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八年,清太宗皇太极驾崩,由于未定储嗣,在这突发事件之后,权力的更迭之战一触即发。皇位最有可能的两大人选分别为睿亲王多尔衮,皇太极的十四弟,肃亲王豪格,皇太极的长子。但是双方各不相让争执不下,而且大清处在伐明的关键时期,为了防止权力的分化导致国力的衰退,一个折衷的方案被提出来,拥立年仅六岁的福临为帝,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为什么选择多尔衮辅政而不是豪格呢,这里面真的有说道,都是为了皇位!
爱新觉罗福临
原因一:多尔衮非先帝长子,福临继位后,其已无争夺皇位资格。你可能会问,这是他的先天不足之处也能算作优势?但现在已经不是皇位之争而是摄政之争了。豪格身为先帝长子,“帝之长子,当承大统”,这本身就是理所应当,合情合理,遵循祖制就应该是豪格继位,只是迫于多尔衮的紧逼才无奈退出争夺,说白了福临的帝位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而且是走了狗屎运才得的利。如果豪格摄政,难免不会发生废帝自立的情况,都是先帝的孩子,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能坐我怎么坐不得。而多尔衮非先帝之子,在名义上已经失去了做皇位的资格,推举他做摄政王会使福临的皇位做的安稳点,起码比起豪格摄政要安稳。
爱新觉罗豪格
原因二:多尔衮的军事势力比豪格小。多尔衮和豪格年纪相差不大,均有战功,为大清的基业都立下过汗马功劳。多尔衮兄弟三人,主要掌握有两白旗,支持者也众多。而豪格,独领正蓝旗,而且有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也获得了镶蓝旗和两黄旗的支持,握有四旗的兵力,在单纯的兵力上已经超出多尔衮,而且代善和济尔哈朗两位德高望重的大臣也都支持豪格继承大统。所以说当时的军事力量,豪格不虚多尔衮,如果豪格辅政,大权在握,又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年幼的福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而多尔衮辅政,会被豪格强大的军事势力牵扯,对于多尔衮来说他的首要目标就是豪格而不是年幼的小皇帝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福临的帝位。
多尔衮
原因三:多尔衮无后。多尔衮妻妾不少,只是没有一个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就算最终他夺了皇位,也没有继承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多尔衮本身废福临自立的念头。这也是福临一系考虑多尔衮摄政的一个方面。
原因四:皇太后的支持。福临年仅六岁登基,势必会仰仗之后的摄政大臣,孤儿寡母,唯有找一个有实权的靠山才可以保住侥幸得来的皇位,稍有不慎,命都能丢了。所以,在多尔衮摄政之后,也传出了皇太后与多尔衮有染,这也是无奈之举,多尔衮是皇太极之弟,叔嫂不伦虽有失体统,但比起与豪格这位先帝长子要好许多吧。如果豪格摄政独揽大权,想要色诱那可是母子恋了,这可是难以容忍的。或许皇太后早就想到了这一步,投了多尔衮一票。不可谓不忍辱负重啊。
孝庄
原因五:拥立福临是多尔衮提出的。当皇位之争愈演愈烈之时,原皇太极所领两黄旗的忠心将领佩剑向前,以武力威胁,必须“立帝之子”,多尔衮明确提出,“当立先帝第三子(福临)”。提议是多尔衮提出的,你还不让其辅政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而且济尔哈朗本就是豪格一方,既然济尔哈朗已是辅政,豪格就自然退出辅政之争。
总之,摄政王之争,福临皇太后一系还是考虑了多方面的问题,一切围绕福临的帝位,最终选择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当朝摄政,并在多尔衮的文治武功之下,彻底推翻明朝,建立大清。在这其中,孝庄皇太后也展现了其权谋之术,保住了福临的宝座。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其一就是豪格后期其实自己主动放弃了争夺皇位;其二就是选择册立福临后,豪格就没有当摄政王的可能性;其三就是多尔衮一手推举福临当皇帝,并且他还主动提出自己和济尔哈朗同为摄政王;正是因为有这三点原因,所以即使这两个人同为皇位博弈,但是只有多尔衮成为了摄政王站在了权力的巅峰。
皇太极去世的特别突然,因为在生前并没有定下谁继承他的江山,所以留下了很大的隐患。豪格是他的长子,而多尔衮也是皇位的热门人选,但是最后却是年幼的福临继位,也算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了。与其说是豪格和多尔衮抢夺皇位,不如说是有两股势力在争夺皇位。像索尼和鳌拜这样的老臣,他们肯定是支持豪格的。但是后来豪格自己主动说自己能力不成,不能继承大统,所以豪格在这场争夺中,主动放弃了。
我们再来说这第二点,从历史上看一般来说摄政王都应该是比帝王辈分大的,所以福临成为新帝之后,身为他兄长的豪格就不可能成为摄政王了。那些之前支持豪格的老臣见福临成为了帝王,这也符合他们认为的新帝必须是皇太极儿子的这一事实,所以无论是福临还是豪格在他们心里上也就都能接受了。
我们接下来再说这第三点,福临的皇位确实是多尔衮一手扶上去的,所以他提出来自己和济尔哈朗两个人一起摄政自然没人反对。正是有了如上三点原因,多尔衮才顺顺利利的成为了大清的摄政王。
不一样。满清是绝对的皇权专制体制,最终还是皇帝(晚期是慈溪太后)决定一切,英国的议会却是包括“内阁君主立宪制”及“内阁共和制”,议会制又称内阁制,是民主政治制度的一种,特点是其政府首脑(台湾宪政学者与文献称之为“行政首长”,以有别于议会***)的权力来自议会(国会)的支持,而这种支持通过两种途径落实:第一是议会改选后的多数议席支持,第二是政府首脑赢得议会的信任投票。
清朝顺治皇帝继位比较传奇,当时顺治皇帝继位的时候只有六岁,他上面有掌握兵权的哥哥,和手握大权的几个叔叔,他既没有外戚支持,又没有大臣拥护,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登基为帝的呢?当时战功赫赫的多尔衮为什么要推荐福临继位?我个人认为顺治继位是各方面互相妥协的结果,是多尔衮以退为进的结果。
一、豪格拥有兵权,多尔衮无法战胜豪格夺取帝位。
皇太极死后,关于皇帝的继位人选各个旗主王爷争论不休,大家心目中的合格人选有两个,一个是多尔衮,另外一个是皇太极的儿子豪格,这两个人都拥有大量的兵力,还有很多满洲贵族支持他们,两个人势均力敌争论不休。如果两个人打起来,双方都没有绝对的把握战胜对方,因此在礼亲王代善的劝说下,双方同意在豪格之外皇太极的儿子中选择一个继承皇位。
二、拥护顺治继位,多尔衮自己可以作为摄政王掌权。
豪格和多尔衮对于帝位争论不休,没有办法达成一致,最后多尔衮提议立顺治为皇帝,他和郑亲王共同摄政,这个提议受到了礼亲王的赞成,其他大臣也认同这个方案。至此皇位纷争告一段落,多尔衮虽然没有当成皇帝,但是他依然掌握政权,只是从台前到了幕后。
三、多尔衮和顺治的母亲关系很好,他让福临继位可以做顺水人情。
顺治的母亲曾经和多尔衮有婚约,两个人幼年时期关系很好,只是后来蒙古贵族为了讨好皇太极,把顺治母亲嫁给了皇太极,这让多尔衮比较郁闷。这次他提议顺治继位,能够让他和太后搞好关系,有利于他在朝廷掌握政权。因此他在皇太极的儿子里面选择了顺治作为皇帝。
1、古时后宫是不能上朝的,所以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令专称“制”、布告公文称“诰”,后妃掌权之后其命令自然也要上升到皇帝的级别,于是就叫“称制”。
2、在古代,摄政可能是朝廷重臣、太后或者太上皇,有时某些夺权者未能即时篡位,也会以摄政的名义代君主处理政务。
3、摄政通常是在君主未成年或临时无法行使权力的情况下进行,而称制则可以是一种长期的政治制度。
光皇帝有九个儿子,长子奕纬、次子奕纲、三子奕继皆早死;第四子奕即咸丰皇帝;第五子奕过继给敦亲王绵恺(嘉庆帝第三子)为嗣,袭敦郡王,晋亲王;第六子恭亲王奕任议政王、军机大臣;第七子醇郡王奕,同治十一年晋亲王;第八子钟郡王奕,同治七年死;第九子孚郡王奕。当时入继大统的可能人选应当是“溥”字辈(永、绵、奕、载、溥、毓、恒、启),道光帝长孙是载治之子溥伦,慈禧以其宗支疏远而不同意立溥伦。溥伦时年17岁,如立溥伦慈禧便不能垂帘听政。那就只有在“载”字辈找。恭亲王奕长子载澄无子,第二子载滢出继。且慈禧根本不愿意立载澄、载滢,因其父为恭亲王奕,若立他们中的一人,则恭亲王的权力过大,对自己不利;那就在醇亲王奕家里找。醇亲王奕有4位福晋,共生育7个儿子:第一子、第三子早殇,第二子为载湉,就是光绪皇帝。第四子为载洸(guāng)、第五子为载沣(宣统皇帝的父亲)、第六子为载洵、第七子为载涛。醇亲王奕于咸丰十年(1860年),年19岁,奉旨同慈禧的妹妹叶赫那拉氏成婚。当时,慈禧还是懿贵妃,受咸丰帝宠爱。她曾说:“入宫后,宫人以我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后又生皇子载淳,其地位更为巩固。懿贵妃在深宫之内,接触外人的机会少,能见到的男性除太监外,就是几个小叔子,即皇六弟奕、皇七弟奕和皇九弟奕(皇八弟奕已死)。懿贵妃有个胞妹尚待字闺中,她时常想在宗室中找个妹夫。在三位小叔子中,就年龄而言,奕已结婚分府,奕又偏小;就性格而言,奕过于机变,奕又羞怯腼腆。懿贵妃看中皇七弟奕。咸丰十年(1860年),醇郡王奕奉旨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的胞妹成婚。依例,奕应分府出宫,受赐在宣武门内太平湖东岸建府邸(今中央音乐学院和三十四中学址)。这就是第一座醇王府,后称醇亲王府南府(光绪做皇帝后,依雍亲王府后升为雍和宫例,改为醇亲王祠;慈禧皇太后懿旨又将什刹海北岸的一座贝子府赐给醇亲王奕,这里又称醇亲王府北府,也就是今宋庆龄故居)。载湉就出生在这里,是醇郡王与慈禧妹妹的骨肉。
醇亲王奕在咸丰朝的11年间,除10岁那年因咸丰登极按例封为醇郡王之外,几乎没有受到大的晋封。咸丰病逝时,奕20岁。这一年,妻子的亲姐姐做了皇太后。他以姻娅至亲,而受到重用。在“辛酉政变”中,奕受懿旨,带侍卫、亲兵到密云半壁店,将随梓宫回京的协办大学士、赞襄政务大臣肃顺在熟睡中擒拿,押回北京后处斩。奕在这次政变中,为妻姐慈禧立下奇功。辛酉政变之后,醇郡王奕官阶迭升:封为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神机营、管善捕营等。同治三年(1864年),加亲王衔。四年(1865年),命在弘德殿行走。十一年(1872年),晋亲王。
同治帝死后,慈禧皇太后懿旨,由其外甥醇亲王奕之子载湉入继大统。据《清史稿·奕传》记载:“忽蒙懿旨下降,择定嗣皇帝,仓猝昏迷,罔知所措。”尔后,“舁(yú)回家内,身战心摇,如痴如梦”。因为儿子载湉入继大统当皇帝,这是福,还是祸?事情叵测,吉凶难料。
慈禧一言定载湉(光绪)继承皇位,这是对清朝皇室祖制的重大改变。太后懿旨召见列名者有29人之多,可谓空前。这说明非皇子入承大统,为大清首次,既示郑重,又免物议。载湉继承咸丰为嗣皇帝,这实在是清朝皇储嗣立的又一次大改制:
第一,慈禧改变皇位父死子继的祖制。清太祖努尔哈赤死后由皇八子皇太极继承皇位,皇太极死后由皇九子福临(顺治)继承皇位,福临死后由皇三子玄烨(康熙)继承皇位,康熙死后由皇四子胤禛(雍正)继承皇位,雍正死后由皇四子弘历(乾隆)继承皇位,乾隆死后由皇十五子颙琰(嘉庆)继承皇位,嘉庆死后由皇次子旻宁(道光)继承皇位,道光死后由皇四子奕(咸丰)继承皇位,咸丰死后由皇长子载淳继承皇位,同治死后却由堂弟载湉继承皇位。
第二,慈禧改变皇位继承程序的祖制。清太祖、太宗的遗位继承人由满洲贵族会议决定,顺治、康熙用遗诏决定皇位继承人,雍正创建秘密立储制度,乾隆、嘉庆、道光、咸丰都是这样继位的,同治没有兄弟,顺利继承皇位。但是,载湉继承皇位,既不是满洲贵族会议推举,也不是用遗诏的形式决定,更不是秘密立储,而是由皇太后“一言而定”,这是没有先例的。
第三,慈禧改变幼帝由大臣辅政的祖制。幼帝继承皇位,必有大臣辅政。顺治6岁继位,由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先为辅政王,后为摄政王;康熙8岁继位,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大臣辅政;同治6岁继位,先由赞襄政务八大臣,后由议政王奕辅政。但是,载湉4岁继位,没有辅政王、摄政王、辅政大臣、赞襄政务大臣、议政王辅政,而只有皇太后垂帘听政。载湉继承咸丰,即为咸丰的嗣皇帝,这就为皇太后垂帘听政提供了合乎仪规的辈份。如新皇帝继承同治为嗣皇帝,则应由同治皇后垂帘听政。因而,慈禧将皇权紧紧地抓在个人手中,达到了清朝极权体制的顶峰。至于奕,他与慈禧有联合,也有冲突。到光绪十年(1884年),发生了“午门案”。事情的经过是:慈禧派宦官往娘家送东西,事先敬事房没有向守门护军传旨,护军阻拦,太监不服,互相殴打。太监报告慈禧,慈禧要对值班护军廷杖。有的书记载了奕同慈禧的精彩对话——奕说:“廷杖乃前朝虐政,不可效法。”慈禧说:“汝事事抗我,汝为谁乎?”奕说:“臣是宣宗第六子!”慈禧说:“我革了你!”奕说:“革了臣的王爵,革不了臣的皇子。”慈禧太后没有办法,只好让步。但慈禧从此加深了对奕的怨恨,后奕被解除军机大臣职务。
慈禧立载湉继承皇位,是咸丰故去13年以来,慈禧在皇位继承与亲理朝政上,继第一次垂帘听政后的第二次改变祖制。这两次改变祖制,其目的只有一个:垂帘听政,独掌朝纲。
慈禧为什么选择溥仪继承皇位?这要从溥仪的家世说起。
第一,溥仪的祖父奕的嫡福晋叶赫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在溥仪的曾祖父道光皇帝的儿子中,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人:第四子奕(咸丰皇帝),第六子奕,第七子奕(光绪父亲、溥仪祖父、咸丰同父异母弟)。溥仪的祖父奕有四位福晋,共生7个儿子。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生下四子:第二子载湉(光绪帝),其余三子早殇。第一侧福晋颜扎氏,去世早,无子。第二侧福晋刘佳氏,生有三子:第五子载沣、第六子载洵、第七子载涛。第三侧福晋李佳氏,无子。简单地说,奕嫡福晋叶赫那拉氏虽生育四个儿子,实际上只有一个存活,就是光绪皇帝。第一、第三侧福晋没有儿子。第二侧福晋刘佳氏虽生育三个儿子,但过继出去两个,家中只剩下第五子,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就是说,奕七个儿子中,早殇三位,继承皇位一位(光绪帝),过继出去二位,只留下一位,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
第二,溥仪的母亲是慈禧的养女。奕过世时,载沣8岁,因醇亲王“世袭罔替”而承袭为醇亲王。载沣承袭醇亲王后,18岁开始在朝廷上效力,后任阅兵大臣。慈禧懿旨将心腹权臣荣禄之女,又是慈禧认作养女的苏完瓜尔佳氏,指配给载沣为嫡福晋。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溥仪的外祖父荣禄。
荣禄,苏完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是清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后裔。荣禄曾因贪 污罪,险些被肃顺处斩。后花银子买了个直隶候补道。同治初,荣禄为慈禧的亲信,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同治帝死,光绪即位。慈禧遇到难题:将来新皇帝的儿子与新皇帝、与同治帝的关系怎样处置?对此,荣禄建言:等嗣皇帝(光绪)有子,承继同治为嗣,兼承光绪之祧。这为慈禧提供了解决上述关系的方案,很讨慈禧喜欢。光绪元年(1875年),荣禄兼步军统领,后擢工部尚书。二十年(1894年),任步军统领。疏荐袁世凯练新军。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二十四年(1898年),兼直隶总督、军机大臣。在戊戌政变中,袁世凯出卖机密、通过荣禄奏报慈禧太后。当时任步军统领的荣禄,奉懿旨捉拿康有为与梁启超、斩谭嗣同等六君子。慈禧西逃回銮后,加太子太保,转文华殿大学士,即首席大学士。荣禄身兼将相,权倾朝野。《清史稿·荣禄传》记载:“荣禄久直内廷,得太后信仗。眷顾之隆,一时无比。事无巨细,常待一言决焉。”荣禄之女,常入宫中,慈禧喜爱,认作养女。慈禧将她指配给载沣。时载沣的生母刘佳氏已为他定亲,奏告慈禧太后。慈禧坚持给载沣指婚,刘佳氏只有将儿子已订婚之福晋退亲。
载沣有两位福晋,共有四子。嫡福晋姓苏完瓜尔佳氏,名幼兰,大学士、军机大臣荣禄之女、慈禧太后之养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与载沣完婚,生有两子——长子溥仪,次子溥杰(光绪三十三年即1907年生)。侧福晋邓佳氏,民国二年(1913年)完婚,生有二子:三子溥,早殇;四子溥任,后改名金友之,民国七年(1918年)生。
从上可以看出:慈禧亲手指定的三位皇位继承人——光绪帝载湉是亲胞妹的儿子,大阿哥溥儁是亲侄女的儿子,宣统帝溥仪是养女的儿子。这表明慈禧在爱新觉罗宗室中,挑选同叶赫那拉氏有关系之人,一代大清兴亡,系于懿亲宫闱!
虽然两代醇亲王家出了两个皇帝,但两代醇亲王还是谨谨慎慎,乾乾翼翼。溥杰先生在《回忆醇亲王府的生活》中写道:“在慈禧和光绪的多年反目当中,在两派你死我活常年明争暗斗的既复杂又尖锐的政局中,一方面能和慈禧方面的荣禄等人诗酒往还,终于成为亲戚关系;一方面也和光绪方面的翁同龢等人以文会友地保持着相当的关系。这是我的祖父所以能够一生荣显未遭蹉跌的主要原因。”醇亲王载沣继承乃父奕的家风,小心谨慎,明哲保身。他的厅堂挂着楹联:“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表明自己超然政治,读书为乐,只求平安无事。这既有真情的流露,也为做给别人看。他还在团扇上写着: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借布袋和尚的偈诗,表示自己与世无争,超然物外。但这对溥仪似乎没有多少影响
导读: 古代先贤 旦历来为后人敬仰,是数千年来王公大臣竞相仿效的楷模,王莽、曹操、袁绍都是他的粉丝,然而均是画虎不成反类其犬之辈,其实在 旦的后代当中就有一位立志做周公并摄政当国的人,只是他的努力不但没有使礼仪之邦得以延续,反而使周公旦的封国陷入了混乱的春秋境地。> 周公旦是武王姬发的弟弟,武王去世时成王年幼,周公旦便当朝摄政,他施行德政、推行礼仪、公而忘私、鞠躬尽瘁,为巩固周王朝政权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成王长大后,周公旦还政与成王,被封在鲁地(今曲阜一代),由于朝廷需要,周公无法回归封国,只好派长子姬伯禽前往,周公为儿子制定了治国方针,并一再告诫儿子要用周礼善待自己的臣民,他担心儿子记不住自己的话,于是当面对儿子言传身教,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我还求什么呢但即使如此,我依然要礼贤下士,洗头的时候要三次握起头发,吃饭的时候要三次吐出食物,唯恐自己有点过失而使国家遭遇祸害。姬伯禽带着周王的诰命,带着周公旦的谆谆教导经营起鲁国,所以鲁国一直是谨遵周礼的「礼仪之邦」。> 鲁国第十三位国君鲁惠公有三位姬妾,都是宋国女子,元配叫孟子,二房是孟子的堂妹叫声子,小三叫仲子,孟子死得早没留下后人,另两位妻妾共生育两个儿子,声子生了隐公,仲子生了桓公,说起小老婆仲子,还有一段令人啼笑皆非并颇具戏剧性的故事。过去诸侯娶亲一般都有妻妹陪嫁,孟子的堂妹声子就随姐姐一起嫁给了鲁惠公,孟子死后,声子便有望扶为正室,可正当此时,宋武公却为自己的女儿能够成为鲁国夫人进行了暗箱操作,他首先贿赂鲁惠公,然后到处宣扬说,自己的女儿仲子出生时手心里就有「为鲁夫人」四个大字。仲子本是隐公的未婚妻,鲁惠公一见到「准儿媳」立刻被其美色迷惑,便厚颜 地充进了自己的后宫,于是隐公没过门的媳妇就成了庶母。> 仲子嫁给惠公后生育了桓公,被扶为正室,不久惠公就死了,按照周礼「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的传统做法,桓公应继位为君,但由于桓公尚在襁褓之中,大臣们便推举惠公的庶子隐公代理摄政。隐公摄政后注重与其他诸侯国的协调发展,在处理诸侯之间的纷争时一直采取谨慎和中立的政策。惠公晚年曾与岳丈宋武公打仗,隐公摄政当年不仅没有记恨宋武公撕毁与仲子的婚约,反而立即与宋国媾和并结盟。第二年又把女儿嫁给纪国国君,此后逐渐与郑国、齐国、晋国结盟。当郑国共叔段谋叛并要求鲁国发兵的时候,隐公认为共叔段不得人心最终必定失败,所以没有答应。卫国公子州吁弑兄篡位还要起兵攻打郑国,派人联系陈国、蔡国和鲁国,鲁隐公觉得州吁做事不厚道不是正义之师,也没有发兵相助,这说明隐公处理诸侯纠纷还是能够把握原则的。鲁隐公晚年为开拓版图也作出过贡献,公元前713年他与郑国、齐国一起攻打宋国,将宋国的郜邑、防地两座城池划入鲁国版图。> 鲁国第十三位国君鲁惠公有三位姬妾,都是宋国女子,元配叫孟子,二房是孟子的堂妹叫声子,小三叫仲子,孟子死得早没留下后人,另两位妻妾共生育两个儿子,声子生了隐公,仲子生了桓公,说起小老婆仲子,还有一段令人啼笑皆非并颇具戏剧性的故事。过去诸侯娶亲一般都有妻妹陪嫁,孟子的堂妹声子就随姐姐一起嫁给了鲁惠公,孟子死后,声子便有望扶为正室,可正当此时,宋武公却为自己的女儿能够成为鲁国夫人进行了暗箱操作,他首先贿赂鲁惠公,然后到处宣扬说,自己的女儿仲子出生时手心里就有「为鲁夫人」四个大字。仲子本是隐公的未婚妻,鲁惠公一见到「准儿媳」立刻被其美色迷惑,便厚颜 地充进了自己的后宫,于是隐公没过门的媳妇就成了庶母。> 仲子嫁给惠公后生育了桓公,被扶为正室,不久惠公就死了,按照周礼「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的传统做法,桓公应继位为君,但由于桓公尚在襁褓之中,大臣们便推举惠公的庶子隐公代理摄政。隐公摄政后注重与其他诸侯国的协调发展,在处理诸侯之间的纷争时一直采取谨慎和中立的政策。惠公晚年曾与岳丈宋武公打仗,隐公摄政当年不仅没有记恨宋武公撕毁与仲子的婚约,反而立即与宋国媾和并结盟。第二年又把女儿嫁给纪国国君,此后逐渐与郑国、齐国、晋国结盟。当郑国共叔段谋叛并要求鲁国发兵的时候,隐公认为共叔段不得人心最终必定失败,所以没有答应。卫国公子州吁弑兄篡位还要起兵攻打郑国,派人联系陈国、蔡国和鲁国,鲁隐公觉得州吁做事不厚道不是正义之师,也没有发兵相助,这说明隐公处理诸侯纠纷还是能够把握原则的。鲁隐公晚年为开拓版图也作出过贡献,公元前713年他与郑国、齐国一起攻打宋国,将宋国的郜邑、防地两座城池划入鲁国版图。> 隐公对周边邻国则采取柔和宽厚的政策,它们都认为鲁是大国所以愿意亲附,比如滕国和薛国,这两个小国还发生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公元前712年,滕侯和薛侯同时来鲁国朝见隐公,他们都争着排在前面朝拜,薛侯说,我们薛国比滕国受封早,应该排在前面。滕侯则反驳道,我们滕国是姬姓国,曾做过天子的卜正官,薛国是异姓国,排在异姓国的后面那是滕国的耻辱。他们争的面红耳赤各不相让,弄得鲁国接待官不知如何是好,隐公调停说,你们来看我,我非常高兴并表示感谢,俗话说得好,山上的树木只有工匠才能衡量它的用处,宾客有礼,主人才会以礼相待。隐公转向薛侯说,周王室规定,凡是不与主盟国同姓的诸侯都居下位,假如我前往薛国,我绝不会与任姓诸侯一争长短,但现在你到了鲁国,还是让滕侯居先为长吧,都是自家兄弟,别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真闹翻了我的脸也不好看,是吧。薛侯觉得隐公说的在理,只好屈居下位。> 隐公摄政的第一年还发生过一个比较尴尬的事,公元前723年惠公死,周天子派人参加葬礼并带来了送葬的物品,可不知什么原因到了第二年秋天才到达鲁国,并且连同夫人仲子的丧葬品一同带来了,这事不仅把鲁国弄得十分尴尬,周朝来使也落了个大红脸。第一,按照规定,诸侯死后五个月举行葬礼,结果天子来使错过了时间。第二,仲子依然在世,周天子却带来了丧葬用品,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所以鲁国上下极为恼怒,给天子的汇报就是不以礼接待来使,心里默默地诅咒。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两年后也就是公元前720年3月24日周平王果真驾崩,最具戏剧性的是同年夏天隐公的生母声子也死了,鲁人认为是周朝使者带来的晦气,而隐公则指示不许向其他诸侯发讣告,丧事按嫔妃办理一切从简,不许与惠公合葬,葬礼完毕隐公本人也没有参加祖庙哭祭。这事可难坏了鲁国史官,他们对如何记载声子的生平以及送葬情况犹豫不决。> 鲁隐公摄政期间最具代表性的忠臣和奸臣各有一个,忠臣叫藏僖伯,是隐公的叔叔,公元前718年,鲁隐公突发奇想要去边境棠地去看渔人捕鱼,藏僖伯劝谏说,作为一国之君应当给百姓树立良好的榜样,凡事要做表率,大事讲法度小事讲威仪,做事不合时节和礼仪就会败坏政事,政事荒废国家就要灭亡,像捕鱼这样的事不是国君应该干的事情,还是不去为好。隐公执意要去,于是借口说,我去边境视察视察有什么不可藏僖伯没有办法就告假说自己有病不能跟从,隐公说你不去也好。于是隐公兴师动众赶赴棠地,命令渔人张网捕鱼给他观看,隐公兴致高涨乐在其中。《春秋》批评隐公做事不合时宜,讥讽隐公「公矢鱼于棠」,不合乎礼。大概隐公感到政事繁琐劳碌疲惫,只是想找个地方散散心钓钓鱼,权当休假而已,不曾想却落下如此话柄,看来代理摄政要以自由作为代价啊。不久,藏僖伯去世,隐公为弥补自己的过失,对他加以厚葬,提高了葬礼规格,并在送葬时痛哭流涕地说,叔父对寡人怀有怨恨,寡人不敢忘记,以后寡人再也不去休假了。命令将捕鱼的地方建造一个「观鱼台」以示诫勉,至今在山东鱼台县西南仍留有遗址。> 奸臣名叫羽父,掌握著军队大权是鲁国权臣,从隐公执政的点滴记载来看,这个羽父似乎不把隐公当作一盘菜,公元前719年秋,宋国攻打郑国要求鲁国出兵,隐公没答应,羽父不服从命令强行出兵;六年后,隐公与齐僖公、郑庄公决定攻打宋国,约定的日期未到羽父就率兵先期抵达并不等隐公下令便与齐、郑一起进攻宋国,隐公只有摇头而没有举措,正是隐公的一再忍让导致了羽父贼胆包天,最终酿成祸患。公元前712年末,羽父先向隐公提出杀掉桓公,条件是让他做太宰,隐公一听,这事有点不靠谱,立即回绝说,过去因为桓公年幼我才代为摄政,现在桓公可以亲政了,我也正要向周公一样还政与他,从此可以安心养老了,同时我一直将周公作为自己的榜样,努力效仿,即使不能像周公那么贤德,也不能做有辱祖宗的事啊。这话让羽父吓个半死,他心想,我若要活命只有先下手为强了,于是他转而向桓公诬告说隐公要杀掉他而自立,并自告奋勇除掉隐公。他掌握了隐公的活动规律,预先派人埋伏在隐公祭祀的地方,这地方供奉的是郑国尹氏家的神主,当年隐公还是公子时被郑国俘虏,隐公贿赂尹氏才得以逃生。羽父趁隐公拜祭完临时在蒍氏家休息之际刺杀了他,并且尽灭蒍氏家族。桓公继位后,羽父如愿以偿当上了太宰,隐公却被降低了葬礼规格,从此,礼仪之邦的鲁国也步入了混乱局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