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蒙古人什么发型?

元朝时蒙古人什么发型?,第1张

元代蒙古人的发式 — 辫发

辫发的历史颇为古老,从历史记载和遗物遗迹等可知,历史上曾辫发的民族有戎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等。历史上记载北方民族的发式有椎发、索发、被发、披发、编发、辫发。称谓虽多,但除椎发外,其余都是辫发的不同称谓。后来由于出土文物的证实,匈奴的椎发,也是辫发。椎发并不像有些壁画那样在头顶中央留一撮发,系成朝天的椎形。椎发也是辫发。《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所说“尉他魋结箕倨见陆生”;《史记·朝鲜列传》“卫满魋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史记·西南夷列传》:“此皆魋髻,有邑聚”,这里的“魋结”或“魋髻”,想必亦是辫发一类。

元时蒙古族发式,自宋元时与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有相类似之处,皆被发。官则“或辫,或打纱练椎,庶民则椎髻”。所说的“椎髻”,即剃去其顶成三搭头,前头为马鬃式,左右缯辫,为之练垂式,或曰练椎或椎髻,蒙语为“失必勒格尔”。也有独拖一辫者。在元代剃匠书《净发须知》引《大元新话》中,记载当时的蒙古人发式有大开门、一字门额、花钵焦、大圆额、小圆额等多种名目。孟珙《蒙鞑备录》云:“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囱门者稍长则剪之;在两下者总小角,垂于肩上。”郑所南著《心史·大义略叙》云:“鞑主剃三搭,辫发。三搭者,环剃去顶上一弯头发,留当前发,剪短散垂;却析两旁发,垂绾两髻,悬加左右肩衣袄上,曰不浪儿。言左右垂髻,碍于回视,不能狼顾。或合辫为一,直拖垂衣背。”郑麟趾著《高丽史》记载:“蒙古之俗,剃顶至额,方其形,留发其中,谓之怯仇儿。”怯仇儿,蒙古语发辫也。约翰·普兰诺·加宾尼所见之蒙古人发辫是:“在头顶上把头发剃光,剃出一块光秃的圆顶,从一个耳朵到另一个耳朵把头发剃去三指宽,在前额上面,也同样把头发剃去二指宽。在这剃去二指宽的地方和光秃圆顶之间的头发允许它生长,长到眉毛那里;由于从前额两边剪去的头发较多,在前额中央剪去的头发较少,就使得中央的头发较长;其余的头发允许它生长,把它编成两条辫子,每个耳朵后面各一条。”鲁不鲁乞在他的《东游记》里,也描述了他所见的发辫:“在头顶上把头剃光一方块,并从这个地方前面的左右两角继续往下剃,经过头部两侧,直至鬓角,把两侧鬓角和颈后的头发剃光,把前额直至前额骨顶部的头发剃光,在前额骨那里,留一簇头发,下垂直至眉毛。头部两侧和后面留着头发,把这些头发在头的周围编成辫子,下垂至耳。”

蒙古族妇女头饰,是蒙古族服饰中最华彩的部分。当你亲临那达慕大会、敖包祭祀、隆重的婚礼场合时,总能看见戴着华丽头饰的蒙古族女子。特别是每当姑娘出嫁时,新娘子那银光闪烁、珠宝垂面的头饰,总会让人眼前一亮。蒙古族无论属于哪个部落,还是生息繁衍在何地,妇女的头饰都会成为当地的亮点和人文景观。古韵犹存的头饰,融汇了民族的集体智慧,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也记述了蒙古族的历史和文化。

蒙古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他们把一些劳动和生活用品加以美化,使之成为服饰的一个组成部分。华丽的蒙古族头饰,是由金银珠宝装饰而成,显然,这与蒙古族的生活习俗有关,除了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等因素外,也有显示民族个性和自尊心的因素。蒙古族自古就以游牧为主,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追求。到了近现代,这种生活方式仍然占据着他们的生活,为此,牧民们把自己的主要财富,转换为金银珠宝佩戴在身上,以便保存、迁徙。佩饰在汉文化中是作为服饰的点缀而存在的,而在蒙古族文化中,尤其对女性而言,用浑身披挂形容更为贴切,她们喜欢珠光宝气的装饰自己,并且把头饰看作是财富和美的象征。蒙古族大多生活在高寒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与这种生活相适应,头饰也形成了自然古朴的风格。它除了装饰功能外,又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蒙古族妇女头饰,是部族间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其造型自然淳朴,天成一韵。据有关史料记载,在青铜器时代,蒙古高原就有了头饰的制作工艺。从遗存文物中发现的耳环、耳坠、头戴等青铜装饰品,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可见这一时期人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观,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从匈奴、鲜卑游牧民族出土的实物中可以看到,头饰多数采用金银、蚌、玉石、水晶、玛瑙、金属和赭石等原料制作。其结构和形制类似于近现代鄂尔多斯和察哈尔妇女的头饰,整个装饰纹样,显示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情感和爱好。到了蒙元时期,民间手工技艺的发展更趋进步。妇女头饰以多、以大、以重为美,戴大圈耳环,大的宝石项链。宝石种类、工艺造型,图案纹样在妇女的头饰上体现得最为充分,豪华程度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如今,民间流传下来的妇女头饰,大多是清代的遗存。由于清政府对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至使部族间经济状况、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愈加的明显,同时也促进了部族服饰文化的快速形成。这一时期头饰的造型,较前趋向更加纤细、复杂和精致。或雍容华贵,或古朴凝重,或精致秀美,或简约大方,呈现出特色鲜明的头饰种类。一个盛装的蒙古族妇女,其头饰轻者有三、四斤,重者达十几斤。这些流传在民间的头饰,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装饰品了,而是植根于蒙古族社会生活中的文化载体,它不仅诠释了蒙古民俗文化的深邃内涵,也是民族手工技艺绝美的见证。

  由于蒙古族除了在我区聚居外,还在国内多省区分布,头饰的种类丰富多样,各具特色。不同地区、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头饰的组合也不尽相同,就是同一部落,也因地域不同而略显差异。有的部落还分为姑娘头饰,新娘头饰和已婚妇女头饰,有的地区在戴法上也有讲究。与头饰组合的饰件更是多达几十种,有簪、钗、发掐、扁方、步摇、吉祥座、耳坠、珠链及各类坠环,银链、装饰性大耳环、金银项圈等饰件,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璀璨。如鄂尔多斯、土尔扈特、和硕特、乌拉特、喀尔喀、杜尔伯特、巴尔虎、察哈尔、布里亚特、乌珠穆沁、科尔沁等。头饰的结构有石珠链坠式、盘羊角式、簪钗组合式、帽子辫套式、珠链辫套组合式、额箍后帘组合式等几十种。工艺上多采用捶打、编结、錾花、镶嵌、雕纹等技法。饰件图案多以各种花卉、虫草、盘肠、吉祥纹样居多、造型精美,玲珑剔透,以鄂尔多斯、乌拉特、巴尔虎、科尔沁最具代表性,可以说是头饰中的精品。

  清代遗留下来的头饰,极为讲究,当时大量使用金银、珊瑚、玛瑙、松耳石、翡翠、琥珀、玉石、珍珠等材料精心制作而成,外形特征变化很大,制作工艺也有所不同。大部分头饰都是以红色为基调,蒙古族对红珊瑚、绿松石尤为偏爱,这与民族信仰有关。由于红珊瑚色泽纯正,与珍珠、琥珀并列为三大有机宝石,是祭佛的吉祥物,代表高贵权势,被蒙古人视为祥瑞幸福之物,又被称为“瑞宝”。它驱凶辟邪,寓意着吉祥富贵,是幸福与永恒的象征。松耳石不仅其色泽艳丽,据说它还是神的赐予。因此,民间服饰、佩饰上多用它来做装饰物。白银象征着圣洁,也深受蒙古族的追崇。

  鄂尔多斯是蒙古族古老的部族之一,服饰文化积淀深厚,头饰被誉为极品,有“头饰之冠”的美称。银链、银铃、錾花贴片相缀,耗银较多,与成排成串的红珊瑚镶嵌,造型华美,工艺精湛,体积和重量都超过其它部落,是鄂尔多斯姑娘出嫁时最华丽的装饰。鄂尔多斯头饰式样较多,每个旗县都略有不同,多达十几种。有无后屏和有后屏的,有大后屏和小后屏的,小的后屏垂于肩上,大的后屏光珊瑚珠就得上万颗,一个个串起来,有顺序的排列,整个披挂在后背上,长穗子垂于胯下,随人的行走而飘逸,远远望去,像流动的瀑布。还有的头饰,面颊两侧的垂链有长有短,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也有轻重、大小之分,有的华丽,有的简洁,鄂尔多斯妇女戴上这样贵重的饰物,特别的显眼。按照当地习俗,姑娘出嫁,无论贫富都要戴头饰,通常在民间要准备一副好的头饰,价格是相当昂贵的。所以,从头饰的重量上,就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贫富。过去一般家庭的女子成亲,虽然也要戴头饰,但用银很少,镶嵌的珊瑚珠也小,有的用不起珊瑚就用红料器代替,重量有三、四斤,价值达二、三百个银元。而富家女子出嫁时,却要佩戴重约十余斤,价值可达上万银元的头饰。比较贵重的头饰,往往要以尚好的马匹和成群的牛羊才能换取。无论昂贵还是廉价,头饰都是女子出嫁时必备的饰物。鄂尔多斯头饰由连垂和头饰两大部分组成。连垂是在胸前左右辫发上垂挂着的辫套发饰,用布和棉絮缝制而成,上面刺绣有各种图案和镶嵌着银饰片和珊瑚珠子。关于连垂的形成,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在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各部之间互相征战,胜利者把俘获的妇女辫子拴系在木缘上以防逃遁,后来演化成今天的连垂。鄂尔多斯头饰是由额箍、后屏、颊侧垂穗、额穗等几部分组成。额箍一般高十公分左右,上下两边缀着一至三排珊瑚珠,中间錾花银座上镶着大颗的红珊瑚,隔间又嵌着绿松石。前额银珠子编的流穗,依眉心呈人字形散开。后屏是头饰的后大片,上窄下宽呈凸字形,上面缀满了排列整齐的红珊瑚珠子,上下方中间部位有一个方形的錾花银座,嵌着数颗红珊瑚、绿松石珠。后小片垂于耳后左右,长三寸,工艺如后屏,缀满珊瑚、绿松石珠,上面有圆形或方形的银质装饰。面颊两侧的垂穗子,是银链和珊瑚、松石珠混串的流穗,左右对称,有数条或十几条之多,长至肩下,尾端吊着银铃子,行走起来叮当作响。装饰用的大圈银耳环,多数佩挂在面颊两侧的连垂上,大的重约几百克,有的每侧多达四个。一般在佩戴头饰前,先将发辫束于发棒之内,然后戴上绣有龙凤图案的圆顶立檐帽,帽子上还要系上彩色头巾。根据当地习俗也有只戴头饰不戴帽子的。

  按照乌拉特部落的习俗,姑娘出嫁时,要进行分发仪式,然后穿装打扮,给新娘戴上头饰。头饰上面还要戴上水獭皮的圆顶立檐帽,帽子顶部有帽结,下垂两条绣花飘带。整套头饰由额箍、垂饰、坠子、蝴蝶结、额穗子、钗等组成。额箍和后帘均由大小同样的镂空银座横排钉缀,银片上镂雕着吉祥图案,并由镶嵌20个珊瑚珠的坠链在下额处连接,然后把面颊两侧各10个由银、珊瑚、绿松珠串成的垂链套在额箍上,垂链长于腰际。在流穗上方有一菱形的银质额顶饰,顶饰转圈镶满大颗的绿松石和珊瑚。乌拉特头饰戴的时候可以拆分,已婚妇女平时只戴额箍,逢年过节时才戴全套头饰。有的习俗是根据年龄拆戴,年龄越高戴的饰件越少。相比之下,大漠深处的和硕特妇女头饰就素雅的多了,它是由一对黑色发套,两颗珊瑚珠,一个银钗和额顶吉祥座组成的。发套长110厘米左右,用青色绸缎或平绒布缝制而成,上下两端刺绣有梅花、荷花、莲花、牡丹等各种花卉图案,佩带时先将头发梳于头顶,把辫子装进发套,顺着两鬓垂至腰际,发套在腋下串进坎肩,在坎肩下摆处露出20厘米长的发套装饰边。然后把发套的上口用一对大珊瑚珠子连起来,再用银钗串好。把吉祥座固定在额顶处,银座上对称地镶嵌着9颗翡翠和红珊瑚,头饰戴好后,可根据季节的变化,也可带戴帽子,也可不带戴帽子。冬天戴旱獭尖顶立檐帽,帽子顶部有结,下垂红绿黄三色飘带。春秋戴圆帽,其式样为圆顶,帽口有3寸的装饰边,左侧钉有红色或粉色花朵。土尔扈特妇女头饰相对比较简单,已婚妇女梳双辫子,将辫子放入发套中,发套上口嵌三角银饰边,然后戴陶尔其克帽,宽帽檐正面为“火” 形图案,两侧为吉祥图案。姑娘梳独辫式封发。蒙古族穆斯林是一个大约只有1500多人口的群体。他们的头饰与众不同之处是,头饰底座为银质寿形脑盘或鎏金寿形脑盘,并镶有中间大两边小三颗红珊瑚珠。脸颊两侧挂垂穗子,每侧各3条,每条串有9颗珠子,从上往下第6颗为翡翠或绿松石珠子,其余都为红珊瑚珠,银环上挂大耳环,把梳好的两条辫子,装入黑丝缎缝制的发套中,垂于脑后,一对发套由5个银扣相连,银扣由法郎彩装饰,再用两颗大珊瑚珠子固定在发根上。戴头饰时先用黑纱巾缠头,戴上头饰后,在发辫后面把头纱两头用银卡子串起来,有一种飘逸感。

  乌珠穆沁是锡林郭勒草原上的一支古老的部落。妇女头饰造型具有立体感,主要由羊角式发夹、银镂空额箍、额穗、垂穗子、后帘组成。其中尤以垂穗子最引人注目。它的最上面有珊瑚装饰的银质蝴蝶,其下面用银环连着银蝙蝠和吉祥结。发夹两侧有掐丝镂空银饰。额穗子由珊瑚、珍珠串成,呈垂直状。两鬓下垂由珊瑚、松石和银链结成的长穗子,发箍上面戴立檐帽,帽顶部有吉祥结。察哈尔头饰轻便玲珑,围箍中间嵌数个鎏金花座。镶珊瑚、松石珠,两侧镂花银饰连接流穗,额箍后面为一弯月形錾花饰片,接珊瑚、松石珠编成的网状后帘,帘长及肩,增加了头饰的绚丽。巴尔虎部妇女头饰,完整地保留了本部落的传统特征,头饰由额箍、牛角形银饰组成。银额箍通体錾花,前部镶嵌数颗珊瑚,后坠三个镂空小银铃,两侧为牛角形银饰,采用錾花工艺成型,银片曲饶,层次分明。整个头饰呈扇形,牛角形边缘包錾花银边,银片上嵌珊瑚、松石珠,背面刻有卷草纹,每侧垂四条银穗子,帽子上缀红缨子,保留了古代贵族的风范。

  与其他部落头饰相比,布利亚特头饰造型显得极其简约。只有额箍上嵌红珊瑚,两侧垂挂镂花的银环,与胸前银盒挂饰相连,显得精巧而华丽。生活在科尔沁草原上的科尔沁部落,妇女的头饰与其他部落相比与众不同,主要体现在簪钗的搭配上。头带缀满四排珊瑚珠,额前镶嵌长方形绿松石,佩带时先将头带从前额系于脑后,已婚妇女喜欢梳妆发髻。在盘发上插上造型各异簪钗,纹样精雕细刻,有各种花卉点缀,精巧淡雅,大方美观,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看着这些精美的头饰,不得不让人钦佩蒙古族手工技艺的高超。

蒙古族妇女头饰风格,是历经百年逐步形成的。它是蒙古族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民族心理、生活方式的集中展现,它不仅承载着蒙古族丰富的民族情感,也融会了超凡的想象力和睿智的设计构思。

  蒙古族服饰名称为蒙古袍,

  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

  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男子戴披肩帽,女子则戴翻檐尖顶帽。用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汉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

  华贵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服饰

  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用植物的叶子将自己修饰一番,后来又取用打猎的兽皮做衣服。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岩画上,已经看出蒙古高原的古人类在腰间围着一条短短的兽皮裙,头上插着长长的羽毛,有的臀部还有尾饰。而且当时已经有了大量粗拙的石环、骨饰等物品,说明在很早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就有审美意向和审美追求了。

  据考古资料证明,蒙古族的服饰是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是一脉相承的。据《汉书·匈奴传》记载,“食畜肉”、“皮毡裘”的匈奴妇女的头饰与察哈尔妇女的头饰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饰文化,又传给了鲜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当然也传给了蒙古族。而这些民族服饰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适应高原气候而产生。

  蒙古族的服饰具有自己的审美特征蒙古族特别的偏爱鲜艳、光亮的颜色,这些色彩都使人感到色调明朗、身心欢娱。蒙古族又崇尚白色、天蓝色这样一些纯净、明快的色彩。蓝天白云,绿草红衣,一种天然的和谐。另外,从蒙古民族服饰的款式看,褒衣博带,即能体现人体的曲线美,又能体现蒙古牧人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

  蒙古族居住于蒙古高原,气候寒冷又加之以游牧为主,马上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其服饰必须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于骑乘,长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服饰。

  蒙古民族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上古到蒙古汗国,从元、明、清到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传统服饰的服饰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一 婚嫁

察哈尔蒙古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婚嫁礼俗。蒙古族男子到了成婚年龄,家长要向物色好的姑娘提亲时,一般邀请一位与女方家深有交情、明事理的人来做媒。媒人带上男方的哈达等礼物向女方父母说明来意,将带来的哈达敬献在供奉的神佛前,表示庄重,然后告辞。如女方确实不同意这门亲事,就会在7~8天之内退回提亲哈达。倘若同意就不退哈达,而等待媒人的再次到来。联姻的这个最初步骤称“献提亲哈达”。

献过提亲哈达,根据女方不退哈达的意向,男方托媒人再次登门向女方父母等长辈们一一敬献哈达,表示订婚。这时女方家长则根据女儿的叔、伯、姑、舅等亲属人数提出还需要各类哈达数目。这个过程叫“下订亲哈达”。女方把议定的哈达如数接收之后,便邀请一人到女儿的姑舅等亲友家奉送哈达,以示女儿已经订亲。

订婚后,男方家请先生根据两个孩子的生辰日期,择定举行婚礼的良辰吉日和迎亲者到达的时辰。然后将写好婚礼日期和迎亲者到达时辰的红纸,托媒人带上哈达和礼物,交给姑娘的父亲。女方父母如没有意见,就开始商定迎亲者人数等事宜。迎亲者人数必须为偶数。

婚礼的日期要在完婚前几个月内确定,男女双方父母按照婚礼日期,发送请柬、筹办酒席、准备新婚礼仪所需的物品。特别是女方家准备嫁妆的针线活更多,因为有媳妇过门后3年内 婆家衣服、鞋袜的习俗。

婚礼的前一天,男方要设宴(卯宴席)招待应聘来的迎亲者代表和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并举行祝福新房仪式。女方在这一天要举行由女方父母主持的姑娘宴,邀请同乡亲朋的姑娘们来与即将出嫁的女儿一同坐席(卯宴席)。席间,亲友献上陪嫁物品,女方的母亲端一碗鲜奶让众姑娘尝过,便向大家正式宣布姑娘即将出嫁。这时,姑娘们唱着“姑娘宴歌”,用歌词嘱咐将要出嫁的姑娘,倾诉离别之情。

新郎在迎亲前要举行起行宴。请率领迎亲队伍的正副亲家代表和随行人员入席。由新郎父母和新郎本人向大家一一敬酒款待。迎亲队伍出发时,将新郎按礼俗打扮一新。当给新郎佩带弓箭撒袋时,祝颂人高声祝福。乘马的迎亲队伍向女方家进发时,还要牵一匹毛色与新娘的生辰天干相符的鞍辔齐全的骏马,作为新娘的骑乘。迎亲的人们必须在日出前赶到女方驻地去迎娶新娘。

当迎亲人马到女方居所的附近时,众迎亲者便翻身下马围坐在一起,并派2名有经验的人去向女方报讯请安。请安人一到,女方立即设宴,做好迎接迎亲者的准备。双方进行一番礼俗对答后,便邀请迎亲的人们进屋。双方嫂子上前解下新郎的弓箭撒带,双方的亲家代表互相请安,行过对举哈达、交换鼻烟壶的礼节后才一一入座。此时,新郎要向女方的灶神和其他供神叩头、敬献哈达、供品,并向新娘的长辈亲属行磕头礼,依次给席上的人们敬酒。敬酒完毕,新郎入整羊席就坐。司酒者从整羊的羊背两侧各切下一条肉,左右交换位置后请客人食用,以示尊敬。这时新郎的随从人员便趁机抢走羊胫骨,迅速剥下羊踝骨,包在哈达里塞入自己的右靴腰里。羊踝骨是万不可被姑娘们抢走的,倘若不慎被抢走,就得向抢去羊踝骨的姑娘敬酒、献哈达,甚至磕头行礼才能要回。接着让新郎卸羊寰椎,当新郎在众目睽睽下为卸开寰椎而作难时,众姑娘还要借机奚落新郎。整羊宴结束时,女方家要给新郎穿衣,众嫂子在为新郎系腰带时不免也开个小玩笑,将腰带系得铁桶一般,使新郎喘不过气来才肯罢休。然后给新郎穿靴子。整羊宴一结束,众嫂子为新郎佩带弓箭,并报请新娘上马。过时,迎新者牵着新郎、新娘的乘马让新娘上马后在院内绕3圈方可起行。

娶亲的队伍要赶在送亲者前面回到新郎家里。待送亲的人们到达后,男方的男女亲家代表以及众亲友们都要热情做好进新房前的一切准备。这时,新娘临近新郎院落时立即下马,然后,有人将新娘扶上原来的骑乘进入院中。新娘下马时连人带鞍一起抱下。接着由请来的喇嘛,为站立着的新娘行净手洁面的洗礼仪式。婆婆为新娘尝奶后,让新娘暂时到专门准备的账蓬或房间里等候新婚礼仪。

拜天地的时辰一到,由新郎新娘的梳头母亲或梳头父亲在供桌前主持拜天地仪式。拜天地时,主持人让新郎新娘跪在自己的左右两侧,将新郎的双手和自己的一只手伸进专门制作的白布袋里,面对喜神方向磕头行礼。然后由梳头父亲或母亲把新娘的头发披在新郎的肩上,为其梳头结发。此时,女方来的嫂子端着盛有食物的盘子见新娘的婆婆,示意向婆婆来取新娘的头戴,婆婆将为新娘准备好的全部头戴首饰放入盘中,让新娘嫂子送去。这项礼仪结束后,新娘方可进入新房。新娘入新房时,要由梳头母亲或父亲带其迈过门口横放着拴哈达的有杈树枝,踏着门槛上铺好的羊皮进门。

新娘进入新房后,由梳头母亲或父亲扶着蒙脸的新娘先给新郎家的灶神磕头。然后,婆婆给儿媳妇尝奶。这时,新郎用系哈达的神箭,掀起新娘的蒙面纱。众嫂子给新娘重新梳理头发,戴好全部头戴首饰。新娘梳妆完毕,在众嫂子的带领下,向公、婆、叔、伯、姥爷、舅舅等长辈们一一敬酒、献哈达和礼物,并施磕头礼。磕头时,要从长辈往下依次排列,一直到哥嫂,姐姐,姐夫等。接受新媳妇磕头的人,都要回赠礼物。

磕头仪式结束后,婚礼宴会正式开始,男女双方的亲属和来宾们入席后,新郎新娘依次向亲属、来宾敬酒施礼。敬酒间,由专门请来的年轻人和歌手献宴酒歌。唱宴酒歌时,在每段的间歇,客人们都要举杯饮酒。当婚宴的主管人宣布可以唱情歌时才能唱上一些情歌。隆重热烈的婚宴结束后,送亲的人中除了探望女儿的几个人留下外,其余人都应该当即回去。即使路远而当日不能返家者,也得上马绕一圈后,再借宿于左邻右舍。

送亲的人走后,留下来探望姑娘的人,以娘家来探望姑娘者的身份,到新房里做客。探望人向女儿、女婿及女儿的公、婆都要一一赠送礼物。傍晚时分,婆家把探望姑娘的客人和新郎、新娘的梳头父母请到新房入座,设宴招待。探望姑娘宴(也称回礼宴)一般人家都要在婚宴结束的当晚进行,只有官宦贵人家才在第二天举行。其隆重热烈的程度不比婚礼大宴逊色。宴后,即入洞房。

入洞房时,嫂子们为新郎、新娘铺垫被褥。从娘家来的嫂子检查整理好新郎、新娘的床铺后,为新郎、新娘的献茶和做新婚共枕的准备(摘卸新娘的头戴等)。在新郎、新娘喝茶时,新郎的弟妹、姐夫等一边以要糖,让其戴花,猜谜等耍笑新娘,一边趁喧嚷热闹之际,把新郎带出去藏起来。新郎一旦被抢出去,就会被藏到使人很难找的地方。有时折腾到深夜,但不得闹到通宵。

婚后3~5天,新娘和新郎在婆婆(母亲)的带领下回娘家施亲家之礼。回门时,要带整羊等礼物。娘家为亲家母和女儿、女婿设宴招待时,要请自己的亲属和女儿先前要好的非亲属姊妹们一同坐席。新郎和新娘向岳父(父亲)岳母(母亲)和其它长辈们献哈达施礼后,他们便作为最尊贵的客人被安排在正座。席间敬酒时,要先给女儿、女婿敬酒。女儿恭谨地接过酒杯转敬给婆婆,婆婆尝过德吉后,媳妇才把自己的酒杯放在前面。然后,女儿、女婿向入席的人们按照辈份顺序一一敬酒回礼,席间仍然要唱歌,奏曲助兴。

蒙古族对梳头父母的尊重和婚后的交往均不亚于近亲,作为梳头父母对待儿子女儿的深切关心,频繁探望亦如亲生父母。所以婚礼完毕后,新郎、新娘回门前带整羊肉,果盒,酒等礼品到梳头父母家探望,梳头父母设宴盛况如婚宴。新婚夫妇在梳头父母家小住1日,及时返回进行回门礼节。所以这些礼仪依次进行完毕,婚礼才告结束。

新中国建立后,境内蒙古族婚嫁礼俗逐渐从简,近年来与汉族渐同。

二 丧葬

蒙古民族在丧葬方面也有其独特的礼俗。蒙古民族因以游牧为主,早先,对死者主要采用野葬(也称天葬,将尸体放在勒勒车上,赶车急行,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吉祥的葬地)的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其他民族习俗的影响,丧葬习俗也有所改变,由野葬逐步改为土葬或火葬。

人死之后,蒙古族的习俗不急于更衣入殓,而是要请一位喇嘛念经引魂指路。入殓时不一定在当天,几天都可以,但要按时辰入殓。人死之后不在外边设灵棚祭奠,而是入殓后仍停在原来的家里,用帘幕遮着遗体,待埋葬时才移动送葬。送葬前,白天喇嘛整天念经,晚上俗人们不论男女老少通宵轮流念“玛呢经”以超度死者。并在供桌上点燃佛灯和柱香,木碗里盘放一串念珠,还将死者生前使用的衣服、鞋帽、烟具、首饰等物陈放在遗体前祭祀。这几天的茶饭要格外丰盛。夜间还有夜餐,茶点连续不断。

新中国建立之后,那种把尸体抛在野外的野葬方式已经绝迹,多数同汉族一样采取了装棺入殓埋葬的方式。出殡时死者的子女及其他后裔列队跪着从棺材下钻过去,才走向葬地。下葬返回后,设宴招待大家。

居丧期间,喝酒、请安、设宴、赴会均为禁忌,男的不修胡须,不理发;女的不戴首饰, 红挂绿。居丧的那年春节,门窗不贴红绿纸,春节拜年也不用哈达,只用鼻烟壶回礼。

三 奉茶敬酒

客来敬茶是蒙古族一种传统礼仪,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它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首先主人要为宴客斟上一碗奶茶,然后摆上奶食、糕点、炒米等茶食为客人压饥解渴。

斟酒敬客,也是蒙古族一种传统礼仪,蒙古民族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传统的敬酒歌,从客人中的年长者开始,依次一一进行。宾客应随即接住酒,用无名指醮酒向天、地、眉头各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祖先,不会喝酒也不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友谊。

四 献哈达

此礼节也是蒙古族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的特有习俗。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对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五 禁忌

蒙古族家中有人上山挑柴时,家里人无论家事多忙,都要去途中接。家中的神位,外人不得随意触摸,更不能在神台上摆放东西。某家有产妇,要在大门悬挂一顶篾帽,生男孩篾帽挂在左边,生女孩挂在右边。一个月内,谢绝外人到家中。

清代至民国初期,蒙古族服装分官服、便服两种。札萨克亲王、郡王、台吉等有爵位、官职者,按清廷规定备有“补服”。“补服”即根据官职不同而在衣服胸背两面依品级织绣不同鸟兽图案的官服。文武官员夫人的服装,则以其丈夫的官职品级而定。平民百姓穿马蹄袖衣服。

过去,蒙古族男女常年穿蒙古袍。袍子用绸、缎、绢、棉布、皮张等缝制。颜色多为红、绿、浅蓝、赭红色(老年人用),忌讳全身穿黑色衣服。为陪衬衣服色调,常常套穿黑马褂或坎肩。男人平时穿开衩长袍;在参加婚宴、外出、做客时,长袍外套坎肩,头戴帽子,以示庄重。男皮衣按皮毛的长短分为羔皮袍、滩羊皮袍、剪茬羊皮大衣、长毛羊皮袄等,且均以布或绸料套面儿。牧民穿镶有黑色或蓝色布边的白茬皮袄。穿长袍时,腰间扎一条4米长的布带或绸带,而且要在腰后扎出两条穗带;同时佩带蒙古刀、香皮袋、玉佩、火镰、鼻烟壶等物。冬天大多身穿长毛大皮袍和皮裤,头戴披肩皮帽(玛胡斯),脚穿牛皮靴或布靴(劳沁古图拉)。为了防寒,裤外套皮套腿(高楚格)。冬天夜晚盖长袍过夜,夏季披薄毡、羊皮遮雨。妇女穿无开衩、宽袖、布料或绸料缝制的长袍,脚穿缝有装饰图案或花边的蒙古靴。夏穿单衣,冬穿棉长袍(帕玛)、无袖长袍(绍巴)或皮袍。衣边、袖口镶有五指宽艳丽的花边,衣扣多用铜或镀银的双圆扣。在家穿布裤,不扎腰带。

帽子有3种:一是“官帽”。清代至民国初年,札萨克亲王、郡王、台吉等各级官员,按清廷规定戴满族的红缨帽或瓜皮小帽或礼帽。夏天戴凉帽,冬天戴暖帽。帽上有顶珠,顶珠依品级的高低颜色和质料各异。二是幞头。一年四季,不分男女,均喜爱包幞头。其包法是把长头巾由脑后向前额缠绕,最终使头巾两头垂耷在脑后,左右各一。这种头巾称“垂巾幞头”。妇女冬季一般用雕皮、狐狸皮、兔皮、羔羊皮做幞头,既御风寒,又美观大方。三是帽子。其样式尖顶,卷檐,展开后可以遮住耳朵、腮、脖子。这种帽子称“草原帽”。

妇女头饰很讲究。少女9—13岁扎耳朵眼,一耳3眼。姑娘梳辫子,头发不准往两边分,耳朵上也不戴耳环,这是未婚的象征。已婚女子戴耳坠子,一耳3个,少则被视为守寡的象征。逢喜庆日子梳五簪头,即在高髻结发上插5根银簪饰(老年妇女和寡妇除外),并戴珊瑚额箍或用头带(希布其)缠住头发。妇女的手饰主要是金戒指,银制、玉制手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0496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