠线4-5根埋于肌层内。羊肠线不能埋在脂肪层或过浅,以防止不易吸收或感染。切口处用丝线缝合,盖上消毒纱布,5-7天后拆去丝线。

穴位埋线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三角针埋线时操作要轻、准,防止断针。

(2)埋线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

(3)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不要直接结扎神经和血管),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

(4)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

(5)羊肠线用剩后,可浸泡在70%酒精中,或用新洁尔灭处理,临用时再用生理盐水浸泡。

6)在一个穴位上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7)注意术后反应,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

穴位埋线术后反应

1正常反应

由于刺激损伤及羊肠线(异性蛋白)刺激,在1-5天内,局部可出现红、肿、痛、热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例反应较重,切口处有少量渗出液,亦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处理。若渗液较多凸出于皮肤表面时,可将乳白色渗液挤出,用70%酒精棉球擦去,覆盖消毒纱布。施术后患肢局部温度也会升高,可持续3-7天。少数病人可有全身反应,即埋线后4-24h内体温上升,一般约在38度左右,局部无感染现象,持续2-4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埋线后还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多形核细胞计数的增高现象,应注意观察。

2异常反应

(1)少数病人因治疗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伤口保护不好,造成感染。一般在治疗后3-4天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并可能伴有发烧。应予局部热敷及抗感染处理。

(2)个别病人对羊肠线过敏,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等反应,甚至切口处脂肪液化,羊肠线溢出,应适当作抗过敏处理。

(3)神经损伤,如感觉神经损伤,会出现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障碍;运动神经损伤,会出现所支配的肌肉群瘫痪,如损伤了坐骨神经,腓神经,会引起足下垂和足拇指不能背屈。如发生此种现象,应及时抽出羊肠线,并给予适当处理。

附注 既然楼主也是学习中医 就应该非常清楚 中医的针灸同样是在基础理论 经络学说的指导之下完成,辨证取穴 辨病取穴 等 具体腧穴就没办法说了 只是给你一个建议 肥胖症多从调理脾胃入手 你自己慢慢体会吧。

穴位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古书中并无记载,为近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按照经络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针灸疗法。羊肠线刺激经络穴位后,体内肌肉合成代谢升高,分解代谢降低,肌蛋白、糖类合成增高,乳酸、肌酸分解降低,从而提高了肌肉的营养和代谢。羊肠线的刺激作用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并能改善血液循环。

「操作方法」

1穿刺针埋线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约1~2厘米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填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敷盖消毒纱布。也可用9号注射针针头作套管,28号2寸长的毫针剪去针头作针芯,将00号羊肠线1~15厘米放入针头内埋入穴位,操作方法同前。用特制的埋线针埋线时,局部皮肤消毒后,以05~1%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剪取羊肠线一段(约1厘米长),套在埋线针尖缺口上,两端用血管钳夹住,右手持针,左手持钳,针尖缺口向下以15°~40°方向刺入,待针头完全埋入皮下,再进针05厘米,随后把针退出,用棉球或纱布压迫针孔片刻,再用纱布敷盖保护创口。

2三角针埋线法:在距离穴位两侧1~2厘米处,用龙胆紫作进出针点的标记。皮肤消毒后,在标记处用05~1%产盐酸普鲁卡因作皮内麻醉,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敷盖纱布3~5天,每次可用1~3个穴位,一般20~30天埋线1次。

3切开埋线法:在选定的穴位上用05%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用刀尖划开皮肤(05~1厘米),先将血管钳探入穴位深处,经过浅筋膜达肌层探找酸感点按摩数秒钟,休息1~2分钟,然后用05~1厘米长的羊肠线4~5根埋于肌层内,羊肠线不能埋在脂肪层或过浅,以防不易吸收或感染,切口处用丝线缝合,盖上消毒纱布,5~7天后拆去丝线。

埋线多选用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穴位,以腰部及腰部穴最常用,选穴原则与针刺疗法相同,但取穴要精简。每次埋线1~3穴,可间隔2~4周治疗1次。

「禁忌症」

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三角针埋线时操作要轻、准、防止断针。

2埋线最好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头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

3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

4羊肠线用剩后,可浸泡75%酒清中,或用新洁尔灭处理,临用时再用生理盐水浸泡。

5在一个穴位上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

6注意术后反应。一种属于正常反应,由于刺激损伤及羊肠线刺激,在1~5天内,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例反应较重,切口处有少量渗出液,亦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处理,若渗液较多凸出皮肤表面时,可将乳白色渗液挤出,用70%酒精棉球擦去,覆盖消毒纱布。施术后患肢局部温度也会升高,可持续3~7天。少数病人可有全身反应,即埋线后4~24小时内体温上升,一般约在38℃左右,局部无感染现象,持续2 ~ 4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埋线后还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多形粒细胞计数的增高现象,应注意观察。

另一种则是异常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

(1)少数病人因治疗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伤口保护不好,造成感染,一般中治疗后3~4天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并可伴有发热,应予局部热敷及抗感染处理。

(2)个别病人对羊肠线过敏,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等反应,甚至切口处脂肪液化,羊肠线溢出,应适当作抗过敏处理。

(3)神经损伤。如感觉神经损伤,会出现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障碍。运动神经损伤,会出现神经支配的肌肉群瘫痪。如损伤坐骨神经、腓神经,会引起足下垂和足大趾不能背屈。发生此种现象,应及时抽出羊肠线,并经予适当处理。

「按语」

穴位埋线疗法同针灸相比有减少治疗的次数却不影响疗效的优点,因而在就医较困难的农村和边远地区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021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