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及时与母蜈蚣或种蜈蚣群分离。蜈蚣的胚胎孵化到20天左右时,就已初步形状,包裹它们的卵膜已破裂,胚胎的身体已经外露。但蜈蚣从卵膜中伸出的蜈蚣幼体——子蜈蚣,还必须在母亲的怀抱中再度过20天的时间,这一时间叫育子期。在此期间,虽然母蜈蚣并不给它们提供温度、湿度等孵化条件,也不给它们提供营养物质、饮水等生长发育条件,更未发现子蜈蚣与母体之间有何血肉联系,但如果将此时的子蜈蚣强行剥离母体,则它们就会很快死亡。这可能是因为:此时的子蜈蚣体表的防御性几丁质外壳还未形成,体内的免疫系统也未发育完善,母蜈蚣将它们抱于怀中时,会经常不断地在子蜈蚣团的外表面舔舐,其唾液中含有的杀菌物质在它们的外表面形成了一层防护膜,因而它们得以生成与继续发育。
2、初期饲养。刚离开母体的幼蜈蚣虽然已初步具备了生活自理能力,但毕竟还比较幼嫩。所以我们常常将当年孵出的蜈蚣放在较小的容器(如塑料盆、玻璃缸等)中,饲养到第一个冬眠期的到来。每个直径约05米的塑料脸盆可放养2~3窝同时出生的幼蜈蚣。在盆内铺上5厘米左右的饲养土,土上再叠放3~4层吸足了水分的瓦片,供蜈蚣栖息,瓦片上再放一些海绵,供蜈蚣饮水,饲养土的中央放一块或数块小塑料板,用于喂食。
3、幼蜈蚣的温度应尽量维持在25~30℃之间,较晚出生的幼蜈蚣,其离开母体时适逢气温多变的秋季,应小心控制饲养土的温度。幼蜈蚣饲养土的湿度,应维持在20%~25%,为防止底部积水,应在饲养容器的底部较低处用针或小钉刺一些小眼以利渗漏。
屋里有蜈蚣怎么消灭掉小妙招
蜈蚣是一种很常见的害虫,它们在夜间活动,喜欢躲在潮湿的地方,如厕所、浴室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如果屋里有蜈蚣,应该怎么办呢?下面介绍几种小妙招,帮助你消灭这些小东西。
第一种方法:喷洒杀虫剂
蜈蚣在屋里活动,它们会躲在角落、狭缝、墙壁等地方,很难被找到。这时,可以使用杀虫剂。将杀虫剂喷洒在蜈蚣可能出现的地方,如角落、地板缝隙、门窗缝隙等,等待数分钟,让杀虫剂充分发挥作用,可以有效杀灭蜈蚣。
第二种方法:使用薄荷油
薄荷油是一种天然的驱虫剂,它对蜈蚣有很好的驱赶作用。将几滴薄荷油滴在棉球上,放在可能有蜈蚣出现的地方,如厕所、浴室、衣柜等,可以有效地驱赶蜈蚣。
第三种方法:保持屋内干燥
蜈蚣喜欢潮湿的环境,如果屋内保持干燥,蜈蚣就很难生存。可以通过保持室内通风、擦拭地面、定期清洁等方法,使屋内保持干燥,从而减少蜈蚣的生存空间。
第四种方法:使用黄酒
黄酒是一种对蜈蚣有很好驱赶作用的食品。将黄酒倒入碗中,放在可能有蜈蚣出现的地方,如角落、地板缝隙等,蜈蚣会被黄酒的气味所吸引,在碗中爬行,最终溺死在黄酒中。
总之,消灭蜈蚣需要我们多方面的努力,可以通过喷洒杀虫剂、使用薄荷油、保持屋内干燥、使用黄酒等方法,来有效地消灭蜈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干净卫生。
晚上多抓蜈蚣采用夜晚照捕法,只需要一个矿灯、一个捏子和一个空洗衣粉袋子即可。
蜈蚣每年4、5月份的晚上在8~11点前后出来活动的最多、最频繁。蜈蚣非常怕光,见到亮光时它就辨不清方向爬行的较慢,这时,你用矿灯对头一照,再用镊子或筷子夹着,把它装进袋子里叠上几叠装进衣兜里它就跑不掉了。
特别白天是闷热看似要下雨的天气,蜈蚣出来活动的最多,因为,它们在地下憋的够呛,要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因此,这个捡蜈蚣最好捡。
捡蜈蚣最好在刚开荒或犁耙过的荒山或泡土地里捡,因为蜈蚣的嗅觉比较灵敏,哪里有新翻土地的气息它们闻到后就会到里去活动觅食或休息。
捕捉注意事项:
蜈蚣的头部两侧有一对毒颚,捕捉时要尽量避免被咬伤。捕捉时,可以用钉耙或竹片轻轻压住蜈蚣身体,然后用食指准确地按住头部,迫使毒颚张开而不能合拢,再以拇指与中指配合,捏住头部捕获放人篓里。
刚从野外捕捉回来的蜈蚣,身体带菌也很多。在放养时,则应按大小不同分级放人一个缸或是池内暂养。
生活习性:
蜈蚣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在天气转冷时,钻入背风向阳山坡的泥土中,潜伏于离地面约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惊蛰后(三月上旬),随着天气转暖又开始活动觅食。
蜈蚣钻缝能力极强,它往往以灵敏的触角和扁平的头板对缝穴进行试探,岩石和土地的缝隙大多能通过或栖息。密度过大或惊扰过多时,可引起互相厮杀而死亡。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饵料及饮水充足时也可以几十条在一起共居。
蜈蚣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性凶猛,食物范围广泛,尤喜食昆虫类。在早春食物缺乏时,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藓的嫩芽。
扩展资料
生长发育:
蜈蚣属甲壳类的节肢动物,体表覆盖有几丁质的甲壳,限制了本身的进一步生长发育。为了摆脱甲壳对进一步生长发育的限制,所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蜕皮数次。每蜕一次皮,就明显的长大一次。在胚胎发育中要蜕皮三次,成体一般每年蜕一次,个别蜕二次。蜕皮多在盛夏或产卵后进行。蜕皮前体色改变,行动迟缓,不吃食物,视力和触角能力减弱。
蜕皮时,由前向后逐节进行,最后蜕出尾足。蜕下的旧皮呈皱缩状,拉直时是一具完整的蜈蚣躯壳。蜕皮需约2小时左右才能完成。蜕皮时切忌惊扰,否则会延长蜕皮时间。人工养殖的蜈蚣蜕皮时还要防止成群蚂蚁等对它趁机攻击,否则易被蚂蚁等咬死咬伤。
蜈蚣发育的速度较慢,从第一年孵化的幼体到当年冬眠前体长仅约33~39cm,第二年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体长也只约49~66cm。所以蜈蚣从产出的幼体发育至成体性成熟一般需3~4年的时间。生长发育的速度与食料是否充足和进食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人工养殖中发现同一年产出的蜈蚣,室内养殖的比自然放养的生长发育得快。所以养殖时供给充足的新鲜饲料是提高其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蜈蚣
-中国红巨龙蜈蚣
1、保证充足的饲料和饮水。幼蜈蚣的饲料应以多汁、柔软的动物性饲料为主,蚯蚓和蝌蚪是幼蜈蚣较喜欢吃的饲料。投喂蚯蚓时,应选择与蜈蚣身体粗细相近的个体,将其切成小段,投于塑料板上。而蝌蚪则可直接投喂,也可将其除掉内脏剁成肉泥再喂。幼蜈蚣的饮水主要由吸水海绵提供。
2、搞好冬眠前的过渡。当幼蜈蚣在小器皿中饲养15~2个月后,它们生后的第1个冬季也即将到来,此时幼蜈蚣也完成了独立生活后的第1次蜕皮,进入第2次蜕皮。应将所有的幼蜈蚣进行1次清理,按大小与蜕皮进度分群,放入不同的养殖池或养殖槽中进行饲养,此时饲养池的饲养土一定要疏松,饲养舍内的温度要保持相对稳定,以利幼蜈蚣顺利进入冬眠期。
3、初期幼蜈蚣的饲料选择蛋黄和牛奶喂养较好,蛋黄搅成糜状后直接投放于塑料板上,而牛奶则需要先溶于水,再以小海绵吸饱和,然后将小海绵置于塑料板上,每天更换1次。要特别注意清洗塑料板与海绵,当发现海绵发出腐臭味时,应更换。半个月之后,应逐渐减少蛋黄、牛奶喂量,同时饲喂蚯蚓等其他饲料。
4、当幼蜈蚣结束育子期时,要及时与母蜈蚣分离。如果孵化期开始时,母蜈蚣住的是单间“产房”,则此时只需将母蜈蚣从“产房”中取出即可。如果母蜈蚣采取的是群养共池的办法孵化,则可采取引诱法将幼蜈蚣从饲养土中诱出,然后转移出来。具体做法是:利用幼蜈蚣喜群集、爱吃甜食的习性,用几块清洁的、钻有若干小洞的人造海绵,在含有葡萄糖、奶粉的溶液中浸泡片刻,然后在傍晚放入蜈蚣池的活动场,幼蜈蚣会爬往海绵吃食和休息,次日晨,将海绵用镊子轻轻夹起,移到准备好的饲养器中,将其内的幼蜈蚣抖落出来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