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都有哪些症状

肌营养不良都有哪些症状,第1张

1、四肢肌肉对称性无力和萎缩,行走缓慢跌倒不易爬起,上下楼困难费力,脚跟不能着地。走路时呈典型的鸭子步型。

2、小腿肌肉发凉、发硬、粗大。10岁以下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多近体端肌萎缩,远端假性肥大无力,鸭步、突腹、足尖走路、翼状肩Gowers症阳性。

3、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为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携带异常基因但不发病。多见于儿童发病,逐渐进展。开始表现为走路不稳,易摔跤,上楼困难,下蹲难以站起,需用双手撑膝来帮助股肌用力,使上身起升,站力时胸腹过度前凸,来维持腰部肌无力的身体平衡,两腿分开方可站稳。

4、眼肌型肌营养不良为典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有隐性遗传和散发病例。某些病例与线粒体DNA缺失有关。通常在30岁以前发病,上睑下垂为早期表现,随之发生进展性眼外肌麻痹;也常见面肌无力,以及四肢肌亚受累,病程缓慢进展。

5、埃-德型肌营养不良为X连锁隐性(Xq28)遗传,常染色体显性(1q11)遗传很少。儿童期发病,缓慢进展,发生肌萎缩、无力和挛缩(常见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腓骨肌和胫前肌,以后扩展至肢带肌),可出现心脏传导异常和心肌病。血清CK轻度增高。应监测心脏功能,必要时植入起搏器。

6、远端型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变异型,典型为40岁以后起病,纯合子发病较早,发病较早,症状较重。主要影响手足小肌肉、腕伸肌、足背屈肌,病程缓慢进展。也有报道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散发的远端肌病,表现年轻人进行性下肢无力。

7、脊旁肌营养不良40岁后发病,表现进展性脊旁肌无力、背部疼痛和典型脊柱后凸,可有家族史;血清CK轻度增高,CT检查显示脊旁肌为脂肪所代替。

屈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收缩和肱三头肌放松。

曲臂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伸张。

肱二头肌位于内侧,肱三头肌位于外侧,如果是曲臂提重物,前者是收缩的,后者是舒张的。如果是直臂提重物,二头肌和三头肌都是收缩的。只有在自然下垂的时候,它们才是同时舒张的。

伸直的时候肱三头肌是收缩状态,胧二头肌虽然也有少许收缩,但并不明显,主要是肱三头肌吃力。弯曲的时候则正好相反,肱二头肌是收缩状态,而肱三头肌是微收缩状态。

扩展资料:

近固定时肱二头肌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和旋外,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远固定时,肱二头肌使上臂向前臂靠拢。肌电观察表明,当前臂旋外使掌心向前并屈肘时,肱二头肌才有明显的肌电活动。

而当前臂旋内即使掌心侧向身体或身后屈肘时,肱二头肌的电位活动很小或不出现电位活动。这也是肱二头肌练习基本上皆使掌心向前握持器械的主要原理之一,位于上臂前群肌浅层。

作用:屈肩、屈肘及使前臂旋后。当肱二头肌收缩时,使肘关节屈曲;当肱二头肌舒张时,使肘关节伸展或前臂下垂。

-肱二头肌

肌营养不良的患者,可以会出现如下的症状:一,乏力的症状,可能最初来诊的时候,没有任何诱发因素,乏力可会呈现周期性,也就是每天特定时期会出现肌肉的乏力,随着乏力的加重,甚至不能够直立的行走;二,肌肉萎缩的情况,可以正常的活动饮食,但肌肉会出现进行性萎缩,并且有肢体纤细的情况;三,肌张力明显降低,肌张力指的是肌肉在不活动时保持的张力,如果被动牵拉患者的关节,会使肌肉反射性的产生张力,进而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和防止关节或过度活动。出现此类疾病的患者,牵拉其关节的时候,会明显感觉肌张力降低,周身发软。按照典型的遗传形式和主要临床表现,可将肌营养不良症分为下列类型:,  (一)假肥大型:属x-连锁隐性遗传,是最常见的类型,根据临床表现,又可分为duchenne型和becker。,  1、duchenne型营养不良症(dmd):也称严重性假肥大型营养不良症,几乎仅见于男孩,母亲若为基因携带者,50%男性子代发病,常起病于2-8岁,初期感走路苯拙,易于跌倒,不能奔跑及登楼,站立时脊髓前凸,腹部挺出,两足撇开,步行缓慢摇摆,呈特殊的“鸭步”步态,当由仰卧走立时非常困难,必先翻身俯卧,再双手攀缘两膝,逐渐向上支撑起立(gower征)。亦可见于肢近端肌肉、股四头肌及臂肌。,  2、becker型(bmd):也称良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常在10岁以后起病,首发症状为骨盆带及股部肌肉力弱,进展缓慢,病程长,出现症状后25年或25年以上才不能行走,多数在30-40岁时仍不发生瘫痪,预后较好。,  (二)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男女均有,青年期起病,首先面肌无力,常不对称,不能露齿,突唇闭眼及皱眉,口轮匝肌可有假性肥大,以致口唇肥厚而致突唇,有的肩、肱部肌群首先受累,以致两臂不能上举而成垂肩,上臂肌肉萎缩,但前臂及手部肌肉不被侵犯。病程进展极慢,常有顿挫或缓解。,  (三)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两性均见,起病于儿童或青年,首先影响骨盆带肌群及腰大肌,行走困难,不能登楼,步态摇摆,常跌倒,有的则只累及股四头肌。病程进展极慢。,  (四)其它类型:股四头肌型、远端型、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型、眼肌-咽肌型等,极少见。

这几种储能物质会被分解代谢转化为身体里的能量,而蛋白质的消耗通常被理解为人肌肉的损耗。但是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它们提供能量的优先级是有差异的,因为它们被利用的速度和提供的功率是不同的。 汽车的发动机只要在转,就要消耗汽油。人的心脏只要还在跳,就在不停地消耗能量。人体很复杂,能量代谢并没有一个开关,并不是说先燃烧完了糖原,再燃烧脂肪,最后再去分解肌肉。

虽然说跑步是一种长时间的有氧训练,它主要是做一个热量得消耗,很多健身的朋友会认为做大量的有氧会,当然这是事实,但是我们在通常跑步的时候是不存在这种情况。不会。跑步时主要是糖和脂肪提供能量,肌肉蛋白分解很有限,跑步会形成特定的肌肉类型,也即慢肌纤维比例较高,而这种肌肉类型并不会表现为肌肉体积很大,所以跑者看起来比较瘦。

一般人身体里面储存了大约两千多大卡的糖分和数万大卡的脂肪,除非你是体脂率很低运动量很大的马拉松运动员每周要跑步一两百公里,否则根本不用操心消耗肌肉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中,跑步时用的能量就是ATP向ADP转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而ADP向ATP转化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就来自于身体中的储能物质的分解,比如这个问题中所说的肌肉就是其中一种。

门槛低,效果好,愉悦身心。之前有位朋友不太爱去健身房,却特别喜欢跑步,可最近发现跑得越多,体重流失越快。这位朋友就有点害怕了,跑步减脂就得了呗,我不想损失肌肉啊,消耗肌肉供能就会参与进来。因为肌肉是蛋白质组成直接燃烧蛋白质是最好的能量来源。人体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最清楚在什么时候身体上的东西没用就改丢掉什么东西有用改保护发展。

  一、良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也是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传递。多于5-20岁之间起病,表现与Duchenne型类似,但病程较良性,12岁时仍能行走,但起病15-20年后大多不能行走。心肌受累和智能障碍较少见。

  二、肢带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性均可发病。多于20-30岁间起病,主要累及近端肌群,常先影响上肢,多年后再影响下肢。偶有腓肠肌假肥大。

  三、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也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症状表现。此症状为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携带异常基因但不发病。多见于儿童发病,逐渐进展。开始表现为走路不稳,易摔跤,上楼困难,以后发展至行走困难,12岁前不能行走,只能卧床。

  四、面肩肱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两性均可发病。通常于青春期发病,首先影响面部和肩胛带肌肉,呈特殊的“肌病面容”,上睑稍下垂,额纹和鼻唇沟变浅,表性动作变弱,上肢抬高困难。检查时可发现蹙额、皱眉、鼓腮、闭眼、闭口均力弱,三角肌、肱二头肌、肱桡肌萎缩明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8025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9-11
下一篇2024-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