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后,晚上天空为什么会变成红色?

下雪后,晚上天空为什么会变成红色?,第1张

下雪天云层较低,加上空中雪花飞舞,会反射晚上的一些光线。这些光线主要来自城市灯光,因为灯光主要是暖色调,因此看起来会觉得有些发红。其实,夏天下雨或是阴沉天气的时候都会有这种感觉。但如果在僻静的乡村,因为地面灯光很少,就不会有这种现象了。

天空之所以是蓝颜色的,是因为太阳光是七种光组成。七种光中频率较高的是绿、青、蓝、紫,光频较高的最容易被空气分子与空气中的尘埃散射,所以阳光通过大气层时其中的绿、青、蓝、紫四种光大部分被散射。太阳光谱中紫色比例本身就比较小,再加上紫色光和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剩下的以青蓝色为主,所以天空就会呈现出美丽的蔚蓝色了。

天空的颜色(也就是大气层的颜色)实际上是光谱中蓝色周围的合成颜色,我们称之为“蔚蓝”。如果没有大气层我们看见的太阳就是在漆黑的太空背景中一个非常耀眼的大火球,空间站的宇航员就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因为太阳是一颗色温约为5000K的恒星,其光偏向**部分,所以我们透过大气层看太阳往往是黄颜色的。蓝色光与**光混合后是白光(没通过大气层的太阳光)。

阴雨天的天空是灰白色的,因为云层较厚对阳光的主要表现是反射,这时光线就比晴天弱,天空就比晴天显得暗一些,当再次阳光透过较厚云层后,由于云层中含水量较大,还有较多的尘埃,阳光经反射后就主要表现尘埃与小水滴或小冰晶的颜色,所以阴雨天的天空看上去是灰白色的。

扩展资料

大气层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离地表2000~16000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气体,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这些混合气体被称为空气,地球大气圈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21克,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0.86%,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和运动特征,在对流层之上还可分为平流层、中气层、增温层等。

大气层保护地表避免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尤其是紫外线;也可以减少一天当中极端温差的出现。

形容下雪天的美景句子如下:

1、看,那小小的雪花漫天飞舞着,像许多只白色的蝴蝶。它们铺天盖地,像柳絮像鹅毛,悄然无声地从天空落下来,好像无数的伞兵乘着降落伞从天而降,那雪花小巧玲珑,晶莹剔透,不停地飘呀,飘呀。

2、傍晚,大片大片雪花,从昏暗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大雪之中。

3、下雪了,纷纷扬扬的雪花 从天空中飘落下来,给柳树披上一件白色的纱衣,松柏树倒是不怕,仍然挺立在那里。雪给房屋戴上一顶白色的帽子,给大地盖上一层厚厚的被子。

4、洁白的雪花漫天卷地落下来,犹如鹅毛一般,纷纷扬扬。轻轻地、轻轻地落在房顶上,落在草地上,落在山峰上。一会儿,大地一片雪白,好象整个世界都是银白色的,闪闪发光。洁白的雪落在地上,那么纯洁,那么晶莹,真使人不忍心踩上去。

5、一朵、两朵、三朵,它们先是一个一个的飘,当它们不再害羞时,又一起手拉手的飘下来。雪花多么漂亮啊,像柳絮轻轻,像棉花软软。

看看这篇文章吧:

可能是因为出生在东北的缘故,特别喜欢雪。

好像中学上学唯一记得的就是冬天早晨上学了。记忆里好像上学的日子都在雪中度过了。仍然记得雪中的寒冷,衣服的厚重。仍然记得清晨暗红的天,雪白的地,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只有我静悄悄的听着自己雪中的步伐。仍然记得雪中电车站里眼巴巴等着车来了看看车里有没有我暗恋的那个女孩。

从家中走到车站那一段小路是我最喜欢的,因为那个时候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我在雪里踏出第一行脚印。当雪很大的时候,天空象下雾一样,远处什么也看不清。依稀看到空中高楼上有一个红灯一闪一闪,很神秘。

下雪的时候,天空是一种发红的颜色,很亮。置身其中,很容易浮想联翩。恍惚的路灯下,雪片排列出奇妙的队列,不断变幻,让人着魔。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十字街头望着灯下雪交织出的图案,站了十多分钟,整个人出神了。

放学的时候,天早已黑了。坐在公车的角落里,让双眼失去焦距,任斑斓的城市的霓虹撞入视线,让模糊的色彩映入大脑,这实在是很迷人的感觉。记得在高中后期,街上悄悄的出现了双层汽车,于是放学后坐上顶层,幻想在城市中飞翔。

记得有一次看到雪中暗恋的女孩穿着风衣等待汽车。突然觉得她好美,好有风度。于是每次看到雪心里就总想起她。也许这也是为什么雪总让我感觉到不可抗拒的浪漫吧。

出国了,看到的雪再也没有家乡的感觉,虽然雪也一样的厚。上学以后再也没有那么早的起来或回家。对雪的感觉开始淡薄了,有的时候会忘记雪的美好,只注意到雪后多不方便。

直到昨天突然以当年的目光去看雪。雪,依然是那么熟悉,那么浪漫。

参考资料:

http://fxystudio139com/article/288535html

大雪的标志是一朵云下三个雪花。

中雪的标志是一朵云下两个雪花。

小雪的标志是一朵云下一个雪花。

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雪量(融化成水)01~24毫米为小雪,13~37毫米为小到中雪,25~49毫米为中雪,38~7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50~99毫米为大雪,75~149毫米为大到暴雪,降雪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扩展资料

雪的成因

水汽想要结晶,形成降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饱和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因为冰面饱和水汽含量比水面要低,所以冰晶生长所要求的水汽饱和程度比水滴要低。也就是说,水滴必须在相对湿度不小于100%时才能增长;而冰晶往往相对湿度不足100%时也能增长。

另一个条件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凝结核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体微粒,最理想的凝结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强的物质微粒,比如说海盐、硫酸、氮和其它一些化学物质的微粒。所以有时才会见到天空中有云,却不见降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采用人工降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4287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2
下一篇2023-09-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