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长冻疮

为什么会长冻疮,第1张

冻疮是由于人体受冻后毛细血管被损坏,有的人天生毛细血管细小、血压不足或贫血等,就更容易生冻疮,原因主要是冻伤的毛细血管不能及时修复,造成血管瘀血,因为瘀血,所以有肿,因为瘀血,所以痒。根治冻疮的有效办法应该是加强易生冻疮部分的血液循环能力。

我自身体会,唯一方便(相对)又有效的对付冻疮的方法:对于一般的表皮(手、脚、耳)部位的冻疮:进入冷天前,每天抹桐油(生桐油)在易冻部位30分钟后洗去,连继10天左右,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在根本上加强局部血液循环能力,可以减轻甚至治愈冻疮。如已生冻疮(末溃烂)也可以涂,也有效果,注意不能抹在溃烂部位。

其它的方法,不但麻烦,而且费事费精力费钱,还很可能根本没用。

此外:

1、抹桐油后一般有微弱的暖感,手、脚皮肤表面会因血液循环变好而泛红,如没有抹在溃烂处,一般没有别的感觉。抹在溃烂处会怎么样本人不知道,不建议。

2、抹桐油只能说对99%的人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如果生活工作环境实在太冷,只怕还该生还得生。

3、桐油一般在油漆店、渔具店、土产品店有售,实在没有,去淘宝买。

本病系由冷引起的异常反应。因长期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皮下小动脉痉挛,久之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瘀血,血液循环不良致局限性组织浸润而发病。此外,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障碍、营养不良、贫血、内分泌障碍、慢性中毒、感染、鞋袜过紧、缺乏运动及局部多汗潮湿等均可助长冻疮的发生。遗传、职业起一定作用。

查看更多好大夫信息

每年都会将手脚冻伤,有人介绍了两个小秘方,用过了效果还不错,你可以试试看。

1没有破溃:仙人掌,去刺捣烂外敷患处,3天后更换。

2有破溃时:云南白药撒于冻疮溃烂处并包扎。

冬天有冻疮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问题。

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

损害初为局限性蚕豆或指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对称性好发于四肢远端,以手背及手指伸侧、足缘及足趾伸侧、下肢、面颊、耳廓等处多见。自觉局部有胀痛感,瘙痒,遇热后更甚,溃烂后疼痛。

遭受寒冷侵袭,受冻皮肤出现苍白、红肿、紫斑、灼痒、麻木、皮肤水疱、溃烂。这些症状可延续1-2个月直至天气转暖方痊愈,一些患者来年冬天会在原部位再度复发。中医认为,冻疮是由于暴露部位御寒不够、寒邪侵犯、气血运行凝滞引起。此外,还与患者体质较差不耐寒冷及少动久坐、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潮湿可以加速体表散热,故手足多汗者也容易发生冻疮。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速气血运行,以利疮面修复。也可预防冻疮新发。

(2)

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

(3)

衣服鞋袜宜宽松干燥。

(4)

年年复发者,可在夏季开始逐步养成冷水洗脸、洗足、擦身、洗澡习惯,以提高耐寒能力。

(5)

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热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姜、肉桂。

(6)

每年发病者,可冬病夏治。在伏天进行几次外擦药物自疗有条件的加做红外线理疗则效果更佳。入冬前宜提早内外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71373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