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用的缝合线,怎么分类的啊?

手术室用的缝合线,怎么分类的啊?,第1张

按照医用手术缝合线的结构进行分类,有单丝线、复丝线、捻合线、加捻线等。如果按照医用手术缝合线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分类,可分成2类,可吸收缝合线和不可吸收缝合线。

1、不可吸收缝合线已经应用在临床的手术伤口缝合上很久了,其中天然和合成纺织纤维制作手术缝合线的原料。而棉纤维则是制作手术缝合线最早的原料之一。

2、可吸收缝合线在现代临床外科手术中,主要用于腹部、眼睛等手术的切口缝合。最早出现的可吸收缝合线是以羊肠黏膜和牛肠黏膜中的胶原作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但是进行手术伤口缝合后机体组织对羊肠线的反应较大,所以现在羊肠线已经渐渐地被新型手术缝合线所代替。

但是可吸收缝合线存在难以控制吸收期的缺点,相关的研究人员还在为解决这一难题而努力中。

扩展资料

手术缝合线的发展历史

手术缝合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而已知最古老的缝合是在公元前1100年的木乃伊身上。对伤口缝合和使用缝合材料的第一个详细书面记载来自公元前500年印度的圣人和医师苏胥如塔。

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和后来罗马的奥卢斯·科尼利厄斯·塞尔苏斯描述了基本的缝合技术。第一次描述肠道缝合的是2世纪的罗马医生盖伦,也有人认为是10世纪的安达卢西亚外科医生宰赫拉威。据记载,一次宰赫拉威鲁特琴的琴弦被一只猴子吞掉,他由此发现了肠线可吸收的性质。从此之后就开始制造医用羊肠线。

约瑟夫·利斯特引入了缝合技术的巨大变革,他提倡对所有的缝合线进行常规消毒。与19世纪60年代,他第一次尝试对“石炭酸羊肠线”杀菌,二十年后又对铬羊肠线做了消毒。1906年制成了经过碘处理的无菌羊肠线。

下一次大飞跃发生在20世纪。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制成了第一根合成线,众多的吸收和非吸收性合成线由此迅速的发展出来。第一根合成线在1931年由聚乙烯醇制成。50年代开发了聚酯线,后来发展出针对羊肠线和聚酯的辐射灭菌。

60年代发现了聚乙醇酸,70年代它被用于缝合线的制造。现在,大部分的缝合线是用聚合物纤维制作的。古代的材料中只有丝绸和肠线仍在使用——虽然并不经常。在欧洲和日本,肠线因牛海绵状脑病而被禁止,而丝绸有时会被用于血管和耳鼻喉科手术。

参考资料:

-手术缝合线

薄布料、丝绸、薄面料、亚麻布、绷洋布、薄纱、真丝、波纹绸等用9-11号机针 60-80号棉线 细丝线

普通面料、毛料、哗叽、薄方格布府绸缎、缎子、天鹅绒、棉布等使用14号机针 50-60号棉线或者普通丝线

厚布料 厚棉布 斜轻呢 、灯芯绒、大衣布料、帆布等用16号机针 30-50号面线或者较粗丝线

面料的分类

1、 按制造方法可分为:梭织面料,针织面料

(1)、梭织混纺面料:因其是由经向和纬向的两组纱线交错编织而成,所以它的尺寸和形态稳定性较好 ,制成的服装不易变形,但缺点是没有弹力。

(2)、针织面料:是由一根或几根纱线形成的线圈互相穿套连成成片而形成,所以它的尺寸和形态稳定

性较差,但其本身的弹力和悬垂性较好,穿着柔软和舒适。

  2、按组成成分来分为:天然面料、化纤面料和混纺面料

天然面料:棉、麻、毛、丝等。

化纤面料:涤纶、晴纶、锦纶、粘胶纤维、氨纶、聚脂纤维。

混纺面料:即由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通过纺织方法制成的,如毛涤、涤棉、毛麻、涤纶锦纶氨纶混合、涤

纶粘纤混合等。主要特点是体现所组成原料中各种纤维的优越性能,以提高织物服用性能并扩大其服装的

适用性。由于加工工艺的复杂性,所以有时混纺后的面料比原面料价格更高 这个无锡优宏缝纫的比较专业你可以打问问4009917786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2612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1
下一篇2023-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