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维礼:针灸止痛十二法

孟维礼:针灸止痛十二法,第1张

针灸止痛,从古至今,以疗效优而著称。孟氏中医世家在继承前贤、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结合自家针灸治疗实践,在临床上总结出针灸止痛十二法,将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疗,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

循经四取止痛法

即按疼痛部位的经络归属,循该经络采用近取、远取、近经取和辨经取四种取穴方法针灸止痛。在“宁失其次,勿失其经”的思想指导下采取疼痛病所辨分经络,以此经穴为选,分别采用循经近于病所的穴位而近取治之,或循经远离病所的穴位而远取治之两种方法,皆调其经,使经通络活,疼痛自愈。

其次,除在主要经络取穴外,再配以循行近于病处的临近经络取穴,或配以与主经相表里,及有辨治关系的经络,辨取经穴。

孟氏中医世家体会到,围绕主经,四法取穴,从各个角度共同调其经,全面而实效。如左上牙痛属于阳明大肠经,近取下关(左),远取合谷(右),近经取颊车(左),辨经取三里(左)、太溪(左)。

孟氏中医世家认为:针灸循经四取,可使针灸止痛标本兼顾,疗效持久而迅速。

2

对应纵横止痛法

即病变部位在左取相对应的右侧穴,病变部位在右取相对应的左侧穴的横取法;或按病变部位在前胸腹取相对应的后背腰部位的对应穴的止痛法。

人体十四经脉除任督阴阳总领为单数外,十二经脉则左右各一成双数,故辨别脏腑之病,即左右横向皆可取该脏腑之经络,不过左血右气有偏罢了。但无论血病气病,气为血帅血为气母,阴阳互根,故右病取左,左病取右,横向对称取穴,疗效显著,实为妙法。若患者身体前侧某部位发生疼痛,则以患者身体的纵向,即身体前侧某部疼痛处的反侧(背脊面)对称部位上,用拇指强压两条俞穴周围的对称压痛点,针35分钟,或针后拔罐,可迅速使患者身体前面的疼痛消失。

孟氏中医世家将此法用于妇科病、乳腺增生、慢性胃炎的治疗,采取前后对应法取穴,疗效甚佳。

3

脏腑背俞止痛法

脏腑发生疼痛之时,即选取背部该脏腑的俞穴,一侧或双侧,依法针灸,达到治疗该脏腑疼痛的目的。

人体五脏六腑皆在后背膀胱经循行,脊椎双侧经络上有俞穴,俞穴是脏腑经气输于脊腰部的腧穴,脏腑经气失常,输注于脊腰部的俞穴必表现反常,针灸其俞穴,可有效调节该脏腑之气,使脏腑气机得以调节而其痛自愈。

孟氏中医世家体会:脏腑俞穴止痛法,实证用针罐法、虚证用辨证隔物灸法取效较好。

4

“阿是”取穴止痛法

即在疼痛部位按寻最痛点,以此为“阿是”穴,进行针灸治疗止痛的方法。

“阿是”穴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最早命名的,虽然《内经》也有“以痛为腧”类似阿是穴的描述,但无正式名称。孙氏在《千金要方》二十九卷中“灸则第六”云:“有阿是之法,若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理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孙氏发明阿是穴,对后世影响巨大,历代屡试屡验。“理则内经以痛为腧,痛则不通,治其痛点,通则不痛是也。”

孟氏中医世家认为:阿是穴即痛点,不但是病的反应点,也是某些疾病的辨病诊断点,故在运用“阿是”穴治病的同时,必须分清内在病因,配以药物治本,方为上策。

5

针罐止痛法

即针刺和拔罐同时应用于同一穴位的止痛法。分为两种具体方法:一为在选穴上,针刺留针后,用适当大小的火罐,把针和穴位一起拔在火罐内,拔罐时间宜长,一般为10~15分/次,适应于虚瘀性疼痛;其二为在所选穴上,针刺不留针,用适当大小的火罐把刚刺过的穴位拔在罐内,可见血渗出或流出,时间宜短,每穴一般5~10分钟,适应于实瘀性疼痛。

孟氏中医世家把针罐法用于痛经、慢性胃炎腹痛及气滞血瘀腰痛患者,疗效快速,较单独针刺或拔罐疗效更为持久。

6

艾温针止痛法

即艾灸和针刺同时应用于同一穴位的方法,适用于虚人受实邪,或实人受虚邪的虚实交杂之疼痛。此法对可拔罐之处疗效甚速。

在选穴上针刺留针后,把药艾条裁成3~5cm的小节,或把艾绒揉成团,插在针柄上,和皮肤保持5~10cm距离,从近皮肤下端把艾点燃,留针待艾烧尽,达到艾针并用止痛的效果。本法适用于经络不通、寒凝经脉、气血不和等四肢疼痛之症。

孟氏中医世家艾温针应用最多的是脑中风后遗症如半身不遂、筋骨疼痛患者,并用于妇科输卵管不通、产后下肢肿胀及肩周炎等证,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7

气针止痛法

为清代安徽名医郑宏刚《金楼玉钥》中创立的三说之一,它是选用十四经的气穴,以井、荥、腧、经、合为序,按轻、中、重三级,分人体正、侧、背三条经线,依据病症轻重配穴治疗,突出调气。用于治疗各种疼痛以气滞和风邪为患的疾病,有独特的疗效。

孟氏中医世家把气针法用于面瘫、脑中风偏瘫、麻木痹痛及带状疱疹疼痛等,疗效甚验。

8

针药穴注止痛法

即选用新型针灸用穴位注射针,或普通65号及7号注射针头,用针管吸入适量的有效中西药注射液,在选定穴位上按深度进针,得气后,注入药液,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

临床选穴是以阿是穴、近处经络止痛穴和循经四取穴位为主,临床选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川芎嗪、丹参、654-2、安痛定、地塞米松等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效明显提高。

孟氏中医世家近年来把针药结合穴位注射止痛法扩大运用到不孕症、痛经、腰痛、刮宫后腹痛、盆腔症瘕、子宫肌瘤疼痛、慢性胃炎腹痛等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9

挑针止痛法

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疗法,适于用风湿筋骨痛及各种神经性疼痛,如头痛、胃痛、关节肌肉疼痛等久不愈者。具体操作方法为:用缝衣针经消毒后,穿外科缝合丝线,约六七寸长,在疼痛部位、阿是穴或临床穴位处,用手捺紧,使肌肉突起,针穿过突起的皮肤,拉过线,线首尾相并,用力向外一拉,使该处之皮肤成一创口,深度在皮肤与肌肉之间,有纤维被拉断即可。一般疼痛处挑3~5针后,用无菌纱布包扎,每周1次,一般3~5次即愈。

孟氏中医世家将挑针疗法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即痹证疼痛,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10

艾灸止痛法

分为直接灸和隔物灸,即点燃艾炷或艾条,直接对准选穴,采用雀啄或伸缩热灸的方法;或在穴位上隔附上有治疗作用的药及各种物体,其上再用点燃的艾炷或艾条热灸,使药物及热力通过直接隔物传入穴位,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重灸派是针灸派系中最大的派系。孟氏中医世家十分推崇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孙氏运用灸法,视脉权变,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先提出艾炷的大小与灸之生熟的辨治法,临症时灵活应对,知常达变;其次,还记述了40种隔物灸的方法及诸多临床治验病例。

孟氏中医世家把直接灸运用于脑中风后遗症,隔附片灸治妇科不孕症、子宫虚寒,隔麝香膏药灸至阴穴治胎位不正,隔生姜片灸治慢性胃炎胃痛,隔苦瓜片灸治慢性结肠炎、脘腹胀痛、肠鸣等病,并在实践中认识到:灸亦有补泻之说,灸法可用于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如小儿肺炎咳嗽症可以灸背部肺俞穴,急性腹泻灸神阙穴等,扩大了灸法治疗疾病的范围。

11

刺络放血止痛法

即用三棱针、蒙针,在选定穴位或部位,刺破放血,起到治疗疼痛性疾病的方法。该法为金代名医张从正常用之法。他的刺络泄血法突出体现了疼痛“攻破”、“祛邪”思想在针灸学中的运用。《素问针解篇》提出“菀陈则除之,去恶血也”,则是其刺络泄血理论之根源。

孟氏中医世家运用刺络委中拔罐腰眼部止急性顽固性腰痛,疗效明显提高,并起效迅速。在长期积累病例的基础上,拟定刺络拔罐治腰痛方案,疗效甚验,此外还用于治疗红眼肿痛、偏头痛等病。

12

刮穴泄血止痛法

此法为清末扬州名医夏春农首创,当时主治“疫喉痧”。后经民间扩大应用于皮肤肌肉痹痛症、麻木胀痛症、腰背疼痛等症。此法适应于皮肤无创伤,治后不影响洗浴,具有易推广、简便易学、符合社区保健之优点。

方法:按疼痛处经脉走向,施以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补泻手法。按病情的虚实,分阴阳两面,并从前、中、后三线刮穴。此法与刺络法稍有不同,为使络血流出,但不外出皮肤,为内出血,形成瘀斑,对肌肉痹痛、风寒湿痹疗效最好。

孟氏中医世家把刮穴泄血止痛法用于肌肤麻木疼痛、妇女产后背部拘急痛、寒湿腰痛及慢性腓肠肌转筋痛,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总之,针灸止痛,取效迅速,其具体方法,孟氏中医世家总结为以上十二法,在临床实践中上述这些方法还在不断地 探索 深化和完善,而新的止痛疗法也将不断地产生,服务于患者。

· 本文摘自《孟维礼中医世家经验辑要》,郭教礼总主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胃脘痛又叫胃痛,是指以肚脐以上,剑突心口以下部位的上腹部疼痛。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胃痉挛、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

胃痛的病位在胃腑。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起居不时、感受寒邪等均可引起胃痛。针灸对本病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1)至阳或灵台

以指代针,按压至阳、灵台穴,治疗急性胃痉挛有特效。有位青年职工突发胃痛,先服用胃片、元胡止痛片、胃必治,服用1个小时,疼痛不见减轻。之后俯卧沙发上,按压至阳灵台穴,约3分钟,疼痛消失。

按压至阳灵台治疗急性胃痉挛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一是体位,坐位效果不好,可能与坐位按压时用力的方向有关,应取俯卧位。二是找穴方法,从两个肩胛骨下角找一连接线,与椎体相交的地方就是第7胸椎,上为灵台,下为至阳,一般情况下此二穴都有显著的压痛点;若压痛点不明显,可上移或下移一个椎体。

三是按压方法,医者立于患者一侧,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放于至阳穴和灵台穴上,行圆圈状按揉,用力要垂直朝向腹部方向,用力大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按压时间一般为3~5分钟,按压时应嘱咐病人行缓慢而深长的腹式呼吸,以活动胃部,可提高疗效。此法不仅对急性胃痉挛特效,对各种胃痛也有效果。

(2)中脘

针刺中脘穴对急慢性胃痛都有效,对急性胃痛效果更好。中脘是为的募穴,是胃腑之气输注的部位,又是腑之会穴,胃痛是六腑病,六腑属阳,中脘在腹部,腹部属阴,所以胃痛针胃的募穴中脘。中脘属任脉穴,在前正中线,脐上4寸,即肚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3)内关

内关既能理气止痛,又能和胃止呕,对胃痛伴有恶心呕吐者最为适宜。内关是手阙阴心包经的络穴,一穴通心包和三焦两条经。此外,内关穴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心痛灸包括胃痛在内,所以内关是治疗胃痛及所有胃病的常用效穴。

有胃病患者可以通过这几个穴位来减轻痛苦,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有用。根据查询快速问医生得知,针灸能帮助改善胃痛症状,因为针灸治疗主要通过穴位的刺激,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针灸治疗改善胃部经络瘀堵情况,促进胃部血液循环,改善胃失所养导致的一系列不适症状,有助于改善胃疼症状。

一、头痛

(四经、寒热湿;肝阳、痰浊、瘀;血虚、肾虚)

1外感头痛:外感头痛肺胆督,百风太列四经分,阳明堂竹内庭谷,少阳外关率足临,太阳天柱后溪脉,厥阴内关太神聪,风寒风门热曲椎,风湿头痛阴陵泉。

2内伤实痛:内伤实痛胃胆督,百会风池头维总,肝阳太冲太侠溪,痰浊阴陵太阳隆,血海内关膈血瘀。

3内伤虚痛:内伤虚痛胃胆督,百会风池三里足,血虚阴交肝脾俞,肾虚肾俞溪悬钟。

4偏头痛:

偏头痛寻肝胆疗,外泣风隆太冲率,头维角孙祛头风。

二、面痛

(寒热、瘀滞、眼、额、颌)

手足阳明足太阳,攒下地谷四风池。风寒列缺热池泽,淤滞太冲阴交通,眼痛阳白丝竹外,额痛颧髎迎香逢,颊车翳风庭浆颌。

三、面瘫

(寒、热、复)

手足阳明与太阳,四白阳白鱼腰攒,颧颊地谷昆仑配。风寒风池热曲池,迎香水沟三里复。

四、落枕

(寒、瘀、肩、背)

落枕阿是小肠胆,肩劳后悬压痛点,风池谷寒瘀内关,肩痛肩髃加外关,背痛天宗肩外俞。

五、漏肩风

(太阳、阳明、三焦、瘀血、气血虚)

手部三阳阿是穴,贞前髃髎压痛点,太阳后溪阳明谷,三焦外关谷风邪,内关膈俞气血瘀,三里气海气血补。

六、肘劳

(外上、内下、外部)

三阳经筋阿是穴,外上三里谷池髎,内下阳谷小海针,鹰嘴外关天井索。

七、腰痛

(太阳督脉、寒湿、瘀、肾虚、坐骨神经)

大肠委中阿是腰,太阳申脉督后溪,寒湿阳关瘀膈俞,命门肾志肾虚痛。坐骨神经胆膀胱,脊委阳虚大骨环。

八、痹症

(行、痛、着、热)

痹症阿是循经配,行痛着热四痹分。膈俞血海行痹证,关元肾俞痛痹疗,着痹阴陵足三里,热痹曲池与大椎。

九、中风

(肝阳、风痰、痰热、虚风、气虚瘀;头晕、尿失禁、复视)(闭、脱)

1中经络

(口歪、上下肢不遂、足内翻、便秘)

心包督脾经络中,关中三泉水沟泽。肝阳暴亢太溪冲,风痰阻络合谷隆,痰热曲池内庭隆,太溪风池虚风动,气海三里气虚瘀,头晕天柱完骨风,中元曲骨尿失禁,复视天池球后睛。

2中脏腑

心包督脉中脏腑,内关水沟二穴针,太冲合谷井穴闭,关元气海神阙脱。

十、眩晕

(肝、痰;气血虚、肾虚)

1实证:心包督脉肝胆晕,百会风池冲内关,太溪侠溪行间肝,头维隆中阴陵痰

2虚证:背俞督胆疗虚眩,百会风池肝肾足,脾胃气海气血虚,肾虚阴交溪悬钟。

十一、痿症

(肺、湿热、脾胃、肝肾、排刺)

手足阳明夹脊痿,合谷曲池肩髃脊,髀关伏兔足三里,阴交阳陵腰夹脊,肺俞二间尺泽肺,阴陵椎庭湿热*,脾胃太白脘关元,太溪肝俞与肾俞,阳明排刺上下肢。

十二、痫病

(风痰、痰火、瘀、心脾、肝肾)

发作期:心包肾督痫病发,后溪涌泉会内水。

间歇期:心包任督肝间歇,太间丰印鸠尾针。风痰风池谷阴陵,痰火神门曲池庭,膈俞内关脑络瘀。心俞脾俞三里虚,阴交太溪肝肾俞。

十三、不寐

(肝火、心脾、胆、心肾不交、脾胃不和)

督脉八脉交会心,阴跷阳跷最相关,门神照堂脉安眠。行间侠溪肝火扰,心俞脾俞三里虚,内心丘墟胆气复,心脾太溪水泉交。脾胃不和内关加,太白公孙足三里。

十四、郁证

(气郁、化火、痰气、神乱、心脾、肝肾)

心包心经督肝郁,太冲内关沟神门,气郁期门膻曲泉,化火行间侠外关,痰气廉突阴陵隆,神乱阴交溪通心,三里阴交心脾虚,太溪阴交肝肾俞。

十五、心悸

(胆怯、心脾、虚火、水凌心,瘀;惊汗、肿热、耳鸣)

心包心经定心悸,巨阙厥阴内神郤胆俞脾俞三里虚,阴虚火旺肾太溪,膻中气海水凌心,膻中膈俞脉瘀阻;大陵善惊膏肓汗,中极水肿热劳宫,耳鸣中渚并太溪。

十六、感冒

(风寒、风热、夹暑、夹湿;全身咽、气虚鼻)

肺督大肠感冒清,合谷大椎风太列。风寒风门加肺俞,风热池泽鱼际取,夹暑委中湿阴陵;全身身柱咽少商,气虚三里鼻迎香。

十七、咳嗽

(风寒、风热、咽疼;痰湿、肺阴、肝火、咯血)

1外感咳嗽:肺经大肠外感咳,肺俞列缺合谷针,风寒风门热大椎,少商放血咽喉疼。

2内伤咳嗽:肺经脾经内伤咳,肺俞三阴交太渊,痰湿丰隆阴陵泉,膏肓肺阴行间肝,咯血独取孔最良。

十八、哮喘

(风寒、风热、痰阻、喘甚;肺虚、肾虚。)

1实证:肺经背俞哮喘实,膻中定喘肺缺泽,风寒风门热曲椎,痰阻肺热加丰隆,喘甚另加天突穴。

2虚证:肺肾背俞哮喘虚,三太太喘肺肾膏。肺气虚损气海针,阴谷关元肾气虚。

十九、呕吐

(寒、热、痰饮、肝、虚寒;肠鸣呕胀)

心包胃经募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上脘胃俞寒客胃,金玉点刺合谷热,膻中丰隆痰饮阻,阳陵太冲肝犯胃,虚寒脾俞胃俞温;肠鸣脾俞大肠俞,呕酸公孙胀天枢。

二十、胃痛

(食、寒、肝、瘀、阴、脾胃虚)

心包胃经募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下脘梁食胃俞寒,肝胃太冲瘀膈俞,胃阴内庭三阴交,气海关元脾胃虚。

二十一、泄泻

(寒湿、湿热、食滞;脾虚、肾虚、肝郁。)

1急性泄泻:急性泄泻脾胃主,天上阴陵泉水分,寒湿神阙用灸法,湿热内庭滞中脘

2慢性泄泻:慢性任脉脾胃补,天枢神阙三里公,脾虚脾俞与太白,命门肾虚太冲肝。

二十二、痢疾

(湿热、寒湿、毒、休息痢、噤口痢、久痢)

胃与大肠任脉主,天上下脘关元谷,湿热曲池加内庭,寒湿中脘气海针,大椎太冲十宣毒,脾俞肾俞休息痢,内关中脘噤口痢,百会长强久脱肛。

二十三、便秘

(热、冷、气、气虚、血虚)

三焦胃经治便秘,天枢水道沟来隆,热秘合谷内庭泻,冷秘神阙关元温,气秘太冲中脘疏,脾俞气海气虚秘,血虚阴交三里足。

二十四、阳痿

(心脾、肾阴阳;腰膝、恐、湿热、瘀、失眠)

任脉脾经背俞穴,关元三阴交肾俞。心俞脾俞三里虚,中脘三里无食欲,肾阳命门阴溪溜;命门阳陵腰膝酸,志室胆俞恐伤肾,会阴阴陵湿热注,瘀血太冲膈血海,内关神门心俞眠。

二十五、癃闭

(湿热、肺、气滞肝郁、瘀;中气、肾虚、尿无力。)

1实证:膀胱脾经俞募穴,膀胱中极边交泉。湿热委阳肺尺泽,气郁太冲大敦肝,次髎血海曲骨瘀

2虚证:膀胱任脉背俞穴,脾肾秩元三焦俞,气海三里中气补,肾虚太溪复溜宜,气海曲骨尿无力。

二十六、消渴

(上下肢痛麻木、皮肤瘙痒)(多食、便秘、多尿汗、阴阳虚,复视、头晕、渴)

1总则:脾肾背俞消渴治,三姨太补肺脾肾。上消太渊与少府,中消内庭地机复,下消复溜太冲全。

2分则:上谷中脘隆多食,便秘腹结陵枢敦,复溜关元多尿汗,阴阳两虚命门关。攒竹光明头维视,头

晕上星渴泉浆。

二十七、月经不调

(气虚、量多,心烦;虚寒、实寒;肝郁、肾虚、胸胁痛)

1月经先期:任脉脾胃经先期,关元血海三阴交,气虚三里脾肾俞,量多隐白烦神门。

2月经后期:任脉脾胃经后期,气海归来三阴交,虚寒命门腰阳关,实寒子宫奇穴针。

3不定期:任脉脾经不定期,关元肝俞三阴交,肝郁期门与太冲,肾虚肾俞加太溪,膻中内关胸胁痛。

二十八、痛经

(寒湿、胁痛、气滞胸闷、腹胀;气血虚、肝肾虚、头晕耳鸣)

1实证:任脉脾经痛经实,阴交中极与次髎,寒湿归来寻地机,胁痛阳陵泉光明,气滞太冲闷内关,腹胀天枢与气穴。

2虚证:脾经胃经痛经虚,气海阴交足三里。气血亏虚脾胃俞,太溪肝俞与肾俞,头晕耳鸣加悬钟。

二十九、崩漏

(血热、瘀、湿热、郁;气虚、阳虚、阴虚、盗汗失眠)

1实证:任脉脾经崩漏实,关公三阴交隐白,血热血海瘀地机,湿热阴陵郁太冲。

2虚证:任脉脾胃崩漏虚,气海阴交足三里,百会脾胃脾气虚,肾俞命门肾阳虚,然谷太溪肾阴补,盗

汗阴郄神门眠。

三十、绝经前后诸症

(阴、阳、肝阳、痰郁、神乱)

任脉脾经背俞穴,气海阴交肝脾肾,太溪照海元命门,肝阳百会风池冲,痰郁中脘阴陵隆,心俞神门通里宁。

三十一、带下病

(湿热、脾虚、肾虚;腰酸、纳少溏、阴痒、带红)

任脉脾胆带下病,白环带脉阴陵极,水道次髎湿热注,气海阴交三里虚,肾俞关元照海肾;腰酸腰眼小肠俞,中脘天枢纳少溏,蠡沟中都太冲痒,带下色红间使加。

三十二、缺乳

(失血过多、气血虚、肝郁;食少溏、胃胀、胸胁胀)

任脉胃经缺乳主,乳根膻中少泽寻,失血过多肝脾俞,脾胃三里气血补,太冲内关肝气郁;中脘天枢食少溏,中脘三里胃胀满,胸胁胀满加期门。

三十三、遗尿

(肺脾气虚、肾阳虚、夜梦多)

任脉脾经背俞穴,膀胱关元阴交极,气海肺俞三里气,肾阳虚者加肾俞,百会神门夜梦多。

三十四、瘾疹

(风邪、湿邪、肠热、血虚风;呼吸困难、恶心呕吐)

脾经大肠主瘾疹,血海委中合膈曲,外关风池风邪袭,阴交阴陵湿邪重,三里天枢肠积热,三里阴交血虚风,天突呼吸呕内关。

三十五、蛇窜疮

(肝、脾)

相应夹脊局部穴,阳陵大敦行间肝,血海隐白内庭脾。

三十六、痄腮

(高热、睾肿、神昏)

胃肠三焦关痄腮,外风痄腮颊关合,高热大椎商阳泻,太冲曲泉睾丸肿,神昏井宣人中针。

三十七、肠痈

(便秘、呕、发热)

肠痈独取足阳明,阑尾天枢巨虚是,腹结便秘呕内关,发热曲池泄热良。

三十八、扭伤

(腰、踝、膝、肩、肘、腕、髋)(腰正中、腰一侧、膝内侧)

人中后溪腰正中,腰侧三间手三里,血海阴陵膝内侧。

三十九、目赤肿痛

(风热、肝胆)

肝胆大肠目肿痛,太阳风池太明谷,风热少商与上星,行间侠溪肝胆火。

四十、耳鸣耳聋

(风邪、肝胆火)(肾气不足、肝肾亏虚)

1实证:三焦胆经耳鸣实,翳风中渚会侠溪,外关合谷风邪感,太冲丘墟肝胆火。

2虚证:小肠肾经耳鸣虚,听宫太溪与照海,肾俞气海肾气虚,肝肾亏虚肝肾俞。

四十一、鼻渊

(肺经风热、湿热阻窍)

大肠肺经鼻渊症,印堂风池缺谷香,肺热少商井穴配,曲池阴陵湿热阻。

四十二、牙痛

(风火、胃火、肾虚)

胃与大肠牙痛主,下关颊车合谷针,外关风池风火痛,内庭二间泻胃火,太溪行间肾虚痛

四十三、咽喉肿痛

(风热、肺胃实热;入夜发热)

1实证:肺胃大肠咽痛实,关冲内庭合泽少,外关风池风热感,肺胃实热鱼际兑。

2虚热:少阴肾经咽痛虚,照海鱼际回太溪,鱼际泻法余补法,阴交复溜夜发热。

四十四、晕厥

(实证、虚证)

心包督脉晕厥症,涌泉水沟冲三里。实证合谷加太冲,气海关元百会虚。

四十五、内脏绞痛

(黄疸、高热、呕吐;呕吐;血尿、湿热)

1心绞痛:心包心经心绞痛,内关阴郄膻中取。

2胆石症、急性胆囊炎:胆经俞募穴位取,阳囊肝胆门日月,黄疸重者加至阳,高热曲椎呕内三。

3胆道蛔虫:胃肠胆经蛔虫症,鸠胆陵香日月白,呕吐内关足三里。

4肾绞痛:脾经背俞肾绞痛,阴交肾焦阴陵元,太冲血海治血尿,委阳合谷湿热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342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