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四个穴位解决背部疼痛
1、按揉委中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按摩方法: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做50次;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委中穴,做50次。
2、按揉肩井穴
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肩井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3、 按揉肩贞穴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l寸。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肩贞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4、按揉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列缺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以上背部按摩需要别人来帮助按摩,有种按摩手法自己也可以做哦。

自己按摩:背蹭门框法
在中医看来,人的背部有两条大经脉,其上分布着一些重要穴位,当相应内脏出现病变时,就会在这些穴位表现出来。如果能在身体没有感觉痛时就按压穴位,将有保健之效。由于针灸理论中有“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说法,所以,人们可以不知穴位的确切位置,只要按压经脉大概位置就可以了。因此,作为日常保健,建议可以试试背蹭门框法。
先用背部正中的脊椎骨(即督脉)对准门棱,向门框上轻轻挤压,并上下轻度蹭动,每分钟大约做20下,尽量把整个脊柱都挤压一遍。在上下蹭动时如发现一处特别痛,可在此处做左右轻度晃动,并连续几天在此处由轻到重地按压。在脊柱两旁各15和3寸处重复上述动作。只要持之以恒,就将体现出一定的保健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颈部最好改用手按压;如压痛点长时间不消失,需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
颈椎病直接刺激、压迫或通过影响血运使颈部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发生功能或结构上的损害,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学习颈椎病的针灸治疗穴位。
颈椎病的针灸治疗穴位
按摩方法:可以采取针灸和手指揉按的方法。采用左手的四指捂住右手的小拇指,这样左手的大拇指正好抵在后溪穴这个位置,采取交替按摩的方法,能够缓解上班族的颈椎痛。另外,双手也可以同时按摩,将双手放在桌沿上来回滚动,这样坚持三五分钟也能起到按摩效果。
功效主治:这个穴位是属于小肠经上的穴位,能治疗头和脖子的疼痛,背部和手肘等部位的挛痛等。所以在医学上常针灸这个穴位治疗腰部扭伤、落枕和耳聋等现象。
颈椎病的治疗目的:松解劳损、紧张甚至痉挛的颈肌,尤其是颈伸肌群,改善其力学特性,阻断疼痛一肌紧张一疼痛恶性循环链,促进软组织损伤性炎症消除;调整颈椎节段异常位移或成角,降低椎间盘负荷,减缓颈椎退变过程,扩大椎间孔、椎管、横突孔非连续骨性管道的有效空间,改善颈椎管内外的高应力状态和神经根张力,减少或消除神经、血管机械性压迫和刺激,恢复颈椎动静力平衡。
治则:松解,调整。
部位及取穴: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等为主。
手法:采用刺激性手法与颈椎调整手法并重,以刺激性手法为基础;颈项部操作与循经手法刺激相结合,以颈项部操作为主的原则。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滚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
颈椎病推拿应分期分型治疗。推拿操作常规由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三部分组成,松解手法宜在逐步放松的情况下用轻缓柔和的刺激性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滚法、拇指按揉法在颈项肩背部操作,刺激关键穴位及部位,并在手法刺激的同时,轻巧地小幅度被动运动头颈部。当患者颈肩背部肌肉逐渐放松之后,宜在颈椎拔伸状态下小幅度旋摇颈椎,以调整颈椎微小错移。整理手法主要采用拿法刺激两侧风池穴、两侧颈椎诸夹脊穴及两侧肩井穴,最后顺势用指、掌从肩井向两侧分推。
1急性发作期治疗
(1)颈型:以颈部肌群松解和颈椎小关节调整为要点,通过刺激类手法和颈椎拔伸微调手法来实现。
(2)神经根型:以神经根减压为首务,通过颈椎拔伸下微调手法来实现。
(3)脊髓型:以脊髓减压为首务,通过颈椎拔伸微调或特殊的颈椎整复手法来实现。
(4)椎动脉型:以解除椎动脉扭曲为首务,通过颈椎拔伸下微调手法来实现。
(5)交感神经型:以解除交感神经刺激为首务,通过颈椎拔伸下微调手法来实现。
2症状缓解期治疗
(1)颈型:以局部肌肉松解为主,配合相应的功能锻炼。
(2)神经根型:常规操作基础上再以轻柔手法沿放射性神经痛路线循经推拿,以进一步消除神经痛。
(3)脊髓型:以局部肌肉放松为主,在经过仔细研究患者病情和Mm检查资料的前提下,采用轻巧的颈椎微调手法使脊髓逐渐减压。最后以手法在下肢操作,以改善下肢肌痉挛状态。
(4)椎动脉型:常规操作基础上再以手法轻柔地刺激患者两颞及前额,以消除头面部症状。
(5)交感神经型:常规操作基础上以轻巧的手法在颈前气管两侧循序推移,使痉挛椎前肌群放松。然后视患者临床症状特点,采用不同手法操作。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1、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
2、一侧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
3、其严重的典型表现是: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
4、最严重者甚至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
5、常伴有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
6、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
人体背部经络图及功用解析
人体背部经络图及功用解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会感觉背部酸痛、经络不通,想要告别这些症状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经络按摩。以下分享人体背部经络图及功用解析,快来看看吧。
人体背部经络图及功用解析11、身体十二条经脉功效
十二经脉的名字各自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光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2、、联络五脏六腑、沟通交流内外
身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和肉骨筋等组织人体 器官,往往能维持相对性的融洽与统一,进行一切正常的生理学活动,是借助经脉系统的联系沟通交流而完成的。表皮体会病邪和各种各样刺激性,可传输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的生理作用紊乱,也可以体现于表皮。
3、运作血气、营养成分全身
经脉是身体血气运作的安全通道,能将营养元素输布到全身各组织内脏器官,使五脏六腑组织足以营养成分,骨筋足以濡润,骨节足以通利。
4、抵抗病邪、护卫机体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卫气丰富于络脉,络脉散播于全身而满布于皮部,当风邪侵害机体时,卫气当仁不让充分发挥其抵抗风邪、护卫机体的天然屏障功效。
人体背部经络图及功用解析2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定喘穴的作用:治疗哮喘
肩中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
肩外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
肩井穴的作用: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
秉风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肩凝
天宗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手麻、耳鸣、耳聋、上肢痛
臑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臂酸痛
膈俞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吐血、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
魂门穴的作用: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
脾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
京门穴的作用: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
三焦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
气海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痔疮
关元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
膀胱俞穴的作用: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
秩边穴的作用: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
白环俞穴的作用:治疗遗 精、白带、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
会阳穴的作用: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血、腹泄、痔疮
人体背部经络图及功用解析3一、八髎穴
位置: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
二、风门穴
定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常用于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颈项强痛、腰背痛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三、膏肓穴
定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肩胛骨内缘,抱肘取穴。
主治:常用于咳嗽、气短、健忘、遗 精、阳痿、盗汗及诸虚百损的治疗。
四、至阳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五 、灵台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六、肾俞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补益脑髓,强壮腰肾,止咳定喘,聪耳明目。适用于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耳鸣目眩、健忘失眠、阳痿遗 精、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肺心病气喘、肾不纳气、小儿发育不良、诸虚百损等病症。有全身强壮作用,对肾虚、肾炎有一定的作用。
首先介绍几种常见的按摩手法:
1,拿法:用一手或两手拿住皮肤、肌肉或筋膜,向上捏起,随后又放下。
2,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有节奏地按压。
3,点法:用单指使劲点按穴位。
4,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按压结合旋转活动。
5,叩法:用掌或拳叩打肢体。
6,捏法:在适当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
7,弹拨法:用拇指深按于治疗部位,做如弹拨琴弦样的往返拨动。
肩颈部位按摩:
操作步骤:
被操作患者端坐,操作者站立于后侧方。
1,拿风池
(风池: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用右手拇食指分开,对准风池穴,捏住颈后肌肤,往上往外提起,做有节律的轻重交替又连续的提捏,沿着颈部肌肉慢慢往下移动,再换左手捏拿风池。风池穴也可以用压法,即以拇、食指按压。
拿捏风池,可以使人头目清明。
2,拿肩井
(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
以大拇指和食、中指相对用力,提拿肩井穴处的筋腱,向上提捏,渐渐放松,快速重复操作。双手可同时或交替提捏,持续1分钟。也可以在肩井做叩击法,在穴位处适当叩击。
力度要均匀,以被操作者酸胀为度。
3,按天宗
(天宗穴:位于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
两手同时放在外侧,用拇指指面压天宗穴,从外往内往上推按。天宗穴可以适当使用拨法,用拇指在天宗穴处来回弹拨。
拿肩井,推天宗穴可舒筋活络,使肩颈部放松。
4,点拨曲池、手三里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对于手麻手酸的患者,可以用拇指指面点按曲池穴及手三里穴。或者使用弹拨法,从内往外拨动数次。使穴位局部有酸、胀、痛感为宜。
5,点揉大陵
(大陵穴:位于人体的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办公室白领经常会出现鼠标手症状,可用拇指指面按腕关节内侧腕横纹中点大陵穴,其余四指指面按腕关节外侧,与拇指对称性用力,做点揉1-2分钟。
完成这样一套肩颈部按摩耗时基本上在5分钟左右。
腰背部按摩:
目前,腰背部疼痛也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因过度劳累和姿势不当常常导致腰酸背痛等情况的发生。在此,中医也特别向您介绍腰背部几个特别的按摩穴位,可以帮助您放松背部紧张的肌肉,缓解腰背部疼痛。
对于一些久坐的人,腰的问题一般都集中在腰骶部,对于那些个子较高、体型较瘦、体质较弱的患者,在第三腰椎横突处或腰骶部经常会有酸痛感。
定位 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左右共34穴。
夹脊穴 经外穴名。 ①指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素问·缪刺论》:“从项数脊椎侠背,疾按之应手而痛,刺之旁,三痏立已。”杨上善注:“脊有二十一椎,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痛处即是足太阳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痏也。”《华佗别传》:“又有人病脚躄不能行,……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调如引绳也。”即指脊椎旁05寸处为穴位。近代诸书多同此说。即自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左右共34穴。亦称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亦有以第1颈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为穴者,计48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 ②《类经图翼》:“夹脊穴:《肘后》云,此华佗法。《千金翼》云:治霍乱转筋,令病者合面而卧,伸两手着身,以绳横牵两肘尖,当脊间绳下两旁,相去各一寸半所。”
脖子后面有两风池穴,在《谈谈穴位的命名》中这样说:“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颥后发际陷者中,手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 〖取穴方法〗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之支。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
脖子后面有什么穴位啊?
风池穴。胆经穴位。〖别名〗热府穴。
位于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图为风池穴位置)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
风府穴:督脉穴。在颈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两风池穴连线中点。
〖主治疾病〗癫狂,痫证,癔病,中风不语,悲恐惊悸,半身不遂,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目痛,鼻出血。
你应该说的是风池穴吧。不过,这两个风穴都有治疗颈椎病的功效,平时没事可多按揉,不但可以提神,而且感觉轻松舒服,梗适合长期伏案工作的电脑一簇使用。
脖子的后面有什么穴位?能有什么推进作用?
脖子后面有两风池穴,在《谈谈穴位的命名》中这样说:“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颥后发际陷者中,手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 〖取穴方法〗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之支。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