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生活,根本上是断贪欲

极简生活,根本上是断贪欲,第1张

接触极简生活理念已经两年多了。这期间也有或多或少的改变,但还是跳不出边扔边买的怪圈。或者时而冷静,好像真的可以淡泊物欲,但又时而疯狂,抑制一段时间后进行报复型消费。直到半年前开始学佛,突然明白极简的根本意义是什么,明白践行极简要从断贪欲入手。

  佛陀认为人的内心有三毒即“贪、嗔、痴”,为首便是贪,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贪于一切好的东西,好的享受。没有饭吃,觉得能吃饱就好,吃饱饭又想多来点荤的,大鱼大肉之后想吃名厨的拿手菜,最后又要尝遍天下珍馐。欲壑这东西很神奇,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永远没有填满的一天,四大洋的水都是有数的,而人之贪欲却可以无数。有个故事就是讲人贪欲无限放大的过程:箕子见纣王进餐用象牙筷子,感叹纣王奢糜,说了一段话:“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后来纣之亡国,可以说是一双象牙筷引发的血案。

  我不是吃货,是宅女,总掂记窗帘备三个,抱枕要四套,餐具要两种,浴帘也要经常换花样,因为要给不安定的心多一些新鲜感,换换软装就像换了个新家,浪漫风,芭比风,古典风,时尚风,巴洛克风我要换着享用。同时,也算是半个购衣控吧,经常买样子差不多的衣服,只是因为扣子颜色的差别,长短不同,或者肥版瘦版之分,我执着地认为只是这一点差别就可以让我看起来不一样。

     看似这就是都市人日常的想法,但是欲望若任它肆意放纵,就像脱缰之马,跑得没影,早已超出身体的必需。粗茶淡饭便可养生,山珍海味并不是身体的必需,而是心中贪念的“必需”罢了。简单的用品就可以让生活便利,存五花八门的餐具和窗帘其实是为“贪念”存的。

    边扔边买虽然是打着“极简”的旗号,其实没有根本上脱离贪欲,所以不是真正的极简。割舍对一件物品的贪欲之后又继之而起对另一件物品的贪欲,还是在贪欲中轮回。(轮回,佛教用语,是指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佛教其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即永 远在“六道”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地循环。在文章中比喻在贪欲中往复,不能摆脱出来。)按佛法的说法,边扔边买不是究竟的解脱。所以,那些边扔边买的,你们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极简者的。

 想要成功达到极简最好的办法便是断贪欲,做一个少欲知足的人。现在,尤其是在都市中,我们常把自己定义成一个“时尚人”,而不是一个“自然人”。我们要拥有几十种流行的口红才能跟得上潮流:现在流行咬唇妆了,我怎么可以继续涂老土姨妈色?我们要用高档的东西才能显示身份:谁谁那样的人都挎着香奈儿了,我又不是比他穷,换包!就这样一批批商品因我们的欲望而被生产出来,填满商业中心,继而填满我们的家。

     如果我们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自然人”,只持有自然人的必需品,那么就所需无多了。一只口红专注地用完,也可以随时拥有好气色,普通包袋一般用上三四年也不会坏。如果你拥有一个结实好用的包,心里还想再添置一个新款的,马上告诉自己,这不是必需,这是贪欲,应当断除,那么,离极简生活也就很近了,这过程中,你会发觉自己占有的物品越来越少,变得身心清安。

    《佛遗教经解》中说:“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人,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所怜悯。是名知足”,这句话常常念诵可修少欲知足之心,脱离贪心带来的苦恼。商业社会为了追逐利益,用各种宣传将主流价值观导向拜物,导向不停地追求时尚,不过这些都是外缘,想减少物欲,践行极简,根本上还取决于我们自己,是否有决心改变观念。

     那么讲到这里,有人会说,佛法让我们少欲知足,人人都少欲知足了,这个社会还怎么发展?都不消费,社会经济怎么推动?都不追求更便利的生活,哪来的那么多改变社会的发明创造?都不去赚钱,哪有那么经历辉煌的企业?那就让我们收摄身心,细想一下,商品经济普遍化不过三百年的历史(中国则更短),在这三百年中,人类社会固然得到飞速发展,上可摘星辰,下可探海底,但我们的生活真的可以当得上一个“好”字吗?

     在这个五光十色的商品社会,以物质为中心的价值观被不断灌输,人内心的贪欲不断被强化,达到空前膨胀。贪欲导致的攀比、嫉妒、竞争,一方面让人内心躁动不安,产生各种不良心态和心理疾病,一方面导致各种犯罪和战争。我曾看到一位同事因为朋友向她炫耀新买的房子,心里不舒服,表情和言语中无尽的嗔恨怨怼。佛法中说,世人的快乐是有苦之乐,即使这位同事有了大房子,获得暂时的快乐,将来也会为某位朋友更大的房子而心生嫉妒,继续这种嗔恨,在苦乐中轮回。美国人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结局却是伊拉克平民的死伤。他们多吹了吹空调,人家就要去死,那么因为追逐物质,这个世界是变得更好还是更坏呢?这是明显的,实际上,各个国家为了争夺资源,全都无所不用其极。

    这些都是人的灾祸,自然的灾祸则更甚。我们消费的各种物品和各种享受不管通过什么途径,钱赚在谁的手里,最终都是在消耗自然资源,因为大自然才是生产资料的唯一提供者。你要学画画,买了几支彩铅,背后是树木的砍伐,要扮靓,买几条牛仔裤,背后却是河流的污染。因为温室效应,北极冰川融化,北极熊生存环境不保,我们看到也都会生怜悯之心,但是却不知道,节制自己的贪欲,少消耗一些资源,才是对他们最大的保护。

    人类本来就有的“无明”(佛教指愚痴,看不到事情的真相)让我们看不到事物的因果联系,所以心安理得地继续这种看似理所应当的消费型生活,却不知,一只蝴蝶翅膀的微微扇动,已在世界不知何处引发一场肆虐的风暴。

     破坏自然,其实是在破坏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大自然已经给了我们很多警示,砍伐树木后洪水泛滥,河流污染后癌症患病率增加,无数珍惜动物灭绝……但大自然看起来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何况“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们就认为可以无限制地索取,真到惩罚到我们自身或是子孙头上却悔之晚矣!这不正是来自人类看不出真相的无明吗?

     我们永远不会回到自然经济时代那种简单淳朴清静少欲的生活,人类已经走上这个历史阶段,但我们必须为自身的命运寻求解脱之路,而解脱之路的根本便在我们内心是否能克制贪欲,否则人类必会和自然一起走向毁灭。

    少欲知足对人类社会来说利当然大于弊,可不排除有人走极端说,我无欲无求可好,那不是更加彻底?人想生存,完全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佛陀证无上正等正觉之前曾和印度教苦行僧一样修苦行,那是一种断食断水的禁欲生活。佛陀修六年苦行后,骨瘦如柴,几乎饿死,最后被牧女用乳糜救活。佛陀由此悟到,苦行不利于修道。

  所以佛法中将人的欲望分为三种——善、恶、无记,区别对待。善欲中没有贪嗔痴三毒,恶欲有贪嗔痴三毒,而无记的欲既非有贪嗔痴,也非无贪嗔痴。吃饭、饮水、穿衣保暖应属于无记的欲望,但只要贪心作祟,这些无记欲随时可以转化为恶欲。

      简单喝杯水,选择白开水、乌龙茶、矿泉水还是巴黎水呢?白开水太low,泡茶麻烦,巴黎水附近买不到,那就喝矿泉水吧,等等,喝哪种呢?是冰露这种便宜点的,还是百岁山,好纠结。买件衣服吧,又要时尚又要质量好又要保暖性好又要便宜还不能和同事撞衫,于是商场逛遍淘宝刷遍,浪费了无数时间和精力也没有买到合适的。

    想想我们平时是不是常常受这种“选择恐惧症”折磨呢?这时候,注意,无记欲已经转化为恶欲,因为这些生活基本需求因为贪欲已经化为烦恼的因缘了。所以,欲望并非应禁止,对普通人来讲只要发扬善欲,守住无记欲,戒除恶欲即可。

      那天,看到一只流浪狗喝路边积蓄的雨水,可能因为渴了,它喝得很用力,舌头舔水的声音远远就能听到,像是自然界最纯净的音乐。突然想到自己有多久没有专注地感受一杯白水的甘美了?一饭一蔬,一饮一啄,皆是福报。感恩自己当下所拥有的,放慢向外追逐的脚步,静下心来,你会发现,幸福原本很简单,极简就是回归到人类最本质的状态。

汉服妆容里面什么是最重要的?有的人认为眼影的形状和配色最为重要,有的人则认为底妆最重要。但是可可却要告诉大家,对于古代的女生来说,其实唇型才是决定气质的关键。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其他的妆容是不重要的。一个完美的妆容,自然是要多项结合在一起的。只是在这其中,可可认为口红的使用占有很大的比例,毕竟古代女子的化妆品主要用的都是上妆用的粉底,画眉用的眉黛,以及涂口红用的唇脂。

古代女子唇型的变化相比于现代来说,实在是太多太丰富。现代的妆容顶多是有咬唇妆,或者是点缀唇珠类妆容的画法,但是古代的女子唇型变化千变莫测,每一种都代表着不一样的气质与风韵,每朝每代都有不一样的特色。

对于她们而言,画口红不仅仅是单纯的把嘴巴给涂成红色,而是像一只画笔一样,在嘴唇上勾勒出各种各样的形状,蕴含着她们内心的丰富 情感 。

比如说在汉朝出土的土木兵马俑上,我们就能够发现女子嘴唇形状就像是一个倒着的小三角,上下被胭脂晕满的大小都是不一样的,颇有古典感。

而到了魏朝高句丽的壁画上,就体现出更为有趣的一个唇形。这个时候女子的唇形就好像是把嘴唇给缩小了一倍,特别像是现代女生为了显得嘴巴小,会把自己的嘴唇用粉底液盖住,然后再在嘴唇中间微微点缀一点口红一样。

唐朝就不用说了,不仅妆容变化多姿,而且眉型和唇型的种类都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巅峰。并且唐朝的女子会把上唇唇峰的位置画得非常的饱满,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心一样,娇小可爱。

到了宋朝,嘴唇的形状则变得更小巧了一些,可能也是因为宋朝女子的妆容相对来说都比较的寡淡,更偏向于要彰显出一个女子柔弱的气势。

明朝时期的女人在我们的印象中往往要更加的气质高贵,因而他们的唇形偏向于端庄大方。妆容在下唇的位置,也画得非常饱满。樱桃小口非常的讨人喜欢,怪不得明朝的审美跟我们现在越来越接近呢。

那么说到这里,可能很多的小伙伴就很好奇了,到底古代女子的口红都是用什么做的呢?

其实这一点早在红楼梦中就有描述:在清晨的时候取一些上好的玫瑰花,然后挑选出颜色相差不多的花瓣,把它们捣碎成汁。经过了防氧化的处理以后,再和珍珠粉一类的产品混合在一起做成唇脂。

这样的话,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上好的口脂。这样的口脂比较容易坏掉,毕竟在古代也没有什么保鲜剂一类的,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它。

我们也经常在一些古装剧中看到,女子从胭脂盒里面取出一些口红纸,沾了一些水之后往嘴上抿了一下,就能够让嘴唇的颜色看起来娇艳欲滴。其实这样的纸也是经过了多次花瓣液体的浸染和上色,最后才成型的。

尤其是在唐朝唐僖宗年间,口脂的种类竟然多达十几种,名字还起得非常的精致。像是石榴娇,大春红,小春红等等。古代制作口红的工艺是很完整和多样化,并不只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陋,不然怎么能够发明出如此多不同风貌的唇妆来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5439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