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二头肌肌腱炎的治疗按症状严重程度和病情时间长短而不同,症状轻的,予以休息,同时吃些像西乐葆等非甾体类止痛药物,局部针灸按摩,超声理疗就可以基本恢复的。而对于急性的红肿热痛的,则可以局部冷敷消肿止痛,也可以用云南白药气雾剂等。对于时间比较长,反复发作,并影响到手臂的运动屈伸的,则可以做小针刀或者是关节镜松解,固定等手术治疗的。这个疾病的主要症状是肩关节下方前内侧的疼痛,可以有局部的肿胀和发热感,在肩关节外展,或者是抗阻力屈曲肘关节像提拉重物的时候,疼痛加重。体征上; 疼痛部位是在肩外旋10度,前肩峰下3厘米处压痛。
肌腱炎是人体内部的各个部位的肌腱都有可能发生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手指肌腱炎等,有很多人了解手指肌腱炎但是不知道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下面,我们就请思华堂骨科专家为我们介绍一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相关知识: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是多发于中年人身上的,急性肩前部位疼痛,有的时候很难确定疼痛的具体部位,但是肩部的活动受限比较严重。特别是在夜间或者是受寒的时候,这种疼痛会逐渐的加剧。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会在人们稍微活动肩关节的时候,疼痛逐渐的加重,当患者肩部活动停止后,这种疼痛就会逐渐的减轻,休息一段时间后疼痛就会消失。
那么,我们要怎么进行这种肌腱炎的诊断呢?
观察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是否有外伤史;检查局部疼痛、急性发病等情况;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结节间是否有压痛感,在断裂之后,看看是否有肿胀的感觉。
对于确诊是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患者,最好使用中药肌腱膏 进行治疗,从内部彻底消除炎症,帮助患者消除疼痛,让患者早点治愈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1 减轻手指活动
手腕腱鞘炎是由于手腕局部劳作过度引起的,早期治疗应该减轻手指和手腕的活动,使手腕得到休息,可以缓解疼痛。
2 推拿按摩
1、轻柔的向前弯曲腕关节,在最屈曲位置上坚持5秒钟。
2、轻柔的向手背侧弯曲腕关节,在最背伸位置上坚持5秒钟。
3、轻柔的向手的拇指侧和小指侧活动腕关节,在最内收的位置和最外展的位置上个坚持5秒钟。
4、练习时,每天3组,每组10次,每次没个位置个坚持5秒钟。
3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对手腕腱鞘炎也有一定的疗效,针灸穴位以五输穴和络穴为主,局部禁针。应该在专业的中医处接受针灸。
4 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手腕腱鞘炎是由于局部劳作过度,积劳伤筋,或受寒凉,致使气血凝滞,不能濡养经筋而发病。应遵循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原则,并使受损组织得以修复,从而达到治愈目的。
膏药的有效成分可透入皮肤产生活血止痛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效果,渗透于表皮,刺激神经末梢,促进局部血液微循环,从根本上全方位针对腱鞘炎特点而发挥疗效,改善病变周围组织营养,起到修复细胞组织的作用,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大家对肱二头肌应该都比较熟悉吧它在身体上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肱二头肌也比较容易损伤。那么肱二头肌损伤到底有哪些常见的症状对于不同的症状,我们应该如何治疗通过下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肱二头肌损伤
肱二头损伤的常见病症有肱二头肌短头腱损伤、长头腱滑脱和长头腱鞘炎。肱二头肌位于上臂的前面,起始端为长、短两个头,长头位于外侧,以细长的腱起于肩胛骨关节盂上的盂上结节;经关节囊内沿肱骨结节间沟下降,沟的前方有肩横韧带附着,以防止长头腱滑脱,此腱有悬吊肱骨头及防止肱骨头向外、向上移位的作用;短头在内侧,起时于肩胛骨的喙突部,在肱骨中下段与长头汇合,形成同一肌腹,抵止于前臂上端的桡骨粗隆。该肌受肌皮神经支配,收缩时除有屈肘功能外,对肩肱头节的前屈运动也可起到一定作用。
(一)肱二头肌短头腱损伤
肱二头肌短头腱损伤的诊断
1、病史:多由上肢外展位猛力后伸,或长期用力作外展后伸活动及肩部受风着凉,而引起肱二头肌短头急、慢性损伤。
2、症状:肩前部剧痛或峻痛、疼痛常在夜间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制,尤其是上臂在外展位后伸时痛剧。严重病例,伤侧手不能触及对侧肩峰部,不能梳头、系腰带等。
3、检查:可在伤侧肩胛骨喙突处触及该肌腱隆起、增粗、变硬和压痛。将伤肢高举、外展、后伸或手摸棘突等动作时,常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制及肩部疼痛,肩关节詈于内收,内旋位时,则疼痛减轻。
抗阻力屈肘试验,肩前部疼痛增剧。
肱二头肌短头腱损伤的治疗
1、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解痉止痛。
2、手法操作(分以下四个步骤)
(1)压天鼎肩内俞法:病人取坐位。术者立其前方,一手拇指按压伤侧天鼎穴,另手多指轻扶头部腱侧将其向伤侧微屈,持续半分钟;继之,一手健侧肩部,另手拇指端压伤侧肩内俞穴(腋前缝尽头凹陷处)半分钟。常用于疼痛剧烈的病例。
(2)弹拨肩前理筋法:病人端坐位。术者立于伤侧,用一手拇指在肩胛骨喙突处弹拨肱二头肌短头腱(急性拨3到5次,慢性十几次至数十次),另手托气伤侧肘部,在弹拨的同时将上臂外展并前后活动;继之,在上臂外展后伸位,用一手拇指顺该肌纤维方向施推理滑按手法数次。急性损伤,以理筋手法为主;慢性损伤,以弹拨手法为主。
(3)屈肘抬臂顿拉法:病人端坐位。术者立于伤侧(以右侧为例),左手拇指压于喙突部、手掌固定肩峰,右手握拿伤肢腕部,将肘关节屈曲、臂抬起平肩、掌心朝后,然后向右斜前四十五度方向顿拉数次。一般急性损伤顿拉次数宜少,慢性损伤可适当增加顿拉次数。
(4)摩揉病变局部法:紧接上法,病人仍取坐位。术者用左手托其肘部,将上臂稍外展,右手掌顺该肌纤维方向摩揉病变局部数分钟。急性损伤,手法宜轻;慢性损伤,手法宜重,或以热为度。
注意事项
1、急性损伤:施手法后应嘱病人肩部制动2到3日,以利于损伤组织修复。
2、慢性损伤:手法治疗后,应让病人主动进行肩部活动,以利于肩部功能的恢复。
3、注意肩部保温及其它疗法的配合,如中草药熏洗或用强的松龙作痛点封闭。
(二)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
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的诊断
1、病史:多由于先天性肱骨小结节发育不良,结节间沟变浅,或长头腱本身及周围肌腱、韧带松弛、变性,当肩关节过度外展外旋时,致肩横韧带断裂,肱二头肌长头腱移位于结节间沟前方或小结节内侧。
2、症状:伤后局部疼痛、肿胀,上臂呈内旋位,肘关节屈曲。病人多用健手托扶伤肢前臂,保持肘关节屈曲位以使痛肩。伸肘外旋前臂,肩部疼痛加重,若移位的长头腱发生交锁,则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功能均丧失。
3、检查:将上臂外展外旋位时,可触及该肌腱偏离结节间沟(多位于小结节内侧),压痛明显;上臂由前屈位至外展外旋位时,可触摸到长头腱在小结节上滑动,或闻弹响声,肩部疼痛亦加重。肩关节各个方向(除内收内旋外)的被动活动时,均可使症状加重。
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的治疗
1、原则:整复移位,舒筋止痛。
2、手法操作(分以下三个步骤)
(1)按压缺盆巨骨法:病人端坐位。术者立其前方,用一手拇指按压伤侧缺盆穴1分钟,同时另手固定病人头部;继之,术者立于病人伤侧,用拇指端按压巨骨穴半分钟(深压后,指端向外用力),以达到止痛的目的。
(2)牵臂回旋推拨法:病人取座位。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拇指抵住肱骨小结节内侧缘、手掌固定肩部,另手握伤肢腕部作对抗牵引,在牵引下将肩关节外展六十度左右,再外旋至最大限度,而后迅速内旋,同时拇指从小结节前内缘用力向外上方推拨肱二头肌长头腱,可重复3到5次,指下有跳动感,示筋复原位,随即将上伤肢内收内旋。
3)推摩伤部舒筋法:病人取坐位。数者仍立于伤侧,用一手托其前臂,将肩关节轻度外展内旋位,另手大鱼际(或重个手掌)部着力自上臂中段向上推理、滑按该筋数次,而后抚摩数分钟,以达到舒筋活血,缓解术后不适之目的。
注意事项
1、施手法后,将伤肢内收内旋位,用颈腕吊带(三角巾)把前臂固定于胸前2到3周,以减少肩部活动。
2、施“牵臂回旋推拨法时,两手动作要协调,肩关节急速内旋与拇指推按动作须在同一时间进行。
3、肩关节脱位所致的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则在脱位关节复位后,施理筋手法即可使长头腱归位。
4、急性长头腱滑脱者,施手法后应配合冷敷2日(每日3到4次,每次4到7分钟);而后改为热敷或中药熏洗(每日2次,1次25分钟为宜)。
(三)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诊断
1病史可由于急性损伤迁延日久,或长期作肩部外展外旋活动,肌腱与腱鞘经常发生摩擦,造成腱鞘的滑膜层慢性损伤,水肿,使肌腱在鞘管内滑动不利;亦可因退行性改变,导致肱骨结节间沟变粗糙或狭窄,增加了肩关节在外展外旋活动时肌腱与腱鞘的摩擦机会,形成腱鞘炎。
2症状肩前部外侧或整个肩部疼痛,受凉加重,遇热则痛减,肩部无力,外展及向后背伸活动明显受限且痛剧。
3检查可在肱骨结节间沟处触及该肌睫增粗、变硬与明显压痛;肩外展外旋高举时痛著,过度内旋试验、抗阻力试验均阳性。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治疗
1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
2手法操作(分以下三个步骤)
(1)抚摩揉搓肩臂法病人取正坐位。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托握肘部将肩夫节外展。另手沿肩部三角肌与肱二头肌长头腱纤维方向施抚摩、揉、搓手法数分钟,同时配合活动肩关节,以达到活血祛瘀之目的。
(2)弹拨动肩顿拉法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托握肘部使肩关节外展、内收活动,同时用另手拇指沿肱二头肌长头键弹拨至结节间沟处数分钟;而后,一手固定肩部,另手握拿腕部,屈肘抬臂活动肩关节并施向侧方顿拉手法数次,以达到舒筋通络之目的。
(3)滚揉上臂动肩法病人取坐位。术者仍立于伤侧,一手握拿肘部并托起前臂活动肩关节,另手自下而上滚揉上臂至肩部数分钟;继之,用拇指按压天鼎、巨骨、肩、曲池等穴,以达到通经络,行气血之目的。
注意事项
1疼痛剧烈时,施手法后应注意减少肩部活动,尤其不宜主动进行肩关节的外展、外旋活动。疼痛不甚时,应主动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
2注意肩部保暖,可配合局部热疗及痛点封闭。
结语: 通过我上文对于肱二头肌损伤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它的一些病症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法,对于康复身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天泉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天温穴的定位 9 天温穴的取法 10 天温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天温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天温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天温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天温穴研究进展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天温 1 拼音
tiān wēn
2 英文参考Tiānquán PC2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天温为经穴别名,即天泉穴[1]。出《针灸甲乙经》。
穴位 天泉 汉语拼音 Tianquan 罗马拼音 Tienchuan 美国英译名 Celestial Spring 各
国
代
号 中国 PC2 日本 2 法
国 莫兰特氏 MC2 富耶氏 德国 MH2 英国 Cx2 美国 EH2
天泉为经穴名(Tiānquán PC2)[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天温[3]。属手厥阴心包经[2]。天即天空,泉即泉水,源于天池的经气由此向下,如同泉水从天而下,故名天泉[2]。天泉穴主要用于心肺、胸胁疾患等:如心痛,心内膜炎,心悸,支气管炎,咳逆,胸胁支满,上臂内侧痛及臂神经痛,咳嗽,胸满,胁胀,臂痛,胸胁胀痛,胸痛,胸胁胀满,呃逆,足痛不可以行,胸背及上臂内侧痛,肘中挛急,心绞痛,心动过速,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上臂内侧痛,视力减退等。
4 天泉穴的别名天温(《针灸甲乙经》),天湿(《外台秘要》)。
5 出处《针灸甲乙经》:天泉,一名天温,在曲腋下,去臂二寸,举臂取之。
6 穴名解天即天空,泉即泉水,源于天池的经气由此向下,如同泉水从天而下,故名天泉[2]。
上部为天。泉,水泉。瀑布称为立泉。指经气自上而下,如泉水之来自天上也。本穴上承天池之气,位于上臂,接近手少阴之极泉及手太阴之天府,脉气从胸走手,自上而下也,有如泉源之水溢流而下,因名天泉。或问:臂,何得曰天?答:人有四肢,犹屋有四柱,本穴在柱之上端,故名之以“天”也。[4]
7 所属部位上臂[5]
8 天温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天泉穴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6]。
天泉穴位于臂前区,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伸臂仰掌取穴[2]。
天泉穴位于上臂前面,平腋前纹头下2寸,当肱二头肌长、短二头之间;或于曲泽穴上7寸取穴[3]。
一说在“腋下3寸。”(《针灸大全》) 。
天泉穴在手厥阴心包经中的位置
天泉穴在上臂的位置
天泉穴在上臂的位置
天泉穴在上臂的位置(肌肉)
天泉穴在上臂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9 天温穴的取法伸臂仰掌,在腋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取穴。
天泉穴位于臂前区,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伸臂仰掌取穴[2]。
伸臂仰掌,腋前皱襞上端与肘横纹上的曲泽连成直线,当肘横纹上7寸处取穴[7]。
天泉穴位于上臂前面,平腋前纹头下2寸,当肱二头肌长、短二头之间;或于曲泽穴上7寸取穴[3]。
10 天温穴穴位解剖天泉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肱二头肌、喙肱肌。有肱动、静脉肌支。为臂内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分布处。皮肤由臂内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疏松,富有脂肪组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臂筋膜,入肱二头肌,在肌皮神经的外侧深进喙肱肌,以上两肌由肌皮神经支配。
10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腱。[2]
皮肤→皮下组织→肱二头肌→喙肱肌[8]。
10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臂内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肌皮神经肌支和肱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臂内侧皮神经,肌皮神经和肱动、静脉肌支[3]。
11 天温穴的功效与作用天泉穴具有宽胸理气,活血通脉的功效。
天泉穴有开胸理气、活血化瘀作用[2]。
天泉穴有舒筋活络之功,主治心痛,胁胀,咳嗽,胸壁及上臂内侧痛,多用泻法[4]。
12 天温穴主治病证天泉穴主要用于心肺、胸胁疾患等:如心痛,心内膜炎,心悸,支气管炎,咳逆,胸胁支满,上臂内侧痛及臂神经痛,咳嗽,胸满,胁胀,臂痛,胸胁胀痛,胸痛,胸胁胀满,呃逆,足痛不可以行,胸背及上臂内侧痛,肘中挛急,心绞痛,心动过速,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上臂内侧痛,视力减退等。
天泉穴主要用于心肺、胸胁疾患等:如心痛、心内膜炎、心悸、支气管炎、咳逆、胸胁支满、上臂内侧痛及臂神经痛等[2]。
天泉穴主治咳嗽,心痛,胸满,胁胀,臂痛等[3]。
天泉穴主治心痛、咳嗽、胸胁胀痛、臂痛[8]。
天泉穴主治心痛,胸痛,心悸,胸胁胀满;咳嗽;呃逆;足痛不可以行,胸背及上臂内侧痛,肘中挛急[7]。
1. 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动过速,心内膜炎;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
3. 其它:支气管炎,上臂内侧痛,视力减退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一般直刺05~08寸[2][8]。
直刺05~1寸[3]。
直刺1~1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肩部[7]。
132 灸法可灸[2][7][8]。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3]。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4 天温穴的配伍天泉穴配内关、中冲治心绞痛[2]。
天泉穴配腕骨治肩臂痛[2]。
天泉配腕骨、阳谷,治肩臂痛[7]。
天泉配内关、中冲,治心绞痛[7]。
天泉配尺泽、乳根,治乳少[7]。
天泉配内关,有活血通脉的作用,主治心悸。
天泉配曲池,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肘臂挛痛。
天泉配期门,有理气活络的作用,主治胸胁胀满。
15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石水,天泉主之;足不收,痛不可以行,天泉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病,胸胁支满,咳逆,膺背胛间、臂内廉痛。
《针灸大成》:主目䀮䀮不明,恶风寒,心病,胸胁支满,咳逆,膺背胛间、臂内廉痛。
《针方六集》:主咳逆,心胸烦满,胁下支满,臂内廉痛,肘中挛急。
《类经图翼》:主治恶风寒,胸胁痛,支满咳逆,膺背胛臂间痛。
16 天温穴研究进展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