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肌肉酸痛 专家教你保养

背部肌肉酸痛 专家教你保养,第1张

导读:背部是女人在意的其中部位之一,背部除了性感之外还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健康,许多人常常腰酸背痛的,有些人是因为长期工作做着的原因,如何保养背部?让你做一个背影杀手呢?我们一起来关心。

一、保护背部8个注意 1、拿取高处物品

当要拿取置于高处物品时,记得一定要站载脚凳上以减少脊椎受伤的可能。

2、可以控制以重

控制体重,脊椎承受着全身重量。理想的状况是不要超过标准体重五公斤以上,可以让你更健康。

3、搬东西少用拉

搬东西时请记得尽量用推的,少用拉的方式。当准备要推东西的时候用您的手臂及脚来开始推的力量。

4、尽量用脚力量

当要抬重物时,一只脚用半跪姿,另外身体尽量靠近要抬的物品,保持背部的平直,记得尽量用脚的力量来减轻背部的压力。

延伸阅读:女性更年期变化及保养注意

5、尽量适度休息

睡觉时当躺卧时脊椎所受的压力最小,所以适度的休息也有助于背部酸痛的减轻,平躺时膝盖下放个枕头或是侧躺时两脚中夹个枕头都有助于脊椎压力的减轻。

适度的休息也有助于背部酸痛的减轻。 6、吸菸容易酸痛

根据统计抽烟的人比不抽烟的人,背部酸痛的情形高出二至三倍,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会使得微血管收缩进而使得营养脊椎的养分减少,脊椎椎间板功能逐渐退化而造成酸痛的情形。

7、站立承受体重

当我们站立时,脊椎承受所有的体重,所以站立的姿势非常重要。当我们需要长时间站立时可以轮流将一只脚放在高度约廿至卅公分高度的脚凳上,如此就可以减轻背部所受的压力。

8、坐姿非常重要

(1) 白领女人的工作花大多的时间坐在椅子上,所以坐姿非常重要,坐的时候背部一定要有椅背的支撑,最好椅背能够稍有突出的弧度来支撑背部。

(2) 可以将膝盖的高度稍高于臀部的位置,如此也可以减少脊椎所受的压力。一个姿势的维持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就应稍微活动一下身躯,也有助背部的健康。

延伸阅读:20岁女孩:简单保养留住青春

二、背部养生保健方法

(1)晒背取暖:避风晒背,能暖背通阳,增进健康。

(2)衣服护背:平时穿衣服注意保暖,随时加减,以护其背。

(3)搥背:搥背又分自我捶打和他人捶打。本法可以舒经活血,振奋阳气,强心益肾,增强人体生命活力。

(4)慎避风寒:背为五脏俞穴所会,尤其是天热汗出腠开时,若被风吹,则风寒之邪易于内侵,引起疾病。

(5)搓背: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自搓可在洗浴时进行。以湿毛巾搭于背后,双手扯紧毛巾两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发热为止。

建议:注意用力不宜过猛,以免搓伤皮肤。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闷、腹胀。

延伸阅读:减腰围瘦 拥有健康新曲线

延伸阅读:女性私密处护理及预防瘙痒

三、背部保健操保健 1、站立与肩同宽

单臂划船。双腿站立与肩同宽,右手持哑铃,左腿向前呈跨步,将左臂支撑在左大腿上。右肘呈45度角,向地面缓慢下放哑铃,然后再缓慢向上拉哑铃。换侧。注意以肘部为轴。

2、中级水平动作

垂直划船,双腿站立与肩同宽,双手各持一个哑铃,向上抬哑铃呈一条直线,数1,缓慢下放到起始位置。

3、缓慢上拉哑铃

哑铃弯曲划,右腿在左腿前,身体弯曲呈大约45度角,肘部保持60~90度角,双手各持一哑铃,肘部向上指,缓慢上拉哑铃,移至胸部,数1,缓慢回到起始位置。

贴心建议:每个动作重复10~12次。哑铃重量2~4公斤。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背痛的穴位 2 治疗背痛的方剂 3 治疗背痛的中成药 4 背痛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背痛 1 拼音

bèi tòng

2 英文参考

backach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orsalgia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dorsodynia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notalgia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3 注解

背痛为症状名[1] ,即背部疼痛[2] 。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背痛多由外感风寒之邪,侵袭足太阳经所致[1]。其症背痛或兼板滞,牵连肩项,或连腰部,可兼有恶寒等[1]。治宜祛风散寒,疏通经气为主[1]。用羌活胜湿汤加减[1]。又背为脏腑腧穴所在,脏腑发生疾病,都会引起背痛[1]。如《杂病源流犀烛》:“背痛,肺腧在背,故肺病令人逆气喘欬,肩背痛。” 亦有肾气逆冲而致[1]。《类证治裁·肩背手臂痛》:“肾气逆冲,挟脊而上攻背痛者,系督脉主病,治在少阴。……。亦有肝浊逆冲,从腹而上攻背痛者,系冲任主病,治在厥阴。”凡治背痛方药,可加羌活、防风引经[1]。背痛亦可并见于胸痹、心痛等症[1]。

参见肩背痛:

肩背痛指肩背部筋脉、肌肉作痛[3]。多因风湿或内伤脏腑、气血所致[3]。《张氏医通·肩背痛》:“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不行也,以风药散之,通气防风汤;若面白脱色、短气者勿服,宜逍遥散加人参;火郁热盛,东垣升阳散火汤;形气虚甚,十全大补汤;肩背痛,脊强,腰似折,项似拔,此足太阳经气不行也,羌活胜湿汤。”亦有因湿热相搏,肩背沉重而痛,宜当归拈痛汤;因痰饮流注者,宜导痰汤;又有病后、房劳后、经行后走注肩背痛而见虚象者,宜调补为主[3]。

外感肩背痛指因感受外邪所致的肩背痛[4]。多因岁运失常,热*所胜,火热伤肺;或肺素有热,风寒外束皮毛所致[4]。《症因脉治》卷一:“外感肩背痛之症,背痛肩痛,发热不恶寒,反恶热,烦躁不宁,便闭便赤,口渴唇焦,此火邪伤肺之症也;若背痛肩痛,头痛发热,内虽烦躁,外反恶寒,此风寒伤肺之症也。” 脉多右寸洪数或浮紧[4]。因火邪伤肺者,用家秘泻白汤、清燥清肺饮;肺素有热,风寒束于肌表者,用羌防泻白散[4]。

内伤肩背痛指因肺气不足或肺气壅阻,劳力损伤,积热上熏所致的肩背痛[5]。《症因脉治》卷一:“内伤肩背痛之症,气怯神离,精神不足,痛势不急,仍能睡卧,此肺气不足之症也;若喘急气逆,不得睡卧,此肺壅作痛之症也;若劳伤脱力,遇劳即痛,此损伤之症也;口渴唇焦,二便赤涩,烦躁不宁,此积热作痛之症也。” 多由元气素亏,伤损肺气,或肺热叶焦,肺气怫郁,或劳碌举重,损伤筋膜,或肠胃积热,上熏肺金所致[5]。如症见气怯神清,脉大而虚,宜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喘急气逆,不得安卧,六脉躁盛,宜葶苈泻肺汤、家秘泻白散;久痛不愈,气血有伤者,宜四物汤、八珍汤加秦艽、续断、钩藤、羌活等药;膏粱积热,口燥唇焦,六脉沉数者,宜家秘泻白散;木火刑金,左关脉数者,泻白各半汤等方[5]。

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538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