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烂眼睛是什么毛病?

金鱼烂眼睛是什么毛病?,第1张

金鱼非常难养的,一般买回家养不了多长时间就夭折了,这是因为一般都是不太会养金鱼,不是把金鱼撑S了就是金鱼身上会溃烂。你家的金鱼眼睛烂了一定是水质不干净,导致金鱼身上有霉菌,这样金鱼就会出现溃烂,过去是用一定的高锰酸钾消毒,现在可能有更好的药物了吧。

有时金鱼会因为环境而改变自己,金鱼也可能是因为水中的一些物质而变,有些金鱼是这样的,黑眼也是种族的遗传!

尾巴烂,应该是烂鳍病,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养金鱼的水质变差或者很少有阳光的情况下,一定要管护好水质,水一定要定时更换晒过或静置两三天的自来水,可以往适量里面加点盐,因为水质而造成的烂鳍病往往伴随烂腮或者白霉病,这大部分是因为金鱼的生活环境质量恶劣造成金鱼的体制衰弱引起的,治疗的时候可以使用专用的药物,注意定期换水,过滤器一定要好使,保持水质的清洁。

观赏鱼眼病治疗方法

1、最常见的应该是复口吸虫病,也就是常说的白内障或双穴吸虫病。

吸虫的发育可大致分成几个阶段:毛蚴,胞蚴,尾蚴,囊蚴,成虫。毛蚴寄生在螺的体内,经过胞蚴的阶段变成许多尾蚴,尾蚴离开螺,进入水中,有合适的机会就进入鱼体内寄生。

常见的有湖北双穴吸虫,倪氏双穴吸虫,匙形双血吸虫。它们的尾蚴分别为湖北尾蚴,倪氏尾蚴,匙形尾蚴。湖北尾蚴和匙形尾蚴经血液循环进入眼球,倪氏尾蚴经神经系统进入眼球。

然后,尾蚴在眼的水晶体内经过一个月,发育为囊蚴。如果鸟吃了鱼,囊蚴就会在鸟的肠内发育成成虫。对鱼危害最大的就是尾蚴和囊蚴两个阶段。

尾蚴在鱼体内移动的过程中,会对鱼造成伤害,可以使小的鱼死亡。通过神经系统进入眼的尾蚴,会使神经系统甚至中枢神经受到伤害,使鱼出现机能上的障碍,失去平衡性,在水里乱游,甚至弯体。

如果鱼没死,尾蚴在鱼眼内发育成囊蚴,就会出现水晶体混浊,变成乳白色,成为白内障。有些的水晶体甚至脱落。一旦发现鱼得了这种白内障,基本上是没办法了。

在水族箱里,预防这种病最关键的就是要消灭缸里的螺。开缸时搞好水的消毒。作到这两点,应该就不会有白内障了。裸缸比较好解决,特别是草缸的朋友要多注意。

2、维生素B2(核黄素)缺乏,会引起单侧或双侧的眼的水晶体混浊锰元素和钴元素的缺乏,同样引起白内障。

3、其他的原虫,蠕虫等的寄生引起的瞎眼。其他的寄生虫的体外寄生,如果过于严重,同样可以引起瞎眼。比如小瓜虫,茎双血吸虫病(又称黑点病)大量寄生都可能引起瞎眼。我曾经见过被小瓜虫大量寄生的红剑,眼角膜上也寄生了大量的小瓜虫,瞎了一只眼。黑点病可以在鱼身上形成许多黑色的结节,包括眼角膜,可以引起瞎眼。

4、柱状曲挠杆菌,有些人称为柱状纤维粘杆菌或鱼害黏球菌。它是引起鱼的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穿孔病(有些认为是气单胞菌引起),白皮病(有些认为是假单胞菌引起)等的病原体。我认为,柱状曲挠杆菌可能会引起鱼的“蒙眼”,久不治愈可能会引起瞎眼。这是个人观点。

对于后两种原因引起的瞎眼,只要发现得早,采用合理的方法,应该是可以避免瞎眼的。对症,采用治疗寄生虫病或细菌性病的方法。对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引起的白内障,应该在平时注意,多喂营养丰富的饲料,增加饲料的种类.复口吸虫引起的瞎眼,无法治疗。

  金鱼皮肤溃烂,这种腐烂病是由霉菌引起的,主要是水质恶化,氧气缺乏造成的。此病初期为水霉病,病处有白色的霉状物附着在鱼体之上,后来随着病情恶化,成了腐烂病,既能烂鳍,也可烂头等。养护管理上要以循环系统为好,这样不仅能改善水质,而且还能充氧,特别是水温低时,更容易发生此病,但一般此病在初期用稍高浓度的盐水浸泡后就能预防,如果你的鱼已经病情比较严重,应立即用孔雀石绿溶液浸泡,用量瓶上有说明,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每天一次,直到痊愈。在此期间要以鲜活的饵料为好,并且要氧气充足,水质清净,多晒太阳。\x0d\\x0d\  肤霉病。又称水霉病、白毛病。\x0d\  [病原体] 为水零属、绵霉属、异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等种类。\x0d\  [症状] 当捞捕、运输观赏鱼时,稍为不慎,使鱼体皮肤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x0d\  观赏鱼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等光源不足,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孳生。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皮肤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随后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x0d\  [治疗方法]肤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见。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粗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x0d\  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x0d\  可用3%食盐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x0d\  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加l%食盐浸泡20~30分钟,\x0d\  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分钟,\x0d\  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次甲基蓝溶液浸泡20— 30分钟,\x0d\  或用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洗,\x0d\  或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二(00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三(03ppm)的甲醛溶液直接泼洒入水族箱,以抑制霉菌的孳生。\x0d\  还可用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这种腐烂病是由霉菌引起的,主要是水质恶化,氧气缺乏造成的。此病初期为水霉病,病处有白色的霉状物附着在鱼体之上,后来随着病情恶化,成了腐烂病,既能烂鳍,也可烂头等。养护管理上要以循环系统为好,这样不仅能改善水质,而且还能充氧,特别是水温低时,更容易发生此病,但一般此病在初期用稍高浓度的盐水浸泡后就能预防,如果你的鱼已经病情比较严重,应立即用孔雀石绿溶液浸泡,用量瓶上有说明,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每天一次,直到痊愈。在此期间要以鲜活的饵料为好,并且要氧气充足,水质清净,多晒太阳。

  金鱼的鳃霉病。

  一、金鱼的鳃组织教鳃霉菌侵蚀破坏,呈不规整白点状,失去正常的鲜红色,色泽苍白,病情严重的鱼鳃J二长满棉絮状物,象一块小棉球。体表有点状充血现象,病鱼失去正常游泳姿态,受惊后游动时晃头。病鱼不进食,呼吸困难,如不及时治疗。终会因呼吸受阻而死亡。

  二、病原体是由鳃霉菌侵入鳃部而引起的。现在很多都是利用养殖农用鱼的鱼池,由于鱼池老化。淤泥过多。致病因子很多,鱼I也注排水匿难。而金鱼养殖池很少有拾配白鲢等摄食浮游生物的鱼类,致使水质过肥, 致于恶化,导致鳃病发生。

  三、治疗方法:

  1用禽用红霉紊03—05ppm 垒池泼洒或用利凡诺l—15ppm 垒池遍洒 。

  2用50千克芭蕉心切破,加食盐15—2千克,再加乐果50克拌匀,亩50千克鱼喂上述混合饲料25千克,有一定疗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7109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