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通过跑步治好抑郁症?有哪些依据?

是否可以通过跑步治好抑郁症?有哪些依据?,第1张

许多很厉害的人都有抑郁症,或者曾经多年抑郁。比如崔永元、朴树、许巍,还有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等等。

1关于抑郁的 健康 方面的知识

一些身心 健康 方面的知识,需要了解一些。

例如有一份来自美国National Institution of Mental Health(国立精神 健康 研究院)的资料,是这么写的:

(在网上搜索“National Institution of Mental Health+Depression”,能找到相关的中英文的第一手资料,是我看到过的比较好的。)

在上述意义的 健康 方面,我只是提供这方面的一些资料,而无法提供具体的建议。

2身体锻炼

对于许多轻度抑郁的情况,身体锻炼能够完全消除,完全克服。原理很简单,身体锻炼能让身体里产生快乐的分子,例如多巴胺等等,激活大脑中的愉悦回路。另外,身体锻炼让人有更多的能量,来控制不良思绪,总之能够提高人的自控力。

由于上述机制作为客观的存在,作为人体这架“神秘”机器的一种特征。所以,身体锻炼即便不能完全克服负面情绪,也会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果不能做剧烈运动,散步,爬山,跑步这些也是有好处的。

如果没有心脏病之类的明显不利的情况,如果可以做剧烈运动的话。高强度的运动,对人的情绪改善的作用更快,作为锻炼,效果不错,效率更高。有一部BBC的记录片,生动的讲述的相关的科学研究。BBC Horizon系列的纪录片,如《锻炼的真相》,里面的相关生物学、生理学知识很重要,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但身体锻炼显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心理层面的问题。

抑郁症的深层原因在于心病,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抑郁症一定要去医院找专业的心理医生治疗。

其实,当一个人全身心的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尤其是脑力劳动,疲劳是很少发生的。这时候明显的感觉,在事情告一段落才会有,那感觉是愉悦。在专注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忘我的。如果,忘我,那么一切情绪、苦恼,都不存在。所以,古人说,忘我胜仙佛。

跑步对于治疗抑郁症有着很好的疗效!

首先我们来看案例:在美国做了一项实验,找来了156个患有抑郁症的人,将这156位患者分成三组,一组服用抗抑郁症药物,一组每周运动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最后一组什么也不做。

4个月后,吃药的一组和运动的一组感觉好多了,他们已经不能再被视为抑郁症患者了,因此 体育 锻炼和抗抑郁药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

在脑细胞间传递信号的物质叫做神经递质,而多巴胺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是其中重要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具有抑制作用,可以调节大脑的活动,可以镇定过度活跃的大脑,创造了冷静、和谐以及内在力量的感觉,缺乏5-羟色胺会使你感到躁狂与焦虑。

低水平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使你感到疲倦和沮丧,反之则会过度活跃,无法安顿下来。

多巴胺时大脑奖励系统的核心, 美食 、社交或者你感兴趣的活动都会提高多巴胺水平,是你感受到愉悦,会想得到更多多巴胺,也就是 美食 越吃越想吃。

BDNF,是大脑在大脑皮层和海马制造的一种蛋白质,他可以增强脑细胞之间的连接,保护大脑的 健康 。

抑郁症患者的BDNF水平普遍较低,如果吃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药物,BDNF的水平会显著提高,从而治疗抑郁症。研究发现坚持锻炼也可以直接使人体分泌BDNF,而有规律的跑步,就会获得更多的BDNF。

一般抑郁症患者体内的BDNF水平普遍较低,而短时间的跑步根本无法刺激人体产生BDNF,所以想要很好的治疗抑郁症,需要每周运动三次,每次大概30~40分钟,强度时自己极限的70%以上,骑自行车和跑步是非常好的方式。 坚持锻炼三到六星期,会有明显的变化。

其实关于跑步的好处远远不止治疗抑郁症,还能缓解压力、提高记忆力和创造力等,具体可见文章:

如果你感到焦虑、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你一定是亏待了大脑

https://wwwtoutiaocom/i6729673971471499788/

抑郁症属于心病,患者被各负面情绪所笼罩,阴郁多疑、胆小敏感,心情低落,悲观绝望,抑郁往往伴随着强迫症,患者经常被纠结怀疑的心态所左右,抑郁症相对比较隐蔽,很多患者出于自尊心隐藏自己抑郁的一面,所以抑郁患者比我们想象要多的多。

抑郁症患者最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有抑郁症,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心结,好像别人知道了天就会塌下来,所以很多人虽然病情很严重却没有看过医生,其实抑郁症是可以药物治疗的,中西医都有较完善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心里障碍的存在,抑郁症患者对治疗很抵触。

除了药物治疗外, 体育 运动也对抑郁症也能起到治疗的作用,有时甚至疗效要好于药物治疗,由于抑郁患者怕人知道的心态存在,所以运动治疗法可能比药物治疗更具有意义, 体育 运动中跑步对纠正抑郁症有意向不到的效果。

跑步是有氧运动之王,简单易做,对场地、器械、团队要求都不高,只要有一双跑鞋,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跑步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培养正面情绪,在这一点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仿佛是人体负面情绪的克星,跑步是一个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的过程,在大汗淋漓的劳累之后,换来的是舒适无比的轻松感,坚持跑步会给你带来愉悦的心情,会让生活丰富多彩,会让你充满正能量,对于抑郁症的患者,跑步会纠正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在乐观开朗自信方面不断加分,如果患者能够长期坚持长跑,那很可能会出现脱胎换骨的一天。。。

有实践证明,运动疗法对中轻度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心境恶劣均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大脑行为学和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学者研究发现,大多数运动都可以增加脑血流量,提高中枢多巴胺、5-羟色胺(5-HT)及其他神经传导物质的活性或水平。

例如,美国学者玛丽安妮特·布朗与乔·罗宾逊研究发现,人快步行走25分钟左右,大脑血流量可以增加30%~50%,PET显影可发现大脑颜色会变得更亮。长期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明显提高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和5-HT的活动水平,有效缓解抑郁症的临床症状。短期或长期的中等运动,如散步、疾行等,可以使心率达到最大心率储备的30%~60%,可以明显减轻紧张焦虑情绪。测定的标准在外周以静息时二头肌的肌电图、反射或腱反射为指标,这种效应可持续一个小时。脑电图测定有α波振幅增加,α波振幅增加是脑内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水平上升的表现。这说明运动的放松作用可影响到皮层与脊髓。运动的放松作用类似于肌电生物反馈。

另外,运动本身是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通过运动,人的某种不良情绪会得到有效宣泄。某些团体性运动可以促进当事者人际关系的发展,优化当事者的 社会 能力,恢复其自信心。运动可以使当事者获得某种能力或新的体验,有助于改善当事者的自我概念,增强其战胜心理疾病的信心。

脑瘫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类型、受损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各异,若同时存在两种类型,则表现更为复杂,即使单一种类型,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也不一样。虽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但脑瘫小儿一般都有以下四种表现。

一、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

  运动发育落后表现在粗大运动和(或)精细运动两方面。判断运动发育是否落后的指标很多,每个动作在不同年(月)龄中表现又不一样,但一些主要指标在临床应用时应熟练掌握。正常小儿3个月时能抬头;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能在胸前相握,安静时能在眼前玩弄双手;6~7个月时会独自坐在较硬的床面不跌倒,8~10个月时会爬,爬时双上肢或下肢交替向移动;1岁时能独自站立;l岁~l岁半时能行走。脑瘫小儿在上述年龄阶段一般都不能达到正常小儿水平。

  脑瘫小儿在新生儿时期常表现为动作减少,吸吮能力及觅食反应均差。正常3个月小儿仰卧位时常有踢腿、蹬踏样动作,而且为交替的蹬踢。脑瘫小儿踢蹬动作明显减少,而且很少出现交替动作,正常4~5个月的小儿上肢活动很灵活,脑瘫小儿上肢活动也减少。正常小儿在l岁以内尚未形成右利或左利,而痉挛型脑瘫偏瘫型则表现为经常只利用一只手持物或触物,另一侧手的活动减少,而且手常呈握拳状。

二、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是安静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通过被动地屈曲、伸直、旋前、旋后肢体,了解其肌张力。小婴儿可握住其前臂摇晃手,根据手的活动范围了解上肢肌张力。测下肢肌张力还可握住小腿摇摆其足,根据足活动的范围判断其张力,张力低时摇晃手足时手足甩动的范围大,张力高时活动范围小。

  还可根据关节活动范围大小来判断,被动运动关节若活动范围大,说明肌张力低,关节活动范围小,活动受限说明肌张力高。了解上肢肩关节活动范围可检查"围巾征",观察肘关节与躯干正中线的关系,了解下肢肌张力可检查外展角、胭窝角、足跟触耳试验及足背屈角。

  检查肌张力时还可以通过"牵拉试验"来了解,此项检查容易掌握,握住小儿双手,将其从仰卧位拉成坐位,观察头后垂的情况可了解颈背部肌肉张力。

  肌张力的发育过程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屈肌张力增高,随着月龄增长肌张力逐渐减低转为正常。所以一些不太严重的痉挛性脑瘫,在6个月以内肌张力增高并不明显,有时造成诊断困难。但一些严重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仍可在6个月以内表现出肌张力增高。

  痉挛性脑瘫肌张力增高表现为"折刀式",但需注意在检查时如反复连续多次屈伸肢体,则"折刀"的感觉逐渐不太明显。手足徐动型在l岁以内往往无肌张力增高,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表现出来,常呈"齿轮状"或"铅管状"。强直型表现为"铅管状"肌张力增高。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不增高,肌张力低下型则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关节活动范围增加,但腱反射活跃或亢进。

  检查肌张力时要注意,一些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儿,由于关节挛缩,以致关节活动受限,不要误认是肌张力增高。

三、姿势异常

  脑瘫患儿异常姿势多种多样,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有关。

1。俯卧位 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延缓消失,婴儿时期(3~4个月以后)表现为俯卧位时屈肌张力明显增高,四肢屈曲,臀部高于头部;或不能抬头,双上肢不能支撑躯干,肩部着床,臀部高举;或上肢内旋、屈曲,两手握拳,下肢伸直,内收内旋,足尖朝内;也可表现为一侧异常,一侧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图中所示为左侧受累。

  2。仰卧位 也受紧张性迷路反射影响,头后仰,下肢伸直,有时呈角弓反张姿势。由于不对称颈紧张反射持续时间延长(正常小儿4~5个月时消失),表现为头转向一侧时,枕部的一侧上肢及下肢呈屈曲状,面部一侧上下肢伸直。有时呈 Mom反射状姿势。有时呈双下肢伸直。四肢肌张力低下,仰卧位时腕、肘、肩、髋、膝、踝等关节均可同时平置于床面,呈青蛙仰卧状

  3。由仰卧位 牵拉成坐位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双手,缓缓从仰卧位拉成坐位,观察在牵拉过程中姿势的变化。正常小儿4~5个月时头即不再明显后垂,两上肢能主动屈曲。3~4个月以后的脑瘫小儿可表现为躯干拉起,但头后垂;一侧下肢伸直,足跖屈;双下肢均伸直伴足跖屈;一侧上肢正常,呈屈肘动作,另一侧伸直;牵拉时不经坐的过程直接成为直立姿势;头极度后垂,脊柱背屈。

  4。直立位 正常3~4个月的小儿当扶其腋下呈直立悬空位时,表现为双下肢屈曲,6个月扶成直立位时,下肢能支持体重。脑瘫小儿直立悬空位时往往两下肢内旋、伸直、足尖下垂,两下肢由于内收肌张力增高表现为两腿交叉呈剪刀状。脑瘫小儿直立位时,头、脊柱、足跟往往不能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髋腰部侧弯;或表现为两大腿内旋,膝半屈,下肢呈X形,足尖着地。

  手足徐动型及共济失调型表现与痉挛型不同,在第一年内,常安静躺着,几乎没有自主运动,仰卧位时其姿势与痉挛型相反,表现为下肢屈曲,髋外展,踝背屈。抱起呈直立位时,能控制头在正中位。

四、反射异常

  痉挛型脑瘫小儿深反射(膝反射、二头肌反射、跟腱反射等)活跃或亢进,有时还可引出踝阵挛及Babinski征。

  脑瘫小儿神经反射常表现为原始反射延缓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延缓出现。

  1。Moro反射 即拥抱反射,正常小儿生后即出现,6个月时消失,如生后3个月内不出现或生后6个月后仍不消失均属异常,痉挛型脑瘫患儿此反射活跃,但若肌张力极度增高时,此反射也可能引不出。

  2。交叉伸展反射 小儿仰卧位,按住一侧膝部使下肢伸直,并刺激此侧足底,出现另侧下肢先屈曲后伸展的动作。此反射生后即出现,正常情况下1个月后消失。若2个月后仍存在,支持脑瘫诊断。

  3。不对称颈紧张反射 正常情况下生后1个月以内明显,4~5个月时消失。脑瘫小儿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此反射的存在阻碍了患儿翻身动作的发育。例如当患儿向右翻身时,头转向右侧,但随之右臂外展伸直,以致不能向右翻身。

  4。握持反射 正常情况下2~3个月逐渐消失,痉挛型脑瘫时持续时间延长,手经常呈握拳状。

  脑瘫小儿各种保护性反射延缓出现或不出现。正常小儿1个月扶成直立位时,小儿能竖头,4个月直立位时将小儿躯干向左右倾斜时头能保持正中位。脑性瘫痪小儿不出现此反射。正常4~5个月小儿扶成坐位时,如突然向一侧倾斜其躯体时,能伸出上肢,做支持躯体的姿势,而脑瘫小儿不出现此动作。8~9个月的正常小儿能引出"降落伞反射",脑性瘫痪小儿不能引出。

  脑瘫小儿除以上4种典型表现外,在早期往往还有以下一些表现:

  ①过度激惹,持续哭闹、入睡困难,有些家长甚至反映"这孩子整夜地哭"。大约有30%脑瘫小儿在生后3个月以内有类似严重"肠绞痛"的表现,突然发生剧烈的哭叫。

  ②喂养困难,吸吮及吞咽不协调,有时家长反映吃奶时"一边吃一边从嘴往外流"。体重增长困难。

  ③频繁吐沫,经常半张着嘴,舌头不停地伸出运动,这常常是手足徐动型脑瘫的早期症状。

  ④非常"敏感"或"激动",正常小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在饥饿时会出现容易"激动"、"敏感"等现象,但脑瘫小儿即使在不饥饿时也容易出现。

  ⑤对突然出现的音响或体位改变很"敏感",似惊吓状。

  ⑥护理困难,表现在穿衣时很难将其手臂插入袖中,换尿布时难将大腿外展,洗澡时不易将拳头掰开。家长常反映"孩子不爱洗澡",当脚刚触及浴盆边缘或水面时。背部立即僵硬呈弓状。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这些情况在正常小儿也可能见到,但不经常、不持续存在。不能根据其中一、两条就诊断为脑瘫。但若有多种表现,而且是发生在有脑瘫高危因素的小儿中,就应想到是否可能为脑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792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