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如何点,人身上的几个死穴或点了会麻痹的穴在哪?

点穴如何点,人身上的几个死穴或点了会麻痹的穴在哪?,第1张

四经脉(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人体上共有409个穴位,包括14条经络上361个穴位和48个经外奇穴。这其中,有108个穴位遭受外力击打或者点击后会有明显的症状。而这108个穴位中,有36个大穴被历代武家称为“死穴”,意思是在遭受点击或击打后如果不及时救治,会有性命之忧之处。如果按照头面门、躯体部位、脊背门、腿足门四部分列出,它们分别是:

一、头面门:百会、印堂、睛明(左右双穴)、太阳(左右双穴)、人中、耳门(左右双穴)、哑门、神庭(左右双穴)、人迎;

二、躯体部位:膻中、乳根、期门(左右双穴)、神阙、中极、关元、气海、章门、太渊(左右双穴)、膺窗(左右双穴)、乳中(左右双穴)、鸠尾、巨阙、曲骨;

三、脊背门:肩井、大椎、命门、长强、肺俞(左右双穴)、厥阴俞(左右双穴)、肾俞(左右双穴)、气海俞(左右双穴)、志室(左右双穴)、海底;

四、腿足门:足三里(左右双穴)、三阴交(左右双穴)、涌泉(左右双穴)。

人体的头部最为脆弱,死穴有人中穴,白会穴,太阳穴。身体其它部位相对的抗击能力较强,但咽喉,胸口,背心,小腹等部位的“死穴”也仅次于头部的穴位,数目繁多就不一一列举。

其实所谓人的死穴是因为这些穴道处在经脉和血管及神经等重要的部位,当受到外力时很容易造成较严重的损伤,故名为死穴,并非真的一击就死。只有外界冲击力相当大的情况下才可能毙命。习武之人经过长期的锻炼,出手的力道和准确度都较常人高,故伤害性也比较大,这些穴位一旦被打中,轻则重伤,重则丢命。死穴由此得名。

武术中的确有点穴。实战效果极强极大,可谓“绝学”(即绝顶武学之意)。

点穴:拳术家的一种武功,把全身的力量运在手指上,在人身某几处穴道上点一下,就可以使人受伤,不能动弹。

少林为例。

少林武术中有少林点穴法,开篇曰:

点穴者,为擒拿术之冠,技击法之妙,是少林家传武技之宝囊也。

点穴者,系以星斗山河之象,沙虫猿鸟之形,据其部位,仿其动作,而演变为拳法奇技,渐而丰增武林之彩。少林僧兵盛达两千时,武技日益高妙,击法日渐出奇。为了门户,必精其术。得之皮毛者,可借新奇而自掩;得其真传者,视其珍异而自秘。如此千年余,至日减奇技,渐而失传。

后世武家,门派众多。昔日仅少林、武当两派。两派之史,少林久远。北齐稠禅师,是少林寺最早的一位武功超群之武僧,为少林拳法的奠基者。武当之祖是张三丰,张氏生于宋代徽宗年间,其武技精奥超群。少林武当,无分轩轾,友合一家,技击有歧。今人评曰:外家少林,内家武当,外家主刚,内家主柔。实则两家都刚柔兼备。凡武家皆含阴阳造化之机,具刚柔互济之道,始足以致实用。否则,纵百炼之钢,亦必有折损之时。

点穴法,其理极精,得真技难。善此技者又互相慎秘而不外传,所以后世能精其法者甚少。

习武者,仅能拳技其名,而不知其法,实令人可惜。点穴法为制人之武技,与医学紧密相关,其理深奥,非精心研练者,难通其术。历代武僧告诫弟子曰:“练点穴之法,必高武德,立苦恒志,数十年如一日,方能独得真功。”

凡习点穴术者,须深知:人之所以能生存,其理在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体皆健壮。若气血失调,则死机潜伏,垂危欲绝。故前辈劝后生要常日习武,频练体肢,使阴阳平衡,气血畅通,骨壮筋柔,全身力宏,益寿延年。

气与血,为人生养命之源,循行全身,永无静止。而经行之道,亦有一定之规,经行之时,亦有一定之序,丝毫不爽,皆有所现。人身十二经三百六十五穴。气血沿经络循环一周,气血必经行一度,其经行则以十二时为准。吾人若悉知比规,施其点穴法,皆能效验。攻者心破,守者心坚,常胜也。

“习武者尚德不尚力”。力虽足以伤人,而人未必心悦诚服。唯德者,力虽逊于人,而人必帖然,此不易之理也。盖武技之精者,一出手即可制敌亡命,而对于生命垂危之人,则略施手法,即可使其复苏。若能杀人,而不能生人者,则谓之死手,无可取也。故学武必先学治生人之道。“治伤非难勘穴难,用药非难辨症难”。盖治伤者必先认定其所伤之处,究属何伤,究属何穴,然后依其症而定其治法,或用手法而治其外表,或用药物而治其内伤,药到病除,手到复春也。

凡属少室贤徒弟子,学其武,必先重武德。有技无德者,非少林之徒;偏守武德而无技者,蠢才,无用也。少林寺院武僧和寺外皈依门徒,虽武艺超群,却永藏于暗处,从不无故伤人,众人也不知其通武也。

切记先师训 葆尚德朱心 少室真武技 莫传恶歹人 英名芳千秋 歹徒臭万年

古云:寻龙容易点穴难。一说到“点穴”,所有的风水学者都讳莫如深,避而不谈,所有的学习风水者又都一头雾水摸不着边际,不知道“点穴”是个什么“东西”。其实“点穴”就是“寻找穴位”,就是“寻找那一个能最有效的利用上龙脉之脉气的具体的位置点”。之所以把“点穴”弄的如此神秘莫测,完全是因为历代先师们不了解“龙脉之内部结构和龙脉之脉气在龙脉中的所在位置”而造成的,因为历代先师不知道“龙脉的内部结构和龙脉之脉气在龙脉中的所在位置”,从而历代先师根本就无法保证自己找到的“真龙”就是“真龙”,因此也就根本无法准确确定到底该在“龙脉”的什么地方来“点穴”才能最有效的利用上“龙脉之脉气”,所以才有那无数的“葬法”之论,才有那无数的“真龙假龙”之说。但只因为历代先师只重视了对“龙脉”外在形貌(或精神)的研究而没有深入到“龙脉”的“内部”对“龙脉”进行研究,所以就陷入了欲“通过外表和精神来判断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身体有无重疾”的不客观不科学不准确的理论思维怪圈中,所以也才误导了千百年来的莘莘易学之子,所以也才千百年来没有任何一个“风水大师”能把自己家族的命运提升到出将入相大富大贵的位置上来,所以也才把“点穴”当作了神秘莫测的技术而不轻传。如果你明白了上述道理,那么“怎么样‘点穴’?”的问题也应该可以解决了吧。说到“点穴”,史料记载:廖公在“江西乐平大汾潭(鹅塘)”相地,世人皆知此间有“风水宝地”,“然乡民均不能识穴”“后廖师金精至此,亦看不出来龙去脉,无从下手,在大汾潭盘桓月余,昼夜思索,方得穴地之所在”。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历代先师们即使找到了“真龙”也未必能找到“真穴”,因为他们不了解“脉气在龙脉中的哪一个地层”这个理论,他们只能通过对“龙脉”外在形势精神来估计推导“真龙穴”的位置之所在,用这种方法推测“真龙穴”的位置之所在,犯错误的概率有多高也不用我来说了。再者廖公他们也根本不懂“脉气与人丁定位命运关系”的理论,所以才导致“葬后李公共有五个儿子,夭亡了四个”的悲惨结局,才有“一个儿子因争水伤人而逃亡在外,后参加明太祖的起义军立大功封西平候”之艰辛历程。讲这个史料,主要是想让易友们明白:1、“真龙穴”能确保人出将入相大富大贵;2、不明白“脉气与人丁定位命运关系”的理论,即使找到了“真龙穴”也未必有用途。上例中如果李公不是有五个儿子而是只生了死去的那四个儿子的话,那么该“龙穴”就不但不富不贵反而是断子绝孙了,廖公等先师们就是因为不懂这个“脉气与人丁定位命运关系”才虽寻得“真龙穴”但却“连杀四人”;3、如果不懂“地层结构和地层能量聚集理论”,所有的风水大师都不能保证自己寻找到的“龙脉就是真龙”“龙穴就是真龙穴”,因为连廖公这么伟大的“龙穴理论发明人”都“盘桓月余昼夜思索”才“寻得穴位”,后代那些根本看不懂“先师古书”又不思发展的“风水大师”们怎么能“寻得真龙,点得真穴”呢?4、只要明白“地层结构和地层能量聚集理论”,寻龙容易点穴更容易;只要明白“脉气与人丁定位命运关系”理论,“寻龙点穴”可确保家族中任何一个人平安,也可精准确定让家族中谁人出将入相大富大贵,否则就会出现一人富贵而其它亲人都凶死无富贵的凄惨命运(毛泽东、刘少奇出生地及祖坟就是这种情况)。点穴,就是利用龙脉的地层结构,在龙脉中找到蕴藏着脉气能量的那一个地层,然后顺着地层寻找脉气能量聚集最集中并且能方便的让我们最有效利用(接收)脉气能量的那一个位置(地方),然后在这个“地方(位置)”范围内,结合“察砂觅水”理论寻找那一个最好的“点”就可以了,找到了那个最好的“点”,就是找到了“真龙穴”,找这个最好的“点”的过程就是“点穴”的过程。在这里,大家要明白一点:“真龙穴”很多很多,但“真龙穴”和“真龙穴”的能量大小不一定相同,千里来龙龙脉未断的“真龙穴”的能量远远大于十里来龙龙脉未断的“真龙穴”的能量,“真龙穴”的能量越大,富贵就越大。但无论如何,只要是“真龙穴”,就至少能保证人达到县团级的富贵程度。由此可见:“寻龙点穴”的意义远比“察砂觅水”要大的多;而“察砂觅水”又要远比“立向择日时”的意义重要的多!如果有大师说:“立向择日时”能把“真龙穴”给破坏成“假龙穴”,那我还是请“大师”利用“立向择日时”给我们把“假龙穴”破坏成“真龙穴”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6821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