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客车A300-600ST的概况

空中客车A300-600ST的概况,第1张

为了方便大型货物的进出,A300-600ST采用大型货机常用的掀罩式(Visor Type)机首,可以向上掀开6725度,除此之外为了要避免驾驶舱挡在货门前方造成阻碍,600ST的驾驶舱被从600R原本的高度往下移了许多,变成一个很奇特的“尖鼻”模样。驾驶舱没有像平常飞机一般、位在驾驶舱后方机身侧面的舱门,取而代之的,机组人员必须从机身下方一个附有梯子的舱门进出,只在机身右侧保留一个紧急用的逃生门。600ST的动力来源是两具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GE)出品的CF6-80C2A8型涡扇发动机,这款引擎其实也是A300-600R标准的几款选用动力之一。

A300-600ST造型奇特的巨大背部结构绝对是这款飞机之所以迥异于传统货机的地方,其货舱主甲板以上的空间断面,几乎是2/3个半径352米的正圆,其圆心距离货舱底部的甲板有358米高。600ST的货舱全长377米,但其中有2134米的部分保持了接近2/3圆的完美断面,内部空间呈一个完整的圆柱体状,除了704米的惊人最大货舱宽度外,其甲板宽度也有511米,且甲板距离货舱顶的高度足足有710米之高。撇开仅制造了一架的安-225与同属空中客车集团但还没实际量产的A380F,A300-600ST大约155吨的最大离陆重量虽然不是世界第一,但它高达1,400立方米的货舱容积,仅次于波音747 LCF的1,840立方米,仍轻松打败了第三名的安-124(1,160立方米)。

  

A300-600ST超级运输机(A300-600ST Super Transporter)绰号为“白鲸”(Beluga)。是一种用来运送新造飞机半成品的特殊用途货机,拥有容积超大的货舱,其1400立方米的货舱中最多可以装载47吨的业载,不经停飞行1666公里/900海里。还能在搭载31吨沉重业载的情况下飞越大西洋。空中客车集团总共只生产过5架此型货机。

空中客车工业公司是由英国、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联合组建的一家研制生产大型民用飞机的公司,为解决把各生产厂生产的飞机大型部件运送到总装厂进行组装的运输问题,最初空中客车工业公司一直采用4架“超古比”飞机(Super Guppy)来执行飞机大型部件运送到总装厂的运输任务。“超古比”飞机是美国航空航天公司(Aero Spacelines Inc)在其研制的古比-101(Guppyl01)飞机的基础上改进改型而成,也叫古比-201。古比-201仍采用常规布局形式,装4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875吨;机身货舱最大直径762米,货舱容积1409立方米。随着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研制生产的客机种类的增加,飞机尺寸的加大。“超古比”飞机在使用中日益暴露出载荷小,机舱容积小,速度慢,所需人力较多和维护费用高等缺点。空中客车工业公司在空中客车A300-600R的基础上研制了A300-600ST“白鲸”飞机。空中客车工业公司采用A300-600ST“白鲸”飞机来执行飞机大型部件任务。

为研制生产“白鲸”飞机,法国航宇公司和德国航宇公司共同出资于1991年成立了特种飞机运输国际公司(SATIC)并由空中客车公司的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的承包商分别承担飞机结构的研制生产任务。1994年9月13日“白鲸”进行首次试飞,1996年开始交付使用时,是历史上货舱容积最大的运输机。空中客车公司下属的国际运输公司拥有5架,并以包机的形式向第三方提供服务。

A300-600ST飞机采用了空中客车A300-600R的驾驶舱和系统,并保留了该机的机翼和CF6-80C2发动机.虽然“白鲸”是在A300-600R的基础上改型而来,但由于它的机头部分沿用“超古比”飞机的外形布局,所以虽然“白鲸”是在A300-600R的基础上改型而来,但看上去与A300-600R似乎已相去甚远,却与“超古比”更为相似。“白鲸”飞机基本上采用了已有飞机的成熟技术,根据所承担的任务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了加强,这样做研制周期快,且成本低。

与A300-600R相比,“白鲸”飞机在外形上的最大变化是:加大了机身,以适应装运飞机大件的需要,还根据载货需要重新设计货舱;最为明显的是机头前上方安装巨大的抓斗式前货舱门,机头位置下移,便于装卸货物;为保证飞机的航向和横向稳定性,除加大了垂直尾翼外,还在平尾两端加装了两块垂直安定面。此外还增大了货舱地板、起落架等的强度。

A300-600ST“白鲸”飞机机身直径77米,货舱长为377米,货舱容积达1520立方米。A300-600ST具有首屈一指的装卸和运飞机大件的能力。其有效载重达47吨。A300-600ST总重达150吨,航程达1660公里。

由于其无可匹敌的巨型货舱体积,A300-600ST“白鲸”飞机一直服务于航空航天、军事和其他超大型货运市场,运送各种各样的货物。为空中客车公司服务时,能分别载运以下大件;最重的部件A330或A340飞机的机翼一副,最长的部件A310飞机的前、后机身,尺寸最大的部件A330或A340飞机的中机身,或同时载运A320或A321飞机的机翼两副。自1996年1月开始服役以来,产自欧洲各地的所有空中客车飞机大型部件都由这种飞机运送到法国图卢兹或德国汉堡的总装厂。其运载的货物范围还包括卫星、空间站部件、直升机甚至还有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将一幅巨型油画由巴黎运往东京)。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1844-1929)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拉开了汽车现代史的帷幕。在此后的一百多年内,汽车无论是从车身造型还是从动力源或底盘、电器设备来讲,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富特色、最具直观感的当数车身外形的演变。

马车型汽车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一批汽车制造公司,除戴姆勒和奔驰各自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汽车公司外,还有美国的福特公司、英国的劳斯莱斯公司等。当时的汽车外形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造型,因此被人们称为无马的“马车”。

箱型汽车

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像一只大箱子,被称为“箱型汽车”。

为提高车速,人们开始降低车的高度减小空气阻力。但由于车顶高度的降低影响前方视野,这种方法最终被放弃,转而通过提高功率的方法。这样一来,发动机由单缸变成4缸、6缸、8缸,汽缸一列排开,发动机罩也随之变长。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大利1931年生产的阿尔法•罗密欧牌汽车的外形。

作为高速车,箱型汽车并不够理想,因为它的阻力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一种新的车型——流线型。

甲壳虫型汽车

193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气流牌小客车,首先采用了流线型的车身外形。1936年福特公司在“气流”的基础上,研制成功林肯和风牌流线型小客车。此车散热器罩很精练,颇具动感,俯视整个车身呈纺锤形,很有特色。流线型车身的大量生产从德国“大众”开始。

1933年德国的波尔舍博士设计了一种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波尔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使其成为同类车中之王,“甲壳虫”也成为该车的代名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甲壳虫型汽车直到1949年才真正大批量生产,并以一种车型累计生产超过二千万辆的记录畅销世界各地。

船型汽车

美国福特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49年推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型福特V8型汽车。这种车型改变了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融于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一个平滑的面,车室位于车的中部,整个造型很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型汽车”。

福特V8型汽车的成功,不仅在外形上有所突破,还首先把人体工程学应用在汽车的设计上,强调以人为主体来设计便于操纵、乘坐舒服的汽车。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船型已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一种车型。

鱼型汽车

船型汽车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形成阶梯状,在高速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人们把船型车的后窗玻璃逐渐倾斜,倾斜的极限即成为斜背式。这类车被称为“鱼型汽车”。

与甲壳虫型汽车相比,鱼型汽车的背部和地面的角度较小,尾部较长,围绕车身的气流也比较平顺,涡流阻力较小。另外鱼型汽车基本上保留了船型汽车的长处,车室宽大,视野开阔,舒适性也好,并增大了行李舱的容积。

最初的鱼型车是美国1952年生产的别克牌小客车。

196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顺风牌和1965年的福特•野马牌都采用了鱼型造型。自顺风牌以后,世界各国逐渐生产鱼型汽车。

鱼型汽车由于鱼型车后窗玻璃倾斜太甚,面积增加两倍,强度下降,产生结构上的缺陷。此外还有一个潜在的重大缺点,就是对横风的不稳定性。

鱼型车的这一缺点,人们想了许多方法加以克服,例如在鱼型车的尾部安上一只翘翘的“鸭尾”,以克服一部分扬力,这便是“鱼型鸭尾”式车型。

楔型汽车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鱼型汽车的升力问题,人们设想了种种方案,最后终于找到了“楔型”。就是将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这种造型能有效地克服升力。1963年司蒂倍克•阿本提第一次设计了楔型小客车。

“阿本提”诞生于船型车的盛行时代,与通常的外形形成尖锐的对立,因此,未能起到引导车身外形向前发展的作用,直到1966年才被奥兹莫比尔•托罗纳多所继承。

楔型对于目前所考虑到的高速汽车,已接近理想造型。现在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国都已生产出带有楔型效果的小客车,这些汽车的外形清爽利落、简洁大方,极富现代气息。

汽车发展到鱼型,关于空气阻力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楔型继承了这一成果,并有效地克服了鱼型车的升力问题,使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有了显著的提高,当之无愧为目前最为理想的车身造型。

在垫左侧或右侧或在扶手旁有个按键, 按住按键然后用背部往后顶, 到合适位置就停下

1、大巴车内侧的座椅在垫左侧或右侧或在扶手旁有个按键, 按住按键然后用背部往后顶, 到合适位置就停下。

2、汽车的调整座椅:驾驶员驾驶前第一件事,就是上车后调整座椅,其中包括高度、前后距离以及椅背倾斜角度,这同时也关系到腿部与刹车、油门、离合器等的距离,整体以感觉舒适、可操控性强为宜。

3、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对大巴车座椅的材质印象深刻,差不多大部分大巴车的座椅都是棉质软座的,而且有些是深色并有着密密麻麻的图案。

根据车身结构,汽车可分为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五类。

1、箱型汽车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不同于马车型的汽车,其外形特点很像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称这类车为“箱型汽车”。因这类车的造型酷似于欧洲贵妇人们用于结伴出游和其他一些场合的人抬“轿子”式轻便座椅,所以它在商品目录中被命名为“轿车”。

2、甲壳虫型汽车

1934年,流体力学研究中心的雷依教授,采用模型汽车在风洞中试验的方法测量了各种车身的空气阻力,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试验。

193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首先采用了流线型的车身外形设计。1937年,德国设计天才费尔南德·保时捷开始设计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甲壳虫不但能在地上爬行,也能在空中飞行,其形体阻力很小。保时捷博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

3、船型汽车

1945年,福特汽车公司重点进行新车型的开发,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949年推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型V8型福特汽车。

这种汽车改变了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溶于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整体,车身两侧形成一个平滑的面,车室位于车的中部,整个造型很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型汽车”。

4、鱼型汽车

为了克服船型汽车的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作用这一缺陷,人们又开发出像鱼的脊背的鱼型汽车。

195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牌轿车开创了鱼型汽车的时代。鱼型汽车的背部和地面所成的角度比较小,尾部较长,围绕车身的气流也就较为平顺些,所以涡流阻力也相对较小。

5、楔形汽车

这种车型就是将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这种造型能有效地克服升力。第一次按楔形设计的汽车是1963年的司蒂倍克·阿本提,这辆汽车在汽车外形设计专家中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1968年,通用公司的奥兹莫比尔·托罗纳多改进和发展了楔形汽车,1968年又为凯迪拉克高级轿车埃尔多所采用。楔形造型主要在赛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因为赛车首先考虑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等问题对汽车的影响,车身可以完全按楔形制造,而把乘坐的舒适性作为次要问题考虑。如20世纪80年代的意大利法拉利跑车,就是典型的楔形造型。

一、从车身结构上:

按照车身承载方式可分为:承载式和非承载式车身;

按照车身外形的背部结构可分为:可分为折背式车身,直背式车身,舱背式车身和短背式车身;按照车身外形的箱体结构可分为:三厢式车身,两箱式车身和单厢式车身。

二、从车身壳体结构上可分为:

车架式车身结构:由车架、前车身和主车身构成;

整体式车身结构:一般分为FR(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F(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MF(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等几种类型。

坐姿半躺,因此人的眼睛更加容易看到车顶,视线看着车顶其实容易导致晕车,因为看着车顶会有压抑感,而且视线离开路面会让人对路况没有提前预判,突然的加减速和颠簸也会让人更加的不适,躯干和椅背紧密接触,会很不舒服,震动更加容易直接通过椅背传递到躯干上来,导致胃部不适胸闷,后背不靠座位就可以一定程度的减轻晕车症状。

如果是V90系列6109车型45+1+1坐间距就是接近70cm,如果是6125车型12米的车那座间距就大了,可能都能达到80 cm ,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用?如果是线路车要评级的话,大型中级只要达到70cm就行,高一级达到72 cm就行,就是从座椅靠背最根部量到前排座椅背部的距离,如果是拉工厂里工人上下班的车就没有座间距的要求!

车里REAR是意思是:后挡玻璃除霜除雾功能 。按下之后可以除去后排挡风玻璃上面的雾气。

1、rear字面意思为后部、背部,而车上的rear按键出现在汽车空调中,其实它就是后风挡除雾按键,不过现在很多车型都直接省去rear英文,直接是一个图标。

2、在汽车的后挡风玻璃上,你会看到一根一根的铜线,它就是电热丝,我们通过点击rear按键来开启后风挡电阻丝进行加热除雾。

3、后风挡除雾开关打开后,大约十分钟左右就会自动关闭,这是为了保护这些加热电阻丝。

扩展资料:

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

1、按驱动方式分为:独立式(专用一台发动机驱动压缩机,制冷量大,工作稳定,但成本高,体积及重量大,多用于大、中型客车)和非独立式(空调压缩机由汽车发动机驱动,制冷性能受发动机工作影响较大,稳定性差,多用于小型客车和轿车)。

2、按空调性能分为:单一功能型(将制冷、供暖、通风系统各自安装、单独操作,互不干涉,多用于大型客车和载货汽车上)和冷暖一体式(制冷、供暖、通风共用鼓风机和风道,在同一控制板上进行控制,工作时可分为冷暖风分别工作的组合式和冷暖风可同时工作的混合调温式。轿车多用混合调温式)。

3、按控制方式分为:全自动调节(利用计算比较电路,通过传感器信号及预调信号控制调节机构工作,自动调节温度和风量)和微机控制的全自动调节(以微机为控制中心,实现对车内空气环境进行全方位、多功能的最佳控制和调节)。

参考资料:

-汽车空调系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094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