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进液了怎么解决?

手机进液了怎么解决?,第1张

如果您使用的是华为手机,为了减少您的损失,建议将手机关机并携带相关购机凭证到附近的华为客户服务中心检修,如继续使用或在非官方服务店维修可能会进一步损坏内部器件。可以通过华为官网来查询附近的华为客户服务中心地址。

手机进液后注意事项:

1手机由精密电子元器件构成,进液后存在潜在风险,所以请将手机保持关机状态。

2进液后不要拿吹风机吹或者高温烘烤(包括微波炉加热) ,以免液体被吹进手机内部以及高温损坏手机。

3进液后不要频繁移动或摇晃手机,以免液体在手机内部蔓延。

4如果没有备份数据,维修时可能会有数据丢失风险。前往华为客户服务中心后可以咨询工作人员协助评估是否可以备份数据。    

相关链接如下:寄修服务华为客户服务中心预约服务维修备件价格查询

分清浓度的概念,你就明白了。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浓度,指的是溶质。水是被动运输,没错。由于它是被动运输,所以它会从高浓度流向低浓度,但是这里的“浓度”指的是水的浓度,而不是溶质的浓度。举个实例吧,在一容器中间设置一道半透膜,左右两边盛放的分别是10%和20%的蔗糖水溶液,问水分子的运动方向。答案应该是从左向右。因为左边的蔗糖浓度是10%,所以左边溶液水的浓度是90%,右边溶液蔗糖浓度为20%,所以水的浓度是80%。水会从水的浓度较高一方流向水浓度较低一方,所以是从左(90%)向右(80%)

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1)蒸气压 如果把一杯液体如水置于密闭的容器中,液面上那些能量较大的分子就会克服液体分子间的引力从表面逸出,成为蒸气分子这个过程叫做蒸发又称为气化蒸发是吸热过程,也是系统熵值增大的过程相反,蒸发出来的蒸气分子在液面上的空间不断运动时,某些蒸气分子可能撞到液面,为液体分子所吸引而重新进入液体中,这个过程叫做凝聚凝聚是放热过程,同时系统的熵值减小由于液体在一定温度时的蒸发速率是恒定的,蒸发刚开始时,蒸气分子不多,凝聚的速率远小于蒸发的速率随着蒸发的进行,蒸气浓度逐渐增大,凝聚的速率也就随之加大当凝聚的速率和蒸发的速率达到相等时,液体和它的蒸气就处于平衡状态此时,蒸气所具有的压力叫做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或简称蒸气压

以水为例,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如下相平衡时:

H2O(g)所具有的压力p(H2O)即为该温度下的蒸气压例如100℃时,p(H2O)=101325kPa

(2)蒸气压下降 由实验可测出,若往溶剂(如水)中加入任何一种难挥发的溶质,使它溶解而生成溶液时,溶剂的蒸气压力便下降即在同一温度下,溶有难挥发溶质B的溶液中,溶剂A的蒸气压力总是低于纯溶剂A的蒸气压力在这里,所谓溶液的蒸气压力实际是指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力,(因为溶质是难挥发的,其蒸气压可忽略不计)同一温度下,纯溶剂蒸气压力与溶液蒸气压力之差叫做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溶液的蒸气压力比纯溶剂的要低的原因可以理解如下:由于溶剂溶解了难挥发的溶质后,溶剂的一部分表面或多或少地被溶质的微粒所占据,从而使得单位时间内从溶液中蒸发出的溶剂分子数比原来从纯溶剂中蒸发出的分子数要少,也就是使得溶剂的蒸发速率变小纯溶剂气相与液相之间原来势均力敌的蒸发与凝聚两个过程,在加入难挥发溶质后,由于溶剂蒸发速率的减小,使凝聚占了优势,结果使系统在较低的蒸气浓度或压力下,溶剂的蒸气(气相)与溶剂(液相)重建平衡因此,在达到平衡时,难挥发溶质的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力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力显然,溶液的浓度越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越多

在一定温度时,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下降(△p)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n(B)表示溶质B的物质的量,n(B)/n表示溶质B的摩尔分数,p(A)表示纯溶剂的蒸气压

2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

在水与水蒸气的相平衡中,由于水的蒸发是吸热的,温度升高,K增大,水的蒸气压力增大表31中列出了一些不同温度时水的蒸气压值

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在严寒的冬季里,晾洗的衣服上结的冰可以逐渐消失;大地上的冰雪不经融化也可以逐渐减小乃至消失;而樟脑(萘)丸在常温下就易逐渐挥发这些现象都说明固

表31不同温度时水和冰的蒸气压力

体表面的分子也能蒸发如果把固体放在密封的容器内,固体(固相)和它的蒸气(气相)之间也能达成平衡,此时固体具有一定的蒸气压力固体的蒸气压力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31中也列出了一些在0℃以下不同温度时冰及水的蒸气压力

当某一液体的蒸气压力等于外界压力时,液体就会沸腾,此时的温度称为该液体的沸点,以bp(boilingpoint的缩写)表示而某物质的凝固点(或熔点)是该物质的液相蒸气压力和固相蒸气压力相等时的温度,以fp(freezingpoint的缩写)表示若固相蒸气压力大于液相蒸气压力,则固相就要向液相转变,即固体熔化反之,若固相蒸气压力小于液相蒸气压力,则液相就要向固相转变总之,若固液两相的蒸气压力不等,两相就不能共存,必有一相要向另一相转化

一切可形成晶体的纯物质,在给定条件下,都有一定的凝固点和沸点但溶液的情况并非如此,一般由于溶质的加入会使溶剂的凝固点下降、溶液的沸点上升而且溶液越浓,凝固点和沸点改变越大

这些现象是由于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力下降所引起的现在通过水溶液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以蒸气压力为纵坐标,温度为横坐标,画出水和冰的蒸气压力曲线,如图31所示水在正常沸点(100℃即37315K)时其蒸气压力恰好等于外界压力(101325kPa)如果水中溶解了难挥发性的溶质,其蒸气压力就要下降因此,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力曲线就低于纯水的蒸气压力曲线,在37315K时溶液的蒸气压力就低于101325kPa要使溶液的蒸气压力与外界压力相等,以达到其沸点,就必须把溶液的温度升到37315K以上从图31可见,溶液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Tbp(沸点上升度数)

从图31还可以看到,在27316K时①,冰的蒸气压力曲线和水的蒸气压力曲线相交于一点,即此时冰的蒸气压力和水的蒸气压力相等,均为611Pa由于溶质的加入使所形成的溶液的溶剂蒸气压力下降这里必须注意到,溶质是溶于水中而不溶于冰中,因此只影响水(液相)的蒸气压力,对冰(固相)的蒸气压力则没有影响这样在27316K时、溶液的蒸气压力必定低于冰的蒸气压力,冰与溶液不能共存,冰要转化为水,所以溶液在27316K时不能结冰如果此时溶液中放入冰,冰就会融化,在融化过程中要从系统中吸收热量,因此系统的温度就会降低在27316K以下某一温度时,冰的蒸气压力曲线与溶液的溶剂蒸气压力曲线可以相交于一点,这温度就是溶液的凝固点它比纯水的凝固点要低△Ttp(凝固点下降度数)

溶液的溶剂蒸气压力下降度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而溶剂的蒸气压力下降又是溶液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也必然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难挥发①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所谓质量摩尔浓度m是指在1kg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可用下列数学式表示:

△Tbp=kbpm (32)

△Tfp=kfpm (33)

式中,kbp与kfp分别称做溶剂的摩尔沸点上升常数和溶剂的摩尔凝固点下降常数(单位为K·kg·mol-1)表32中列出了几种溶剂的沸点、凝固点、kbp和kfp的数值

参考资料:

http://ftphaieeducn/Resource/Book/Edu/JCYGJS/TS012028/0021_ts012028htm

1、如果该氧化物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则是酸性氧化物

2、如果该氧化物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是中性氧化物。

3、能跟碱起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多数是酸性氧化物,某些过渡元素的高价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4、碱性氧化物是指溶于水而成碱或与酸反应而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皆为金属的氧化物,它们的碱性差别很大。

碱性氧化物相关反应

1、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强酸能跟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极弱的酸,如碳酸、次氯酸等一般都不能跟不溶性弱碱的碱性氧化物(如CuO、Fe2O3)反应。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时,可看成是酸性氧化物先跟水反应生成酸,再跟碱反应。强碱可以跟所有的酸性氧化物反应。可溶性弱碱氨水,可以跟绝大部分酸性氧化物作用。

不溶性碱一般不跟极弱的酸性氧化物(如CO2、SiO2)反应。过量的多元弱酸的酸性氧化物跟碱溶液反应,往往可以生成酸式盐。

可以采用以下办法解决:

1、把墩布放在马桶口,然后放水,保证水把墩布淹没。用力压墩布,把它尽量塞进马桶口里,最后用最快的速度把墩布提起,反复这样的动作,马桶中的东西就会被倒吸出来,管道即可通畅。

2、用烧碱,烧开水把烧碱融化,倒入马桶,过十几分钟就什么都通了。

3、可以用简易通厕器,往蹲便器倒满水,然后用通厕器吸盆对准蹲便器口猛抽几下,是利用其空气压力通了的。

4、可以找物业,或者专业的修理人员。

5、尝试用一下草酸,倒入草酸,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冲水。

扩展资料

马桶容易沾染尿渍、粪便等污物,冲水后如果发现仍留有残迹,一定要及时用马桶刷清除干净,否则容易形成黄斑污渍,也会滋生霉菌和细菌。除了管道口附近,马桶内缘出水口处和底座外侧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清洗时先把马桶圈掀起,并用洁厕剂喷淋内部,数分钟后,再用马桶刷彻底刷洗一遍,最好用细头的刷子,这样能更好地清洁马桶内缘和管道口深处。然后再刷洗底座和其他缝隙。

参考资料:

:马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9867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