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间神经痛怎么治。

肋间神经痛怎么治。,第1张

- 肋间神经痛 -

概述

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发生的经常性疼痛,并有发作性加剧。原发性肋间神经痛极少见,继发性者多与病毒感染,毒素刺激,机械损伤及异物压迫等有关。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并沿肋间神经分布。

针灸治疗肋间神经痛,较早的报道见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1]。一般采用针刺,亦有主张应用电针、穴位注射、拔罐等法。有人以磁针刺激耳穴,也收到了较好的止痛效果[2]。在取穴上,近年来有简化趋势,往往独取一穴,却能获得满意疗效[3,4],颇值得探讨。目前,针灸对肋间神经痛的平均有效率在90%左右。

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治疗

(一) 体针

1取穴

主穴:照海、丘墟、曲池。

配穴:支沟、阳陵泉、华佗夹脊(病变相应节段)、蠡沟。

2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一穴,效不明显者加配穴。照海,取双侧,随吸气进针1寸~15寸,反复捻转结合提插,持续3分钟~5分钟,施泻法,留针15分钟。丘墟穴,宜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针法同照海。曲池,取健侧穴,针剌得气后,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同时嘱患难与共者作深呼吸,并按摩患处。留针15分钟。华佗夹脊,深刺使针感沿肋间神经放射,只取患侧穴,施平补平泻法,余穴均取双侧,针法同照海。每日l~2次。

3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显效:疼痛减轻三分之二;好转:疼痛减轻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无效:疼痛不明显。

共治疗131例。108例中,痊愈75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达933%。其中,单用照海一穴治疗50例,愈显率达80%;单用丘墟治疗44例。愈显率达932%[1,3,4]。

(二) 皮肤针

1 取穴

主穴:华佗夹脊穴、膀胱经背部循行线。

配穴:病变区肋间隙、胆经胁部循行段。

2 治法

行常规消毒后,由华佗夹脊穴颈7至颈8,膀胱经大杼至关元俞,反覆以中等强度手法叩刺5遍,用闪火法拔排罐10分钟。然后令患者侧卧,使患部朝上,沿病变区肋间隙和胆经胁胁部循行段,叩刺5遍。再在疼痛区上下各一肋间隙叩刺2遍。均采用中等强度手法。叩毕,在疼痛最明显区域拔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 疗效

共以上法治疗30例,结果痊愈2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5]。

(三) 拔罐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内关、阳陵泉。

阿是穴位置:疼痛最明显处。

2治法

令患者仰卧,先取配穴进行针刺,以捻转进针法刺内关,待有感应后用提插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向上臂放射。同时,患者行深呼吸,深刺阳陵泉,直透至阴陵泉。待有感应后,用捻转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上通下达。留针30分钟~5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然后于阿是穴,即疼痛最明显处,常规消毒后,取皮肤针,由轻而重进行叩刺,叩刺至皮肤发红,以闪火法或投火法吸附其上,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10分钟~15分钟,待皮肤瘀血呈紫红色时取罐。隔日治疗一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5日。

3疗效

以上法共治疗46例,临床治愈(疼痛消失,半年内未复发)34例,显效(疼痛明显减轻,仅用力时有轻微疼痛)8例,无效(治疗二个疗程,症状未改善)4例。总有效率为913%[6]。

(四) 电针

1取穴

主穴: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配穴:太冲、至阳、肝俞、肾俞、行间、丘墟。

2治法

主穴取2~3穴,配穴1~2穴。得气后施捻转手法,先补后泻,运针10分钟,再通电针,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用密波或疏密波,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通电5分钟~20分钟。每日1次。

3疗效

共治76例,临床治愈6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无效病例,其总有效率为100%[7]。

(五) 其他措施

1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应重视病因的治疗。

2本病如单用针灸疗效不佳,可配合理疗,或封闭疗法。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王××,女,35岁,技术员。1989年10月2日初诊。

主诉:左脚痛7年,加剧1天。

病史:7年前哺乳时发觉左胸疼痛,逐渐加重,某省级医院检查诊断为“软组织损伤”,经服药、封闭、理疗等治疗后,病情好转,疼痛减轻,此后左胸经常有剧痛出现,尤其感冒后,胸痛剧烈,服止痛药、封闭等法可缓解疼痛约半个月左右,平时多为隐痛,有时极轻或不痛。昨日疼痛复又加剧,其疼难忍,左上肢不敢活动,动则痛更甚,通宵未能入睡,特来求治。

检查:一般情况尚好,痛苦病容,精神萎靡,胸部左右对称,无红肿,左前胸有压痛,以2~4胸间区域压痛明显。舌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肋间神经痛。

治则: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处方:胸部疼痛区相关经皮部,任脉、督脉及膀胱经胸段皮部,左前臂三阴经皮部,左膝以下三阴经皮部。

治法:用经络皮部治疗仪在上述经脉皮部区滚动,用力由轻到重,刺激参数为高幅高频率。治疗时间为20分钟。经上法治疗后,病者剧烈的胸痛完全消失,状如常人,痛处能扪能压,呼吸自如。每日1次。

上法连作3次后精神、睡眠、二便均好。经3个月追踪观察,疗效巩固,痛未再发。

(李伯宁医案)

参考资料:

http://wwwpharmnetcomcn/tcm/zjdq/jzzj/100131html

肋间神经痛是患者的主观症状。肋间神经由胸脊髓向两侧发出经肋间到胸前壁,支配相应胸椎旁背部和胸壁的肌肉的分支及沿肋间走行的感觉分支。因此肋间神经痛是从胸背部沿肋间向斜向前下至胸腹前壁中线带状区疼痛。

病因

胸椎椎间盘退变性突出、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和骨化常导致神经通道狭窄变形,可引起肋间神经炎症,产生疼痛。同样累及肋间神经的病变还有胸椎结核、胸椎骨折或脱位、脊椎或脊髓肿瘤、强直性脊柱炎以及肋骨、纵隔、胸膜病变。带状疱疹性肋间神经痛常疼痛剧烈。

临床表现

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从背部沿肋间向胸腹前壁放射,呈半环状分布。多为单侧受累,也可以双侧同时受累。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往往使疼痛加重。查体可有胸椎棘突,棘突间或椎旁压痛和叩痛,少数患者沿肋间有压痛,受累神经支配区可有感觉异常。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有沿沿肋间神经放射的特点。

肋间神经痛的患者建议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没有副作用,对身体状况也没什么要求,治疗效果也不错 “全龙汤”治疗肋间神经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减用药,针对性强,对症治疗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不易复发,不损伤破坏神经,无后遗症,无痛苦,是肋间神经痛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 另外肋间神经痛患者应注意以下几项,以免病情加重 1、避开引起肋间神经痛的一些诱因。肋间神经痛患者在转身、大声笑、深呼吸、打哈欠、咳嗽及打喷嚏时都会感到剧烈的疼痛,所以必须避免这些诱因的发生,以减轻痛苦。 2、及早就医。肋间神经痛有时不只限于胸部,连背部和腹部也有疼痛的可能。所以,为了得到确切的诊断,必须去正规医院求诊。 3 控制自己的情绪。肋间神经痛患者在转身、大声笑、深呼吸、打哈欠时都会感到剧烈的疼痛,所以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减轻痛苦。 4办公室人员要注意坐姿,避免劳累。 5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希望对您有帮助!

希望采纳

肋间神经痛是由于肋缘神经炎导致的,该病的发生与精神因素、饮食不规律、受凉等有关系的肋间神经痛主要为一个或几个肋间的经常性疼痛,时有发作性加剧,有时被呼吸动作所激发,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疼痛剧烈时可放射至同侧的肩部或背部,有时呈带状分布。检查时可发现相应皮肤区的感觉过敏和相应肋骨边缘压痛,于肋间神经穿出椎间孔后在背部、胸侧壁、前胸穿出处尤为显著。

中医认为,肋间神经痛疼痛窜及胸胁, 上臂乃气滞; 局部隆起,压痛明显,痛点固定不移乃血瘀气滞血瘀,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 不通则痛

(一) 体针

1取穴

主穴:照海、丘墟、曲池。

配穴:支沟、阳陵泉、华佗夹脊(病变相应节段)、蠡沟。

2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一穴,效不明显者加配穴。照海,取

肋间神经痛双侧,随吸气进针1寸~15寸,反复捻转结合提插,持续3分钟~5分钟,施泻法,留针15分钟。丘墟穴,宜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针法同照海。曲池,取健侧穴,针剌得气后,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同时嘱患难与共者作深呼吸,并按摩患处。留针15分钟。华佗夹脊,深刺使针感沿肋间神经放射,只取患侧穴,施平补平泻法,余穴均取双侧,针法同照海。

每日l~2次。

3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显效:疼痛减轻三分之二;好转:疼痛减轻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无效:疼痛不明显。

(二) 皮肤针

1 取穴

主穴:华佗夹脊穴、膀胱经背部循行线。

配穴:病变区肋间隙、胆经胁部循行段。

2 治法

行常规消毒后,由华佗夹脊穴颈7至颈8,膀胱经大杼至关元俞,反覆以中等强度手法叩刺5遍,用闪火法拔排罐10分钟。然后令患者侧卧,使患部朝上,沿病变区肋间隙和胆经胁胁部循行段,叩刺5遍。再在疼痛区上下各一肋间隙叩刺2遍。均采用中等强度手法。叩毕,在疼痛最明显区域拔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 拔罐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内关、阳陵泉。

阿是穴位置:疼痛最明显处。

2治法

令患者仰卧,先取配穴进行针刺,以捻转进针法刺内关,待有感应后用提插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向上臂放射。同时,患者行深呼吸,深刺阳陵泉,直透至阴陵泉。待有感应后,用捻转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上通下达。留针30分钟~5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然后于阿是穴,即疼痛最明显处,常规消毒后,取皮肤针,由轻而重进行叩刺,叩刺至皮肤发红,以闪火法或投火法吸附其上,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10分钟~15分钟,待皮肤瘀血呈紫红色时取罐。隔日治疗一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5日。

(四) 电针

1取穴

主穴: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配穴:太冲、至阳、肝俞、肾俞、行间、丘墟。

2治法

主穴取2~3穴,配穴1~2穴。得气后施捻转手法,先补后泻,运针10分钟,再通电针,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用密波或疏密波,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通电5分钟~20分钟。每日1次。

(五) 其他措施

1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应重视病因的治疗。

2本病如单用针灸疗效不佳,可配合理疗,或封闭疗法。

肋间神经痛肋间神经阻滞推拿临床上治疗由胸椎损伤或退变引起的肋间神经痛疗效较好。这类患者往往有胸椎关节的位置异常,通过胸椎复位手法纠正后,疼痛就能明显缓解。

(六)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临床上常见的肋间神经痛的类型有:

寒滞肝脉:胁肋痛、腹冷或牵引前阴坠胀疼痛,遇寒则甚,得热则缓,形寒肢冷,口淡不渴。舌质暗苔白滑,脉沉弦或弦紧。

肝经火盛:胁肋灼痛、或掣痛、烦躁易怒、头痛眩晕、口苦咽干、面红目赤、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邪犯少阳:胁肋疼痛,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舌淡苔白滑,脉弦。

痰饮内停:咳嗽转侧、呼吸时牵引胸胁疼痛加剧,胁胁胀满,气息短促,呼吸困难,苔薄白,脉沉弦或沉滑。

肝气郁结:胸胁满闷胀痛,疼痛每随情志变化而增减,或连及少腹,精神抑郁,善太息,饮食减少,苔薄白,脉弦。

瘀血停着:胁肋部刺痛,固定不移,日轻夜重,痛处拒按,或胁下有痞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肝阴不足:胁肋隐痛,绵绵不休,两目干涩,爪甲枯脆,口干咽躁,心中烦热,颧红,潮热,或有筋挛。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肝胆湿热:胁痛口苦,或绞痛,心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或目黄身黄,或有潮热,身热不扬,小溲黄赤,脉弦数或弦滑。

中医将肋间神经痛列为“胸肋骨痹”的范畴。认为该病的形成有内、外两大因素。内因为气血虚弱,营卫表里不和,阴阳失调、筋骨失养;外因则是偶尔胸肋部闪挫,风寒湿邪入侵,瘀滞筋骨,阻塞脉络,致气血运行不通所致。气滞血瘀,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不通则痛

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落枕;二是背部肋间神经痛。

落枕:或称“失枕”,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冬春季多见。落枕的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部分向下引起背部肌肉疼痛。这说明病起于睡眠之后,与睡枕及睡眠姿势有密切关系。

落枕的临床表现为晨起突感颈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适,以一侧为多,或有两侧俱痛者,或一侧重,一侧轻。多数患者可回想到昨夜睡眠位置欠佳,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由于疼痛,使颈项活动欠利,不能自由旋转,严重者俯仰也有困难,甚至头部强直于异常位置,使头偏向病侧。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浅层肌肉有痉挛、僵硬,摸起来有“条索感”。

一般疗法

  落枕的治疗方法很多,手法理筋、针灸、药物、热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物法为佳。 落枕热敷局部

家人可帮助落枕者进行按摩、热敷以减轻痛苦: (1)按摩: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轻按颈部,找出最痛点,然后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最痛点用力按摩,直至感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如此反复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2~3遍。重复上述按摩与轻叩,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 (2)热敷: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及红外线灯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须注意防止烫伤。 (3)选用正红花油、甘村山风湿油、云香精等,痛处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伤湿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贴颈部痛处,每天更换一次,止痛效果较理想,但病人自感贴膏后颈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孕妇忌用。 (5)耳针:耳针埋穴于颈、枕区,以食指尖按压上述耳穴5~10分钟,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针刺: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仑穴;不能左右回顾者,取肩外俞、后溪、风池穴。一般可取悬钟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针4~5分,灸3~7壮,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钟。 (7)口服去痛片1片,有临时止痛之效。 (8)改变睡眠姿势,调整枕头高低,自己扭动脖子。 (9)如为颈椎病引起,在体疗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家庭自我颈椎牵引疗法。 (10)落枕严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显。

背部肋间神经痛:是一组症状,指胸神经根(即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损害,如: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或肋骨、纵膈、胸膜病变,肋间神经受到上述疾病产生的压迫、刺激,出现炎性反应,而出现以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肋间神经由胸髓发出后经前根和后根联合而组成。共有12对,胸神经分为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前支位于肋间内、外侧肌之间叫做肋间神经,走行在肋间动脉的下面。肋间神经痛本病实际上仅仅是一症状的名称,是指一根或几根肋间神经支配区的经常性疼痛。此病为中老年人常见的胸痛原因之一。 肋间神经痛的症状的产生,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上通常见到的是继发性肋间神经痛,而原发性肋间神经痛较少见。继发性肋间神经痛是由邻近器官和组织的病变引起,如胸腔器官的病变(胸膜炎、慢性肺部炎症、主动脉瘤等),脊柱和肋骨的损伤,老年性脊椎骨性关节炎,胸椎段脊柱的畸形,胸椎段脊髓肿瘤,特别是髓外瘤,常压迫神经根而有肋间神经痛的症状。还有一种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肋间神经炎,也可出现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主要为一个或几个肋间的经常性疼痛,时有发作性加剧,有时被呼吸动作所激发,  肋间神经痛

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可放射至同侧的肩部或背部,有时呈带状分布。检查时可发现相应皮肤区的感觉过敏和相应肋骨边缘压痛,于肋间神经穿出椎间孔后在背部、胸侧壁、前胸穿出处尤为显著。有些病人可发现各种原发病变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另外,带状疱疹病毒性神经炎引起的肋间神经痛是指疱疹病毒侵犯皮肤及背根神经节,在其神经支配区的皮肤上产生成群的水疱和丘疹,而以水疱为多见,按肋间神经分布排列呈带状,同时伴有一个或几个邻近肋间神经分布区的神经痛。发病时有低热、疲倦、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继而局部出现感觉过敏、烧灼感或程度不等的胸腹壁深部疼痛。

肋间神经痛是患者的主观症状。肋间神经由胸脊髓向两侧发出经肋间到胸前壁,支配相应胸椎旁背部和胸壁的肌肉的分支及沿肋间走行的感觉分支。因此肋间神经痛是从胸背部沿肋间向斜向前下至胸腹前壁中线带状区疼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298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