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岁4个月,身上大片出荨麻疹,怎么办

孩子2岁4个月,身上大片出荨麻疹,怎么办,第1张

麻疹是一种由于过敏而引起的皮肤病,其病因比较复杂,通过分析发病过程和检测过敏源,部分患者可以明确致敏源。

荨麻疹的病因:

1、药物最常见的药物有:青霉素、疫苗、破伤风抗毒素、痢特灵等。

2、食物常见的有:鱼、虾、蟹、蛋类,大量食用蛋白类食物后再饮酒,食物难以彻底消化,变成蛋白胨或多肽形式,被身体吸收后易引起荨麻疹

3、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均可引起荨麻疹,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及肝炎病毒,常可改变机体的反应性,引起荨麻疹。

4、物理因素冷、热、日光、摩擦、振动和压力等,都可能引起荨麻疹,如寒冷性荨麻疹、局部热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振动性荨麻疹及压迫性荨麻疹。

5、遗传父母有过敏史,其子女发生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的可能性增加。

荨麻疹的症状表现

临床上急性荨麻疹症状为全身瘙痒,抓之有大小不一的风团发生。风团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皮损,或成地图样损害。急性荨麻疹症状往往呈红色浮肿片块,有的急性皮损上可有水疱、大疱性荨麻疹。病重者可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腹痛、腹泻、甚至窒息。急性荨麻疹的皮疹一般仅发作一次或数次,病程不到6周。超过6周的为慢性荨麻疹是比较顽固的皮肤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

荨麻疹怎么治疗?

抗过敏功能益生菌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和损伤修复,改变过敏体质,使得过敏发作次数和程度逐渐减少减弱,直至消失。但不是所有所有的益生菌都有这个功能,这与选择什么样的益生菌菌株密切相关,其中[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的自然疗法,主要就是寻求药物以外的另类抗过敏疗法,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干扰素分泌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平衡。[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拥有降低血清IgE过敏抗体的国际专利认证,连续补充8周以上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这样一来,慢慢使过敏原无法与体内的IgE抗体结合,从而不再发生过敏的生化反应。

荨麻疹,日常护理要注意的问题:

1、不要让孩子用手抓挠患处,以免越抓越痒;可用冷敷减轻瘙痒感;

2、注意营养均衡,患儿不宜食用过多高蛋白的食物;

3、注意天气变化,随着增减衣物,荨麻疹患儿应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以免对患处造成刺激。

宝宝幼儿麻疹怎么办

 宝宝幼儿麻疹怎么办,很宝宝的健康问题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而宝宝抵抗力差,很容易生病,麻疹是不少宝宝会得的疾病,十分影响宝宝的健康,下面为大家分享宝宝幼儿麻疹怎么办,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宝宝幼儿麻疹怎么办1

 宝宝出麻疹的话,一定要及时的治疗,除此之外,一定要进行精心的护理工作。其次需要注意的就是,患有这种疾病的话,在治疗的'时候,要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尤其是孩子在出疹期出现高热症状的时候,一定要要采取合适的方法退热,不可以盲目用药,具体用药,一定要根据医生给出的意见才可以。

  宝宝幼儿麻疹需要注意什么

 宝宝幼儿麻疹需要注意的有很多,每一个方面都不可忽视,首先就是在饮食上面,不可以胡乱用餐,应该注意补充一些水分多还有就是维生素比较多的食物,其次就是居住的环境一定要温暖湿润,光线最好不要太强,定时通风换气,如果宝宝眼鼻出现分泌物过多的时候,要及时清理。

宝宝幼儿麻疹怎么办2

  小儿麻疹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1、肺炎

 肺炎在麻疹住院患者中,并发肺炎的约占90%以上,为引起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并发肺炎大多发生于出疹期,以5岁以下小儿多见,尤以两岁以下小儿得病较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疹出齐后发热持续不降,气急缺氧症状加重,肺部啰音增多,中毒症状加剧,尚可出现吐泻、脱水、酸中毒等代谢紊乱,甚至出现昏迷惊厥、心力衰竭等危重症状。

  2、脑炎

 脑炎为麻疹较常见的并发症,麻疹脑炎大多发生在出疹期,偶见于出疹前或疹退后;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神志不清、惊厥及强直性瘫痪等症。

  3、中耳炎

 中耳炎也为麻疹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年幼病儿,为继发细菌感染,患儿哭吵不安,注意外耳道有无分泌物流出。

  4、心血管并发症

 麻疹出疹期中毒症状明显的两岁以下幼儿常可发生心功能不全,表现为气急、面色苍白、紫绀、四肢厥冷、脉细速、心音低钝、皮疹不透或突然隐退,肝脏急剧增大,心电图可见低电压、T波改变、传导异常等,少数患者可伴明显心肌炎或心包炎征象。

  5、喉炎

 麻疹过程中轻度喉炎、气管炎颇为常见,有时发展成严重急性喉炎或喉气管支气管炎,多属细菌继发感染,出现声音嘶哑、哮吼、频咳、呼吸困难、缺氧及胸部三凹征等,呼吸道严重阻塞时必须及早进行气管切开或插管,进行抢救。

摘要:宝宝患有小儿荨麻疹真是一件让爸妈烦心的事情。很多家长对儿童荨麻疹缺乏认识,平时也不知道怎么防止这种疾病。今天,小编就教给各位爸妈一些简单的荨麻疹食疗方法,从饮食方面可以有效缓减宝宝的痛苦哦!小儿荨麻疹外治疗法

(1)蚕沙、紫草各适量,水煎趁热外洗,每日1次。

(2)地肤子适量,水煎趁热外洗,每日1次。

(3)茵陈、路路通各适量,水煎趁热外洗,每日1次。

(4)蚕沙、食盐各200g,放入锅中炒热,装布袋内,热熨背部、胸腹或四肢,每日1次,每次1—2小时。

(5)野菊花500g,蒸热后装布袋内,热熨背部、胸腹或四肢,每日1次,每次2—3小时。用于风热相搏证。

(6)大蒜苗30g,蝉蜕3g,凤凰衣(即鸡蛋壳内衣)10g,用水煎煮,外洗,每日1次,每次1—2小时。用于荨麻疹皮疹颜色淡红者。

(7)鲜枸杞叶适量,捣烂,揉擦皮疹,每日1次,每次1~2小时。用于荨麻疹皮疹颜色淡红者。

小儿荨麻疹饮食疗法

(1)使君子瘦肉山楂汤

原料:使君子9克,瘦猪肉90克,山楂18克。

制用法:将山楂洗净煎汤,再把使君子去壳留肉。猪肉洗净,加入使君子一起剁成肉泥,制成麻雀蛋大小肉丸,放人开水中煮熟,加入山楂汁。也可在汤中加少许使君子壳同煮。吃肉丸饮汤。

功效:祛风健脾。适用于荨麻疹。

(2)当归黄芪乌蛇汤

原料:当归25克,黄芪50克,乌梢蛇1条,猪油、盐、姜各适量。

制用法:将当归、黄芪纱布包;乌梢蛇去头、皮和内脏,与药包共加水煮至蛇肉烂熟,去纱布包,加猪油、盐、姜调味。分3—4次服。吃蛇肉饮汤。

功效:活血养血,祛风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3)韭菜廿草饮

原料:韭草150克,甘草10克。

制用法:韭菜洗净切段与甘草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弃渣取汁。每日2次,每次1剂。

功效:行气理血。主治风寒型荨麻疹,遇寒尤剧者。

(4)山楂肉丁

原料:山楂30克,瘦猪肉300克,红花10克。

制用法:山楂洗净,瘦猪肉切丁,油炸红花后去渣,加入肉丁煸炒,加佐料后入山楂,炒熟即可。

功效:活血通络。方中山楂酸甘温,化瘀散滞;红花甘温,活血通脉;猪肉甘平,滋阴润燥。适用于阴血不足型荨麻疹。

(5)绿豆刺蒺藜汤

原料:绿豆100克,刺蒺藜15克,蜂蜜适量。

制用法:将刺蒺藜纱布包,与绿豆同煮汤,以蜂蜜调味。食绿豆饮汤,分2—3次服完。

功效:祛风清热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6)黄芪栗子鸡

原料:老母鸡1只,黄芪50克,栗子100克,葱白20克,生姜10克。

制用法:母鸡开膛洗净去内脏,栗子去皮洗净,葱白切段,与黄芪同炖。

功效:益气固表,祛风散寒。

附注:母鸡甘温,温中益气;黄芪固卫御风;栗子甘温,补血益气;葱白辛温,发表通阳;生姜辛温,发表散寒。适用于风寒型荨麻疹。

荨麻疹大多发病突然,严重情况下可能累及粘膜。如果消化道受影响,可发生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如果呼吸系统受影响,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

当女性朋友当了妈妈以后不仅肩膀上会多一份责任,而且各位女性朋友的育儿知识也会不断丰富,了解更多和宝宝有关的信息。比如说从前很多女性都没有听说过荨麻疹这种病症,但是有了宝宝以后便对这种病症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这是因为有一些宝宝一到夏天就起荨麻疹。那么为什么宝宝一到夏天就起荨麻疹呢?

就荨麻疹来说,它属于一种过敏性疾病。对于宝宝来说,如果患有荨麻疹他们的肌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果症状较轻者,则是在皮肤表面起一些风团,可能是白色、肤色或者红色。如果症状较重者,不仅会出现风团,而且还有可能引发呼吸道不适,所以家长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对于小宝宝来说,他们患荨麻疹多是因为过敏所致,因为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宝宝的抵抗力是比较差的,所以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出现过敏反应,这些影响可能来自于食物,也可能来自于身处的环境等。

因此当宝宝确诊患上荨麻疹时,家长们要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日常饮食的护理,以清淡饮食为主,如食用小米粥、南瓜粥等,切忌食用海鲜、牛羊肉等食物。

病情分析:

根据你的描述,属慢性荨麻疹俗称风团或鬼风疙瘩,是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的一种常见皮肤病 病因:约3/4的患者不能找到原因,可由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复杂因素引起

指导意见:

建议药方如下:甲氰咪呱片扑尔敏片脑益嗪片Vc片;均每天3次病程短的连服半月,长的服一月经过治疗会逐渐恢复,不用担心,一定要坚持服用!

生活护理:

日常生活尽量避免外界刺激物和局部刺激,不抓,不用力揩擦,不用热水肥皂烫洗不饮酒,不喝浓茶,咖啡不吃酸,辣菜肴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发作期,忌食黄鱼,海虾,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468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