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糖尿病人怎么养生 应对方法都在这里

冬季糖尿病人怎么养生 应对方法都在这里,第1张

5 天干物燥保护皮肤

冬季天干物燥,糖尿病人常常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由此引发神经性皮炎甚至湿疹的情形比较多见。糖尿病专科医生指出,糖尿病人冬季一定要预防皮肤干燥,特别是小腿、双脚,以免破口、皲裂。洗澡、洗脚后可以涂抹护肤乳,好好保护皮肤这道重要的防线。

6 取暖御寒谨防烫伤

天寒地冻,中老年人容易手脚冰凉,很多人常常选择使用暖水袋、暖手宝、电热扇、电火炉等御寒工具。据成都军研生物医学研究所附属糖尿病医院的医生介绍,每年因为局部取暖导致烫伤的糖尿病人不在少数。由于糖尿病人大多伴有神经病变,对温度不敏感,烫伤了常不自知,导致足部伤口不愈等麻烦问题,严重的甚至发展到截肢的地步。

7 泡脚用手先试水温

热水泡脚是个好习惯,特别是冬天,能促进血液循环、御寒。但由于糖尿病人脚部对温度不敏感,因此泡脚前一定要试水温,最好用手腕去试,最好叫家人帮忙。水温不要超过40摄氏度,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泡完要用细软干毛巾把脚擦干,特别是脚趾缝。

8 少吃多动控好血糖

糖尿病人冬天的血糖水平往往较其他季节高,这和气温低引发人体代谢降低、活动减少等因素有关。糖尿病专科医生建议,如果血糖稍高,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肢体操等,特别是冬季不少糖尿病人的食欲大增,这时一定要拒绝美食的诱惑,科学饮食,适当减少饭量,如果这样仍难控制血糖,那就要到医院查找原因,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身体运动越来越少,发病率不断升高。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由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代谢型疾病,是和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活动方式有关的一种代谢型的疾病。

糖尿病是如何引起的,先看看糖在人体内正常的代谢过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人们吃进去的食物中,有含淀粉类的食物,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主食。

食物进入胃做了短暂停留,进入小肠。小肠通过消化酶的作用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成为血糖。

血液就像是小火车,带着糖走街串巷进入每个细胞。葡萄糖是细胞重要的能量来源,细胞一切活动需要的能量大部分都来自于糖。

细胞也很会过日子,它将一部分糖消耗掉供给日常生活,吃不完的那一部分就用脂肪的形式存储起来,等饿的时候吃。这差不多就是糖在身体里的活动了。

就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还有几个重要的人物没有出场呢?

首先要了解的是细胞,细胞可是很讲究的,不是糖想进来就进得来的,只有打开细胞的门,糖才可以进去,而打开这道门的钥匙就是胰岛素。

胰岛素是唯一一种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如果糖无法进入细胞就会滞留在血液中,血液中的糖就会超标了。

胰岛素这么重要,那它是怎么来的呢?

人类有一个重要的器官叫胰腺,那是生产胰岛素的重要厂家。

那么问题就来了,胰腺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要分泌胰岛素呢?

另一个关键的人物要出场了,那就是胰高糖素样多肽一。就叫他“肽君”吧。

肽君是小肠分解淀粉的同时产生的,它的功能只有一个,就是报信。

肽君会第一时间将血糖要升高的消息报告给胰腺:“您抓点紧,赶紧分泌胰岛素吧。”

此时胰腺开始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的生命周期只有5-15分钟,它唯一的使命就是去找到细胞为糖打开大门,让糖进入细胞,为细胞供给能量,这样糖有了出路,血液中的糖含量就会降低了。

有些人是因为免疫系统缺陷和遗传等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那么糖就不可能顺利进入细胞,血糖就会一直超标。

这类人群我们将其称之为1型糖尿病人,这类人群需要终身依靠外援——注射胰岛素来帮助糖进入细胞完成代谢。

1型糖尿病占比相对较少,约占糖尿病患者总量的5%-10%,它有很明显的特点——早发,一般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发病。

除了1型糖尿病,还有一种在糖尿病患者人群中占比最多、病情最复杂、隐藏又比较深的2型糖尿病。

那么2型糖尿病是怎么回事呢?

在糖代谢的过程中,小肠在分解淀粉时,如果忘记分泌肽君,也就是压根没有通信兵去报信,胰腺就会傻乎乎地在家睡觉,不知道要分泌胰岛素。

这种由于通讯设施错误导致的高血糖,是一种2型糖尿病。

当然,这是一种很绝对的情况,更多的情况是小肠照常分泌了肽君,而肽君不积极工作,慢悠悠地去报信,胰腺接到指令后也慢悠悠地分泌,分泌出来的胰岛素又慢悠悠地去开门。

意思就是如果肽君、胰腺、胰岛素这三个家伙有一个患了拖延症,或者是全部患了拖延症,那结果就糟糕了。

血糖迅速升高时,胰岛素不来;等糖随尿液排出体外,体内血糖降低时,这些胰岛素姗姗来迟,开始大干快上,让本来就不高的血糖瞬间降低。

健康的人是用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使其尽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位知友,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不存在特效药治疗的,说什么药能根治糖尿病那只是骗子而已。糖尿病主要靠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调节,否则吃什么药都是没用的。以下是糖尿病的食谱,建议你婆婆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在饮食上做好调理。

主食占总能量占50-60%。主食中五谷杂粮可占三分之一,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

豆类及豆制品,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且豆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但不可多食,糖尿病患者必须限制每天蛋白质摄入总量的。

苦瓜、洋葱、香菇、西兰花、石花菜、韭菜、西葫芦、南瓜有降低血糖作用,水果有木瓜、柚子、火龙果、杨桃、苹果、梨、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

少吃油(正常人25克)盐(5克以下)和肉(不超过75克左右)。一天一个鸡蛋一杯牛奶。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并呈现年轻化趋势,生活方式快速改变,超重/ 肥胖的患病率快速增长是2型糖尿病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前认为 2 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进展性 代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然而,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给糖尿病治疗带来更多选择。

治疗糖尿病使其缓解的治疗路径有以下几个临床方案:

一、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患者需要维持一生的课题, 结果显示病程 6 年内的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后,糖尿病缓解率为 46% ,且减重越多,糖尿病缓解率越高,当体重减轻≥ 15 kg 时, 2 型糖尿病的缓解率可达 86% 。所以超重/ 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应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减重≥5% ,减重越多越可获得更好的代谢疾病控制,提高糖尿病缓解的机会。

二、药物治疗

减重干预 3 个月无法获得至少 5% 的体重减少患者,需要调整干预措施,若生活方式干预失败,则应考虑药物与手术治疗。推荐的减重药物主要是奥利司他(其他药品在我国未获批上市)。 美 国 食 品 药 品 监 督 管 理 局 (FDA)批准胰高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GLP-1RA) 类药物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的减重适应症,尽管两者目前在我国未批准减重适应症,但已获批降糖适应症而广泛应用。

对于严重 高糖状态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可以先使用短期(2 周) 胰岛素强化治疗实现缓解。 多项研究表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 改善新被诊断出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 β 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其中66 2% 的患者糖尿病缓解。  因此,对于超重/ 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如在诊断初期 存在严重高血糖, 并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或出现酮症酸中毒,推荐短期 给予胰岛素治疗。

三、减重手术

对于 BMI≥35(BMI=体重÷身高²)的2型糖尿病患者(亚裔≥32 5),可考虑采用代谢手术以缓解2型糖尿病。 代谢手术方法包括多种,目前最常用的包括袖状 胃切除( LSG) 及腔镜 Rouxen-Y 胃旁路术( LRYGB)。 相比生活方式干预, 联合药物治疗减重不理想的 2型糖尿病 合并肥胖患者,手术干预结合药物治疗的患者 能够在3 年内实现 糖化血红蛋白≤6% 。 其中行 胃旁路术 的患者 糖化血红蛋白 缓解率可达 38% ,行 胃切除 的患者缓解率可达 24% ,而单纯药物疗法缓解率仅为 5%  。

四、内镜下介入疗法

如果患者BMI≥37 ,那么由于肥胖患者手术并发症风险高,需要先实现 10% 的减重目标后才能进行手术治疗,这也意味着减重手术不是人人都能做,需要达到一定的BMI值等,需要符合其严苛的手术指征,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除一部分不满足手术指征无法手术的患者外,还有很多患者对减重手术需要改变脏器结构而望而却步。目前国内已有创新型内镜下介入治疗技术 ——“胃转流支架系统”,不同于手术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其可以通过无痛胃镜进行“胃转流支架系统”的置入膜管,隔离食物与肠壁,食物从膜管中通过,从而减少肠壁吸收。据目前临床结果显示3个月后取出,患者体重、糖化血红蛋白、肝脏硬度等代谢性疾病指标均得到显著下降。

总之,糖尿病缓解状态并非永久,处于糖尿病缓解状态的患者仍需每年随访,确定糖尿病缓解状态的存续。 迄今为 止,没有 T2DM 被治愈的证据。 T2DM 缓解后,即使诱导缓解的措施仍被保持,但仍有部分患者的血糖水平可再次升高至需使用降糖药物控制的水平。 因此,2型糖尿病缓解的患者仍需定期随访,最好每 3 个月、最长 不超过 1 年检测 1 次 糖化血红蛋白。

参考文献:

刘烨,王海宁 2021年ADA/EASD《糖尿病缓解专家共识》与《2022年ADA糖尿病指南: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肥胖与体重管理》解读——糖尿病缓解的定义与治疗策略[J] 临床内科杂志,2022,39(5):299-302 DOI:103969/jissn1001-9057202205003

糖尿病其实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了,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如果能够及时的做好养生,每天注意饮食的规律,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寿命,而且其实也不会特别容易受到糖尿病的影响。首先,糖尿病人一定要做到饮食规律。其实现在很多人因为工作还有学习的原因,都没有办法做到三餐规律,但是对于一个糖尿病人来说,规律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他们能够养生的关键。毕竟只有饮食规律,健康了,才能保证身体基础的健康,而且也能够保证不容易发病,不会影响到血糖,血压。而且在三餐里面最好少吃糖类的食物,而且平时多吃绿色的蔬菜,还有水果,对于一些碳水化合物来说,其实也应该正常,量就好,不要吃太多,平时糖类的物质真的要少吃,即使再怎么嘴馋,也要为了自己的身体考虑。而如果想要让自己能够抑制病情,而且用的很好地帮助养生,其实平时生活中一定要记得运动锻炼,锻炼其实能够提高身体胰岛素的敏感性,这是非常好的一种预防糖尿病发作的方式。毕竟只有胰岛素不够敏感,而且缺乏才有可能导致糖尿病发作,如果说每天都能够坚持慢跑,出汗,排毒,那么就会让我们的胰岛素分泌,能够在药物的帮助下达到一个正常的量,就不会让糖尿病困扰到我们的生活。所以说不是因为得了糖尿病就更加不愿意动弹,而是因为得了糖尿病,就更要运动锻炼。无论是作为一个糖尿病人还是普通人,其实都应该好好养生,对于我们的身体是有很好的帮助的。而且规律的作息也是非常必要的,养生也是贵在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以目前的医学技术,还没有能够治疗糖尿病的产品,不过血糖可以控制的,你可以拨打全国免费电话向专家咨询:800-810-8560

目前最好的降糖产品是美国引进来的一种GTF疗法,虽然不可以使糖尿病人痊愈,但可以起一定的降糖疗效,经研究表明,对1型糖尿病人有80%以上不同程度的效果

吉尔福GTF胶囊于2004年6月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8月正式进入市场。

吉尔福胶囊富含高纯度的生物活性铬,每100克吉尔福GTF胶囊中含生物活性铬40—50微克,即约含GTF330—410微克。按照美国糖尿病人日需补充GTF250微克的标准,一天一粒吉尔福GTF胶囊足以满足糖尿病人每日的补铬需要。

吉尔福GTF胶囊直接作用于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IRS-2上,使其磷酸化,提高胰岛素受体活性8倍以上,消除胰岛素抵抗,打开细胞糖通道,通过让组织细胞利用血糖来达到平稳降血糖的目的,并能有效预防和改善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等在内的胰岛素抵抗综合症,是国内唯一真正的GTF直接补充剂,实现了从补充无机铬、有机铬到补充真正的GTF的划时代突破。

实验表明,吉尔福GTF胶囊对糖尿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对其并发症更是有明显的改善。其中对疲劳症状的改善率为77%,多饮症状改善率为75%,多尿症状改善率为76%,多食症状改善率为833%,其他如尿糖、尿蛋白、视物模糊、皮肤瘙痒、睡眠障碍等特殊患者,均有大幅度好转。

参考网站好象是:http://wwwgtfokcom和http://wwwgtfcomcn

好的,我来告诉你

如果是早期的话,可以吃药,晚期、严重的话就靠注射胰岛素!而且,要经常自己测量血糖,做到及时预防。

在饮食方面,拒绝含糖食品、盐、油、脂肪等等。就是说忌口一定要做好!馒头都不要吃,要吃窝窝头,就是高粱面做的那种!吃菜不要加盐,不要油!鸡鸭鱼少吃甚至不吃!

建议绿色食品:一般的绿色食品都可以吃,特别推荐:苦瓜、苦苦菜等!

我家奶奶糖尿病30多年,就按照上面,没有问题,08年因为脑淤血去逝!

一点建议!

糖尿病患者要做好秋季的健康养生(秋季养生秘诀)

入秋了,秋天天气变化无常,气候干燥,很多人在这时候容易生病;

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季节密切相关,在秋季会出现血糖逐渐不稳定等情况。

糖尿病患者在秋季要注意保养。具体该怎么做?

01饮食

秋季天气干燥,而糖尿病患者多为阴虚燥热的体质,故秋季饮食应以甘淡滋润为主。

水果:梨、柑橘、荸荠、枇杷等有滋阴润肺功效;

蔬菜:萝卜、黄瓜、冬瓜、花菜、白菜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功效;

开水、牛奶、果汁等有养阴润燥功效,饮水可少量多饮。

同时,少吃生冷、辛辣、油炸火烤的食物,如葱、姜、蒜、烤羊肉、炸鸡腿等。

02睡眠

秋天白昼逐渐缩短,夜晚逐渐增长,糖尿病患者不要因为天气变凉而贪眠,要早睡早起。

还要多出门走走,晒太阳是最好的红外线理疗,对改善血液循环很有好处。在阳光照射下,身体肌肤和暖,血气刚强,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强。

03情绪

秋季凋零的景象,容易使人情绪低落,糖尿病人秋季要健康养生,需要调适好自己的心情。

保持平静状态,切忌暴躁易怒。

可以下棋、练书法、吟诗颂词、赏花、绘画等怡情养性,保持心情愉悦,以利于血糖稳定。

04运动

秋季是运动的好时机。

糖尿病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质代谢,控制血糖稳定。

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运动项目,如慢跑、气功、打太极拳、散步等。

05添衣

初秋天气变化无常,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冒。

糖尿病患者一旦感冒,就容易造成血糖、血脂、血压波动,有些感冒还会导致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在秋季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谨防感冒。

end

编辑:足康科技

图源:pixabay(侵删)

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内容引用或改编自其他公众平台及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1290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