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抵抗力”的针,主要是“球蛋白”等,有些人有点钱就想长命百岁,以为经常输点球蛋白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得病。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打点滴的危害。
打点滴的危害
1发热反应
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2肺水肿
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输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诱发肺水肿。
3静脉炎
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4空气栓塞
原因在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只要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绀紫和缺氧,并可导致猝死。
5“恶性”药物不良反应
打点滴也比口服药物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如果是口服,药物中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无法被身体吸收,但是打点滴时这些杂质却直接进入了血液,严重的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近来媒体频频出现患者因为使用了中药注射液而突然死亡,就是这个原因引起的,还曾有媒体曝光某医院在输液瓶中发现黑色絮状物。有医生表示“药物不良反应最终还是药物本身的原因,但是静脉滴注导致了这种不良反应的加剧,严重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欣弗”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让人触目惊心,挥之不去的痛。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当前有的村卫生所或医院为了骗钱,“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常严重。哪怕是牙痛、伤风感冒等小病,也要挂“吊瓶”。专家调查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不合理用药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
6肉芽肿危害
最近,英国一名25天的新生儿因肠炎死亡,治疗后期曾输液数千毫升,在其肺病理切片中发现了肉芽肿,这是由于大量输液带来的不溶性微粒造成的。
近几十年来,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直径在50微米以上的微粒,而恰恰是那些直径在2-50微米之间,肉眼看不见,会移动,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粒进入血管,导致了各种输液污染病。
输液的分类及临床用途1电解质输液 用以补充体内水分、电解质,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等。如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等。
2营养输液 用于不能口服吸收营养的患者。营养输液有糖类输液、氨基酸输液、脂肪乳输液等。糖类输液中最常用的为葡萄糖注射液。氨基酸输液与脂肪乳输液将在后面专门论述。
3胶体输液 用于调节体内渗透压。 胶体输液有多糖类、明胶类、高分子聚合物类等,如右旋糖酐、淀粉衍生物、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
4含药输液 含有治疗药物的输液,如替硝唑、苦参碱等输液。
输液的主要优点1、易将药物达致疗效浓度,并可持续维持疗效所需的恒定浓度。
2、对肌肉、皮下组织有刺激的药物可经静脉给予。
3、可迅速地补充身体所丧失的液体或血液。
4、静脉营养品的输注。
输液的发展现代这样的静脉内治疗是起源于19世纪,19世纪是医学大发展的世纪。第一个大的成就是在1818年,当时James Blundell在伦敦进行了第一次人与人之间的输血。1834年Blundell再次进行了人与人之间的输血,接受输血的是一名因出血而生命垂危的产妇,由此, Blundell进一步认为出血造成的失血和低血容量有关。
1831年苏格兰发生了霍乱流行,这也是静脉内治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在这次流行中,Thomas Latta实验性地给一个病人输入了盐水溶液,该患者当时"奄奄一息,任何东西也不会刺痛他,实际上,他已经消瘦得不成样子,我恐怕还没准备好用具,他就会断了气"。但Latta的治疗成功了,病人最后康复并活了下来。盐水注射的成功使这种疗法在霍乱流行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其成功率有限。以后又进行了更多的工人病人输液。
1900年Landsteiner发现人体不同血液混合时,会起反应,此重大发现,终于导致人类ABO血型系统确认。在输血治疗的历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战争期间输血的应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普遍,出于需要,必须给受伤的士兵输血以挽救更多的生命,也因此造就今天,输血治疗是通用的医疗技术,血液可以分离成各种不同的成分,可以根据病人缺少的具体成分,单独输入病人需要的相应血液成分。
吊针一般是指静脉注射,比如生理盐水、消炎、感冒药等等都是通过吊针注射的。我们在打吊针的时候,会看到针管上面有一个滚轮,这个是调整吊针速度的。但是我们在打吊针的时候,千万不要自己动手去调,调快或者调慢都是不太好的。
一、吊针打快了有什么影响1、增加心脏负担:过快的输液滴注速度可能引起血容量过多,加重心脏负荷,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 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物质输注过快,会引起潮红、发热、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不适。
2、引起静脉炎:多种药物对血管有刺激作用。 如果输液速度过快,更容易出现静脉炎等副作用,如红霉素。
3、引起过敏反应:万古霉素滴注过快,会出现红斑样或荨麻疹样皮肤过敏反应。 如果白蛋白和抗菌药物的输注速度太慢,则不能发挥作用,甚至可能发生过敏。
4、肾功能损害:庆大霉素等液体快速输注会增加其肾毒性,引起肾功能损害。
二、吊针打快好还是慢好具体要看打的什么药物。如果输注速度太快,很容易增加心脏负担,从而引起不良反应,例如心力衰竭或肺水肿。但输液速度也不是越慢越好,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 输液速度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输液总量和输液目的确定,不得随意调整。一般情况下,成人输液速度为每分钟40-60滴。儿童及老年人因器官发育不全或功能减退,应减慢输液速度。儿童的输液速度为每分钟20-40滴,老年人的输液速度不应超过每分钟40滴。 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心脏病(尤其是心力衰竭)或肺部疾病患者,输液速度要慢一些,每分钟30-40滴为宜。
三、打吊针与打屁股针有什么区别打屁股针也就是肌肉针,区别首先是部位不同,肌肉针一般都是打屁股上,打吊针是属于静脉注射。打屁股针是通过注射器将药物直接注射在屁股肌肉部分,效果差一点,起效也相对较慢。打吊针是静脉注射,把药物直接输送到人体血液,不经过肝脏代谢吸收 见效更快,吸收更好。选择打吊针还是打屁股针,主要还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治疗方法。
打吊针的危害有交叉感染;输液比较容易产生不良反应;输液过多伴随抗生素滥用,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力降低等危害。
我记得上大学的第一堂课,我们专业的系主任就跟我们说了这么一句,生病时,能吃药尽量不打针,如果一定需要打针,尽量肌肉注射或者皮下注射,尽量不要静脉注射。
尽管目前,随着国家大力推行一致性评价,以及通过飞行检查等手段大力监管,国内的药品无论是效果还是安全性都不比进口药差,但是要知道,无论是多么纯的药品,都还是有杂质的。
我们正常口服药物,药物经过消化道时,肠胃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吸取了有用的药物,而杂质则随粪便一起排出,这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药物也不是直接进入血液,危害和比较小,但是静脉注射就不同了,静脉注射药物和杂质都直接进入血液,这些杂质在血液中往往很难排出体外。
而且难保有些杂质可能会粘附血小板,然后像滚雪球一样在血液中越变越大,形成血栓,当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杂质一定会导致血栓,但这些杂质在体内终究是祸患。
问题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小孩连打3天的吊瓶,要是治疗的需要那是要打的,至于有副作用的问题可以说药都有副作用,但大部分药物的副作用在宝宝治疗药量的情况下一般是可以耐受的,但也有部分副作用宝宝是不能耐受的,比如过敏性休克的情况。
意见建议:
建议要是出现了宝宝用药过敏性休克的情况,最好及时抢救治疗。祝您的宝宝早日康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