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用针散记(15):背部不适症状的处理

黄帝内针用针散记(15):背部不适症状的处理,第1张

熟悉头部以及肩颈的经络循行路线,有点像在原始森林里旅行,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藤蔓,抬头是枝繁叶茂的大树,一个人在林间小道穿来穿去。到了背部,忽然像到了一片开阔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不由得想张开双臂,尽情拥抱沁人心脾的蓝天、阳光与空旷。

循行背部的经络相对比较少,主要是太阳经和督脉。这里所说的背部,主要指躯干后侧中焦、上焦的区域范围。

李老师来针治失眠,我刚下好针,他又问背上疼痛能不能针一下?当然行啦。一揽子解决问题,本来就是黄帝内针的特色。李老师背部的不适症状在左肩胛骨下缘和脊柱正中。

识证是中焦,经络为太阳经、督脉。

按左病右治法则,取右手后溪穴一针。然后让李老师活动肩背。松了,好了。李老师说。

李老师背部这个症,用太阳经支正穴、督脉后溪穴两针也是个思路。但是后溪穴一针为何奏效?后溪穴既是太阳经的部下,也是督脉的干将,从三焦同气来看,也正好对应中焦,这么多同气,犹如三千宠爱在一身,自然是较为理想的下针点。

黄帝内针用针不在多,能一针解决的就不用两针、三针,其要领在于对症的把握。症在何经何络、在三部哪一部,心里时刻要明明白白。

大姐有次电话我,说身上痒的难受,觉也睡不安稳,能不能扎针?我说晚上来试试。大姐这个症,几乎每年都在冷热交替时发作,往常用金银花煮水擦洗,几天也就会好。这次不同,擦洗了几次没有明显改善,痒的面积也比往年大。大姐瘙痒的不适症状,主要分布在 后背、大腿后侧以及腘窝, 脚背二、三趾之间 也有症状。

上中下三焦都涉及,经络主要是 太阳经( 后背 、大腿后侧以及腘窝),督脉(后背中线)、阳明经(脚背二、三趾之间)。

这种大面积的瘙痒,没有具体的不适症状点位,似乎一时很难找到下手的同气点。如果被这样的判断牵住牛鼻子,那就不是黄帝内针的思维。

遇到复杂或者吃不准的情形,第一选择是回到内针法则。后背及大腿后侧以及腘窝瘙痒症状面积再大,三焦定位无非还是上、中、下,经络也就涉及督脉和太阳经,方法也还是在经刺经、在络刺络。

症状无法区分左右,那就按照男左女右取穴,在太阳经支正穴、小海穴以及督脉交会穴后溪穴各刺一针。

太阳经支正穴“表里倒换”至少阴经通里穴一针。

然后,取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两针调中。

阳明经、太阴经这两针也可以看作是后病前治,后背(太阳经、督脉在躯体之后)为阳,胸腹为阴(阳明经、太阴经在躯体之前),阳病治阴、从阴引阳。

进针不久,大姐就说后背以及大腿后面不痒了,脚背症状也减轻了很多。

脚背症状在阳明经区域,下病上治,在手部阳明经合谷穴刺入一针。同时,表里倒换太阴经鱼际穴一针。这两针,正好又与曲池穴、尺泽穴两针形成上下倒换。针入的同时,脚背瘙痒症状消失。留针结束,大姐的不适现象已然不见。

第二天,大姐告诉我原来的地方不痒了,转移到 肩前和右边腰 侧去了。我又仔细问了问症状,肩前主要是太阴经区域,腰侧主要是少阳经区域。那天大雨,大姐从乡下上来不方便,我就嘱咐正在学内针的姐夫自行施针。

肩前取太阴经,怕姐夫一下子搞不定,让他同时“表里倒换”至阳明经。

右边腰侧取少阳经,同时“表里倒换”至厥阴经。

第三天,大姐说瘙痒症状全部退缩到小腿和脚板上去了。我请姐夫继续随证治之,就这样把那些不适症状打发回去了。

第四天,大姐又微信我,说还有件事更奇怪,走了一年的“大姨妈”回来了。大姐现在这个年龄,正好是更年期的档口。黄帝内针是 调中 的,大姐这个小插曲,再次证明此言不虚。

今年春节前,正是辞旧迎新最忙的时候,有个加班加点经常熬夜的朋友得了带状疱疹,欲遵医嘱回家休息。我建议他试试黄帝内针。他愣了一下,针灸能治带状疱疹?可以试试啊!我笑着说。朋友犹豫了一会,接受了我的好意。朋友带状疱疹患处在后背中间的左侧,约有巴掌大小。

识证是中焦,经络为太阳经。

首先在太阳经后溪穴、小海穴各进一针,然后上下倒换太阳经腕骨穴、支正穴。支正穴、小海穴分别表里倒换至少阴经通里穴、少海穴。

同时调中,针刺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再上下倒换掌部阳明经合谷穴、太阴经鱼际穴,腕部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阳明经、太阴经这几针,既有后天脾胃调中之意,也有后病前治之用。

这次下手也没有往日那么“温柔”,尤其对阳明经、太阴经这么多倒换,主要想尽可能发挥调中的力量。

考虑到他说最近加班加点经常熬夜, 又加了厥阴经内关穴、少阳经外关穴两针,这两个穴位除了跟肝胆二气有关,还分别是阴维脉和阳维脉的交会穴,等于给朋友增设了一道阴阳调和的保障线。

针入不久,朋友就告诉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在往里收,痒痛的症状渐渐减轻。留针结束,患处的颜色已由原来扎针前的暗紫色变为浅红色,丘疹状隆起物的边界也变得十分清晰。

第二天行针前,发现患处较昨日相比已经明显变小。如此用针三次,患处就由连片结块的症状,变成了零星散布的疹子,后来又扎了三四次,前后十天左右,朋友的背部就恢复如常。

用针期间,没有挂水吃药,也没有采取其他措施。至于痒痛等不适,首诊之后就没有痛过,仅在触碰衣物时有轻微瘙痒;三诊后,所有不适症状均未再出现。

这个案例让我更深切的体会到,不能机械地理解随证治之的意思,不能囿于患处之症所在的狭隘空间。杨真海师父说,黄帝内针是调中的,这句话,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小贴士:背部不适症状,识证为上焦、中焦,经络主要为太阳经、督脉。

一般按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求同气若症在两侧,以相对严重的一侧作为主症;若症在中间或两侧症状基本相似,可按男左女右求同气。

取穴可以《黄帝内针》“三焦经络(同气)”章节所给出的穴位为据。

具体取穴可以阿是穴为准。如用针效果不佳,可采取阴阳倒换办法强化 。

病情分析:

这个情况,一般是考虑为腕关节背部皮肤下的良性肿瘤,这个旁边明显的改变,而且是皮肤下面的,虽然里面的回声不均匀,边界欠清,但是一般常见的良性肿瘤,

指导意见:

这个情况,一般最常见的是腕关节背侧的腱鞘囊肿,这个是腕关节处的良性肿瘤,是可以予以手术治疗好的。

后背范围很大,后背脊柱中间鼓起包常见的就是下边,小孩或者婴儿期、4-5岁看到鼓起包逐渐增大,有可能是脊柱裂,并且属于显性脊柱裂。脊膜膨出或者脊髓脊膜膨出,属于脊柱部位属于神经外科疾病,到神经外科相应做处理。中间鼓起包,如果有纤维瘤、脂肪瘤,不属于神经外科,可以去外科或者脊柱外科做相应处理,比如局部切除脂肪瘤、纤维瘤,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看活动度、边界是否清楚、有没有压痛,如果边界不清楚更应该早点去医院做治疗,如果边界清楚可判断属于良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335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