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眼中的关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和国人有什么不同?

老外眼中的关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和国人有什么不同?,第1张

西方人看三国人物是什么样的?他们怎样看关羽呢?我们可以从一些外国文章中窥见一斑。例如在《The man was no myth》这一篇文章中开篇就提到了关羽(Guan Yu)也被称为关公(Lord Guan),或者成为关圣帝君(Holy Ruler Deity Guan),也可以称呼为汉寿亭侯(Marquis of Hàn shòu Village)或壮缪侯(Marquis Zhuàng móu)。他拥有一张天生的红色脸庞,请不要误会,他不是因为害羞而脸红。

包括中国人在内,有许多亚洲人都把这位将军视为神,你可以在寺庙里,饭店里,商店里甚至一些企业里看到关羽的雕像。他非常受人们的尊敬,是忠诚与信义和守护的象征,在商业领域也有象征着驱逐邪恶与守护财富的意思。总之对于很多亚洲人而言他非常的重要,人们都非常尊敬他的勇敢与忠诚信守承诺的精神。就像流传欧洲的骑士文化一样,可以说关羽不止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他更是亚洲文化的一部分。

就像大多数中国神灵一样,关羽是个真实存在的人。他不是那些从一开始就居住在高高云端的神明,更不是印度神话中那种拥有许多手臂或者动物面貌的神,他是曾经真实存在的英雄,生活于公元206年到220年之间,是为末期的汉帝国和蜀国统治者刘备服务的著名将军,是汉帝国在彻底灭亡之前的最后一次内战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一些西方人把东汉末年三分天下,称呼为三个军阀分裂王国。)

在黄头巾起义中,他与刘备还有张飞结识,三人宣誓建立兄弟一般的情谊关系,誓言要保护汉帝国和王室并永远忠诚于这一事业。从此之后关羽和他的兄弟张飞就以对刘备的忠诚而闻名,例如在早期的创业战斗中,一无所有的刘备被大军阀曹操击败并丢下家人一路逃窜,被包围的关羽不知道刘备的命运到底如何,于是他被好友张辽说服,暂时加入到曹操一伙,以保护刘备的家人和一些生还的士兵。

其一是关羽为了回报曹操的友情与赏赐,替曹操杀掉了袁绍手下的两名勇猛的骑士,颜良与文丑二位将军,这期间曹操赞赏袁绍的军队训练有素,而关羽则称袁绍的军队看起来软弱无能,并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其二是在杀死颜良与文丑之后,关羽留下了曹操送给他的财宝,带着刘备的家人和自己的下属踏上了寻找刘备的道路,并在一路上攻陷曹操的5座要塞,杀掉了6名将军,最终与刘备汇合。

但这两件浪漫的事迹是故事中进行的艺术加工,在《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三国志)一书中是这样记录的。曹操在公元200年与强大的军阀袁绍爆发了战争,袁绍派遣最勇猛的骑士——颜良来统帅军队率先发动进攻,但遭遇了曹操军队的突然袭击,被关羽杀死在其乘坐的战车上。

不久之后文丑也在一次失败的进攻中死亡,也许是关羽杀死了文丑,但这部文献中并没有记载杀死文丑的人究竟是谁。在这次战役结束之后,关羽留下了曹操赠送的财物,就带着刘备的妻子和下属去寻找刘备了。而后面也没有发生关羽攻破5座要塞,杀了曹操6名将军的事情。

关羽的忠诚与信守承诺的品格征服了曹操,也征服了世人,人们都对他的这种精神大加赞许。而且他对待士兵们非常友善,士兵们也愿意跟随他到任何地方。这种精神品格契合的骑士文化的所有特点,所以不止亚洲人喜欢这位将军,在《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翻译后,欧洲读者们也很喜欢关羽这个人物。

在"Battle of Red Cliffs"(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与孙权的盟军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军队,之后刘备任命关羽为"Xiangyang Commandery"(英译襄阳司令,实际称呼为襄阳太守)负责统领荆州南部地区,阻挡曹操与防备盟友孙权的潜在威胁。

然后在210年中期,刘备与孙权围绕荆州南部爆发了领土争端,势单力薄的刘备只能向孙权妥协,用借用为理由暂时控制荆州南部,然后寻找另一块土地做自己的基地。根据协议,如果他找到并占领了新的领土,那么荆州就不得不归还给孙权。而关羽就成为了为刘备守卫荆州的重要军事指挥官,他的名声非常大,孙权非常害怕关羽,所以派遣吕蒙和甘宁两位强大的将军与关羽对峙。

公元219年,刘备成功控制了四川,并在"Hanzhong Campaign"(汉中之战)击败了曹操,宣布自己成为"King of Han Zhong"(汉中国王)。这一年刘备任命关羽为"General of the Vanguard"(直译先锋将军或前卫将军,实际汉朝职务为前将军。)并赠送给关羽一把"ceremonial axe"(直译为礼仪斧头,实际是假节钺)。这一年关羽率领军队进攻樊城和襄阳,包围了曹仁的军队,当时是秋季,正值汉江洪峰期,关羽利用洪水消灭了于禁与庞德率领的七支军队,俘虏了于禁并杀死了庞德,也正因此关羽的名望达到了巅峰。

根据《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中记载,关羽在这次战役期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一头野猪在咬他的脚。于是他对自己的儿子关平说:"我年龄越来越大了,身体越来越虚弱了,生命恐怕要走到尽头了。"没多久与曹操秘密结盟的孙权从背后偷袭了关羽,理由是关羽拒绝了与孙权儿子的婚约,并辱骂了孙权的使者。实际上是曹操许诺将承认孙权王国的合法性,孙权为了利益背叛了共同对抗曹操的盟友。

关羽在对待孙权的事情上犯了很大的错误,虽然刘备与孙权看起来关系很融洽,两人还有联姻关系,但他们实际上互相不信任。尽管关羽建造了许多瞭望塔来监视孙权军队的动向,但他的警惕性依然不够高,还把两名刚刚受到严厉惩罚和恫吓的官员送去守卫要塞,这给孙权的偷袭留下了空隙。

孙权的将军吕蒙偷袭关羽的领地之后,俘虏了大量关羽军队士兵的家属,他以这些士兵家属为人质动摇了关羽军队的意志,得知消息的关羽决定将士兵们送回荆州让他们与自己的家人团聚。之后关羽率领着最忠诚的少数士兵朝着麦城前进,他在那里遭到了敌人的伏击,被敌人俘虏并被杀死。关羽的头颅被孙权送给了曹操,曹操以贵族的规格为关羽安排了葬礼。

关羽去世后成为了传奇人物,最终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神,他对君主的忠诚被后来诸多王朝视为最高的美德。他是百战百胜,忠诚,信义和勇敢的象征,也被人们视为是驱逐邪恶,守护安全与财富的神。到了现代又出现了许多以三国为题材的影视和游戏作品,尤其日本制作的三国游戏中大多都会重点塑造关羽的形象。

结语

事实上,三国史并不是一个在欧洲民间广泛热衷的话题,它主要集中在一些汉学研究者,中国文化研究者领域里。民间的三国热直到电视剧的引进,日本三国类游戏的涌入才在年轻人群体中逐渐扩大。

参考文献:

《关羽传记:崇敬的中国战士》《The man was no myth》

孙权表达了对单刀会结果的不满。鲁肃死后,孙权对这次会议的评价是:我在里面做不到,但是我不能说出来。这件事没法了结。他只是说大话。虽然只是大话,但历史上的鲁肃比演义里的鲁肃厉害多了。至少他还能“说大话”喷几句,不像言情小说里那么猥琐胆小。不然周瑜也不会推荐鲁肃。

单刀会是三国演义中最辉煌的篇章,也是三国中最精彩的一出戏。鲁肃想夺回荆州,设局请镇守荆州的关羽吃饭。他想把它拿下来,并威胁要归还荆州。没想到,关云长事先有所准备。他没有被鲁肃抓住,而是抓住鲁肃痛骂。然后把鲁肃当人质,带到河边,安全逃脱。

此话一出,关羽痛快地骂了他一顿,鲁肃也跟他说到底。但是,浪漫归浪漫,历史归历史,翻开历史记载,记载完全相反。

年的鲁肃传提到了这个单刀事件。这次关与鲁的相遇,主题和演义中的一样,都是关于荆州的归属问题。但是史书上并没有提到鲁肃设局扣留关羽。双方纯粹是谈判。鲁肃没有出轨,关羽也不用太担心自己的安危。它被称为单刀俱乐部,因为所有的参与者都拿着一把单刀。估计鲁肃手里也拿着刀。

据三国志记载,鲁肃在会上发了一通牢骚,指责对方说:“我们吴栋之所以借给你荆州,是因为我们可怜你打了刘玄德,没有立足之地。现在你已经得到了西川,你仍然拒绝归还荆州。现在我们只要求归还三郡,你们还是拒绝。”言下之意是有点过了。

据史书记载,关羽没有还嘴,更没有长篇大论地严肃批评鲁肃。关羽手下一员大将起身曰:“凡地有德者,皆属之,未必定之。”鲁肃当场大怒,强烈斥责荆州兵。他的表情和语气非常严厉。"鲁肃厉声说,他的话非常尖锐"这个部没有具体的名字,只是在演义里写成了周仓。其实周仓也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最早出现在宋代。

面对鲁肃的嚣张跋扈,关羽从来没有强有力的回应。他只是骂他的手下,“这是国家大事。你懂什么?”然后,他用眼神示意,叫他走开。演义里关羽叫周仓走开,准备船。

这个版本的陈寿应该出自当时吴的史料,即三国志。在吴栋人的材料中,是鲁肃主动在关羽的地盘上和谈,但闯入敌营有点冒险。谈判中,关羽提出了一个论点,大意是我们的左将军在赤壁武林之战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亲自上阵。他睡觉连盔甲都没脱,也没下床。有了这个功劳,取荆州就对了。

鲁肃一点也不胆怯,立即反击:你们刘豫州被长坂坡打败的时候,兵少,连一兵一卒都没有,更别说像样的一块地了,还打算逃到更远的地方去。当时他根本不知道有荆州这么大的地方。我们的主人可怜你,我们对自己的土地和人民也不吝啬,把土地借给你。你刘豫州充满了自私和虚伪。现在你有了益州,但你仍然依赖荆州。这种背信弃义的事连普通人都做不到,何况是你刘禹舟这样的上流人士?欺负荆州不还,道德上吃亏,早晚吃亏。

对于鲁肃振振有词的斥责,关羽是如何反应的?史记上说:不答,关不答。

这是单刀会的原始资料。鲁肃牛掰得很好,主动上门交涉,对方无言以对。但这是吴栋人单方面记录的。可信度如何?

吴栋人的史料似乎带有明显的情感。在荆州归属问题上,吴和蜀没有商量的余地。对于镇守荆州的关羽,吴当然是有情绪的。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回忆记录可能会有偏差。鲁肃的好话被记录甚至美化,关羽的反驳则被选择性屏蔽。该加的加,不该删的删。突出我们国家的英雄,把对方塑造成熊包,也不是不可以。

吴栋史官喜欢黑别人,这是有前科的。比如吴书,黑曹之书,就是他们的代表作。曹操的很多劣迹,比如杀了吕伯奢,说宁愿把天下搞垮,都出自这本书。不管是真是假,死亡都没有目击者。唯一的好处就是给小说和戏曲增加了精彩的素材。

所以可以推测,关羽可能并没有在单刀会上遭到鲁肃的反驳,而是出于傲慢和不屑才懒得和鲁肃一起吐槽。反正老子占领了这个地方。你能做什么?说的多了能把站点拿回来吗?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吴栋可能是提拔了鲁肃,编造了一些英雄事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对方,关羽并没有在口头上占上风,也不存在鲁肃被关羽骂得像孙子,甚至被挟持的事情。双方都没有赢。

到了元代,关汉卿写了一部戏叫阿瞒传,票房很高。当时蒙古高压时期,汉人受压迫,抬不起头。关汉卿在关羽的形象中注入了充分的民族热情,关羽恰好是蜀汉的名人,一代英雄。那一年他跟随刘皇叔复兴汉朝。所以通过这个形象,快乐地表达了汉族人的民族情结。会议又一次被篡改,被开玩笑。关羽被推到了上风,鲁肃被推到了下风。关汉卿借关羽之口痛骂吴栋。其实谁都知道他骂了谁。

优秀的历史人物永远不会死去,他们会被重塑成符合当代人意愿的典范。关羽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为了汉民族复兴的代言人。在关汉卿的作品中,玩笑是关于历史的,没有玩笑的是关于民族感情的。

另外,关汉卿姓关,写作时照顾一下历史上的同姓也未尝不可。当然这是个人猜测,没有证据支持。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其实在人们心中,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流逝而消失。他们的使命没有一次完成,而是一直在发展壮大。有了不同的需求,就会被重构,被塑造,越走越远,往往再也回不到本来面目。有些笑话不符合历史规律,却符合民族心理规律。

单刀会,这样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就像同一条河,跳出了历史事实的河床,形成了元代汉族情感大爆发之后的另一条河。可以说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和三国志已经是两条不同的河了。

关羽在独角戏上也没干多少好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具体环境的变化,艺术家会重新诠释一些历史事件,注入自己的感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105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