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严重的湿热吃什么药好

体内有严重的湿热吃什么药好,第1张

舌苔黄厚为脾胃湿热或肠胃积滞所致,见于感染、发热或消化功能紊乱,常伴有口舌干渴、烦躁。以免由于夜间肠道蠕动减慢增加肠道负担。少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尽量少用煎炸炒的烹制方法,可以适当的喝点以上凉性的东西。建议使用参苓白术丸,健脾、益气。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泄泻兼有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感者忌服。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

1 红枣菊花汤除湿益气美容

红枣2克,菊花3-5朵,茯苓8克。

将红枣洗净,和茯苓一起放入炖盅,加水800毫升,大火煮沸后,再转小火煎煮;煮10分钟后,撒入菊花,继续煮3-5分钟关火,每天1-2剂,吃枣喝汤。

本方益气补中,健脾除湿,平肝明目效果非常好。红枣的主要功效是补脾胃,经常食用能补中益气,对健脾除湿有帮助;菊花清热平肝,降火明目,茯苓性质平和,利水除湿,与多种药材配伍能祛除各种湿气湿邪,任何体质都适用。

2 芦荟粥清湿热

芦荟50克,柠檬汁20毫升,酒酿30克,大米20克。

大米淘洗干净,入锅,加水约500毫升,大火烧开,转小火熬煮,将芦荟洗净切成薄片,待粥煮20分钟之后,放入芦荟和酒酿再煮10分钟,最后调入柠檬汁即成,一次或分次服完。

芦荟味苦,性寒,可归肝经,最能清肝中之热,同时可通便和杀虫解毒,具有平肝清热,除湿利水,解毒通气,洁肤美肤之功。适宜于肝经湿热所致毛孔粗大,粉刺,雀斑,痤疮及皮肤炎症调理。

注意:并非所有芦荟都可以入药和使用,所以在做芦荟粥的时候,不要乱猜新鲜的芦荟来食用,一般来说选择中国芦荟,库拉索芦荟和日本木剑式芦荟比较安全,在用量上也要严格控制,每天以服用长3厘米,宽4厘米的芦荟叶肉1块为宜,老人因酌情减少,妊娠期和经期女性忌用。

3 绿豆甘草粥清湿热消肿痛

绿豆100克,甘草10-15克,大米100克。

绿豆,大米一起洗净,和甘草同放入锅中,最好是砂锅,加水800毫升,先用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熬煮成粥,或以绿豆开花熟透为宜,挑出粥中的甘草片,(如果想连同甘草一同食用,也可将甘草打成粉末再用来煮粥),每日一剂。

方中绿豆是清热解毒,利水除湿首选,能行走于三焦之中,以助消肿通气,抗过敏;甘草不仅和药,还是清热解毒的高手,且有缓急止痛之功。两者配伍使用,可清热利湿,解毒抗炎,消肿止痛,既是清湿热,治牙龈肿痛的佳品,对于其他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舌尖糜烂,咽喉肿痛等也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4 酸枣薏仁汤去湿热,安神助眠

炒酸枣仁10克,薏苡仁30-50克,甘草5克。

薏苡仁淘洗干净,用少许清水浸泡5-6小时,甘草在煮汤之前用少许清水浸泡15分钟,同时将酸枣仁研碎,所以药材一同放入炖锅中,加清水约6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制薏苡仁开花熟透即可关火。使用前拣出甘草,每天1次,最好与傍晚或晚上睡前半小时或1小时服用。

湿热上行上蒸扰乱心神会导致失眠,酸枣薏仁汤有清热利湿,养肝宁心,安神促睡眠之功,尤其适宜于身体有湿热的失眠及心慌心悸人群食用。

湿热重对于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注重去湿热,调养身体。其实想要去湿热最常见的就是食疗法了,生活中多吃一些去湿热的食物,还有就是可以吃一些可以去湿热的中药。那么湿热重要吃什么中药?湿热重怎么调理饮食?

1、湿热重要吃什么中药

1、人参健脾丸

组成:由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等药物组成。

功能:健脾养胃,消补兼施。口服每次6-12克,每日2次。

2、附子理中丸

组成:含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中药。

功能:口服每次6—9克,每日3次。孕妇慎用。

3、龙胆泻肝丸

成份: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功能: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4、加味香连丸

主要功效:清热祛湿,化滞止痛。

适用病症: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腹痛下坠、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药性分析: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止泻痢,为君药。黄芩、黄柏加强黄连清热燥湿之功,共为臣药。白芍、当归和血止痛;延胡索理气止痛;厚朴、枳壳、槟榔、木香行气和中,行滞止痛;吴茱萸温中燥湿止泻,也制苦寒之品,为佐药。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化滞止痛之功。

2、湿热重怎么调理饮食

1、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荆芥、藿香等,但这些菜也偏湿,不能吃得太多,可把这些菜当配菜来吃,以清除湿气。还有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山药,这些菜可以作为主菜来吃,有利湿作用。

2、茶:偏于温性的艾叶、佩兰,可以除湿,偏于凉性的竹叶、荷叶可以清热,每天泡茶喝,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

3、作料:生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湿、发汗等功效,每天做饭时适当放一点有温中祛湿的作用。

4、粥:湿热的季节粥也是很好的选择,茯苓、白术、小米、大米各适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湿养胃。

5、汤: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适量煲汤,清热利湿。

小孩或长期脾胃虚弱的人,如不想吃饭、浑身没劲或者饭后感觉胃满满的、腹胀、拉肚子等脾虚湿盛的人,可以用炒山药和炒鸡内金,按1: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每天一勺冲着喝,缓解症状。

3、湿热重有哪些症状

1、身体的外在体型则是表现为偏胖或者是偏瘦;

2、脸部的皮肤暗沉、发黄,同时也是比较油腻的;

3、嘴唇颜色比较红,但是牙齿更加的黄,牙龈也是发红;

4、舌头发红,舌苔发黄,舌质也是红色的;

5、嘴巴发干,同时也会出现口臭的情况,身体中汗味、体味比较重;

6、男性的阴囊表现的比较潮湿,而女性则会出现白带增多的情况,并且白带的颜色发黄,甚至还容易出现外阴瘙痒;

7、性格也会变得更加的暴躁,更加容易被激怒;

8、身体中也更加容易患有热淋、痤疮还有黄疸等疾病;

9、如果是属于湿热体质的患者,那么身体更加不能够耐受湿热的环境,特别是夏末初秋这种季节。

病情分析:

可以吃二妙丸或者是龙胆泻肝丸都有助于去湿热

指导意见:

要求平时生活一定要很注意,常喝薏米山药绿豆粥有助于健脾利湿,不要过食辛辣刺激和肥甘厚腻,慢慢改善自己的体质。

白带丸,如果没有其它疾病,每天配合服一次龙胆泻肝丸,效果更好。切记。带症是**或黄白色。白色带症不能服龙胆泻肝丸。因为,白色带症与肾虚有关。对肾脏会伤害。龙胆泻肝丸不能长期服用。要看看禁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4345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2
下一篇2023-09-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