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长麦粒肿怎么办

眼睛长麦粒肿怎么办,第1张

麦粒肿是怎样得的

麦粒肿俗称针眼,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儿童常见的眼病。健康人眼睑有防御外界病菌侵袭的能力,小儿无知,又常哭闹,经常用脏手揉眼,细菌就会乘虚而人,引起麦粒肿的细菌多为金**葡萄球菌,所以麦粒肿多为化脓性炎症。小儿得各种全身性疾病时全身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引起麦粒肿。

得了麦粒肿有哪些表现

外麦粒肿是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毛囊的急性炎症。表现为眼睑局部性红肿,有小硬结,自觉疼痛及触疼。数日后,毛囊根部出现脓头,切开排脓或自行破溃出脓,症状很快消失痊愈。

内麦粒肿是睑板腺的急性炎症,其症状与外麦粒肿一样,但因炎症在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所以疼痛较剧烈,炎症持续时间也长,严重时整个眼睑红肿,患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几天后,在眼皮里面长出脓头,排脓后即告痊愈,症状也会随之而消失。

麦粒肿的治疗与护理

局部热敷,以促进化脓,轻的炎症也可在热敷后完全消失。

全身及局部抗生素治疗可促进炎症的消失,青霉素族的抗生素口服、肌注或静脉注射均可,它对化脓菌的作用都很好。局部可点眼药,一般使用0.25%氯霉素眼药水即可,如分泌物多可用利福平眼药水效果好。小儿入睡后可涂金霉素眼膏。

切开排脓,不要等到自行破溃,这样可以减少病儿的疼痛,并可缩短疗程。

当脓头出现时切忌用手挤压,因为眼睑血管丰富,眼的静脉与眼眶内静脉相通,又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而眼静脉没有静脉瓣,血液可向各方向回流,挤压会使炎症扩散,引起严重合并症,如眼眶蜂窝织炎、海绵窦栓塞甚至败血症,从而危及生命。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以免将细菌带入眼内,引起感染。

偏方

取车前草的叶片在火上烤,柔软之后敷在眼皮患处,脓可排出,而后涂沫麻油少许即可。

榨压桃仁取其油汁,涂在患处。

取小蘖的枝20克,用500ml水熬煮,用其汁洗眼。

 鸡眼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脚部病症了。要是患上了鸡眼,那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是很不方便。那么我们除了在寻求医生帮助的同时我们自己有没有什么实用治疗鸡眼的偏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治疗鸡眼的几种小偏方1

 生芋切片

 用法:摩擦患处,一日三次,每次擦十分钟左右,治赘疣、鸡眼。

 紫皮大蒜1个、葱白1根

 用法:共捣烂敷鸡眼,绷带固定,每二天换药1次,连用3~5次。

 大蒜头适量

 用法:捣烂入食盐少许拌匀,敷于患处,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鸡蛋数个、米醋适量

 用法:先将鸡蛋煮熟去壳,浸人食醋24小时,每晨空腹服2个鸡蛋并喝醋2匙。

 一级茉莉花茶1~2克

 用法:嚼成糊状,敷鸡眼,胶布固定贴严,每5天换1次,3~5次为一疗程,直敷至鸡眼脱落为度。

 食盐9克,乌梅30克,醋少许

 用法:食盐以水溶化,将乌梅浸入盐水中,一昼夜后取去核,加醋捣烂。敷在患处,用橡皮膏贴好。

 功效:软结蚀疣,使皮肤角化细胞软化脱落。

 大蒜头1个、葱白10厘米、花椒3~5粒

 用法:共捣如泥敷患处,卫生纸搓一细条围绕药泥,并包扎、密封,24小时后去药,3日后鸡眼变黑,逐渐脱落,最多半月即完全脱落。

 蓖麻子10粒,盐姜1小块

 用法:将蓖麻子与盐姜共捣烂成糊状,敷于鸡眼上,外用胶布。

 功效:软结蚀疣。

 荸荠1枚,葱头1个

 用法:将荸荠葱头洗净,沥干水,共放乳钵中捣烂成糊;将糊敷在鸡眼处,以橡皮膏固定好,每晚睡前洗脚后换药1次。

 功效:软结蚀疣,使皮肤角化细胞软化脱落。

 芋艿1个

 用法:芋艿洗净切片。取生芋艿片摩擦患处,每日3次,每次10分钟。

 功效:软结蚀疣,使鸡眼、赘疣软化脱落。

 荸荠1枚,葱头1个

 用法:将荸荠葱头洗净,沥干水,共放乳钵中捣烂成糊;将糊敷在鸡眼处,以橡皮膏固定好,每晚睡前洗脚后换药1次。

 功效:软结蚀疣,使皮肤角化细胞软化脱落。

 注:内容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专业医生

治疗鸡眼的几种小偏方2

 中医治疗鸡眼的偏方

 1、葱白

 大葱我们都吃过,葱白就是其根部白色部位。葱白的药用价值很大,介绍一种它的妙招,剥下近根部的白色茎上最外层薄皮,贴于鸡眼上面,以胶布固定,使用前用热水洗脚并擦干。过一昼夜以后,鸡眼压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如此反复,鸡眼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最后自行脱落。

 2、鸦胆子

 首先在鸡眼患处用温水浸泡十几分钟,擦干后,找一个刀片轻轻刮去鸡眼硬皮部位,然后用鸦胆子剥去外壳,取出仁,研成糊状,涂在鸡眼处。最后用脚步粘贴好。三日后取掉胶布,在按照次方法治疗两三次,至道痊愈。

 注意:刮鸡眼不可出血,出血后等痊愈后在治疗,涂药时不要涂在鸡眼以为部位。

 3、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1—2克(最好是一级茉莉花茶),放在口内嚼成糊状,敷在鸡眼处,外用胶布贴盖,每3日换1次,一般3—5次,鸡眼便自行脱落。

 4、半夏

 半夏适量。研末,敷于患部。用药前先洗净患处,剪(削)去鸡眼的角化组织,呈一凹面,放入半夏末,外贴胶布。经5—7天,鸡眼坏死脱落,生出新肉芽组织,再过数日即可痊愈。

 5、芦荟

 取芦荟适量用水少许研为糊状,于每晚热水泡洗脚后,将药糊涂于患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每天1次,天为1疗程。

 6、蜂胶

 取蜂胶适量,于每晚热水泡洗脚后,将蜂胶敷贴于患处表面,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10天方1疗程。

 预防鸡眼,应减少摩擦和挤压。穿鞋子要找不宜过小,需舒适柔软,鞋内可衬厚软,如已患鸡眼,可在鞋垫鸡眼处剪一小孔,避免在此摩擦和疼痛感。对于一些足有畸形者要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治疗鸡眼的'几种常见方法

 药物腐蚀

 如水杨酸。可将橡皮膏中央剪一圆孔,大小与鸡眼一致,贴于患处,将鸡眼露出,撒上水杨酸粉,再用橡皮膏封盖。一般3~5天换药一次,每次换药前清除残留药粉后,用热水泡足,并刮去软化的角质,直至全部剔除鸡眼。

 中药贴敷

 用鲜半夏、鸦胆子仁等中药捣烂贴敷,方法同上。此外,市售鸡眼膏、鸡眼康、水晶膏或五妙水仙膏敷在鸡眼上,外盖胶布固定,一般3日换药1次,至脱落为止。

 挖除术

 [方法1] 疼痛著明的可行鸡眼挖除术,局部麻醉后,用尖手术刀沿角质栓边缘处作环形切口,以有齿镊子夹住,进行剥离,将鸡眼挖出,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胼胝厚者可用热水浸泡后,用刀削去,或外用角质剥脱剂如25%水杨酸火棉胶或维a酸软膏等。

 [方法2]首先沿鸡眼两侧作梭形皮肤切口,切至皮下后,用组织钳将皮瓣提起,可见鸡眼呈黄白色圆锥状,质坚硬,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沿鸡眼周围钝性分离直至根部,如近根部断裂,可用刀尖剔出,不可残留,以免再发。出血点勿需结扎,缝合切口即可止血。用大弯三角针缝合切口。

 熏灼法

 睡前将纸烟、艾条、香条或易燃木棒点着,靠近鸡眼处熏灼,有灼痛感时可稍远离。表面硬化的,可用火头点触患处。每次连续熏烤3分钟,然后用热的淡盐水浸泡患处30分钟,连用数日,鸡眼能自行脱落。

 液氮冷冻

 液氮冷冻方法治疗痛苦轻,见效快。利用低温液氮将鸡眼局部冻死,两至三天后鸡眼组织变黑、脱落,达到治疗效果。该方法仅在冷冻过程中稍有不适。相对而言,费用较药物外敷贵一点。

 针灸法

 取银针用酒精灯加热后针如鸡眼处,遂用酒精灯加热银针尾部,片刻后取下银针。

 火针法

 常规消毒皮肤,取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2%盐酸利多卡因3ml,行鸡眼处局部浸润麻醉,麻药起作用后,左手持镊子夹一燃烧酒精棉球,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待针头在酒精火焰上烧红后,速刺鸡眼中心,深达基底部,以见出血点为准;

 鸡眼较小者,一针即可,大者周围加刺3针;然后针眼处放酒精棉球,胶布固定,2周后患者无变化,重复上述操作1次。

 总结: 鸡眼虽然是我们都不怎么注意到的脚部皮肤病,大部分的人们都认为鸡眼是无所谓的症状,不需要引起太大的重视,那这就大错特错了。鸡眼也是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的,一旦错过了最佳治疗期,那么将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你好在医学上麦粒肿又叫眼睑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

的急性炎症,相当于皮肤的疖肿。

以下几种情况比较容易产生针眼:1.过度疲劳、情绪紧张,引起内分泌失调,皮脂腺排泄不畅。2.油性体质,或吃过多油炸制品、巧克力等,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分泌出口容易阻塞。3.用不洁的手搓揉眼睛,或是长期配戴隐形眼镜导致结膜炎,容易感染细菌。4.平常爱揉眼睛、抵抗力低、偏食、眼睛过度疲劳、很少眨眼睛、睡眠不足的人,都是长针眼的高危险群

治疗方式为局部涂抹抗生素药膏,热敷可加速针眼之消褪;若脓点出现,则应切开排脓;若感染症状严重,便需口服抗生素。若出现针眼的症状或已长出针眼,更要注意眼部清洁,可减缓病情加速复元,一般说来,轻微的针眼约在3至5天内便会痊愈。

麦粒肿又名睑腺炎,祖国医学称其为土疳或土疡,俗称“针眼”,是一种普通的眼病,人人可以罹患,多发于青年人。此病顽固,而且容易复发,严重时可遗留眼脸疤痕。

(一)病因和发病

睑腺位于眼睑深部,但开口于睑缘,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可由开口处进入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眼睑深部的睑板腺而致急性化脓性炎症,前者叫外麦粒肿,后者叫内麦粒肿。健康人的眼睑有极强的防御能力,它能抵御外界细菌的侵袭,但是,当身体抵抗力减弱时(如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或患糖尿病等)容易发病。患脸缘炎、沙眼、慢性结膜炎或过度用眼以及有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病时,没有及时配镜矫正,并眼睛疲劳时亦可发病。不注意眼的卫生,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擦眼,细菌侵入眼睑腺内,可直接引起麦粒肿。

(二)病人表现

1.外麦粒肿:又名脸缘疖,初发时眼睑红肿、疼痛;近脸缘部可触及硬结,并且有明显压痛,数日后硬结变软化脓,在睫毛根部附近出现黄白色脓头.脓头破溃后,脓液排出,红肿迅速消退,疼痛减轻。如果致病菌毒性剧烈或身体对致病菌抵抗力减低时,炎症由一个腺体扩散到其他腺体,而形成多个脓点,眼睑高度红肿,邻近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出现肿痛。幼儿和老年体弱者甚至出现畏寒、发热等征象。

2.内麦粒肿:病人表现与外麦粒肿相同,但是,由于感染的睑板腺位于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所以眼睑红肿没打外麦粒肿那样显著,而病人自觉疼痛却较剧烈,炎症时间较长。早期发炎的睑板腺开口处充血隆起,数日后睑结膜面隐约可见**脓头,最后穿破睑结膜,排脓于结膜囊内。

(三)家庭护理

1.家庭用药

(1)025%氯霉素眼药水,每日4-6次或01%利福平眼药水,每日2-4次,点眼。

(2)05%四环素眼药膏或05%红霉素眼药膏,每日3-4次,涂眼。

(3)症状严重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应全身使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以控制炎症、防止扩散。如口服: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首次4片。麦迪霉素,每次O2克,每日3次。红霉素,每次025克,每日4次。

2.中药及偏方

(1)蒲公英30克、菊花9克,水煎服,每日2次。

(2)鲜蒲公英及白花蛇舌草,捣烂外敷。

(3)银翘解毒丸,每次l九,每日2次,口服。

3.眼部湿热敷

可以加快眼部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早期应用,有消肿止痛、促使炎症消退的作用。如已化脓时应用,则有缩短病程、促使早日穿破的作用。方法:取折叠多层的纱布或毛巾浸于开水之中或蒸煮,绞干后直接敷于患处,数分钟更换,使高温保持20分钟左右,每日3次,直至硬结消失,脓肿开始波动为止。

4.有条件者也可以到附近医院进行理疗。

5.营养和饮食

患病期间应加强营养,多食蔬菜,多饮水,少食糖果,忌食刺激件食物,少食煎炸食物,不食过于油腻的食物,可适当服用鱼肝油。

6家庭护理

(1)保证患者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2)保持大便通畅,对大便干燥的患者应给予药物治疗。

(四)注意事项

1.麦粒肿切忌挤压或用未消毒的针挑及过早切开。因为眼睑血管丰富,其静脉与眼眶静脉及颜面静脉相通,而且没有静脉瓣来阻止其血液回流,又与颅腔静脉相通,炎症一旦扩散,轻者引起眶蜂窝织炎,重者能导致海绵窦血栓形成败血症,危及生命。

2不能用热水袋代替湿热敷,因热水袋渗透浅,作用弱,仅引起表层的组织充血。做湿热敷时要防止烫伤皮肤,特别是幼儿及老年患者更要注意,可在眼睑上涂薄层凡士林或盖凡士林纱布预防。

3脓肿已形成并出现脓点时,应到医院切开排脓,如脓肿自行穿破;可用干净棉花轻轻拭去。

4.病愈后要继续用药一周左右,以防复发。

5,对顽固复发的病人,应到医院查明病因并治疗。

  鸡眼通常长在脚部,行走时会感到疼痛,那么鸡眼是怎样形成的要如何除根我在此整理了鸡眼的形成过程和根除方法,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鸡眼的形成过程

鸡眼是由长期摩擦和受压引起的圆锥形角质层增厚,有角质中心核,尖端深入皮内,基底露于外面。多见于青年人,好发于足底及足趾,如果鸡眼尖端压迫神经末梢,则行走时感觉疼痛。治疗:治疗时可在医院进行镭射烧灼。如各种方法均治疗无效,则可行鸡眼挖除术。预防:预防鸡眼首先要矫正足畸形,穿着宽松、大小合适的鞋,减少区域性摩擦和压迫。

鸡眼是足底或足趾长期被挤压或摩擦而发生的圆锥形鸡眼状的角质增生物,经常行走或长久站立的人尤其多见,往往与职业有关。这是因为长期站立或行走,足部易受压或摩擦,以致区域性面板的角质逐渐增厚而形成角质栓。较瘦的年轻人,由于皮下脂肪少,故更易发生。慢性角化鳞屑型足癣也常伴发鸡眼。

鸡眼多见于足掌和趾侧,是由于区域性长期受压、摩擦或刺入异物等,使面板角质层增生并侵入真皮而形成。鸡眼像一个小小的圆锥,尖端向内长,压迫真皮的末稍神经,走路时使人疼痛不适。

  鸡眼的根除方法

药物腐蚀

如水杨酸。可将橡皮膏中央剪一圆孔,大小与鸡眼一致,贴于患处,将鸡眼露出,撒上水杨酸粉,再用橡皮膏封盖。一般3~5天换药一次,每次换药前清除残留药粉后,用热水泡足,并刮去软化的角质,直至全部剔除鸡眼。

中药贴敷

用鲜半夏、鸦胆子仁等中药捣烂贴敷,方法同上。此外,市售鸡眼膏、鸡眼康、水晶膏或五妙水仙膏敷在鸡眼上,外盖胶布固定,一般3日换药1次,至脱落为止。

挖除术

[方法1] 疼痛着明的可行鸡眼挖除术,区域性麻醉后,用尖手术刀沿角质栓边缘处作环形切口,以有齿镊子夹住,进行剥离,将鸡眼挖出,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胼胝厚者可用热水浸泡后,用刀削去,或外用角质剥脱剂如25%水杨酸火棉胶或维a酸软膏等。

[方法2]首先沿鸡眼两侧作梭形面板切口,切至皮下后,用组织钳将皮瓣提起,可见鸡眼呈黄白色圆锥状,质坚硬,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沿鸡眼周围钝性分离直至根部,如近根部断裂,可用刀尖剔出,不可残留,以免再发。出血点勿需结扎,缝合切口即可止血。用大弯三角针缝合切口。

薰灼法

睡前将纸菸、艾条、香条或易燃木棒点着,靠近鸡眼处薰灼,有灼痛感时可稍远离。表面硬化的,可用火头点触患处。每次连续熏烤3分钟,然后用热的淡盐水浸泡患处30分钟,连用数日,鸡眼能自行脱落。

液氮冷冻

液氮冷冻方法治疗痛苦轻,见效快。利用低温液氮将鸡眼区域性冻死,两至三天后鸡眼组织变黑、脱落,达到治疗效果。该方法仅在冷冻过程中稍有不适。相对而言,费用较药物外敷贵一点。

针灸法

取银针用酒精灯加热后针如鸡眼处,遂用酒精灯加热银针尾部,片刻后取下银针。

火针法

常规消毒面板,取5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2%盐酸利多卡因3 ml,行鸡眼处区域性浸润麻醉,麻药起作用后,左手持镊子夹一燃烧酒精棉球,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待针头在酒精火焰上烧红后,速刺鸡眼中心,深达基底部,以见出血点为准;

鸡眼较小者,一针即可,大者周围加刺3针;然后针眼处放酒精棉球,胶布固定,2周后患者无变化,重复上述操作1次。

穴位注射治疗

患侧鸡眼穴外踝后上方约33cm处消毒后,用7号针头,垂直刺入,酸麻胀感后注入10%葡萄糖液10ml, 5分钟。半月后重复注射。通常用于多发、复发性鸡眼治疗。

中医治疗鸡眼的偏方

1、葱白

大葱我们都吃过,葱白就是其根部白色部位。葱白的药用价值很大,介绍一种它的妙招,剥下近根部的白色茎上最外层薄皮,贴于鸡眼上面,以胶布固定,使用前用热水洗脚并擦干。过一昼夜以后,鸡眼压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如此反复,鸡眼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最后自行脱落。

2、鸦胆子

首先在鸡眼患处用温水浸泡十几分钟,擦干后,找一个刀片轻轻刮去鸡眼硬皮部位,然后用鸦胆子剥去外壳,取出仁,研成糊状,涂在鸡眼处。最后用脚步贴上好。三日后取掉胶布,在按照次方法治疗两三次,至道痊愈。

注意:刮鸡眼不可出血,出血后等痊愈后在治疗,涂药时不要涂在鸡眼以为部位。

3、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1—2克最好是一级茉莉花茶,放在口内嚼成糊状,敷在鸡眼处,外用胶布贴盖,每3日换1次,一般3—5次,鸡眼便自行脱落。

4、半夏

半夏适量。研末,敷于患部。用药前先洗净患处,剪削去鸡眼的角化组织,呈一凹面,放入半夏末,外贴胶布。经5—7天,鸡眼坏死脱落,生出新肉芽组织,再过数日即可痊愈。 预防鸡眼小常识:

5、芦荟

取芦荟适量用水少许研为糊状,于每晚热水泡洗脚后,将药糊涂于患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每天1次,天为1疗程。

6、蜂胶

取蜂胶适量,于每晚热水泡洗脚后,将蜂胶敷贴于患处表面,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10天方1疗程。

预防鸡眼,应减少摩擦和挤压。穿鞋子要找不宜过小,需舒适柔软,鞋内可衬厚软,如已患鸡眼,可在鞋垫鸡眼处剪一小孔,避免在此摩擦和疼痛感。对于一些足有畸形者要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这个与你上网和不注意眼部卫生有一定的关系,眼睑有两种腺体,在睫毛根部的叫皮脂腺,其开口于毛囊;另一种靠近结合膜面埋在睑板里的叫睑板腺,开口于睑缘。这两种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导致感染肿大,分别叫麦粒肿和霰粒肿。

  麦粒肿:睫毛的毛囊部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叫睑缘疖,俗称“针眼”,卫生条件差、体质弱或屈光不正的人,易得此病。得病时,眼睑局部红肿、充血和触痛,近睑缘部位可触到硬结,有时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甚至有怕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数日后毛囊根部出现**脓点,脓排除后症状逐渐好转而痊愈。麦粒肿化脓后如任其自破排脓,常因疤痕收缩而引起眼睑变形、外翻、上下睑裂闭合不全等后遗症,所以应引起注意。

  霰粒肿:又称睑板炎。开始眼睑红肿,但因睑板较深,新的疼痛较重。脓肿未溃破时在睑结膜上常露出**脓头,成熟后可自行穿破排脓而愈。

  无论是哪种情况,如果加压挤脓,细菌、毒素容易倒流到颅内,引起眼眶蜂织炎、海绵栓塞的严重并发症,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长“针眼”时,切忌挤压。

  麦(霰)粒肿初期或脓肿未形成时,都可局部湿热敷,每日3次,每次20分钟。热敷能加快眼部的血液循环,有消肿止痛的作用。结合膜囊内涂0&127;5%金霉素药膏或其他抗生素药膏等。每日2~3次。有全身症状者,可服抗生素或磺胺药,或肌注青霉素。这样处理,很快就会好的,祝你早日康复!

  听着像内麦粒肿,快点上医院看看。

  麦粒肿又名睑腺炎,祖国医学称其为土疳或土疡,俗称“针眼”,是一种普通的眼病,人人可以罹患,多发于青年人。此病顽固,而且容易复发,严重时可遗留眼脸疤痕。

  (一)病因和发病

  睑腺位于眼睑深部,但开口于睑缘,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可由开口处进入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眼睑深部的睑板腺而致急性化脓性炎症,前者叫外麦粒肿,后者叫内麦粒肿。健康人的眼睑有极强的防御能力,它能抵御外界细菌的侵袭,但是,当身体抵抗力减弱时(如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或患糖尿病等)容易发病。患脸缘炎、沙眼、慢性结膜炎或过度用眼以及有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病时,没有及时配镜矫正,并眼睛疲劳时亦可发病。不注意眼的卫生,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擦眼,细菌侵入眼睑腺内,可直接引起麦粒肿。

  (二)病人表现

  1.外麦粒肿:又名脸缘疖,初发时眼睑红肿、疼痛;近脸缘部可触及硬结,并且有明显压痛,数日后硬结变软化脓,在睫毛根部附近出现黄白色脓头.脓头破溃后,脓液排出,红肿迅速消退,疼痛减轻。如果致病菌毒性剧烈或身体对致病菌抵抗力减低时,炎症由一个腺体扩散到其他腺体,而形成多个脓点,眼睑高度红肿,邻近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出现肿痛。幼儿和老年体弱者甚至出现畏寒、发热等征象。

  2.内麦粒肿:病人表现与外麦粒肿相同,但是,由于感染的睑板腺位于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所以眼睑红肿没打外麦粒肿那样显著,而病人自觉疼痛却较剧烈,炎症时间较长。早期发炎的睑板腺开口处充血隆起,数日后睑结膜面隐约可见**脓头,最后穿破睑结膜,排脓于结膜囊内。

  (三)家庭护理

  1.家庭用药

  (1)025%氯霉素眼药水,每日4-6次或01%利福平眼药水,每日2-4次,点眼。

  (2)05%四环素眼药膏或05%红霉素眼药膏,每日3-4次,涂眼。

  (3)症状严重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应全身使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以控制炎症、防止扩散。如口服: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首次4片。麦迪霉素,每次O2克,每日3次。红霉素,每次025克,每日4次。

  2.中药及偏方

  (1)蒲公英30克、菊花9克,水煎服,每日2次。

  (2)鲜蒲公英及白花蛇舌草,捣烂外敷。

  (3)银翘解毒丸,每次l九,每日2次,口服。

  3.眼部湿热敷

  可以加快眼部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早期应用,有消肿止痛、促使炎症消退的作用。如已化脓时应用,则有缩短病程、促使早日穿破的作用。方法:取折叠多层的纱布或毛巾浸于开水之中或蒸煮,绞干后直接敷于患处,数分钟更换,使高温保持20分钟左右,每日3次,直至硬结消失,脓肿开始波动为止。

  4.有条件者也可以到附近医院进行理疗。

  5.营养和饮食

  患病期间应加强营养,多食蔬菜,多饮水,少食糖果,忌食刺激件食物,少食煎炸食物,不食过于油腻的食物,可适当服用鱼肝油。

  6家庭护理

  (1)保证患者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2)保持大便通畅,对大便干燥的患者应给予药物治疗。

  (四)注意事项

  1.麦粒肿切忌挤压或用未消毒的针挑及过早切开。因为眼睑血管丰富,其静脉与眼眶静脉及颜面静脉相通,而且没有静脉瓣来阻止其血液回流,又与颅腔静脉相通,炎症一旦扩散,轻者引起眶蜂窝织炎,重者能导致海绵窦血栓形成败血症,危及生命。

  2不能用热水袋代替湿热敷,因热水袋渗透浅,作用弱,仅引起表层的组织充血。做湿热敷时要防止烫伤皮肤,特别是幼儿及老年患者更要注意,可在眼睑上涂薄层凡士林或盖凡士林纱布预防。

  3脓肿已形成并出现脓点时,应到医院切开排脓,如脓肿自行穿破;可用干净棉花轻轻拭去。

  4.病愈后要继续用药一周左右,以防复发。

  5,对顽固复发的病人,应到医院查明病因并治疗。

  (五)预防常识

  1.经常保持眼部清洁,不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物品擦眼。

  2.患睑缘炎、结膜炎或沙眼时应及时治疗。

  3.有糖尿病、多发疖痈、肺结核、扁桃腺炎及其他慢性疾病时,要及时治疗。

  4.有近视、远视、散光时,应及时配镜矫正。

  祝你早日康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2001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