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病逝后,是谁顶替了他的位置呢?

周瑜病逝后,是谁顶替了他的位置呢?,第1张

周瑜作为东吴的大都督,其地位无人能取代,因为在历史上,并没有人正式接替他的位置,但是从职位和地位来看,应该吕蒙半接替了周瑜在东吴的工作。周瑜作为孙策的好兄弟,跟随孙策一起打天下,就连他们哥俩的妻子都是一对姐妹花大小乔;后来孙策不幸去世,周瑜便接着辅佐孙权,在那时候,东吴阵营里,地位最高也最有话语权的便是周瑜。

由于周瑜在东吴无人能及的地位,导致他死后,没有人够格又有足够能力接替他。但是周瑜死后,很多事情便没人去做了,即使没有人正式接替周瑜,也得有人分担周瑜没能完成的事情,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能称得上接替了周瑜的职责的人是吕蒙。在皖城之战中,跟随孙权出征的有吕蒙、甘宁和鲁肃等人,鲁肃更多的是听从指挥,甘宁则是负责冲锋陷阵,吕蒙才是那个既担任了军师给了有效建议又担任了武将指挥军队大获成功的人。

当时,众人对如何攻入皖城有着不同的看法,是吕蒙给出了最中肯也最完善的作战计划;后来,在排兵布阵的过程中,也是吕蒙在指挥众将领,而阵营里的甘宁也好,鲁肃也罢,都是积极响应吕蒙的差遣,因此,当时的吕蒙算是顶替了周瑜的职责且众人没有意见。

后来,庐陵生出战事,孙权派遣多位大将都没能平息,无奈之下只能亲自请吕蒙前往镇乱。由此事可以看出吕蒙在孙权心中的地位很高,以及吕蒙在东吴阵营中的地位很高和他的个人能力很强,因此,当时的东吴阵营只有吕蒙能称得上是接了周瑜的担子。

有些人极有天赋,但却一直没有取得到成功的机会,有些人资历平平,却取得了辉煌成就。究起原因,是因为他们懂得攀龙附凤,巧结贵人。

什么是攀龙附凤“攀龙附凤”这则成语的“龙、凤”是形容有权势的人。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的人。

善借外力的人最容易成功,借别人的力量、金钱、智慧、名望甚至社会关系,用以扩充自己的大脑,延伸自己的手脚,提高赚钱能力,正所谓借他人之光照亮自己的“钱途”,这就是“攀龙附凤。巧结贵人”的真正意味。

的确,在攀向事业高峰的过程中,贵人相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因为有了伯乐,不仅能缩短成功的时间,还能加大你的筹码。如果你自知能力缺乏,毅力有限,那就更需要“伯乐”“贵人”相助。

秦朝“仲父”吕不韦,可算是此类人士中的佼佼者。这位阳翟富商,眼光堪称远大:当秦国公子子楚作为人质,苟活性命于邯郸,“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之时,他即认定“奇货可居”,及早攀上这个“潜”龙,可为日后渔利之资。他助子楚以重金,并入秦贿赂、游说华阳夫人,终立子楚为太子嗣。他还献上有娠的宠姬。把子楚照顾得舒舒服服。宠姬既为子楚所纳,也就是培养了一只“凤”,以后附上去,想来也不费力。吕不韦真有算计,攀龙附凤,一箭双雕,做成了一笔大买卖。日后子楚与赢政先后即位。均任吕不韦为相国,封十万户,号日文信侯,风光无比。对此,李贽在《史纲评要》中批道:“大贾买得皇帝,又买得个皇帝儿子,大奇,大奇。”

要想成大业,很有必要找个一个“贵人”来助自己一把。

古时群雄并立,诸侯争霸,在一天内,很有可能某个诸侯的地位就被算计很久的人夺去。所以这就给了一些雄心大勃,而又大贫大困人机会。即穷又困,但又想出人头地,怎么办找个“龙凤”攀附呗,有了“龙凤”这个阶梯,还怕爬不上去吗因此。有了前车之鉴,后人当然也会学而模之了。由此“攀龙附凤”沿袭久远,成功人士也数不胜数。其中,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但攀上了孙权,让自己当上了大官,还让自己的好朋友鲁肃也当上了官。

周瑜曾在袁术底下任职,但周瑜一表人才怎不知袁术不堪扶持所以,周瑜经过一番仔细分析后,看重了孙策这条龙。

孙策和周瑜同年,私交很好,亲如兄弟。周瑜窝在居巢县,时机成熟了后,便渡江去和孙策会合。而作为周瑜好友的鲁肃也跟着周瑜过了江。

不料,没多久鲁肃的祖母过世。鲁肃回老家办丧事,朋友写信给他,劝他投靠一位叫郑宝的人。此人以土地肥沃的巢湖为据点,招兵买马,已有一万多人跟随。鲁肃答应了。

周瑜知道后便力劝鲁肃不要投靠郑宝。他引用汉朝马援回汉光武帝的一句话来劝鲁肃:“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其意思换成现在的话就是:不光是老板需要一个好员工,员工更需要一个好老板。

谁是好老板周瑜推荐孙权。

当时,孙策已经过世,弟弟孙权刚刚继承事业,正在广招贤士。周瑜同时告诉鲁肃:“我听前代贤哲秘论说。未来承受天命,代替刘家(汉朝皇帝姓刘)的,一定在东南方。(显然,预卜是错误的)因此,到东南发展,投靠孙权是正确的决定。”“这是攀龙附凤,大展才华的好机会。”周瑜总结说。

看着周瑜分析的有条有理,再加上周瑜先前已把鲁肃的母亲接到吴地安居,鲁肃没有后顾之忧,因此也就听从了周瑜的话。周瑜在孙权面前,特别推举鲁肃说,鲁肃的才能。最符合时代需要,应该重用他。

后来,孙权在接见众宾客时,特别留意到鲁肃。宾客告退后,孙权请鲁肃单独留下来,两人一番密谈,鲁肃提出孙权未来发展的对策:“鼎足江东,铲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之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孙权听了大为高兴,便开始重用于他。而鲁肃也不含糊,对孙权派的事极力办到,又在议会上,大谈自己的想法,并说得有理有据,特别是在赤壁之战中,鲁肃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试想这样一个既有才又有谋的人。孙权能不对他另眼相看吗周瑜因善分析而盘踞在孙权门下。而鲁肃则是通过周瑜这样一个贵人成为了孙权眼下的红人。

在古代他们这种“攀龙附凤”的做法也许做得过于夸张了一些。但经过时间的洗涤,这种道理无一不射折出他们做事的圆熟与变通。他们有才有勇。倘若不找个贵人相扶,他们只能将自己的才能埋没起来,这也如同千里马没有伯乐的相识是一个意思的。如果一个人空有才华,没有贵人相助或伯乐赏识,通常就只能默默地呆在角落中自叹怀才不遇;而一旦有人赏识,就可让才华得到百分百的释放。

厚黑学认为:要想成功,就要认识几个“贵人”,当然认为的“贵人”,并不仅仅是指那些名门望族,皇亲国戚,权重势强的权贵之人,他们可能是指某位身居高位的人,也可能是指令你心仪欲模仿的对象,无论在经验、专长、知识、技能等各方面都比你略胜一筹。因此,他们也许是你老师,也许是你的上司,或者推荐人。

厚黑哲理

有贵人相助,对自己的事业或工作是极其有益的。

电视剧《新三国》中没有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场景,周瑜还是第57集死的。

相关剧情:荆州城内,鲁肃依奉许昌旨意前来讨要江夏和南郡两地。诸葛亮巧舌将其拒绝,鲁肃遂向刘备谈起进军西川,索回荆州事宜。孔明果然以兵马不足,粮草缺乏为由加以推脱。鲁肃便趁势将周瑜的假途灭虢之计用上,诸葛亮“中计”。

刘备接到周瑜送来的亲笔信大惊,认为西川必将被周瑜所取。孔明则识破了周瑜的假途灭虢之计,决定调动所有人马,凭借天时地利之优与之殊死一拨。周瑜率军攻打荆州,竟然被诸葛亮设计埋伏,吴军首战大败。

周瑜愤恨不过,身体日渐虚弱。最终,周瑜决定率领剩余兵将返回江东,以保留实力。东吴府衙内,周瑜病入膏肓,孙权急切探望。周瑜临死前叮嘱孙权韬光养晦,以图江东大业。并建议孙权立鲁肃为大都督。言毕,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遂死。

扩展资料

后续剧情:

孙权亲访鲁肃,将周瑜临终前推举他为大都督的遗言告知鲁肃。鲁肃担心吕蒙受众将拥戴,自己难以服众。孙权将吕蒙的亲笔信拿出,原来吕蒙也上表推荐鲁肃为大都督,令鲁肃深感意外,不禁对吕蒙肃然起敬。周瑜大丧,江东举国皆哀。

诸葛亮只身前来吊孝,灵堂前一番悲伤与灿烂辞章令东吴众将感动不已。突然,人群中出现了一个相貌丑陋的吊客,出言不逊,并说是他庞统的连环计才胜了赤壁之战。鲁肃命人将其赶出。事后,诸葛亮忙寻庞统,并劝说他效忠刘备,被庞统拒绝。

鲁肃也劝他效力东吴,不料被吴国太怒斥不见。庞统索性独自来到荆州,化名龙广前来应召贤达。刘备以貌取人,决定只委任他为耒阳县令,以观其才学。

庞统到了耒阳,不理县务。刘备派张飞、孙乾前去查看。不料,庞统当着二人的面,将累积的百日公务顷刻处理完毕,令张飞惊叹不已。张飞急忙赶回荆州,面奏刘备。刘备亲自率人星夜赶赴耒阳寻访贤达。

-新三国

赤壁之战结束之后,周瑜、程普率领江东诸将,跟驻守江陵的曹仁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恶战,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这在《三国志吴主传》中用到的“相守岁余,所杀伤甚众”,就能够窥探当时战事的激烈程度。

而在《三国志周瑜传》中,则对这一激烈的战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周瑜跟吕蒙为甘宁解了围之后,就率部屯住到了长江北岸,跟曹仁约定期限大战。开战的时候,双方将领都亲自出阵领兵厮杀,期间周瑜还被乱箭射中了右胸。“疮甚,便还”,这说明当时伤得很严重,差一点性命不保。

周瑜受伤对部下的打击很大,在他重伤期间,曹仁多次率部出战,逐渐占据了上风。为了给将士们鼓气,周瑜不得不强撑着身体巡视军营,借以激励士气、鼓舞人心。就这样,双方将士在相互攻伐中僵持不下,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后来,刘备断了曹仁的粮草,孙权也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支援周瑜。曹仁在多方不利的情况下,不得不放弃江陵撤退,“仁由是遂退”。

周瑜在江北取得的胜利,使曹军远离长江防线,这是继赤壁之战后的又一巨大胜利,占领江陵对问鼎荆州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战结束之后,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守江陵。至此,孙刘联军应对曹操的战斗也算是告一段落,那么剩下来的问题,就成了吴蜀双方对于荆州问题的一些争执。

据《三国志周瑜传》中的记载:赤壁之战结束之后,刘备自任荆州牧,驻守公安县。他在去京口向孙权借荆州的时候,周瑜曾向孙权谏言,说刘备是一代枭雄,身边又有关羽和张飞两位猛将相随,所以,他绝对不会久居人下为别人所用。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这个时机把他迁到吴郡,送豪宅、美女供他玩乐,借此掩住他的耳目。然后再把关羽和张飞分开安置,派我们的人挟制他们,这样大事就成了。如果现在通过割让城池来资助他,还继续让他们三个人在一起,又都安置在边界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通过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周瑜是想帮着孙权除掉刘备的这个后患,才想了这样的计策。但是孙权却没有同意,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在《三国志周瑜传》中孙权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现在曹操在北方的势力依然很大,当广揽天下英雄与之抗衡,再说现在刘备的实力较强,一时半会儿也控制不了,“故不纳”。

孙权这样的说法倒也能说得过去,虽然曹操在赤壁吃了大败仗,但是他在北方的势力确实依然很大。但这真的是孙权自己的主意吗?

《三国志鲁肃传》引注《汉晋春秋》记载,当时刘备到京口见孙权的时候,吕范也曾劝孙权把他留下来,但是却被鲁肃给制止了。鲁肃说:“不能这样做(不可),虽然将军神勇盖世,但现在曹操的实力依然很强(然曹公威力实重),再说我们刚到荆州(初临荆州),还没有被本地的名士们认可,权宜之计就是把荆州借给刘备(宜以借备),让他先安抚人心。多树立曹操的敌人(多操之敌),让其成为我们的盟友(而自为树党),这才是上策。”

通过这段记载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并非他自己的想法,而是鲁肃的建议;二、通过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鲁肃在孙权的心目当中的地位,要比周瑜略高那么一点。另外,在《三国志先祖传》中的记载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刘备刚开始是推举刘琦为荆州刺史,刘琦病死之后,经过荆州众人的推举刘备成了荆州牧,驻守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

这样综合来看的话,孙权之所以没有同意周瑜的建议,主要就是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采纳了鲁肃的建议,把荆州暂时借给刘备,形成联合的势态一起对抗曹操;二、刘备在荆州的威望很高,势力也比较强,孙权在心里也有点畏惧他。

  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此接替他职位的是鲁肃。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建安二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484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